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墒窃鯓訉懭沼洸拍艹霾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1
我們數(shù)學陳老師,她大約五十歲。數(shù)學陳老師上課的時候比較嚴肅,對調(diào)皮鬼批評起來也比較嚴厲。因此,每次輪到她上課的時候,同學們都會安靜地坐在座位上認真地聽她講課。有幾個膽大、調(diào)皮的'同學不甘寂寞,也會在陳老師那嚴肅的課堂上,搞些小插曲,讓陳老師上不好課。有一次,正好是數(shù)學課,幾個同學私下打鬧著,嘻笑著。被陳老師看見了,突然就停止了講課,叫他們站起來。有幾個知道內(nèi)情的同學都捂著嘴巴,嘻嘻地笑著,不知道事情的同學用疑惑的眼神看著他們,嘴里還嘀咕著:“他們怎么了,他們怎么了……”
我想:陳老師應該怎么懲罰他們呢?是把他們批評一頓,還是把他們趕出教室呢?
沒想到,陳老師居然不批評他們,而讓他們再表演一次給我們看。婁頓結結巴巴地說:“金……金烽……說他像不像一只大猩猩。他……自己還在……胸……胸……胸脯拍了幾下。”邊說他還邊把金烽做的動作重復一遍。你看,金烽挺起胸脯,兩手握成拳頭的形狀,朝自己的胸膛拍打著,嘴里嘟嚷著:“我像不像大猩猩啊……”頓時,全班哄堂大笑。有幾位同學捂著自己的肚子跳,有幾位同學笑噎著了。陳老師也笑了,還說了一句幽默的話:“還真像大猩猩嘛!
等笑聲漸漸過后,陳老師又講起課來。這時候,大家都得特別專心了。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2
這次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妹妹一起去了海南度假,我們乘坐的是飛機,烏魯木齊到三亞的路程大約是5800公里,去的時候是順風航速,風速是每小時20公里,飛行時間是6個小時,這樣得出飛機平均每小時飛行967公里,回來是逆風航速,由于風的阻力,回來時的飛行時間延長了0.5個小時,總飛行時間為6.5個小時,得出平均每小時飛行892公里,這樣就造成了回來比去用的時間長而每小時平均飛行時間反而短的現(xiàn)象。
爸爸媽媽的機票是全價每張3050.00元,我和妹妹的機票是半價每張 1525.00元,我們四個人來回共計(3050.00×2+1525.00×2)×2=18300.00元,我們住的酒店是一晚上是1980.00元,住了6天,總計1980.00×6=11880.00元,購買水果共花了2800.00,吃飯共花了3500.00元,零星開支1200.00元,這次出行我們?nèi)乙还不ㄙM了元18300.00+11880.00+2800.00+3500.00+1200.00=37680.00,平均每人花費9420.00元,賬目是由我記錄并整理的.,這次的三亞之旅我不但玩的開心,還鞏固了一下數(shù)學知識,真開心呀!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3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沒什么事,就看著營業(yè)員阿姨收錢?粗粗,我忽然發(fā)現(xiàn)營業(yè)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么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么的!蔽叶ㄏ滦模屑毜叵肓似饋。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只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shù)就不方便了呀!边@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夸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shù)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A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fā)現(xiàn),不信你就試一試!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4
以前,我一直以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shù)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shù)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車去青少年宮。我們爺倆坐的是3路車,快要出發(fā)的時候,1路車正好也和我們同時出發(fā)。此時爺爺看著這兩路車,突然笑著對我說:小溦,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fā)車一次,3路車每5分鐘發(fā)車一次。這兩路車至少再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fā)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不能解答。爺爺疑惑地看著我:哦,是嗎?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3路車的起點站是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shù)學博士'也有糊涂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地大笑起來。
此時爺爺說:那好,現(xiàn)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zhì)數(shù),求互質(zhì)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就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乘積(3х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也就是兩路車至少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fā)車。爺爺聽了夸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shù)脑,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的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5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zhì)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就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shù),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shù)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zhì)數(shù),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shù)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shù)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zhì)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zhì)因數(shù)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nèi)ヌ角蟆?/p>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6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零食。
來到了零食店,剛進店門各種各樣的零食就映入我的眼簾,讓人覺得眼花繚亂,我和媽媽挑挑這個,拿拿那個,突然,我被眼前的兩種包裝好的蛋給吸引住了,其中一種是三個蛋包裝在一起的.,價格2。7元。另一種是一個蛋獨立包裝的,價格1元。我扯著媽媽的衣服想讓媽媽買,媽媽同意了,可是剛要買的時候,媽媽轉過身來笑瞇瞇地對我說:“把這些已知道的信息整理起來就是一道數(shù)學題了!就是這樣:有兩種包裝的蛋,一種里面有三個,共2。7元;一種里面有一個,一共1元。問買哪種合算?”我聽了信心滿滿地說:“媽媽,我都知道怎么算的啦!是這樣的:第一種里面有三個共2。7元,那我就用2。7÷3=0。9﹙元﹚,就是說每個蛋0。9元;而第二種只有一個就是1元,0。9元<1元,所以買三個一包的合算!”媽媽聽了點點頭:“喲,沒想到你還這么會算呀!那我們買三包,一共幾元呀?”我不加思索地答道:“用2。7×3=8。1﹙元﹚。也可以這么算:3×3=9,9×0。9=8。1﹙元﹚!眿寢屢宦犚晦D身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說:“喲,你們錢老師教得不錯嘛,可以用兩種方法算,不錯不錯,要知道上課聽講很重要,你們認真聽進去了,學會了方法,才不會讓老師的心血不至于白費嘛!你們自己學得輕松易懂,老師教你們也教得高興呀!媽媽說的對不對呀?”我是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說:“嗯,是的,媽媽說的太有道理了,我以后會都這么做的,你放心吧!”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7
今天,我很早就起床了,因為方美舒媽媽和我媽媽約好,讓我和方美舒一起做一次“小商人”。
吃過早飯我就和媽媽出門了,爸爸今天從奶奶家拉回來現(xiàn)摘的桃子、玉米還有藍莓和姑娘果。我們剛到賣貨地點,爸爸告訴我每個水果的價格:桃子2元5一斤,姑娘果15元一斤,玉米10元5個,藍莓25元一斤。話音剛落,就有個阿姨問:“姑娘果多錢一斤?”我立馬回答:“15元一斤”。阿姨讓我拿個袋子,我把袋子遞給她,阿姨買了15元的姑娘果。
大約過了半小時方美舒來了,我就把每樣東西的價格告訴了她,還教她怎樣認稱。這時有個阿姨來問桃子多錢一斤?我們一口同聲:“2元5一斤”,我拿了一個袋子給阿姨,阿姨裝完桃子后遞給我,我就去稱重了,一共是13元。阿姨又問:藍莓多少錢?我們告訴阿姨25元一斤,阿姨又讓我們稱一斤藍莓,我稱好后告訴阿姨:“一共是38元”。這時有位爺爺問:“玉米多少錢?”我說:“十元5個”,爺爺說:“要10個玉米”,然后遞給我一百元錢,我裝好了10個玉米給他。算了一下玉米是10元5個,10個玉米就是20元,我就找了80元給了爺爺。
這時已經(jīng)中午11點多了,正好方美舒媽媽也來了,我們就這樣結束了半天的生活體驗,然后我們找爸爸算了一下半天的勞動成果,除去費用我們一共掙到了120元,爸爸把我們掙的'錢平分給我們,我們每人分到了60元錢。我們兩人開心的不得了,這可是我們第一次用自己的勞動掙的零花錢。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8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shù)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shù)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fā)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fā),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澤群,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fā)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fā)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jīng)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fā)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睜敔斅犖业脑挘腥淮笪虻嘏囊幌伦詡聰明禿頂?shù)哪X袋,笑著說:“我這個‘數(shù)學博士也有糊涂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群想得周全!蔽液蜖敔旈_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xiàn)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zhì)數(shù),求互質(zhì)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就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fā)車!睜敔斅牐湮遥骸按鸢刚_!100分!币!聽爺爺?shù)脑。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一個道理:數(shù)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9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游戲。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后用“+、-、×、÷”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后得數(shù)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么這么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說:“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并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后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脫口而出:“6-5=1,8×3=24,24÷1=24,F(xiàn)在是1比1平了!
揚文說:“有什么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钡谌睾系搅耍矣殖榱怂膹埮啤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贏了。”我看著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游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shù)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學習數(shù)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游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10
我喜歡做一些數(shù)學題目,因為我覺得數(shù)學有趣又實用,并且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在一本課外數(shù)學書上看到這樣一道題,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題目是這樣的:“我們國家大約有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jié)約1角錢,這樣全國每天就可以節(jié)約1300萬元,如果把這筆錢用在失學兒童身上,就可以讓1800位小朋友去上學!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真是人多力量大啊!但我又想了想:如果我們國家的13億人口,每人每天浪費一滴水,那么一共約浪費了13億滴水,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我做了一個小實驗:用一個杯子在水龍頭下面積了100滴水,再用天平秤秤了一下,100滴水重20克,我動筆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20=260000000克260000000克=260噸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每月用2噸水計算的話,那么260噸水就可以足足用上10年。我去問爸爸:“1噸水能夠發(fā)多少度的電?”爸爸說:“1噸水能發(fā)100度的電!蹦且簿褪钦f260噸的`水可以發(fā)26000度的電了。
哇!我一下子驚呆了,260噸水竟然可以發(fā)揮這么大的作用啊!所以我們現(xiàn)在必須行動起來,節(jié)約每一滴水,我們要自覺養(yǎng)成節(jié)約這個好習慣,大家覺得數(shù)學是不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呢?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11
以前,我一向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shù)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shù)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齊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fā)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fā),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澤群,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fā)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fā)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jīng)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fā)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shù)哪X袋,笑著說:“我這個‘數(shù)學博士也有糊涂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群想得周全!蔽液蜖敔旈_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此刻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zhì)數(shù),求互質(zhì)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就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fā)車。”爺爺聽了,夸我:“答案正確!100分!币!聽了爺爺?shù)脑挕N腋吲d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12
在一個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場買東西!鞍!商場可真大啊!”我不禁地贊嘆道。我先來到玩具店,這里的洋娃娃長得可真是小巧玲瓏,非?蓯。
突然,我發(fā)現(xiàn)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狀,我就像籬弦的箭一樣飛奔過去,那里可真是琳瑯滿目,多種形態(tài)各異的形狀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時,爸爸邊指著圖形邊問我:“這是什么圖形啊?”我急說:“是長方體!”爸爸又問:“那你知道長方體的計算公式嗎?”我皺起眉頭,想了不知多少時間,可還是一竅不通。這時,一個干脆而又高亮的聲音回響在我的耳邊,原來是媽媽。媽媽溫柔的說:“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很簡單,只要用長×寬×高,不信你就舉個列子試試,你看,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寫成:v=abh!眿寢尩脑捯魟偮湎拢冶慊腥淮笪虻卣f:“哦,我明白了,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和圓柱形的體積公式是一樣的,都是用長×寬×高的.!薄拔业膶氊惻畠航K于明白了做題目一定要自己思考,還要仔細做題!闭f著,媽媽不禁流出了感動的淚水。在這一天中的購物,使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13
今天,學完小數(shù)除以小數(shù)不好除,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后,爸爸給我出了兩題:
(1)小李批發(fā)了13.6噸水果,他租了一輛載重量是4噸的卡車來運,他至少要幾次才能全部運完?
(2)興旺服裝店要做衣服,每套衣服用布2.4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衣服?
我一看到題目就迅速用四舍五入法將把這兩題解決了:
(1) 13.6÷4=3.4(次)3.4 次≈3 次 (2)50÷2.4=20.8(套)20.8套≈21 心想:這太簡單了,不就是要求近似數(shù)嗎?我迅速將答案告訴爸爸,爸爸笑著對我說:真的是這樣嗎?我疑惑地看著爸爸,再看看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這時爸爸說:你做題時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想一想,這樣做對不對?這兩題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來取近似數(shù),第一題剩下的0.4是扔掉呢?還是再運一次?第二題剩下的0.8夠不夠做一套呢?
我聽后恍然大悟,原來做題目要聯(lián)系實際,不能學習了四舍五入法就形成了定向思維。像運貨,裝油等等類型的題目在取近似數(shù)時,不管小數(shù)點后面是幾都要向個位進一;像做衣服,做家具等等類型的題目在取近似數(shù)時,不管小數(shù)點后面是幾都不向個位進一。想明白以后,我立刻重算起來: 13.6÷4=3.4(次) 3.4次≈4次 50÷2.4=20.8(套)20.8套≈20套 我把這個結果告訴了爸爸,并告訴他我是怎么想的,爸爸摸了摸我的頭,說這兩種取近似數(shù)的方法叫進一法和去尾法。
通過爸爸給我出的.兩題,使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死學習,要將課堂上的學習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要恰當運用。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1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一道很難的題,我想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zhì)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shù),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許多數(shù)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zhì)數(shù),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shù)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shù)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zhì)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后,我得到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zhì)因數(shù)驗算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奧秘,等待著我們?nèi)ヌ角蟆?/p>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15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數(shù)學,可見數(shù)學與我們的關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雜貨店有個規(guī)定:買3瓶礦泉水可以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爸爸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板,說:“老板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饑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jīng)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靈靈,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余下2個空瓶子!卑职中α,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可以再向雜貨店老板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還給老板,噢!我們可以喝15瓶礦泉水!卑职贮c頭稱贊。
數(shù)學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只有掌握了數(shù)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shù)學服務于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shù)學,讓數(shù)學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好幫手。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相關文章: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10-22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08-17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精選38篇)08-06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精選20篇)07-21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12-19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三篇02-26
數(shù)學的日記07-03
【精品】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三篇02-22
【推薦】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三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