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小貓洞》教案
教學內容
本課在教材第9l一94頁!洞笮∝埗础肥乾F(xiàn)代著名學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作者從流傳的故事中挖掘了新的道理,其思路靈活,令人耳目一新。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議論文的基本特點和論證方法。 .
2.學習作者敏銳的觀察力。
3.學習本文作者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和豐富的聯(lián)想。
4.學會多方面搜集論據(jù)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過程與方法
1.結合本文中的故事,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故事,讓學生用發(fā)散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其中的道理,同時展開小組討論,看那個小組的說法更獨特、更有新意。
2.通過一些思維訓練來開闊學生的思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辯證思維和發(fā)散思維。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習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不僅僅從自身的角度而且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問題;學習辯證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的方法。
2.尊重客觀實際,全面考慮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積極培養(yǎng)人文主義的精神和理念。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學會尊重客觀,全面考慮,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2.了解議論文的相關知識,學習議論文的寫作方法。
3.體會本文中層層推進的論證方式。
4: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難點
1.學習多角度、全方位、辯證的思維方式。
2.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教學突破
1.結合文中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分析,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探究本文的看似簡單實則深刻的道理;可以采用一些腦筋急轉彎的問題,豐富課堂的氣氛,開發(fā)學生的思路。
2.學習本文論證層層推進,及結構嚴謹、娓娓道來、如話家常的行文方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讓學生分組進行課文預習,搜集牛頓、晏嬰的有關資料,以便介紹給其他的同學;搜集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辯證的多角度思維的例子以豐富課堂的內容。
2.搜集一些腦筋急轉彎的問題,以活躍課堂氣氛,開闊學生的思路。
學生準備
分組進行課文預習,并思考作者究竟要告訴讀者什么道理。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通過介紹牛頓,導入新課。 1.配合教師,進入新課學習。2.用講故事的方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2.開動腦筋,積極思考。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注意引導。 3.積極展開討論,學習思考問題的方
法。4.總結歸納,提高認識。 4.比較思維方式的不同。
一、交流預習心得。導入新課(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本節(jié)總結
《大小貓洞》是現(xiàn)代著名學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本文看似拉拉雜雜,東扯西扯,但是結構嚴謹,行文流暢,給人啟迪,發(fā)人深思,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作者的觀點。通過本文,學生應學習作者開闊的思路和質樸的語言以及作者表現(xiàn)的強烈的人文色彩和精神理念。
板書設計
大小貓洞牛頓的故事晏子的故事古代的“泮宮”北大的“狀元橋”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結合智力訓練,培養(yǎng)學生多層次的辯證思維和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叭巳酥拦适,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反思一下。
【《大小貓洞》教案】相關文章:
大小貓洞教案10-06
有趣的洞教案03-05
精選有趣的洞教案三篇10-26
有趣的洞教案3篇10-07
語文版九年級上冊第11課《大小貓洞》教案07-26
圓洞和方洞的經(jīng)典美文10-06
游洞10-06
有關有趣的洞教案三篇08-07
有趣的洞教案錦集5篇07-09
小貓和大皮鞋作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