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上學了》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上學了》教案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shè)計說明
《我上學了》是初入校園的小學生的第一個語文學習內(nèi)容,設(shè)置目的是幫助小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對學校生活產(chǎn)生興趣和向往,實現(xiàn)從幼兒到學生的角色轉(zhuǎn)換。為此,本課立足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游戲引入、圖片欣賞、學唱歌曲、動手操作、講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祖國和校園,產(chǎn)生對祖國、學校、老師、學習生活的熱愛。同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
課前準備
1、收集我國各民族服飾的資料、圖片等制成課件。(教師)
2、準備長城的宣傳資料片、《愛我中華》和《上學歌》的歌曲。(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師生間增進了解
1、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學校,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板書:我上學了)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們現(xiàn)在上的科目是語文。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出它的名
字——語文。
2、你們喜歡上學嗎?今天來到學校后,你們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感受?
3、互動活動:你們愿意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嗎?請你們走到同學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紹自己。
設(shè)計意圖:減少課堂對學生的束縛,讓學生活躍起來,為交流奠定自由、輕松的情感基調(diào)。
二、觀察插圖,進行愛祖國教育
1、認識我國的標志性建筑,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1)播放的宣傳片,學生欣賞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學生指出認識的建筑物,教師出示的圖片及文字,引導學生認讀。
交流:你去過嗎?說一說你當時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根據(jù)課件提示,自由交流:
來到,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師小結(jié):廣場是北京的心臟地帶,是世界上的城市中心廣場。每天清晨時分,國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時分,國旗緩緩降落,這些都是十分莊嚴的儀式。
2、了解各個民族,進行民族團結(jié)教育。
。1)學生自主觀察課文插圖,說一說畫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利用圖片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飲食、節(jié)日等。
(3)互動交流:同學們,你們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請少數(shù)民族同學在臺前進行自我介紹。
。4)體驗活動:教師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全班同學相互擁抱。
。5)過渡: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連心的兄弟姐妹,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板書:我是中國人)
3、引讀句子,抒發(fā)愛國情感。
。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長城和舉世聞名,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2)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我們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漂亮的校園,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設(shè)計意圖:對一年級小學生的情感啟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號,因此,本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重在借助圖片,借助生活體驗,借助教師語言,誘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
三、圖文結(jié)合,進行愛上學教育
1、引言: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你高興嗎?帶著你此時的感受讀一
讀——我是小學生。(板書)
2、課件出示插圖,小朋友都背著書包快快樂樂地去上學,他們還高興地誦讀著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教師范讀,然后領(lǐng)讀,同桌互讀,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1)“不遲到”的“遲”要讀準翹舌音。
。2)“早,早,早”的“早”為平舌音。
(3)“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边@句話要正確斷句。
4、仔細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小朋友們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學生匯報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1)“太陽”和“花兒”露出笑臉,要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一句。
。2)小朋友們背上小書包可神氣了,小鳥看見了也忍不住要問問,問什么呢?帶著好奇的心情讀第二句。
。3)同學們這么早就背著小書包,他們要去哪里呀?快來回答小鳥。(教師趁機講學校規(guī)定的上學時間和放學時間)
。4)小結(jié):“不遲到”是小學生一定要遵守的紀律,只有遵守紀律,你們才會在學校里有更大的收獲。
(5)語言交流:在學校里學習能讓我們快樂、健康地長大,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呀?
(6)介紹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
。7)小結(jié):我們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就能為祖國立功勞。
5、齊讀整首兒歌。播放《上學歌》,學生學唱。
設(shè)計意圖:一首《上學歌》將學生帶入小學學習生活的情境,通過反復誦讀、圖文結(jié)合,在濃濃的語文氛圍中引導學生遵守學校紀律、樹立遠大理想,同時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初步感受語文課堂的“語文”味,從而樂于表達,樂于誦讀。
四、講解示范,進行讀寫?zhàn)B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貓,它哭得很傷心,老師就把它帶來了。(出示小花貓手指玩偶,講故事)
師:小朋友,我以前和你們一樣,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墒,我讀書、寫字時不注意姿勢,有時躺著看書,有時走路看書。寫字時,身子趴在桌子上,時間一長,就成了近視眼,整天戴著眼鏡,真不方便!別的小花貓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鏡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餓肚子。我真后悔!小朋友,你們可不要像我一樣,要從小注意讀書、寫字的姿勢啊!
2、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看看小朋友是怎樣讀書、寫字的。
3、教師示范,學生跟著做。
讀書姿勢:身體坐直,頭放正,肩放平,再把書拿起來,眼睛離書本一尺遠。
寫字姿勢:身體坐正,書本放平,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
。1)“一寸”相當于老師的兩個手指并攏時的寬度。對小朋友來說,差不多三個手指并攏那么寬。握筆時,把拇指和食指放在離筆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筆桿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無名指和小指墊在中指下面。
。2)眼離書本一尺。把文具盒豎起來,放在書本和你的眼睛之間量一量就可以了。
(3)胸離課桌一拳。握緊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邊和前胸的中間。
設(shè)計意圖: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正確的讀寫姿勢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知道保護視力需要正確的讀寫姿勢。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觀察插圖、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動作糾正等活動,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正確的讀寫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五、交流展示,進行熱愛語文教育
1、師:書就是知識的海洋,樂趣的天堂。你最近讀了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組內(nèi)互講故事,然后選擇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師點評,針對同學的表現(xiàn)相機提出要求:講故事時要盡量把故事內(nèi)容說清楚,聲音要洪亮,讓同學聽清楚。聽故事的同學要專心,聽清楚故事內(nèi)容,看看同學哪里講得好,向他學習。
4、推薦課外讀物,激發(fā)學生和家長一起讀。
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自由交流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互動學習的效果,教師的點評既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努力學習的愿望,又能促使學生成長。
【《上學了》教案優(yōu)秀】相關(guān)文章:
大班主題準備上小學了教案及反思05-25
《草原上》優(yōu)秀教案01-22
《我上學了》教案12-22
《草原上》優(yōu)秀教案10篇01-22
《我上學了》教案13篇[必備]07-03
《草原上》教案10-27
在草原上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