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安全教案《不抓咬小朋友》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不抓咬小朋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安全教案《不抓咬小朋友》1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理解不抓咬小朋友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
2.通過故事講解、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具備遵守校規(guī)校紀及安全行為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減少傷害他人的行為。
教學準備:
1.教學視頻資源:《不抓咬小朋友》
2.有關素材:畫紙、顏料、麥克風、小錘子等
3.游戲道具:安全帽、警示牌、鼠標形狀的軟墊等
教學步驟:
1.導入環(huán)節(jié)
教師首先向?qū)W生介紹今天的主題——不抓咬小朋友,并簡單闡述不抓咬小朋友的`重要性。同時,生動地展示一些圖片或視頻,讓孩子們理解傷害的后果。
2.講故事環(huán)節(jié)
播放《不抓咬小朋友》視頻,引導學生通過故事中主人公的經(jīng)歷,深刻認識到不抓咬小朋友的重要性,幫助他們培養(yǎng)正確的安全意識。
同時,教師也可以講一些描繪狗和貓的好聽的故事,幫助學生感受到狗和貓的可愛和友善。通過這些故事的引導,讓學生更加明白不應該去傷害狗和貓。
3.游戲環(huán)節(jié)
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老師互換、家園聯(lián)動等方式,將游戲變得更加有趣。以下是針對此次主題的幾個游戲環(huán)節(jié):
。1)安全帽挑戰(zhàn)賽:教師為每個小朋友提供一頂安全帽,讓他們穿上安全帽,搶占最高的位置。同時,教師可以模擬一些突發(fā)的賽程變化,讓學生通過實際的經(jīng)驗感受到對自身的保護。
。2)警示牌旋轉(zhuǎn):教師為每個孩子提供一張警示牌,讓他們慢慢地旋轉(zhuǎn)起來。在旋轉(zhuǎn)的時候,要求他們能夠隨時停下來,并保持警惕和警示。
。3)切水果游戲:通過切水果的小游戲,學生可以感受到慢慢切下水果的過程中,需要非常小心地處理,不能極力用力。在這樣的游戲中,孩子們可以通過動手實踐,培養(yǎng)自己的耐心和規(guī)律性,同時增強對傷害他人的意識。
4.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在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為本節(jié)課總結(jié)一下今天學到的內(nèi)容,并對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進行評估。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頒發(fā)小禮品,以表彰發(fā)揮優(yōu)異的同學。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通過講故事、游戲環(huán)節(jié)的配合教學,來幫助學生認識到不抓咬小朋友的重要性,提高其安全意識。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到安全知識,從而在提高學生安全意識方面做出積極的貢獻,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中班安全教案《不抓咬小朋友》2
一、教學目標
1、幫助幼兒建立不抓咬小朋友的正面觀念,培養(yǎng)友善、和諧的人際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基本的道德意識和判斷對錯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預防抓咬事故的發(fā)生。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幫助幼兒理解抓咬小朋友的錯誤行為和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
2、難點:引導幼兒學會正確處理被抓咬的情況。
三、教學過程
1、導入:通過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故事內(nèi)容為“小熊和小兔子的友誼”,講述小熊和小兔子是好朋友,但是小熊總是喜歡抓小兔子的耳朵,導致小兔子很疼,他們的友誼也受到了影響。
2、講解:教師結(jié)合圖片和實例,講解抓咬小朋友的錯誤行為和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
(1)講解抓咬小朋友的錯誤行為,如用手抓、用嘴咬等。
。2)分析抓咬小朋友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如傷害到小朋友的身體、影響友誼等。
(3)引導幼兒理解抓咬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和痛苦。
3、示范:教師進行情景模擬,示范如何正確處理被抓咬的情況。
(1)示范如何告訴小朋友們這是錯誤的行為,并引導他們學會道歉。
(2)示范如何拒絕小朋友的抓咬行為,并引導他們學會尊重他人。
。3)示范如何尋求幫助,如告訴老師或家長等。
4、練習:分組進行情景模擬,讓幼兒親身體驗處理被抓咬的情況。
(1)每組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擬抓咬行為的發(fā)生。
。2)引導幼兒學會拒絕、告訴老師或家長等處理方式。
。3)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對不正確的行為及時糾正。
5、總結(jié):教師對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jié),強調(diào)不抓咬小朋友的重要性。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1、講解法:教師對課程進行講解,使幼兒了解不抓咬小朋友的正面觀念和道德意識。
2、示范法:教師進行情景模擬,示范如何正確處理被抓咬的情況。
3、游戲法: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親身體驗抓咬行為的錯誤和后果。
4、多媒體資源:使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抓咬行為的錯誤和后果。
五、課堂練習、作業(yè)與評價方式
1、課堂練習:分組進行情景模擬,讓幼兒親身體驗處理被抓咬的情況。
2、作業(yè):回家后與家長一起進行情景模擬,加深對正確處理被抓咬情況的理解。
3、評價方式:教師根據(jù)幼兒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和模擬練習中的反應進行綜合評價,給予反饋和指導。同時鼓勵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提高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評價能力。
六、輔助教學資源與工具
1、故事繪本或圖片:用于導入課程和講解故事內(nèi)容。
2、情景模擬道具:用于模擬抓咬行為的情景。
3、安全警示牌或標識的圖片:用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中班安全教案《不抓咬小朋友》】相關文章:
《不抓咬小朋友》安全教案08-05
幼兒園小班教案《不抓咬小朋友》10-07
《不抓咬》教學設計10-06
中班教案抓豆豆10-13
中班老鷹抓小雞教案10-09
中班教案《抓豆豆》反思12-31
我是中班小朋友教案01-17
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教案01-17
中班音樂教案:我是中班的小朋友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