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用水粉顏料畫點、連線,并均勻地涂上不同顏色。
2、幼兒的好奇心,鼓勵幼兒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
3、幼兒的想象力和良好的作畫習慣。
二、活動準備:
1、白色手工紙,調(diào)色盆,黑色顏料、黃色顏料及其他彩色顏料,畫筆若干,擦手布。
2、幼兒分組活動(16人)。
3、電腦音響,圓舞曲音樂、《去郊游》、《開汽車》音樂
三、活動過程:
。ㄒ唬﹦(chuàng)設(shè)情境,激起幼兒興趣。
師:大家好!我是點點魔術(shù)師,今天我要帶你們?nèi)ツg(shù)樂園玩一玩,你們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牎度ソ加巍芬魳啡雸觯
。ǘ┦痉懂孅c,引出課題。
1、師:哇!魔術(shù)樂園到了,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呀?(白紙)現(xiàn)在呀,點點就要在白紙上變魔術(shù)呢!小眼睛看仔細了。
2、教師示范畫圓點。
師:瞧,一個圓點娃娃變出來了,剛才我是怎么變的呀?
小結(jié):拿起小畫筆,喝喝顏料水,舔一舔,跳到白紙上。瞧!我又變出了一個圓點寶寶。提示:圓點寶寶呀喜歡在空的地方玩,不喜歡擠在一起。那誰愿意也來變一變。浚ㄕ垈別幼兒上來示范。)
。ㄈ┯變寒孅c。(教師指導)
。ㄋ模﹫A點寶寶跳舞——自由連線(放一段優(yōu)美的圓舞曲)
1、師:哇!你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圓點寶寶,真是太棒了!聽,魔術(shù)樂園的舞會開始了,圓點寶寶呀也想去參加舞會呢,不過它們想找個舞伴手拉手一塊兒跳,請你們幫助我們手拉手吧!拉手的時候可以橫著拉,可以豎著拉,還可以斜著拉,可以用直線拉,也可以用曲線拉。
2、鼓勵幼兒合作連線,線條可以用直線拉,也可以用曲線拉。
。ㄎ澹┦痉蹲儭暗靥骸薄可
1、師:圓點寶寶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手拉手跳起了舞,金老師聽到圓點娃娃在說悄悄話呢!它們說:“我們不喜歡黑色的地毯,要是你們能變出彩色的地毯,我們就跳得更開心了。”變的時候先用畫筆喝喝水,舔一舔,跳到地毯上跳個舞,瞧,這塊白地毯變成了紅地毯。剛才我是怎么變得呀?誰愿意也來變一變?(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涂色。)
2、指導幼兒大膽涂色,一個格子涂一種顏色。
。┬蕾p、想象。
師:“看,圓點寶寶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變成了一幅神奇的圖畫,在這幅神奇的畫面里面藏著什么呢?”老師帶幼兒到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去欣賞、想象,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給與肯定和贊賞,激發(fā)他們對創(chuàng)造的興趣。
。ㄆ撸┙Y(jié)束。
師:今天呀,點點帶小朋友來到魔術(shù)樂園,你們玩得開心嗎?我們小朋友真能干,還學會變魔術(shù)呢!現(xiàn)在點點呀想給你們提個要求:把你們學的魔術(shù)交給其他小朋友,好嗎?那讓我們開著汽車回家吧。犚魳吠藞觯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感受歌曲優(yōu)美、流暢的情緒,知道春天季節(jié)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聲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
能根據(jù)歌詞的內(nèi)容,創(chuàng)編有關(guān)小燕子的動作。
能在熟悉曲調(diào)的基礎(chǔ)上較為清楚的唱出歌詞。
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之前活動中對春天和燕子的初步認識
物質(zhì)準備:小燕子的圖片(頭飾)、歌曲磁帶、歌詞配圖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
教師:小朋友,開動腦筋猜一猜什么動物白肚皮,黑衣裳,尾巴像把小剪刀,愛吃害蟲保莊稼,我們大家都愛他?
2、教師出示小燕子的圖片
小朋友,你們說它是誰?春天到了,小燕子飛到了。ǘ┌鄟碜隹,它還想教小朋友們唱一首歌,小朋友們要不要跟小燕子學本領(lǐng)?播放音樂,請幼兒仔細聽"大家聽一聽這首歌唱的是什么?歌詞里都出現(xiàn)了什么?播放完畢教師進行提問,幼兒邊說教師變按照幼兒說的把歌詞的配圖按歌詞的順序粘貼在黑板上。遇到難點可再播放一次,幫助幼兒一起找出歌詞演唱的內(nèi)容。在幼兒說出歌詞的同時可以讓大家共同想想歌詞可以配上怎樣的動作。
3、學唱歌曲,并可適當?shù)募由蟿?chuàng)編的動作
。1)教師有表情地范唱,邊唱邊指示歌詞相應的圖片。
。2)幼兒跟著伴奏學唱2~3遍,用圖譜來提示幼兒來記憶歌詞?梢耘渖现跋牒玫膭幼鳎员阌變河洃,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
4、幼兒完整地進行歌曲表演。
。1)教師應用圖譜輕聲地帶幼兒完整地表演歌曲,并提示之前一起創(chuàng)編的一些動作,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歌曲表演。
。2)請幼兒完整的演唱《小燕子》,可以帶上肢體的一些動作,感受音樂的柔美。
5、結(jié)束部分
小燕子的歌很好聽,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小燕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跳,并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它部位舞蹈)
教學反思:
幼兒預期表現(xiàn)
能跟隨音樂動起來,進入到情境中。
能將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講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仔細觀察圖片。
小班教案 篇3
游戲意圖:
新學期開始之際,我們該如何加強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guān)系呢?方法很簡單,多多舉辦趣味的親子活動,讓家長參與進來,一起感受活動的趣味和樂趣。
游戲準備:
小孩和大人的鞋子
游戲過程:
1.每個家庭派出一個小孩和一個大人參加這個游戲。
2.每個家庭領(lǐng)取一雙大人的鞋子和一雙小孩的鞋子。
3.家長脫下鞋子坐在場地另一邊,幼兒穿上家長的鞋子站在另一邊。
4.孩子聽到負責人發(fā)出的口令之后,就開始向家長這邊出發(fā),用最快的速度走到家長身邊(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被絆倒)。
5.到達家長的位置之后,孩子把鞋子脫下來,然后,將鞋子給家長穿好,家長不能夠動手。
6.孩子給家長穿好鞋子之后,家長背起幼兒跑向場地另一邊。
7.到達場地之后,家長給孩子穿好鞋子。
8.全部完成之后,用時最短的'家庭獲得勝利。
網(wǎng)站溫馨提示:
這個親子游戲,可以很好地鍛煉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默契度,同時,也給孩子帶來很好地鍛煉機會,而且,在這個游戲中,還可以讓孩子知道,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人是慢慢長大的,不能著急。
2.感受長大的變化,看到自己的進步,萌發(fā)自信心。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不同時期的照片。
2.故事PPT
3.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與小朋友相互熟悉,拉近距離。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在教室里已經(jīng)互相認識過了,現(xiàn)在我來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記住我了。我們互相問聲好吧!小朋友們好!
老師很開心,因為你們都記住了。
二、引出:出示小動物圖片吸引小朋友注意力。
師:"今天我來是和小朋友們一起學本領(lǐng)的,不過我不是一個人來的,我?guī)Я巳齻好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想)好,我們趕緊把他們請出來吧!"
1.出示掛圖第一張師:"小朋友看看,三個好朋友是誰呀?"(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師:"小眼睛可真亮呀!我的三個朋友心里都在想著同樣一件事情,盼望著。。。
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這三個小家伙啊是天天盼著自己能快點長大……(連接下一環(huán)節(jié))
三、重點:聽故事,懂道理。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看掛圖講故事)--師:"這三個小家伙啊是天天盼著自己能快點長大,它們想:"要是能長得像大象、河馬、犀牛那么大,那么有力氣,該有多好!于是,他們想出了許多辦法來。小老鼠拼命吃東西,啊嗚啊啊嗚,可是還比不上大象的腳趾頭,小猴子穿…….可是,還夠不到大河馬的膝蓋呀!"
2.猜測小青蛙會想什么辦法讓自己快點長大師:"咦,小青蛙會想出什么辦法讓自己快點長大呢?"
3.繼續(xù)講故事直至故事結(jié)束,驗證猜測的結(jié)果師:"小青蛙每天都練跳高,跳得頭也暈了,可和大犀牛一比,還沒它的眼珠子大呢!…….他們還是那么小,不過,他們還是天天盼著快點長大。"
4.教師提問,幫助理解師:"看看(指著圖),小老鼠是想了什么辦法讓自己馬上長大的?(拼命地吃東西)小猴子、小青蛙呢?(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戴媽媽的眼鏡,小青蛙每天練習跳高)
師:"它們真的一下子就長大了嗎?"(沒有,他們還是那么小)(銜接下一環(huán)節(jié):"寶寶們是一下子就長那么大的嗎?")
四、經(jīng)驗遷移"寶寶們,那你們是從媽媽肚子里一出生就是這么大的嗎?"
"教師展示小朋友們小時候不同時期的照片,通過比較知道自己是慢慢長大,并同時能感受到長大的變化,F(xiàn)在的你們長大了嗎?想長得更大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自己長大呢?長大了你想干點什么?
五、活動結(jié)束:
開著小火車一起去看看大班哥哥姐姐小時候的.照片展!
附:
小老鼠,小猴子還有小青蛙天天盼著自己長大。
哎!要是能長得像大象,河馬,犀牛那么大,那么有力氣,該有多好。∮谑,他們想出了許多辦法。
小老鼠拼命吃東西,啊嗚啊嗚,每天把自己的肚子撐得飽飽的。他走到大象跟前一比,還比不上大象的腳趾頭呢!
小猴子穿上爸爸的衣服,帶上媽媽的眼鏡,嘿嘿,長大了!他去和大 河馬比,可是還夠不到大河馬的膝蓋呢!
小青蛙每天練跳高,蹦呀蹦,跳呀跳,蹦得頭都暈了。耶,這下長大了吧!可是和大犀牛比了比,還沒有大犀牛的眼珠子大呢!
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誰也沒有找到一下子長大的辦法,他們還是那么小。不過,他們還是盼著快快長大。
小班教案 篇5
第一周:
1、沙包的玩法調(diào)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練習雙腳跳發(fā)展下肢動作的靈活、協(xié)調(diào)性,發(fā)展學生的跑動和彈跳素質(zhì)。
2、你走我也走練習在指定范圍內(nèi)托著物體四處走動。
第二周:
1、搶沙包比賽把沙包放在同一平線上,從對面跑步去取,誰先取到并先返回為勝。
2、愛跳的大皮球練習雙腳向上跳。
3、吹泡泡學習點膠,下蹲,后跳的動作。
第三周:
1、夾包比遠兩腳夾住沙包站在線后,然后雙腳跳起用收腹向前擺腿的力量用力將沙包擲出去.。
2、我會滾皮球產(chǎn)生玩球的樂趣,學習滾球的方法。
3、小風車告知風車轉(zhuǎn)動的速度與人跑動速度的關(guān)系。
第四周:
1、夾包跳學生用雙腳夾住沙包向前跳,直至跳到規(guī)定地點。
2、小麻雀找食練習雙腳向上,向前跳。
第五周:
1、投擲的練習投擲沙包是我在體育課當中練習學生投擲能力普遍運用的一種方式。
2、小猴子摘桃鍛煉平衡及縱跳。
第六周:
1、拋接沙包學生單手持沙包,胸前、背后或者腋下等不同方式向上拋出后,自己拍手一二次,然后用原來的手接住。
2、趕小羊綜合練習走,跑,跳的基本動作
第七周:
1、擲遠比快兩名學生比賽,分別手持一沙包站到同一原點上,聽老師口令開始向相反方向拋出手中沙包,隨即轉(zhuǎn)身迅速撿回對方拋出的沙包,先回到原點者獲勝。
2、彩色的泡泡發(fā)現(xiàn)泡泡有大有小,并且有美麗的色彩,體驗追逐泡泡的樂趣。
第八周:
1、沙包投準把沙包投入箱子里,按照練習需求距離箱子不同距離,往里投沙包,投得多者為勝。
2、小手小腳練習四肢著地爬行的動作
第九周:
1、雙人拋接沙包兩人一組,分別手持沙包,同時向彼此拋出沙包,并且同時接到對方拋出的沙包,反復進行練習,連續(xù)回合最多一組勝出。
2、快樂的小鴨學習在運動中會躲避,不與他人相碰。
第十周:
1、踢沙包用腳內(nèi)側(cè)、腳外側(cè)或腳正面將沙包向上踢起,反復使沙包不落地。可以幾個人比賽鼓勵踢得多的同學。
2、玩輪胎搜索輪胎的幾種玩法,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第十一周:
1、頂沙包學生把沙包放在頭頂上,向前走動,使沙包不掉下來。以此方式進行各種接力比賽,提高身體平衡能力。
2、人車大賽能夠手腳協(xié)調(diào)的騎三輪車。
第十二周:
1、螃蟹走兩人一組,背靠背夾住沙包,手臂挽住手臂,橫著身體像螃蟹一樣側(cè)著走,先到者為勝者。
2、拖拉玩具來追我提高腿部及手部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diào)性。
第十三周:
1、螞蟻搬豆將全體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面前放海綿墊學生手、腿著地背上放沙包,爬著走到指定位置,把沙包放下,在爬回來。
2、好玩的小球練習扔球,滾球的技巧。
第十四周:
1、巧運地雷地上畫兩個圈,兩圈相距1—2米,第一圈里放三個沙包(地雷)第一學生將近端的三個“地雷”搬運至第二個圈內(nèi),然后跑回擊第二個學生的手,第二個學生把遠端圈內(nèi)的“地雷”搬到近處的圈里。游戲依次進行。
2、小貓釣魚愿意參加體育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第十五周:
1、投包擊人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站在圓圈外,另一組站在圓圈內(nèi),圓圈外的人持1個(或2個)小沙包。游戲開始后用沙包投擊圓圈內(nèi)的人,圈內(nèi)人可以跑動躲閃,被擊中暫時退場等候,如果場內(nèi)人都被擊中,兩組交換位置,重新比賽。
2、送小動物回家練習走跑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并學會在走跑活動中保護好自己。
第十六周:
1、踢(投)包入圈在地上畫幾個同心圓,最大的圓的'半徑為4—5米,小圓的半徑分別為0.3米、0.6米、0.9米、1.2米……并分別標出40分、30分、20分、10分……學生散點分布在大圓外,用單足跳踢沙包入圈,踢到那個圓內(nèi)就得相應的分。
2、陽光抱抱你聽指令四散跑。
第十七周:
1、螃蟹走兩人一組,背靠背夾住沙包,手臂挽住手臂,橫著身體像螃蟹一樣側(cè)著走,先到者為勝者。
2、小小保齡球?qū)W習滾球,滾球的樂趣。
第十八周:
1、沙包的綜合玩法在教學過程中,沙包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道德情操、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
2、石頭剪刀布鍛煉雙腳靈活交換位置的反應能力,體驗和同伴玩游戲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腳的用途及其保護的方法。
2、啟發(fā)幼兒運用感官感知、體驗小腳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覺,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觀察力,讓幼兒體驗探索的樂趣。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語言準確表達感受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shè)由貝殼、軟墊、瓷磚、塑料等不同材料鋪成的小路。
2、顏料、泡沫板、抹布。
活動過程
1、引出問題,啟發(fā)思考。
(1)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邊念兒歌,邊做腳丫操,引發(fā)幼兒以活動的興趣。
(2)提出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對寶貝,它能帶著我們?nèi)ハ肴サ牡胤,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3)引導幼兒講述小腳用途(走路、踢球、跳舞、蹬車等)。
(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腳?
2、感知表達活動。
(1)讓幼兒赤腳走在不同材料鋪成的小路上,體驗腳底接觸這些材料的真實感受。
(2)啟發(fā)幼兒用語言表達小腳踩在這些材料上的體驗和感受。
1自由交流感覺。
2請個別幼兒談感受。
(3)讓幼兒再一次體驗小腳走在不同材料路上的感覺,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腳的感受和對活動的興趣。
(4)小結(jié):“腳踩在瓷磚上是涼涼的,踩在軟墊上是軟軟的.等!
3、光腳作畫:印地毯。
(1)提出光腳作畫的要求。
(2)師生一起為大地毯印上美麗的花紋。
(3)欣賞作品。
活動延伸
帶幼兒體驗小腳踩草地、沙地、水泥地、鵝卵石路和放在水中的不同感受,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關(guān)心同伴,幫助他人。
2、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喜怒哀樂的不同感受。
4、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5、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zhì)。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在家里或公共場合,注意觀察成人的面部表情,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2.準備一個可以活動的大臉譜(眉毛、眼睛、嘴巴(可以轉(zhuǎn)換方向),喜、怒、哀、懼臉譜各一張,四個臉譜(喜、怒、哀、懼)都畫在同一張紙上的.圖片四張。
3.四面墻上分別掛有喜、怒、哀、懼臉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臉譜,引起興趣
1、教師操作,幼兒觀察。
教師出示可以活動的大臉譜,分別將眉毛、眼睛、嘴巴轉(zhuǎn)換成喜、怒、哀、 懼四種表情,讓幼兒觀察其變化。
2、自由議論、共同模仿。
幼兒分組討論,并模仿四種不同的表情。
二、表情游戲,感受不同
1、教師做表情動作,幼兒來猜。
教師做“喜”的表情,請幼兒猜一猜,并說一說在什么情況下會有這種表情,教師依次做出其他三種表情的同時說一說在什么情況下會有這種表情。
2、幼兒做表情動作,師幼齊猜。
請幼兒做表情動作,教師及幼兒一起猜,并問表演幼兒猜得對不對。最后請表演幼兒公布正確答案。
3、教師說詞和句子,幼兒體驗
(1)說高興詞。
師:“今天我媽媽給我做好吃的,我好開心啊”等,幼兒根據(jù)這句話做出相應的表情。
(2)說害怕詞。
師:“剛才我在外面,看見了一只蟑螂” 等,幼兒根據(jù)這句話做出相應的表情。
(3)說痛苦詞。
師:“昨天我洗澡時摔了一跤,現(xiàn)在腿還疼呢”等, 幼兒根據(jù)這句話做出相應的表情。
(4)說生氣詞。
師:“今天,xxx小朋友不聽老師的話,從滑梯上摔了下來,我現(xiàn)在很生氣”等, 幼兒根據(jù)這句話做出相應的表情。
三、 表演之后,語言表述
幼兒表演、體驗、感受后,教師啟發(fā)幼兒用語言表述出來。
小結(jié):教育幼兒要關(guān)心別人,學會觀察,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
四、分組表演,喜怒哀懼
分成四組,給每組小朋友一張畫有喜、怒、哀、懼的圖片,每組請出一位小朋友,拿著這張圖片,隨便指臉譜喜、怒、哀、懼中的一個,其他小朋友看后,馬上用表情、姿勢表演出來,并說明自己“怎么啦”。
五、自由選擇,大膽表演
室內(nèi)四面墻上分別掛有喜、怒、哀、懼四個臉譜,幼兒自由選擇。如愿意表演高興的站到喜的臉譜下面,愿意表演怒哀懼的分別站在對應臉譜下面。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石頭的特征,知道石頭是多種多樣的。
2、通過觀察、討論,發(fā)現(xiàn)石的用途以及它們和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初步了解石頭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課件:有用的石頭。
2、課-照片:巖石。
3、幼兒用水彩筆。
4、幼兒搜集的小石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圖片欣賞:漂亮的巖石。
教師提出疑問:漂亮的.巖石是怎樣形成的呢?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展開。
1、教師講解巖石的形成。
巖石是經(jīng)過風吹日曬,又經(jīng)過雨水、空氣等外力的作用,沉積成巖固結(jié)而形成的巖石。
教師:你們出去旅游的時候看見過巖石嗎?想一想在哪里見過巖石?(提示:海邊,山林等)
2、實驗。
出示:一團捏在一起的濕沙。
你們看這是什么?現(xiàn)在,我們用吹風機吹一吹,看看有什么變化?
小結(jié):小球上的沙,由于濕度的變化和擠壓,可變成巖石。
老師告訴小朋友,巖石經(jīng)過風吹、日曬或水浪的沖擊可變成大石頭呢。
3、了解巖石的沙化特征。
課件演示:巖石和沙子。
教師:看看照片上是什么?,你們知道沙子是怎樣形成的嗎?
小結(jié):巖石被風化成為小塊后,還必須經(jīng)水流的不斷沖涮,才能形成沙子,粗沙進一步又可變成細沙。所以,可以說沙是石頭變的,石頭也是由沙變的。
4、引導幼兒在探索中認識石頭。
。1)讓幼兒自己玩自己的石頭(每人一塊,顏色、大小、形狀不一)
。2)啟發(fā)提問:
石頭是什么樣的?(硬硬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覺?(粗糙、光滑)
你手里的石頭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引導幼兒說出:石頭是多種多樣的,顏色有……,形狀有……)
5、討論:石頭有什么用?
課件演示:《有用的石頭》
鋪路、鋪地、筑防洪堤、做假山、石橋和石凳、石欄桿。
結(jié)論: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石頭。
三、結(jié)束。
引導幼兒在小石頭上作畫。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后繼續(xù)收集不同的石頭,了解不同石頭的作用,然后講給大家聽。
小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于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zhì)地堅固、脆硬?捎脕碇圃焓鳎杉V。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聞的氣味05-15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30
小班教案【精選】09-12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04
(精選)小班教案09-06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3
(精選)小班教案08-06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