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匯編[9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熟練運用互補、互換的方法進行10的分合操作,知道10有種分合法。
2、學習書寫數(shù)字10,掌握10的正確書寫方法。
活動準備 1、小木偶圖片;1—10的數(shù)字卡片;雪花片
2、幼兒用書第3冊第33頁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木偶圖片,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小木偶要和小朋友一起游戲,他想先和小朋友玩一個“碰球”的游戲,要求小木偶手里的球和小朋友手里的球合起來是9。“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嘿嘿,我的1球碰8球”。用此形式來復習9的分合式。
二、基本部分
教師以小木偶尋寶的游戲口吻,,引導幼兒觀察并發(fā)現(xiàn)分合式的互換、互補規(guī)律,啟發(fā)幼兒熟練運用互換、互補規(guī)律得出10的分合式并做好記錄,教師在旁邊觀察并指導。
、、小木偶說要帶小朋友去數(shù)字王國探險,王國里的秘mi花園藏著很多寶藏,小朋友想和小木偶一起去尋寶嗎?
。2)、教師出示雪花片做的花壇,這里是數(shù)字王國的秘mi花園,它的里面有5個花壇,請小朋友觀察一下每個花壇里有幾朵花,并根據(jù)花的顏色把每個花壇里的花分成兩組,并做好記錄。小木偶想和小朋友一起觀察第一個花壇里的花?傻贸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讓幼兒觀察分合式的不同,可以發(fā)現(xiàn)分合式的`互換規(guī)律:分合式左右兩部分分數(shù)的位置可以互相交換,變成兩個分合式。
、、請幼兒自己觀察完成剩下的花壇,分別用互換規(guī)律得出10的其它分合式: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7和3;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6和4;10可以分成5和5,讓幼兒記在記事本上。請幼兒數(shù)出10共有幾種分合式?(9種) 教師和幼兒小結:一個數(shù)的分合式數(shù)量始終比總數(shù)少一。
⑷、小木偶要給數(shù)字10個兄弟排排隊,請小朋友好好觀察一下,看看怎么排合適?讓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分合式的互補規(guī)律:分合式左右兩個部分數(shù),左邊的數(shù)逐漸增大,右邊的數(shù)就會逐漸減小,無論怎么變化,它們的總數(shù)是不變的。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3、小木偶和我們在數(shù)字王國里找到了數(shù)字10的兄弟,就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回家吧,看看他們能給我們帶來什么神奇的魔力?从變河脮,復習10的分解組成。
三、結束部分
學寫數(shù)字10,并向老師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講解并演示10在田字格的正確寫法:⑴寫在田字格的左半格,斜豎要直;0寫在田字格的右半格,不要寫出格。⑵提醒幼兒握筆和寫字的姿勢,幼兒完成后隨音樂向老師們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晨間、區(qū)角活動中引導幼兒做舉牌或碰球游戲,不斷理解數(shù)的分解組成。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各種連接方法,萌發(fā)探索興趣。
2、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并能完成地表達。
活動準備:
1、回型針、夾子、費舊報紙、不同種類的小紙盒、塑料飲料瓶、碟片及碟片盒、橡皮筋、音樂磁帶(找朋友)。
2、輔助材料:繩子、膠水、雙面膠、單面膠、剪刀、訂書機。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引入活動。
“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聽到音樂響時,馬上找到你的朋友并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連接起來,表示你們是好朋友。音樂停時,你的動作也馬上停止。”
。2)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游戲。(提醒幼兒用不同的方法連接)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和好朋友是怎樣連接的。
“你是和好朋友怎樣連接的?”(如沒有小朋友說,教師可提示說:“我和好朋友是怎樣連接的?”)教師請連接方法不同的小朋友說。
2、嘗試連接
。1) 介紹操作材料
“今天我?guī)Я撕芏嗟呐笥,他們都是生活中?jīng)常用到的東西,你們認識他們嗎?”教師出示操作材料!罢l說說他們的名字?”教師請個別幼兒說。
。2) 請幼兒說說材料是怎樣連接的
教師從拿出其中一個材料并提問:“紙盒怎樣把他們連接起來?”請個別幼兒回答:“可以把紙盒用雙面膠連接起來!苯處煱巡牧弦灰荒贸鎏釂栍變海ɑ匦歪、夾子、費舊報紙等等)怎樣連接起來。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
“在連接時,你選用的是哪些東西?用什么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的.?”教師和幼兒一起圍繞這兩點交流。
“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的連接方法,你能把連接物變成一樣有用的東西嗎?”
4、發(fā)揮創(chuàng)造
。1) 幼兒再次探索,使其成為另一樣東西。
。2) 教師觀察指導,并引導、幫助幼兒。
5、表達
。1)展示作品,分享成功的快樂。
“我們大家看看這是什么?”以提問吸引幼兒的注意。教師請一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作品。
a 每一小組(從選擇的材料來分)選一個幼兒介紹。
b 作品比較完整有意思的幼兒介紹。(教師在上個環(huán)節(jié)已和幼兒交流過做的是什么?)
(2)幼兒自由互相的介紹自己的作品后,整理材料結束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合作,體驗活動的樂趣。
2.感知淀粉遇碘會變成藍。
3.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和解決問題。
活動重點:
通過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會變藍。
活動難點:
嘗試運用淀粉遇到碘變藍的原理發(fā)現(xiàn)、探究和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慢羊羊村長頭飾、饅頭、土豆、白菜、胡蘿卜、香蕉、梨、標有字母a與b的奶粉,棉簽、圖卡、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碘伏。
1.(師)慢羊羊:"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慢羊羊村長,最近我發(fā)明了一瓶神奇的藥水---它叫碘伏。"提問:我們來看一下它是什么顏色的?(棕褐色),聞聞它的氣味。
2.(師)慢羊羊:"碘伏有消毒的`功能,打針的時候經(jīng)常用到,細菌看見它就跑,最近我發(fā)現(xiàn)它除了能消毒之外,還有一個奇妙的現(xiàn)象,我們來看看桌子上的食物,從中隨便選一個饅頭,看看它加入碘伏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師)慢羊羊: "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看一看其他食物中有沒有這樣的現(xiàn)象",帶領幼兒認識圖卡。"
二、幼兒操作。
1. 讓幼兒試一試,將碘伏滴到食物上,觀察現(xiàn)象師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哪些食物變藍了。
2.記錄。哪些食物發(fā)生了變藍的現(xiàn)象,在對應的欄里打勾,教師驗證有異議的食物。
3.揭示現(xiàn)象。你知道為什么有些食物會變藍嗎?因為他們中都有一樣東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會變藍。
三、問題解決--運用。
1.讓幼兒想想可以用什么辦法幫警長辨別a與b瓶中誰是假奶粉。
2.讓幼兒自由選擇a與b的奶粉,用碘伏的方法試一試,哪瓶合格哪瓶不合格。
四、結束游戲。
讓幼兒回去做一份食物淀粉大抽查。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感知雷和閃電現(xiàn)象,對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視頻 圖片。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引發(fā)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見過閃電和打雷嗎?
。úシ糯蚶缀烷W電的視屏,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覺)。
二、出示圖片,了解雷電產(chǎn)生的原因。
1、教師:為什么會打雷和閃電?
小結介紹:雷雨常嘗會在夏季發(fā)生。因為夏天空氣急劇上沖,使得云朵里帶有許多的電。當云和云碰撞時,就會發(fā)生打雷和閃電的現(xiàn)象。
2、請幼兒想一想,在剛剛觀看的視頻里,你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見打雷?
小結:先看見閃電,然后聽見打雷。告訴幼兒因為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傳播得要快,因此先看見閃電,然后聽見打雷。
三、觀看圖片,交流保護自己的方法。
1、師生共同討論:雷雨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2、看圖說說:下雨打雷了,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這樣做安全嗎?
、爬子陼r,在家里的小朋友關上電視對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雷雨時,要把家中的.電源切斷,最好不要使用任何電器。因為電線受雷擊后,很容易把強大的電流傳到電器上,使電視機、電腦等電器發(fā)生爆炸或燒起來,造成危險。
、评子陼r,不能在哪里躲雨?為什么?
教師小結:雷雨時,不能在空曠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積水,還不能在大樹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壓線附件走動。因為水、木、鐵都會導電。
、抢纂姇o人類帶來哪些危害呢?
教師小結:雷電會擊中人或動物,還會引起火災。因此現(xiàn)在人們在高樓上裝有避雷針,使雷電不會擊中高樓。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植物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路邊有茂密的大樹,院子里有綠油油的草坪,公園里有五顏六色的花,這些植物為什么生長的如此茂盛,在進行主題活動“奇妙的植物”時很多孩子曾向我提出疑問,于是,我用“莖輸送水”這節(jié)活動來為幼兒解開這個謎團,此活動材料來源于生活,正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大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征的觀察已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本活動通過有趣的實驗,激發(fā)幼兒探索植物的莖輸送水和養(yǎng)料的奧秘,針對本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和幼兒學習科學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植物的莖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的奧秘,滿足其好奇心
2、幫助幼兒簡單了解植物的莖能儲存、輸送水分和養(yǎng)料
這兩個目標蘊含了激發(fā)幼兒的人生興趣和探究欲望,體現(xiàn)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根據(jù)《綱要》中科學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水平,我認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激發(fā)幼兒探究植物的莖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的奧秘,滿足其好奇心”,難點是:“了解植物的莖能儲存、輸送水分和養(yǎng)料”。
我通過幾組有趣的實驗及啟發(fā)性提問,讓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動探究,從而形象直觀的了解植物莖能儲存、輸送水分和養(yǎng)料,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使活動的難點得以有效的突破活動內(nèi)容:綜合活動《植物的`莖》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植物的莖的奧秘,滿足其好奇心。
2、了解莖的功能。
活動準備:
1、植物圖片。
2、幻燈。
3、蒜槌芹菜。
4、白色花朵提前做實驗。
活動過程:
一、通過幻燈,豐富幼兒對植物的莖的認識。
1、莖的形態(tài)。
2、莖的種類。
二、通過操作圖片豐富幼兒對莖的認識。
圈出植物的莖。
三、發(fā)散思考:植物為什么要有莖,莖有什么作用。
幼兒自由回答。
四、莖輸送水的試驗。
五、莖儲存水的試驗。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什么現(xiàn)象可以稱之為移動,并能舉出例子。
2、教具準備:一只很重的箱子、繩子、圓形木棍、一些乒乓球、沒有水的水槽、一些水、吸鐵石、釘子、紙、錄像帶等。
活動過程
1、引題,引起幼兒興趣,培養(yǎng)幼兒集體合作的樂趣。
。ㄏ仍诮處煹囊粋确乓恢恢叵渥樱靶∨笥褌,老師早上碰到了一件怪事,你們想知道嗎?……那小朋友看看,今天我們的教室有什么變化?(讓幼兒去尋找,發(fā)現(xiàn)那只箱子)對,多了一只箱子。老師本想把這只箱子移開,因為它放在這里不方便大家活動,可是就老師一個人,怎么也移不動這只箱子,你們誰能幫老師想想辦法(啟發(fā)幼兒用集體的力量來推動,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幼兒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啟發(fā)幼兒用繩子和木棍。)在幼兒操作時,教師要適宜的進行引導,對幼兒講解初淺的物體移動的原理!
2、進一步啟發(fā)引導,培養(yǎng)幼兒積極探索的習慣。
。1)提供給幼兒一只沒有水的水槽,一些乒乓球和一些水,啟發(fā)幼兒怎樣使水槽中的乒乓球移到槽面上來。
。2)提供給
幼兒吸鐵石、釘子和紙,啟發(fā)幼兒不用手直接接觸釘子怎樣使釘子從紙的一頭移到另一頭。
3、教師對剛剛的活動進行小節(jié)。
4、觀看錄像帶,內(nèi)容為本班幼兒日常活動中移動物體時的過程,鞏固幼兒對物體是怎樣移動的認識。在此活動中,因為錄像中的主體是幼兒,因此幼兒肯定會出現(xiàn)出乎意料的.情況,教師要注意適宜的引導。
5、提供給幼兒錄像中的材料讓幼兒動手操作,體驗觀看后在操作的不同體會,啟發(fā)引導幼兒注意日常生活。
活動建議:
如果時間不夠,活動過程中的4和5可以作為活動延伸,另外還可以組織幼兒到戶外體驗,鞏固幼兒課內(nèi)的知識。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和探究的興趣。
2、使幼兒初步了解物體是怎樣移動的原理。
3、通過合作培養(yǎng)幼兒集體活動的樂趣。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昆蟲的生活特性,認識常見昆蟲的天敵。
2、通過了解天敵昆蟲的作用,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和提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昆蟲生活習性介紹的課件,蜻蜓、七星瓢蟲、蜘蛛、青蛙、燕子等和相關昆中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請來了幾位動物朋友,請幼兒說說他們的名稱,并區(qū)分哪些是昆蟲,哪些不是,為什么?
“你們知道他們這些動物朋友是吃什么的?”問題引入,引發(fā)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并進行討論。
2、請幼兒觀看有關動物生活習性的課件
(動物自我介紹自己喜歡吃的蟲蟲,出現(xiàn)有關昆蟲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
(1)蚊子、蚜蟲、蒼蠅、蝗蟲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么?
。2)這些昆蟲除了被吃掉死了之外,還有什么原因會令它們死亡?
。3)小結:昆蟲在其生活過程中除了被吃掉以外,還會由于感染病毒而死亡。
3、介紹昆蟲的天敵:
。1)什么是昆蟲的天敵?昆蟲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常由于病毒、昆蟲、動物的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亡,這些生物稱為昆蟲的天敵。如青蛙吃蝗蟲,青蛙就是蝗蟲的天敵;蜻蜓吃蚊子,蜻蜓就是蚊子的天敵等。
。2)昆蟲的天敵有些什么種類呢?觀看課件,請幼兒說說昆蟲天敵是怎么吃昆蟲的?
老師進行引導并進行歸納:
·赤眼蜂,把自己的卵產(chǎn)在青菜蟲、小菜蛾、棉蛉蟲、玉米螟的卵內(nèi) 。沙眼蜂這種把自己的卵產(chǎn)在昆蟲的卵內(nèi),并吸取昆蟲卵的營養(yǎng)慢慢長大,這種天敵叫做寄生性昆蟲天敵。
·瓢蟲吃蚜蟲,是直接把蚜蟲吃掉,這種直接把昆蟲吃掉的`昆蟲我們叫捕食性昆蟲天敵,螳螂捕食大部分昆蟲,它也叫捕食性昆蟲天敵。
·蜘蛛利用它的蜘蛛網(wǎng)捕殺昆蟲,如蝗蟲、蜻蜓、蚊子、蒼蠅等,并給這些昆蟲打麻醉針,再慢慢吸干這些昆蟲的體液,這種只捕食昆蟲的天敵我們叫它為食蟲性動物天敵,青蛙吃害蟲、燕子捕殺蝗蟲,青蛙和燕子也屬昆蟲天敵。
4、昆蟲天敵的運用:
·“菜地長蟲了農(nóng)民伯伯會怎么處理?”引導幼兒知道一些滅蟲的方法——噴殺農(nóng)藥和捕捉菜蟲等。
·還有些什么方法?引導幼兒利用昆蟲天敵的作用來思考解決問題。
·如何保護好這些益蟲?引導幼兒學會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等。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蔬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征,感受蔬菜的多種多樣。
2、幼兒大膽選擇,使用材料裝扮蔬菜。
活動準備
1、幼兒與家長一起收集各種蔬菜。
2、剪好的蔬菜寶寶及四肢(用即時帖)。
活動過程
一、準備過生日。
設置懸念,引起學習興趣《生日歌》中,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今天是誰的生日?”
二、誰來過生日。
1、(出示青菜奶奶)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別高興,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準備準備,等會兒我的孩子都要來為我慶祝生日。
2、(出示辣椒爸爸)“我是胖胖、綠綠的燈籠辣椒”。(辣椒媽媽)“我是綠綠、長長的辣椒”(辣椒娃娃)“我是紅紅的、光光的小辣椒寶寶”辣椒一家:“祝青菜奶奶身體健康,生日快樂”!青菜奶奶:“謝謝,請坐請坐”。
3、請幼兒猜一猜還會有哪些蔬菜來給青菜奶奶過生日呢?(擴散幼兒思維)
請幼兒說出畫面上的蔬菜名稱及外形特征。
師小結:黃瓜:細細長長的黃瓜,穿著綠衣服。
西紅柿:穿著紅紅的衣服,像小燈籠。
胡蘿卜:粗粗長長的胡蘿卜,穿著橘黃色的衣服
茄子:穿著紫衣服,像氣球。
4、引導幼兒說說吃過的或見過的蔬菜。
5、為什么要吃蔬菜?
教師小結:蔬菜里面含有很多營養(yǎng),能補充維生素,小朋友們吃了它身體才會長的壯,有力氣。科學家叔叔為了更好的'給人們補充營養(yǎng),又為我們研制出了五彩辣椒、紅色、紫色、藍色。引導幼兒觀察。
三、客人變漂亮。
1、打扮蔬菜。
小朋友們,蔬菜奶奶的生日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們把蔬菜寶寶打扮的漂亮 一點好嗎?(幼兒為蔬菜寶寶畫上鼻子、嘴巴、四肢)教師巡回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孩子說出自己打扮的是誰?
2、教師:小朋友們,帶上蔬菜寶寶去給蔬菜過生日了。音樂起,幼兒手拿蔬菜寶寶一起去給蔬菜奶奶過生日。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氣象于人們生活的關系。
2、學習通過觀察天氣和溫度計做氣象記。
3、有探究氣象變化的興趣個求知欲。
重點難點:
學習通過觀察天氣和溫度計做氣象記。
活動準備:
1、提醒幼兒注意近期的天氣,能經(jīng)常聽天氣預報。
2、紙、筆、幼兒畫冊第三冊p333、天氣預報的錄像。
活動過程:
1、啟發(fā)幼兒將自己了解到的近期天氣變化情況告訴大家。
2、觀看一周天氣預報錄像。了解一周的.天氣變化情況。
為什么我們每天要看或聽天氣預報?
3、學看溫度計。
提出問題:人們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每天不同的氣溫的?
提供氣溫表,教幼兒測量活動室內(nèi)外地氣溫。
教師根據(jù)幼兒報的氣溫用圖示或實物投影儀進行演示。
4、學習記氣象記錄。
幼兒分組討論用什么方法將看到的、聽到的天氣變化記錄下來、學習用圖表的形式將觀看一周天氣預報記錄下來。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電池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昆蟲找家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2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水瓶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奧秘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樹葉里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下科學教案01-30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