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合集]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詞,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1.讀題,質疑:
從題目你想到了什么?(灰雀什么樣?它在哪兒?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以“灰雀”為題……)
2.打開書,聽老師范讀課文,看看我們提出的哪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習生字,理解詞義。
“郊”:左邊的“交”是表音部分,末筆捺改點。
“散”:可進行多音字組詞練習。s3n s4n。
“脯”:可進行多音字組詞練習。p* f(。
“蹦”:左面“足”的第六筆撇改豎,第七筆捺改提。
“惹”:上面是“若”,不是“苦”。
“仰”:右面不是“印”,比“印”少一筆。
“渣”:右上的“木”,中豎不帶鉤。
“定”:最后一筆是平捺。
“或”:偏旁是“戈”字部;第五筆是“提”,不要寫成“橫”;倒數第二筆是“撇”不要忘寫;最后一筆是點。
“但”:右面的“旦”是表音部分。
“肯”:下面第一筆是豎,不是撇。
郊( ) 脯( ) 蹦( ) 若( )
校( ) 哺( ) 崩( ) 惹( )
仰( ) 渣( ) 但( )
迎( ) 查( ) 擔( )
理解詞義:
郊外:城市外面。
散步:隨便走走。
歡蹦亂跳:歡快而隨意地蹦跳。
惹人喜愛:惹,引起,引起人的喜愛。
自言自語:自己對自己說話。
可惜:值得惋惜。
肯定:本課是確定的意思。
誠實: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為)。
堅定:穩(wěn)定堅強;不動搖。或態(tài)度堅決、果斷。
2.練習朗讀,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袑幵谀箍平纪怵B(yǎng)病時愛護灰雀更愛孩子的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體會列寧對灰雀、對男孩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理清課文層次
1.默讀課文,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用“( )”畫出來。
2.我們把課文按照不同時間劃分為三個部分。
過渡語:我們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
二、學習第一部分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描寫灰雀可愛的詞語,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列寧喜歡灰雀?邊讀邊畫批。
2.匯報自學情況:
(1)三只灰雀十分可愛;從“粉紅”、“深紅”、“歡蹦亂跳”等詞看出。
。2)列寧非常喜歡這三只小灰雀;從“每次”、“都要”、“仰望”、“經!钡仍~語中看出。
3.填空,讀一讀,再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投影)
課后思考·練習4
過渡語:這么可愛的三只灰雀,會發(fā)生什么意外呢?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從“一天”到“男孩堅定地說”。)
1.請兩名同學分角色讀列寧與小男孩的四組對話,其他同學換位思考:假如你是列寧,在說話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你想通過哪些詞、句來體現這種心情?
。1)同桌說一說,然后匯報:
。ㄒ惶欤遥袑帲┩蝗话l(fā)現平日關心、照顧的三只灰雀少了一只,心里別提多著急了。)
。ㄎ沂菑摹罢冶椤、“問”、“自言自語”中體現出來的。)
。2)練習讀出列寧說話中的語氣。
(第一句表現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表現出擔心;第三句表現出惋惜;第四句表現出滿懷希望。)
(3)小結:列寧這些思想感情的變化,充分說明了他對灰雀的喜愛。
2.假如你就是這個小男孩,你當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你想通過哪些詞句來體現?
(1)同桌交流,然后自由匯報。
。ㄎ遥ㄐ∧泻ⅲ┩蝗宦犃袑庍@么一問,十分驚慌,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于是,張口就說:“不知道。”說完怕列寧不信,緊接著又強調一遍:“我不知道。”)
。ó斅牭搅袑幷f:“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色嚴寒,它怕冷!笨吹搅袑幦绱说貞z惜、關愛這只美麗可愛的灰雀,“我”真想告訴他灰雀沒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因為“我”太喜歡它了。可是,話剛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里,因為,“我”怕列寧知道此事后,會嚴厲地批評“我”。)
。ǹ墒牵拔摇庇致牭搅袑幾匝宰哉Z地話,知道他那么喜愛這只小灰雀,又為它的失蹤而那么惋惜、傷心時,“我”再也不能不說實話了,于是,“我”婉轉地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痹诹袑幍淖穯栂拢拔摇备訄远苏f出實話的決心。)
。2)小結:由小男孩開始驚慌地說:“不知道。”到堅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這一矛盾的心理變化看出小男孩是個知錯就改的孩子。
3.分角色練習對話,思考:列寧是怎樣一步一步使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1)請同學們質疑、解疑。
A.列寧為什么問這個小男孩而不去問別人。
。袑幧朴谟^察,他過去肯定見過這個小男孩,從他的`表現分析灰雀的失蹤肯定和這個男孩有關系,所以就故意去問他。)
B.聽了男孩的回答,列寧會怎么想?
。ê⒆釉诨卮鹆袑幍膯栐挄r,顯得恐慌,不知所措,更進一步證明失蹤的灰雀與他有直接關系。)
C.列寧為什么要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列寧的話中,飽含著對丟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啟發(fā)男孩的覺悟,以情育人,體現了這位偉大領袖高超的教育藝術和對少年兒童的關心、愛護。)
D.列寧為什么要自言自語呢?
(列寧自言自語,實際是說給小男孩聽的。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著灰雀的命運,看不見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聽不到灰雀的歌聲,別人心里會難過的。)
。2)在列寧真情實感的啟發(fā)下,男孩鼓起勇氣說出了原來不敢講的話,讀孩子的話,體會男孩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心地善良、誠實。)
過渡語:男孩說的話兌現了嗎?
四、學習課文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
默讀11——13自然段,質疑,解疑。
1.男孩送回了灰雀,為什么還低著頭?
。ㄋ在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懊悔、內疚。)
2.列寧為什么不明明白白地問問男孩灰雀失而復回的原因?
(事情已經很明顯,沒有必要再問,更主要的是列寧不愿讓男孩難堪,說明列寧善解人意,也說明了列寧對小男孩的喜愛。)
3.為什么說男孩是誠實的?
。ㄒ驗槟泻⒛苷J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
五、總結全文
附: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通過學習《灰雀》這篇課文,你從列寧身上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師:列寧這樣一位偉大的革命導師,能關心、愛護身邊的一只小鳥,這種行為不正是我們現在倡導的保 護生態(tài)平衡,保護益鳥的典范嗎?
你能不能也為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平衡做點什么?如:針對亂砍亂伐、捕捉珍禽獸等行為寫一份建議書。有的同學可能說不會寫,其實,建議書很好寫,我一教你就會,不信動手試試。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蘇教版語文第二冊有《鮮花和星星》一課:“我最喜歡夏天里滿地的鮮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多。到了晚上,花兒睡了,我數著滿天的星星:這里一顆,那里一顆,真比地上的花兒還多。”當教學完全文后,我設計了一個“啟發(fā)想象,指導說話,作個小詩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因為“說話”是我們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語文教學中,說話訓練尤為重要。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說和寫并不是同步的,為了縮短說和寫之間的差距,所以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實際上就是開發(fā)教材,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這樣進行訓練學生的潛能較為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了語言的積累,又實現了語文學習從課內到課外的延伸,課堂也因此而美麗起來。在此,與各位交流。
【課堂教學片斷實錄】:
師:這首詩歌多美呀!小朋友們想不想向小女孩這樣也寫出這么好的詩?
生:想。ó惪谕暎浅Ed奮)
師:好吧!讓老師來幫幫大家。
師:(點擊課件,出示第一幅圖)這是什么?
生1:這是羊。
生2:是羊群。
生3:許許多多的羊。
師:(點擊課件,出示第二幅圖),這個呢?
生1:一大片白云,下面是草原。
生2:是大草原。
生3:上面還有羊群。
師:對!這是草原上滿地的羊兒。(教師將學生的話進行歸納為學生后面的作詩埋下伏筆)
師:再看這兒(點擊課件,出示第三幅圖)
生1:哇!好美的菊花。
生2:許多菊花。
師:(微笑地點頭,繼續(xù)點擊課件,出示第四幅圖)
生3:這是秋天滿地的菊花。
師:小朋友們說得好極了,下面我們來作詩,看能不能成為今天的小詩人。(點擊課件,出示:練一練)
我最喜歡
秋天滿地的菊花:
這里(),
那里(),
真比()還多。
學生自由思考,不一會兒陸續(xù)舉起了小手。
生1:我最喜歡秋天滿地的菊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地上的牛羊還多。
生2:我最喜歡秋天滿地的菊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草原上的牛羊還多。
生3:我最喜歡秋天滿地的菊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森林里的樹木還多。
學生相互評議,認為他們說得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意評選他們?yōu)椤靶≡娙恕?/p>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不錯,這么快就學會了像課文那樣作詩。但這還不能算得上是“小詩人”。(剛才學生還沾沾自喜,聽到老師這樣說,不由得露出驚訝的表情,問“為什么”,老師順勢提出高一層次的目標,如下)
師:(點擊課件,出示:聰明題)
我最喜歡
():
這里(),
那里(),
真比()。
屏幕剛一顯示,學生紛紛高高舉起了小手。
生1:我最喜歡天空中飛翔的小鳥,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水里的魚兒還多。
師:真不錯,你真注意觀察,如果把“水里”改成“河里”是不是更好呢?
生1:還可以換成“大!保
師:對!
生2:我最喜歡森林里綠綠的'小樹,這里一棵,那里一棵,真比天空中的白云還多。
生(略)
生生交流,學生自選小伙伴,把自己作的詩讀出來與他們分享,互相評一評。教師巡回聆聽指導。
師:小朋友們真不簡單,能作詩了,那么課后,大家還可以把自己作的詩跟同學、老師、爸爸媽媽交流一下,或把它寫下來,下節(jié)課我們開個賽詩會,怎么樣?
生齊說:好!
【評析】
今天,學生的表現的確給了我一個驚喜,更令我驚嘆的是:他們這些小不點兒竟有如此出眾的創(chuàng)作才能?磥,小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教師是學生學習責無旁貸的引導者,只要我們教師善于啟發(fā),善于去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他們的才華就會噴涌而出,我們的課堂會因此而美麗。
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發(fā)展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提出了順應時代需要的新能力。特別提出了“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币虼,我們絕不能把教材看作是教學內容的全部,教師要善于活用教材,要由過去的“教教材”轉變?yōu)椤坝媒滩慕獭,教師只有在處理教材時進行一次再創(chuàng)造,才能成功的活用教材。訓練學生運用教材句式自由表達的能力。用教材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工具,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而有所創(chuàng)新。通過開放教學內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拓展教材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教師成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經歷許許多多的波折甚至失敗。不管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經常反思一下,有助于我們探尋到現象背后的深層原因,有助于提升我們把握課堂的本領。教師經常用新課程理念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養(yǎng)成不斷反思的習慣,一定能使自己在成長中少走一些彎路,更快更健康地成長起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關注熱點問題和身邊的新聞,關注生活,關注社會,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事情說清楚,并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能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自然地與他人交流。
2.激發(fā)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欲望,讓學生自由運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法寫自己喜歡的內容,學習修改作文。
課時安排
3課時
A案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打開思路,引出話題
同學們,在這大千世界里,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無論是學校還是社區(qū),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每天都會發(fā)生引起大家問題或新聞。作為小學生,不能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有道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現在大家就暢所欲言,來聊聊自己所話題或新聞。
二、暢所欲言聊話題
1.讀題目明確要求。重點指導學生明白題目中的幾點要求:把事情的經過說清楚;也可以談對問題的看法,把理由講清楚;通過討論,爭取對某一話題取得一致的認識。
2.學生說說自己在搜集資料時,關注到什么方面的話題。
3.選擇學生比較關注的幾個熱點話題,作為重點討論對象。
4.小組內暢所欲言聊話題,有感興趣的話題可共同談論,補充。
出示討論要求:
。1)認真聽別人說了什么,想想你從這件事中得到什么信息。
。2)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的見解。
。3)學會提出問題,并學習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
。4)學會小組合作,互相補充完整話題。
。5)每小組派出一名代表,作為嘉賓上臺發(fā)言。
三、召開熱點話題座談會
1.請熱點話題發(fā)言人到主席臺就坐。
2.推薦一位主持人與老師共同合作主持活動。
3.主持人宣布相關要求:
。1)發(fā)言人必須將發(fā)布內容或事情的過程講清楚。
。2)在發(fā)言過程中談談自己對這件事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3)在座的各位同學可以和發(fā)言人共同討論同一話題或對這一話題進行提問。發(fā)言人對同學的提問應作解答,如有不周全的地方,同組同學或對同一話題感興趣的同學可進行補充發(fā)言。
4.各位代表分別發(fā)言。
5.每位代表發(fā)言完畢,主持人組織發(fā)言人與同學們共同討論話題,或回答同學們的`提問。
6.評選“最佳發(fā)言人”“最佳熱點話題”,要求說出評選理由。
7.主持人宣布發(fā)布會結束。
四、老師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話題使我們的走出了教室,走向社會,邁向全國,放眼了世界,并從中了解到了許多眾人共同關心的熱點話題,學會了從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談論話題。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必須學會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國內外大事,以此同時,我們還要學會能言善辯,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樣我們才能適應時代的潮流,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朗讀全文,有感情朗讀第1、2自然段。
2、了解課文主要描寫了哪幾個場景,練習長文短讀。在朗讀品味中領悟將場景描述具體的方法,并學會遷移運用。
3、繼續(xù)培養(yǎng)邊讀邊想、咀嚼品味、圈劃批注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描寫了哪幾個場景,練習長文短讀。在朗讀品味中,領悟將場景描述具體的方法,并學會遷移運用。
教學難點:
在朗讀品味中,領悟將場景描述具體的方法,并學會遷移運用。
教學資源:
西部缺水的視頻;學生已經積累的描寫場景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初讀
談話交流,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出示詞語:
(1)指名讀(2)學習生字:“窖”、“儲”、“勺”字(3)發(fā)現詞語排列的'規(guī)律,朗讀
2、學習多音字,讀出長句的節(jié)奏美。
三、長文短讀,理清文脈
1、交流初讀感受:課文中什么是你沒有想到的?
隨機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設計意圖:文質兼美的語言唯有在運用中,才能逐步內化為學生的語言,進而促進言語能力的發(fā)展。借用課文語言,暢談初讀感受,進行說話訓練,是簡單而有效的教學策略!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場景,試著用簡短的語句說一說。
3、交流討論,完成板書。
4、小結:讀著讀著,我們將長長的課文讀成了三個場景,讀成了三個小標題。
【設計意圖:“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抓住三個場景,在閱讀思考中概括歸納,將課文的脈絡理得清晰明了,讓閱讀變得通透。】
四、感受艱辛,領悟寫法
1、【視頻情境】讓我們一起走近馬朝虎的家鄉(xiāng),走進這個小村莊,來到一個取水點。
2、課文是怎樣描寫這樣的場景的呢?請你默讀第一自然段,邊思考,邊圈畫出關鍵詞語。
3、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隨機板書:珍貴
5、小結:這一自然段中沒有出現“艱辛”這個字眼,卻用一連串的數量詞,讓我們處處感受到挑水的艱辛,水的珍貴,這就是馬朝虎的獨具匠心之處。
【設計意圖:化繁為簡,清簡透徹。視頻播放,引向課文情境;抓住關鍵詞語,咀嚼品讀,感受語言的質樸和表達力!
五、感受快樂,遷移寫法
感受快樂:
1、將目光聚焦那一場雨。出示相關句子,自由朗讀。
2、那是怎樣的一種痛痛快快呀?自由朗讀體會。
3、引導想象,體會“雨中洗澡”的快樂,指導有感情朗讀,體會水的珍貴。
領悟寫法:
4、默讀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雨中狂歡的氛圍的。
5、討論交流。
遷移仿寫:
6、回憶生活中的場景;選擇一個場景中最精彩的瞬間仿寫片段。
7、學生練筆,集體評點。
【設計意圖:激活學生生活經驗,在閱讀想象中移情體驗,觸摸文本的意蘊和情感所在;“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狂歡的氛圍的?”促使學生從關注內容轉移到自覺關注語言,細細品味、揣摩,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體味詞句的表達效果,并學著遷移運用!
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附板書:水(珍貴)
取水艱辛雨中洗澡勺水消暑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內容:
教育科學出版社“注。提”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十二課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情分析
兒童對動物的喜愛仿佛是與生俱來的,這便為他們學習本課提供了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學生通過玩具、電視、書籍、圖片等對大熊貓有些了解。另外,學生對學習注音課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為學習課文內容提供了保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貫徹了課改理念,學生具備了初步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對新知有較強的期待。
2、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我國特有的珍貴動物大熊貓的可愛和它的生活習性。本文語言淺顯、易懂、富有知識性與趣味性。教師在充分理解教材內涵的基礎上,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并且根據農村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孩子身邊的一景一物,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使學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
三、教學目標
1、會認讀“耳、爪、竹、找、活、園”等九個字。結合具體語境理解、運用“珍貴”、“喜愛”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巧設闖三關,合作感悟課文內容,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4、根據學生實際生活的認知能力,拓展延伸,講自己熟悉的小動物,在自由選擇、自由表達、合作練說、登臺賽講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大自然和動物的喜愛之情和保護之意。
四、課程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要“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以其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和學生能夠親自參與等特點,給學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愉悅中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教學設計利用圖片、錄像、玩具、資料等激發(fā)學生情趣,使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亢奮之中。并且充分利用學校選聘小解說員這一課程資源,以課文內容為載體,結合搜集的信息,以過關活動貫穿始終,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
五、教學策略的選擇
1、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激發(fā)參與意識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就是例子。”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利用學校大隊部舉辦圖片展的契機,以競聘小解說員為線索,以教材為載體,以闖關為活動內容,創(chuàng)設了一個充滿情趣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情趣盎然中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語言交流、情感交流,激發(fā)了學生不盡的學習熱情。
2、注重學法引導,發(fā)展學生思維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的設計貫徹了新的課改理念,注重了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注重了學法引路。如:學字的方法,朗讀的方法,觀察事物的方法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已知的學習方法學習新知,使“學會”變“會學”,讓學生掌握知識創(chuàng)新的金鑰匙。
3、體現人文氣息,注重情感熏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薄罢Z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币虼,在理解課文時,設計了闖三關:第一關,文字關;第二關,朗讀關;第三關,解說關。學生每闖一關,都會感到信心倍增。三關連過,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挖掘出了語文教材的人文底蘊,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4、重視情感體驗,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在論述語文課程的基礎理念中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睘榇,本節(jié)課設計的訓練內容,重視情感體驗,發(fā)展學生思維;重視朗讀方法,打下語文實踐的基礎;聯系生活拓展,打下個性創(chuàng)造的基礎。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放錄像,學生自由談感受。
2、在師生談話中,揭示課題。
。ǜ鶕⒆觽兿矚g動物的天性,通過播放錄像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并通過自由表述,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為順利學習新課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ǘ⿲W法引路,合作感悟
公布招聘小解說員的消息及當小解說員必闖的三關。
。ǔ浞掷谩皩W校招聘小解說員”這一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活動,把學生帶到活動情境中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并通過師生共議產生必闖的三關。)
1、闖第一關:生字關
。1)小組內自選方法學習生字。
可以自學,也可以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習。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識字,并利用字卡在組內互學互考,給字組詞作動作等,加深對字的記憶和理解。
。2)小老師檢查認讀情況。
請班級中識字最多的同學當小老師,利用小組接力讀和指名讀的方法,檢查字的認讀情況。
。ǔ浞掷脤W生已有的認字方法,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自選形式,在閱讀中,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自學應學會的字。)
2、闖第二關:朗讀關
。1)學法引導:師生談話,共同回憶朗讀課文的方法。
。2)自由讀,整體感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分段讀,師生評議,進行朗讀指導。
。4)選擇讀,個體感悟,讓學生自由選擇自然段去朗讀,通過讀一讀、說一說、補充說、評價說,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挑戰(zhàn)讀,展示自我,可以兩個小組選代表挑戰(zhàn)讀,也可以兩個小組集體挑戰(zhàn)讀。
。6)欣賞讀,美感熏陶,邊觀看大熊貓的錄像,邊聽朗讀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ǘ喾N形式的朗讀,就是學生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思維碰撞、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
3、闖第三關:解說關
(1)點撥方法:樣子(先整體后部分)、習性(抓特點)
解說方法:面向聽眾,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前言和結束語等。
。2)組內練說,生生互動。
按照點撥方法在組內練說介紹大熊貓,通過生生互動達到整體參與,人人爭取在競聘中獲勝。
。3)推選試說,師生評議。
每小組推選一名代表試說,師生共同評議,促進解說水平的提高。
。4)超越文本,表演說。
綜合學生搜集到的有關大熊貓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介紹大熊貓。
(5)聯系生活,擴展說。
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這節(jié)課學到的有關知識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從點撥觀察事物和解說的方法、引導解說技巧入手進行組內練說,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并通過個體試說、共同評價,既提高了解說水平,又增強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親近自然,情感升華
1、對大熊貓說一句話,表達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
2、成立保護動物小分隊,舉行簽名儀式。
。P心自然和生命,是一種極為高尚的品德。關心就是愛,關心就是美。讓學生帶著對動物的喜愛之情自由表達對動物的關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第二課時
1、進行基礎知識的綜合訓練。
2、指導朗讀。
3、背誦課文。
4、指導學習課外閱讀31課《小蝦》。
七、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大熊貓的信息和圖片。
2、錄像、投影、字卡。
3、大熊貓玩具。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小松鼠的環(huán)保行為,并練習復述這篇童話。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有珍惜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
教學重點:正確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復述課文。
教學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松鼠的資料。
2.生字卡片、課件、掛圖。
3.學生準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小松鼠),師:同學們,你們看誰到我們班級來做客了?你們喜歡和小松鼠做朋友嗎?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你知道哪些有關小松鼠的知識?
2.學生自由介紹。例如:小松鼠尾巴彎彎的,可以當降落傘;小松鼠喜歡吃松果……
3.你們知道嗎?小松鼠還是造林的能手呢。他們冬天把松果儲藏在地下,春天來了,小松果長出小松樹,漸漸的成為松樹林。那么小松鼠為什么要種小松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松鼠和松果》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課前和學生愉快的交流,不僅使孩子們了解了小松鼠的有關知識,而且,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出希望。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長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復習學過的識字方法:我們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有那些?(編兒歌、加偏旁、換偏旁、猜字謎、打招呼等)。用以前所學的識字方法或更有創(chuàng)意的識字法來識記生字。
3.小組交流自學所得,教師隨機指導。結合本課實際自主識字的常用方法有:
編兒歌識字:如小聰明,耳朵靈。會聽課,總專心。(聰)還有意、忽、總的巧記: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總有心。
做動作識字:眨:讓學生做眨眼睛的動作,體會“眨”跟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識字:活潑、忽然、主意
小組合作識字:如、以。不要求統一方法,要激發(fā)學生的自主識字愿望。
4.“提醒專家”提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難點。強調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的發(fā)音難點和形近字的區(qū)分。同學間互相提醒,達到互助學習。
5.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鞏固讀音。
6.逐段指名讀或齊讀來再讀課文,邊讀邊校正讀音,并在讀后交流: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歡文中的小松鼠嗎?為什么呢?讀文時你遇到不懂的句子了嗎?請你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故事內容,并結合識字的教學,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讀準字音,鞏固識字。)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名讀文:這篇課文應找?guī)孜恍∨笥褋碜x,為什么?(請六名同學來逐自然段讀課文)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小松鼠呢?
2.出示課件:同學們,你們看一只活潑可愛的小松鼠走來了,他去干什么呢?(讓學生在充分的想象中引發(fā)對小松鼠的興趣。)
3.課文中哪一段是寫這幅畫的?誰愿意給大家讀讀?小松鼠多高興啊,怎樣才會把小松鼠的這種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呢?
4.教師范讀第二段。學生自由練讀,小組成員之間可采用互讀、齊讀或者組長指名讀等方式練讀。
5.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小松鼠正在大飽口福,可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小朋友們讀讀2、3自然段,劃出小松鼠想的句子,再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樹的關系。
6.可是如果沒有了松樹,森林,松鼠們會吃什么,到哪里住呢?想到這些,小松鼠的.心情會怎樣?那我們就帶著這種擔心,焦急、害怕的心情來讀這樣的幾句話。
7.學生自由讀、同桌配合讀、師生評價讀。
8.小松鼠的愿望實現了嗎?請你大聲讀讀第5自然段。
9.一棵棵小松樹迎著蒙蒙細雨挺拔的生長著,那么將來,將來這里會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大膽想象描繪未來的松樹林美景。
(多種方法練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在讀中學習,合作學習。)
四、讀一讀,演一演
聰明活潑的小松鼠,茂盛蔥郁的松樹林,森林媽媽有了小松鼠這樣的愛家小衛(wèi)士,未來的家園一定會更美好。
1.再讀課文,找最要好的伙伴,準備表演。
2.表演課本劇。(可配適當的畫面和音樂背景)演后評議。
(建立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把學習的權利交給了學生,演一演,評一評,體現了學生個性化,也避免了課文內容的繁瑣分析講解。)
五、鞏固識字
1.比一比誰的果子摘得多?(讓學生自主識字,鼓勵個性化識記方法。)
2.給生字找朋友。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形,記字音,鼓勵個性化識字和創(chuàng)新。)
六、指導書寫
1.重點指導“意、總”兩個字中“心字底”的寫法。
2.范寫“以”、“主”、“總”。
3.學生評老師,引導學生評價老師范寫的字。
4.生練寫,生生互評,評選“寫字王”。
(寫字教學也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評價和激勵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打下良好的寫字基礎。)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釣魚的啟示》是五年級上冊第四組的第一篇精讀課文。學習本組課文,要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啟示;抓住關鍵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這篇精讀課文回憶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卻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當時“我”對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喪”,但最后“我”還是依依不舍地把魚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師,功成名就的“我”,從自身成長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樣的道理。
【學情分析】
班上絕大多數同學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具有較強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自讀自悟,體會文中細節(jié),解讀人物的心理活動及變化,促進學生對課文主旨的把握,同時發(fā)揮文章教育人的作用。教學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從而達到思路清晰,脈絡分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讀”貫穿始終,這樣既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給下節(jié)課做了很好的鋪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能成誦,把課文里一個個句子,一種種規(guī)范的語言化為自己的語言。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
1.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鱸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并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1.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鱸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并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
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鱸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并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與設計理念】
一.導入:
師:生活是一本書,時時給我們啟示,釣魚又能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3課,請大家齊讀課題。(生:讀課題)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板書:“釣魚”、“放魚”)
【設計理念】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幫助學生回憶文中情景,為學習下面的內容作好鋪墊。
二.初讀啟示,找句子。
1.師:這件事給作者留下了什么終生難忘的啟示,哪個自然段直接告訴了我們。(第10段)
2.讀第10自然段,找含義深刻的句子
師:請自由朗讀第10自然段,用“ ”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指名)
句子1.“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設計理念】從啟示入手,既勾起學生對上節(jié)課學習內容的回憶,又提示學生尋找“我”得到“啟示”的心理歷程,探討課文的內涵。
三.聯系上下文理解兩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一)理解句子1
1.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課件出示)(先瀏覽課文,再指名)
師:同學們太利害了,把老師找的句子也說出來了。我們先看第1個句子,為什么說“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請快速瀏覽課文3-9自然段后,同桌討論回答問題。
。1)“是與非”是指什么意思?(生:對與錯。
(2)就作者釣鱸魚的事來看,怎樣做才是對的,哪樣做是錯?
。3)為什么說帶走鱸魚是錯的?請根據所查的資料告訴大家。(學生匯報后,師用投影出示以下資料,讓學學生默讀。)
。ㄙY料:因為有一段時間是適合鱸魚繁殖和生長的季節(jié),在開放日之前不應該捕撈正在產卵和生長中的鱸魚。這是每一個漁民都應該遵守的規(guī)則。)
【設計理念】首先讓學生明白“是與非”是指什么意思,怎樣做才是對的,哪樣做是錯的,然后帶出問題“為什么說帶走鱸魚是錯的?”學生根據所收集到地資料了解到原因。這樣設計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養(yǎng)成課前收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的好習慣。
。4)“實踐起來卻很難”在文中是指(作者放鱸魚很難)。(板書:難)
【設計理念】為什么“實踐起來卻很難”?問題的提出引起學生繼續(xù)往下學習的欲望。使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層層推進。
2.師:什么原因讓作者感到放掉鱸魚很難呢?請快速默讀課文3?9自然段,找出原因,并用“ ”畫出有關語句。(指名匯報)(估計學生會這樣回答,并找出以下句子作理由。)
① 魚很大,很美。(我從來見過這么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這條漂亮的大鱸魚)。
、 這是“我”好不容易才釣到的大鱸魚。(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拉上岸來。)
、 這時離捕撈鱸魚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
、墚敃r四周沒有其他人。(我抬頭看了……影子)
【設計理念】讀課文,劃出放掉鱸魚很難的四個原因,在動口、動腦、動手中,了解放魚“難”的根本原因,以此作為導線,突破教學難點。
3.師:是啊,面對這么誘惑人的魚,“我”選擇了什么呢?這要經歷多么艱難的心理斗爭?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3?9自然段,找出“我”心情變化的句子,體會“我”實踐起來的艱難。(生自由,指名匯報)
、賹W生匯報(先說句子,再說體會到什么)
隨學生匯報投影出示以下句子:
句子1: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師:“得意”還可以換成哪些詞語?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板書:得意)
句子2:“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
師:請用“急切”的語氣讀。(板書:急切)
句子3:“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了”。我大聲爭辯著,哭出了聲。(板書:委屈)
師:你體會到了什么?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
句子4: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師:此時此刻的“我”和爸爸可能會說些什么話呢?
。ā拔摇笨赡軙f:爸爸反正沒人發(fā)現,我們就留下這條大鱸魚吧,好嗎?爸爸,我求求你了!
爸爸可能會說:孩子,我們必須從小時候開始,處處接受嚴格教育,事事嚴格要求,才能成為有道德的人啊。爸爸希望你從小就能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你明白爸爸的用心良苦嗎?)
句子5: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板書:依依不舍)
師:“依依不舍”還可換成什么?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邶R讀這5個句子
師:說得太好了,那就讓我們一起把這些句子讀好吧!
【設計理念】抓住關鍵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循序漸進,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理解句子2
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師:看,把魚放回湖中,“我”經歷了一個多么困難的心理歷程啊!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出示課件)就這句話中,你能提出哪些問題來考考大家呢?(指名:學生質疑,學生回答)
估計學生可能提:那“魚”為什么加上雙引號?(答:因為不是指真正的“魚”。)
“魚”指的是什么?(答:這句子中的“魚”指的是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誘惑”。)“我”可能遇到哪些“魚”呢?(答:可能遇到過的“魚”可能是:我當設計師可能會有人出高價錢錢收買我,讓我把我設計的東西挖過去……)“我”遇到了“魚”后會怎樣做呢?(答:我是不會為這些“誘惑”而動心的。)為什么能這樣做?(因為父親當年對的教導我永遠銘記于心,并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2.師小結,齊品讀第10自然段!
師:是!只有這樣做,我們才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與力量。讓我們一起再讀第10自然段吧!
(板書:嚴格教育、勇氣力量)
【設計理念】讀中理解,讀中生情,讀中感悟,讀中內化語言,發(fā)展語感。放飛想象力,加強口語訓練。品詞,教會學生通過重點詞語去理解課文。通過辯論,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五.拓展(同桌說,后指名)
師: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你也曾遇到過怎樣的“魚”呢?你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請說出來與你的同桌分享分享!
【設計理念】在學習中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而且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對生活進行反思,從而把品德教育滲透到語文學習和生活中。
六.齊讀道德名言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讓我們來看看名人又是怎樣說的,請齊讀名人名言!
1.“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fā)覺的時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鳩(法)
2.“無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畢達哥拉斯(希臘)。
3.“非常的境遇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jié)”?莎士比亞(英)
【設計理念】齊讀道德名言,對課文揭示的道理進行內化,從而使本文主旨得到了升華。
七.小結:(指著板書)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13.釣魚的啟示,知道了“我”釣到了一條誘人的大鱸魚時心情非常的得意,但當爸爸說要把它放回湖里去時,我變得急切了,我懇求爸爸留下大鱸魚,但爸爸卻堅決要我放魚,這時我委屈極了,只好依依不舍的把魚放回湖里了。在爸爸的嚴格教育下,我終于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設計理念】指著板書小結課文內容,幫助學生重溫課文內容,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加強對課文內容的消化。
【作業(yè)】
1.抄寫含義深刻的句子。
2.搜集有關道德的名言。
【板書設計】
13.釣魚的啟示
難
得意 急切 委屈 依依不舍
釣魚 放魚
獲 得
嚴格教育 勇氣力量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認識鑰、匙等8個生字,會寫扇、郵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
4、積累好詞佳句。
【心育目標】
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寫字。(略)
第二課時:交流研討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語渲染,調動情感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恍┬《Y物,大家看。(播放課件:秋景圖)秋天這樣美麗,那么今天咱們也來學習一篇和秋天有關的課文:秋天的雨。
2、齊讀課題。(板書:秋天的雨)
二、復習,檢查生字詞
出示生字詞,開火車讀、齊讀。
三、深入局部,品讀課文
1、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秋天的大門打開了,你們看到了什么?請大家自由的讀讀課文。(板書:鑰匙)
2、學生講到哪個自然段就學那個自然段:
、 二自然段(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 感悟五彩繽紛:
大家發(fā)現沒有,這些樹、花都是有顏色的,請大家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畫下來。有黃的、紅的、橙紅色、紅色等許多顏色,我們可以用四個字的詞語怎么來說?(板書:顏色 五彩繽紛)
② 美讀句子,體會色彩之美:
自己小聲讀一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美美地多讀幾遍。
、 重點體會、美讀描寫銀杏樹和楓樹的句子:
老師范讀句子
去詞體會。
如果我把句子當中的扇哪扇哪、飄哇飄哇去掉,自己再來讀讀看,好不好?為什么?
(扇哪扇哪讓我們仿佛看到銀杏葉像一把把黃色的'小扇子,輕輕地、輕輕地幫我們扇走了夏天的炎熱;而飄哇飄哇讓我們感受到紅紅的楓葉多像一枚枚郵票,為我們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④ 指導朗讀:
運用聯系上下文和一邊讀一邊想象的方法,走進情境,美讀課文。
、 美讀全段。
⑵ 三自然段 :體會氣味的香甜:
、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繽紛的顏色,還藏著許多好聞的氣味呢,都藏著一些怎樣好聞的氣味呢?(板書:氣味 瓜果飄香)
、 小朋友的腳為什么會被那香味給勾住呢?
、 小組合作讀,讀出香甜的氣味來。
、 指名小組讀,生評。
、 四自然段:(表演朗讀)
、 熟讀課文。通過表演入情入境,以演促讀。(板書:動植物 忙碌過冬)
咱們就來把小動物和植物們是怎樣準備過冬的演一演,怎么樣?
、 師生互動演一演。
、 指導朗讀。
這么快樂的景象,就讓我們來快樂地讀一讀吧。放開聲音讀出你的快樂,自己讀自己的。
四、拓展、積累,升華感情
1、小結:
我們在秋雨中看到了很多,課文也是從顏色、氣味、動植物準備過冬這三方面寫出了秋天是一個五彩繽紛、瓜果飄香、繁忙、豐收的季節(jié)。是呀,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首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2、配樂朗誦:
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秋天你都能看到什么?跟著音樂咱們一起來讀讀這篇課文吧!
3、積累背誦:
想不想把這么美的景色永遠留在腦海里?就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讀一讀,背一背吧。
五、布置作業(yè)(課件出示)
1、搜集描寫秋天的詞句,把它抄下來,背一背。
2、用你手中的畫筆,畫一畫秋天。
3、與爸爸、媽媽一起去郊游,并寫一寫秋天的景色。
六、板書設計
秋天的雨(鑰匙)
顏色 五彩繽紛
氣味 瓜果飄香
動植物 忙碌過冬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
2、通過學習了解親屬,知道他們的稱呼及相互關系。
3、在學習中,感悟親情,珍視親情。
二、教學重難點:在情境中識字。
三、教學準備:課件,《家族歌》,《讓愛住我家》
四、教學過程:
。ㄒ唬、談話導入:
1、同學們,平時誰最關心你?是怎樣關心你的?這些人都是你的什么人?
師:是呀,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溫暖的家,每個人都沐浴著家人的關懷茁壯成長。我們的家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師貼已畫好的大樹)一家人互相關愛,互相體貼,這顆親情樹才能碩果累累。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我們大家庭中的'每個成員。
2、板書課題《我家的親屬》
學習“親”字,你能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屬:是什么結構,什么偏旁?
。ǘW習詞語,認識親屬。
1、師:誰能說說你家里都有哪些親屬?
2、如果學生說得不全,可讓學生讀讀書中的親屬,師把相應的詞語帖在親情樹上。
3、你認識親屬家族的成員嗎?趕快來讀一讀。
4、誰記住這些親屬寶寶了,讀給你同桌聽。
5、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著同學認識家族中的成員?
大家讀得真好,下面老師要增加難度,把這些家族成員換一換地方,看你們還認識不認識?
6、課件出示打亂次序的生造詞,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7、單拿出生字寶寶讓學生讀。特別把女字旁的字歸為一類,幫助學生識記并理解字義。
課間休息:同學們學得真棒!為了獎勵大家,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歌。播放《家族歌》
聽完出示:
爸爸的爸爸叫( ) 媽媽的爸爸叫( )
爸爸的媽媽叫( ) 媽媽的媽媽叫( )
爸爸的哥哥叫( ) 媽媽的兄弟叫( )
爸爸的弟弟叫( ) 媽媽的姐妹叫( )
爸爸的姐妹叫( )
。ㄈ、結合實際,知親情。
1、同學們再看親情樹上的家族成員,你有什么發(fā)現?
2、你還有什么發(fā)現?讓學生按著這個順序讀讀詞語。
3、大家看這顆親情樹在我們的努力下變得碩果累累,老師真為你們高興。我們每個人都在愛的大家庭成長,也得到了很多很多親人的愛,那誰能說說打算怎樣回報他們的愛呢?
4、聽了你們的話,老師感受到了你們與家人那濃濃的愛。老師也為你們高興,你們是個懂事的孩子。所以老師還要送你們一首歌。
5、在歌聲中,你懂得了什么?
。ㄋ模⑿〗Y:就讓我們再一次滿含深情地品讀這棵親情樹上的親人吧。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01-18
小學語文教案11-08
小學語文《鯨》教案01-13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2-02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3-17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3-21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