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3-08-08 08:58:48 教案 投訴 投稿

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小班幼兒的思維呈現(xiàn)出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fā)展,他們的小手肌肉組織發(fā)育還不夠完善,靈活性較弱,利用幼兒對聲音感到新鮮好玩的現(xiàn)象設(shè)計次活動,發(fā)展幼兒的聽力,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是幼兒對聲音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

  2.培養(yǎng)幼兒的操作興趣,發(fā)展觀察力,注意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喜愛。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不同的物體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教學難點:將相同聲音的響罐配對。

  活動準備

  1.裝飾成各種卡通娃娃的空八寶粥罐子、盤裝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等若干。

  2.錄音機、舞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直觀教具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罐寶寶──介紹給幼兒的新朋友。

  2.出示并認識罐寶寶的“食物”──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動引發(fā)幼兒探究。

  1.喂一喂──指導幼兒隨意給每個罐寶寶喂一樣食物并提醒幼兒蓋嚴蓋子。

  2.跳一跳──引導幼兒上下左右搖一搖罐寶寶,讓他們自由地跳起來。

  3.找一找──啟發(fā)幼兒相互猜測罐寶寶吃的是什么,并將相同聲音的罐寶寶配對成舞伴,在舞曲中快樂地舞蹈。(幼兒亦可共同跳舞)

  三.結(jié)束部分:幫罐寶寶到戶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延伸活動:將幼兒制作的響罐寶寶擺放到“科學操作區(qū)”,讓幼兒自由擺弄、玩耍。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究很感興趣,通過操作──游戲的形式讓幼兒體會了探究的過程和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在制作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聽覺。他們特別喜歡玩游戲,因為在游戲中可以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絲毫的壓力。對于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我采用集體與個別輔導的形式,并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們提供機會,讓能力弱的.孩子不會為此而產(chǎn)生畏懼的心理;對于幼兒的新觀點新發(fā)現(xiàn),我總是鼓勵和尊重幼兒的觀點,并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兒認為罐寶寶吃飽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兒的想法,并引導幼兒聽一聽罐寶寶肚里的水聲,拓展了幼兒的視野與經(jīng)驗。

  這次活動的不足是:師幼互動少了一些,在活動中可以在游戲中穿插一些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這樣效果會更好

  小百科:罐子一般是盛東西用或用以盛放或烹煮食物的大口器皿,多為陶瓷制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有趣和幽默。

  2、 理解“害臊”的意思,知道要自己走著上幼兒園。

  3、 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4、 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記住詩歌的主要情節(jié)。

  活動準備:

  掛圖9號;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詩歌。

  1、小朋友早上是怎么來幼兒園的?

  2、聽聽詩歌中小動物是怎么樣來幼兒園的。

  二、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

  1、欣賞詩歌第一段。提問:詩歌的題目是什么?懶猴是怎么上幼兒園的?詩歌中有哪些動物看見懶猴上幼兒園了?

  2、欣賞詩歌第二段。提問:猴子小鬧鬧后來是怎么上幼兒園的?猴子小鬧鬧還會做什么事?

  3、出示掛圖,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提問:草莓兔看見了,兩只耳朵翹一翹。它對小猴說了什么?

  4、呼嚕豬看見了,兩只小腳跳一跳,它對小猴說了什么?叮當狗看見了,一條尾巴搖一搖,它對小猴說了什么? “害臊“是什么意思?(害羞,不好意思)小猴鬧鬧聽了小動物的話后,說了什么?

  5、媽媽領(lǐng)著小鬧鬧,去買水果一大包,鬧鬧是怎么樣做的?爸爸領(lǐng)著小鬧鬧,要到森林看姥姥,鬧鬧是怎么樣做的?小鬧鬧還會做什么事情?你喜歡小鬧鬧嗎,為什么?

  三、幼兒欣賞詩歌錄音。

  四、引導幼兒跟著錄音學習朗誦詩歌。

  課后反思:

  對于這節(jié)課來說,我只能表達——沒有準備好?赡軐τ谛∨笥褋碚f,第二段的詩歌過于難了點,我提出的問題他們也基本答不上來,這時我不知該怎么上下去。也由于我對詩歌還不是準備的很充分而導致的'原因而失去一次好的機會。這次的課讓我反思到,下次開課時要準備充分時在上場,不能在臨時抱佛腳。

  小百科:幼兒園,原稱勘兒園,是幾百年前從普魯士引進的體制。舊稱蒙養(yǎng)園、幼稚園,為一種學前教育機構(gòu),用于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至六周歲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正確地說出小動物的名稱,準確地發(fā)出“咕、汪、喵、呷、嘰、蹦”等音,并能協(xié)調(diào)的模仿小動物動作。

  2、提高幼兒參與集體游戲的積極性,并要求它們做到在集體面前說話響亮。

  3、教幼兒學會傾聽教師講解游戲要求和規(guī)則,掌握游戲方法,遵守游戲規(guī)則。

  二、活動準備:

  1、背景圖(畫有草地、藍天、白天)

  2、教具:小雞、小鴨、小花貓、小黃狗、小白兔、小鴿子。

  3、汽車掛件1個,汽車方向盤1個。

  4、小雞、小鴨、小花貓、小黃狗、小白兔等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三、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出示背景圖,教師:“今天,有很多小動物要到我們班作客,看看誰來了?”

  2、教師一一出示小動物教具

  小鴿子:是怎樣來到我們班的?(飛來的)怎樣飛呢?請個別幼兒表演,小鴿子的本領(lǐng)可大了,能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送信還能飛回來,不會迷失方向。

  小雞:雞的嘴巴和小鴨的`嘴巴長的不一樣,小鴨的嘴巴長的扁扁的,小雞的嘴巴是什么樣的?(尖尖的);它喜歡吃什么?(蟲和米);它會怎樣叫?(嘰嘰嘰)

  小黃狗:它喜歡吃什么?(肉骨頭);它會怎樣叫?(汪汪汪)

  小白兔:它的耳朵(長長的);眼睛(紅紅的);它們怎樣走路?(蹦蹦跳跳)

  那么多小動物到我們班來作客,我們小朋友非常高興、特別開心。

  2、基本部分

  教幼兒學習兒歌《可愛的小動物》,知道小動物的名字、叫聲和動作。

  兒歌,并配合動作,讓幼兒仔細聽和看。

  幼兒學習兒歌,并認讀“咕、汪、喵、呷、嘰”等字。

  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游戲念兒歌,讓幼兒更加熟悉二兒歌和認識這些小動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用水粉顏料涂鴉。

  2、幼兒能夠用油畫棒隨意畫出點、圈和線條。

  3、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鼓勵幼兒大膽涂鴉,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油畫棒、調(diào)好的顏料盤、抹布、顏料筆。

  2.紙箱“房”造型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紙箱“房”,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我們班有許多剛造好的“房子”,可是它們的墻面不漂亮,想請我們小朋友做粉刷匠,幫幫忙,打扮一下,好嗎?

  2.教師介紹涂鴉方法

  (一):油畫棒畫圓點、圈、線條。

  師幼探索畫法,幼兒劃空練習。(注意,圓點娃娃身體很小哦。鼓勵幼兒合作連線,線條不要太長。圈圈可以旋轉(zhuǎn)繞。線條可以幫它們拉拉手,可以橫著拉,可以豎著拉,也可以斜著拉。)

  3、教師介紹涂鴉方法

 。ǘ侯伭纤⑺⑺。

  教師準備調(diào)好的顏料,蘸顏料在涂鴉紙箱上進行示范,師可邊念兒歌邊示范:水粉筆呀抓抓緊,顏料盤里親一親,再到“墻上”刷一刷,“墻面”刷的真漂亮。提醒幼兒顏色少蘸一點,盡量不要流下來。選擇顏色時,顏料盤和筆的顏色要對應(yīng)放。

  4、分小組,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幼兒進行合作畫。幼兒操作時教師鼓勵并指導幼兒大膽選色。

  師:一組那么多小朋友在一起站不開,怎么辦?(要排隊或找個空地方操作。)

  5、欣賞作品。

  師:看,小粉刷匠們把這些“房子”打扮得真漂亮。

  和同伴說說你是怎樣打扮的。涂鴉是一種藝術(shù)方式,對于孩子來說,涂鴉是一個最能發(fā)揮幼兒想象力的一種美術(shù)教學,能夠最大限度的.增強幼兒的藝術(shù)性,讓幼兒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感想。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設(shè)計思路

  “老鼠阿姨送的禮物是什么?”這是貫穿整個故事的線索,在謎底揭曉前不斷激發(fā)著3歲幼兒的好奇心。故事中兔子的長耳朵、小豬的大鼻子、青蛙闊闊的嘴巴以及松鼠的靈巧小手,暗示著它們能用各自的本領(lǐng)解決問題。同樣,送禮物的環(huán)節(jié)也讓幼兒學會如何正確地待人接物。

  整個活動設(shè)計始終讓幼兒與故事的情感脈絡(luò)保持同步發(fā)展,以感知覺(看、聽、聞、摸、嘗)為基礎(chǔ),通過實際操作不斷進行推測,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首先,猜動物、認識動物的不同特征,為解決問題埋下伏筆;接著,用蒙上眼罩的探索游戲喚醒幼兒對自己感官的再認識;最后,用變魔術(shù)的方式鞏固認識,使現(xiàn)場歡樂的氛圍與作品融為一體。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對故事充滿期待與好奇。

  2.通過操作,進一步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活動準備

  盒子一個(中間有蓋子,便于開啟);糖果多于幼兒人數(shù)(圓形的、方形的,硬糖、軟糖都要準備一些;其中六顆糖放在盒子里,其他放在某位教師那里);眼罩人手一個,沙球和鈴鐺各一個;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的卡片,黑板、磁鐵;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聚焦禮物,激發(fā)興趣

  1.主要提問:你收到過禮物嗎?

  輔助提問:你收到過什么禮物?是誰送給你的?

  幼兒:我收到過象棋,是媽媽送的。

  教師:啊,媽媽好愛你哦,你說謝謝了嗎(幼兒點點頭)?

  幼兒:圣誕老人送給我一個球。

  教師:哦,你見過圣誕老人嗎?

  幼兒:沒見過,他來送禮物的時候我已經(jīng)睡著了。

  教師:你可以在心里謝謝他。

  幼兒:我收到過抱抱熊,是好朋友送的。

  教師:對呀,好朋友之間也可以互相送禮物……

  教師:小朋友會收到各種各樣的禮物,有爸爸媽媽送的,有朋友送的,有老師送的,也有圣誕老人送的,收到禮物后我們都要表示感謝。

  [幼兒喜歡禮物,從談?wù)摱Y物入手,容易打開他們的話匣子。此處為導入部分的談話,需簡短些,教師要關(guān)注的是對話中幼兒的應(yīng)答!

  2.教師:看看今天誰要來送禮物(PPT呈現(xiàn)老鼠阿姨的圖片)?

  幼兒:是老鼠。

  3.教師介紹故事名稱《老鼠阿姨的禮物》,幼兒跟讀(PPT同時出現(xiàn)漢字)。

  4.一起數(shù)數(shù)盤子里有多少份禮物。

  【文字是圖書內(nèi)容的一部分,閱讀中可適度出現(xiàn)文字,但不宜過多!

  二、突顯局部,仔細觀察

  1.主要提問:老鼠阿姨今天要把禮物送給誰呢?

  幼兒:給小老鼠。

  教師:有可能。

  幼兒:給貓咪。

  幼兒:不可能,貓咪要吃掉它的。

  幼兒:給大象。

  教師:原來還可以送給這么大的朋友呀。

  【幼兒的回答能反映出他們的認知水平,教師應(yīng)及時歸類和引導!

  2.PPT逐一呈現(xiàn)動物(兔子的長耳朵、小豬的大鼻子、青蛙闊闊的嘴巴、松鼠的靈巧小手),從局部到整體。 主要提問:看看誰來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對小班幼兒而言,辨認兔子的耳朵沒有難度;辨認小豬的鼻子主要突出它的鼻孔;辨認青蛙時它的顏色容易與鱷魚混淆,所以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它闊闊的嘴巴;最不容易辨認的是松鼠,可以通過播放PPT(答案)巧妙地讓幼兒在關(guān)注局部的同時聚焦動物具有代表性的感官,再整體辨認!

  3.聽故事(配樂講故事)。

  教師:老鼠阿姨要來送禮物了?矗米、小豬、青蛙和松鼠都高高興興地過來了。老鼠阿姨說:“不急不急,一人一個,正正好好。今天,我要和你們玩一個游戲,我的禮物在盒子里,你們不能用眼睛看,要用其他的辦法猜出禮物是什么!

  【將故事內(nèi)容作為教學情境,現(xiàn)場充滿新奇感和期待感,讓幼兒始終期盼著活動繼續(xù)進行!

  三、操作體驗,再識感官

  1.教師:平時我們都是用眼睛看東西,現(xiàn)在把眼睛蒙起來還能猜出禮物是什么嗎(在白板上呈現(xiàn)“眼睛”的卡片)?

  【教師要充分估計幼兒可能說出的答案,可能有的幼兒會說能,有的幼兒會說不能。對說能的幼兒要予以追問,可順勢導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用什么辦法猜出來的?”】

  2.教師: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吧(出示眼罩),把眼睛蒙起來(拿出沙球和鈴鐺),猜猜它們在哪里?

  請一名幼兒上來,幫其戴上眼罩,聽指令在桌子上取出教師所需要的一種樂器,幼兒很自然地會用手摸。

  教師:原來可以用手摸(在白板上呈現(xiàn)“手”的卡片)。

  3.教師:不用眼睛、不用手,你還有其他辦法猜出它們是什么嗎?

  幼兒:沒有了。

  教師:真的沒有了嗎(教師將樂器放在黑板后,逐一讓其發(fā)出聲音,讓幼兒猜猜什么樂器在唱歌)?

  教師:原來還可以用耳朵聽(在白板上呈現(xiàn)“耳朵”的卡片)。

  4.教師:如果不用眼睛、手、耳朵,還有辦法嗎?

  教師:我們再來試一種辦法吧。

  教師請1~2名幼兒聞一聞沙球(聞上去有油漆味)和鈴鐺(聞上去有鐵銹味)的氣味,鼓勵他們記住兩樣東西的不同氣味,再請幼兒戴上眼罩,將兩樣樂器一一放在他們的鼻子下,讓他們猜猜是什么樂器。幼兒果然猜中,全場一片掌聲(在白板上呈現(xiàn)“鼻子”的卡片)。

  5.教師:看,現(xiàn)在我們又發(fā)現(xiàn)自己有那么多的本領(lǐng)。想一想,我們還有什么本領(lǐng)?

  幼兒(指著自己的嘴巴):用它也可以。用嘴巴嘗……

  教師:對,嘴巴可以嘗出味道(在白板上呈現(xiàn)“嘴巴”的卡片)。

  教師小結(jié):原來,我們身上有那么多有用的器官,要好好愛護噢。

  【2~5環(huán)節(jié)可以不分前后順序,小班幼兒最熟悉的'方法是用手摸、用鼻子聞,用嘴巴嘗的方法需教師在操作中予以引導,可現(xiàn)場根據(jù)幼兒的反應(yīng)靈活調(diào)整和引導!

  6.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小動物也在學你們的好方法?!兔子用耳朵聽,小豬用鼻子聞,松鼠用手摸。青蛙問:“這樣東西能吃嗎?”老鼠阿姨說:“可以的。”看!青蛙用嘴巴嘗(PPT呈現(xiàn)相應(yīng)圖片)。

  【小結(jié)時教師可將重音放在“聽、聞、摸、嘗”上。】

  四、猜測禮物,感受快樂

  1.出示禮物盒:這里也有一個禮物盒,里面裝的禮物和老鼠阿姨的禮物一模一樣。

  教師發(fā)給幼兒眼罩,請想玩的幼兒一起來玩,通過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的辦法猜猜盒子里到底藏的是什么禮物。

  【通過在真實情境中的操作,進一步復習鞏固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大部分幼兒能通過“摸”“聞”,或者根據(jù)教師說的“是可以吃的東西”猜出是什么禮物!

  2.倒出盒子里的禮物,同時伴隨音樂、PPT,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原來禮物真的是糖哦,大家高興地說:“謝謝你,老鼠阿姨!”老鼠阿姨說:“不用謝,你們真是一群聰明的好孩子!

  3.教師: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顆糖。(和幼兒一起數(shù))1、2、3、4、5、6,夠不夠呀?

  幼兒:不夠,我也想吃糖。

  【此時幼兒的心情與故事中的小動物一樣,喜歡禮物,想得到禮物,于是教師要有機整合一一對應(yīng)等數(shù)概念,引導幼兒數(shù)數(shù)糖、數(shù)數(shù)小伙伴,感受“多和少”!

  4.教師:我是一個會變魔術(shù)的老師(教師打開盒子,鼓勵幼兒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盒子里是否有東西。最后請旁邊的教師摸一摸,摸的同時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糖果)。

  (再讓幼兒鼓起小嘴用力吹,教師假裝用手接住往盒子里一扔。當教師打開盒子倒出糖時,現(xiàn)場一片歡騰。)

  【魔術(shù)充滿神秘與期待,與故事所營造的氛圍吻合。伴隨著音樂,教師需用心演繹一位自信而沉穩(wěn)的魔術(shù)師;顒又校變翰粌H體驗到作品結(jié)尾的歡樂,也通過聽、聞、摸等方法判斷盒子里是否有東西。】

  5.教師:現(xiàn)在糖夠不夠?

  幼兒:夠了。

  教師:加上后面的老師,糖夠嗎?數(shù)一數(shù)。

  幼兒:(回頭看)不夠。

  教師:請小朋友帶著禮物先回教室,讓老師留下繼續(xù)為大家變糖。

  【當幼兒帶著禮物愉悅離場時,之前所創(chuàng)設(shè)的教學情境隨新奇感的滿足而結(jié)束,整個過程如同一本書讀完了,大家心滿意足地合上書!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4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5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08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06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6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5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精選)08-03

幼兒園小班玩水教案10-12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11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