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25 12:31:20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本活動結合根據大班幼兒年齡和認知特點,以《愉快的郊游》激發(fā)幼兒興趣,讓孩子在游玩中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學得知識、鞏固知識,寓教于樂,促使孩子主動參與活動,樂于探究學習。提高對數學乃至學習的興趣。

  活動目標

 。、嘗試根據給定的數量判斷同類物品的數量,學習估數。

  2、能較積極地思考,進行合理猜測。

  3、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有目測10以內數群的經驗。

  2、物質準備

  教具:聰聰人物形象玩偶一個,圖一、圖二、圖三(每幅圖上都有相同的盤子,盤子中分別四散地盛有橘子10個、20個、30個),大小栗子各一簍。

  學具:鉛筆人手1支;第1組三盤數量分別為10個、10個和20個的栗子、記錄單;第2組人手1盤數量為10顆的糖果,記錄單;第三組兩盤數量為10個大小不同的栗子、操作單。

  活動過程

 。.情境導入:

  教師:星期六,聰聰一家到果園去郊游,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工人們正在把裝成筐的橘子往車上送,媽媽問聰聰:“你猜猜籮筐里裝了多少橘子?”可筐里的`橘子太多了,聰聰想請小朋友來幫幫他。你們愿意嗎?

 。.學習估計數量:

 。ǎ保┙處熓帜寐斅斖媾,以聰聰的口吻問幼兒:“謝謝小朋友愿意幫助我。我們一起來看看橘子吧!”教師出示圖一(一盤10個橘子),問:“這兒有多少個橘子?”引導幼兒猜一猜、數一數,了解盤子里面有10個橘子。

 。ǎ玻┙處煶鍪緢D二(一盤20個橘子),問:“猜猜看這個盤子里有多少個橘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勵幼兒先自由猜測并說出理由。根據幼兒猜測的情況,引導幼兒講圖二的橘子數量與圖一橘子數量進行比較,然后再合理猜測。

 。ǎ常┙處煟捍蠹也碌脤Σ粚δ?我們數一數橘子到底有幾個就知道了。師生共同點數驗證數量。

  (4)教師出示圖三(一盤30個橘子),問:現在在試試,估計這兒有多少個橘子呢?想一想,怎么猜才能猜得比較準呢?

  引導幼兒觀察,用戶與10黃染橘子對比的方法猜測數量。

  3.小組操作活動

 。1)栗子有多少

  活動的規(guī)則:將栗子分成10個、10個和20個分盤裝,先估算第1盤10個栗子的數量并做記錄,再數數實際的數量,最后估算第二盤10個栗子和第3盤20個栗子的數量并做記錄。

  教師指導語:先估算一下第一盤有多少栗子,請在記錄單的數字下面用“O”表示你認為最接近的數字;再數一數栗子的實際數量用“√”表示,最后用眼睛估算第二盤和第三盤栗子的數量,并在記錄單的數字下面用“√”表示出來。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能夠有順序的'記錄6的分成。

  活動準備:

  6的分合點圖一張,6的分合式空白記錄單,筆,《幼兒畫冊》(第三冊P39)

  活動過程:

  1.導入:

 。1)幼兒觀察小貓,將6條魚分在兩只小貓,可以怎么分?

  師:貓媽媽給貓寶寶買回來6條魚,請你給兩只小貓分一分。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每分一次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3.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6只小貓分小魚,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小魚的數量,并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2.鞏固新知識:剛才我們已經學習了6的分成,學會了記錄,接下來請你做兔媽媽給兔寶寶分胡蘿卜,你可以怎樣分,請你按照順序分一分。

  3.幼兒操作;

  兔媽媽采回來一些胡蘿卜,請大家說一說可以怎么分給小白兔和小黑兔,請你上來分一分。完成操作!

  4.教師巡回指導,展示幼兒作業(yè)。

  5.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目標:

  1.學習根據花朵的外形在表格中的相應位置勾畫其三項特征。

  2.認識表格,知道行和列的位置及名稱。

  3.樂意參加跑組活動,遵守活動常規(guī)。

  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勾畫花朵特征”作業(yè)單(人手一份)

  “制作特征標記”作業(yè)單(人手一份)

  “圓圈涂色并記錄”作業(yè)單(人手一份)

  “看圖填分合式”一組

  水彩筆、夾子、鉛筆若干

  過程:

  1.觀察花朵并說出特征。

 。1)點擊第一張幻燈片,師:“花園里開滿了各種美麗的鮮花,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花?”教師帶領幼兒認讀每種花的名字。

  (2)點擊第二張幻燈片,師:“我喜歡哪兩種花呢?你們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大的紅色的太陽花,小的黃色的牽;ǎ

 。3)請個別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出兩種花的.外形特征。

  2.出示并觀察認識表格。

 。1)點擊第三張幻燈片,師:“今天我?guī)砹艘粡埍砀,誰知道橫著的格子叫什么?豎著的格子又叫什么?”教師帶領幼兒認讀。

 。2)請幼兒觀察第一行,說說第一行每個標記的名稱。

  3.勾畫花朵特征。

 。1)將花朵放在表格的第一列中,師:“這朵花應該找什么標記做朋友?請你看看這朵花在第幾行,就在這一行相應的標記下打√”。

 。2)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教師帶領其他幼兒驗證。

  4.介紹小組活動,提出操作要求。

  介紹新游戲:勾畫花朵特征。

  介紹三種配組游戲:制作特征標記、圓圈涂色并記錄、看圖填分合式。

  5.幼兒跑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操作,教師重點指導新游戲。

  6.評價小結、拓展

  出示另一張作業(yè)單,引導幼兒討論,激發(fā)下一次活動的愿望。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某數與前后兩數之間的相鄰關系。

  2、了解5以內某輸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

  活動準備:

  提供三種不同顏色的花片各6個,每人一套1——6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引題。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進行談話引題。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5以內數的相鄰數。

  1)教師取出三種顏色的瓶蓋各5個,一一對應排成三橫排,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如何讓中間一排的瓶蓋不動,三排瓶蓋變得一排比一排多一個。

  2)引導幼兒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擺在瓶蓋的坐邊,討論:比5少1的數字是幾,應該排在哪里,比5多1的數是幾,應該排在哪里。

  3)引導幼兒歸納:5有兩個相鄰的好朋友,一個是比5少1的4,排在5的前面。另一個是比5多1的6,排在5的后面。

  4)引導幼兒借助花片探索4的好朋友是幾和幾,比3多1的數各是幾個幾,比2多1和少1的數各是幾和幾。引導幼兒借助瓶蓋、數字卡片等加以驗證。

  3、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第一組:拿一張練習紙,根據相鄰數的關系在空白片畫圓點。

  (2)第二組:投骰子,骰子上的數是幾,就先在練習紙的中間蓋幾個實物印章,然后在這個數的上下根據相鄰兩個數的數目再分別蓋實物印章。

  (3)第三組:根據相鄰數的關系在空白片填數字。

  4.游戲《接牌》。

  三名幼兒一組,各取10張牌,由一名幼兒任意出一張牌,其他兩名幼兒依次根據相鄰數接牌。

  5.指導幼兒完成學習包《找鄰居》。

  活動延伸:

  1.將瓶蓋3投放于區(qū)角,提供骰子和三種顏色的顏料。由幼兒自己擲骰子,根據骰子的點數,請幼兒用瓶醮其中一種顏色的顏料印出相應數量的圖形,然后在它的兩邊分別用不同顏色的顏料印出少1個和多1個的圖形。

  2.將花片投放在計算區(qū),供幼兒繼續(xù)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我們學習數學就是為了更好的運用于生活中。數學教學如果把“身邊數學”引入教學,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真諦,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觀察和認識客觀世界,從而促使孩子的思維向科學的思維發(fā)展。因此,我選擇《等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由簡到難把抽象的概念與具體實物產生聯系,這樣幼兒學得活,易掌握,不僅將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擴大認識面,而且對開拓幼兒思維,培養(yǎng)思維準確性,并激發(fā)幼兒數學興趣。

  教學目標:

  1、理解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四等分。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了解等分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面包,兩根一樣大的火腿,刀子,各種形狀的圖形。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二等分和四等分

  難點: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

  教學過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義,學習等分。

  1、教師簡單講故事《兩只笨狗熊》。

  師:狗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小黑,他們長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兩只笨狗熊。有一天,天氣真好,哥兒倆手拉手一起出去玩兒。他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邊有一 塊干面包,撿起來聞聞,嘿,噴噴香?墒侵挥幸粔K干面包,兩只狗熊怎么吃呢?大黑怕 小黑多吃一點,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點,這可不好辦呀!大黑說:“咱們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毙『谡f:“對,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可是怎么分才公平呢?請小朋友幫他們想想辦法? 幼:一人一半、從中間分

  2、出示“面包”,個別幼兒嘗試等分“面包”的方法。

  師:請你用你的.辦法幫哥兒倆分面包。請其他孩子觀察,他是怎么分的。 幼:他是從中間分的。

  師:對了,從中間分,這樣才公平。

  3、教師用小刀切開“面包”驗證。

  師:分開的兩個面包大小是否一樣? 幼:大小一樣

  4、小結等分含義。

  師:把一個物品分成大小相等的幾份,這種方法叫等分。分成幾份叫幾等分,像狗熊這樣把面包分成大小相等的兩份叫二等分。

  5、出示不同的圖形,進一步理解等分的含義。

  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這些圖形是幾等分?

  (出示桃心形、扇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分別為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八等分。)

  師:為什么這些圖形是等分圖形?

  幼:它們大小都一樣、形狀也一樣。所以是等分圖形。

  師:你怎么知道它是幾等分?

  幼:因為它們分成大小、形狀一樣的幾份就是幾等分。

  師:請你找找哪些不是等分圖形。(出示正方形、長方形、扇形、三角形、圓形。)

  師:為什么這些不是等分圖形呢? 幼:分的大小不一樣、分的形狀不一樣。所以不是等分圖形。

  二、幼兒操作嘗試探索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ㄓ變焊髯赃x擇圖形,探索等分的多種方法,請幼兒示范講述等分的方法)

  幼:我是對折從中間分的(邊對邊對折)、我也是對折從中間分的(角對角對折)

  幼:對折再對折、中間畫兩條線。

  幼:我的方法是對折再對折(邊對邊對折)、我的方法是角對角對折。

  三、了解等分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1、出示兩根火腿腸先讓幼兒比較是否一樣長。

  2、將其中的一根二等分,取等分后的一份與原來比誰大誰小?再將二等分的一份二等分,比一比又怎樣?

  3、小結:等分后的一份比原來小,等分的份數越多,每份就越小。

  教學反思:

  在《等分》這一教學活動中,我以幼兒熟悉的故事導入,把幼兒帶進公平的情景中,使大部分幼兒的興趣很自然的被調動起來。再一個就是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我本著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fā)現、去解決問題,我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圖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個過程下來大部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還是比較高的,有個別兩三個幼兒不喜歡動腦筋探索,在以后應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不要太過于拘謹。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經歷圓形與三角形的分割與拼和的過程。

  2.初步體驗圖形之間的包含關系。

  3.發(fā)展空間思維能力。

  4.感受操作活動的樂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圓形,三角形。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對圖形進行不同程度的分割。

  活動難點

  大膽的`使用剪刀分割圖形

  活動過程

  1(1)教師出示圓形,問小朋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圖形?(圓形)

  在你的桌子上找出和老師一樣的圖形舉起來。

 。2)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用圓形給你們變個魔術。(老師用剪刀把圓形分成兩個半圓)睜開眼睛看一看,老師把圓形變成什么樣了?

  你知道老師是怎么變的嗎?(教師示范剪的方法:先將圓形對折,然后沿著折線剪開)

 。3)試一試,把你的圓形也變一變吧。

 。4)把你剪開的圖形再拼成圓形吧。

  2.三角形的分割方法同上。

  活動反思:

  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還在想我要不要幫小朋友把圖形上的線折好先,因為我怕他們圓形對折折不來,后來想想還是沒有折,孩子們開始折的時候我就對著看,他們折的非常好不是我想象的,當他們剪出兩個半圓的時候可開心了,我讓他們在拼回去的時候,他們竟然發(fā)現了兩個半圓快合到一起的時候像一個嘴巴。有人說又像剪刀。有時想想我們也太小看他們了其實有的事我們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人他們自己去想孩子的思維是無限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價值取向:

  利用放面霜的正方體空盒子制作骰子,投放到數學區(qū)域中,供孩子們投擲,觀察、講述。發(fā)展幼兒目測、投準的能力,提高手部的精細動作。能根據畫面列10以內的加減算式,寓教寓樂,使孩子們在玩樂的過程中對數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材料設計:

  在數學區(qū)提供若干個放面霜的正方體空盒子,把空盒子的六面涂成紅色或綠色,在空盒子的六面分別貼上10以內數字或10以內物體的圖案也可以貼上10以內的點子,記錄單若干份,記錄筆。

  玩法提示:

  讓幼兒選擇兩只相同圖案的綠色骰子任意擲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幾和幾,合起來是幾,講講、說說、再算算然后在記錄紙上列加法算式。

  讓幼兒選擇一只綠骰子和一只紅骰子,任意擲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幾和幾,比比誰多誰少,講講、說說、再算算然后在記錄紙上列減法算式。

  指導要點:

  1、活動剛開始時,可由兩位幼兒各持一骰子進行投擲,再共同觀察、講述,待熟悉后可由一位幼兒獨立操作并記錄。

  2、鼓勵幼兒選擇多種骰子進行投擲活動。

  3、在操作中,如果遇到不能確定的現象可向老師或同伴請教。

  4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七只小猴在哪里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加減,能根據花朵顏色的不同列出加、減法算式并進行7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進一步鞏固對加、減法算式及其含義的理解。

  3、愛動腦筋,能積極參與加減運算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看圖列組成式的經驗,學習過6以內各數的加減和7的組成。

  2、物質準備: ,

  ――教具:圖片一張(上面畫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樹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蘋果。)

  ――學具:《幼兒用書》(P11、12、13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看猴子去。

  ――教師:還記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嗎?小猴們旅行回來了,我們去看看它們吧。

  ――教師(出示圖片):小猴在哪里?它們都在干什么?

  ――請幼兒說一說每個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們正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嗎?

  ――引導幼兒列加法或減法算式,并說一說每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如:1+6=7

  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來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繼續(xù)引發(fā)幼兒的思考:你還能列出和剛才不一樣的算式嗎?

  2、幼兒操作活動。

  ――看圖按特征標記列算式。請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實物有多少?它們的顏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樣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組加法或減法算式。

  ――觀察連續(xù)的三幅圖,講述圖片的含義,列出加減算式。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幼兒用書》第12、13頁,引導幼兒練習7的第二組、第三組加減運算。(也可采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活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日;騾^(qū)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動,鼓勵幼兒說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幫助幼兒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管子變形的秘密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動物叫聲_大班數學教案07-06

大班數學教案10-26

《圖形》大班數學教案01-02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02-08

關于大班數學教案07-24

大班《認識球體》數學教案05-04

大班數學教案(推薦)07-22

(通用)大班數學教案07-23

大班數學教案(精華)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