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是小班美術活動教案設計:珠子滾畫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設計意圖:
本活動選自建構式小班教材。玩,是幼兒的天性,在本美術活動中,重在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感知色彩,體驗珠子滾畫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產生興趣的.同時認識三原色。
活動目標:
1.認識三原色,嘗試用珠子進行滾畫并觀察珠子滾畫的軌跡
2.能愉快地參與玩色活動。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顏色每組各一盤,珠子。
2.鞋盒蓋子人手一個,濕抹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
1.教師出示珠子。
今天我請珠子來畫畫,猜猜珠子可以怎么畫畫呢?可以在哪里畫畫?
2.幼兒討論,激發(fā)幼兒作畫的愿望。
二、認識材料,并演示講解操作方法
1、教師介紹材料
認識三種顏色的顏料(紅、黃、藍)、鞋盒蓋子、彈珠
2、示范珠子蘸色作畫的方法。
(1)將珠子放到顏料盤里滾動,它就會傳說彩色衣服
。2)把珠子放到盒子里,兩手拿著盒子輕輕晃動,珠子就開始畫畫啦。
(3)沒有顏色了,還可以到其他顏料盤里滾一下,繼續(xù)畫畫。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各種嘗試,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潔。
2.可以引導幼兒觀察色彩重疊發(fā)生的變化。
四、集體欣賞作品
1.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說說珠珠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畫。
2.教師帶領幼兒整理材料。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有趣的影子(噴畫)
活動目標:
1、學習噴畫的技能,體驗噴畫方法再現物體形象的樂趣。
2、養(yǎng)成干凈整潔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利用光線做影子游戲。
2、1—4種調好的顏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塊紗布;擦手布。
活動過程:
a) 出示噴畫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兒的學畫興趣。
老師:畫上是什么動物?畫的前面沒有光也沒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會到紙上呢?
b) 學習噴畫的方法。
i. 先將圖畫紙鋪平,再把自己喜歡的物形卡片放在紙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紗窗上來回刷),將顏色噴在紙上,這樣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為噴不到顏色而不變色,噴完后過一會將物形卡片輕輕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初步學習畫西瓜的方法。
2、引導幼兒給西瓜涂上顏色。
3、讓幼兒感受在美術活動中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觀察西瓜。
2、記號筆每人一支,白紙和幼兒人數相等、蠟筆,范畫等。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胡爺爺種的西瓜成熟了,他想請我們小朋友把胡爺爺種的西瓜給畫下來,好留紀念,你們愿意幫忙嗎?”今天,我們就要給水果寶寶穿上衣服。”
2、學習畫西瓜
。1)胡爺爺的西瓜又大又圓,師邊說邊畫。
(2)師:西瓜上有什么呢?(有花紋,像潑浪線)是呀,是潑浪線,這些波浪線畫的時候啊要分開一些,線和線不能碰在一起,再請幼兒回憶一下,西瓜是什么顏色的呢?(有黑、有深綠,淺綠)想想切開的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呢?(有紅瓤,有黃瓤,上面還有黑色的'瓜子)(有三角形,半圓形等)
3、師出示范畫
小朋友看這是胡爺爺的西瓜是怎樣的?(又大又圓)請個別幼兒說說。
4、幼兒作畫
。1)老師交代要求:小朋友在畫以前想想西瓜是怎樣的?還有西瓜的顏色。
。2)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5、展示作品
請幼兒講講自己的作品,讓胡爺爺看看滿不滿意。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課題:《場景色彩繪畫》
課時:1小時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場景繪畫的基礎知識,掌握場景色彩的構圖、造型、色調的表現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熟知場景色彩寫生的步奏、運用色彩造型的基本知識進行場景色彩寫生。
2臨摹寫生結合把臨摹的知識運用到寫生中,把寫生中的問題在臨摹中得到解決。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色感,體驗豐富的色彩畫面,把寫生中的色彩感情表現在畫面中,
提高分析和作畫能力。
教學重點:
1對物體的明度、冷暖以及整張畫的色彩傾向有明確的方向
2把握寫生色彩的一般規(guī)律,單個物體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現方
法,場景畫中的色調。
教學難點:
1場景構圖,空間感
2色彩寫生中環(huán)境色、光源色、固有色的認識及其形體的認識與塑造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教師提前習作
講授新課
導入新課:冷軍老師油畫場景色彩欣賞(素描是基礎造型)
一、講述色彩基本知識(4項)
1、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間色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三原色:其只有三個,紅、黃、藍這三色用任何顏色都調不出來,用它們可以混合出許許多多的色彩,故稱為三原色。
間色:用兩個原色相混合而成。紅+黃=橙,藍+黃=綠,紅+藍=紫,等量相加產生的橙、綠、紫為標準三間色。不等量的想家會呈現無數種間色,數值不同色相各異。
復色:那么在升級一下就是用不等量的三原色相混合而成.數值不同可混合出許許多多的復色。(或兩間色相混合如:橙+綠=黃灰,橙+紫=紅灰,綠+紫=藍灰,等量相加得出標準復色;兩個間色混合比例不同可產生許多純度不同的復色。
2、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純度、明度(這是色彩非常重要的三個屬性!)
色相——就是色彩的模樣、相貌。一般情況下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基本色相。
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相命名的方式有多種
1)固有色色名法:顏色與某物體色接近而命名。如:玫瑰紅、桔紅、桃紅、磚紅、檸檬黃、金黃、草綠、橄欖綠、天藍、湖藍等。
2)文學性色名法:使用文學色彩濃郁的字眼命名。如星際璀璨色、地中海紅色、熱帶雨林綠色、沙灘色、敦煌沙漠色、太空色等。
3)簡化色名法:根據色彩所呈現的不同色傾向度予以概括性的稱謂。如紅色可分別稱呼鮮紅、深紅、暗紅、粉紅等。
純度——色彩的明暗程度。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稱為明度。
,又叫飽和度。即色彩的鮮艷與灰濁,黑、白、灰沒有色相傾向的無彩色的純度為“0”其中紅色純度最高、綠色純度最低,其余居中。
1)如紅顏色,當它紅到不能再紅時,它的純凈度就很高。
2)當它混進其它顏色時,鮮艷度降低,不再純凈了。
3)純度有高純度、中純度、低純度之區(qū)別。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也叫色彩的亮度。
色彩學上以明度標尺來衡量色彩的明暗深淺。稱低明度色彩、中明度色彩、高彩明
度色
3色環(huán)
同類色
對比色(互補色)
冷暖色——色彩的冷暖又稱色性,實際上是由于人對色彩的心理作用造成的,藍色、紫色等色彩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天空、大海、冰山等,帶給人的感覺是冷的。我們稱之為冷色。而紅、橙、黃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火焰、太陽、火山等給人的感覺是暖的,我們稱之為暖色。
除此之外對色彩冷暖的理解還應該注意兩點:
1,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冷暖。
2,冷暖可以看做是色彩性質的概括性分類,就是把眾多色彩用冷暖來區(qū)分的一種方法,黑和白是相對立的,美和丑是相對立的,那么冷色和暖色也是相對立的。在微妙的色彩變化中,色彩的色相我們很難把握,這時候用冷暖來區(qū)分就好多了。
4、色彩的對比:(見圖PPT)
色相對比:因色相之間的差別形成的對比。當主色相確定后,必須考慮其他色彩與主色相是什么關系,要表現什么內容及效果等,這樣才能增強其表現力。
將相同的橙色放在紅色或黃色上,我們將會發(fā)現,在紅色上的橙色會有偏黃的感覺,因為橙色是由紅色和黃色調成的,當他和紅色并列時,相同的成份被調和而相異部份被增強,所以看起來比單獨時偏黃,和其他色彩比較也會有這種現象。除了色感偏移之外,對比的兩色,有時會發(fā)生互相色滲的現象,而影響相隔界線的視覺效果,當對比的兩色,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時,對比的效果越明顯,兩色越接近補色,對比效果越強烈。
明度對比:因明度之間的差別形成的對比。(檸檬黃明度高,藍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綠色屬中明度,紅色與藍色屬中低明度)。
明度對比將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較色彩的感覺,會發(fā)現黑色上的色彩感覺比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覺比較暗,明暗的對比效果非常強烈明顯,對配色結果產生的影響,明度差異很大的對比,會讓人有不安的感覺。在繪畫中,由于空氣中的粉塵使得,明度的對比可以很好的呈現空間感。
純度的對比: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純度的色彩并置在一起能夠產生色彩鮮艷或混濁的感受形成的對比。在繪畫中如果只用高純度的色彩堆積,會給人一種刺激和煩躁感;反之,如果前世灰色,缺少適當的純色來對比,畫面有容易顯得單調沉悶。
補色對比:它是由人的視覺生理功能造成的一種對比。就是將兩種互為補色的色彩同時放到一起,給人的感覺是這兩種色彩的對比度更強。或者將一種較強純度的色彩和白色、灰色等純度很低的色彩放到一起,人在觀察時會發(fā)現白色灰色等色彩上有了強純度色彩的補色。只要有色彩同時放到一起補色效應就會發(fā)生作用。
冷暖對比:由于色彩感覺的冷暖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稱為冷暖對比。(紅、橙、黃使人感覺溫暖;藍、藍綠、藍紫使人感覺寒冷;綠與紫介與其間),另外,色彩的冷暖對比還受明度與純度的影響,白光反射高而感覺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覺暖。
5、色彩的協(xié)調——在色輪上處于相對位置的兩種色彩它們之間的視覺對比效果是鮮明的,能給我們一種強烈的色彩跳動感。在色輪上比較靠近的一些色彩,波長比較近,視覺上不引起跳動,當相互配置在一起時,顯得和諧與協(xié)調,感到平緩與舒展。
鄰近色和諧:含有同一種色光成分的一些色彩,如紅、紅橙、橙、黃橙之中都含有紅色,黃綠、純綠、藍綠之中都含有綠。
低飽和度和諧:對比色彩中各自摻入別的色彩或受照明光線影響,使明度提高或降低,都會降低這些色彩的飽和度。如品紅和綠是互補色,則淡品和淺綠對比性質減弱,呈和諧顏色。
面積和諧:對比強的色彩配置在一起,加大面積上的對比,也能達到協(xié)調的目的。
6、色彩美感形成的因素:色彩在畫面中的位置、面積、形狀、明度、純度、色相、冷暖、肌理、筆觸等產生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達到了對立統(tǒng)一的效果,給人產生的愉悅感,就是美感。
固有色——物體本身的顏色(展示靜物)
環(huán)境色——周圍環(huán)境呈現出來的色彩關系,(如不同顏色襯布對靜物固有色彩的影響,及純顏
色物體對周圍物體的影響)
光源色——不同的光源色照射對物體固有色的影響
7、色調——一幅畫中畫面色彩的總體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
就是色彩對立統(tǒng)一中的統(tǒng)一。
就是大協(xié)調小對比。
二、場景色彩繪畫具備的基本知識點(10項)
1、構圖合理
構圖:所謂的構圖就是對畫面景物的取舍、布局和結構
師:在場景寫生中,構圖是表現畫面主體與意境的主要手段,構圖方法與構圖形式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到畫面的整體效果,決定著一幅畫的成敗。
造型透視準確
繪畫之前觀察是必不可少的,結構、形態(tài)入手,找到點、線、面、形的造型規(guī)律。不論是什么形體都是離不開色彩的',色彩也離不開形體。色彩和形體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所以,造型的規(guī)律在色彩寫生中必須要著意運用。畫面的形態(tài)、空間、虛實、質感、層次等都受到色彩的影響。
。ǚ治鰧嵕芭c繪畫構圖的靈活變化)
3色調統(tǒng)一色彩關系準確色調是對象在特定光源或環(huán)境條件下的畫面色彩相互對比、相互影響而形成的多變統(tǒng)一的關系。場景色彩比靜物更需要對色調進行整體的把握,因為場景色彩的物體更多,場景大,細節(jié)更多。注意整體概括、對比變化、對立統(tǒng)一、和諧之美。
4主題明確
場景色彩具有獨特的情調,畫面才能表現出一定的意境。這就要求我們對所描繪的對象要具有真實的感情和表現的激情。一幅好的場景色彩,有感染人的情調,畫面意趣高雅,引人入勝。物體質感
注意用筆的走向,,干濕筆法的運用,明暗交界線的變化非常重要。ǚ治龇懂嫞
5色彩豐富畫面完整
色彩豐富所指的并不是五顏六色都往上面加,而是在一定的色彩關系下通過純度明度以及色相的變化與和諧而達到的效果;
完整的畫面就需要對所有物體統(tǒng)一,把任何一個部分截圖或者單個物體拿出來看出來都是完整的畫面不能給你一種某一個區(qū)域沒有畫完的感覺,無論是體積大的物體還是體積小的都需要有明暗關系色彩關系以及物體與物體之間的聯(lián)系;
6氣氛濃郁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氣氛主要來自于對畫面光感的把握才能有藝術表現力應為氣氛是有強大的感染力的。(分析范畫)
三、觀察方法
1、整體模糊觀察法:注意是在觀察室讓自己的眼睛處于不聚焦的狀態(tài),而且一眼必須把整個取景范圍看全。應為沒有聚焦在某一點上,只有在形不清楚的情況上。色彩感覺才異;钴S,這時候畫面才能扣住整體顏色,把握畫面整體的色調。
2、往復轉動觀察復雜場景:來回轉動的觀察是對總體色調有一個鮮明印象的前提下,先確切把握各色塊之間的關系,使你能感受到其中對比強烈的色塊是怎樣在一種整體感受中共存。如果能正確的把握畫面中各個色塊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那么你所需要控制的色調問題就解決了。
3、極限收縮:“極限”是指取景范圍從最深到最亮,從最冷到最暖的兩極。大家經常會遇到一個場景里面黑白對比、冷暖對比非常強烈。如果處理成不好畫面就會躁、臟、艷俗、花亂、處理這種畫面就需要很好的運用“極限”處理方式。畫面除了這兩極之外其余色塊都不能超越,皆在其中非常有序的間內收縮,這個調子也就控制好了。所以定準兩極的色塊是最重要的前提。
四、色彩場景的點線面構成
繪畫之前觀察是必不可少的,結構、形態(tài)入手,找到點、線、面、形的造型規(guī)律。色塊如何布局是關系到畫面整體色彩效果的另一個主要因素,一個色調中突出色塊的布局尤為講究。如:亮調子中的重色塊,黃調子中的紫灰塊,紅調子中的綠色快,談布局的時候實際上是指這些點狀、線狀、面狀的顏色在畫面上構成的關系。其大小、疏密、形狀相互之間形成一種節(jié)奏方能產生視覺上的愉悅,及“美感”因而畫面中突出的色塊尤其講究擺布在哪些地方。大小、練習起來看他們之間的關系怎樣。
五、光感的表現
光感一般大致可以分為兩種:1、強光;2、弱光。色彩場景的光感表現在面積對比、明暗對比和冷暖對比也有補色對比這幾種因素。但有時在色彩關系對比很大,畫面上還是感受不到光感,其主要原因是投影形不清晰,如果平時不注意或者沒有這個概念,就很難取得很好的觀感效果。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格子被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橫線、豎線表現格子被,并嘗試用多種色彩進行作畫。
2、引導幼兒練習畫橫線和豎線,感受用各種色彩作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范例一張(或格子被)
2、畫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格子被)或范例,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1、師:冬天到了,睡覺時我們把什么蓋在身上很暖和。(被子)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床被子。你們看看這床被子的被套有什么特點。
2、引導幼兒進行觀察。然后老師進行小結。
二、教師示范講解
1、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從左往右、從上往下畫一條一條的橫線。然后再從上往下順著畫一條一條的豎線。這些線條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來畫。
2、引導幼兒描述作畫的.過程,并帶領幼兒進行書空練習。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發(fā)放繪畫工具,引導幼兒有序擺放作畫工具。
2、引導幼兒畫橫線時要從上面到下面,從左往右。畫豎線時也要按一定的方向來畫。引導幼兒用各種不同的顏色進行作畫。
3、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盡量將線條畫直。顏色要搭配好。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作業(yè)。
四、展示幼兒作品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愿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2.學習分辨物體的大小。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分辨物體的大小
難點:能準確地比較物體的大小
活動準備
大小娃娃各一個,大小盤子各一個,大小塑料瓶各一個,大小碗各一個,大小圓形卡紙各一張,大小鑰匙各一把,大小瓶蓋各一個。
活動過程
1.智力游戲:小孩小孩真好玩
游戲規(guī)則:老師念兒歌,當念到“摸個大娃娃抱回來”時,幼兒迅速抱個大娃娃,當念到“摸個小娃娃抱回來”時,幼兒迅速抱個小娃娃。
2.操作活動:比較大小。
老師拿出兩個塑料盤子,請娃娃吃點心。并提問:這兩個盤子,哪個大,哪個小?并指出單個物體不能比較大小。
3.出示大盤子和小盤子,啟發(fā)幼兒思考怎樣比較物體的大?
。1)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大小。教師將兩個盤子重疊放置后,引導幼兒比較兩個盤子的大小。
(2)用并列的.犯非法比較大小。教師將兩個娃娃并列拿在手里,引導幼兒得出結論:米老鼠小,蠟筆小新大。
4.游戲:比較大小。
請幼兒用各種方法比較塑料瓶、碗、圓形卡紙、鑰匙的大小。
5.感官游戲:目測大小。
請幼兒目測瓶蓋的大小,找出相應的瓶蓋,蓋在合適的瓶上。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完成活動冊上的練習。
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狼山雞是狼山的地方特產。
2、了解狼山雞的外形特征。
3、讓幼兒感受美術活動帶來的快樂。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5、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幼兒了解狼山雞的外形特征,知道狼山雞是狼山的地方特產。
【活動準備】
1、狼山雞圖片;范畫一張。
2、畫好狼山雞外形的作業(yè)紙每人一份,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狼山雞圖片,復習鞏固狼山雞的外形特征。
1、寶寶來看看電視上出現了什么動物?
2、它們是什么顏色的?
3、引導幼兒了解狼山雞的外形特點。
二、出示范畫,引起幼兒操作興趣。
1、出示范畫,引導幼兒回憶狼山雞的.顏色特點。
2、教師示范貼畫。
三、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交代幼兒在作畫時將顏色涂在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小班美術教案 篇8
一、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由于生理發(fā)展特點,有的還不能很好的用筆,為了讓幼兒感受自己創(chuàng)作的樂趣,嘗試運用身體的某些器官作為繪畫工具創(chuàng)作作品。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的身體器官---手指來作為繪畫工具,設計了這節(jié)手指點畫---《我的手指真神奇》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手指點畫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蝌蚪。
難點:大拇指指輕輕蘸上顏料點在紙上,不要左右移動,輕輕抬起手。
三、活動目標:
1、能正確點畫出小蝌蚪的身體,并按自己的意愿分布小蝌蚪的位置;
2、學習和掌握用水粉“輕輕”點畫的技能;
3、在大膽表現小蝌蚪的過程中感受手指點畫的樂趣。
四、活動準備:
黑色的水粉顏料,黑色彩筆、水粉紙每人一張、擦手布、圍兜每人一條、兒歌《小蝌蚪》
五、活動過程:
。ㄒ唬⿲氩糠郑簝焊鑼耄鹩變旱腵興趣。
老師播放《小蝌蚪》的音樂,邊唱邊帶領小朋友像小蝌蚪一樣游。
(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兒歌《小蝌蚪》小朋友都還記得嗎?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站起來,和老師一起游啊游,像小蝌蚪一樣游,游啊游啊,我們穿過了水草,遇到了螃蟹公公,田螺姑娘,瞧,還有我們愛吃的小蟲子)
。ǘ┗静糠郑航處熝菔臼种更c畫,并講述規(guī)則
1、老師向幼兒展示事先準備好的點畫蝌蚪的成品。
2、小朋友,你們喜歡小蝌蚪嗎?現在老師要變小蝌蚪了,小朋友可要看清楚了!!彪S即伸出大拇指,問幼兒:“它是誰呀?”(大拇指),“還有一個是黑顏料!背鍪绢伭媳P!斑@個顏料盤里面的顏料是什么顏色的?”(黑色)。
3、示范講解:(1)、“現在我開始變蝌蚪啦,看好了我是怎么變蝌蚪的。”“拇指拇指翹翹,顏料盤里親親,蝌蚪蝌蚪變、變、??”再用黑色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
(2)、老師:“噢,原來老師變蝌蚪還要念好聽的兒歌呀!”寶寶也來學一學好聽的兒歌吧!”引導幼兒伸出大拇指念二遍。
。3)、那你們看這里老師變的蝌蚪一個是大的一個是有點小的,你們知道怎么變大蝌蚪、怎么變小蝌蚪嗎?(老師再做一遍看了以后請幼兒說說——大拇指豎起來的時候是小的,大拇指躺下來點的時候是大的)
3、重點強調:
。1)、千萬不能把顏料放進嘴里,這個吃到肚子里,身體會很不舒服。
。2)、提醒幼兒用大拇指輕輕蘸顏料,用力變變變。
。3)、注意手指在畫紙上點一下就馬上拿開,不要左右移動。
。ㄈ┓职l(fā)材料,老師隨機指導
1、每次蘸顏料壓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凈手指,再拿筆添畫。
2、點畫方法:大小、疏密不同的蝌蚪。
3、蝌蚪尾巴不宜太長。
4、大膽作畫,仔細操作,保持畫面干凈。
5、幼兒作業(yè)后要求用肥皂洗凈手。
(四)鼓勵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
鼓勵小朋友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對愿意向大家分享自己作品的小朋友給予表揚。教師出示幾張好的作品說明好在哪里。
(五)如果沒有小朋友愿意展示作品了,就結束本堂課。(“寶寶們真能干,變了這么多的可愛的小蝌蚪,自己表揚一下自己”)
六、活動延伸:
1、可以讓小孩子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手指點畫出來。
2、可以和父母合作一起點畫一幅作品。
3、制作小蝌蚪頭飾,扮演《小蝌蚪找媽媽》。
小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用圈涂或畫好圓圈再涂色的方法學習畫花。鞏固幼兒畫小草的技能。
2、要求幼兒能使用二、三種顏色練聲作畫,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繪畫姿勢。
活動準備:
課前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花卉,示范畫。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師:春天到了,花園里開滿了各種顏色的花,有紅的、有黃的、還有桔紅的`,多美呀!這些花都是叔叔阿姨種的,我們小朋友也來學習’“種花”好嗎?
二、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師:這是老師種的花,這些花是什么形狀的?有些什么顏色?你想學畫嗎?先看老師是怎么畫的。
三、老師示范講解。
老師邊示范邊講解:先用綠色的蠟筆從下往上提,(像我們以前畫小草)先向左提,再向右提。下面要交叉在一起。然后用好看的顏色在中間一圈一圈涂成小圓圈。這樣一朵花就畫好了。種完一種顏色的花,可以換另一種顏色,盡量在紙上多“種”一些花;ǹ梢杂写笥行,有的在上面,有的在下面,這樣才美麗。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發(fā)放繪畫工具。引導幼兒用各種顏色表現花。
2、提醒幼兒畫好一種顏色后再換另一種顏色,不要混用。
3、幫助個別幼兒樹立完成任務的信心。
五、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小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教案06-18
小班創(chuàng)意美術教案09-30
有關小班美術教案01-09
小班美術的寶寶教案01-09
關于小班美術教案02-02
小班繪畫美術教案02-16
小班美術《國旗》教案02-14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02-27
小班美術教案小花09-20
小班美術欣賞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