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5-16 19:41:30 教案 投訴 投稿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長江的宏偉和壯美,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我們的母親河。

  2.自主探索、了解長江流經(jīng)的省市及地理位置。

  3.萌發(fā)熱愛長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教學用課件,視頻《長江》。

  2.幼兒已經(jīng)了解長江文化藝術(shù)節(jié)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3.幼兒操作材料:拼圖地圖、地圖涂色紙、大幅長江和省市圖。

  4.背景音樂:《長江之歌》伴奏。

  5.電腦5臺,幼兒用課件《長江流域》。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長江嗎?你見過的長江是什么樣了的?請你用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現(xiàn)在讓我們走近長江,欣賞長江的風采吧。

  看,這就是長江!從高空往下看,長江是什么樣的呀?(暫停)是呀,長江蜿蜒曲折,穿過崇山峻嶺。長江水奔騰不息,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從近處看,長江滿面怎么樣呀?(暫停,動作提示。)非常寬闊,真是一望無際。

  看長江水怎么樣啦?長江水波濤洶涌,此起彼伏,非常有力量,有氣勢。來讓我們也來學一學長江水此起彼伏的樣子吧!

  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長江的風采,你的心情怎么樣呢?

  小結(jié):長江就像一條長龍,蜿蜒曲折地流淌在中國的大地上,它是我國最長的一條河流,全長有6300多公里呢。它還是我們的'母親河,滋養(yǎng)了長江兩岸的人民。

 。ㄔu析:活動一開始,結(jié)合著《長江之歌》背景音樂的長江的視頻,一下子就讓幼兒走進了長江。在欣賞中,孩子們從高處、近處,正面、側(cè)面等不同的角度,欣賞著長江的風采,又通過說說、議議、做做等不同的方式,感受著長江的氣勢磅礴。這一環(huán)節(jié)有效地采用視聽結(jié)合的方法,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也讓孩子更加深刻了感受了長江。)

  (二)多種形式,了解長江流域。

  1.整體感知長江。

  教師:地圖上的長江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提問:

 。1)地圖上的長江在哪里呀?誰能指出來?看上去像什么呀?

 。2)在地圖上這是西面,這是東面,長江是怎么樣流的呀?

  教師介紹:在我國的西部有很多的山地,而東部就比較平坦,河流一般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的,長江就是從西流向東的。

 。3)長江從這里起源,那么青海就是長江的源頭。那它的盡頭在哪里呢?(原來長江流到這里就進入大海了,這就是長江的盡頭。)是在哪個城市呢?(點擊進入。)東方明珠塔 是亞洲第一高電視塔呢。

 。ㄔu析:活動中,通過課件的使用,點擊后放大長江流域,及鼠標放于長江上,長江閃爍等電教手段的參與,突出了整個長江流域,讓幼兒能一目了然,很好地了解了長江。)

  2.自主探索,了解長江流經(jīng)省市。

  教師:長江從源頭流到盡頭都流經(jīng)了哪些地方呢?今天,我們就請電腦來幫忙,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5臺電腦,待會兒,請你們自己去看一看。如果不認識字,可以點擊上面的色塊,電腦就會告訴你了。比一比誰找到的又多又正確。

  ① 幼兒自由分組探索。

  ② 幼兒交流。

  教師:你知道長江經(jīng)過哪些地方呢?誰找到了不同的地方?你的小眼睛真亮,找到了這么多地方,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四川:川劇(游戲變臉)、云南:孔雀舞(學動作)、江西:廬山(回憶古詩)。

  師幼小結(jié):長江經(jīng)過了哪些省市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共有多少個省市呢?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

 。ㄔu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自主學習中,老師提供了可操作可支持的電腦學具,鼓勵孩子借助電腦,在與電腦的交互與互動中去探索長江流域。活動中,他們幾個人自由組合,在電腦前通過點擊課件,了解了很多的內(nèi)容。同時部分省市中具有特色的動物、景色或文化的圖案,如云南的孔雀、四川的川劇等,很受幼兒喜歡。在游戲變臉中,師幼一起在一聲聲“變”中不斷地變化表情,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這種圖文并茂、具有支持性的交互學習材料不僅引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操作興致,更便于孩子主動學習和記憶,讓孩子快速方便地掌握了長江流域。)

  3.自選游戲,鞏固理解。

  教師:那你們能在地圖上找到他們的位置嗎?老師要考考你們了。這里有三種材料,看,這是第一種材料,它比較容易一些,請你把這11個省市拼到中國地圖上;這一種材料有一點難度,請你把五角星貼在這11個省市上;在這塊布上有著長江,請小朋友將這些省市圖在長江兩岸擺一擺?赡苡悬c難,可以幾個小朋友一起合作。

 、 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② 幼兒檢查,個別幼兒介紹。

  小結(jié):剛才你們是怎么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們都擺對了嗎?為自己歡呼一下。如果沒有擺對的小朋友,在課后還可以再去擺一擺。

 。ㄔu析:在這一鞏固環(huán)節(jié)中,三種富有層次和差異的材料:拼圖長江流域、貼星長江流域;在畫有長江圖案的布匹上拼長江流域,為不同能力的孩子創(chuàng)造了成功的機會。孩子們在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材料和操作方式,因為是自主選擇,所以孩子主動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都更好地發(fā)揮出來了。)

  (三)了解張家港與長江的關(guān)系。

  教師:我們在地圖上找到了長江流域,那你們知道我們張家港在哪個位置上嗎?

  1.標出張家港。

  教師:張家港屬于江蘇省,在長江的南邊,離上海很近,我們用一個圓形來標出張家港的位置吧。

  教師介紹:其實,在很早以前,這里是一片江灘,張家港就是由長江沖積而成的。

  2.長江對張家港的益處。

  教師:那長江水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請小朋友到電腦上去看一看,找一找。

 、儆變合嗷ソ涣。

 、趥別幼兒介紹。

  提問:誰來和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誰還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

  小結(jié):我們張家港可離不開長江呀。長江讓我們的生活幸福多彩。我們要不要感謝長江呀?讓我們一起大聲地感謝長江——感謝你,長江!

 。ㄔu析:這里又是一個自主學習,孩子借助電腦了解了長江對張家港人的作用:我們飲用的長江水、食用的長江鮮、便捷的水上交通運輸,豐富的長江水資源的灌溉,長江帶給我們家鄉(xiāng)的是繁榮、便利和幸福。在這些畫面的渲染下,孩子們感恩長江的情感自然被激發(fā)出來,由此也自然真實地呼喚出“感謝長江”的感人話語。)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一、設(shè)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特別喜歡“玩火”,如:劃火柴或玩打火機,或者用火點燃紙,破布等等。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成人所不允許的。看到這一現(xiàn)象,一方面我感到不讓幼兒“玩火”會扼殺幼兒對火的探索的興趣,使幼兒失去學習和學會自我保護的好機會;另一方面我也非常理解家長的心情,所以我結(jié)合了“空氣在哪里?”設(shè)計了這樣一節(jié)課。主要讓幼兒通過探索觀察蠟燭燃燒時的一些有趣現(xiàn)象,知道蠟燭的燃燒需要空氣中的氧氣。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幼兒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活動目標

  1、觀察蠟燭燃燒,發(fā)現(xiàn)許多的有趣的現(xiàn)象

  2、產(chǎn)生觀察興趣,初步了解燃燒與空氣的關(guān)系

  3、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興趣和觀察力。

  三、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玻璃杯,一支蠟燭,一張畫紙,一盤顏料,一塊碎蠟。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

  1、師:昨天晚上停電了,屋里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見,怎么辦?

  (幼兒自由回答)蠟燭可以照明,今天我?guī)砹撕芏喾N蠟燭,請小朋友看一看。

  2、幼兒觀察、發(fā)言、都有些什么蠟燭。

  (工藝蠟燭、喜慶蠟燭、杯燭、生日蠟燭等)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這些蠟燭會在什么地方用到。

  3、小結(jié):蠟燭可以照明,可以做蠟筆,蠟紙。

  (二)燃燒蠟燭

  1觀察燃燒的蠟燭

 。1)師:蠟燭可以照明,點燃的蠟燭還有許多的現(xiàn)象(點燃蠟燭)我們來看看蠟燭的火焰是什么顏色?(幼兒自由說)

 、傧灎T的火焰中間和外邊的顏色是不一樣的,中間是藍色的火苗,外邊是黃色的'火焰。

 、谙灎T的火焰像什么?(幼兒自由想象)

 。2)感知蠟燭發(fā)出的光和熱

  ①請一名幼兒前來用手攏著火苗,說一說有什么感覺?

  ②師:蠟燭燃燒時會發(fā)出光和熱,它的火苗在不停的跳動,忽上忽下。

  2、實驗一:《蠟燭在空氣中的燃燒》

 。1)師:點燃的蠟燭不要把它吹滅,它會怎么樣?(一直燃燒不會熄滅)如果給點燃的蠟燭罩上一個玻璃杯,蠟燭會怎么樣?(幼兒自由發(fā)言,講述)

  下面我請小朋友做個實驗,看看這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2)幼兒操作實驗:(罩上杯子后,蠟燭會慢慢熄滅)

 、傧灎T為什么會熄滅?(幼兒自由發(fā)言)

 、谙灎T的熄滅是因為蠟燭燃燒時需要空氣,當蠟燭被罩上杯子后,外面的空氣進不去了,杯子的空氣被蠟燭燃燒用完了,蠟燭就會熄滅。

  ③罩上杯子后蠟燭會熄滅,還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杯子會發(fā)熱,發(fā)黑,杯壁上會有小水珠,火焰熄滅時有一股煙味)

  3、實驗二:《吸水的杯子》

  (1)師:如果把點燃的蠟燭放在盛水的盤子中,再把蠟罩上玻璃杯會有什么現(xiàn)象?(幼兒討論發(fā)言)

 。2)幼兒操作,觀察現(xiàn)象

 。3)師:你們看到了什么,為什么蠟燭會熄滅,彩色的水會被吸到杯子里,(幼兒討論其中的原因)

 。4)小結(jié):點燃的蠟燭被罩上玻璃杯后,玻璃杯里的空氣被點燃的蠟燭燃燒完了,杯子里的大氣壓變小了,外面的大氣壓就會把盤子里的水擠壓到杯子里。

  4、實驗三:《蠟燭花》

 。1)師:蠟燭燃燒時,周圍會流下很多的蠟燭油,蠟燭油像眼淚,而且有點燙,下面請小朋友把蠟燭油盛水的盤子里。

 。2)幼兒觀察蠟燭油滴在水中的現(xiàn)象。

 。3)小結(jié):蠟燭油滴到水中,它會像荷葉那樣漂浮在水面上,不會下沉,所以我們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蠟燭花”。

 。ㄈ┛偨Y(jié)

  通過實驗一,觀察燃燒的蠟燭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知道蠟燭在燃燒時火焰的中間和外邊的顏色不同的,充分讓幼兒自由想象火焰像什么?從而知道蠟燭在燃燒時是會發(fā)出光和熱。

  五、活動結(jié)束

  1、評價

  2、總結(jié)

  六、活動延伸

  蠟染畫

  蠟還可以繪畫,請幼兒用桌子上的碎蠟在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后用棉簽蘸上盤中的顏料,均勻的涂在畫上,就會顯現(xiàn)出美麗的蠟染畫。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使蛋寶寶站起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

  2、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獲得有關(guān)物體支撐的經(jīng)驗。

  3、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熟蛋若干,課前裝飾成蛋寶寶。

  2、沙盤、瓶蓋、小碗、積木、彩泥、沙包、米、手工紙、圖畫紙、手絹、小毛巾等輔助材若干。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教學,邊播放音樂,幼兒邊跟隨音樂做模仿動作,幼兒圍坐在教師身邊,用談話引出課題。

  二、老師引導幼兒說出蛋寶寶的特征,嘗試探索蛋寶寶站立的方法

  1、出示蛋寶寶,引導幼兒觀察蛋寶寶,然后請幼兒說說蛋寶寶長的什么樣子?(圓溜溜的、很光滑……),教師說:“蛋寶寶整天躺著,它想站起來到外面看看,我們能幫助它嗎?”幼兒一起說:“能”。(教師為幼兒的探索設(shè)置懸念,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2、引導幼兒探索在平面上讓蛋寶寶站立起來的方法

 、儆變好咳艘恢皇斓埃層變鹤杂商剿髯尩皩殞氄酒饋淼.方法,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讓蛋寶寶站起來的,用了什么方法?(磕了一個小坑,使蛋寶寶站起來的)

 、诮處熤v述幼兒探索的情況,教師說:“許多小朋友都把蛋寶寶磕了一個小坑,才能使蛋寶寶站起來,那么我們不能把蛋寶寶弄破,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蛋寶寶站起來呢?”

  3、引導幼兒借助輔助材料,探索讓蛋寶寶站起來的方法

 、傥覀冋埐牧贤鯂锏呐笥褋韼椭皩殞氄酒饋砗脝?(逐一出示各種輔助材料并說出其名稱)

  ②進一步引導幼兒借助各種輔助材料,探索讓蛋寶寶站起來的方法,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要求幼兒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

  ③請幼兒說說自己怎樣使蛋寶寶站起來的,并演示給幼兒看看,介紹自己用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讓幼兒共同體驗成功的樂趣。

 、芙處熍c幼兒互相交流,共同分享各自使蛋寶寶站起來的各種好辦法,并讓幼兒逐一嘗試。

  4、請幼兒說一說這些蛋寶寶的媽媽是誰?那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動物媽媽會生蛋嗎?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從電視上、書籍上、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回來后告訴老師。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放上各種材料(沙盤、瓶蓋、小碗、積木、彩泥、沙包、各種米、手工紙、圖畫紙、手絹、小毛巾、棉花、電線等),讓幼兒繼續(xù)探索,從而激活幼兒進一步去探究、發(fā)現(xiàn)的好奇心。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shè)計思路:

  大班孩子已經(jīng)對大自然中的各種現(xiàn)象充滿探索的興趣,同時他們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相當?shù)闹R和經(jīng)驗。在活動中,孩子們特別對一些自然界中物象預報天氣的現(xiàn)象頗感興趣,他們從好奇到自己主動地探索:通過信息的收集、故事的討論、繪畫的表達和做個“小小氣象預報員”等活動,孩子的好奇得以滿足,知識得以豐富、經(jīng)驗得到提升,從而能進一步激發(fā)孩子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喜歡收集天氣信息,萌發(fā)幼兒觀察天氣的興趣。

  2、通過理解故事和爭做氣象預報員,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

  活動準備:

  1、事先發(fā)動幼兒收集“大自然語言”的氣象信息:如“蜻蜓低飛,天要下雨”等氣象信息。

  2、倒霉的小白馬掛圖、小白馬頭飾

  3、繪畫材料、“小小氣象臺”舞臺一個

  活動流程:

  故事導入――討論――我知道的天氣信息――小小氣象預報員――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倒霉的小白馬

  (1)教師出示小白馬頭飾,引出故事:有一匹小白馬想出門,它遇到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出示掛圖)

 。3)提問:小白馬打算去草地上玩,遇到了什么倒霉事?為什么?

  小白馬打算去看日出,遇到了什么倒霉事?

  小白馬想去樹林里散步,遇到了什么倒霉事?為什么?

 。4)幼兒再次完整傾聽故事。

  2、討論:故事中告訴我們什么天氣信息?

 。1)聽了故事,故事中有那些關(guān)于天氣信息的內(nèi)容,如:晚上星星多,白天天氣熱;朝霞映紅了天,就會下雨等等。

  (2)小白馬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獲得天氣方面的'信息?

  3、我知道的天氣信息。

 。1)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知道天氣的信息?(觀察天氣、動物;電視、報紙、電腦等)

 。2)你收集的是什么信息,能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氣象信息用繪畫表達出來。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小小氣象預報員。

 。1)那么,我們知道這么多的氣象信息,現(xiàn)在,我們就可以和電視臺的氣象預報員一樣來預報氣象。

 。2)討論:怎樣預報天氣。(教師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語句來表達,如:烏龜背潮濕,明天下大雨)

 。3)學做“小小氣象預報員”

  5、延伸活動

  讓幼兒到戶外,看看天、花草樹木、小螞蟻等,猜猜明天的天氣,說說自己的理由。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材質(zhì)手套捉泥鰍,感知粗糙材料能防滑的現(xiàn)象。

  2、敢于親近泥鰍,體驗捉泥鰍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地毯、泥鰍、盆、毛巾;塑膠手套、毛線手套;圖文字卡(粗糙、光滑)

  2、童謠歌曲《捉泥鰍》、PPT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大膽表達對泥鰍特性的了解

  T:(出示PPT)春天來了,冬眠的小動物們都醒來了。最近在我們的自然角多了一個朋友,看看是誰?

  提問:你了解泥鰍嗎?你知道關(guān)于它的秘密嗎?

  小結(jié):泥鰍是一種魚,它身體細細長長的,身上有著一層滑溜溜的保護層——黏液。

  二、捉泥鰍——在操作、比賽中發(fā)現(xiàn)捉泥鰍的方便與材料的關(guān)系

  (一)第一次空手捉泥鰍

  T:你們說泥鰍的黏液可以保護它不被抓住,真的嗎?那你們想不想試試捉一捉泥鰍?(提醒幼兒卷起袖子)

  1、請個別幼兒嘗試捉泥鰍,問:你捉起來覺得怎么樣?

  2、請全體幼兒一起試試捉泥鰍,體驗?zāi)圉q的光滑,不易捉住。

  (二)第二次戴手套捉泥鰍:

  T:泥鰍渾身都是光滑的,要抓住還真費勁!所以,今天我給你們帶來兩樣秘密武器——兩種手套,試一試,看看能不能來幫你們更容易捉泥鰍。

  1、幼兒戴手套捉,要求:戴一只,用戴手套的手去抓。兩種手套都試一試,比比哪一種手套更容易捉。

  2、交流討論:戴哪種手套容易捉?為什么?(豐富詞:粗糙、光滑)

  小結(jié):用光滑的手套很難捉住光滑的.泥鰍,而用粗糙的手套更容易捉住光滑的泥鰍,原來粗糙的東西能——防滑。

  (三)第三次捉泥鰍比賽

  T:大家都覺得粗糙的綠手套捉泥鰍方便,那我們來一次捉泥鰍比賽,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像你們剛才試的那樣有防滑本領(lǐng)!

  聽清比賽要求:3人一組合作,2人抓,1人數(shù)。看哪隊合作得好!給你們30秒時間,聽到“!睍r間到,停止捉泥鰍。比比哪一隊捉得多,數(shù)得最清楚。

  2、交流:說說你們隊一共捉到了多少泥鰍?為什么捉得多?

  小結(jié):看來除了有合適的防滑手套,還得有好的技巧和好的合作才能有更大的成功。

  三、生活中的防滑——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防滑措施和防滑用品

  T:今天捉泥鰍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粗糙的手套更容易捉泥鰍,所以,粗糙的材料能防滑。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需要防滑的地方,看看——

  1、(PPT照片出示)雨天,我們的大廳很濕滑,怎么辦?

  結(jié)冰的地面很容易讓人摔倒,怎么防滑?

  2、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要防滑?有哪些東西能防滑呢?

 。≒PT出現(xiàn)鞋子、浴室防滑墊)

  延伸: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需要防滑的地方和防滑的好辦法,我們回去后再去找一找,記錄下來好不好?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玩玩看看,對物體下落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和探索欲望。

  2、鼓勵幼兒運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物體下落的樣子,并嘗試進行語言描述。

  3、引導幼兒初步嘗試記錄。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雞毛、花瓣、紙條、積木等材料6簍。

  2、記錄紙4張。

  3、多媒體課件。

  4、魔術(shù)盒1個。

  活動過程:

  一、 介紹材料,引出問題。

  1、老師逐一出示材料, 提問:這是什么?(雞毛、花瓣、紙條)

  2、 教師玩“掉下來了”的游戲,提問:紙條怎么了?

  二、 擺弄落體進行感性探索。

 。ㄒ唬┑谝淮翁剿。

  1、 幼兒選擇雞毛、花瓣、紙條三種材料玩一玩,觀察它們下落的情景。

  老師提出探索要求:我們要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后一松,看一看,它們是怎么樣掉下來的?

  2、 進行討論、小結(jié)。

 。1) 提問:剛才你玩的東西,是怎么樣掉下來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

  能不能把它掉下來的樣子說出來呢?(引導幼兒進行語言描述)

 。2) 觀看多媒體課件。

  師:雞毛、花瓣、紙條掉下來的樣子真有趣,我們還拍成錄象,你們看!

  師:雞毛是怎么樣掉下來的?

  師:花瓣呢?紙條呢?

  3、小結(jié):雞毛、花瓣、紙條都是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具體描述語言看上課情況定)。那積木呢?積木是怎么樣掉下來的?

  (二)、第二次探索。

  1、 幼兒選擇積木玩一玩,觀察它下落的情景。

  師:我們把手舉高,然后一松,看一看,積木是怎么樣掉下來的?

  2、 提問:積木是怎么樣掉下來的?

  幼兒操作后發(fā)現(xiàn)積木是直直的快快的掉下來的。

  (三)、游戲:變變變

  師:我做魔術(shù)師,變變變,變出什么,你們就說一說、做一做它掉下來的樣子。

  三、 嘗試用“畫”的方法記錄。

  1、 請個別幼兒選擇一種材料,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師:雞毛、花瓣、紙條掉下來的樣子,我們會說,也會做,真能干。

  那你們能把它們掉下來的樣子畫出來嗎?

  師:我們先來畫雞毛(看幼兒的選擇具體定)掉下來的樣子,誰來試一試?

  2、 請所有幼兒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雞毛、花瓣、紙條、積木下落的樣子。

  師: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它們掉下來的樣子。

  四、總結(jié)與延伸。

  師:你們真能干。

  在積木的記錄卡上畫了它直直的快快的`掉下來的樣子,還把雞毛、花瓣、紙條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樣子也畫出來了。

  在我們的教室里,我們的幼兒園里,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它們掉下來的樣子也非常有趣,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yīng)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wù)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通過親身體驗,進一步認識水的重要性,懂得要節(jié)約用水。

  2. 通過討論面對的具體問題,發(fā)展初步的解決問題的意識。

  3. 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在戶外進行玩沙、玩泥的活動,或是在室內(nèi)進行顏色游戲。

  2. 將活動室的水閘關(guān)閉。

  活動過程

  1. 要洗手,卻沒有水怎么辦?在幼兒等待、尋求解決辦法的同時,讓幼兒體會沒有水給我們帶來的不便,進而引發(fā)對水的重要性的認識與討論。

  2. 洗手后, 與幼兒討論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進一步認識水的重要性。

  3. 引導幼兒說出水的用途,老師總結(jié):水對我們?nèi)粘I詈苤匾,沒有水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引導幼兒懂得要珍惜用水。

  4. 老師利用假設(shè)性的問題引發(fā)幼兒思考,鼓勵幼兒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如:

  如果吃午點前沒有水洗手怎么辦?

  如果沒有水洗衣服怎么辦?

  如果沒有水澆花怎么辦?

  5. 引導幼兒討論,我們可以怎樣節(jié)約用水。

  活動評價

  1. 能說出水的用途與重要性。

  2. 愿意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建議

  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在討論節(jié)約用水的問題上,一定要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并要具體。如:洗手不玩水、關(guān)緊水龍頭等。

  與家庭合作,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使幼兒在幼兒園的教育能在家庭中得到延伸、鞏固,在家園一致的努力下,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2-16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05-05

有關(guān)科學活動教案11-15

關(guān)于科學活動教案07-11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1-27

托班科學活動教案01-10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九篇01-09

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1-07

科學活動教案3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