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班教案范文集合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教育目標:
、痹谘b水活動中,感知水的特征。
⒉通過操作,知道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
⒊樂意參加玩水活動,積極進行探索。
材料準備
、苯o瓶子裝水:塑料瓶若干,幾種裝水的工具如:漏勺、勺子、碗、漏斗
、参矬w沉。号枳永镅b好水,各種物品如:塑料瓶、積木、泡沫、石頭、硬幣、積塑、各種水果等
指導要點
、苯ㄗh將該區(qū)游戲放在接近盥洗室的地方,方便孩子倒取水。
⒉準備幾盆水,讓孩子用提供的裝水工具試一試給塑料瓶裝水,看看怎樣可以把瓶子裝滿水。
、程峁┎煌牟牧希:塑料瓶、積木、泡沫、石頭、硬幣、積塑、各種水果等,幼兒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積累初步的經(jīng)驗。
實施步驟
一、介紹區(qū)域中提供的各種材料
二、提出探索的要求
、狈殖蓛山M進行探索。(裝水、沉。┖⒆觽冏灾鬟x擇,探索操作完可自由交換。
、惭b水要求:把瓶子裝滿水。
⒊沉浮要求:看看這些東西放在水里會怎樣?
三、觀察指導孩子的操作探索
根據(jù)幼兒的操作情況進一步提出要求。
⒈裝水活動:直接用瓶子裝水可以嗎?這些工具可以幫助你把瓶子裝滿水嗎?怎樣可以很快裝滿水?
、渤粮』顒樱合炔乱徊履男⿻料氯?哪些會浮起來?(分一下類)然后實踐一下,再分類。
四、交流操作探索的發(fā)現(xiàn)
討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用什么方法裝水的?哪些東西從沉下去?哪些東西浮在上面?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名稱:
語言 故事 《快樂的輪子》 第三周 20xx、2、27——20xx、3、2
二、活動目標:
1、幼兒能體驗小動物乘坐輪胎時歡快的情緒。 (重點)
2、幼兒能安靜地傾聽故事,能隨著故事情節(jié)展開想像。(難點)
三、活動準備:
1、小松鼠玩具、《快樂輪胎》故事掛圖及磁帶。
2、幼兒用書第一冊第26-29頁。
四、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興趣
。1)出示真輪胎
——師:這是誰?(輪胎)輪胎會怎么樣?(滾動)你能用小手做做輪胎滾動的樣子嗎?(引導幼兒用手臂表示滾的快和慢)
。2)出示圖片
——師:圓圓的輪胎從山坡上滾下來遇到了誰?(小松鼠)小松鼠跳上輪胎準備要去旅游了,它們會去哪里玩,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小結(jié):教師通過出示輪胎讓幼兒親身體驗輪胎滾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 結(jié)合掛圖欣賞故事
。1)出示掛圖一,理解故事的第一部分。
——師:出示小松鼠玩具,引出故事。
——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nèi)容,講述故事的`第一部分。(小朋友,看圖畫上有誰?它在做什么?)
(2)出示掛圖二,猜想故事的第二部分。
——師:小朋友,輪胎帶著小松鼠滾到了哪些地方?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師:輪胎滾得太快,一下子掉進了河里,瞧輪胎在河里像什么?
——師:小朋友,小松鼠和輪胎還想繼續(xù)旅游,可怎么把輪胎弄上岸呢?(請幼兒嘗試用拖、推來移動輪胎)
——師:哈哈,集體的力量真大,輪胎上岸又飛快地滾起來,它們一會去什么地方旅游了?
。3)出示掛圖三,講述第三部分內(nèi)容
——師:快樂輪胎滾呀滾,滾到了哪里?快樂輪胎滾呀滾,又滾到了哪里?小動物們坐在上面像乘什么?
。4)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動物快樂嗎?輪胎感到快樂嗎?為什么?小結(jié):這個圓圓的輪胎和小動物玩的很高興,它覺得很快樂。所以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快樂輪胎》。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仿編有趣的情節(jié)。
——師:引導幼兒把自己想像成一只快樂的輪胎,根據(jù)教師的語言提示做動作。如:輪胎穿過了隧道----它與另一只輪胎快樂地打著招呼----它滾到了高速公路上----它加快了速度,最后快要飛起來了,等等。
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閱讀幼兒用書,欣賞故事畫面。
重、難點分析:2、3中完成,教師通過結(jié)合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隨著故事情節(jié)展開想像,同時讓幼兒體驗小動物乘坐輪胎時歡快的情緒。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學習赤足推小車在不同路面上行走。
2. 提高身體運動的協(xié)調(diào)性和平衡能力。
活動準備
猴姐姐頭飾,小推車,各種各樣的“路”(用貼有報紙團,五子棋,繩子等的紙板代替)皮球等。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 教師邊出示小猴頭飾邊問:這是誰呀?我們來玩小猴的游戲,我做猴媽媽,你們做猴寶寶好嗎?好了,猴寶寶們,我們一起來做運動吧。
2. 師生一起伸伸臂,彎彎腰,蹦蹦跳等。
二、試一試
赤足走不同的路面。
1. 教師:猴寶寶,猴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好嗎?我們一起去走一走很多有趣的路。幼兒自由嘗試赤足走各種不同的路面。
2. 用不同的`方法走各種路面,如:學小兔跳著走報紙路,學小矮人彎腰走繩子路,踮腳走五子棋路,學小猴子爬走塑膠路面等。
三、游戲
推小車走有趣的路。
1. 幼兒自由地推小車在不同的路面上走。
2. 請幼兒演示,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
3. 幼兒再次嘗試。提醒幼兒要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推小車走有趣的路。
小班教案 篇4
【教育活動目標】
1.懂得在活動中鞋子掉了、鞋粘扣開了、穿反鞋時,可能會有危險。
2.知道鞋子不舒服時要及時告訴老師,并知道離隊整理。
3.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一雙幼兒穿的鞋子。
2.多媒體教學資源:《寶寶和小鞋》的相關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說謎語《好朋友》,請幼兒猜謎語。
謎面:兩個好朋友,見面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走。如果穿對了,它們頭靠頭,如果穿錯了,它們把頭扭。
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謎語說的哪兩個好朋友?(謎底:鞋子)
幼兒猜出謎語后,教師出示一雙幼兒穿的鞋子,請幼兒一起學說謎語。
2.教師和幼兒做游戲,引導幼兒感受鞋子不舒服時會給自己帶來的危險。
(1)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讓幼兒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松開時腳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覺。
玩法:教師以鞋寶寶的口吻說:“請你跟我這樣做!蓖瑫r將自己的鞋分別以穿反鞋、鞋粘扣松開、掉鞋等樣子穿鞋、走路。小朋友們接著說:“我就跟你這樣做!蹦7吕蠋煹臉幼尤プ。站起來走走試試,穿這樣的鞋子走路感覺會怎樣?
。2)組織幼兒說一說:這樣的鞋子穿起來舒服嗎?穿著這樣的`鞋子走路有什么感覺?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3)教師小結(jié)
當出現(xiàn)掉鞋、鞋粘扣開了和穿反鞋時,腳丫走起路來就會覺得不舒服,還有可能出現(xiàn)絆倒、摔倒等危險。
3.引導幼兒知道鞋子不舒服時要及時告訴老師,并學習離隊整理。
。1)請幼兒說一說:鞋子沒穿好,小腳丫感覺不舒服時你會怎么做呢?可以請誰幫幫你呢?如果我們在排隊走的時候,你的鞋不舒服了,馬上蹲下來整理,會不會有危險?應該怎么做?
。2)教師小結(jié)
在我們走了之前,要先檢查自己的鞋粘扣是不是粘好了,兩只鞋子有沒有穿反。如果走路的時候感覺鞋子沒穿好,小腳丫不舒服了,要趕緊停下來,離開隊伍,再把鞋子穿好,還可以趕快告訴老師,請老師來幫助你。
4.學說兒歌《寶寶和小鞋》。
(1)教師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自編動作,一邊表演一邊朗誦兒歌。附:兒歌
寶寶和小鞋
小紅鞋,腳上穿。
粘扣松,掉路邊。
回頭找,反著穿。
小鞋急,大聲喊。
“穿反啦,有危險!
寶寶換好鞋,露出小笑臉。
。2)引導幼兒跟隨教師邊表演邊學習朗誦兒歌。
【活動延伸】
告訴家長不要給幼兒穿過大、過小或系帶的鞋子,以免幼兒走路時因為鞋子不合腳發(fā)生危險。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參與游戲,情緒積極愉快。
2、幼兒通過游戲培養(yǎng)抑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訓練反應的靈敏性。
3、幼兒能按游戲規(guī)則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老虎”頭飾一只,圈劃幼兒活動范圍和“老虎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如果你突然遇到一頭大老虎,你該怎么樣,它才不會吃你?”
幼兒討論提出意見。
2、設置情境,觀察討論老虎的習性。
(1)請另一位老師扮成老虎,聽到主班老師說“哎呀!瞧,我們班來了一只大狗老虎!你們快用你剛才的辦法試試看,看它會不會吃你!”就出現(xiàn)。
幼兒嘗試自己的辦法,老虎將出聲的,動的`幼兒抓走。
教師請沒被抓走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沒有動,沒有出聲音等。
(2)教師引導幼兒了解老虎的習性:
“老虎”介紹自己的特點。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遇到老虎的時候該怎么辦:看到了老虎不要動,不要說話,就不會被老虎吃了。
3、學習兒歌《老虎來啦》。
。1)教師:“我這兒有一首兒歌,只要你會念這首兒歌就不會被老虎抓走了,像不想聽聽?”
。2)教師念兒歌,幼兒以集體,分男女的形式學習兒歌。
4、第二次游戲。
教師:“如果老虎再來,我們怕不怕?我們就一邊念兒歌,一邊用兒歌里的方法,就不會被老虎抓走了!”
教師:“哎呀!老虎來啦!”
老虎出現(xiàn),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玩游戲。
5、商定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和幼兒一起討論“老虎沒來的時候我們干什么?”“老虎什么時候出來?”“什么時候念兒歌?”“什么時候不動了”“什么時候游戲結(jié)束?”“老虎的家在哪里?”等問題。
教師總結(jié)幼兒的討論結(jié)果。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敲擊物體能夠發(fā)出聲音。
2、探索發(fā)現(xiàn)用一種工具敲擊不同的東西,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3、自主敲擊環(huán)境中的物體,樂意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講給大家聽。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室里有各種可以讓幼兒敲擊的物品,例如:玻璃杯,茶杯,各種玩具等。
2、幼兒人手一把金屬勺子。
3、放了不同數(shù)量水的玻璃瓶5個。
活動過程:
1、兒歌表演親一親,引出敲一敲的主題。
。1) 誰想讓老師親一親?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兒歌親一親好嗎?
。2)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表演兒歌。
(3) 教師:小勺親小勺能發(fā)出叮,小勺敲別的東西,它會發(fā)出聲音嗎?
2、教師用勺子敲一敲,幼兒感知聲音。
。1)教師用小勺敲擊自己的手心。
。2)教師:你聽到的什么聲音?啪啪啪
。3)教師用小勺敲擊桌子。
(4)教師:你聽到了什么聲音?篤篤篤 勺子和勺子敲一敲能發(fā)出聲音嗎?能發(fā)出什么聲音呢?你們想試一試嗎?
3、幼兒玩敲一敲游戲,感知勺子接觸不同物體產(chǎn)生的不同聲音。
。1)讓幼兒用勺子在自己身上任意部位敲一敲,然后,講一講,你的勺子在哪里?發(fā)出什么聲音?
(2)教師:敲擊不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我們教室里有許多東西,請你找一找,用勺子敲一敲,聽一聽它發(fā)出的聲音好聽嗎?
。3)幼兒探索敲擊活動。
。4)教師:你敲擊了哪些東西?你發(fā)現(xiàn)哪些聲音?
4、欣賞敲擊樂器
出示準備的玻璃瓶樂器,請個別幼兒上來敲擊或老師敲擊,感知玻璃瓶的清脆的聲音,體驗敲擊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眼睛、耳朵、嘴巴、鼻子等器官,并能說出其名稱。
2、通過聽聽講講、看看玩玩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探索各種感官的作用。
3、通過感知活動,發(fā)展幼兒感覺器官的功能,同時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感覺器官。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五官的感知和作用
活動準備
實物、 實物、圖片、眉心貼等
活動過程
一、鏡子導入
1、 讓幼兒自己在座位上找出鏡子。
2、 照鏡子,讓幼兒觀察自己的五官。
3、 讓幼兒自己去觸摸自己的五官及觀察五官的位置。
二、出示個體圖片(眼耳鼻嘴)引入課題。
1、 出示圖片并教認。
2、 兩個小朋友之間相互對望,相互觀察,相互觸摸,從而加深印象。
三、出示圖片及實物,探究眼耳鼻嘴的作用。
1、 實物讓小朋友觀察教室周圍的環(huán)境,問小朋友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什么東西去看的?從而引入眼睛,知道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
2、 實物出示醋和醬油、酒和水、藥和香膏,讓小朋友們用鼻子去聞是什么氣味?從而引入鼻子,知道鼻子是用來聞東西的。
3、 實物出示糖果,各種味道的有甜的、酸的'、辣的、苦的等,讓幼兒用舌頭去舔一舔、嘗一嘗,從而引入舌頭用來嘗味道的,在讓小朋友們吃,從而引入嘴巴,知道嘴巴是用來吃東西的。
4、 實物出示錄音機,先讓幼兒捂住耳朵,教師說話讓小朋友們聽,幼兒無法聽見,在把耳朵打開聽聽,能聽到聲音,從而引入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
四、音樂游戲:《小手拍拍》。
五、告訴幼兒相關的保護小常識。
1、讓幼兒明白它們在臉上的重要性、缺一不可。
2、讓幼兒知道了解怎樣去保護好自己的眼耳嘴鼻。
六、分小組合作一起完成粘貼眼耳嘴鼻,播放《合攏放開》音樂。
1、 教師講相關注意事項。
2、 分發(fā)圖卡和個體小貼畫。
3、 讓幼兒自己動手去貼。
七、展示圖卡,點評圖卡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使幼兒在情感上有了對美的認識,他們自己臉上都有的東西,所以小寶寶學起來很容易,也很感興趣。他們的感知認識也很強,喜歡問為什么,也喜歡動手,在五官的感知認識和作用上不是一兩節(jié)就講清楚的,是我們老師在以后的工作中隨時都要注意的衛(wèi)生和安全常識工作的教育。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來源:
秋天到了,幼兒園里好多樹的葉子都落了下來,老師帶孩子們到戶外活動時,經(jīng)常會有孩子撿起地上的樹葉,快樂地拋向空中。他們常常會問:"樹葉怎么會掉下來的?""樹葉都長的一樣嗎?"……秋風吹,落葉飄的自然景象是非常吸引孩子的。為了認知秋天的'樹葉,我們開展了"秋天的樹葉"的主題活動,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與樹葉有更直接、更親密的接觸,只有這樣才能更直觀、更生動地認知樹葉。
活動一活動名稱:秋天(歌曲)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2、在老師的引導下,愿意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樹葉落下時飛舞的姿態(tài)。
活動準備:課前帶幼兒觀察過周圍的樹葉
活動過程:
一、 通過談話,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對樹葉的興趣
。1) 秋天到了,你們知道樹葉寶寶會怎樣?(離開大樹媽媽)
(2) 樹葉寶寶是怎樣離開大樹媽媽的?(請幼兒想象一下樹葉是怎么落下的)
(3) 出示一片樹葉,請幼兒觀察一下樹葉掉下來的姿勢(請幼兒觀察后用肢體展現(xiàn)樹葉飛舞的姿勢)
二、 欣賞歌曲,初步理解其音樂的節(jié)奏美。
。1) 聽音樂,引導幼兒感受小樹葉落下來輕、慢的節(jié)奏。
(2) 幫助幼兒理解歌詞,重點在于理解"樹葉到處飛呀飛 "(引導幼兒想象"樹葉飛到哪?",然后引導幼兒學樹葉飛,隨意在教室飛,理解"到處飛"的含義)
三、 學唱歌曲,并會用動作表現(xiàn)歌詞。
。1) 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唱歌。
。2) 鼓勵幼兒用各種動作來表現(xiàn)歌詞。
(3) 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重點在于指導他們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四、 在初步學會歌曲的情況下,與幼兒一起邊唱歌曲邊做游戲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小樹葉飛舞的動作。唱到最后一句:"秋天多可愛"時,要停一下擺個造型。(引導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表現(xiàn)小樹葉停下來的姿勢)
教學反思:
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對直接感官的刺激更為敏感,親身投入到大自然中,刺激會更強烈。其語言發(fā)展處于通過直觀形象能簡單表述,所以引導要恰到好處,把握好幼兒的年齡特征。情感可能只是喜歡或不喜歡。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要參與其中。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聞的氣味08-24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03-09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對不起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綜合:野菜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花海08-25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
小班藝術教案:捉螃蟹_小班藝術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