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用動作、演奏樂器等感受小象的友好情感,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2、能用歌聲、動作表演來表現歌曲中兩只小象的友好情感。
3、享受歌唱活動、與同伴合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制作“兩只小象在河邊散步,揚起鼻子互相勾一勾,進行友好交往”的動畫。
2、小樂器:圓舞板、鈴鼓、碰鈴、三角鐵、大鼓。
過程實錄:
一、引導幼兒感受兩只小象的友好情感,理解歌詞。
1、故事引出,解決難點。
。1)師: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兩位小客人。分別出示兩只小象的動畫形象:小尼娜、溫尼譜,以小象身份作自我介紹,并引導幼兒分別與這兩只小象相互問好。
(2)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小尼娜和溫尼譜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非常非常要好,小尼娜和溫尼譜已經好久沒見面了。有一天,他們倆在河邊散步,走著走著就碰到了一起,就打起了招呼。
。3)請幼兒說說兩只小象會怎么打招呼。充分肯定幼兒的想法。
。4)組織幼兒看動畫:兩只小象揚起鼻子勾一勾。引導幼兒學小象的樣子打招呼,請幼兒說說可以用什么代替大象的長鼻子,并請幼兒做一做。
。ㄗ⒔猓阂婚_始的動畫形象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與小象打招呼的方法拉近了幼兒與小象的距離,孩子們對小象產生了感情,感受到了兩只小象的友好情感。打招呼又使孩子更深刻地體驗了這種情感,孩子們在想想、說說 做做中對這種情感充分進行了表現和體驗,孩子們想出了許多動作來打招呼:有的與好朋友互相拍拍背、互相擁抱;有的互相用小指勾一勾;有的兩只手纏在一起做小象的鼻子。這一環(huán)節(jié)又解決了“用動作表現兩只小象的友好情感”這一難點,為下面的創(chuàng)編動作埋下了伏筆。)
2、師有表情地朗誦歌詞(不帶襯詞“喲羅羅”),引導幼兒邊說歌詞邊表演,并請個別幼兒示范是如何勾鼻子的。
3、師有表情地朗誦帶襯詞“喲羅羅”的歌詞,并提問:
小象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喲羅羅”好象小象在干什么?
4、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拍手、拍肩、搭腰、跺腳)和小樂器在“喲羅羅”上拍節(jié)奏。
5、請幼兒找一個朋友邊說歌詞邊表演,并在“喲羅羅”上想一個動作與好朋友打招呼。
。ㄗ⒔猓哼@一環(huán)節(jié)是為幼兒學唱歌曲作準備的,但是老師沒有讓幼兒重復地一遍又一遍地記憶旋律,而是在幼兒感興趣的“喲羅羅”上做文章,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許多孩子都講出了“喲羅羅”是兩只小象在打招呼。老師又進行了層層入深的設計,孩子自由地選擇身體動作和小樂器在最感興趣的“喲羅羅”上敲打節(jié)奏,孩子們在聽聽、玩玩的自我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點,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二、 學唱歌曲
1、師范唱歌曲,注意有表情和吐詞正確。
師:小尼娜和溫尼譜邊打招呼邊唱起了歌,一起來聽一聽。
2、師唱前面的歌詞,引導幼兒唱襯詞“喲羅羅”。
3、師繼續(xù)唱歌詞,引導幼兒邊唱邊在“喲羅羅”上用小樂器伴奏。
師:小樂器說你們長得真好聽,它們也想來唱了,跟小樂器一起來唱“喲羅羅”好嗎?
4、引導幼兒唱歌詞,師唱襯詞。
。ㄗ⒔猓涸趯W唱歌曲時,老師沒有一開始就請幼兒完整地唱,而是分解了難點,讓幼兒先唱簡單的襯詞,再逐步過渡到完整地唱,一些孩子們一下子就能唱起來,體驗到了成功。但個別幼兒還不夠熟練,襯詞隔立了歌詞,給學唱歌曲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三、進行歌表演
1、請幼兒在河的兩邊準備好,在前奏處找到一個好朋友,并一起表演。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出“兩只小象”的友好感情。
2、對幼兒的表演進行評價,引導幼兒再次表演。
師:剛才我發(fā)現這“兩只小象”見了面抱在了一起,多親熱啊。還可以怎么做,再去找好朋友,比比哪“兩只小象”最親熱。
3、引導幼兒到其他地方去找好朋友一起表演。
活動延伸:可以請幼兒將歌曲組成一幅畫,或在以后的活動中對襯詞“喲羅羅”進行改編。
。ㄗ⒔猓涸谶@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創(chuàng)造動感,調動情感,讓幼兒人動起來,心動起來,引導他們以自我表現的方式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在前面學唱歌曲、解決難點的基礎上,幼兒一下子就能表演起來,做出了許多“親熱”的動作,許多孩子意猶未盡,還想來表演。)
自我評析:
在這一音樂活動中,教師一開始就以情感入手,通過“向小象相互問好、學做小象打招呼”等方式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兩只小象的友好情感。接著,孩子們又創(chuàng)編出了許多表示小象友好的動作,在創(chuàng)編中,孩子們進一步感受了歌曲的情感。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和歌表演孩子們也體驗到了成功。
不足之處:襯詞“喲羅羅”給幼兒感受歌曲帶來了好處,但也給學唱歌曲造成了一定的困難?蓪⒈净顒釉O計成兩教時。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社會活動
活動內容:
神奇的電話號碼
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生活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現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潛在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fā)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兒童,而中班幼兒還處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fā)生意外傷害。為了讓幼兒適應社會,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知道一些急用的'電話號碼,在自己遇到緊急問題時會正確使用這些電話號碼。特設計些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并學會撥打報急電話。
2、教育幼兒不玩火,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重點:學會保護自己,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
活動難點:會正確撥打報急電話。
活動準備:
幻燈機、幻燈片;電話一部;圖畫 3 幅。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觀看第一張幻燈,引起幼兒的興趣。
1、一天,小明獨自在家,忽然有人來敲門,透過窗子,他看到一個陌生人,小明沒開門,這時,陌生人開始撬小明家的門。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明該怎么辦呢?”
2、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3、教師說:“下面我們來看小明是怎么做的!保〒艽110)&n
bsp; 二、教幼兒學習打“110”
1、出示電話機,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
2、教師示范講解撥打報警電話:先拿起聽筒,撥號碼110,聽到嘟嘟的幾聲長音,表示電話通了,對方接了電話以后,向對方講清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警察叔叔接到電話后就會馬上趕來把壞人抓住。 三、幼兒觀看第二張幻燈,引導幼兒學習撥打急救電話。
1、小玲和奶奶在家正看著電視,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玲急得哭了起來。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玲該怎么辦?”(請小朋友動腦筋幫小玲想辦法。)
2、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3、教師說:“我們來看小玲是怎么做的!保ù螂娫捊o爸爸)
4、讓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打急救電話。
5、教幼兒學打“120”。 四、觀看第三張幻燈,引導
幼兒學習撥打火警電話。
1、小強一個人在家時,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燒到了床單上。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強該怎么辦?
2、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3、教師:我們來看看小強是怎么做的?(小強拿小杯子裝了水去滅火)
教師提問:你們覺得他這樣做對不對?他應該怎么做?(撥打119)
4、教師小結:在撥打電話之前,首先要記住你所要撥打的電話號碼,電話接通后,就可以和對方通話了,別忘了告訴消防隊的叔叔什么地方著火了。 五、游戲:“該打什么電話”
1、出示第一幅圖畫,一個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簾燒著了。
師:這個時候,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消防隊叔叔報警)
2、出示第二幅圖畫,有一個人騎車摔倒在地,這時他已經昏迷不醒了。
師:該打什么電話呢?(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急救中心報警)
3、出示第三幅圖畫,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師: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個別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警察叔叔報警)
六、教師引導幼兒小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發(fā)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當我們遇到意外情況時,要動腦筋想辦法來解決問題,避開危險,保護自已和家人。
七、延伸活動:
在教室放置“神奇的電話”,讓幼兒在游戲中練習撥打電話,鞏固對“110、120、119”等特殊號碼的認識。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秋色迷人的季節(jié)里,孩子們運用自己的感觀發(fā)現秋天的變化,并感受到秋天是絢麗多彩的。正是這樣的生活經驗,為本次的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肚锾斓念伾肥且黄謨(yōu)美的散文詩。它從多角度引導幼兒感受秋天的變化,以及顏色的絢麗多彩。重復的句式讓幼兒更加便于記憶和理解。同時,通過仿編活動,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散文詩,理解、感受散文詩所表達的秋天的多姿多彩。
2、嘗試根據散文詩的句式結構仿編單句散文詩。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蘋果、桔子、葡萄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問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好,就讓我?guī)銈兛匆幌旅利惖那锾臁?/p>
二、觀看課件第一遍,欣賞散文詩"秋天的顏色",感受秋天的絢麗多彩
1.我們來看一看、聽一聽它們到底是怎么贊美秋天的。(播放第一遍PPT)
2.你們剛才聽見詩歌里有誰?它們是怎么贊美秋天的?
3.詩歌里說秋天是什么顏色的?
三、觀看課件,欣賞第二遍,引導幼兒討論:
1.小草說:秋天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它是怎么說的?(請個別幼兒學一學)
2.楓葉說:秋天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它是怎么說的?(請個別幼兒學一學)
3.白菊認為秋天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它是怎么說的?(請個別幼兒學一學)
4.誰說秋天是綠色的?這又是為什么?(松樹)它是怎么說的?(全體幼兒一起學一學)
5.大地告訴我們秋天是怎么樣的?為什么?
四、請幼兒一起朗誦散文詩。
。1) 教師帶讀,幼兒跟讀。
。2)問答式朗讀。教師說上句,幼兒說下句。如,教師:"我問小草......"幼兒:"小草輕輕地告訴我說:'秋天是黃色的'。'"
。3)幼兒之間進行問答式朗讀表演活動。
教師帶著幼兒一起朗誦。注意輕輕地、沙沙地、微笑地、大聲地、驕傲地。
五、仿編詩歌
1、還有許多東西也想說說秋天的顏色,出示蘋果(桔子、葡萄),你覺得蘋果會說什么呢?
2、鼓勵幼兒進行仿編。
3、把幼兒仿編的話編成一首新的詩歌。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讓我們去外面尋找大自然中秋天的顏色,看看絢麗多彩的秋天吧.
教學反思:
秋天到了,大地的顏色也愈加美麗了。詩歌中的菊花、楓葉、松樹孩子們都已經認識并熟悉了,這些顏色雖然是單一的,但是綜合在一起就巧妙的形成了美麗的顏色,通過讓每個孩子都說說自己對秋天的認識,在秋天都能看到哪些不同的顏色,孩子自然就會知道秋天是五顏六色的,看來孩子的體驗感受比什么都來得真實;顒又械诙h(huán)節(jié)是整個活動的重點,通過讓孩子們欣賞散文詩《秋天的顏色》,讓他們感受詩歌所表達的秋天的色彩美和語言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開展教師采用了多種方式。如圖文并茂的電腦課件的使用;教師與幼兒的提問互動中回憶、思考,從而達到對散文詩的識記;師生合作朗誦詩歌;幼兒分組扮演角色朗誦詩歌等等,都為這一環(huán)節(jié)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在于引導幼兒積極創(chuàng)編,發(fā)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讓每個孩子將原有經驗與散文詩相結合進行仿編,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思維。最后的仿編詩歌,我發(fā)現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很仔細,小朋友對仿編詩歌很感興趣,于是我就把他們編的句子合起來編到詩歌里,小朋友聽到是自己編的句子,都非常興奮,編的就更起勁了。如有的孩子想象力強我就讓孩子自己仿編詩歌,有的孩子稍弱一些,我為孩子提供了很多的圖片,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中,一句句詩歌創(chuàng)編的有模有樣。另一方面我想到大部分幼兒都會從常見的事物,比如水果、小草等等來詮釋秋天的色彩,但幼兒對一些平常不關注的事物不會引發(fā)他們的思考,因此我準備了很多的圖片引起孩子們創(chuàng)編的興趣,這些活動前的思考讓我得教學更加嚴謹、細致。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在多種情境下正確數數的方法,感知數量
2、在故事情境中體驗和朋友一起游戲的愉悅心情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認識故事中的任務,在捉迷藏的游戲中目測群數
1、 出示圖片拉拉,認識朋友
——今天有個女孩來我們這里做客,她的名字叫麗麗,我們跟她打個招呼吧
2、 猜猜他們玩的是什么游戲?
——猜猜看他們在干什么?捉迷藏的游戲你們玩過嗎?怎么玩的?
3、 看看拉拉的朋友躲在什么地方?
——我們看看拉拉的朋友躲在什么地方?大樹的什么地方,房子附近有嗎?還有什么地方躲著麗麗的好朋友?可能有幾個?一共有多少?
4、 嘗試把找到的朋友數出來。
——你先數的哪里?我們把這些朋友找出來。剛才數到2,接著往下數,還有哪里躲著人?我們一共找到幾個朋友?可以用幾來表示?
小結:我們可以先數一邊又多少人,再接著數另一邊。
二、學習圍合的數數方法,在操作中嘗試10以內的點數
1、觀察畫面并進行點數,學習圍合數數的方法。
——;麗麗和朋友圍成一個圓圈,猜猜他們玩的`什么游戲?(切西瓜)幾個人在玩呢?你怎么數的?
——請你介紹你數數的方法
小結:這真是一個好辦法,隨便選一個小朋友開始往后數,在心里記住它,這樣就不會重復數了。
2、幼兒個別操作,點數圍成圈的小朋友并用數字表示。
——這里還有很多小朋友圍成圓圈在做游戲,你們用這個方法試一試,數數有幾個人在玩切西瓜。然后數字貼在中間。
三、 觀察分析,利用線索對任務進行點數,感受兩只鞋對應一個人的關系。
——他們把鞋子留在這里,他們又去玩什么游戲了?你能數的出小朋友幾個出去玩了?兩只鞋子為什么數1?
小結:一個人有2只腳,要穿一雙鞋,所以要一雙一雙的數,原來看不到人的時候找到和他有關的東西也可以數數。
四、 在觀察和思辨中,點數人物.
——觀察麗麗和她的朋友合影照片,看看來了幾個好朋友給她過生日?
——拉拉的朋友們已經等不及了要為她唱歌吹蠟燭,麗麗過幾歲生日?我們一起來為她唱生日歌吧
小結:數數的時候還要想想應該數什么?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觀察創(chuàng)意筆筒,幼兒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利用薯片罐做出漂亮的筆筒;
2、在制作創(chuàng)意筆筒中體驗自己制作的喜悅和樂趣;
3、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幼兒懂得一些材料的再次利用價值。
活動準備:
薯片罐、各色紙、剪刀、膠水若干。
活動過程:
1、展示教室里的筆筒,請幼兒欣賞;
教師:小朋友看,老師這里的筆筒是用什么做的呢?那么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你覺得也可以做筆筒呢?
小朋友真會動腦筋,老師今天帶來了三個自己的創(chuàng)意筆筒。
2、教師出示三種創(chuàng)意筆筒,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我們來看看,他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裝飾的.?又是怎么做的?
幼兒仔細觀察,討論是如何裝飾筆筒的,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3、教師簡單示范做一個“蝴蝶”筆筒;
4、幼兒分組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
5、作品展示,互相欣賞;
6、聯系生活:環(huán)保——廢舊物品的再次利用;
7、活動延伸:其他材料的筆筒制作。
中班教案 篇6
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積極動腦想辦法解決困難。
感受故事中小老鼠聰明的主人公形象,感受故事的有趣。
準備
課件《半個西瓜》,故事半個西瓜的一些小圖片。
重難點
感知、理解故事內容,積極動腦想辦法解決困難。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引出故事——看看、聽聽,初步感知,激發(fā)興趣。
二、師幼談話,理解故事——說說、講講,感知內容,學習方法。
三、幼兒交談,大膽想象——想想、議議,運用方法,解決問題。
四、遷移經驗,快樂體驗——說說、悟悟,提升經驗,感受趣味。
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課件《半個西瓜》引入故事。
首先出示故事中主人公"小老鼠"的還有半個西瓜皮的圖片:你們看看這是誰呀?這又是什么呢?小老鼠和西瓜皮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兒呢?幼兒自由討論后交流。通過課件中畫面的提示來引入故事,顯得活動更加生動形象,更好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更好地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師幼談話,理解故事。
通過邊播放課件邊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故事,同時通過提問引導:小老鼠要去干什么?為什么只吃半個西瓜?它遇到了什么困難?它又是怎么來解決的?幼兒先自由地討論,每一段故事都用一張圖片來表示,通過教師引導把整個故事用簡單的圖片整理了出來。幼兒分段來欣賞故事,在傾聽完每段故事后,再通過一些提問引導幫助圖片總結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感受情感。此環(huán)節(jié),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輕松的談話環(huán)境,讓幼兒傾聽故事后,先自由的.討論,發(fā)揮他們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然后根據提問幫助幼兒總結。這樣為每一位幼兒都提供了說的機會。
第三環(huán)節(jié),幼兒交談,大膽想象。
(1)引導幼兒根據上一環(huán)節(jié)集體完成的故事圖,嘗試與老師一起來講講故事。
。2)幼兒嘗試扮演小老鼠把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故事表演出來。
為了能讓幼兒更加理解故事內容,同時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讓幼兒根據故事的概括圖邊看邊講故事,這樣便于幼兒記憶和理解。為了能讓幼兒更好地感受到小老鼠這個聰明的主人公形象,所以根據幼兒的喜好,讓他們自由選擇最喜歡的一段故事進行表演,這樣能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讓他們體會到了活動的快樂。
第四環(huán)節(jié),遷移經驗,快樂體驗。通過語言引導:你們喜歡故事中的小老鼠嘛?為什么?小老鼠這么勇敢,遇到問題都是自己想辦法來解決,那我們應該怎么樣呢?通過一系列提問引導幼兒從小老鼠練習到自己,知道自己遇到困難時,也應該自己動腦筋小辦法來解決困難。
《中班語言教案 半個西瓜》摘要:
談話,理解故事——說說、講講,感知內容,學習方法。 三、幼兒交談,大膽想象——想想、議議,運用方法,解決問題。 四、遷移經驗,快樂體驗——說說、悟悟,提升經驗,感受趣味。 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課件《半個西瓜》引入故。。。
中班教案 篇7
房子是孩子們生活中接觸的最多的,而有趣的房子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如各種水果形狀的,各種圖形的,還有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孩子們更是感興趣極了,于是,就有了這個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觀察和想像設計有趣的房子。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
二、活動準備:
1、教具:請4個小朋友扮演小兔、小狗、大象、長頸鹿2、學具:和幼兒人數相等的16開白紙、水彩筆。
三、活動過程:
。ㄒ唬┘ぐl(fā)興趣,引出課題"房子"師:小朋友,你們看,哪些小動物到我們班來做客了(幼兒觀看表演)小結:"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們的房子又破又舊了,想請小朋友幫助我們設計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們愿不意愿意。
。ǘ┯^察房子,講述特征師:小動物們,你們都喜歡什么樣的房子呢?
(幼兒觀看表演)師:剛才,小動物們要我們做什么呀?
。ㄔO計房子)小結:小朋友見過這么多的房子,可是小動物的房子都是有要求的`,小兔子,用它最喜歡吃的東西做房子,小朋友想一想它最喜歡吃什么(蘑菇等)用這些東西給它設計房子吧。
(三)幼兒繪畫,教師巡回輔導
。ㄋ模┙涣鞣窒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因為孩子獲取的經驗有限,雖然看到了許多的各種奇特,有趣的建筑,但這些建筑對于知識經驗太少的孩子們來說太抽象了,很多孩子們能夠很清楚的描述出心中想像中的房子,但在創(chuàng)作時由于經驗的不夠,美術技能技巧的單一等等,孩子們無法創(chuàng)作出自己想像中的作品,創(chuàng)作的作品還是缺乏一些新意,較單一。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經典】中班教案08-18
[精選]中班教案09-18
中班教案(精選)08-09
中班教案[精選]08-20
[經典]中班教案11-26
中班教案(經典)11-30
中班教案03-02
【精選】中班教案10-11
中班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