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通用2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
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紙杯變形制作出紙杯花。
2、在剪剪、畫畫、貼貼中體驗手工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已聽過故事《三只蝴蝶》、初步會使用剪刀。
活動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
1、播放ppt,師:前幾天我們聽了《三只蝴蝶》的故事,故事中的蝴蝶最后都找到了避雨的地方,什么是避雨?三只蝴蝶在哪里避雨?
2、師:雨還在下著,可是花園里還有幾只蝴蝶沒有找到避雨的`地方,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怎么才能幫助他們呢?
二、幼兒操作
1、出示紙杯花范例,師:“看,這是什么?這朵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2、鼓勵幼兒探索紙杯花的制作方法。
。1)師:一次性紙杯怎樣才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呢?(幼兒猜測制作方法)
(2)師:讓我們看一段錄像,從錄像里找一找紙杯花的秘密。(播放錄像,邊看邊講解)
。3)師:紙杯花的秘密你們找到了嗎?(幼兒講述)
根據(jù)幼兒講述的內(nèi)容依次出示步驟圖,并補充操作難點: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直到將杯身全部剪開,用手將剪開的長條狀花瓣向外打開即變成花。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操作要求:沿直線剪出花瓣、不能剪斷,剪好后利用提供的材料進行裝飾,把紙杯花打扮的漂漂亮亮。
三、作品展示
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做的花布置在主題版上。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2
設計意圖
自然界中人與動物的關系是非常親密的,雖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動物,但動物王國中的小老鼠卻機靈好玩常常引人發(fā)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愛。在省編教材《奇妙的動物》主題活動中,恰好有一節(jié)《小老鼠與泡泡糖》,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通過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挖掘幼兒對小老鼠已有的認識,大膽夸張的創(chuàng)編動作,使孩子們對音樂的理解更加有血有肉,更具體形象。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糖果之一,對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給人們帶來的麻煩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動設計以生活遷移的.方式讓活動更貼近幼兒生活,使幼兒的創(chuàng)編表現(xiàn)更自然、豐富,發(fā)展幼兒的音樂表現(xiàn)力。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樂曲旋律合拍地做小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
2、嘗試夸張的表現(xiàn)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發(fā)展音樂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課前玩過泡泡糖,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認識。
2、小老鼠玩偶一個、小老鼠頭飾人手一份,小貓頭飾一個。
3、音樂《一只小老鼠》、《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動過程:
音樂導入:親愛的小老鼠寶貝們,來和老鼠媽媽出來玩吧,要當心大花貓呀。ㄒ唤處煱绱蠡ㄘ垼。與小朋友談話,回憶小老鼠在幼兒心目中的印象。
一、以故事形式導入活動主題
出示小老鼠,看,誰來了(小老鼠),這只小老鼠可調(diào)皮了,一天它趁媽媽睡午覺時悄悄溜出去玩,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東跑跑西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乎乎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連忙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又用另一只手去拉,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拉來拉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一只貓沖了出來,小老鼠像個球似的飛快滾回家。
老師這里有段音樂,就表現(xiàn)了這只小老鼠遇到的好玩的事情,請小朋友完整欣賞音樂《小老鼠和泡泡糖》。與幼兒交談對這段音樂的感受。
孩子們有的說“感覺很快樂!”有的說“很愉快!”對音樂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傾聽a段音樂并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小老鼠走路與看的動作。
1、有一首音樂也講了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聽聽什么地方是小老鼠走路,什么地方是小老鼠看?(欣賞a段音樂)
師:聽聽什么地方是小老鼠走路,什么地方是小老鼠看,你能聽出來嗎?
2、創(chuàng)遍小老鼠走路的樣子
師:我們自己做做小老鼠走路的樣子。(小老鼠嘴巴尖尖的,弓著身子)
3、結(jié)合語言提示與音樂,表現(xiàn)小老鼠走路和看的動作
師:回到座位上做做,接下來聽著音樂學學小老鼠的樣子好嗎?(每一個樂句做一個“小老鼠東走走西,看看0”的節(jié)奏,重復四次。)
師:小老鼠說到哪個字的時候要停下來準備看看了呢?我們跟著小老鼠一起來試一次,注意說到‘西’的時候要停下來左邊看一下,右邊看一下。
師:剛才你們走的可真不錯,小老鼠越走越快,我們快跟上去。(站起來,做兩遍)
三、傾聽b段音樂,并探索不同的拉泡泡糖的動作
1、探索小老鼠拉泡泡糖的動作
學學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樣子,提醒幼兒用夸張的動作來表現(xiàn)。
師:“到了草地,小老鼠的腳上粘到了一個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辦呢?誰用動作來學學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樣子呢?(其他幼兒可以學一學)
師:小老鼠怎么拉的,是輕輕的,還是怎樣?(用力拉呀,使勁拉)為什么要用力?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3
本課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
喜歡創(chuàng)作,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認知目標:學習借用紙盤的外形,大膽聯(lián)想,制作動物的形象。
能力目標:能利用多種輔助材料添加組合。
活動準備:
1、教具和學具:自制白兔,青蛙的紙盤玩具。收集紙盤或圓形的紙。瓶蓋,扣子,冰糕棒,彩色卡紙等各種輔助材料。
幼兒已有經(jīng)驗:對常見的動物特征清楚。
活動過程:
1、 會變魔術(shù)的紙盤。
——出示紙盤,圓盤寶寶會變魔術(shù)。
——出示圓盤兔子,圓盤青蛙。在圓盤寶寶上怎樣添加才能變成動物?
2、 圓盤動物。
——你們想把圓盤變成什么動物?怎樣變?
——圓盤能當動物的`什么?(頭,身體)
——在圓盤寶寶變魔術(shù)時,可以用什么材料幫忙?
——瓶蓋,扣子,冰糕棒像動物的什么?怎樣使用合適?
3、 重點指導。
——提醒幼兒大膽借助材料,使用任何適合的材料,工具,表現(xiàn)出自己的想法。
——鼓勵幼兒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創(chuàng)作出動物的特征和形象。
4、 我喜歡的動物。
——統(tǒng)計幼兒變出了多少種動物形象,使用了哪些輔助材料?
——請幼兒將圓盤動物按其習性,貼在有大海,陸地,天空背景中,布置“我喜歡的動物”的墻飾環(huán)境。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qū)鼓勵幼兒把圓盤動物變成面具。還可以用圓盤制作草帽,相框,掛盤等其他裝飾品。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4
活動目標:
能認真觀察一盆花,并用寫生的方法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
活動準備:
一盆花,白紙和油畫棒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盆花,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盆花,看看它的葉子是什么形狀的、花是什么顏色的。
2.組織幼兒觀看放在桌子上的盆花。
。ǘ┙M織幼兒回憶剛剛觀察過的花。
1.請幼兒來說說自己剛剛看到的花。
(1)師:剛剛小朋友都觀察了這盆花,現(xiàn)在請個小朋友說說它的葉子是什么形狀的?花兒是什么顏色的?(個別幼兒回答)
。2)師:這盆花的葉子是半橢圓形的,花是黃色的。
2.引導幼兒說出花的組成部分:莖、葉、花。
(1)師:那這盆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個別幼兒回答)
。2)師:對了,這盆花是由莖、葉、花組成的,下面還有一個花盆。
。ㄈ┙處熓痉懂嫵銮o、葉、花。
1.教師示范使用油畫棒畫的方法。
。1)師:這盆花很漂亮,老師想把它畫下來,在畫的時候先畫花盆、然后畫花,再畫莖,最后畫葉子。(教師邊示范邊講解)(2)師:一盆漂亮的花畫好了,我們還可以裝飾一下花盆。
。ㄋ模┯變鹤杂僧嫯,老師指導。
1.操作要求。
師:等一下老師也請小朋友來畫這盆花,但畫畫前老師有幾點要求,你要把你看到的這盆花畫下來;在畫畫的時候要安靜,保持桌面衣服、畫面的干凈整潔;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舉手請老師幫忙;畫好后拿給老師。
2.幼兒自由作畫,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按順序畫出花莖、葉子、花朵。
3.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五)作品展示。
1.師:小朋友們都畫了這盆花,現(xiàn)在請小朋友說說哪張畫的最像,哪里像?
2.師:小朋友說這張像,因為葉子畫的很像。老師覺得這張畫的很像,花的顏色和這盆花一樣,葉子也是半橢圓形的,莖長長的。(根據(jù)幼兒作畫的情況進行小結(jié))
3.師:今天我們畫了這盆花,小朋友回家后要是看到漂亮的花也可以畫下來。
。┗顒友由。
師:小朋友在玩區(qū)域時可以繼續(xù)畫。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5
教育教學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音樂的快與慢。
2、認知目標:想象公園里游人活動并與音樂情境聯(lián)系起來。
3、能力目標:用動作模擬表現(xiàn)公園里晨練的各種活動。
活動準備:
1、“音樂”:《到公園走走》。
2、磁帶:《到公園走走》。
3、音樂教育資源磁帶:《大家練身體》。
4、錄音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到公園走走》的畫面,請幼兒說易水:
---你家附近的公園有哪些設施?早晨人們會在公園里做什么事呢?
---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出來。
2、 播放磁帶《到公園走走》,請幼兒仔細聆聽每段樂曲,說一說:
---這段樂曲是快還是慢?
---聽聽這段樂曲,感覺公園里的人們在做什么。(如幼兒說出散步、打太極拳、跳舞等,請幼兒用適合音樂情境的動作表演出來。)
3、 請幼兒在教室里自由走動,表演在公園里散步等動作,并隨著每段樂曲表現(xiàn)不同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動作來感受音樂節(jié)奏的快與慢。
4、 表演并歌唱《大家練身體》,請幼兒說一說:
---歌曲聽上去有什么感覺?
---帶領幼兒一起唱歌并模仿表演打太極拳和少林拳等。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地演唱歌曲。
---讓幼兒在室內(nèi)空地,自主表演《大家練身體》。
活動延伸:提供音樂磁帶,或簡單的表演道具,讓幼兒模仿公園中的情景,自主地隨著樂曲表演各種動作。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6
活動目標:
1、喜歡冬天,對冬天的樹的特征有自己的審美。
2、欣賞冬天的樹,用剪紙的方式對樹進行表現(xiàn)創(chuàng)作.
3、學會尊重別人的審美方式,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
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戶外活動時觀察過冬天的樹.
材料準備:冬天的樹課件,彩色卡紙、剪刀、膠棒、夾子
重點:
欣賞冬天的樹,用剪紙進行表現(xiàn)創(chuàng)作.
難點:
學會尊重他人的審美方式,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謎語導入:
師:冬天光著頭,春夏長綠發(fā),就有一只腿,小鳥喜歡它.(樹)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我們今天的活動就跟樹有關系。我們一起看看我?guī)淼臉?
二、播放課間,引出問題:
教師根據(jù)圖片進行提問:
請幼兒說一說,圖片中樹是什么樣子的?
它是什么季節(jié)的樹?
你怎么看出來的?
樹枝像什么……樹干像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示樹枝的形狀)
冬天的樹給你一種什么感覺?
你覺得用什么顏色能表示出這樣的感覺呢?
三、剪紙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說的都很好,今天我們要把你們說的樹剪出來,這次我準備了四種材料的'紙,你們可以任意選擇這些材料對冬天的樹進行創(chuàng)作.請小朋友創(chuàng)作時,注意安全,不要拿著剪刀去粘紙。(教師對不敢剪的幼兒進行鼓勵,給幼兒啟發(fā))
剪完作品的幼兒,可以把作品放到作品繩上。
四、作品欣賞
幼兒將作品夾到繩子上,并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簡單介紹。教師可幫助幼兒組織語言,鼓勵膽小的幼兒上前進行介紹。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7
活動內(nèi)容:
中班藝術(shù)領域--美術(shù)《牛年畫!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增強繪畫技能。
3.學習小牛的擬人畫法,能為畫面添加上喜慶的色彩。
活動內(nèi)容:
中班藝術(shù)領域--美術(shù)《牛年畫牛》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增強繪畫技能。
3.學習小牛的擬人畫法,能為畫面添加上喜慶的.色彩。
活動分析:
重點--學習小牛的擬人畫法。
難點--掌握好牛的比例關系。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教師范畫、每人一套36色油畫棒、黑色水筆一支。
知識--簡單了解牛的外形特征,知道什么是“唐裝”。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與個體活動相結(jié)合。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引入主題,出示教學范畫。
提問:今年是什么年?小牛長的什么樣?(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介紹牛的外形特征)
過渡語:今天有位牛寶寶為小朋友們送來了禮物。(出示范畫)
二、展開:
1.根據(jù)牛的特征,示范牛頭的畫法。指導語:先畫牛的大鼻子,像顆摔倒的大花生;鼻子上面畫牛臉,寬寬大大立中間;從上到下來添加,頭頂畫牛角,牛耳分兩邊,眼睛瞪得大,哞哞叫的歡。
2.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示范小牛的擬人畫法。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點、短線和簡單的同何圖形表現(xiàn)太陽發(fā)散的光芒。
2、能用線條或圖案裝飾太陽娃娃的臉,選擇自己喜歡的太陽。
3、養(yǎng)成大膽用色、保持畫面整潔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嘗試用點、短線和簡單的同何圖形表現(xiàn)太陽發(fā)散的光芒
2、難點:大膽使用各種線條展現(xiàn)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見過太陽娃娃
2、物質(zhì)準備:示范畫4張、畫有太陽輪廓的繪畫紙、蠟筆、記號筆、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猜看,好嗎?”
“早上從東出,晚上從西下,沒她花不香,沒她果不熟!
“誰來猜猜看?”
幼兒猜測
二、欣賞示范畫,學習裝飾太陽娃娃
1、“小朋友真聰明,猜出來是太陽!今天我們的教師不僅僅請來了爸爸媽媽,還請來了誰呢?我們一起拍拍手把她請出來吧!”
教師出示示范畫。
“呀!是誰啊?”
教師出示漢字“太陽娃娃”帶領幼兒認讀
2、“請你們仔細來看看太陽娃娃的頭發(fā)、眼睛、臉以及她發(fā)出來的光芒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講述,教師小結(jié)
3、教師出示畫有太陽輪廓的繪畫紙“你們看!這個太陽娃娃漂亮嗎?為什么?”
“你有什么好辦法把她變的漂亮嗎?”
幼兒講述。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畫一畫,幫助幼兒學習裝飾的基本方法。
三、繪畫太陽娃娃
教師接電話。
1.“剛才太陽媽媽說想請你們把她的太陽娃娃打扮的漂亮點,你們愿意嗎?”
“畫的時候可以選擇點、線或者各種圖形來打扮太陽娃娃,要選擇鮮艷的漂亮的顏色來打太陽娃娃,而且要保持畫面的整潔!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教師播放背景音樂四、總結(jié)評價,結(jié)束活動“你最喜歡哪個太陽娃娃,為什么?”
幼兒講述,教師小結(jié)。
“太陽媽媽真高興,把她的太陽娃娃都打扮的那么漂亮,下次我們把她貼在墻壁上,給太陽媽媽看一看,好嗎?”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9
設計意圖:
內(nèi)蒙古草原,鮮碧如畫,一望無際。藍天白云、彎彎河水、茵茵綠草、群群牛羊、點點氈房是蒙古族皮畫彩繪映的內(nèi)容,皮畫是我國蒙古族特的文化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設計此次活動旨在讓幼兒萌發(fā)對蒙古族皮畫的興趣,體驗自制皮畫彩繪的樂趣,萌發(fā)民族自豪感。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欣賞蒙古族皮畫,感受皮畫彩繪色彩的鮮艷,畫面的生動。
2、鼓勵幼兒嘗試皮畫彩繪,在欣賞與制作中體驗皮畫的藝術(shù)美。
3、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膽作畫,體驗繪畫創(chuàng)作的樂趣。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
嘗試皮畫彩繪,在欣賞與制作中體驗皮畫的藝術(shù)美。
活動難點:
積極參與活動,膽作畫,體驗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皮畫彩繪的相關知識。
2、海綿紙、彩筆。
3、多媒體課件、音樂。
4、皮畫作品。
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教師與幼兒一同隨音樂入場。
2、觀看課件,激發(fā)幼兒興趣。
出示多媒體課件,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風情,草原人家的故事。豐富幼兒知識,為創(chuàng)作繪畫打下良好的基礎。
3、引導幼兒欣賞皮畫作品。
(1)講解、介紹蒙古族皮畫知識:
教師:"勤勞的蒙古族人民特別聰明,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習慣利用牛皮繪制作出美麗的皮畫,它也是我們內(nèi)蒙地區(qū)有的工藝品,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好多的皮畫作品,請小朋友說說這幅皮畫作品中畫了什么?"(2)教師:"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好多的皮畫作品,請小朋友就近欣賞一下皮畫作品。"幼兒欣賞作品,感受皮畫彩繪色彩的鮮艷,圖案的生動。
教師引導幼兒講述畫面內(nèi)容。
4、幼兒嘗試皮畫彩繪制作。
(1)教師:"今天我們用海綿紙、彩筆、油畫棒進行"皮畫彩繪",因為海綿紙比較軟而且容易上色,顏色也很漂亮,和牛皮有很多相象的地方。
(2)幼兒繪畫:美麗的草原教師為每位幼兒發(fā)一張海綿紙,引導幼兒將剛才看到的草原風光繪制出來。鼓勵幼兒膽的創(chuàng)作,可以畫綠綠的草原、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畫可愛的小羊、潔白的蒙古包……
5、作品展示與評價:
請幼兒相互欣賞作品,并向小朋友進行描述自己繪畫的內(nèi)容。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自己講解的比較多,幼兒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的不突出,幼兒參與的比較少,在今后活動設計中以《綱要》為依據(jù),轉(zhuǎn)變觀念,以幼兒為主體。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0
活動目標:
1、能夠聽音樂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2、能夠用串鈴棒有節(jié)奏的演奏。
3、感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能夠用串鈴棒有節(jié)奏的演奏。
活動準備:
串鈴棒、動物地墊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在一個魔法城堡里,只要念咒語,就會有神奇的事情發(fā)生。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咒語。(揮揮揮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轟)
二、跟音樂做動作。
1、跟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咒語邊做動作。
2、師:哪只手變成了魔法棒?(右手,帶花的手)
3、再一次跟音樂游戲。
4、師:在最后我們一起要說什么?(誰來了誰來了,怎么辦怎么辦)
5、再一次跟音樂游戲。
6、師:呀,整齊的咒語聲真的變出了一個魔法,是什么呀(串鈴棒)
三、串鈴奏樂
1、師:我們的`咒語說到哪一個字,把魔法棒傳給下一個人。(轟)
2、跟音樂用一個串鈴棒游戲。
3、教師總結(jié)出現(xiàn)的問題,用兩個串鈴棒再次游戲。
4、教師再次復述游戲的規(guī)則,用更多的串鈴棒游戲。
5、每人一個串鈴棒游戲。
四、尋找魔法小精靈
1、師:每個魔法棒上都有一個對應的小精靈,你們看看自己的魔法棒上是什么小精靈呢?
2、師:在說到哪句話的時候,我們要去尋找自己的小精靈。
3、音樂響起,根據(jù)音樂中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找相應小精靈的地墊)
4、教師總結(jié)再次游戲。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1
活動目標:
1.感知煙花綻放時五彩繽紛的色彩和放射性線條的造型美。
2.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以刮、拖、拓、粘等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煙花的色彩和造型。
3.能愉快地參與活動,大膽作畫,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觀摩綻放中的煙花,積累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嘗試刮畫、多材料制作的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
1.“五彩繽紛的煙花”視頻、作品布置展板
2.桌面材料分為五組:
(1)(2)色彩組:顏料、毛筆、毛線、各種拓印工具(玩具、滾輪、蔬菜印章……)
。3)刮畫組:粗細不同的刮畫工具、刮畫紙
。4)(5)手工組:線繩、紙條、毛根、紙杯、吸管、粘貼等。
重點:
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表現(xiàn)煙花的線條。
難點:
以刮、拖、拓、粘等多種表現(xiàn)方式組合進行創(chuàng)作。
活動過程:
一、情境激趣,感知煙花綻放時的色彩,造型美。
1.播放視頻:引導幼兒思考煙花的.形狀、顏色。
2.啟發(fā)性提問:煙花像什么?看到這么美麗的煙花讓你想到什么?
3.小結(jié):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樂于表達。
二、欣賞“煙花”作品,分析探究不同材料表現(xiàn)煙花的方法。
1.出示“煙花”作品,(刮畫、拓印畫、手工材料組合、拖線)啟發(fā)性
提問:你喜歡哪幅煙花?為什么?
2.圍繞畫面布局、使用材料組合、色彩絢麗等方面小結(jié)。
3.示范拖線畫法表現(xiàn)煙花的線條,幫助幼兒積累新的繪畫經(jīng)驗。
4.引導幼兒構(gòu)想個人創(chuàng)作:如果你是煙花設計師,你想用什么材料來設計煙花?
三、移情創(chuàng)作,大膽想象并嘗試用不同材料表現(xiàn)煙花的色彩和造型。
1.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
。1)創(chuàng)作過程中交換分組,到不同的桌上選擇多種材料表現(xiàn)五彩繽紛的煙花。
(2)在使用工具材料時要注意安全。
(3)注意衛(wèi)生,完成作品后及時清理桌面。
2.幼兒自由分組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
重點指導幼兒大膽嘗試用各種材料組合創(chuàng)作,提示幼兒可流動桌子,調(diào)換位置,選擇繪畫、手工等多種形式表現(xiàn)畫面。
四、分享賞析,體驗美工創(chuàng)作的樂趣。
1.師幼共同布置“夜空中的煙花”,整體欣賞。
2.自評:啟發(fā)性提問:你用了哪些材料?
3.互評: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
五、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到活動室相互交流,選擇不同的材料再次創(chuàng)作。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2
設計意圖:
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嘗試將生活中常見的飯勺變成幼兒創(chuàng)作的材料,讓幼兒運用羽毛、紐扣、豆子、發(fā)夾等常見材料裝飾勺子,表現(xiàn)自己想象中的有趣的人物形象,目的是讓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各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兒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中,我們針對目標設計了以下教學策略:
(1)直觀的圖片欣賞,激發(fā)幼兒對飯勺創(chuàng)意作品的興趣。
(2)層層推進的問題引導,幫助幼兒了解材料的特點(點狀、線狀、面狀),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探索新經(jīng)驗,在材料、工具和創(chuàng)作之間建立必要的聯(lián)系。
(3)同伴的操作演示,既為幼兒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又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表現(xiàn)。
(4)開放式的討論交流,促進幼兒關注同伴作品和進行自我反思。
目標:
1.欣賞飯勺創(chuàng)意作品,萌生對藝術(shù)表現(xiàn)的興趣。
2.嘗試在飯勺上組合黏貼各種材料,表現(xiàn)娃娃的`五官、發(fā)型、服飾等。
3.進一步學習正確使用乳膠、膠帶等。
準備:
1.收集飯勺創(chuàng)意作品和各種材料圖片制作PPT(演示文稿)。
2.師幼一起收集的材料:木質(zhì)飯勺人手1把,羽毛、縐紙、夾子、紐扣、豆子、回形針、吸管、棉花、毛根每組若干。
3.工具:乳膠、棉簽、膠帶、剪刀、抹布。
過程:
一、觀察飯勺及欣賞飯勺創(chuàng)意作品,明確創(chuàng)意制作的內(nèi)容
1.說說木質(zhì)飯勺的樣子及其用途。
2.欣賞飯勺創(chuàng)意作品PPT(演示文稿)。
師:這些是什么?用什么做的?做出了哪些部分?
師:原來飯勺還可以做有趣好玩的東西。你們想不想做?
(析:教師不提供自己的范例,而提供各種飯勺創(chuàng)意作品,是為了避免幼兒單一地模仿,限制幼兒的思維。欣賞多樣的創(chuàng)意作品,不僅給了幼兒感受美的機會,而且激發(fā)了他們表達、表現(xiàn)的愿望。)
二、觀察了解材料的特點,根據(jù)娃娃的特點選取合適的材料
1.觀察材料圖片PPT(演示文稿)。
師:大家收集了各種有趣的材料,有哪些呢?
師:這些材料各種各樣,哪些是一顆顆、一個個的?哪些是一根根的?哪些是一塊塊、一張張的?
(析:讓幼兒了解材料的特點,不應只停留在讓幼兒說出每樣材料的名稱和形狀,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幼兒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這些材料之間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慢慢形成從點、線、面等角度去觀察材料的意識,為有意識地選取材料鋪路。)
2.遷移已有經(jīng)驗,選取合適的材料。
師:我們曾用紙盤做過有趣的娃娃,今天用飯勺做娃娃有什么不同?
師:可以用什么做娃娃的眼睛?為什么?用一張縐紙能不能做娃娃的眼睛?怎么變一變做成眼睛呢?用毛根、吸管、棉花能做眼睛嗎?怎么做呢?
師:娃娃的頭發(fā)、鼻子、嘴巴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材料做?怎么做?
師:飯勺娃娃有身體,你想給它穿上什么樣的衣服?可以用什么做?如果用縐紙怎么做?(重點引導幼兒運用撕、折、擰等方法改變縐紙的形態(tài)。)
師:原來這么多東西都可以用來做飯勺娃娃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頭發(fā)、衣服,下面我們就來做,看誰能用不同的材料做出既特別又有趣的飯勺娃娃。
(析: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回憶制作紙盤娃娃的經(jīng)驗,幫助幼兒建立1日經(jīng)驗與新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增加縐紙這一新材料,鼓勵幼兒大膽說出并演示各自不同的使用方法。在這里,教師要引導幼兒使用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即一種材料可以多樣方式呈現(xiàn),一個部位可用多種材料來表現(xiàn),幫助幼兒在材料和方法之間“架橋”。)
3.通過討論明確使用工具和材料的注意事項。
師:用什么把這些材料黏在飯勺上?(乳膠或膠帶。)用乳膠時怎么黏才牢固?
師:用剩的材料放在哪里?
(析: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了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規(guī)則,同時注重培養(yǎng)幼兒對待工具、材料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習慣。)
三、幼兒嘗試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1.教師鼓勵幼兒根據(jù)需要選擇與同伴不同的材料進行制作。
2.教師提醒幼兒將用剩的材料放在筐中,供同伴再利用。
3.教師引導幼兒尋找合適的黏貼工具將材料牢固黏貼。
四、幼兒將作品展示在展臺上,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和交流
師:你覺得哪個飯勺娃娃制作得很特別?哪里特別?
師:你在使用材料和黏貼的時候遇到困難了嗎?怎么解決的?
(析:教師引導幼兒進行了開放式的交流,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回憶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在交流和反思中產(chǎn)生進一步創(chuàng)作的愿望。)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3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運用不同顏色和圖案來裝飾美人魚;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案間的排序規(guī)律。
3、體驗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一條用不同顏色和圖案裝飾鱗片的大魚(鱗片可取下)、一幅背景圖;
2、每人有一份繪畫材料(繪畫本、畫紙、記號筆、油畫棒)。
三、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美人魚呀?小朋友回答。好,我現(xiàn)在給大家講一個與美人魚有關的故事。
教師講述,幼兒傾聽:有一條小河里住著許多小魚,有什么顏色的小魚呢?(出示背景圖)
河里的小魚這幾天不高興,因為它們發(fā)現(xiàn)另一條小河里的魚有彩色的鱗片,會閃閃發(fā)光,可它們身上卻沒有彩色的鱗片。
6月1日到了,美人魚送禮物來了,問小魚要什么禮物,小魚看到美人魚身上也有漂亮的魚鱗,在太陽光下面閃閃發(fā)光。一條小魚說:“美人魚,你真漂亮!要是我身上也有你一樣美的魚鱗那該多好呀!
”美人魚就取下身上的鱗片送給它,小魚高興的說:“謝謝你!
。ǘ┬蕾p討論:
1、出示鱗片討論:鱗片上有哪些顏色呀?它們是怎樣排隊的?小魚穿上新衣高興的笑了。
2、另一條小魚也要一片美人魚的鱗片,美人魚取下一片更美麗的鱗片送給它,小魚高興地說:“謝謝你!”討論:這一片和剛才的`那一片什么地方不一樣?為什么更美麗?除了顏色不一樣,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3、第三條魚也想要,但不好意思向美人魚要。但美人魚還是取下一片鱗片送給它。
討論:找找看,這片魚鱗上的顏色又是怎樣排隊的?(紅、黃、藍)
除了顏色排隊還有什么也是排隊的?(花、圓點……)
。ㄈ┯變邯毩⒗L畫,鼓勵獨創(chuàng),教師巡回指導:
美人魚游呀游,把身上的鱗片全送給了小魚,美人魚身上沒有鱗片。小魚想:美人魚把鱗片全送給我們,我們應該做一個有愛心的小魚,讓美人魚再穿上漂亮的衣服。
1、復習油畫棒的畫法,提示幼兒正確的用筆方法。
2、老師先示范,再引導幼兒進行發(fā)散性思維,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新性想法,自己在繪畫本上大膽構(gòu)圖繪畫。
3、再把畫擴大畫在畫紙上,并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圖案裝飾。
四、結(jié)束活動:
。ㄒ唬┱故咀髌罚
將幼兒做好的作品貼在墻上,比比誰的美人魚最漂亮。
(二)幼兒互相欣賞,并給同伴進行講述。
(三)教師進行點評,幼兒互相贈送,活動自然結(jié)束。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4
《綱要》對藝術(shù)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jīng)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基于這點要求,我通過讓幼兒在聽過故事,學過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動姿態(tài),通過"觀察-想象-創(chuàng)作-欣賞"這一過程,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發(fā)展積極性思維及操作能力。另外,《綱要》還中指出:
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確掌握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和幼兒近期發(fā)展情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于是,我深刻理解和貫徹《綱要》精神,盡可能的避免僅僅重視表現(xiàn)技能或藝術(shù)活動的結(jié)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的傾向。于是,我通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jīng)驗。通過幼兒合作,使之學會謙讓和理解,共同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小蝌蚪的方法。
2、發(fā)展觀察力以及膽作畫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樂意參與美術(shù)活動中,體驗手指點畫的.無窮樂趣。
難點:學習手指點畫的技巧,自由表現(xiàn)春天可愛的小蝌蚪的形象。
活動準備:
記號筆、黑色水粉顏料、餐巾紙、圖畫紙、青蛙圖案。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用手指在膠片上點畫。
(1)教師:小朋友,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呼吸新鮮空氣了。你們猜猜是誰坐在荷葉上?咦!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做什么呢?青蛙媽媽正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你們喜歡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嗎?我們今天就先來學畫小蝌蚪。(教師邊用優(yōu)美的話語進行描述邊畫,既把幼兒引入了一種情境,又在不知不覺中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2)教師:小朋友,老師剛才是用什么畫出小蝌蚪的呀?(引導幼兒說出"手指")好,老師告訴你們:用手指畫出的畫就叫手指畫。(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畫"的概念,讓示范與語言的敘述結(jié)合起來,使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畫"的概念。)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tài)。
教師:"小蝌蚪們快活在水里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游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3、教師示范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1)教師示范:"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游動了。"幼兒先徒手在桌上練習,讓幼兒在紙上作畫時增加一次就成功的幾率。"小朋友我們畫小蝌蚪的時候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群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游動了。如果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
(2)講解尾巴的畫法。請幼兒來添畫尾巴。(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給幼兒提供了嘗試、探索的機會,滿足了幼兒主體需求。)教師用指側(cè)畫尾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出怎樣畫出小蝌蚪細細的尾巴。(在幼兒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再示范畫,這樣更容易加深幼兒的印象。).幼兒練習畫尾巴,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畫好后用餐巾紙擦一下手指。 (幼兒充分練習,解決了活動難點并注意到幼兒良好作業(yè)習慣的培養(yǎng)。)
4、交代要求,幼兒作業(yè),教師指導。
(1)出示青蛙圖片:教師:咦!這只青蛙媽的寶寶哪兒去了?告訴你們,它們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畫紙上,快,我們?nèi)デ嗤軏寢屨页鏊膶殞殹?/p>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鼓勵幼兒變換尾巴在身體上的位置畫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勵他們膽細心地操作。(設計"給青蛙媽媽找寶寶"的環(huán)節(jié),是想激發(fā)了幼兒學畫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兒的游戲心理。)
5、評價和欣賞作品
(1)教師:我們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身邊吧!將幼兒作品布置到青蛙圖案旁。
(2)引導幼兒觀看作品教師并給予簡單的評價。(評價時同時展示每個幼兒的作品,總評與點評相結(jié)合使每個幼兒都有了成功的愉悅體驗,加強了兒童的滿足感。)
6、結(jié)束游戲:小蝌蚪找媽媽教師扮作青蛙媽媽,幼兒扮作小蝌蚪游戲。教師:小蝌蚪回到媽媽身邊真開心,我們一起和小蝌蚪做個找媽媽的游戲,好嗎? (游戲后,自然結(jié)束教學活動。這樣的游戲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消除幼兒精神上的疲勞。)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講小蝌蚪變成青蛙的故事,并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我充分利用這次繪畫活動展示了師生共同布"小蝌蚪找媽媽"的畫面。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并發(fā)現(xiàn)小蝌蚪的各種動態(tài),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變小蝌蚪游動的方向,再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xiàn)各種動態(tài)的小蝌蚪。在幼兒作畫時,根據(jù)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和需要對表現(xiàn)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shù)闹笇矶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及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快樂。結(jié)束創(chuàng)設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情景活躍氣氛和緩解幼兒疲勞。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5
活動名稱:
泥工“生日蛋糕”
活動由來:
這個月班里有好幾個幼兒過生日,有的幼兒跟老師說,想在班里跟小朋友一起過生日,于是設計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泥工活動,體會給朋友做生日蛋糕的快樂和滿足。
2、引導幼兒用彩泥、膠泥與其他輔材相結(jié)合的方法制作生日蛋糕。
3、鞏固團、捏、搓等捏泥的基本技能。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橡皮泥、不干泥、膠泥、牙簽等各種輔助材料生日蛋糕的圖片、生日歌、輕音樂、生日蛋糕
經(jīng)驗準備:幼兒過生日的經(jīng)驗
重點:
利用輔助材料裝飾生日蛋糕
活動過程:
一、引入:
放生日歌請幼兒聽。請小朋友猜一猜今天是誰的生日?請出過生日的小朋友,激發(fā)幼兒為這些小朋友制作生日蛋糕。
二、幼兒自己動手制作生日蛋糕
a)看生日蛋糕的圖片:
引導幼兒觀察生日蛋糕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顏色是豐富多彩的。
b)教師介紹制作材料
泥:橡皮泥、不干泥、膠泥、
輔助材料:牙簽、珠子、小瓶蓋、細的吸管……等
c)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在輕音樂中分組制作生日蛋糕。
d)指導幼兒用團、捏、搓的技能制作蛋糕。
e)重點:啟發(fā)引導幼兒運用輔材裝飾蛋糕。
三、送生日蛋糕,體會為朋友過生日的快樂。
1、幼兒制作完成后,請出過生日的幼兒,大家把自己制作的生日蛋糕送給他們,并對他們說句祝福的話。
2、老師今天也準備了生日禮物,出示真的生日蛋糕。
3、大家一起唱生日歌,祝小朋友生日快樂。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一起吃蛋糕。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6
教育教學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音樂的快與慢。
2、認知目標:想象公園里游人活動并與音樂情境聯(lián)系起來。
3、能力目標:用動作模擬表現(xiàn)公園里晨練的各種活動。
活動準備:
1、“音樂”:《到公園走走》。
2、磁帶:《到公園走走》。
3、音樂教育資源磁帶:《大家練身體》。
4、錄音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到公園走走》的畫面,請幼兒說易水:
---你家附近的公園有哪些設施?早晨人們會在公園里做什么事呢?
---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出來。
2、 播放磁帶《到公園走走》,請幼兒仔細聆聽每段樂曲,說一說:
---這段樂曲是快還是慢?
---聽聽這段樂曲,感覺公園里的'人們在做什么。(如幼兒說出散步、打太極拳、跳舞等,請幼兒用適合音樂情境的動作表演出來。)
3、 請幼兒在教室里自由走動,表演在公園里散步等動作,并隨著每段樂曲表現(xiàn)不同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動作來感受音樂節(jié)奏的快與慢。
4、 表演并歌唱《大家練身體》,請幼兒說一說:
---歌曲聽上去有什么感覺?
---帶領幼兒一起唱歌并模仿表演打太極拳和少林拳等。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地演唱歌曲。
---讓幼兒在室內(nèi)空地,自主表演《大家練身體》。
活動延伸:提供音樂磁帶,或簡單的表演道具,讓幼兒模仿公園中的情景,自主地隨著樂曲表演各種動作。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7
活動目標:
1.讓報紙發(fā)出聲音,感受音樂的快慢。
2.在活動中積極主動,情緒愉快。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nèi)容。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廢舊報紙小紙箱兩個快慢音樂
活動過程:
一、和報紙朋友玩游戲,感受樂趣。
今天我們把報紙朋友頂在了——(幼兒說),我們和報紙朋友做游戲。
1.頂在頭頂上,轉(zhuǎn)一轉(zhuǎn)、蹲一蹲。
2.把報紙夾在腿上,跳一跳。
3.把報紙捧在手里,走一走。
4.輕輕地捧著報紙朋友坐到座位上。
二、讓報紙發(fā)出聲音,感受不同的音樂
(一)慢的音樂
把報紙朋友輕輕放在地上讓它休息一會。
報紙朋友不僅會玩游戲,還會唱歌呢,(張老師的報紙要唱歌嘍),你們聽:
1.聽撕紙聲。(老師先撕兩下再蹲下來撕,最后加上模仿聲音)
2.報紙唱的聲音是怎么樣的?
幼兒說,老師可配上動作
3.張老師的.報紙唱得真好聽,你們的呢?
動作加聲音模仿
4.拿起你的報紙一起來唱
(二)快的音樂
1.報紙變成什么了?還有呢?(幼兒多講述一下)它會怎么唱呢?(沙、沙、沙、沙)
你們看,張老師還會變魔術(shù)呢,象什么。
2.花來表演啦:沙沙沙沙(幼兒模仿聲音),舉得高點,唱給我聽聽。
3.報紙花兒會唱沙沙沙沙的歌,我們一起來唱唱歌(聽音樂唱歌)
4.報紙朋友聚在一起唱歌,我們會感覺聲音響一點。輕輕地圍到張老師旁邊來(交代清楚)
三、模仿報紙唱歌,再次感受音樂。
回座位。
1.報紙朋友累了,我們把它送回家吧。
這是誰的家?這個呢?
戴紅花的報紙朋友在哪里?黃花的呢?我們把它們送到自己的家里吧。
送好的小朋友,坐下來陪陪報紙朋友。
2.圍坐在中間
報紙朋友要休息,我們把它剛才唱的歌唱給它聽吧,唱得好聽點
你們唱的歌真好聽,報紙朋友聽著都睡著了,我們輕輕地再唱給它聽,讓它睡得更香
四、結(jié)束活動。
報紙朋友聽著小朋友唱歌,它在夢里笑呢,我們別吵醒它,輕輕地跟它再見回教室吧,等它醒來,再和它做游戲。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8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珍惜每一份資源,做到不浪費,養(yǎng)成良好的環(huán)境意識。
。、培養(yǎng)其口頭表述能力,通過聽故事,能獨立的完整的將大意概述出來。
3、了解紙的由來,學會利用紙,包括廢物利用和循環(huán)利用。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紙、剪刀等,造紙故事,造紙圖、蔡倫圖、顏料、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紙”。
“有個用具它不簡單,可以寫字,還可以把數(shù)算。
訂起來是一本書,拆開來是一張張。
它是誰,我們都來猜猜看!
二、思維發(fā)散:
老師: “有沒有小朋友告訴老師,紙還有什么用途?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在平時,我們怎么用紙的呢?”
幼兒:“紙可以寫字,畫畫,折小鳥,還有好多好多。我們自己就是這么用的。媽媽每天給我一個本子,我都寫字寫完了!
討論:原來紙是這么有用的`東西,那么,你們知道紙是怎么來的嗎?
幼兒:“應該是工人叔叔制造出來的! (聽故事,出示造紙圖片及蔡倫圖片)
小朋友,你們知道紙是怎么來的嗎?是由誰造出來的嗎?(小朋友概述,老師點評。)
三、活動延伸:
我們知道了造紙的過程十分的不簡單,而紙的利用率又十分的高,浪費也很大,我們有沒有什么辦法降低紙的浪費呢?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19
活動目標:
1、學會完整性的幼兒舞蹈組合。
2、培養(yǎng)幼兒身體對節(jié)奏的敏感性,開發(fā)他們的`藝術(shù)潛能。
3、培養(yǎng)幼兒同伴友好相處,合作的個性。
活動準備:
PPT、《快樂的大腳》視頻截選、了解有關企鵝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律動幼兒入場,師幼問好。
二、導入今天,我還到來了一群小企鵝,我們來看看他們在冰山上干什么呢?
讓我們一起到冰山上跟小企鵝跳舞吧!
三、音樂A段動作分解
1、小企鵝跳舞的時候心情是什么樣的?小企鵝高興地時候是怎么跳舞的?小企鵝們都用什么哪個部位跳舞了?怎么跳的?
2、身體各部位分別有節(jié)奏的練習舞蹈動作。
3、教師指導幼兒把分解動作逐一貫穿音樂始終。
4、隨音樂練習
四、音樂B段展示
1、幼兒通過教師講述的故事情景理解冰山融化的過程。
2、配合音樂,用動作表現(xiàn)冰山融化又重新形成的過程。
3、幼兒分角色練習B段后重復A段舞蹈。
五、完整鞏固音樂動作幼兒與教師一起表演舞蹈《冰山上的小企鵝》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20
設計意圖:
孩子進入大班后,對值日工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自我服務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學到一些勞動的小技能,通過自己的勞動得到同伴的認可和喜愛!肚诳烊撕蛻卸枞恕肥且皇自溨C幽默的歌曲,它把勤快人和懶惰人描寫得惟妙惟肖。通過歌唱,它能使幼兒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優(yōu)良品質(zhì)。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變化來表現(xiàn)勤快人和懶惰人的形象。
2、幼兒根據(jù)自己認識創(chuàng)編新歌詞。
3、借助已有經(jīng)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4、感受音樂節(jié)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孩子回家觀察父母在廚房干活的情景。
2、歌曲動畫《勤快人和懶惰人》歌曲圖譜與歌詞內(nèi)容符合的圖片與道具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
2、為勤快人和懶惰人創(chuàng)編新歌詞。
活動過程:
練聲
一、導入
1、復習歌曲《小小粉刷匠》
2、師:喜歡粉刷匠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勤快人),每天只是睡覺不干活是什么樣的人?(懶惰人)
今天孔老師帶來一首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曲內(nèi)容
1、幼兒欣賞歌曲一遍,請幼兒"聽聽歌中兩個人做了什么?"
2、提問:
、俑枨拿?
、诟柚杏袃蓚什么樣的人?
、塾幸粋人做了些什么事情?
、苡幸粋人不做什么事情?
3、幼兒再次欣賞歌曲一遍。
四、學習歌曲
1、感受歌曲節(jié)奏
出示圖譜感受歌曲節(jié)奏
2、學習歌詞
將準備好的圖片貼到圖譜相應的位置幫助記憶歌詞。
3、學習歌曲
(1)、是邊彈琴邊示唱
(2)、跟琴逐句學唱。
(3)、幼兒加動作跟唱。
(4)、拍著手請幼兒小聲跟唱。教師根據(jù)幼兒學唱的效果有重點的指導。
(5)、集體完整演唱歌曲。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xiàn)兩種人。
4、表演歌曲。
用準備的道具表演歌曲。
五、創(chuàng)編歌曲
1、導幼兒想想,勤快人和懶惰人在幼兒園或者在別的地方還會做什么事情?不會做什么事情?分組請幼兒將自己的看法,創(chuàng)編進歌詞中。
2、幼兒分組演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
六、結(jié)束:
鼓勵幼兒做事情認真,要向勤快人學習。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21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知道十二生肖中的小動物的形象
技能目標:能夠運用肢體語言模仿出十二生肖的動物形象
情感態(tài)度目標:愿意使用肢體來模仿小動物的形象,樂意參與到活動中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十二生肖卡片動物
十二生肖幻燈片
十二生肖音樂
經(jīng)驗準備:十二生肖的排序
活動過程:
一、開始
。ㄒ唬┣榫皩。創(chuàng)設錄制小小智慧樹節(jié)目的情景帶領幼兒進入場地,引起孩子的興趣。
1.小朋友們看過小小智慧樹嗎?今天老師接到了大風車劇組打來的電話,他邀請老師做主持人,帶領小朋友們錄制一期以十二生肖為主題的'小小智慧樹,現(xiàn)在我們到了錄制現(xiàn)場了。(用陳述句描述教師及幼兒的具體活動,除必要的提問外,盡量不出現(xiàn)組織教學的口語)
。1)第一組小朋友以小碎步進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第二組小朋友以跑跳步進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第三組小朋友以蹦跳步進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二、中間部分
。ㄒ唬⒁龑в變焊惺芤魳,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十二生肖中不同動物的特點。
。1)、考驗小朋友記憶力的時刻到了。老師要播放一首音樂,小朋友要仔細的聽,看看里面都有什么小動物。放音樂
1.提問。小朋友說出什么就出示什么圖片。這首歌中小動物怎樣了?
。ǘ、引導幼兒感受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
(1)播放課件。
1、請小朋友來創(chuàng)編一下小動物是怎么做的(例:小老鼠是怎樣吱吱叫的)
。2)請小朋友上來表演
(3)選出一個大家一起做
。ㄈl(fā)幼兒將創(chuàng)編過的動作按順序結(jié)合起來進行展示。
(1)、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然后一起和著音樂做動作。
活動延伸:
這期節(jié)目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請小朋友回去后將十二生肖舞創(chuàng)編完,我們下期我們會邀請小朋友們表演自己的十二生肖舞。現(xiàn)在和老師一起回到班級去吧。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22
【設計意圖】
大海里的秘密永遠都吸引著幼兒的目光!逗5资澜纭肥且还(jié)通過幼兒玩色來感受海底美景的美術(shù)活動。在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時,怎樣組織幼兒玩色才能更好的感受來自大海的歡樂與神奇景色,是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根據(jù)《綱要》中所說的“要讓幼兒真正的成為活動的主人”,我便以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自由的在紙上拓印,顏色在紙上留下美麗的形狀,有的'遮擋,有的出穴。在這里我用生動的語言,例如“調(diào)皮的”、“捉迷藏的”等等,啟發(fā)幼兒感受美術(shù)活動的多種表現(xiàn)方法。然后根據(jù)色塊的形狀“借形想象”勾畫出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在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對幼兒的技能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引導幼兒對作品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講述。
【活動目的】
1、嘗試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勾畫各種海底生物。
2、能用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的想象,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幅白紙、水粉、鞋套、筆、音樂、PPT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自由拓印,體驗快樂,鼓勵幼兒穿著鞋套在紙上玩耍,拓印出各種色彩。
播放音樂: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對!我們一起去海邊踏浪吧!
二、欣賞故事,經(jīng)驗積累
1、PPT播放:看看大海里都有什么?它是什么樣兒的?
小結(jié):大海里的秘密可真多。還有許多藏在我們剛才踏浪時留下的色塊里,我們一起找一找吧。
三、尋找春天
1、出示拓印作品:我們看看這些“色塊”的形狀,你覺得它像什么海洋生物?
2、我們換個角度看看,說不定有其它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示范“借形想象”。
。ㄒ笥變喊瓷斓男螤罟闯鲚喞⒓右蕴砑酉胂螅
重點指導:
。1)沿著色塊的邊緣勾線
(2)動物眼睛的畫法。
4、請你把你的發(fā)現(xiàn)也畫出來。(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5、海里的動物高興的手舞足蹈,大海也高興的泛起了浪花。
技法學習:用兩支筆沾上顏色,貼近畫面輕輕敲打,讓顏色“灑”在紙上。
四、引導幼兒講述作品
我們來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請你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是一只怎樣的小動物?它在做什么?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23
教育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鵝媽媽滑稽有趣的形象。
2、認知目標:學習與同伴合作開展接力賽。
3、能力目標:能夠模仿鵝媽媽的`形象特點。
活動準備:
1、鵝的玩具一個,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
活動過程:
1、拿出長絨鵝玩具,跟幼兒講故事《鵝媽媽買鞋》。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鵝媽媽去了哪些商店?買了什么東西?
—鵝媽媽為什么會買那些東西?
—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拿出相應的實物展示: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
2、玩游戲“餓媽媽買鞋接力賽”。游戲規(guī)則:
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派成縱隊站在起跑線后,同時每組選一個幼兒扮演額媽媽,每組都有一籃實物。開始后,排頭的幼兒立即跑向終點;按故事順序選擇一樣返回,交給扮演鵝媽媽的幼兒穿起來。依次類推,先完成隊為勝。
活動延伸:
將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放入表演區(qū),讓幼兒自己佩帶、表演。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24
設計思路:新疆屬于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各民族共同團結(jié)是發(fā)展的前提,11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jié),班上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小朋友,我與漢族小朋友們一起走進他們盛大節(jié)日,了解他們的風俗,體驗一大家人過節(jié)的樂趣。于是我將我園的園本課程《古爾邦節(jié)》做了一些調(diào)整,設計了本次活動。
內(nèi)容與要求:
1、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古爾邦節(jié)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回族人民是怎樣過古爾邦節(jié)的。
3、指導幼兒自主選擇多種材料制作過節(jié)的食品和服裝,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重點和難點:
教學難點: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回族人是怎樣過古爾邦節(jié)的。
教學重點:引導幼兒制作回族服飾和食品;顒訙蕚洌
活動準備:
1、布置回族家庭的場景。請來一位回族老師和回族小朋友。
2、《花兒與少年》音樂,回族小帽20只。
3、準備一些馓子、油香、等食物。
4、有關回族過古爾邦節(jié)的錄像片。宰羊、做粉湯、油香、馓子、烤肉、拜年、唱歌跳舞等。
5、分組活動的材料:玩具羊、玩具刀、彩筆、小紙盤、毛線、皺紋紙、橡皮泥等。
指導要點:
一、以回族老師過節(jié)請客的形式引出課題。
1、教師帶領幼兒聽《花兒與少年》音樂跳回族舞蹈入場。
2、師:“小朋友,剛才你們跳的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呢?”
師:“今天還有一些回族朋友請你們到她們家來作客,我們來看看她們是誰?”
回族老師:“小朋友,你們好,我是馬老師,這是我的女兒迪娜,今天是古爾邦節(jié),我和我的女兒請你們來我家作客,一起來慶祝我們的古爾邦節(jié),好嗎?”師:“今天是古爾邦節(jié),是回族的節(jié)日,讓我們先為馬老師送上節(jié)日的祝福吧。” (指導幼兒學說問候語和學習簡單的回族禮節(jié))馬老師:“小朋友們請坐吧!弊層變褐拦艩柊罟(jié)是回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類似于漢族人的春節(jié)。)
二、了解回族在古爾邦節(jié)時都做些什么。
1、通過詢問主人了解節(jié)慶內(nèi)容。
師:“我們請馬老師的女兒說說他們是怎么過古爾邦節(jié)的.。”
2、教師播放錄像片段,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古爾邦節(jié)的節(jié)日內(nèi)容。
師:“馬老師的家里還有他們過古爾邦節(jié)的錄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過古爾邦節(jié)時都做些什么。”如:宰羊、做油香、馓子、穿漂亮的衣服、唱歌跳舞等。
請幼兒互相討論。
師:“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回族在古爾邦節(jié)時都做些什么呢?”
三、教師提議請大家?guī)椭刈謇蠋熂覝蕚溥^節(jié)的食品和服裝。(以教師與回族教師互動的形式引出這一環(huán)節(jié)。)
師:“哎,馬老師,剛才我們從錄像里看到你們過古爾邦節(jié)時要做許多食物,一定會很忙吧!瘪R老師:“是的,我和我的女兒都快忙不過來了,”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們吧。”
1、以一問一答形式向大家介紹材料。(將材料分成兩組。制作食品和服裝)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制作。將制作好的食物擺在餐桌上,請制作服裝的小朋友將做好的服裝給幾位回族小朋友穿在身上。
四、師生共同品嘗美食,歡慶節(jié)日。
1、回族老師招待大家品嘗美食:“小朋友們,請來品嘗美食吧!
2、播放花兒與少年音樂,帶領大家一起跳舞,感受古爾邦節(jié)的快樂氛圍,結(jié)束。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jié)我幼兒園的本土課程,因為我們昌吉是回族自治州,屬于是少數(shù)民族比較多的地州。我們班本身就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比較多的班級,有3名哈族小朋友,2名維吾爾族小朋友,還有十幾個回族小朋友,而古爾邦節(jié)又是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盛大節(jié)日,正好趕上11月古爾邦節(jié)到來之際,我集結(jié)了我園一些優(yōu)秀老師的思想,創(chuàng)編了這個活動。為了讓大部分幼兒能有一個已有經(jīng)驗的連接,我用漢族人的春節(jié)有什么特點,在前一天做了鋪墊。這也是應用了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發(fā)展是由兒童能夠獨立地做什么以及兒童在成長或能力較強發(fā)的同伴的幫助下能夠做什么這兩者共同決定的。“讓他們跳起來就能夠得著”這樣既有成就感,還能積累新經(jīng)驗。
如果重新組織這堂教學,我會分兩個課時來上,一節(jié)課25~30分鐘熱身的《花兒與少年》即興舞蹈,看錄像片,組織大家裝飾回族小馬甲和回族小帽子,介紹裝飾材料等。時間整體上有點緊,我之前上這次課大概用了40分鐘,時間沒把握好。如果在上這節(jié)課,我會分兩個課時,這樣每個課時都會充分一些,孩子們掌握的也會扎實一點。
點評:
活動的主題很好,既來自于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又豐富提升了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設計思路上也體現(xiàn)了將兒童的感受體驗和認知豐富相結(jié)合的宗旨;顒拥臏蕚漭^為豐富和扎實,但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的經(jīng)驗提升和情感豐富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集體教學活動要有目標要求但又不能太過于飽滿,因為兒童的情感體驗是有一個過程性的,如果定位在藝術(shù)活動可以側(cè)重情感上的體驗和表達,對于古爾邦節(jié)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和認知豐富可以放在活動前期,它也能為兒童的藝術(shù)表現(xiàn)與表達提供基礎。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25
活動目標:
1、在拼貼過程中享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
2、能用蛋形拼出老鼠的不同動態(tài),并進行簡單的添畫。
3、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重點:
通過操作創(chuàng)作老鼠的`不同動態(tài)。
活動難點:
老鼠耳朵的部位和頭部動作的對應。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紙、筆、操作卡片、雙面膠、教師示范用大卡片。
2、經(jīng)驗準備:看過有關老鼠的動畫片,對老鼠的動態(tài)已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初步認識老鼠的外形特征。
師:今天我要用這兩個蛋形來變個魔術(shù),瞧,大蛋和小蛋是一對好朋友,總喜歡在一起。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小頭畫上小鼻子,大頭畫上大耳朵;再畫兩根長胡子;大蛋畫上四條腿和一條細細長長的小尾巴,小老鼠就變好了!(教師邊講述邊演示圖片,并添畫上老鼠的四肢和尾巴。)
二、感知老鼠的各種動態(tài)。
1、通過變化老鼠頭部方向,感知鼻子和耳朵的正確位置。
2、游戲“小貓抓老鼠”,豐富老鼠更多的動態(tài)。幼兒在游戲中變化老鼠造型,教師即時用圖片擺出相應造型。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
1、擺弄卡片變出老鼠造型,粘貼后并添畫五官、四肢和尾巴。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畫出老鼠的不同動態(tài)。
3、畫好之后,說說你畫的老鼠在干什么?
四、評價
1、動態(tài)評價:在幼兒作畫的時候,教師及時引導、評價。
2、將作品張貼在展示板上,請個別幼兒講述:“你畫的老鼠在干什么?”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01-20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15篇)03-22
幼兒園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03-18
藝術(shù)領域教案02-18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詳案:樹葉貼畫03-07
中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集合15篇03-22
大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12-31
小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