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乘法估算教案

時間:2023-01-24 17:07:45 教案 投訴 投稿

乘法估算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乘法估算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乘法估算教案

乘法估算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過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3.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產、生活。

  教學重點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進行估算。

  教學難點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800×3= ×9= 250×4= 300×5=

  24×3= 60×4= 240×2= 19×20=

  30×70= 600×3= 80×90= 18×4=

  2.求出下面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

  98 429 591 7692 8170

  二、探究新知

  1.介紹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也只要算出近似數(shù),不需要算出準確數(shù)。這樣的計算叫做估算。

  2.板書課題: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3.教學例11:

 。1)讓學生讀題,找了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題意。

 。2)提問:大約收大棗多少千克是什么意思?

  使學生明確:大棗的.重量不必求出準確的千克數(shù)。

 。3)分析:816是800多一些,接近800,多出的16不滿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不滿5,把百位后面的尾數(shù)舍去,816的近似數(shù)是800.

 。4)估算時,先求出大棗重量的近似數(shù),為了不忘記,可以把近似數(shù)寫在816的下面。

 。ㄇЭ耍

  想:816約等于800,800乘3等于2400.

  答:大約收大棗2400千克。

 。5)因為是大約收大棗的千克數(shù),因此用符號“≈”表示約等于,816×3≈2400(千克),答時,不要丟掉“大約”兩字。

 。6)反饋練習:714×4.

  4.用類推法分組自學例12.

 。1)每小組派一個代表匯報結果,并口述解題思路。

 。2)使學生明確:

  295接近300,95過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數(shù)滿5,把百位后面的尾數(shù)略去后,向百位進1,295的近似數(shù)是300. 295×9,可以這樣估算300×9,得2700.過程如下:(米)

  答:小王家離學校大約有2700米。

 。3)用準確數(shù)計算

  295×9=2655(米)

  2655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數(shù)得2700.

  說明估算和實際乘的結果相同。

 。4)反饋:584×6.

  三、課堂

  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先把另一個因數(shù)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省略,求出近似數(shù),再和一位數(shù)相乘。

  四、隨堂練習

  1. 說一說把第一個因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看是多少?(口答)

  826×3 488×6 206×4 692×4 310×7

  2. 出示練習五第5題。

 。1)一個因數(shù)是715,另一個因數(shù)是7,積大約是多少?

 。2)195乘以4大得多少?估算的結果比乘得的準確數(shù)大一些還是小一些?

  五、布置作業(yè)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調查一下:

  1.本校有學生( )人,大約是( )人。

  2.本街道(居民樓或本村)有居民( )人,大約( )人。

乘法估算教案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0頁例7練習十五1、2、3、4、5、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驗估算的過程,初步了解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進行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用幻燈片出示教科書第70頁例題主題圖:

  “三年級一班29個同學去參觀航天航空展覽,門票每張8元。”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補充提出:

  如果老師這時只帶250元錢去夠嗎?]

  二、嘗試解決。

  1、教師先請學生猜一猜帶250元夠不夠?再請學生思考怎么知道我們猜得對不對呢?看看小精靈是怎么說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約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計算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啟發(fā)學生想出前面我們已經學過整十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口算。我們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數(shù)來估算。]

  4、因為8×30﹦240,所以8×29的積比較接近240。我們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靈介紹“約等號”?梢妿250元夠買門票。

  三、鞏固練習。

  1、估計下列幾道乘法算式的積大約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說明各應看成幾百或幾十。

  說明因數(shù)是三位數(shù)時,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數(shù)既可。]

  2、完成教科書第70頁“做一做”。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答案。結合訂正答案的過程

  讓學生說一說估算的過程。]

  2、請學生舉出幾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開頭我們碰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的?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五、作業(yè)設計

  1、完成P73----1

  先獨立完成,寫出過程,指名說一說

  2、完成P73----2、3、4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題意,列算式估算

  3、完成P73----5

  先不做,讓學生說說每個小題怎么估算,統(tǒng)一方法后再算

  4、完成P73----6

  三個問題明確哪個問題是精算,哪個問題是估算,再讓學生動手做]

  六、板書設計

  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乘法

  三年級一班29個同學去參觀航天航空展覽,門票每張8元,老師這時只帶250元錢去夠嗎?

  29×8≈240(元)

  30×8=240(元)

  答:帶250元錢去夠。

  [教學反思]

  這部分知識使學生發(fā)現(xiàn)有些問題用估算就可以解決,體會到了估算的價值。學生理解了要根據(jù)實際問題采用往大估、往小估的策略解決問題,學會了根據(jù)具體情境靈活應用。

乘法估算教案3

  教學目的:

  讓學生學會乘法估算方法,并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估算方法

  教學用具: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教學例5

 。1)投影出示例5圖,讓學生說說題意,明確此題并不用求出準確數(shù),只要估算就行了。教師板書:49104

 。2)學生討論估算方法

 。3)匯報:

  生:4950 104100

  50100=5000,應該準備5000元。

  生:4950 104110

  50110=5500,應該準備5500元。

 。4)比較

  師:誰的估算好一些?為什么?

  生:第二種估算方法好一些。

  要求帶多少錢,在估算時要把近似數(shù)取大些,才不會造成錢不夠的.現(xiàn)象,所以這道題用第二種估算好一些。

  2、P60的做一做

  獨立完成,訂正時說估算方法。

  二、鞏固練習

  1、P61、1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不一樣,只要是正確的都給予肯定,不作統(tǒng)一要求。

  2、P61、2-4

  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估算方法。

  3、P62、5

  先在小組內交流估計方法,后在全班交流

  4、P62、7,P63、9、10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P63、12

  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

  三、布置作業(yè)

  P62、6,P63、8、11

乘法估算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能夠正確地口算出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并且還可以用來檢驗計算的結果,同時估算意識的建立也有利于數(shù)感的培養(yǎng)。

  學情分析

  乘法估算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礎,因而在學生有一定口算能力的基礎上進行估算教學,在教學本課時,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創(chuàng)設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培養(yǎng)學生從數(shù)學的角度觀察周圍世界的習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過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3、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產生活。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進行估算。

乘法估算教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上冊數(shù)學教科書P.58例4及練習九。

  教學目的:

  讓學生學會乘法估算方法,并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估算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乘法估算。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知識鏈接,引入新課

  1、口算:20×40= 130×50= 100×90= 2100×3= 3000÷6= 4×23= 2100÷7= 28×3=20xx×7= 50×6= 800×5= 720+58=

  2、估算:89×30 32×48 43×22 35×19 24×39 63×29 71×80 52×683、

  師:學校組織秋游活動,我們四年級同學去××公園,去那里的費用是每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園門票,四年級全年級共有104人,老師大約應該準備多少錢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乘法估算

  學習目標:學會乘法估算方法,并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估算方法。

  二、指導自學

  1、你們能幫老師估算一下大約應該準備多少錢嗎?

  2、獨立估算,并寫出估算過程。

  三、學生自學

  1、學生獨立完成自學指導,教師巡視指導。

  1)小組內學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結果。并說明理由。

  2)全班交流。反饋學生估算結果。

  3)鼓勵學生說出多種想法。對估算結果進行評價。師:你認為誰估計得更接近準確的錢數(shù)呢?為什么?在估算的.時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結:接近準確值(符合實際);計算方便(將兩個因數(shù)看成整十、整百或幾百幾十的數(shù))。

 。、檢測自學效果運水公司為居民運送純凈水,一月份運送718桶,照這樣計算的話,估算一下,全年可以運水多少桶?

  四、達標檢測

  你是怎樣估算的?《新編小學生字典》有592頁,大約是()頁。小明每分鐘打字108個,大約是()個。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約是()千克。小明同學走一步的平均長度是62cm,他從操場這頭走到那頭共走了252步。操場大約長多少米?a1800米b1200米c1500米3沙坪小學有學生612人,全鄉(xiāng)有這樣的小學19所,全鄉(xiāng)約有多少名小學生?燕鷗從北極飛到南極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飛780千米,20天能飛到嗎?

  五、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六、課堂作業(yè):第63頁8、9、10、11、12。

  七、教學反思

乘法估算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同學經歷實際生活中運用估算的過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2、重視培養(yǎng)同學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了解估算在生活中應用的必要性,發(fā)展同學估算能力,讓同學擁有良好的數(shù)感。

  3、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形成具體問題采用具體的方法分析的辯證觀點。

  教、學具準備:課件、同學收集生活中要求估算的素材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隨同著金黃的落葉,秋天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紅星小學準備組織同學們去公園秋游,但是遇到了一些問題想請你們來解決,一起來看看吧。(出示圖片第60頁例5的主題圖)

 。ㄟ@里由秋游中遇到的買門票與車票的問題直接引入本課。是因為“秋游”是同學所熟知和喜愛的活動,能為同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同學解決問題的愿望。)

  “四年級同學去秋游。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應該準備多少錢買票?”

  師: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用自身的方法算算,看誰算得又快又對。

  板書:49×104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把因數(shù)估計得大些的情況。

 。1)同學獨立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請解決好的同學上黑板寫出過程,并介紹一下自身所用的方法,適當?shù)丶右越忉尅?/p>

  (前面同學已經學過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而且同學也有一定的實際購物經驗,在此基礎上讓同學根據(jù)實際情況獨立解決這個問題,最后在全班匯總,研討各種解決方法的可行性。在這里老師放手讓同學嘗試,培養(yǎng)同學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介紹:用筆算算出的,這樣的結果很準確。)

  應該準備5000元。(介紹:先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到各個因數(shù)的近似數(shù),再計算出結果)

  應該準備5500元。(介紹:把兩個因數(shù)都估計成是大一點的整十數(shù),再將它們相乘,得到估算結果)…………

 。2)同學在小組內交流,選擇合適的算法,并說明理由。

  師:假如你是帶隊的老師,你會選擇哪種估算方法呢?請在小組內討論,并說明理由!

  (教師充沛地尊重同學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同學通過在小組中的討論,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了解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同學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小組派代表在全班匯報交流。

 。4)小結

  師:這些方法都是正確的。但生活中我們在做準備時,一般都采用估算的方法。同時為了使準備顯得更充沛,在估算時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是將數(shù)字估計的大些。對于這個問題而言,當然是選擇把錢準備多些的方法更符合實際。

  把板書補充完整:49×104≈5500 (元)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是要用乘法的估算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板書:乘法的估算

  2研討可以用四舍五入方法的情況。

 。1)出現(xiàn)解決的問題

  師:現(xiàn)在同學們來到“海洋世界”的水上扮演館,這時他們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你們還能選擇正確的方法來解決嗎?試一試!

  課件出示:

  在“海洋世界”的水上扮演館中,觀眾的看臺分成了12個區(qū),每個區(qū)有58個座位,大約可以同時容納多少人觀看扮演?”

  (2)解決問題,并找出合適的方法。

  師:請獨立完成在練習本上。

  同學獨立完成,再請做好的同學上黑板寫出來,并請他們介紹自身的方法,說明自身的理由。(請幾位方法不同的同學,注意要會說出自身的理由。)…………

  再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找到認為合理的方法。

  小組派代表說明自身的選擇,全班討論出合適的方法。…………

 。3)小結

  師:我把同學們的意見整理了一下,意思就是在這里它只要求大家了解大概能容納多少人,就要使結果盡量地接近準確值,所以同學們可以用把兩個因數(shù)四舍五入的方法來估算。說得真有道理,我也同意你們的意見。

  3研討乘法估算的方法。

  師:我們找到的估算方法有這么多,那你認為,乘法到底該怎樣估算呢?

  同學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再在全班匯報。

  (讓同學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了解到解決問題時應當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培養(yǎng)了同學分析問題、歸納方法的能力。)

  小結:把同學們的`意見歸納起來就是,估算時,一是要使計算簡便,(把兩個因數(shù)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數(shù));二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作準備的時候可以把因數(shù)估計大些,有的時候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結果更接近準確值。一句話,就是估算方法有很多種,卻沒有固定的方法,要根據(jù)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來到了游樂場。(出示圖片)這些是游樂場局部的游玩項目,有摩天輪、極速風車、旋轉木馬······。

  1、解決游玩中數(shù)學問題。

  師:他們在游樂場中又碰到問題了,繼續(xù)嗎?

 。1)必答題:摩天輪最大載重量4000千克,四年級同學平均體重是28千克,四年級104名同學可以同時乘坐摩天輪嗎?

  師:摩天輪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選擇你喜歡的游樂項目,并從中選擇一道數(shù)學問題,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解決。

  (2)自選題。

  A:旋轉秋千一次可以乘坐48名游客(滿坐),上午運行15次,上午玩旋轉秋千的游客大約有多少人?

  B:玩超速風車每人每次需要18元,四年級104名同學,需要準備多少錢買票?

  18×104≈20xx(元) 18×104≈2200(元)

  20 100 20 110

  2、解決返程的數(shù)學問題。

  師:秋游活動即將結束,他們準備乘車返回學校,請同學們幫算一算:從游樂場到學校的路程是125千米,同學們乘車返回時,客車每小時行63千米,3小時能否返回學校。

 。ㄊ雇瑢W能靈活地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四、反饋小結

  自我評價和小結。評價一下自身在這節(jié)課中的表示以和收獲。

  師:估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也是多種多樣的。當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的時候,也是要注意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實際中用好我們的數(shù)學!

  教學反思:本課從設計上體現(xiàn)“從同學動身,為同學的發(fā)展而預設”原則,課堂上充沛調動同學的自主參與和交流合作,在合作交流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整節(jié)課樸實、自然,時刻體現(xiàn)對同學發(fā)自于內心的關心和引導,突出的表示在以下方面:

  1、找準同學的認知起點,放手讓同學自主探究。我從同學的已有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動身,讓同學“試一試”,獨立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結果發(fā)現(xiàn)所找到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這里,我并沒有將本節(jié)課的觀念強加給同學,而是尊重每一位同學的觀念,讓他們在互相的交流討論中找到合適的方法,知道要根據(jù)不同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2、引導同學主動建構知識,培養(yǎng)同學的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我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同學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感受他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過程,改變自身在認知方式上的單一性,協(xié)助同學發(fā)展和深化對數(shù)學的認識。

  3、整節(jié)課中,以問題為紐帶,引導同學通過解決問題、講解問題、分析問題等方法,特別是協(xié)助同學自身形成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探索估算戰(zhàn)略,培養(yǎng)同學的問題意識和估算意識。

  本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遺憾之處:

  1、是在同學對玩超速風車游戲時,四年級104名同學需要準備多少錢有爭議時,有的同學說將18×104看作18×100來估算,得出的結論是錢不夠;有的同學說將18×104看作20×100來估算,得出的結論卻是能買到票。對此,我只是引導同學去找到正確的答案,卻錯過了一次進一步挖掘錯誤的原因,從而將知識引向深入的機會。

  2、課前,我設想:在導言后告訴同學,我們秋游時,無論坐車還是玩游戲都要注意平安,對同學進行平安教育。但是課堂上忘記了。

乘法估算教案7

  估算是一種數(shù)學思想!俺朔ǖ墓浪恪本褪窃诓恍枰_計算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簡便的、粗略的計算。要讓同學明白這種數(shù)學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時結合同學的生活實際,讓同學依照自身的需要、思維習慣和個體差別,采取不同的估算戰(zhàn)略,從而體會估算的實際意義,學習不同的估算戰(zhàn)略,并能運用自身的估算戰(zhàn)略解決實際問題。

  一、猜一猜

  師:(電腦出示學校圖)“同學們,誰了解我們學校多少。 

  師:我們學校同學的人數(shù)有多少?(提供信息:大約是1700人,比1700人少)板書:1700

  生1:1680師:少了生2:1695師:少了

  生3:1699師:對并板書:16991700

  師:我們學校的老師人數(shù)是多少?(提供信息:大約是70人,比70人多)

  板書:70

  生1:71師:少了生2:78師:多了

  生3:75師;還是多了生4:73師:對

  并板書:7370

  師:我們的多功能教室的座位有多少個?(提供信息:大約是180個,比180個少)板書:180

  生1:178師:多了生2:177師:真聰明

  并板書:177180

  師:我們學校的'電腦有多少臺?(提供信息:大約110臺,比110臺少)

  板書:110

  生1:109師:多了生2:105師:少了

  生3:106師:你真棒!并板書:106110

  師:這些數(shù)中1699、73、177、106是什么數(shù)?1700、70、180、110是什么數(shù)?那么它們之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呢?

  生:準確數(shù),近似數(shù)。約等號。分別寫出約等號。

  板書:1699≈170073≈70177≈180106≈110

  師:約等號象什么。

  生1:“約等號象波浪一樣,等號是直直的兩個短橫!

  生2:“我覺得約等號象飄揚的國旗。”

  生3:“我覺得約等號象是等號喝醉了酒一樣,歪歪扭扭的!

  師:揭示課題,板書:乘法的估算

乘法估算教案8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近似數(shù),能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

  2.學會一個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估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匯報各種數(shù)據(jù)。

  2.學生匯報,老師選擇數(shù)據(jù)進行板書。

  3.分析以上這些數(shù),看看它們在表達的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4.引出課題。

  二、教學新課。

  1.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數(shù)。

 。1) 選擇板書中的一個準確數(shù),(如518)說說它接近幾百?

  (2) 比較518最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

 。3) 518=500這樣寫行嗎?為什么?自學課本。

  (4) 教學“≈”號的讀法和寫法。

  (5) 出示數(shù),試寫。

  425 341 623 702 854 791

 。6) 比較854和791與其他幾個數(shù)和在取近似數(shù)時有什么不同?

 。7) 觀察討論。

  2.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數(shù)。

 。1) 選擇學生舉例中的四位數(shù),學生試練習。

  (2) 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

  3.得出“四舍五入”法。

  (1) 比較省略百位、千位后面尾數(shù)方法,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 如果要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shù),又該怎么辦?

  (3) 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求它們的近似值。

 。4) 做課本上的第一題。

  4.學習“一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估算。

  自學為主。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2題。

  2.估算一下,下面的結果對嗎?

  759×4=3206 312×6=1726

  3.課本中的練習。

  四、課堂。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p12

乘法估算教案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1頁例10、例11,練習五第4至8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了解估算的用處,初步掌握乘數(shù)是一位數(shù)乘法的估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估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難點:了解和掌握估算方法。

  教學關鍵:掌握估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簡單說明估算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計算只要大概估計一下它的得數(shù)是多少就夠了,不必算出準確數(shù)。比如媽媽要買5袋餅干,帶多少錢合適呢?媽媽想:“每袋餅干1元8角,將近8元,買5袋帶10元就夠。”像這樣不算出準確數(shù),只計算出大約的數(shù),就是估算。

  二、教學例10。一個棗園收小棗816千克,收的大棗的重量是小棗的3倍,大約收大棗多少千克?

  讀題,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

  說明“大約收大棗多少千克?”就是要我們估算出大棗重量的近似數(shù)。

  聯(lián)系買餅干的例子,說明要估算大棗重量的近似數(shù),先要求出大棗重量的近似數(shù)。

  說明求816的近似數(shù)的方法:只保留整百的數(shù),把百位后面的零頭(也叫尾數(shù))“16”去掉,16不滿。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數(shù)不滿5,就把百位后面的尾數(shù)直接舍去。

  練習:826、837、849的近似數(shù)各是多少?

  估算816×3的結果:用近似數(shù)800乘以3,口算出得數(shù)2400。為了避免忘記,可以把800寫在816的下面,寫得小一些。

  提問:2400是收大棗重量的準確數(shù)嗎?

  說明橫式的寫法:2400是估算得到的近似數(shù),因此在橫式中不能用等號,只能用“≈”約等于符號,在答句中要注意不要去掉“大約”兩字。

  驗證估算的結果與實際求得的結果是否接近,指名計算816×3=2448,然后乘2448的近似數(shù)。指出:2448十位上的數(shù)不滿5,把百位數(shù)后面的尾數(shù)略去,約等于2400,與我們估算的結果一樣,說明估算結果與實際計算的結果是接近的。

  三、教學例11。王老師騎自行車用1分的時間行了295米,從家到學校用了9分。王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多少米?

  讀題后。由學生列出乘法算式。

  提問:

 。1)從哪兒看出這道題只要求估算?

 。2)根據(jù)例10,讓學生說一說乘法估算的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說明求295的近似數(shù)的方法:還是保留整百的數(shù),把百位數(shù)后面的尾數(shù)略去,但是尾數(shù)是95,已超過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數(shù)滿5,把百位數(shù)后面的.尾數(shù)略去后,向百位進1,295的近似數(shù)是300。

  引導學生估算295×9的結果:用近似數(shù)300乘以9,得2700。強調2700是近似數(shù),橫式里要寫“≈”。

  驗證估算結果與實際計算結果是否接近。指名算出295×9=2655,求出2655的近似數(shù)。2655十位上的數(shù)滿5,略去尾數(shù),向百位進1,約等于2700。

  四、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一位數(shù)乘法的估算方法。

  乘數(shù)是一位數(shù)乘法的估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應注意什么?

  教師概括說明:乘數(shù)是一位數(shù)乘法的估算,只要把被乘數(shù)按照上面的方法求出的近似數(shù),再和乘數(shù)相乘,注意橫式中要寫“≈”符號。

  試算“做一做”中的習題,訂正時重點提問估算的步驟。

  五、課堂練習。

  練習五第4題及第5題。

  六、課外作業(yè)。練習五第6、7、8題。

乘法估算教案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2.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歸納概括、遷移類推的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自主探索、勇于嘗試的勇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

  1.小明的家離學校大約十分鐘的路程,學校組織活動,要求8點鐘集合,小明幾點鐘從家出發(fā)合適?

  (在學生討論發(fā)言的基礎上,應該明確:他至少7點50分從家出發(fā),實際上,為了不遲到,他應該提前幾分鐘,7點45從家出發(fā)比較合適.)

  2.這個時間你是怎樣得到的?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估算?

 。ㄔ诠烙嫷幕A上進行推算,這就是估算.)

  3.請你舉例說明,你在生活中見到過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用到過估算?

  二、嘗試討論

  1.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下面題目:

  a.一所學校的階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個座位.這個階梯教室大約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個字,共有31行,這份稿件大約有多少個字?

  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區(qū)散步,小明每分鐘大約走39米,他繞健身區(qū)一周走了12分鐘,這個健身區(qū)一周長大約有多少米?

  2.讀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解決這些問題,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3.同學之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歸納: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并說出你們是怎樣想的?

  a 22≈20,18≈20,20×20=400(人)

  b 29≈30,31≈30,30×30=900(個)

  c 39≈40,12≈10,40×10=400(米)

  2.觀察這幾道題目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都是用乘法.)

  3.根據(jù)自己解答過程中的體會和同學的匯報,試著說一說怎樣進行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對估算的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分別取近似數(shù),再用兩個近似數(shù)相乘.)

  四、鞏固練習

  1.一本書有50頁,每頁排23行,每行26個字.這本書大約有多少萬字?

  2.小麗每分鐘步行52米,1小時大約走多少千米?

  3.一個糧店平均每天大約賣切面790千克,一個月大約賣切面多少千克?

  4.一個苗圃有育苗地4塊,每塊地有91行,每行種89棵樹苗.這個苗圃大約培育多少棵樹苗?

  5.一塊長方形地,長98米,正好是寬的2倍.這塊地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6.說出下面哪些內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億.

  (2)在跳繩比賽中,東東跳了98個.

  (3)這輛公共汽車上大概有40人.

 。4)我們班有45名同學.

  (5)小紅三分鐘能寫85個字.

  7.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下面各題算得對嗎?

  47×52=3414

  69×51=2992

  8.估算:

  (1)10分鐘你的脈搏大約跳動多少下?

 。2)全校大約有多少學生?

  五、質疑提高

  1.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

  2.怎樣進行兩位數(shù)乘法的'估算?請你舉例說明、

  3.還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并解疑、

  六、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一估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經歷估算的全過程,學會估算的方法;

  2.讓學生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養(yǎng)成估算意識。

  活動準備

  天平、尺子、黃豆、紙

  活動過程

  1.學生每6人為一組,每組發(fā)給一袋黃豆和一打紙。

  2.教師提問:每組有500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這一打紙大約有多少張?請大家估算一下。

  3.討論出估算步驟再操作,需要工具可以來領取。

  4.動手操作時合理分工協(xié)作。

  5.填寫估算報告表,檢查計算是否正確,并做好匯報的準備。

  參考1:

  黃豆粒數(shù)估算報告

  估算步驟

  先數(shù)出10克的黃豆有56粒,再算整袋黃豆500克有50個10克,也就是有50個56。

  所用工具

  天平

  估算結果

  共有50×56=2800(粒)

  參考2:

  紙的張數(shù)估算報告

  估算步驟

  先量出1毫米有10張紙,再量出整打紙有4厘米1毫米,也就是有41個10。

  所用工具

  尺子

  估算結果

  共有41×10=410(張)

  拼擺算式

  活動目的

  1.使學生能熟練進行加、減、乘、除的口算.

  2.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寫有數(shù)字3、+、—、×、÷、( )等符號的紙牌。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題目:

  下面有5個算式,請你在這5個算式中,添上適當?shù)模、—、×、÷、?)等符號,使它們的得數(shù)都等于100.其中,每一個算式中的3,可以任意分組,例如3,33,33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 3=100

  2.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發(fā)給一組紙牌進行拼擺。

  活動目的

  訓練學生進一步熟悉乘法口算.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題目:開學初,學校要給同學們訂做校服,每套服裝是300元。

  2.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分年級調查各班的學生人數(shù)。

  3.口算各班應收的服裝錢數(shù)。

  4.口算各年級應收的服裝錢數(shù)。

  5.口算學校應收的服裝錢數(shù)。

乘法估算教案11

  教者:xx

  單位:xx市師范附屬小學校教齡:五年

  職稱:小學一級教師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第五冊乘法估算

  二、教學目標:

  1.在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和習慣。

  2.在現(xiàn)實的問題情景中,體驗如何把握數(shù)的大致范圍,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3.在估算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運用數(shù)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

  三、教學重點:掌握估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四、教學難點:在估算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運用數(shù)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和合作精神。

  五、課題研究在教學設計中的滲透:在教學設計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對于“魚媽媽想買3個籃球,他只帶了200元錢,他帶的錢夠嗎?”這個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并從中自己總結得出估算的方法。

  六、教學設計:

 。ㄒ唬﹦(chuàng)設情景

  數(shù)學王國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那么你們知道嗎,怎樣才能走進數(shù)學王國?首先,同學們讓我們踏上口算這座通往數(shù)學王國的階梯,邁出我們的第一步。

  (二)練習:1.口算

  30×7= 60×3= 24×7= 45×8= 15×3= 24×2= 400×3= 168×2= 2.求出下面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

  529 763 8376 7540

 。ㄈ┮鰡栴}

  大家還記得《海底總動員》里的那兩條小丑魚嗎?你們喜歡他嗎,今天這兩個小家伙邀請同學們去海底世界——這個智慧的王國遨游,你們覺得怎么樣?

  那好,讓我們出發(fā)吧!學生歡呼!

  你們看,小魚們來迎接我們了!

  魚媽媽有許多魚寶寶,魚媽媽很愛他的寶寶,可是他發(fā)現(xiàn)小魚最近越來越胖,他決定去買幾個籃球,讓小魚多運動運動,這樣才健康嘛!

  魚媽媽來到了商店,看到有好多種籃球,魚媽媽想買3個籃球,他只帶了200元錢,你們說他帶的錢夠嗎?

  學生發(fā)表意見

  魚媽媽,看見有一種籃球的價格簽上寫著大大的“驚爆價”你在商店里見過這3個字嗎?

  學生解釋驚爆價

  魚媽媽決定要買這種籃球,這種籃球到底多少錢呢?你們想知道嗎?告訴你們也可以,不過,老師可有條件的,當我給出單價,請你們馬上估計出200元錢夠不夠買這樣的3個籃球!如果你認為夠,請你站起來!

  (四)解決問題

  學生判斷并用行動和語言作出答案。

  那請認為夠的同學,你來說說,你是怎樣估計出來的?那請估算的最快的同學,你來說說,你是怎樣估計出來的?(1)58×3=174(元)

  174<200夠

 。2)50×3=150(元)

  8×3=24(元)150+24比200元少。

 。3)58≈60 60×3=180(元)

  我們再來看這道題,就問魚媽媽帶的200元錢夠不夠買3個籃球,這3種方法哪種你認為最適合?

  明確:估算的方法可以多樣,好的估算方法,首先要做到快,再力求更接近

  準確值。

  估算方法選擇的原則是什么呢?原則:

  1、根據(jù)題中的要求

  2、根據(jù)實際的需要,靈活選擇

  同學們可真聰明,要知道在實際生活中,有些時候要算出一些東西需要多少錢,還剩多少錢的時候需要算出準確數(shù)?捎行⿻r候不需要我們計算出準確的數(shù)值,我們就可以算出大約的數(shù),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乘法的估算。(板書:乘法估算)

  明確:估算的時候,我們可以先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數(shù)中的多位數(shù)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省略,求出近似數(shù),再和一位數(shù)相乘,求近似數(shù)的式子中要寫≈。

  你能舉個例子,我們在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乘法估算?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子

  這時候魚媽媽,又看見有一處柜臺在宣傳新產品,特別水下足球。新產品呀,魚媽媽非常好奇,想感受一下高科技,可是魚媽媽帶的200元錢夠嗎?這種水球推廣優(yōu)惠價是74元,你說魚媽媽能買嗎?

  總結:74≈70,70×3=210(元)已經不夠了,而且74≈70已經是少算錢了,那實際200元錢肯定不夠。

  (五)鞏固練習:

  練習1:小魚聽說媽媽給他們買籃球了,高興的立刻全體集合迎接媽媽,小魚們排成8排,每排站18條小魚,大概來了多少條魚寶寶呢?

  練習2:

  學年的同學知道咱們班的同學去了海底世界參觀,他們也要去,老師們一研究,帶大家去參觀海洋館吧,學年一共有12位老師,619名同學,成人票是28元,兒童票是9元,大約帶多少錢去才夠?請你幫老師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算一算。

 。┯螒虿僮

  我們今天的遨游海底世界智慧王國的旅程就要結束了,小魚們要送給我們一份禮物,那禮物到底是什么呢?謎底需要大家自己去開動腦筋去尋找。

  出示游戲用具,講清要求,開始游戲。

  結語:我們滿載著收獲要離開海底世界這個智慧的王國,你們相對魚媽媽和

  小魚說些什么?誰想說,就站起來對他們說好了。他們在聽呢!

乘法估算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頁例2,練習十五第4~7題。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體驗估算的過程,初步了解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用多媒體幻燈片逐一出示各種圖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

  圖片內容是:

  郵局郵票出售處,有的郵票一枚80分,有的郵票一枚60分。

  百貨商店鞋柜,一雙旅游鞋78元,一雙皮鞋164元。

  電影院售票處,日場一張電影票15元,夜場一張電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約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臺,每盒圖釘120個,每包日記本25本。

  2.出示課本第70頁例2主題圖:三年一班29個同學去參觀航天航空展覽,門票每張8元。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補充提出:如果老師這時只帶250元錢去,夠嗎?

  二、嘗試解決

  教師先請學生猜一猜帶250元夠不夠?再請學生思考怎么知道我們猜得對不對呢?看看小精靈是怎么說的?

  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約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計算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啟發(fā)學生想出前面我們已經學過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口算,我們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數(shù)來估算。

  因為8×30=240,所以8×29的積比較接近240,我們可以列成算式8×29≈240。再由小精靈介紹約等號。

  可見帶250元夠買門票。

  三、拓展引申

  估計下列幾道乘法算式的積大約是多少?

  32×649×5218×4581×2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說明各應看成幾百或幾十。說明因數(shù)是三位數(shù)時,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數(shù)即可。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70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答案。結合訂正答案的過程讓學生說一說估算的過程。

  2.用上課開始時呈現(xiàn)的幾個問題情境和學生們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估算結果,找出答案。

  3.請學生舉出幾個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例子。

  五、課堂小結

  1.這節(jié)課開頭我們碰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的?

  2.上這堂課,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生活中有許多數(shù)學問題,我們應盡可能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來解決。)

乘法估算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材59頁和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同學能結合具體情境,在積極參與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給同學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培養(yǎng)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學會乘法估算。

  教具、學具準備:主題圖等。

  教學流程:

  一、知識遷移,導入新課

  1、你能說出下列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各是多少嗎?

  69、22、74、87、99、18

  2、下列豎式,你能估算各題的結果嗎?你是怎么想的'?

  18×4

  51×7

  89×5

  22×8

  37×3

  71×6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 導言:同學們都在多媒體教室里上過課,那么你們知道多媒體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個座位呢?哪個同學知道?愿意來說一說嗎?

  2、 出示P59例2情境圖

  引導同學觀察:情境圖中提供了有關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學提出了什么問題?

  三、遷移類推,探究新知

  教學例2.

  “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你能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解決這個問題嗎?試試看。

  1、小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

  2、指名匯報。師小結整理如下:

  要判斷350名同學能否坐得下,必需估算出多媒體教室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個)

  所以,350名同學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個)

  所以,350名同學能坐下。

  方法一:22≈20

  18×20=360(個)

  所以,350名同學能坐下。

  3、小結:同學們太棒了,能根據(jù)已學的估算知識,想出了這么多的好方法,可見,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誰能告訴老師,你是怎么估算的呢?同時出示課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法的估算》

  4、小組合作交流后,引導同學總結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時,先把兩位數(shù)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shù),然后再進行計算。

  四、鞏固新知

  1、第59頁做一做。

  2、第61頁第7題:投影出示情境圖

  引導同學觀察圖,說說你從圖中得到什么信息?

 、偃巳藙邮知毩⑼瓿,將估算結果寫在亮題板上。

  ②同桌交流,說說估算的方法。

  展示同學的試題,說說你的估算方法,集體講評。

  3、第61頁第8題:

  4、第62頁第9題,奪紅旗小游戲。

 、

  以小組為單位,按箭號所指的方向開始計時。

 、

  請優(yōu)勝組派代表介紹經驗。

 、

  給優(yōu)勝小組插上小紅旗。

  五、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又有什么收獲?

  六、隨堂作業(yè)

乘法估算教案14

  第五單元

  兩位數(shù)乘位數(shù)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本單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兩項內容,第一項內容是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二項內容是估算,即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它是在學生學過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谒闶枪P算的基礎,也是估算的基礎。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擴大學生的口算范圍的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的估算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準備。并且,在估算和筆算教學活動中,又可以進一步鞏固口算。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單元的筆算乘法的內容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xiàn)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著,編排進位的,讓學生經歷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shù)是更多位數(shù)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容都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報紙(送信)、估座位、購書等。讓學生在現(xiàn)實問題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然后,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有意義的、聯(lián)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shù)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會口算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經歷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過程,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4、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

  第二課時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四第7~8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在積極參與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給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培養(yǎng)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重點難點:

  會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你能說出下列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各是多少嗎?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題的結果嗎?你是怎么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

  二、親身經歷,探索新知

  1、出示例題2的主體圖。

  引導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敘述一下主體圖向我們提供了有關多媒體教師里的哪些信息?

  2、教學例題2。

  教師:根據(jù)畫面的內容,口頭編一道應用題。

  出示例題2:多媒體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個座位,現(xiàn)在有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

 。1)教師:這一道題只要我們判斷多媒體教師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學,因此不用大家計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大家想應什么方法估算?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

  (2)匯報:要判斷350名學生能否坐得下,必須估算出多媒體教室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小結:大家根據(jù)已學在估算知識,想出了三種方法,通過這一道我們知道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總結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時,先把兩位數(shù)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shù),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運用新知

  1、完成教科書第59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看清題意,獨立完成。然后教師講評。 提問:你是怎么估算的。

  2、完成教科書第61頁練習十四的第7題。

  (1)引導學生觀察圖,說說你從圖中得到什么信息?

  (2)獨立完成,將估算結果寫在課堂本上。然后教師講評。

  3、完成教科書第61頁練習十四的第8題。

 。1)理解題意,根據(jù)題目畫面的內容說說從“學生已經種了93棵樹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四、課堂總結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乘法估算教案15

  乘法估算

  執(zhí)教:xxx

  教學內容第60頁例5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乘法估算。2.培養(yǎng)估算意識以及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教學難點

  估算時確定兩個因數(shù)的近似數(shù)教學準備

  教學課時

  1課時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1.口算

  30×70= 50×90= 60×40= 300×20= 500×30= 60×800= 2.用你以前所學的知識,試著完成下面各題:89×31≈ 58×39≈ 91×89≈ 607×8≈

  二.導入新課

  我們學會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一位數(shù)乘三位數(shù)的估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怎樣估算呢?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探討的內容。板書課題:乘法估算全班學生齊讀課題

  三.新課教學(1)創(chuàng)設情境

  假設我們要組織一次去公園的秋游活動,作為策劃者的你會考慮到哪些問題呢?組織學生議一議,說一說。(人數(shù)時間地點公園門票等)。在學生的話題中引出例5全班齊讀小黑板上的題目(2)審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指名學生回答,并說一說為什么用乘法算?(一套就49元共需要104套

  那么就有104個49)

  板書49×104師: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需估算一下大致結果就行了。

 。3)學生獨立估算師:你會估算嗎?

  學生獨立估算,算好后,反饋學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方法二:49×104≈5500(元)

  ↓

  ↓

  ↓

  ↓

  100

  110

 。4)討論、比較。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來估算,在這些估算方法中,你認為哪種估算方法更適合,更符合實際需要?為什么?

  生:我喜歡第一種估算方法,因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100等于5000,計算很方便。生:我喜歡第二種估算方法,因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兩個數(shù)都看大了,這樣估算出來的結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結果,還有多余的一點錢,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發(fā)生。

  師:從秋游買票準備錢這件事里,我們發(fā)現(xiàn)運用四舍五入法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來估算得的結果5000元并不符合實際需要。看來,在估算的時候,不能簡單的考慮把數(shù)字四舍五入,為了計算簡便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把結果估大一些,這樣才能保證所帶的錢夠用。

  四.鞏固訓練1.估算下列各題

  32×104≈ 213×29≈ 252×41≈ 52×98≈ 69×203≈ 42×294≈ 195×29≈ 39×105≈ 21×299≈ 59×704≈ 52×402≈ 28×397≈ 89×102≈ 139×38≈ 107×42≈ 68×196≈ 2.小測驗(1)《新編小學生字典》有592頁,大約是()頁。(2)小俊每分鐘打字108個,大約是()個。(3)本校有學生688人,大約是()人。

 。4)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約是()千克。

  2、劉寧走一步平均長度62厘米,他從操場這頭走到那頭共走252步。操場大約長多少厘米?

  五.布置作業(yè)

  六.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七.板書設計

  乘法估算

  方法一:49×104≈5000(元)

  方法二:49×104≈5500(元)

  ↓

  ↓

  ↓ ↓

  100

  110

  計算簡便

  符合實際

【乘法估算教案】相關文章:

乘法估算教案15篇01-24

乘法的估算教學反思09-23

乘法的估算教學反思02-22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03-22

《乘法的估算》教學反思10-27

《乘法的估算》教后反思04-06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12篇03-22

人教版《乘法的估算》教后反思04-08

《加法的估算》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