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
一、教學構(gòu)想
1、設計意圖
本文是古詩詞單元的講讀課,在設計課件時,一方面是要將本首詞的重點體現(xiàn)出來,使學生能理解這首詞,同時還要能由此及彼,課件中要體現(xiàn)出引導學生欣賞這一類詩詞的特點,這一點容易被忽視。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詞中的精品,代表了蘇軾豪放詞的最高成就。它第一次運用詞的形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fā)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為用詞體表達重大的社會題材,開拓了新的道路,代表蘇詞的獨特面貌。詞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即景抒懷,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懷念。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詞將寫景、詠史、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氣勢奔放,一瀉千里,這應是文章的學習重點。
這是學生在高中階段第一次接觸宋詞,對于宋詞的有關常識,以及蘇軾的有關情況應作為教學的內(nèi)容之一,但高中階段的詩詞教學應重在詩詞的鑒賞,應結(jié)合詩詞,將詩詞鑒賞的有關常識貫穿在詩詞教學中,使得學生能學會賞析詩詞。這是這篇文章的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詞中作者的感情也是本文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文中作者的感情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應引導學生對這種變化加以理解,這樣方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圖。
2、確定目標
根據(jù)上文的分析和高中教學的要求,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①了解蘇東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詞的特點;
②學習該詞寫景、抒情,詠史、議論相結(jié)合的寫法;
③理解詞中表現(xiàn)出的蘇軾的情感矛盾。
3、過程安排
教學的具體過程擬設計為讀——析——結(jié)——賞幾步。
擬設計問題如下:
、偕祥犠髡呷绾螌懢埃繉懗隽司拔锏哪男┨攸c?
、谧髡邔υ(jīng)活躍在這里的英雄人物有具有怎樣的情懷?
③作者如何刻畫周瑜形象的?又如何寫自身的?
、茉鯓永斫庾髡邔χ荑ず蛯ψ约旱母星榈拿?作者又是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的?
在問題的討論過程中注意朗讀、分析、總結(jié)和賞析的結(jié)合,將賞析的部分穿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完成,并注意及時總結(jié)。
二、課件制作
(一)素材準備
本課件只用了一個圖片素材,即蘇軾的圖片,在網(wǎng)上即可搜尋到。
作為詩詞的課件,還應該有音頻素材,即課文的朗讀錄音,因為在操作時未能找到錄音帶,故本課件沒有朗讀的`部分。條件允許的應盡可能準備,用windows自帶的錄音機轉(zhuǎn)錄即可。
圖片位置:
(二)過程略解
第一頁:導航頁面
頁面解說:此頁面為導航頁面,顯示該課件的主要內(nèi)容,方便教學操作。
制作要領:
1、在powerpoint中新建一文件,命名后保存;
2、應用設計模板;
3、插入課題、作者和圖片,調(diào)整大小、位置,并設置適當?shù)膭赢嬓Ч?/p>
4、插入文本框,輸入導航內(nèi)容,調(diào)整文字大小、顏色、位置,并設置適當?shù)膭赢嬓Ч?/p>
第二頁:目標頁面
頁面解說:該頁面設計主要為讓學生明確學習本課要解決的問題,要達到的目標,加強教學的目的性和學生學習的針對性。
制作要領:
1、插入新幻燈片;
2、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分別輸入“教學目標”及其具體內(nèi)容;
3、調(diào)整文字的大小、位置、顏色,并設置適當?shù)膭赢嬓Ч?/p>
第三頁:作者介紹
頁面解說:此頁面為作者介紹,蘇軾的生平經(jīng)歷對課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此處的介紹應適當具體詳細些,使學生對蘇軾的一生中重大的轉(zhuǎn)變有所了解。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蘇軾圖片,調(diào)整位置,設置動畫效果;
2、插入文本框,分別輸入“作者介紹”及其具體內(nèi)容;
3、調(diào)整文字的大小、位置、顏色,并設置適當?shù)膭赢嬓Ч?/p>
第四頁:詞語解釋
頁面解說:此頁面主要解釋課文中的一些疑難詞語,便于學生理解全文的表面含義,也為更深地理解課文作準備。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兩個文本框,分別輸入“詞語解釋”和全文;
2、調(diào)整文字的大小、位置和顏色,將需要解釋的詞語設置成不同的顏色,便于區(qū)別;
3、插入若干文本框,對應每個需要解釋的詞語輸入該詞語的解釋,個別位置在中間的詞語可插入自選圖形中的標注進行解釋;
4、為每個對象設置適當?shù)膭赢嬓Ч?/p>
第五頁:課文分析
頁面解說:此頁面和下一頁(下闋的分析)為課文內(nèi)容的分析頁面,具體分析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寫景、抒情,詠史、議論相結(jié)合的寫法。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輸入“課文分析”及“上闋”,調(diào)整大小位置;
2、插入7*5的表格,設置表格的邊框,并刪除表格中的某些線條;
3、在表格的最上一欄填上相應的內(nèi)容;
4、插入若干文本框,分別在對應位置輸入相應內(nèi)容,并設置文字顏色為紅色;
5、為每一個對象設置適當?shù)膭赢嬓Ч?/p>
6、下闋與此同。
第六頁:總結(jié)課文
頁面解說:此頁為課文的總結(jié)頁面,將課文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感情變化過程顯示出來,便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課文。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若干文本框,在每個文本框中輸入一個內(nèi)容,調(diào)整文字的大小、顏色;
2、插入若干箭頭和一豎直線,設置線條的線形及顏色;
3、將文本框、箭頭和直線分別放到適當位置,設置動畫效果,并調(diào)整其出現(xiàn)順序。
第七頁:比較閱讀
頁面解說:此頁和下一個頁面(比較閱讀)是將兩首豪放詞、一首豪放詞一首婉約詞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讓學生領會豪放詞的特點。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輸入“比較閱讀”,調(diào)整大小、位置和顏色,并設置適當?shù)膭赢嬓Ч?/p>
2、插入兩個10*1的表格,設置表格的邊框,并分別在表格中輸入兩首詞,設置文字的大小、顏色;
3、為兩個表格設置適當?shù)膭赢嬓Ч?/p>
4、下一頁豪放詞和婉約詞的比較與此頁同,略。
第八頁:總結(jié)特點
頁面解說:此頁面在比較前面三首詞的基礎上總結(jié)豪放詞的特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輸入“豪放詞特點”,并調(diào)整大小位置;
2、插入4*2的表格,設置表格的邊框和填充顏色;
3、在表格的相應位置輸入除具體特點的其他內(nèi)容;
4、插入三個文本框,分別輸入三個特點,并調(diào)整至相應位置;
5、為每個對象設置適當?shù)膭赢嬓Ч?/p>
第九頁:思考練習
頁面解說:此練習頁面主要要檢測學生對詩詞鑒賞領悟情況,便于發(fā)現(xiàn)問題,在下面的詩詞教學中及時補過。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兩個文本框,分別輸入“思考練習”和具體練習內(nèi)容;
2、調(diào)整文字的大小、位置、顏色,并設置適當?shù)膭赢嬓Ч?/p>
三、操作要領
1、詩詞教學應突出朗讀,朗讀可以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因沒有錄音帶,課件中沒有朗讀的部分,但在實際教學中應注意加強,不可忽略。共3頁,當前第2頁123
2、分析課文時,應將問題和填表相結(jié)合,在問題中解答中完成表格的填寫,否則將影響到對文章的理解。
3、比較閱讀時應將兩首豪放詞之間的共同點和與婉約詞的區(qū)別講解清楚,便于豪放詞特點的歸納。
4、應將鑒賞詩詞的內(nèi)容貫穿到教學過程中,不可單方面強調(diào),那樣不利于學生對詩詞鑒賞的掌握。
四、預期效果
本課件注重對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和閱讀詩詞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對蘇軾的其人其事與所了解,對詞人的遭遇對創(chuàng)作的影響能有一定的領悟,同時能比較容易地辨別出詞的風格特點,能進行簡單的詩詞鑒賞。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2
教學課題
念奴嬌赤壁懷古
課 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2、初步掌握賞析詩詞的步驟和方法,提高理解和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2、多角色、多種形式的朗誦這首詞,以達到熟讀成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
自主學習檢查內(nèi)容和方法
一、導入
古代許多文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憂蒼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今天,我們就通過品味蘇軾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來領略東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二、檢查自主學習效果
1.對蘇軾你了解多少?
知人論世:見《新新學案》第24頁“作者名片”。
2.你知道多少關于宋詞的“豪放派”的知識?
文學常識:見《新新學案》第24頁“相關知識”。
3.本首詞的寫作背景嗎?
寫作背景:見《新新學案》第24頁“背景資料”。
4.你能準確朗讀這首詞嗎?
檢查朗讀,看同學們能否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三、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
1. 了解豪放派宋詞的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2.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3.感受蘇軾豪放的詞風,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的曠達胸襟和進取精神。
根據(jù)學生的問題整理的。
四、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上闋:
1.詞章寫了什么內(nèi)容?上闋著重是在寫什么?
明確:以長江為背景,著重在寫赤壁的壯麗景色,并稱頌當時的英雄人物。
2. 開頭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原因是什么?
詞一開篇,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境界開闊,氣勢恢宏,豪放之氣籠罩全詞。由江水的流逝想到歲月的無情,引發(fā)歷史的想象。寫景和抒情結(jié)合自然,給人以強烈的感情沖擊,并產(chǎn)生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
3.作者描寫赤壁景色,為什么用“人道是”三字?
以此點明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戰(zhàn)的所在地,只是借此懷古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4、上片又具體寫了那些景?請從詞中找出?
明確:大江,故壘,亂石,驚濤,千堆雪
5.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三句中哪幾個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為什么極力描繪這些景象?
“亂”——寫出岸邊巖石山崖之險怪
“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驚”——本意為馬受驚狂奔,寫出了江水的洶涌
“拍”——突出了驚濤駭浪與江岸搏擊的力度
“卷”——波濤力量之浩大
這三句運用擬人、比喻、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從聲音、色彩、姿態(tài)、氣勢等方面描繪赤壁的奇景和長江的氣勢,也暗寫下闋赤壁之戰(zhàn)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現(xiàn)作者的豪邁奮發(fā)意氣,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
6.“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兩句在全詞起什么作用?
明確:這兩句承上啟下。“江山如畫” 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激情,又由寫景過渡到寫人,總結(jié)上闋,引起下闋。
7.學生自讀上闋,體會景中之情,總結(jié)上闋內(nèi)容。
小結(jié)上闋:作者先以波瀾壯闊的長江為背景,點出赤壁戰(zhàn)場之所在,然后寫它的險要地勢,對當時眾多的英雄人物稱頌緬懷,充溢著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
下闋:
1.下闋寫詞人的回憶和感慨,他回憶什么?感慨什么?
前五句:所憶——周郎雄姿英發(fā),風流瀟灑,才華橫溢;
后五句:所感——自己功業(yè)無成 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
下闋先著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燒曹營的歷史事件,最后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2.下闋中周瑜的形象有何特點?為何要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jié)?
明確:周瑜雄姿勃發(fā),儒將風流,從容閑雅,指揮若定。
蘇軾詞中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jié)的深刻含義在于:
一是借周瑜娶小喬的事實,說明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zhàn)時,年紀很輕,很有作為。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襯托周瑜瀟灑的風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三是小喬之姊大喬系孫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孫權(quán)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有葭莩之親,能取得孫權(quán)的絕對信任,這是他能夠建功立業(yè)的一個重要條件。以上這些正是作者所沒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3.詞人為什么只寫周瑜,對周瑜形象的刻畫,又寄寓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人物 周瑜 蘇軾
年齡 34歲 47歲
婚姻 幸福美滿 三十喪妻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華發(fā)
職務 東吳都督(2 4歲) 團練副使
際遇 功成名就 功業(yè)未成
通過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周瑜年僅34歲就在赤壁之戰(zhàn)中取得勝利,成為一時之英雄。而自己年將半百,卻身遭貶謫,功業(yè)無成,怎能不在感慨萬分中生發(fā)仰慕之情呢? 蘇軾對周瑜“贊揚”的同時又是在慨嘆自己。詞人刻畫周瑜的“雄姿英發(fā)、叱咤風云”與自己的“待罪黃州、早生華發(fā)”相互映襯,懷古思今,對比反差強烈,既顯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顯出自己的壯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報國無門,渴望能夠建功立業(yè)。
4. 下闋后五句作者是怎樣抒發(fā)人生感慨的?
明確:“故國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雄人物的熱誠向往。但想到自己頭發(fā)斑白,空有才華,一事無成,作者用自嘲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傷感,最終發(fā)出“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呼應首三句。英雄人物與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云,所以最后詩人以酒酹月,表現(xiàn)自己的傷感。
5.下闋中“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明確: 這首詞表現(xiàn)了蘇軾復雜的思想感情。從情感上看具有激奮和傷感的雙重色彩。詞中對壯麗河山的描繪,對英雄人物的盡情贊頌,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積極進取精神和奮發(fā)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而“人生如夢”的感慨,則反映了詩人內(nèi)心的郁悶和憂憤。但從全詩主題看,蘇軾的感傷是由于建功立業(yè)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xiàn)而萌發(fā)的,是詩人壯志未酬的無奈情緒的流露。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詩人悲觀失望的自白。我們應該更多地體味作者對事業(yè)對人生的激情和追求。從詞的意境和語言分析,這首詞感情熱烈,富于激情,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懷。因此 “人生如夢”反過來也可以激發(fā)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是《赤壁懷古》的理趣所在。
6.朗讀下闋,總結(jié)下闋內(nèi)容。
下闋第一層描寫周瑜形象,第二層抒發(fā)對身世的感嘆,詠史、抒情自然結(jié)合。
板書:
對重點難點進行點撥或精講
五.內(nèi)容探究:
俞文豹《吹劍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蘇軾)因問:“我詞何如柳七(柳永)?”對曰:“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蘇東坡豪放詞的風格可見一斑。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明確:①.描繪壯麗之景。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勢,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業(yè)績,將江山形勝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引發(fā)讀者的歷史聯(lián)想。②.刻畫豪邁之人。上片將“周郎”與“赤壁”并稱,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的關鍵作用,下片著力寫他的才華和功勛,塑造一個指揮若定而從容閑雅的儒將形象,借稱頌周瑜來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③.抒發(fā)壯志豪情。全詞借稱頌周瑜來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
六.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詞把寫景、詠史、議論、抒情融為一體,豪邁奔放,一瀉千里。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和對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體現(xiàn)了豪壯的情調(diào)。用烘托和映襯的手法,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貴的是,這首詞還留給我們無盡的人生啟示: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種種挫折和磨難,你將如何應對呢?每個人的一生也必然面臨許多選擇和考驗,你將如何處理呢?從蘇軾和他的作品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板書:
課堂練習檢測設計
七、教學小結(jié)及練習反饋
1.課堂練習:活頁卷“基礎能力測評A”以及學案精研文本部分。
2.課后作業(yè):背誦本首詞;活頁卷“能力提升層次B”。
教學
反思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3
教學目標:
1、把握本詞“景、史、情”相融合的寫作特色。
2、通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內(nèi)容,感受風格,領會思想。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型:
課內(nèi)賞析課
教時安排:
一課時
一、提問方式復習作者
一首詩詞,要讀懂,首先仍是字詞入手。語文實為“文字、文章、文學、文化”。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朗讀,同學評價,學了這么多年的語文,讀得怎么樣?應該怎樣讀?
2、檢查字詞的理解見。
3、集體朗讀。
4、師范讀或者聽多媒體的朗讀
解釋:詞與詩歌不一樣,押的是入聲韻。入聲韻現(xiàn)在已不存在,現(xiàn)在無錫的老言頗有點相像。舉例試用無錫話讀。入聲韻的特點是壓抑,此詞雖然是豪放詞,然歸根結(jié)底是壓抑的情感。
5、學生朗讀,要求:體會文化。
三、品味鑒賞:詞是有章法的,理解詞要一層一層的看。全詞共八句,分別是:
1、第一句從眼前江景起興,由眼前的大江聯(lián)想到歷史長河,引出對往昔英雄的懷念。
討論:你認為第一句指的是眼前的大江嗎?
哪幾個詞是最有歷史感的?“浪淘盡”是什么意思?
(任何英雄人物都會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中,起筆蒼涼)
2、點明懷古內(nèi)容,引出古戰(zhàn)場。
故壘西邊……這是真是赤壁嗎?何以見得?
3、正面描寫赤壁景色,突出江流氣勢和赤壁的雄奇。
“亂石穿空”寫什么?“驚濤拍岸”突出什么?“卷起千堆雪”寫什么?
。▽懮,雄俊,力度。驚濤,表明水,江流的湍急。雪在質(zhì)感上比浪形象,生動)
4、過渡,承上啟下,由寫景到寫人。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怎樣聯(lián)想到英雄的?
(得江山,造江山,是一種野心的表達,看到美景,想擁有,以江山代表自己的`成就。
5、寫周瑜英雄形象,以美人陪襯英雄,突出少年得。
寫英雄為什么一定要寫美人?
。ㄖ荑ぎ斈34歲,英氣,才華,美人愛英雄自古以來就如此,美人嫁英雄相得益彰。如果東風不與周郎便,那么美人就不是他的了。
6、寫周瑜赫赫戰(zhàn)功,以曹軍慘敗反襯周瑜儒將風流。
討論版本中的“墻櫓”“強虜”哪一個詞好?
為什么是“羽扇綸巾,儒將風流”?
7、由懷古到傷己,抒發(fā)自己年近半百而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為什么想周瑜會傷自己?(年齡、功業(yè)相比)
這是怎樣的心情?(抑郁)
多情應笑我,多的是什么情?(抑郁之情,早生華發(fā),一“早”字體現(xiàn)此情)
8、灑酒酬月,表現(xiàn)自己化解胸中郁悶,以求精神超脫的心態(tài)。
“人生如夢”“人間如夢”哪個更好?
(一指個人,一指所有人。此詞更多指的是對自己人生無法把握,虛幻的。人間,則指普遍心態(tài),個人認為,還是“人生”較好。
9、與周瑜相比之后的感嘆:江山在,周郎不在,東坡在,事業(yè)不在最后只能灑酒祭江,豪放中見曠達,蒼涼中見灑脫。
四、小結(jié)豪放詞的特點
1、要有壯闊景。
2、要寫英雄事。
3、要表功業(yè)志。
4、要抒蒼涼的情。
五、遷移
以此法讀下一首《京口北固亭懷古》。要求:一句句分析,說出理解來。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豪放詞,體會豪放詞的風格。
能力目標:體會
寫景、詠史、抒情相結(jié)合的特點,品味鑒賞詩歌的語言。
情感目標:在字斟句酌中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重點
“還原”——通過對字詞運用的探討和想象,還原寫景之狀。
“體悟”——通過對詩歌內(nèi)容的挖掘和誦讀,體悟蘇軾之情。
一 交流熱身
二 在朗讀中初步感知豪放的特點
抽讀一生,初步體會豪放詞的特點
師:這首詞歷來被認為是豪放詞的代表,你覺得“豪放”體現(xiàn)在哪里?
學生1
學生2
學生3
三 在字斟句酌中深入領會豪放特色
1、寫景氣勢磅礴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朗讀另一版本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說說你想象中“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边@一句所描繪的圖景。與課文比較后,你覺得哪一種版本更能體現(xiàn)豪放的特點?
學生回答
2、戰(zhàn)爭場面和英雄形象
通過詞語的本義和上下文的揣摩,領會相關評點,體會英雄豪情。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周公瑾青春年少,意氣風發(fā),外有明主知遇,內(nèi)有嬌妻相伴。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參照上述評點,試著描述自己品味下列詩句的過程: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3、誦讀指導:
從兩個不同版本的'比較中,給我們一點誦讀啟示,有一些動詞,在誦讀時需要我們放慢節(jié)奏,加重語氣來重讀強調(diào)。比如“淘”、“ 亂”、“ 穿”、“ 拍”、“ 卷”等。
學生齊讀
教師小結(jié):第一次反思
1、回想一下,初讀本詞,你注意到了自己在誦讀時所涌起的豪放之感是怎樣產(chǎn)生的嗎?
2、你能否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呈現(xiàn)出那氣勢磅礴的寫景畫面和指揮若定的周瑜形象?
四、在比較中體會詞的豪放內(nèi)涵
詠 赤 壁(李白)
二龍爭戰(zhàn)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zhí)煺赵坪,周瑜于此破曹公?/p>
1、通過比較,體會詩人的情感。
朗讀李白的《詠赤壁》
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相比,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jié):《念奴嬌·赤壁懷古》在寫周瑜的時候突然把筆鋒一轉(zhuǎn),引出詞人自己。這也正是詠史和懷古的區(qū)別。題是赤壁,心實為己而發(fā)。贊美周瑜,實際是為了和詩人自己進行對比。無論是寫景,還是英雄形象的塑造,都是為了作者能更充分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懷。
2、通過互文性閱讀,進一步體會詩人曠達的豪放之情。
資料鏈接:
資料一:
對于“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的斷句和理解,學術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見。
1、斷句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故國神游”的主語是蘇軾, “多情應笑我”是“應笑我多情”的倒裝。整句話是指詩人自笑在青春不復的時候,還懷想“風流人物”,太多情了。這體現(xiàn)了蘇軾在人生失意時的自我嘲解。
2、斷句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故國神游”的主語是周瑜,“多情”實際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周瑜之笑,飽含著詩人對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
資料二:
1、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職銜, 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同年,周瑜迎娶天姿國色的小喬。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在赤壁大敗曹操。
2、《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謫居湖北黃州游赤壁時的懷古之作,這時作者四十七歲。
3、(在黃州期間他開墾“東坡”,建造“雪堂”,參禪悟道、研習書法、廣交朋友)蘇東坡這種解脫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變化,這種變化遂表現(xiàn)在他的寫作上。他諷刺的苛酷,筆鋒的尖銳,以及緊張與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現(xiàn)的, 則是一種光輝溫暖、親切寬和的詼諧,醇甜而成熟,透徹而深入……他現(xiàn)在所過的流浪漢式的生活,我們很難看做是一種懲處,或是官方的監(jiān)禁。他享受這種生活時,他給天下寫出了四篇他筆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詞《赤壁懷古》,兩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賦》, 一篇《承天寺夜游》。(林語堂《蘇東坡傳》)
4、這一切,使蘇東坡經(jīng)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于一場災難之后,成熟于滅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窮鄉(xiāng)僻壤,成熟于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閱讀資料鏈接,結(jié)合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斷句的理解和背景知識,你認為“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所流露的是一種怎樣的感情?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誦讀指導:南宋俞文豹《吹劍錄》記載:“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弊詈笪覀円黄鹪夔H鏘有力地誦讀全詞,感受詩人的豪放、曠達之情。
四、教師總結(jié):
第二次反思:
聯(lián)系課堂學習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反思:
2通過本課的學習,是否給你了這樣的啟示:讀一首懷古詞,需要自己去關注寫景、詠史、抒情的結(jié)合,歷史與現(xiàn)實的融合。(懷古詞的閱讀圖式)
教師總結(jié):詩人創(chuàng)作懷古篇章,并非單純是為了抒發(fā)“思古之情”,而是站在現(xiàn)實的岸邊,去體察歷史。在歷史中襯托現(xiàn)實,在現(xiàn)實中反觀歷史,這就是“歷史的回聲”,這也正是本專題的精髓所在。我們在學習這個專題的其他課文時也要注意把握這一點。
五、應用與拓展
對于“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的斷句和理解,還有學者認為,斷句是“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肮蕠裼巍笔窃娙俗鰤艋氐郊亦l(xiāng),“多情人”是指蘇軾的亡妻。“笑我”、“早生華發(fā)”句,是對小喬夫婿之雄姿英發(fā)而言。結(jié)合蘇軾的兩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談談你的看法。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5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熟讀成誦
2、指導學生理解詞的大意
3、指導學生領悟詞的意境
教學重點:
理解詞的大意
教學難點:
領悟詞的意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討論、講讀
教學手段:
電腦多媒體技術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內(nèi)容見課件)
二、問題思考(見課件)
三、作品朗讀(要求:邊聽朗讀邊思考上述問題)
四、意境分析:
。薄⑹紫纫斫狻耙饩场边@個概念。
要清楚什么是“意”,什么是“境”,“意境”又指的是什么。(內(nèi)容見課件)
。病⒔Y(jié)合詞的內(nèi)容分析領悟詞的意境。(師生問答、討論)
問:第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一句的意思是:滾滾的長江水一直向東流去,大浪淘洗盡了千百年來江水中的風流人物。這樣解釋對不對?
。圻@樣解釋不對]
問:“浪”在這里指的是浪花嗎?
。鄄皇侵咐嘶ǎ扔鲿r光]
問:同學們還知道用水比喻時光的句子嗎?比如孔子曾經(jīng)說過的,“子在川上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蘇軾劈頭一句,非常有氣勢。江,直接用一個“大”來修飾,有一種橫空而來的磅礴氣勢。
問:如此的磅礴氣勢,讓我又想到了李白的一句,寫黃河的,—
。邸包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問: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有這樣兩句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边@兩句,跟蘇軾這兩句幾乎完全一樣!皾L滾長江東逝水”就是“大江東去”,“浪花淘盡英雄”就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那么,我們就用這兩句來改寫蘇軾這兩句,把“風流人物”換成“英雄人物”,大家覺得可不可以?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如果可以換用的話,那么蘇軾為何不干脆用“英雄人物”呢?雖然“英雄人物”跟“風流人物”都指的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但蘇軾心中其實是不等同的。究竟怎樣不同,接著往下看。]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里已經(jīng)把前三個小句子具體化了,怎么具體化的?分別看看。
問:“大江”具體化為“故壘”,“千古”具體化為“三國”,“風流人物”具體化為“周郎”,如果說,前面是大場景,遠景,而這里就是——
。坌鼍啊⒔埃
問:大家再考慮,這個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鄄荒,“周郎”給人一種年青的感覺。]
問:“郎”字,顯得特別年青瀟灑,我們再想想,人名地名相提并論,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別意義嗎?赤壁在赤壁之戰(zhàn)前聞名嗎?不聞名。那么——
。鄢啾谑且驗槌啾谥畱(zhàn)而聞名,赤壁之戰(zhàn)是周瑜指揮的,因而,赤壁是因為周瑜而聞名的]
問:反過來說呢?
。壑荑ひ驗樵诔啾谥笓]了赤壁大戰(zhàn),才名垂千古,是赤壁讓周瑜留名的]
“赤壁”是怎樣的一種景觀呢?我們接著看。
問:“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三句分別是從什么角度來寫的?比如,“亂石穿空”是從形的角度寫的,寫出了石頭那種奇形怪狀、參差交錯,只有這樣來寫石頭,才能寫出戰(zhàn)場的景觀特點。
。邸绑@濤拍岸”是從聲音的角度來寫]
問:“驚”的繁體字是“驚”,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驚馬一樣的波濤,拍擊著岸邊,非常兇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這是一江怒濤。想想這兩句分別是從什么視角來寫的。
。邸皝y石穿空”仰視,“驚濤拍岸”是俯視]
一個往高處寫,一個往低處寫,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處寫,寫顏色,浪花如雪一樣。
這樣,由岸邊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處。壯麗雄偉、氣勢磅礴的赤壁江山圖就形成了。所以,“江山如畫”是對前三句的概括!耙粫r多少豪杰”是對下闋寫人的開啟!耙粫r”,指的當然是三國這段時期,而下片就集中筆墨,描繪周瑜。
問:赤壁之戰(zhàn)中那么多的英雄好漢,為什么單寫周瑜?
[周瑜是統(tǒng)帥,而且他年輕有為]
問:我們再試著修改一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我們能不能把“公瑾”換成“周郎”,把“初嫁”換成“出嫁”?
[不能]
公瑾是字,這里帶著尊敬的態(tài)度去寫,而且再用與前面重復了;“初嫁”是剛剛出嫁,而“出嫁”則沒有這種剛出嫁的意思。有句話,新婚燕爾!如按上面的解釋,這里就突出強調(diào)小喬的年輕,剛剛嫁給周瑜,周瑜還在度蜜月呢!如果用“出嫁”,那就體現(xiàn)不出小喬,而是老喬了?墒,我要告訴大家,這里,蘇軾是真的“錯”了,在指揮赤壁之戰(zhàn)的時候,小喬并不是剛剛出嫁,而是已經(jīng)嫁了十年了,真的不是小喬,該是老喬了。
問:那么,我們考慮一下,蘇軾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喬已經(jīng)嫁出十年了,他為什么要這樣寫呢?難道是強調(diào)周瑜還沉浸在熱戀當中嗎?
。燮鋵,這里詞人是故意為錯。大家是否記了開頭的一個問題,為什么用“風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這里是美女襯英雄,在蘇軾心中,只會沖沖殺殺的,不能算作“風流人物”,“風流人物”須得有兒女情長,不僅僅是勇武有力,還要有柔腸,所以,詞人有意將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戰(zhàn)跟十年前周瑜的新婚放在一起來寫,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風流人物”那“兒女情長”的一面。]
“英雄人物”似乎只讓人們想到了英勇頑強、剛毅果決、堅忍不拔的'那種豪氣、氣概,就如同詞中四字寫英雄氣概——“雄姿英發(fā)”。
問:那么,“羽扇綸巾“說的又是哪一面呢?“羽扇綸巾”的形象很容易讓人想到諸葛亮,因為這實際不是武將的裝扮,而是文臣的裝扮。
。圻@表面寫周瑜的外在裝扮,其實以此來寫周瑜智慧與聰明的一面,也寫出了他的儒雅風度。]
問:如果說,“雄姿英發(fā)”與“小喬初嫁了”,寫周瑜既有剛又有柔的話,那么,后面兩句,“雄姿英發(fā)”與“羽扇綸巾”,又寫周瑜什么呢?
。勰芪,又能武。]
問:接下來,詞人仍圍繞著周瑜進行細致描寫,“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如果說前面幾句屬于正面描寫的話,那么,這一句應當屬于——
[側(cè)面描寫,用“檣櫓灰飛煙滅”來反襯他的指揮藝術]到這時,一幅赤壁豪杰圖就畫成了。
那么,我們再考慮開始的那兩道思考題,自然景物就是赤壁江山圖,社會場景就是赤壁豪杰圖。
最后幾句:
問:“故國神游”,“神游者”是誰?周瑜還是蘇軾?
。厶K軾,蘇軾來到大江邊,觀看長江的景觀,又懷想英雄豪杰,想做周瑜那樣的風流人物,這些都應是蘇軾在“神游”。]
問:“多情應笑我”怎樣理解?
。邸皯ξ叶嗲椤,即蘇軾在人生失意、年華老大的時候,還懷想“風流人物”,多愁善感]
問: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塾腥苏J為蘇軾借酒澆愁,有些消沉,憤懣無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但縱觀全詞,格調(diào)昂揚向上,且在作者簡介時我強調(diào)了好幾個地方,蘇軾在寫這首詞時已經(jīng)有了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雖然他被貶到黃州,游覽赤壁美景,如畫江山,有一種失落感,年華老大,功業(yè)少成,再看看人家周瑜,在三十幾歲時,就已名垂青史,立下赫赫戰(zhàn)功,而自己還可能同周瑜一樣嗎?有些消沉之情,但他又能真正看開,所有的風流人物都已經(jīng)隨著歷史的潮水而消失了,即使周瑜這樣的人物不也是“浪淘盡”了嗎?人生就如同夢一般,何必過于執(zhí)著,所以他把酒灑在地上祭奠江月,這就是蘇軾的壯志難酬情。]
到這里,我們的意和境就應該出來了吧。
五、課后總結(jié)(內(nèi)容見課件)
六、板書設計:
赤壁江山圖
小喬初嫁柔
赤壁豪杰圖雄姿英發(fā)剛境
武
羽扇綸巾文
壯志難酬情意
七、作業(yè)布置(見課件)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6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正確理解“人生入夢”的思想情緒。
2理解《赤壁懷古》一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法。
3了解豪放宋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難點重點分析]
1怎樣正確理解《赤壁懷古》的思想內(nèi)容?
《赤壁懷古》融寫景、懷古、抒情為一體,從描繪古戰(zhàn)場的雄奇景色入手,贊一代儒將周瑜的豐功偉績,抒發(fā)作者個人的貶謫失意、功業(yè)無成的感慨。結(jié)尾處“人生入夢”的感慨是作者迅速從惆悵失意中排解出來,表達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
2作為豪放派代表詞人的蘇軾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樣理解《赤壁懷古》的藝術特色?
蘇軾以詩為詞,使詞的內(nèi)容不再拘于傳統(tǒng)的離愁別緒,反映較廣闊的社會生活,拓寬了詞的題材;使詞的形式不再為規(guī)定的宮調(diào)、身律所束縛,一掃詞的柔弱氣息,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蘇詞氣勢雄偉,一瀉千里,提高了詞的意境。《赤壁懷古》是豪放派宋詞的代表作,詞的主旋律感情激蕩,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容為一體,借詠史抒發(fā)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教學設想]聯(lián)系余秋雨的《東破突圍》,引導學生理解分析鑒賞《赤壁懷古》的思想內(nèi)容,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加強課文背誦,通過讀課文、看注解、議特點等方法,提高學生宋詞閱讀鑒賞能力。
安排一教時
[教學步驟與內(nèi)容]
一導入
介紹余秋雨的《東破突圍》,正是由于被貶職,蘇東坡突破了小人們的包圍,使他真正審視人生的真諦,從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曠世杰作《前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赌钆珛沙啾趹压拧窔v來被稱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期間所寫,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和壯志未酬的`感慨。
二指導朗讀,正音,讀出氣勢。
三研讀課文,學生整體把握全詞內(nèi)容
1,大將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氣勢
淘盡風流人物,解釋風流人物---------無數(shù)出色的人才
2可懷人物那么多,為什單單懷念周瑜?捕捉有關描寫周瑜的語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組討論
明確:小喬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發(fā)-----------有氣魄
羽扇綸巾--------------儒將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大智大勇
是個風流人物
3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樣的背景下來寫?
明確:景色描寫中--------------亂石
驚濤
浪花
4這個景色有什么特點?如何描寫?
明確:氣勢磅礴
穿空-----------峻偉
卷
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張、擬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5為什么把周瑜放到這樣一個景色中去?
襯托英雄氣概、英雄風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討論:為什么單單懷周瑜?
參考:①建功年齡
蘇軾四十多歲
團練副使
虛職
周瑜二十多歲就被重用
、跈C遇
蘇軾遺憾沒有碰到這樣的機會
周瑜碰到了孫權(quán)這樣的明君
、鄢啾谥畱(zhàn)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苄市氏市
蘇軾:“知音如周瑜!
懷古的目的是為了抒發(fā)感情
7抒發(fā)什么感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擠
不得志
仕途不平
大志難以實現(xiàn)
感---------------惆悵失意
8但文章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就不是蘇軾了。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明確:人生如夢,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盡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應該僅僅是自己,而應該是千古不變的江月,就把這杯酒敬給了千古不變的江月。
應該說他能迅速從惆悵失意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這真叫做人生短暫,江月永恒,壯志難酬,豪情長存。
四總結(jié)
歸納主旨:
全詞由江帶出,景、史、情渾然一體,它洋溢著一種緬懷英雄、追求功業(yè)、寄情自然的那種豪放激情,三維一體構(gòu)成了一種心情,這就是詞的主旨所在。
五評價《赤壁懷古》的藝術價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味豪放派詞人蘇軾詞作的整體風格
。ㄓ嗲镉辏簺]有黃州被貶,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際。)
六拓展加深,布置課后作業(yè)
課后查閱一些資料,思考比較《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和《赤壁懷古》的異同,就其思想內(nèi)容或藝術特色寫一篇短評。
[板書設計]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赤壁奇景
穿
山勢險峻
氣勢
擬人
寫景
詠赤壁
拍
巨浪驚險
聲音
對偶
夸張
大江氣勢
卷
江水洶涌
色彩
比喻
年輕得意
英俊瀟灑
英雄風采
詠史
懷周瑜
儒將風度
非凡膽略
抒情
抒己感慨
人生如夢
壯志未酬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7
【學習目標】
1.了解蘇軾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詞的特點。
2.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jié)合的特點。
3.體味作者復雜而矛盾的思想情感。
【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jié)合的特點。
2.體味作者復雜而矛盾的思想情感。
【知識鏈接】
1.關于詞
詞,詩歌的一種,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余”“曲”“曲子詞”“曲詞”“樂府”“樂章”“歌詞”等。詞按字數(shù)的多少分類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59字至90字)和長調(diào)(91字以上)三大類。按詞的段落的多少分類又分成幾種:全詞只有一段的叫“單詞”,二段的叫“雙調(diào)”,三段的叫“三疊”,四段的叫“四疊”。詞的段落叫“闋”或“片”,從上片到下片講究銜接貫穿,意思前后相承,叫“過片”。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換頭”或“過變”。依據(jù)已有的詞調(diào)寫的叫“填詞”或“依聲填詞“,自己譜曲自己寫詞的叫“自度曲”。詞有“令”“引”“近”“慢”的分別,“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的引歌;“近”又稱“近拍”,相當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稱,指節(jié)拍較慢,聲調(diào)延長!奥痹~的字數(shù)較“令”“引”“近”的詞字數(shù)要多些。
宋代詞風可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主要詞人有柳永、周邦彥、李清照、姜夔等,他們認為“詞為艷科”“詩莊而詞媚”,多寫情愁別緒、個人遭遇,特別講究音韻格律,風格清麗婉媚。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主張“以詩為詞”“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不肯損害意思以遷就音律,“故為豪放不羈之語”,格調(diào)高昂,取材廣泛。
2.知人論世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四川)人,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員,他們被人稱為“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蘇軾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在文學藝術領域里,蘇軾的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詩方面,他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方面,他開豪放詞之先河,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上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號稱“宋四家”。他的詩詞文所表現(xiàn)的豪邁氣概及獨特的藝術風格代表了當時文學的最高成就。他以灑脫曠達之氣入詞,只把詞當成一種句讀不葺的新體詩來作,對詞體的'內(nèi)容大膽革新。他在詞里懷古傷今,論史談玄,抒愛國之志,敘師生之誼,寫田園風物,記遨游情態(tài),真正做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清劉熙載《藝概詞曲論》)。蘇軾打破了“詩言志”而“詞傳情”的題材分工,拓大了詞的歌詠范圍,不僅延長了詞的生命,并使其獲得新的發(fā)展,是豪放派當之無愧的奠基者。
蘇軾總結(jié)自己一生,說:“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闭紊咸K軾是失意的,但就個人創(chuàng)作成就而言,蘇軾是中國古代第一全才。
3.寫作背景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豪放派宋詞的代表作,是蘇軾貶官黃州后的作品。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xiàn)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于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的激發(fā)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本詞的主旋律感情激蕩,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借詠史抒發(fā)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yè)無成的感慨。詞的標題(赤壁懷古)是詞的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而詞牌(念奴嬌)僅是一首詞的名稱。詞牌來歷:念奴是唐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女,音調(diào)高亢悅耳。題目是“赤壁懷古”,告訴我們這首詞的主要內(nèi)容是蘇東坡在赤壁這個地方游覽的時候,觸景生情,進行懷古,緬懷古人。
【學習過程】
一、知識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故壘()(2)公瑾()(3)綸()巾
。4)檣櫓()(5)華()發(fā)(6)酹()江月
2.解釋下列句子的含義
、俅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趤y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塾鹕染]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苋松鐗,一尊還酹江月。
3.指出下列句子各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賮y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②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4.整體感知
閱讀詩詞時,我們往往要從整體上把握主要內(nèi)容,為此我們常常要對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概括。比如柳永《望海潮》一詞上片極力贊揚杭州自然環(huán)境之秀美、城市經(jīng)濟之繁榮,下片極寫杭州百姓之安居樂業(yè)。閱讀本首詞,說說詞的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哪一句是連接整首詞的關鍵句?
二、合作探究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請思考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上片選擇了哪些意象來表現(xiàn)赤壁景觀?景物有什么特點?
3.“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
4.下片中從哪些方面來寫周瑜?他的形象有什么特點?
5.作者從哪些方面將周瑜與自己進行比較?抒發(fā)了什么情感?
三、拓展探究
1.對于詞中“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兩句的思想感情,向來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是積極的情感,有人認為是消極的情感,結(jié)合本詞的特點及作者人生經(jīng)歷,談談你的觀點。
2.《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能力目標:
1、誦讀吟詠,感受詩詞恢宏開闊的意境。
2、學習品析,感受詞人壯志難酬的心懷。
情意目標: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教學重點:
1、情與景的自然結(jié)合
2、誦讀本詞誦讀吟詠,感受詩詞意境。了解蘇軾的創(chuàng)作風格。
教學難點:情與景的自然結(jié)合
教學方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林語堂對蘇軾的評價引入新課,林語堂說:“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悲天憫人的道德家、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散文家、大書法家、一個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一個生性愛開玩笑的人。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就是蘇軾,本文的作者。
二、解題:
(1)說說蘇軾: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杰出的詞人、詩人和散文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宦海沉浮。
(2)談談題目:《念奴嬌·赤壁懷古》,看看“念奴嬌”和“赤壁懷古”,哪個是題目?
解釋:《念奴嬌》是詞牌名,‘念奴’為唐天寶年間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調(diào)高亢,遂取為調(diào)名。《念奴嬌》又名《百字令》《大江東去》《酹江月》《湘月》《壺中天》等。上、下闋100字,有平韻、仄韻兩體!冻啾趹压拧肥菢祟}。赤壁,即黃州,今湖北黃岡。?赤壁、赤鼻磯,并非真正的三國赤壁古戰(zhàn)場。懷古:追懷古昔,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3)講講宋詞:宋詞是繼唐詩之后的又一種文學體裁,是古典文學繼唐詩之后的又一文學高峰;痉譃椋和窦s派、豪放派兩大類。婉約派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秦觀等。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辛棄疾、蘇軾、岳飛、陳亮等。他們遠從《詩經(jīng)》、《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里汲取營養(yǎng),又為后來的明清戲劇小說輸送了養(yǎng)分。直到今天,宋詞仍在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人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
(4)聊聊背景:這首詩是蘇軾在什么境況下寫的?
解釋: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往黃州作團練副史。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xiàn)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于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的激發(fā)下,他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而他于元豐五年寫下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則堪稱其豪放詞的代表作。
三、讀文:
(1)自由朗讀;(2)集體朗讀;(3)個別朗讀;(4)聽讀課文。
四、探討:
1、大家思考一下,文中哪些句寫得比較有氣勢?可自由發(fā)言,說說你的理由。
——第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寫得很好,其中的‘江’字,直接用一個“大”字來修飾,有一種橫空而來的磅礴氣勢,開篇就定下了這種高昂的氣勢。
——第三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一句更有氣勢。三個短語分別從形、聲、視等角度結(jié)合起來寫,由岸邊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處,寫出了“赤壁”的雄偉壯麗,波瀾壯闊的畫面。請大家一齊讀一讀,要讀出氣勢。
2、讀了這首詞,你從中讀到了什么?你能否從中讀出一些問題?
五、欣賞:
(一)上片第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1、這一句的意思是:滾滾的長江水一直向東流去,大浪淘洗盡了千百年來江水中的風流人物。對嗎?
明確:“江水”比喻時光。如孔子曾經(jīng)說過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碧K軾只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蘇軾,我們就會想起這句“大江東去”。如此的磅礴氣勢,更讓我們聯(lián)想起李白的那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2、這句詞中江水有什么特點?此句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
明確:不僅寫出了長江奔流浩浩蕩蕩、氣勢磅礴,而且將寫景與寫人融合為一體。在這里,長江已不僅僅是一條流水的名字,更是滔滔歷史江水的代名詞。作者面對江水不禁心潮起伏激蕩,懷想往昔無數(shù)的風流人物。為下闋英雄出場作了很好的鋪墊。這一句似乎很熟悉,(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兩句,跟蘇軾這兩句幾乎完全一樣,“滾滾長江東逝水”就是“大江東去”,“浪花淘盡英雄”就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樣不一樣?(把“風流人物”換成“英雄人物”,大家覺得可以不可以?)
——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是“英雄人物”,什么樣的人稱得上是“風流人物”?
3、背誦第一句。
(在蘇軾的心中“風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樣不同,提醒接著往下看)
(二)上片第二句:“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1、你讀出了什么意味?
明確:這里已經(jīng)把前三個小句子具體化了,怎么具體化的?分別看看。
(1)“大江”這里具體化為“故壘”;
(2)“千古”這里具體化為“三國”;
(3)“風流人物”這里具體化為“周郎”。
——如果說,前面是大場景、遠景,而這里就是小場景、近景了,如同鏡頭拉近了。
——蘇軾知道他所游覽的不是真正的赤壁,“人道是”三個字就特意說明,“是人們說”。
2、大家再考慮,這個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明確:不能,“周郎”給人一種年輕的感覺。 “郎”字,顯得特別年輕瀟灑。
3、大家再想想,人名與地名相提并論,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別意義嗎?
明確:赤壁是因為周瑜才聞名的。反過來說,周瑜因為在赤壁指揮了赤壁大戰(zhàn),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讓周瑜留名的。齊背第二句。
4、那么,“赤壁”是一種什么景觀呢?接下來就進行具體描寫了。我們一起來讀、背。
(三)上片第三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1、大家考慮,這三個短語分別是從什么角度來寫的?
——“亂石穿空”是從形的角度寫的,寫出了石頭那種奇形怪狀,那種參差交錯。只有這樣來寫石頭,才能寫出戰(zhàn)場的景觀特點。
——“驚濤拍岸”是從聲的角度寫的`!绑@”的繁體字怎么寫?只有知道繁體字才知道這個“驚”的意義,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驚馬一樣的波濤,拍擊著岸邊,非常兇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這是一江怒濤。
——“卷起千堆雪”則是從視的角度來寫的,寫出了“赤壁”的雄偉壯麗和波瀾壯闊。
2、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這幅畫面,你覺得哪些字詞用得好,為什么?
明確:實寫赤壁之險峻雄奇,動心駭目。巨濤拍岸,怒濤洶涌,浪花千疊,如雪堆積不斷。
v “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氣勢;
v “拍”——寫出江水與岸拍擊的力度;
v “卷”——寫出波濤的巨大力量。
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寥寥數(shù)筆便勾畫出一幅雄奇壯麗的雪浪圖。令人想到當年赤壁鏖戰(zhàn)的壯闊場面,為下片追懷英雄渲染氣氛。
(四)上片第四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1、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確:“江山如畫”是對前三句的概括,“一時多少豪杰”是對下闋寫人的開啟。
“如畫的江山”是一個舞臺,是風流人物活動的一個舞臺,在某種程度上,是如畫的江山蘊育、塑造了風流人物!耙粫r”,指的當然是三國這段時期,而下片就集中筆墨描繪周瑜。
——上片描繪了一種雄奇壯麗的景觀,而下片主要塑造了周瑜這個人。
2、我們還是把上片一起來誦讀一下。要讀出豪情,讀出氣勢。
(1)男女生分句輪流讀。(2)齊背。
(五)“公瑾”再議(下片第一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1、試著修改一下原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我們能否把“公瑾”換成“周郎”,能否把“初嫁”換成“出嫁”。
明確:不能換。
——公瑾是字,這里帶著尊敬的態(tài)度去寫。
——再用“周郎”就與前面重復了。
——初嫁,是剛剛出嫁,而“出嫁”則沒有這種剛出嫁的意思。
——如果用“出嫁”,那就體現(xiàn)不出是小喬,而是老喬了。
——可是,我要告訴大家,這里,蘇軾是真的“錯”了,在指揮赤壁之戰(zhàn)的時候,小喬并不是剛剛嫁給周瑜,而是已經(jīng)嫁給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戰(zhàn)是建安十三年發(fā)生,而小喬嫁給周瑜是建安三年。已經(jīng)真的不是小喬,的確是老喬了。那么大家是不是要考慮一下,此處,蘇軾難道真的不知道小喬已經(jīng)嫁給周瑜十年了嗎?那么蘇軾為什么又非得那樣寫不可呢?
明確:
1、“風流人物”就是跟美女與英雄有關,是用美女來陪襯英雄,說明周瑜是特別懂得情感的,是懂得愛情的。在蘇軾心目中,只會沖沖殺殺的人,不能算作“風流人物”,“風流人物”須得有兒女情長!帮L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膽,還得要有柔腸。所以,蘇軾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戰(zhàn),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爾新婚放在一塊來寫,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風流人物”那“兒女情長”的一面。
2、關于“英雄人物”似乎只讓人們想到了英勇頑強、剛毅果斷、堅忍不拔,那樣一種豪氣,一種氣概。就如同詞中“雄姿英發(fā)”四字,表現(xiàn)的就是風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氣概的一面。
3、那么“羽扇綸巾”說的又是“風流人物”的哪一面呢?
明確:“羽扇綸巾”實際不是武將的裝扮,而是文臣的裝扮。是說周瑜有文采的一面。這里表面上寫周瑜的外在裝扮,其實以此來寫周瑜智慧與聰明的一面。這樣,我們就把關于“風流人物”一詞解釋清楚了。蘇軾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樣的剛?cè)嵯酀、文武雙全的“風流人物”!
4、大家再想想,毛澤東《沁園春·雪》里的“風流人物”,能不能也這樣理解呢?
明確:不能。毛澤東的詞中的“風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義,是指才能出眾、品格超群、對歷史發(fā)展有巨大影響的杰出人物。毛澤東在詞中也一一列舉:“唐宗宋祖,略輸文采”“成吉思漢,只識彎弓射大雕”。說他們夠不上“風流人物”,是說他們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韜。所以,毛澤東才說“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及其創(chuàng)作
2、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3、掌握一些常用的鑒賞詩歌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情與景的自然結(jié)合
。玫涞馁N切自然
。b讀本詞
三、教學難點:情與景的自然結(jié)合
三、教學方法:談話法 討論法
五、教學時數(shù) 1
六、教學步聚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先來頎賞一首由我國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楊洪基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同不們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馳騁在古戰(zhàn)場。 讓我們踏著這雄渾的男聲獨唱,走進三國走進赤壁走進《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 生談對蘇軾的了解。
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臺詩案”。
從元豐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蘇軾在黃州生活的這七年,對蘇軾一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黃州團練副使僅僅是個虛名,他不僅沒有俸祿,而且受到監(jiān)督,當時蘇軾在許多信里反復叮囑友人“看訖,火之”,“傳聞京師,非細事也”。他在黃州城東開墾了十畝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樂。黃州的生活使蘇軾的思想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一方面,他觀察問題變得比較通達,在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tài)度背后,仍然堅持著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產(chǎn)生了較為嚴重的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思想。
才華橫溢的蘇軾
文“ 唐宋八大家 ” 詞“蘇辛” 詩“蘇黃” 書、畫“宋四家”
。ㄈ 反復朗讀本詞(正音,生多讀)
本篇是蘇詞中具有豪雄氣格的代表作,是北宋詞壇上最為引人注目的
作品之一。它寫于宋神宗元豐五(1082)七月。當時,由于蘇軾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貶謫到黃州,這首詞是他游賞黃岡城外的赤壁磯時寫下的。
。ㄋ模 生分小組表達閱讀感受,派代表發(fā)言
。ㄎ澹 討論要點:
1、總領全詞,江山如畫,英雄可敬,而“淘盡”二字與篇末功業(yè)無成的感慨也相呼應。為全詞設置了一個極為廣闊的空間和甚為悠遠的`時間背景。
2、分析景的特點及其作用
大江、故壘、亂石、驚濤(實景)
強虜(檣櫓)灰飛煙滅(虛景)
景物特點:氣勢宏大 雄奇壯麗
將江山之勝和懷古之情融為一體
3、為何寫人物周瑜
周瑜:
“遙想”二字領起的六句都是抒發(fā)對周瑜少年得志的仰慕!靶坛跫蕖睂懰橐鋈缫;“雄姿英發(fā)”寫他威武英;“羽扇綸巾”寫他風流瀟灑;“談笑間”寫他臨陣從容;“強虜灰飛煙滅”寫他戰(zhàn)功卓著。
。 生反復朗讀本詞
(七) 小結(jié):通過這首詞的學習,同學們要對詞的豪放風格有個感性認識,掌握詞中的重點字詞,體會情景結(jié)合的技巧和用典的貼切自然。
(八) 教后感: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0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全詞。
2。理解作品中景物描寫的作用及作者借古抒懷的表達方式。
3。理解作者在詞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4。感受蘇詞的豪放風格,培養(yǎng)學生面對挫折時具備博大胸懷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和掌握作品中借古抒懷的抒情方式。
2。體會品味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提問法。
3。講授法。
4。合作探究法。
【教學用具】
借助多媒體完成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
同學們,剛才播放的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皇赘枨,它是《三國演義》的片頭曲,這首歌曲會讓我們想到那個鼓角爭鳴、充滿紛爭的亂世——三國,那是個催生英雄的時代,如今雖世殊時異,但那些人的名字至今流傳。請看下面的詩句: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鞠躬盡瘁的諸葛亮)
天下英雄誰敵手?生子當如孫仲謀。(馳馬射虎的孫權(quán))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文武雙全的曹操)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qū)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現(xiàn)處不愧青天。
。ㄖ腋瘟x膽的關羽)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三國時期的英雄,作為蘇軾,他又最欣賞誰呢?(周瑜)三國英雄如此眾多,為何他偏偏對周瑜如此推崇?(板書:為何獨愛周瑜?)
現(xiàn)在,就讓我們放聲朗讀全詞,在其中尋找答案吧。
二、朗讀全詞。
1。教師范背。
2。全班齊讀,并思考:這首詞的基本感情基調(diào)是怎樣的呢?(豪放)
好,這就是我們對這首詞的初步感知了,而蘇軾如何體現(xiàn)出這種豪放的呢?我們后文見分曉。(板書:如何體現(xiàn)豪放精神?)
三、分析題目。
“念奴嬌”是本詞的詞牌名,其調(diào)高亢,念奴是唐代一個很著名的歌妓,調(diào)因此而得名。
“赤壁懷古”是這首詞的題目,告訴我們的主要信息是:蘇東坡在赤壁這個地方游覽的時候,觸景生情,緬懷古人。(板書:寫景——懷人)
那么,蘇軾是如何安排這兩塊內(nèi)容的,我們接著往下看。
四、寫景片段分析。
1。學生齊讀本詞的上闋。
2。提問:上闋描寫赤壁景色的句子是什么?體現(xiàn)了赤壁的什么特點?
討論后明確:1。“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2。雄偉壯觀。(意思接近即可)
3。我們雖不能親眼目睹赤壁的壯觀景象,但從作者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它的雄奇,這完全歸功于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試就以上面三句為例分析。
學生討論后明確:用詞:“穿”、“拍”、“卷”;手法:夸張、擬人、比喻。
“穿”字寫出山石直插云霄的高峻;“拍”字寫出波濤撞擊巖石發(fā)出的聲響;“卷”字則寫出波濤起浪后的洶涌澎湃。
4。試分析此段景描寫的`作用。
明確:渲染氣氛,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場蓄勢。
研講:滾滾東去的長江水洶涌澎湃,然后鏡頭慢慢前移,我們會依次看到散亂高聳的山石直沖云霄,洶涌的駭浪猛烈的撞擊著江岸,滔滔江流卷起千萬堆似雪的波浪。如果在這樣的鏡頭中在配上詩朗誦,那就是“大江東去”、“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而這就是我們的赤壁古戰(zhàn)場,我們的“如畫江山”。
五、人物形象分析
同學們,我們的舞臺布置已然完畢,背景就是這如畫的江山,當追光燈亮起,照在哪里。浚ê澜。最終聚焦在周瑜的身上,此時,主人公出場。)
這個周瑜怎么樣啊,請同學們讀有關周瑜的部分“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1。稱呼:公瑾。稱字表示尊敬。
2;橐鰻顩r:小喬初嫁了。思考:為何不是出嫁?作用何在?
要點:年輕有為;襯托手法,美女配英雄;周瑜同孫權(quán)的親戚關系也是其成功的重要條件。
3。相貌打扮: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
總結(jié);威武英俊、風度翩翩,儒將風采(當時比較時髦的裝扮)。
4。作戰(zhàn)能力: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點撥:以少對多,卻能如此淡定,更顯其英雄本色。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遙想”以下幾句塑造出一位春風得意、威武英俊、意氣風發(fā)的青年將領的形象。
六、蘇軾內(nèi)心活動。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江山依舊,可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業(yè)的地方,卻是作者被貶之后游歷的去處,面對這樣的周瑜,面對如此的功業(yè),他心里是有個比較的,且看下圖:
周瑜————————蘇軾
年齡:剛過而立年近半百
生活:幸福美滿屢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華發(fā)
際遇:功成名就壯志未酬
我們所認識的蘇軾是何許人也?他很有才華,散文方面很有造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開創(chuàng)宋代豪放詞風,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擅長書畫,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伤氖送緟s極為坎坷,“烏臺詩案”不僅使他官場受挫,更險遭殺頭之禍,于是他是帶著一身的疲憊,滿心的傷痕,來到黃州這個荒涼的小鎮(zhèn),想到自己年近半百卻不能同周瑜一樣建立功勛,可以說壯志未酬,但他還是渴望建立功業(yè),這正是他仰慕周瑜的地方,也難怪他發(fā)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這樣的感慨了。
七、合作探究:“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體現(xiàn)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情感?(解決詞中體現(xiàn)的豪放精神)
明確:蘇軾此時已經(jīng)47歲了,他被貶到黃州,游覽赤壁美景,如畫江山,再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名垂青史,已經(jīng)立下赫赫戰(zhàn)功。而自己雖然不失優(yōu)秀,可年華老大,功業(yè)少成,還可能如周瑜那樣嗎?想到這,蒼涼、消沉之情是難免的,肯定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但是蘇軾畢竟是蘇軾,他并沒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別想得開,蘇軾可能在想,如畫的江山,儒雅的英雄,多情的美人,還有流傳千古功業(yè),即使周瑜這樣的風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盡”了嗎?人生就如夢境一般,何必過于執(zhí)著呢?所以他特別灑脫,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開,才能出得來,因此,蘇軾才會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因為同他們?yōu)榘,才是永恒。(憶《赤壁賦》)這就是蘇軾的生存智慧,這就是蘇軾的達觀豁達態(tài)度。
總結(jié):此句反應了作者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在貌似xx的言辭中激蕩著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邁情懷。
八、高考延伸。
提問: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1
【教學目的】
1、領略蘇軾豪放雄邁的詞風,初步了解豪放派詞的特點。
2、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用文字的視角去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能夠感詞人所感,讓學生體味藝術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鑒賞古典詩歌的方法,培養(yǎng)對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學設想】
1、通過誦讀、比較等方法,引導學生品味深厚獨特的藝術魅力。
2、注重古典詩詞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和現(xiàn)代觀念科學地品評課文,真正領悟作品對于當代讀者的人生啟迪:在珍惜生命、奮發(fā)有為的同時,只有擺脫患得患失的羈絆,才能獲得一個歡樂的人生。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閱讀準備】
一、查資料,了解作者及與作背景(略),并制成卡片
二、借助注解和工具書正音、正義、疏通詞語
三、熟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而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jīng)滄桑的赤壁古戰(zhàn)場,同樣情難自己,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用多媒體展示赤壁風景圖及蘇軾原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蘇軾的這篇傳世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整體感知,了解內(nèi)容
1、學生自讀課文,完成:
。1)拿出預習卡片,熟悉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
。2)自由朗讀,揣摩作者的情感。
2、運用多媒體播放影片范讀
3、學生齊讀
4、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所得
(1)說說你對這首詞的感受
。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詞句
5、教師小結(jié)
這首詞是蘇軾游赤壁古戰(zhàn)場,因眼前之景,憶往昔之事,感自身處境,抒自己情懷。
三、品味賞析
。ㄒ唬╅喿x上闋,討論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上闋,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描寫了赤壁怎樣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辭?從幾個角度?基調(diào)怎樣?營造了怎樣的詩歌意境?
2、請學生試著用盡可能優(yōu)美的語句把寫景部分的語句再現(xiàn)出來,體會詩歌的意境
滾滾東流的長江洶涌奔騰,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搏擊著江岸,滾滾的江流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
3、面對壯美的赤壁景觀,很自然地會想到曾經(jīng)活動在這里的英雄,請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經(jīng)在此的英雄。
過五關斬六將的關云長,一聲斷喝長坂坡上的猛張飛,方天畫戟無人能敵的俊呂布,運籌帷幄,世所難當?shù)闹T葛亮。
(二)學生自由朗讀下闋,思考問題,完成下列問題
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描寫周瑜的?基調(diào)怎樣?作者自身的狀況又是怎樣的?基調(diào)怎樣?
(三)學生思考:
對周瑜的追述是表現(xiàn)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xiàn)實,感情基調(diào)的矛盾實際反映的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作者是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的:“人生如夢”,人生是短暫的,虛幻的,又何必執(zhí)著?
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表現(xiàn)出一種超脫與曠達。
。ㄋ模、總結(jié)全文
內(nèi)容:感懷、寫景、詠史、抒情
基調(diào):昂揚、感奮、豪邁、蒼涼
全詞寫景、懷古、抒懷,三者完美結(jié)合,渾然一體。
四、拓展延伸,比較提高
1、閱讀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風格差異
(1)投影顯示《雨霖鈴》
。3)教師用俞文豹《吹劍錄》中的文字總結(jié):
婉約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揚柳岸,曉風殘月”;
豪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2、有人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中含有消極成分,試結(jié)合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談談自己的看法。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實際,說說當代青年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
。ㄟ@是個拓展性話題,不在于形成統(tǒng)一的結(jié)論,而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2
教學目標:
一、學習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
二、體味詩人在追慕古人時所表達的壯志難酬的感慨。
三、學生在誦讀學習的基礎上了解豪放詞的基本特點。
教學重點:
了解蘇軾的豪放詞風
教學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前面我們學習的《赤壁賦》嗎?蘇軾借江水、明月、清風這些自然意象,闡述了事物具有“變”與“不變”的二重性,讓我們回顧一下。(師生齊背“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壯美的自然成為身處困境的詩人認識人生的憑借,但洶涌的江水并沒有洗盡詩人的無限愁緒和壯志。觸景生情,詩人心中激蕩不已,吟出了一首傳誦千古的佳作。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嘉佑二年。與弟蘇轍中同榜進士。因與當權(quán)派政見不和,屢被貶官,甚至在1079年被人告發(fā)作詩諷刺新法而被捕入獄,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是北宋杰出的文學家、書法家。其文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爽,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合稱“蘇辛”,對后代很有影響。書擅長行、楷,既取法前人,又自創(chuàng)新意,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梢哉f,他的詩、詞、文所表現(xiàn)的豪放氣概及獨特的藝術風格代表了當時文學的最高成就。
本詞寫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是蘇軾游覽黃岡城外赤鼻磯后所作。被貶斥到黃州任團練副使的蘇軾,身感年歲漸老,事業(yè)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觀景頓生種種聯(lián)想。
“在黃州的蘇東坡是成熟了的蘇東坡。這種成熟是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伸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三、指導誦讀
這首詞歷來被視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應當讀得鏗鏘有力,讀出豪壯之氣,表現(xiàn)出作者對歷史上這場戰(zhàn)爭的向往和對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語句應讀得灑脫,不要作低調(diào)處理。
。ㄏ葘W生讀,老師鼓勵、糾正;學生再讀,老師再鼓勵、再糾正;老師范讀;最后學生讀,掌聲鼓勵)
四、題解
念奴嬌:詞牌名。
懷古詩:通過對古人、古事、古跡的描繪或諷刺或懷古傷己,或發(fā)表某種感慨。
五、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師問:
、俦驹~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上片:寫景。下片:懷古傷己)
、诒磉_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鄄捎昧耸裁礃拥谋憩F(xiàn)手法?
。ㄒ陨蠁栴}主要考察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怎么理解的就怎么回答)
六、鑒賞要點
。ㄏ旅孀屛覀兙唧w感知這首詞)
思考:分析“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話的含義。
提示:寫出了長江洶涌奔流之狀,顯示出了詩人的開闊胸襟。長江奔流不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多少英雄壯舉都出現(xiàn)在這個地方,又隨它東去而不復返。想到此,詩人心潮自然激蕩不已。
討論:詩人為什么不寫長江平靜之景?
提示:用雄渾的長江襯托出英雄人物威武雄壯的業(yè)績和詩人內(nèi)心的不平靜。
思考:描寫赤壁詩人主要抓住了它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提示:山:險峻雄奇,水:洶涌澎湃。
討論:“亂石崩云,驚濤裂岸”與“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你更喜歡哪一句?
提示:“崩云”擊碎了云層,寫出了山石直沖云天的力量!傲寻丁睂懗隽瞬矒艚兜牧Χ取!按睂懗鍪诘腵高峭、直插云霄的態(tài)勢!芭摹睂懗鼋矒艚稌r波濤的洶涌奔騰,“穿”“拍”運用比擬手法,使畫面形象、富有動感。(不拘泥于一種觀點,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思考:“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起什么作用?
提示:“江山如畫”承上,“一時多少豪杰”啟下,由狀景過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詩人這一聲驚嘆將懷古之情和江山之勝融為一體!耙粫r多時豪杰”是虛寫,既照應開頭“千古風流人物”,又為下片寫周瑜作了鋪墊。
思考:詩人從哪幾個方面來刻畫周瑜?
提示:小喬初嫁、裝束、功業(yè)。
討論:
1、寫小喬為什么用“初嫁”而不用“出嫁”?詩人寫周瑜為什么卻提及小喬?
2、“強虜”也作“檣櫓”,你更喜歡哪一種?(蘇教版作“強虜”)
提示:(第一問)用“初嫁”體現(xiàn)出周瑜新婚不久,春風得意,年輕有為,英氣不凡。寫周瑜當年風流俊雅,奮發(fā)有為,藝術地以“小喬”來映襯周瑜,讓美人襯英雄,英雄更生色。另外,小喬之姐大喬系孫權(quán)之嫂,所以周瑜與孫權(quán)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有葭莩之親,能取得孫權(quán)的絕對信任,這是他能夠建功立業(yè)的一個重要條件。
。ǖ诙䥺枺皬娞敗斌w現(xiàn)了曹軍的勇猛強壯。就是這些勇猛強壯的軍隊,卻在具有儒雅風度的周瑜的談笑之間被打得潰不成軍,更加顯示出周瑜的指揮若定,戰(zhàn)果輝煌。“檣擼”用的是借代的手法,代戰(zhàn)船!皺{擼”與“灰飛煙滅”搭配,這句寫出了曹操的戰(zhàn)船被戰(zhàn)火燒毀的破敗景象,同時與周瑜的從容閑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ㄒ陨洗鸢竷H供參考,學生不必拘泥于一種說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詩人由周瑜非凡的膽略和建立的蓋世功業(yè)聯(lián)想到自己年過半百卻功業(yè)無成,不僅感慨萬千。發(fā)出了“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的”感嘆。
思考:“多情應笑我”應如何理解?
提示:從句式上來講是倒裝句,應為“應笑我多情”。與之相似的句子還有“故國神游”“早生華發(fā)”!岸嗲椤笔枪旁娫~中的一個常用詞語,有多種含義,這里指詩人建功立業(yè)的愿望。是詩人的自嘲,對英雄的仰慕與壯志難酬的無可奈何。
討論:有人說結(jié)尾具有消極色彩,你是怎么理解的?“人生如夢”又作“人間如夢”你更喜歡哪一種?(蘇教版作“人間如夢”)
提示:不具有消極色彩!赌钆珛伞こ啾趹压拧冯m是蘇軾謫居黃州期間所作,但他畢竟是個曠達之人,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叭碎g如夢”兩句,貌似超脫,實際上只是詩人在遭受壓抑情況下的自解之詞,詩人并未想到隱退或表現(xiàn)及時行樂。“一尊還酹江月”不過是要向“江月”傾訴壯志難酬的苦悶。上述幾句雖顯蒼涼,但總觀全詞,這種蒼涼只是豪放的補充,二者并不矛盾。
喜歡“人生如夢”!叭松鐗簟笔莻(cè)重于自身來說的,表現(xiàn)了自身的坎坷與無奈。蘇軾一生稱得上是跌宕沉浮、命運多舛的,他顛沛流離,天南海北,奔波不歇。蘇軾的無奈是由于建功立業(yè)的激情愿望不能實現(xiàn)而萌發(fā)的,我們應當更多地體會他對事業(yè)對人生的思索。
喜歡“人間如夢”。“人間如夢”之說,是側(cè)重于世道來說的,體現(xiàn)了世道的艱難與變幻莫測。蘇軾總結(jié)自己一生,說:“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闭紊咸K軾是失意的,造成這種“失意”的原因,是滿懷一腔報國之志的詩人,沒想到會卷入到一場政治紛爭之中,成了朝廷各幫派斗爭的犧牲品!叭碎g如夢”是詩人對當時黑暗世道的無奈與控訴。
。ㄉ厦鎲栴}的提示僅供參照,學生的回答應提倡多樣性,只要是體現(xiàn)了學生自己思維的結(jié)果,即使有偏頗,也應肯定。)
小結(jié):詩人面對洶涌澎湃的長江,感慨萬千,聯(lián)想到歷史上曾經(jīng)在這里建立過蓋世功業(yè)的英雄人物,繼而想到自己年過半百卻功業(yè)無成。從而抒發(fā)了對英雄人物的仰慕和自己壯志難酬的感慨。
思考:《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豪放派的代表之作,其豪放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提示:
、倜枥L壯闊之景。
②刻畫豪邁之人,如周瑜。
③抒發(fā)豪壯之情。
(具體結(jié)合本詞分析。)
補充資料:
……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之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薄
七、感悟人生:
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當我們遭遇不幸時應如何對待?展開討論(提示略)
八、課后作業(yè):
1、試比較蘇軾與李白
提示:選取他們其中一首詩詞進行比較,也可搜集他們更多的詩詞進行某一方面的比較或多方面的比較。
2、給《念奴嬌·赤壁懷古》寫一個MTV的腳本(以詩人吟誦本詞貫穿始末,設計幾組鏡頭鑲嵌其中)。
九、教后記: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無論備課多么充分,設計多么周密,在其實施過程中都會暴露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完后,我對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并認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己的范讀仍不夠好,有幾個地方感情抓不準,詩詞的豪放特點體現(xiàn)的不夠。
2、對教材的挖掘還不夠深入,特別對是“懷古”與“傷己”的結(jié)合認識不夠。
3、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不高,教師有灌輸答案之嫌。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感受詩歌的壯闊意境和豪放風格。
2、培養(yǎng)學生“感知——體悟——評析”鑒賞詩歌的本事。
二、過程與方法:
1、指導誦讀,整體感知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和意境。
2、品味鑒賞詩歌的語言,體會寫景、詠史、抒情相結(jié)合的特點。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體會詩人無奈、失意又曠達灑脫的復雜情感。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從誦讀、品味入手,領略詩歌的壯闊意境和豪放風格,體會詩歌情感和藝術風格。
二、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感知——體悟——評析”鑒賞詩歌的本事;
體會詩人無奈、失意又曠達灑脫的復雜情感。
教法、學法:
教法:
1、以誦讀帶動自悟。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閱讀與啟發(fā)結(jié)合。
4、討論與探究為主。
學法:
誦讀詩歌悟情感;個性解讀賞藝術;知人論世探主旨。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剛才這首歌讓人聽得活力滿懷。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觸景生情,借古抒懷,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偉大的詩篇。公元1082年,一代文豪蘇軾,已近知天命之年,此時被貶黃州兩年有余,當他來到黃州城外險峻滄桑的赤壁,同樣情難自已,寫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詩想傳達這位偉大詩人什么樣的情感呢今日,我們就走進蘇軾,感悟這首詩。
二、初讀,感知詩歌之風格
朗讀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抑揚頓挫,并且是情感的準確表達。我想從朗讀中看看大家對這首詞有什么感受。
1、學生初讀(女生讀,齊讀,男生讀)
2、教師范讀
3、小組交流并探究,整體感知情感,說一下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看學生感受情景而定,如果學生感受不一樣,需尊重學生感知體驗,留待精讀進一步解決。)
這首詩的整體基調(diào):豪放
附:“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歌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坡為之絕倒。”
——俞文豹《吹劍錄》
三、精讀,體悟詩歌之情感。
解題:《念奴嬌赤壁懷古》
明確參考:這是一首詠古抒懷詩。上片寫景,下片寫人。
1請找出上片中你最喜歡的一句詞,小組內(nèi)交流,說說這句詞寫了什么樣的`景,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并有感情的讀出來。(朗讀能夠個人,也可組內(nèi)共同。)
朗誦指導:上片: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語音渾厚,情感激昂!按蠼薄袄恕币刈x,“千古風流人物”要逐步由低到高。強調(diào)對風流人物的贊美!皷|去”“淘盡”語調(diào)較低,以顯江水和歷史的流逝!帮L流人物”指的是真性情,才華橫溢,情感豐富的人物。
(2)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空”“拍岸”“卷起”重讀,情感激越,氣勢宏大!按北憩F(xiàn)的是山石的高聳高峭,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從繪形方面寫了赤壁山石的特點,“拍”字洶涌的江水和岸邊的山石相撞擊,二者相撞擊有很大的聲音。從聲音方面寫了赤壁山石的特點!熬怼弊,形象地表現(xiàn)了赤壁之水的狂瀾奔騰,“千堆雪”用了比喻修辭手法,把浪花比作白雪,形象地寫出了浪花雪白的顏色。
(3)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山”字拖音,“畫”字拖音,有畫卷展開之感!昂澜堋敝刈x。
明確:寫出了壯闊之景。
2小組交流探討:說一說詩中下片描繪了一個什么樣的周瑜作者為什么選擇選擇周瑜
(1)“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簡便愉快熱烈!帮w”“滅”輕讀,用于突出周瑜指揮若定,曹軍一潰千里之狀。初”一女子剛出嫁時是最美的,更何況是江南美女小喬呢,小喬是江南一帶的絕色美女,俗話說,美女配英雄,小喬嫁給他,證明周瑜年輕有為,春風得意。有一種版本“強虜”,沒有“檣櫓”形象,更能扣住赤壁之戰(zhàn)的特點。“羽扇綸巾”寫出了周瑜的儒將風范。
周瑜蘇軾
年齡:25歲47歲
生活:幸福美滿屢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華發(fā)
職位:中郎將東吳都督團練副使
事業(yè):功成名就功業(yè)未成
我們能夠看出,詠嘆不是目的,最終是為了抒懷。借周瑜之形象抒發(fā)自我內(nèi)心之情感,表現(xiàn)了自我年歲漸老,事業(yè)難成,壯志難酬的情感。
明確:寫出了風流之人。
(2)“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讀出抑郁,無奈,低沉,凝重的情感!叭鐗簟薄敖隆陛p讀,體會此人對人生的感慨和寄情江月的無奈之情。(教師啟發(fā):如果換成“老當益壯,會將縛住蒼龍”或者“人生有命,蹉跎淚伴終生”,能夠嗎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情感的復雜性)
教師點評并明確:這句既有壯志未酬的無奈,也有寄情江月的曠達。
四、美讀體味壯景豪情
統(tǒng)觀全詩,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復雜的,有變化的,開始用激昂慷慨的情感寫出了赤壁的壯闊之景,然后詠史而寫出了年少有為的風流人物周瑜。然后引出“早生華發(fā)”的惆悵失意、抒人生如夢之情,到最終都歸于其曠達的心態(tài)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極盡筆墨,揮灑豪情,書寫長江,書寫赤壁,書寫英雄周瑜,書寫人生的況味,可謂“壯語盤空,情溢大江”。
五拓展蘇軾(或子瞻、東坡),我想對你說......
(設想,你是蘇軾的同事,朋友,妻子,晚輩,長輩,讀者,或者蘇軾本人,想對蘇軾說些什么呢)
感激你,東坡。仕途坎坷,人生無奈,但你用你曠達的胸襟,把這些窘迫苦難,連著滔滔的江水,連著赤壁的滄桑,連著千古的英雄,都化為了你杯中的美酒,化為了明月的清輝,化為了壯麗的意境,化為了豪放的情感,留下了這千古名篇,讓它在人類禮貌的星空中閃耀著奪目的光輝!
結(jié)束語:感激赤壁,成就了曠達而成熟的蘇軾;感激蘇軾,書寫了這豪放壯麗的詩篇;感激大家,讓我們共同沉浸在了這詩意的課堂!多謝大家!
六作業(yè)布置:
1、背誦《念奴嬌赤壁懷古》
2、預習《定風波》,比較《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定風波》的感情異同。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4
導入: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jīng)滄桑的赤壁古戰(zhàn)場,同樣情難自已,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
有關常識:
詞,詩歌的一種,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曲詞”、“樂章”、“歌詞”等。詞按字數(shù)的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59字至90字)和長調(diào)(91字以上)三大類。按詞的段落的多少又分成:全詞只有一段的叫“單詞”,二段的叫“雙調(diào)”,三段的叫“三疊”,四段的叫“四疊”。詞的段落叫“闋”或“片”,從上片到下片講究銜接貫穿,意思前后相承,叫“過片”。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換頭”或“過變”。依照已有的詞調(diào)寫的叫“填詞”或“依聲填詞”,自己譜曲自己寫詞的叫“自度曲”,《揚州慢》屬后一類。詞常見有“令”、“引”、“近”、“慢”的分別,“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引歌,“近”又稱“近拍”,相當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稱,指節(jié)拍較慢,聲調(diào)延長。慢詞的字數(shù)較令、引、近的詞字數(shù)要多些。宋代詞風可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主要詞人有柳永、周邦彥、李清照、姜夔等,他們認為“詞為艷科”、“詩莊而詞媚”,多寫情愁別緒、個人遭遇,特別講究音律格律,風格清麗婉媚。豪放派以蘇、辛為代表,主張“以詩為詞”、“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不肯損害意思以遷就音律,“故為豪放不羈之語”,格調(diào)高昂、取材廣泛。
朗讀全詞,疏通文字。
1、念奴嬌:詞牌名。后人還以《大江東去》、《大江東》、《酹江月》作為《念奴嬌》的代名。
2、小喬:吳國喬玄有兩個女兒,都美貌出眾,人稱“二喬”!按髥獭奔藿o孫權(quán)的哥哥孫策, “小 喬”嫁給周瑜。唐代詩人杜牧有“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指曹操筑銅雀臺,打算滅吳后將“二喬”擄為己有的典故。
3、檣櫓:檣是船上的桅桿,櫓是搖船的工具。這里是以局部代全體的借代修辭方法,用檣櫓代全部戰(zhàn)船,再引申整個水軍。有的本子作“強虜”,那就直指曹操的軍隊了;灰飛煙滅:被焚燒成灰和煙飛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軍隊遭火攻后的慘敗。
討論分析課文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與父蘇洵、弟蘇轍進京,并與蘇轍同科進士及第,父子三人文名大震,號稱“三蘇”。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出任杭州等處地方官。又因作詩得罪朝廷,被捕入獄,構(gòu)成文字獄“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時,舊黨當權(quán),召還為翰林學士;新黨再度秉政后,又貶惠州,遠徙瓊州,后死于常州。
蘇軾的詞意境和風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詞不糾纏于男女之情,也不喜歡寫那些春愁秋恨的濫調(diào),一掃晚唐五代以來文人詞的柔靡纖細的氣息,創(chuàng)造出高遠清新的意境和豪邁奔放的風格。
蘇軾的詞強烈地反映著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觀的矛盾。他政治上長期失意,一生經(jīng)歷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樂觀豪邁的精神,不時發(fā)出健旺爽朗的笑聲;另一方面作者在達觀瀟灑的風度里潛伏著一種濃厚的,逃避現(xiàn)實追求解脫的老莊思想,用來寄托自己對政治現(xiàn)實不滿的心情。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謫居黃州游赤壁時寫的。這時作者47歲,自覺功名事業(yè)還沒有成就,就借懷古以抒發(fā)自己的懷抱。
聽讀課文的錄音。
講讀上片。
1、正面描寫赤壁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六、七、八句。
2、用了哪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描寫了赤壁怎樣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辭?從幾個角度?基調(diào)怎樣?
字詞 | 特點 | 角度 | 修辭 | 基調(diào) |
亂 | 險怪 | 形 | 夸張 | 豪邁奔放 |
穿 | 高峭 | |||
驚 | 洶涌 | 聲 | 比擬 | |
拍 | 水石相擊 | |||
卷 | 狂瀾奔騰 | 形 | 比喻 | |
雪 | 水色純白 | 色 |
3、赤壁之景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姿態(tài)、聲音、色彩,無不逼真,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并暗寫赤壁之戰(zhàn)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豪杰們的雄姿,表現(xiàn)了作者的豪邁奮發(fā)。
4、一、二、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有誰說說它的好處在哪里?
詞一開篇就境界開闊,氣象恢宏,大江東去,淘空一切,“浪”怎能沖洗千古風流人物呢?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無數(shù)杰出人物在詩人的視野里都如滾滾長江水一去不復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歲月的無情,產(chǎn)生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
5、四、五句寫赤壁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
“人道是”三字用得極巧,點明此處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戰(zhàn)的所在地詩人只是借此抒發(fā)感情,并不想做考據(jù)家。
6、上闕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啟下。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杰之土。三國時期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猛張飛一聲斷喝長板陂上,俊呂布方天畫戟無人能敵,諸葛亮運籌帷幄世所難當。在諸多英雄中,作者選擇了誰作為詠誦的對象?
7、學生齊讀上片,體會景中之情,總結(jié)內(nèi)容。
描寫赤壁景象,引起對古代英雄的緬懷,充溢著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
講讀下片。
1、閱讀下片前六句,討論刻畫了周瑜什么樣的形象?基調(diào)怎樣?作者自身的狀況又是怎樣的?基調(diào)怎樣?
描寫了周瑜雄姿英發(fā)風流俊雅的英雄形象!靶坛跫蕖泵廊艘r英雄,寫盡俊偉風姿。據(jù)史書記載,喬玄把自己美麗的次女嫁給周瑜,不久吳主孫權(quán)又拜周瑜為大都督,這時周瑜才二十四歲。突出地表現(xiàn)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業(yè)的形象!坝鹕染]巾”,描寫周瑜手握羽扇,頭戴綸巾,從容閑雅,一派儒將風度!罢勑﹂g,檣櫓灰飛煙滅”,以曹操水軍的慘敗襯托周瑜指揮若定蔑視強敵的氣概。
“故國神游”,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雄人物的向往。這種向往在兩鬢斑白功業(yè)無成的現(xiàn)實面前變得可笑!岸嗲閼ξ摇笔堑寡b句,須解作:應笑我多情。
項目 | 周瑜 | 蘇軾 |
年齡 | 24歲 | 47歲 |
婚姻 | 幸福美滿 | 屢遭不幸 |
外貌 | 英俊儒雅 | 早生華發(fā) |
職位 | 東吳都督 | 團練副使 |
際遇 | 功成名就 | 功業(yè)未就 |
基調(diào) | 感奮 | 感傷 |
2、怎樣理解這一矛盾(感奮與感傷)?
詞表現(xiàn)了蘇軾復雜矛盾的`思想。蘇軾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響,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諸葛亮等經(jīng)世濟時的人物,渴望建功立業(yè);一方面又酷愛陶潛,追慕老莊,在險惡的政治逆境中能夠保持超然物外的曠達態(tài)度。又跟和尚親密往來,精通禪學。儒、道、佛三家思想,本來是矛盾的,從而構(gòu)成了蘇軾世界觀中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交織著對人生的虛無態(tài)度。
本首詞是詞人經(jīng)歷了烏臺詩案,幾乎被殺,幾經(jīng)周折被貶黃州,“魂飛湯火命如雞”,經(jīng)過這樣的憂患被貶到黃州來,他內(nèi)心有他的憂患和悲慨,蘇軾的感傷是由于建功立業(yè)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xiàn)而萌發(fā)的,但是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yè)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fā)之情,他把這種悲慨融合在開闊博大的景色之中,而且融合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之中,“奮”壓倒了“傷”。本首詞主要表達了詞人悲慨之中的曠達和豪放。對周瑜的追述表現(xiàn)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xiàn)實,感情基調(diào)的矛盾實際反映的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
3、作者又是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的?
(“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卻短暫,于是有人嘆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時行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人借酒消愁,“與爾同消萬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場游戲一場夢”。那么,蘇軾又是如何對待的呢?)
“人生如夢”,英雄人物,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云,稍縱即逝,人生是短暫的虛幻的,又何必執(zhí)著?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現(xiàn)出一種超脫與曠達。
4、朗讀下片,總結(jié)。
下片第一層寫周瑜形象,第二層抒發(fā)對身世的感嘆,詠史、抒情自然結(jié)合。
比較閱讀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歸結(jié)這兩首詞的共同特征,即豪放詞的特征。
角度 | 特點 |
思想 | 積極、樂觀 |
意境 | 高遠、壯闊 |
風格 | 奔放、灑脫 |
附錄:歷代評論家對本首詞的評價和相關資料:
大藝術家即便錯,也會錯出些魅力來。
蘇東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給黃州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這種意味,使無生命的自然形式變成美。因此不妨說蘇東坡不僅是黃州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者,而且也是黃州自然美的確定者構(gòu)建者。 《蘇東坡突圍》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jié)果——引導千古杰作前奏已經(jīng)奏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誕生。 《蘇東坡突圍》
一個人是要在憂患艱危之中,才能看到他的感情品格操守的。 【加拿大】葉嘉瑩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煜《烏夜啼》(只有悲哀沒有反省和超脫)
舉杯邀明月,對影三人。 李白(是寂寞悲哀之中的飛揚)
水調(diào)歌頭蘇軾
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騷客以中秋月亮為題材來吟詩賦詞,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樣的,蘇東坡也以中秋月亮為題材,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調(diào)。我們來看看后人對這首詞的評價:清朝詞評家胡仔在《菬溪漁隱業(yè)話集》里曾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水調(diào)歌頭是詞牌名。此詞是蘇軾41歲時所作,當時蘇軾與其弟蘇轍已經(jīng)六七年不見了,他們之間一直是手足情深。
1、 小序,有何作用?
詞前小序,述作詞緣由(懷念子由)。
2、 上下兩闋主要寫什么?
(提示:中國古代的詩詞,大都先寫景,后抒情,我們來看看這首詞是否也具有此特點。)
上闋----望月(寫景)
下闋----懷人(抒情)
3、 上闋哪些是實景,哪些是虛景?
實景:明月、酒、青天、風、清影
虛景:宮闕(瓊樓玉宇)
4、描寫虛景運用了什么方法?想象中的月宮生活是怎樣的?
想象。月宮生活幸福美滿,不知“今夕是何年”,沒有煩惱,想要“乘風歸去”,美妙圣潔,“瓊樓玉宇”,然而高而寒冷。
5、上闋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上天,是作者對理想的追求、失意的苦悶,是超塵出世的消極思想的反映;下地,是作者對人間生活的留戀和熱愛,是超然達觀思想的反映。所以,上闋是作者“遁世”與“入世”思想的矛盾,但入世思想戰(zhàn)勝了遁世思想。
(1)、 對人生的感悟體現(xiàn)在哪些詞句上?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懷子由” 體現(xiàn)在詞中哪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寫出了什么?
月“轉(zhuǎn)”“低”表示夜深,“無眠”表示離情正濃。
主題:
這首詞表達了詩人的曠達胸襟和對親人的懷念。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5
教學目標:
1、熟讀背誦,體會詞作的聲律之美,感受豪放詞的特點。
2、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領悟詞中壯闊的意境。
3、體會本詞寫景、敘事、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法,培養(yǎng)初步鑒賞詩歌的本事。
4、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獲得人生啟示,培養(yǎng)勇于應對困難的曠達樂觀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朗誦,感受豪放詞的特點。
2、體會寫景、敘事、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法,初步學會鑒賞詩歌。
3、把握詞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導入課文,簡介作者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背景!久鞔_】
剛才的畫面把我們拉回到了三國時期硝煙彌漫的赤壁戰(zhàn)場,當年僅有34歲的周瑜,以東吳都督的身份,率領三萬士兵,用火攻擊敗了號稱83萬的曹操大軍,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北宋時期,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擔任沒有實權(quán)的團練副使。傳說黃州附近的赤鼻磯就是當年周瑜大敗曹兵的戰(zhàn)場。胸懷大志而又年近半百的蘇軾,多次來到江邊。應對滾滾奔流的江水,遙想起周瑜的功績,聯(lián)想到自我的`遭遇,蘇軾心潮起伏,感慨萬千:滾滾的長江啊,你蕩滌了千年,淘盡了多少風流人物滾滾的長江啊,你見證了周瑜火燒赤壁的不朽功勛,你可曾明白我蘇東坡壯志難酬啊于是,蘇軾文思泉涌,大筆一揮,就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
公元20xx年,武漢大學一教授出版了一本書,名字叫《宋詞排行榜》,從兩萬多首宋詞中遴選100首來排行,《念奴嬌·赤壁懷古》當之無愧排在第一。她為什么有這么大的魅力呢我們今日就一齊來學習這首千古絕唱。
“念奴嬌”是詞牌名,“赤壁懷古”是題目。
PPT展示:
二、初步朗讀,讀準字音。
PPT:初嫁了liǎo羽扇綸guān巾一尊還huán酹lèi
三、對照注釋,初步理解詞句資料,自由朗讀,讀順節(jié)奏。
補充:
風流:①有功績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千古風流人物。
、谥赣胁艑W而不拘禮法:風流才子風流倜儻。
、壑父信g情愛有關的:風流案件風流韻事。
、茌p浮放蕩:風流女人。
檣櫓:代指曹操的水軍。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本詞中用“檣櫓”代指水軍,指明是水戰(zhàn),與“灰飛煙滅”的火攻相呼應,構(gòu)成對照,更能證明周瑜“水上偏能用火攻”用計之巧妙高超。(有的版本用“強虜”,各有其妙!皬娞敗蓖怀隽藢Ψ降膹姶螅匆r周瑜英雄豪杰的本色。)
PPT展示:課文節(jié)奏劃分。
四、讀懂資料,學會初步鑒賞詩歌。
懷古詩:觀眼前之景——懷古人之事——抒一己之懷
1、結(jié)合課后練習第一題,分析詞中的景物描述。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大江”就是指長江,以大修飾江,突出滾滾長江,浩浩湯湯,給人一種氣勢磅礴之感!按蠼蓖瑫r暗指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
“浪”,實指波浪,虛指時光。孔子站在河邊感嘆“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就是感慨時光飛逝。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指時光沖刷了千古風流人物,也就是說千古風流人物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
“千古”穿越時空,給人以深邃厚重的滄桑之感。
這三句氣勢磅礴,雄視古今,從時間和空間上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曠遠深邃的意境。把讀者帶到了千古興亡的歷史氛圍之中,抒發(fā)了詩人對古往今來風流人物的無限懷念之情。
(朗讀指導:因為這三句氣勢磅礴,雄視古今,所以我們朗讀時,要奇峰突起,語音渾厚,情感激昂!按蟆币刈x,一錘定音,定下全文豪放的基調(diào)。示范)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寓動于靜,寫出了亂石高聳入云的動勢。描摹出赤壁山勢之險要高峻。(形狀、動靜)
拍:動態(tài)感極強,水石相搏,仿佛能聽到一陣一陣浪花擊打岸邊的聲音,描摹出赤壁水勢洶涌澎湃。(聲音、視聽)
卷:動感十足。雪:突出浪花的顏色。卷起千堆雪,表現(xiàn)出驚濤拍岸、驚天動地、波瀾壯闊的氣勢,給人展現(xiàn)出一幅雄奇壯麗的景象。(顏色、夸張、比喻)
這三句運用夸張、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從形狀、聲音、顏色等多方面描述赤壁雄奇壯美、波瀾壯闊的景象。應對如此景象,詞人心中滿是慷慨激昂的情感。
(朗讀指導:正因為這三句波瀾壯闊、雄奇壯麗,要讀出這種感覺,語調(diào)就要慷慨激昂,情緒飽滿,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幾個形容詞和動詞重讀。示范。)
2、結(jié)合課后練習第一題,分析詞中的人物刻畫。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小喬初嫁了:襯托出周瑜年輕英俊,風流倜儻,春風得意。
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表現(xiàn)出周瑜束裝儒雅,風度翩翩,氣定神閑。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刻畫了周瑜從容沉著,指揮若定,瀟灑從容的形象,表現(xiàn)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朗讀指導:這幾句是表現(xiàn)周瑜春風得意、瀟灑從容、氣定神閑的,要讀出那種得意、輕快,“談笑間”語速稍快一點,顯示簡便獲勝,灰飛煙滅讀得舒緩,強調(diào)對方的失敗,來反襯周瑜指揮戰(zhàn)爭的游刃有余、胸有成竹。示范)
3、結(jié)合課后練習第一題,分析詞中的思想情感。
先看周瑜和蘇軾的一個比較:
周瑜蘇軾
年齡:34歲47歲
生活:幸福美滿屢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華發(fā)
職位:東吳都督團練副使
功業(yè):功成名就功業(yè)未成
作者為什么從眾多豪杰當中,單選周瑜來寫呢(原先是周瑜得到了孫權(quán)的充分信任,志得意滿;而自我雖然身懷報國之志,卻得不到統(tǒng)治者的信任和重用。)
真是造化弄人,當年的赤壁是周瑜建立赫赫戰(zhàn)功的戰(zhàn)場,眼前的赤壁卻是蘇軾被貶謫后流連的去處,相比之下,蘇軾的內(nèi)心涌起了情感的波濤,發(fā)出一聲浩嘆:“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抒發(fā)的是詞人年歲將老、功業(yè)未成、壯志難酬的感慨。
“人生如夢”,是早年頗有遠大政治抱負的詞人,在仕途失意,甚至險遭殺身之禍后,對人生的一種感慨。蘇軾是明白“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個道理的,所以在本詞開篇就寫道:“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千古風流人物的是非成敗都轉(zhuǎn)頭皆空了,千古風流人物都消失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了,他在《赤壁賦》中寫到曹操時也這樣說:“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從這種感慨中我們能夠看到蘇軾的曠達灑脫。
蘇軾對永恒的“江月”有一種特殊的情感,他在《赤壁賦》中還說道:“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本詞他也寫到“一樽還酹江月”,江月見證了英雄人物的功績,祭奠江月也能夠看成詞人對古人功績的仰慕,詞人依然渴望建功立業(yè)、具有積極積極的思想,從中我們能夠看出詞人曠達樂觀的情懷。
(朗讀指導:前三句要讀出詞人心中的落寞傷感、惆悵失意,后兩句要讀出詞人的豪放曠達灑脫。)
五、理清思路,讀透情感。
1、齊讀一遍,感知整體思路。明確: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是由寫大江過渡到寫赤壁的語句,“故壘西邊”承“大江東去”而來,“三國周郎赤壁”承“千古風流人物”而來,“人道是”說明蘇軾明白那里并非真正赤壁大戰(zhàn)的地方,他只是借山川來抒發(fā)懷古之情。“故壘西邊”要讀得平和一些,“人道是”要讀得輕柔一些,“三國周郎赤壁”點明時間、人物、地點,要停頓鮮明,語氣要讀得舒緩一些。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也是過渡句,(聯(lián)系毛澤東的詩詞“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江山如畫”承上,“一時多少豪杰”啟下,過渡到下片寫周瑜!敖饺绠嫛笔菍η叭涞男〗Y(jié),朗讀時要延續(xù)激昂的語調(diào),“一時多少豪杰”要讀出詞人神思飛揚于三國的感覺,讀出詞人對當時英雄豪杰的欽佩、仰慕之情。
作者描述了大江向東奔流,浪濤洶涌,拍打著堤岸卷起層層白浪,山石林立高峻等景,描繪出一幅雄偉、壯麗的畫面。作者筆下的英雄人物周瑜,青年時期就英姿勃發(fā),才華過人,能從容指揮三軍,輕而易舉地打破曹軍,建立了顯赫的功勛。作者本來胸懷報國之大志,在政治上卻屢遭打擊,不能實現(xiàn)自我的夢想,如今年歲漸老,事業(yè)無成,他深感人生恰似一場夢。詞中所寫的壯麗山川、古代英雄、自我壯志難酬的胸懷以及酒灑江月的豪舉,共同和諧地營造出了一種壯麗、雄渾的意境。都體現(xiàn)了全詞豪放的風格。
2、再讀一遍,理清詞的線索。明確:
線索: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多情應笑我
六、熟讀背誦,讀出自我。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相關文章: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0-16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06-22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01-05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07-23
念奴嬌赤壁懷古優(yōu)秀教案01-12
《念奴嬌赤壁懷古》優(yōu)秀教案02-14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優(yōu)秀02-17
念奴嬌赤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精選8篇)11-16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5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