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舞蹈教案

時間:2022-10-08 23:26:26 教案 投訴 投稿

有關舞蹈教案范文錦集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舞蹈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舞蹈教案范文錦集9篇

舞蹈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民間傳統(tǒng)舞蹈的表演形式,培養(yǎng)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2、通過“舞譜”教學,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

  3、通過筷子發(fā)出的有節(jié)奏的悅耳聲響,訓練提高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使幼兒動作整齊,協(xié)調優(yōu)美。

  4、讓幼兒自己設計出新的舞蹈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能力,充分發(fā)揮幼兒的`音樂創(chuàng)造性。

  活動準備

  1、為幼兒準備每人兩束“筷子”,筷子尾部系上小彩帶。

  2、舞譜

  3、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以歌曲“幸福拍手歌”進入活動室。

  談話:感到幸福的時候,你還想干什么?

  你們從電視上或其他地方見到小朋友跳舞手里拿什么東西。(幼兒充分回答)

  2、談話引出舞蹈“筷子舞”,欣賞教師表演的筷子舞,引起幼兒對舞蹈的學習興趣。

  3、引導幼兒觀看舞譜,學習基本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自學能力。

  4、按照音樂節(jié)奏教幼兒練習每個動作,掌握動作要領,集體練習。

  5、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讓幼兒自己設計更美的舞蹈動作,按音樂節(jié)拍,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表演,發(fā)展幼兒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

  6、激發(fā)幼兒的表演期望,向老師們表演舞蹈,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棒,舞蹈表演的真好!歡迎老師們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到我們小朋友在舞臺上演出好嗎?跟老師們再見吧!

舞蹈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舞蹈資料的查閱,讓學生初步掌握有關舞蹈的基本知識。(初步了解)

  2、通過對音畫舞的欣賞,了解舞蹈來源于生活,并能夠結合自己的感受運用到課堂實踐中。(接受)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賞析舞蹈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

 。ㄅ湟魳芳爱嬅,師作Dj帶領學生舞起迪斯科。)

  二、舞蹈欣賞

  A,舞蹈片段《酥油飄香》,欣賞后提問:

  姑娘們在干什么?

  哪個民族的舞蹈?你怎么知道?(有學生回答:從服裝上可以看出是藏族的')

 。ù蛩钟停S音樂畫面動作模仿,引語:舞蹈來源于生活。)

  B,欣賞及討論

  出示各民族服裝

  師:既然舞蹈和服裝有關系,接下來我們看看還有什么于舞蹈有關系。

  舞蹈——(有關系)動作、服裝、燈光、音樂、隊形、道具

  三、創(chuàng)編

  1、欣賞三個有關水的片段《小溪》《江河》《大海》,讓學生為它們取名字。

  問:為什么這樣取,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回答時進行模仿和體會。如:沒有明顯的節(jié)奏,動作很快等。

  師:除了動作和隊形,你還從哪里看出來小溪、江河、大海的特征?

  引導學生從舞蹈元素進行分析。

  隊形——漩渦

  大浪——引出道具沙巾,學生使用沙巾進行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流水、大浪

  2、試一試,模仿“海寧潮”

  學生八人一組進行討論,個別組上臺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3、展現(xiàn):海寧潮,合成作品

  4、小結

  四,生在歡快的音樂中舞出教室。

舞蹈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1、讓幼兒知道水仙花是福建特產,譽滿全國,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讓幼兒學會基本動作,做到動作優(yōu)美協(xié)調。

  活動準備:

  水仙花若干盆,音樂磁帶,三用機。

  活動過程:

  1、幼兒律動進入活動場地。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水仙花,啟發(fā)幼兒討論并回答:“水仙花的故鄉(xiāng)在哪里?水仙花長得什么樣?”

  3、教師請幼兒欣賞舞曲,并讓幼兒談談聽完樂曲之后的感受。

  4、教師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曲子,并引導幼兒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想像樂曲表現(xiàn)的'動作。

  5、請個別幼兒來示范他想像出的動作,教師進行指導,讓幼兒的動作更加優(yōu)美。

  6、教幼兒學習舞蹈動作。

 。1)先全班一塊兒學習基本動作。

 。2)請個別幼兒示范舞蹈動作,教師講解。

 。3)幼兒找一位朋友,分小組進行練習。

  7、幼兒聽音樂進行表演。

舞蹈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第八組課文的第一課,是一篇融描寫人物、科學知識、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優(yōu)秀教材。課文通過對小張衡與爺爺、奶奶一同觀察天上星星這一故事的記敘,突出表現(xiàn)了張衡從小就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學情分析

  小學低段重在積累字詞,本課所涉及的生字詞數(shù)量比較大,也偏難。但是這篇課文語言生動、簡潔,故事性強,蘊含科學知識,內容對學生充滿著吸引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處理好科學知識介紹和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之間的關系。注意抓住思 想內容與語言文字的內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感悟抓住人物的表現(xiàn),再讀中感悟張衡從小勤于觀察、善于觀察、樂于探究的精神,從讀中受到良好的教 育和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9個生字(撒、玉、仰、傻、距、組、楚、衡、漢),會寫12個字(勺、斗、玉、組、珍、珠、數(shù)、鉆、研、睡、距、離),理解文章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識字、寫12個生字(勺、斗、玉、組、珍、珠、數(shù)、鉆、研、睡、距、離),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張衡從小善于思考、觀察的好品質。

  教學方法:朗讀欣賞法、合作探究法。

  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法、誦讀法、圈點勾畫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具使用: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40分鐘)

  一、導入新課 (3分鐘)

  課件演示(夜空、閃動的星星、《小星星》樂曲)。師生隨著課件演示,共唱歌曲。啟發(fā):同學們,你們喜歡星星嗎?你們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顆嗎?古代有一個小孩和我們一樣喜愛星星,他曾經(jīng)認真地數(shù)過天上的星星,你們想認識他嗎?(板書課題)

  (美麗的夜空,閃爍的星星,動聽的音樂,構成了一幅動人的星空圖景。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

  習的積極性。教師啟發(fā)性的談話,拉近了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課堂。)

  二、人物介紹(2分鐘)

  資料交流:(出示人物圖片(張衡)談話: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人嗎?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與他有關,請大家把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讓我們一起走進張衡。

  (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能力是語文學科的重要人物之一,利于拓寬學生視野,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交流形式為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提供了一個舞臺,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了學生成功心理。同時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做好了準備。)

  三、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1、課文講了什么故事?

  四、識字寫字教學(15分鐘)

  (一)識字

  內容:撒、玉、仰、傻、距、組、楚、衡、漢

  1.檢查識字情況,重點進行生字的正音和識字記字的方法交流。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識字記字體驗,教師相機點撥重點字音和結構上的注意事項,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擴詞和必要的識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導。

 。ㄗR字是閱讀和協(xié)作的基礎,同時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所在。以自主識字、游戲檢查、充分交流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識字熱情,尊重并激發(fā)學 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大膽發(fā)揮想象,運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來識記生字,活躍了思維,豐富了積累。以人為本,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 時空,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識字的良好習慣。)

  2.組內互讀課文,進一步鞏固識字成果,了解課文大意。

 。ǘ⿲懽

  內容:勺、斗、玉、組、珍珠、數(shù)、鉆研、睡、距離

  1.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勺、斗、玉、組、數(shù)、睡”。

  指讀,組詞。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找出難寫的部分,交流書寫中應注意的事項。

  3.教師示范書寫“數(shù)、睡”兩個字。強調重點筆畫的'寫法。如:“數(shù)”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筆的變化;“睡”字右邊幾個“橫”筆畫的長短變化等。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組織全班評議。

 。▽懽纸虒W的作用在低年級至關重要,對于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中應扎扎實實,充分尊重學生的觀察體驗,進行指導,并讓學生在扎實的書寫練習、交流評議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五、合作探究,理解內涵(15分鐘)

 。ㄒ唬

  1.分組互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推選出“閱讀小能手”,準備在全班朗讀。

  2.組間朗讀比賽,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互評,交流體會。

  3.讀書交流:在讀書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jīng)]有讀懂?

  (在識字寫字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朗讀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賽讀的形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學間的互相促進,同時在交流中教 師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為下節(jié)課教學做好鋪墊。當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不懂的地方時,如果是簡單的可以當堂解決,其他的內容引入下一課 時教學)

  第二課時

  五、繼續(xù)合作探究,理解內涵(5分鐘)

  4.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節(jié):通過讀書,請告訴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5.啟發(fā)學生在讀文后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主要的句子進行深入地體會。

  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的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币龑W生理解“珍珠”和“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指導朗讀中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耙活w,兩顆,一直數(shù) 到幾百顆,”通過“閃”和上文的“撒”字,引發(fā)學生思考張衡數(shù)星星的艱難。從感性上體會到數(shù)星星的難,從而對張衡、刻苦認真的態(tài)度產生敬佩之情。 (讀書的過程是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實施有效指導的過程。讀書活動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訓練意識,在尊重學生對課文個性化解讀的基礎上,加深了對文中人物的理解,提高了讀書活動的實效性。)

  六、研讀課文,深入理解(15分鐘)

  1.啟發(fā)學生分組學習,合作讀書。研讀課文2-4自然節(jié)。重點從人物的對話入手,體會張衡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2.研讀問題提示:文中一共有三個人物,從他們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說說自己的理由。

  3.學生分組研讀課文,交流讀書體會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4.學習匯報。在匯報過程中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各組發(fā)言的基礎上,適時點撥學生領悟讀書方法,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如要學會提問題:“奶奶和張衡對數(sh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贊成哪種看法?” 要抓住人物的表現(xiàn):“奶奶為什么笑著說?”“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醒來看星星!睆倪@些表現(xiàn)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ㄗ寣W生學會讀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結合著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理解和體驗讀書方法、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七、品位語言,朗讀賞析(10分鐘)

  1.教師利用課件出示“星空圖”。營造氛圍,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感悟當時的情境,了解爺爺告訴張衡的天文知識。如:認識北斗星、北極星。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在讀書的基礎上體會“果然的意思。

 。ㄇ榫忱首x,加深感悟,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熱情,提高了朗讀水平,在情感上與課文內容產生了共鳴,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八、拓展延伸(5分鐘)

  1.用下面的句式進行說話練習:“因為??長大后??,所以??”和“張衡成了??是因為??”。

  2.從小張衡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⒄Z文訓練與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在練習與討論中加深了對課文主題的理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小張衡優(yōu)秀品質的影響和熏陶。)

舞蹈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光盤,視頻播放

  活動目標:

  熟練地變隊形

  活動過程:

  跟音樂復習上兩節(jié)課的動作。告訴小朋友今天主要學習變隊形,安排好每個孩子的位置及變隊形后的位置。

  1、一字排列形

  每個小朋友面對老師一字排開,各跳各的,沒有主從之分,這種隊形,優(yōu)點在人多壯聲勢,不過顯然有些單調,是獨立式的基本型。

  人 人 人人 人

  2、雁行式

  中間的突出來,其它的依次退后些,如雁飛時的隊形,舞蹈的動作也許仍相似,但是觀看著認為中間突出的`是主,其它是次,于是有了主次之分,只是這種主次之分。

  人 人

  人 人

  人

  3、散點式

  是一種平均分布的隊形,不分主次,所以前排不可以擋住后排,前排人數(shù)也多,所以也沒有前排較重要的感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4、反復練習以上三種隊形

  活動延伸:

  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做變換位置練習。

舞蹈教案 篇6

  指向科技綱要目標:

  科學態(tài)度:

  1、形成對衣、食、住、行以及娛樂中現(xiàn)代科技成份的初步印象。

  2、經(jīng)常被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所吸引。

  3、對身邊的各種現(xiàn)象充滿好奇,常問 “是什么?” “為什么?”

  4、能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周圍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xiàn)象。

  5、喜歡生活中的新用品,樂意感知和使用。

  科學知識,技能:

  1、了解基本的營養(yǎng)、衛(wèi)生與保健的作用。

  2、能分辨植物與動物。

  3、知道人類應當保護環(huán)境

  4、對生活用品的簡單描述和分類

  5、會折紙和簡單的橡皮泥塑

  科學方法和能力:

  1、學會比較不同的事物,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學習與同伴交流實驗的結果

  3、獨立或合作完成一些手工聯(lián)習、小制作。

  4、學習與同伴交流實驗結果。

  科學行為和習慣:

  1、學會翻書、看書、握筆,有正確的拿筆、看書、握筆姿勢。

  2、會正確地盥洗、進餐、站和坐、行走和活動。

  活動目標:

 。1)引發(fā)幼兒對自由落體現(xiàn)象的興趣,對常見的、形象突出并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

  (2)初步嘗試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xiàn)對美的理解。

 。3)能大膽地把正在探究的現(xiàn)象用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幼兒圍坐成半圓形、小畫架5個

  (2)物質準備:糖紙、羽毛、小沙包、紙片若干、蠟筆、禮炮、小黑板、白紙、各種小簍子等。

 。3)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玩過落體游戲,并且會辨別不同的線條。

 。4)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不同的落體,讓幼兒在科學區(qū)角活動中自由探索。

  活動過程及實錄:

  一、音樂中與幼兒跳舞一同進入活動室,噴放禮花,引起幼兒興趣。

  二、探索物體的自由落體現(xiàn)象。

  1、(1)請幼兒自由探索,能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物體下落的樣子。

  【教師】:今天我還請來了幾個好朋友,他們都會在空中跳舞!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呀?

  教師出示糖紙問:這是什么呀?

  【幼兒】:糖紙

  【教師】:那請你們來和小糖紙做游戲,看看它是怎樣從空中跳著舞掉下來的?

  (2)幼兒手拿糖紙往空中拋,教師用自由的談話方式問幼兒:小糖紙是怎樣從空中跳舞掉下來的呀?你能學一學嗎?

  (3)請你們來說說小糖紙是怎樣從空中跳舞掉下來的?

  幼兒用手勢或身體的扭動來表示糖紙掉下來的樣子

  (4)教師與幼兒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體落體的運動方式:教師在黑板的記錄表上用“電話線”表示糖紙落下的軌跡(配上音樂)

  2、以同樣的方式請幼兒與羽毛、小紙片、沙包做游戲,觀察它們落下的樣子,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肢體語言畫出羽毛、紙片下落的痕跡用線條(螺旋形、波浪線、直線)表示

 。1)【教師】:小羽毛也喜歡和你們一起做朋友,看看它是怎樣從空中跳著舞掉下來的?

  幼兒手拿羽毛往空中拋,教師用自由的談話方式問幼兒:羽毛是怎樣從空中跳舞掉下來的呀?你能學一學嗎?

  幼兒充分感受羽毛下落的樣子后

  【教師】:羽毛放學了,它要回家了!請小朋友送它回家吧!

 。ㄓ變菏蘸糜鹈螅┱埬銈儊碚f說羽毛是怎樣從空中跳舞掉下來的?

  【教師】:哦!原來羽毛在空中是飄來飄去跳著舞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宋弈霖吧!

  教師與幼兒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體落體的運動方式。

  教師在黑板的記錄表上用“波浪線”表示羽毛落下的軌跡(配上音樂)

  【教師】:看看老師畫的象不象?一起來學學好嗎?

  幼兒在音樂中很有興趣的扭起了“波浪線”。

  [3、【教師】:小紙條也來了,看看它是怎樣從空中跳著舞掉下來的?

  幼兒手拿紙條往空中拋,教師用自由的談話方式問幼兒:紙條是怎樣從空中跳舞掉下來的呀?你能學一學嗎?

  幼兒充分感受紙條下落的樣子后

  【教師】:紙條寶寶要休息了!請小朋友送它回家吧!

 。ㄓ變菏蘸眉垪l后)請你們來說說紙條是怎樣從空中跳舞掉下來的?

  幼兒與幼兒之間一起相互扭動起來

  [教師與幼兒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體落體的運動方式。

  教師在黑板的記錄表上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用“螺旋線/波浪線”表示紙條落下的軌跡(配上音樂)

  幼兒在音樂中很有興趣的扭起了“螺旋線/波浪線”。

  4、【教師】:還有一位小客人,它不高興了!因為你們都不和它玩!

  于是,幼兒都爭相拿著沙包玩起來

  幼兒在玩沙包的同時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游戲

 。ㄓ變菏蘸蒙嘲螅┱埬銈儊碚f說沙包是怎樣從空中跳舞掉下來的?

  教師請幼兒在小黑板上演示物體落體的運動方式。

  幼兒在音樂中用跳起來——蹲下的方式表現(xiàn)“直線”。

  三、經(jīng)驗提升并展示幼兒的記錄。

  幼兒用圖畫、粘貼的形式把物體下落的過程和曾經(jīng)學過的線條一一對應起來。

  四、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

  4、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幼兒和教師跳舞離開活動室。

  活動延伸:請家長引導幼兒在平時游戲、生活中注意觀察物體下落的方式,發(fā)揮幼兒的想像力。

舞蹈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舞蹈基本功節(jié)奏的訓練。(難點)

  2、幼兒學習一些舞蹈造型,能夠大膽跟著音樂擺出造型,動作優(yōu)美。(重點)

  3、幼兒體會舞蹈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穿上自己的'舞蹈鞋、坐墊、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

  1、教師帶幼兒做基本功熱身。

  2、提問:小朋友你們都拍過照片嗎?那么你們拍照片的時候都喜歡擺什么造型呢?

  請個別幼兒上臺來展示,其他幼兒一起來學一學。

  二、播放ppt。

  1、師幼一起觀察圖片中幼兒的造型。

  2、教師分動作教幼兒,提醒幼兒擺造型時的注意點。(提腰、頂胯、繃腳尖等)

  3、提問:怎么擺造型最好看?

  4、教師:擺造型時不能亂動、要微笑、要自信。

  三、播放音樂,幼兒表演。

  1、教師跟著音樂節(jié)拍表演,幼兒觀察。

  2、提問:你們覺得老師表演好不好?為什么?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老師在聽音樂時候心里默默數(shù)節(jié)奏。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3、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做動作一邊練習數(shù)拍子。

  請能力強的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一起練習。

  4、播放音樂,幼兒全體隨一起表演。

舞蹈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提高欣賞舞蹈藝術和音樂藝術的興趣和素養(yǎng)。

  2、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舞蹈內容和音樂內容的方法。

  3、熟讀課文,感受并學習文章生動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運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描寫藝術的方法。

  2、學會運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去描寫。

  教具:電教器材

  學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觀舞記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過印度舞蹈嗎?如果看過,能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聽嗎?(學生發(fā)言)如果沒有,今天我們就隨冰心一起去觀看卡拉瑪姐妹的同臺演出,順便聽聽冰心觀看后的感受。(如有條件,此環(huán)節(jié)可利用多媒體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麗、華貴的印度服飾;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綺麗的印度風情,使學生產生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在第一遍閱讀時,可采用默讀的方法來通讀全文,注意整體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請你試著用最簡潔的語言說說本文主要內容。(本文主要是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描繪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現(xiàn)了印度舞蹈的美。)

  2、本文是怎樣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描繪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呢?再次閱讀文章。在這次閱讀時,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筆來,邊讀邊動筆做些圈點勾畫:

  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優(yōu)美,也有一些生字詞,請同學們參考注釋自讀全文,讀的時候用直線勾畫出不懂的詞句,可以查找字典、詞典;用波浪線勾畫出你認為用

  的好的詞語、句子和段落。

  3、指名讀、齊讀下列詞語:

  清揚咿啞靜穆端凝顰蹙粲然嗔視變幻多姿本色當行離合悲歡低回婉轉叱咤風云渾身解數(shù)高視闊步盡態(tài)極妍息息相通

  三、研讀課文:

  1、本文描寫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語句或語段表現(xiàn)了舞蹈的美?——第2—6小節(jié)

  ——第13—18小節(jié)。

  ——體會這些語段從服飾、姿態(tài)、神情、動作等多方面來表現(xiàn)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

  2、能否引用文中語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舞蹈?或說說印度舞蹈主要表現(xiàn)些什么內容?

  ——以有節(jié)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可以表現(xiàn)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現(xiàn)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樂伴奏。

  ——印度舞蹈主要表現(xiàn)神和人的故事,模擬自然界生物的姿態(tài)。(在第17、18節(jié))

  四、閱讀探析:

  1、用語言來表現(xiàn)舞臺藝術,是很困難的,需要高超的語言技巧。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等,都盡可能地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而又通過語言使讀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得到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的享受

  (找出精彩語句或語段,認真思考)試從文中找出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大聲朗讀,并從詞語、修辭、句式或表現(xiàn)方法等方面思考,簡單地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

  ——生動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態(tài),以作者的贊嘆之情。

  ——正面描寫結合側面描寫,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發(fā)讀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

  2、閱讀過程中,有沒有感到不理解的語句?

  備案:

  ①為什么第17小節(jié)說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卡拉瑪?shù)奈璧阜浅?yōu)美,好像“飛動”起來。但是僅有“飛動”是不夠的,還要心靈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渾然一體,才能達到美的境界。

 、诘19小節(jié)中說:“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yōu)美悠久的文化藝術??”為什么看了她們的舞蹈會體會到她們的文化?你感到印度文化有什么特點?

 。ɡ首x第19小節(jié))

  首先,藝術上的交流,能增強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所以,“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yōu)美悠久的文化藝術??”其次,所有優(yōu)秀的藝術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養(yǎng)料,卡拉瑪姐妹也是一樣,“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糧的供養(yǎng)”。沒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沒有印度文化歷史的內涵,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不會這樣優(yōu)美動人。

  插入介紹印度宗教及文化概況。

  ——雖然現(xiàn)在印度屬于資本主義國家,但宗教勢力極大,所以也有人說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印度幾乎所有的文化藝術形式、內容也都受此影響,多以表現(xiàn)宗教為主題?ɡ斀忝玫奈璧敢餐瑯尤绱,例如第18小節(jié)中提到的蓮花、鹿、孔雀、蛇等動物在印度的宗教中都有其象征意義。

  再次朗讀,深入感受

  五、知識遷移

  如果說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聲響的話,那么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是心靈之舞。只有心靈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請問我們中國有這樣的舞蹈嗎?

  如楊麗萍的《孔雀舞》、黃豆豆的《豐收》等。

  為什么說他們的舞蹈是心靈之舞呢?

  明確:他們的舞蹈是整個身心的投入。楊麗萍的舞蹈不僅舞姿優(yōu)美,而且還讓人能感受到中國女性的美麗和溫柔。黃豆豆的舞蹈,讓人感受到中國男兒強壯的體魄和力量,感受到中華男兒堅強不屈的精神。

  六、作業(yè):

  1、反復誦讀課文。

  2、摘抄本文中優(yōu)美語段,做一點語言積累。

  第二課時《聽泉》

  一、導入新課:

  大家愛聽音樂嗎?聽過民樂嗎?有一首中國民樂使著名的指揮家小澤征爾由衷傾倒,他說這首樂曲應當跪下來聽,大家到底想不想聽。

  二、介紹阿炳,放送音樂《二泉映月》,聽后學生自由談自己的感受。

  1、阿炳,本名華彥均,江蘇無錫人。父親是一位道士,,擅長演奏二胡、琵琶、三弦等樂器。從小時候起,阿炳就跟父親學習樂器,由于天資聰穎和練習刻苦,他13歲時就已熟練掌握二胡、琵琶、三弦、和笛子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技藝。他的命運曲折坎坷,兒時喪母,二十歲喪父,三十多歲時雙目失明。生活無著落,,只好流落街頭,靠賣藝為生。五十多歲時,吐血病故。正是這位飽嘗了人間辛酸的苦難的藝人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傳世之作。阿炳賣藝幾十年,根據(jù)生活體驗,創(chuàng)作改編、演奏了許多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作品。

  現(xiàn)存的傳世樂曲,有《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等六首。而最具吸引力的是他的代表作《二泉映月》。

  2、播放《二泉映月》。

  3、引入———今天我們來拜讀韓靜霆的《聽泉》,看他對盲人阿丙的《二泉映月》有怎樣的理解?

  三、師范讀課文后,生再自由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細心品讀,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賞析第三段“泉水一沖出深山??跑向山外的世界”這一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從什么角度寫出了曲子的美妙動聽?

  齊讀相關文句,問:哪位同學能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一下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嗎?

  四、探究問題:

  1、文題中的“泉”指的是什么?

  2、本文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那作者圍繞《二泉映月》寫了些什么內容?

  (板書)

  明確:(1)產生

 。2)流傳

  (3)內容(曲子的意境)

 。4)評價(崇高的藝術地位)

  五、我們學習了《聽泉》,你有什么感受?你贊成小澤征爾的評價嗎?那你對他的話是如何理解的?

  六、課外拓展: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談談你對這首鋼琴曲的感受。

  貝多芬簡介:出身于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八歲便開始登臺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chuàng)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yōu)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并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里,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的發(fā)展。在音樂表現(xiàn)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xiàn)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圣”。

  七、背誦第三自然段。

舞蹈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樂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編創(chuàng)適當?shù)膭幼骱现?jié)拍扮演。培養(yǎng)動作的協(xié)調性。

  2、能看柯爾文手勢,認唱la、si,借助聽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隨音樂用手按課本上的圖形譜劃動或走步來體驗音樂。

  教學重點:聆聽音樂,通過編創(chuàng)扮演培養(yǎng)同學動作的協(xié)調性

  教學難點:

  1、感受歌曲音樂的快樂和舞蹈性

  2、調動同學參與的積極性

  教學方法:音樂動感教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琴、打擊樂器等。

  課時布置: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扮演《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學過程:

  一、聆聽《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聽樂曲。

  提示:樂曲是什么音樂情緒?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適合你做什么動作?

  2.復聽樂曲,用手指點劃課本上的圖形譜,再次體驗。

  3.再次復聽,請同學隨著音樂自由動作。

  師:誰知道這段音樂叫什么名字?請一位同學來告訴我們。

  師: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跟著音樂來做。

 。ǜ(jié)奏有規(guī)律的拍打身體,老師先用簡單的動作帶同學律動A段用一組動作,B段用另一組動作)

  二、扮演《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

  1、反復聆聽歌曲錄音、范唱增強感受、并熟悉旋律。在反復聆聽中,教師可提示同學拍節(jié)拍、打節(jié)奏跟著音樂體驗、感受并說出歌曲的情緒。

  2、教師的范唱可將速度稍放慢一些,讓同學聽清歌詞。提示同學:歌中都唱出了什么?小聲默唱,有感情地讀歌詞,小聲填唱歌詞。

  3.歌中的和點音符要通過跟唱、模唱歌曲順帶學習,教師準確范唱,使同學能準確地演唱。

  4、在基本熟悉歌曲時,可讓同學分小組編創(chuàng)扮演動作,每組可編一段歌詞,用接龍的方式演唱,并扮演動作。

  師: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邊唱邊跳,看誰唱得認真跳得也好。

  三、集體舞

  基本隊形根據(jù)教室的大小,站成若干橫排,注意間隔距離適中,手拉手。

  基本舞步:

  橫步:手拉手左腳起步向左走,立定后,右腳起步向右走側跟點地步:雙手叉腰立正姿勢準備,第一拍左腳跟向左側前方點地,第二拍收回;第三拍右腳跟向右側前方點地,第四拍收回。

  蹱趾跳步:雙手叉腰立正姿勢準備。第1小節(jié):第一拍左腳跟向左側前方點地,第二拍左腳收回,腳尖在右腳跟后點地,第三拍右腳跟向右側前方點地,第四拍收回雙腳立正。同時,左腳每拍跳一下,原地跳四下。第2小節(jié):右腳做相反的動作,右腳原地跳四下。

  第一段:

  第1、2小節(jié):左腳起,-拍一步向左走五步,停兩步,雙手在左側拍兩下,第八拍腳不動,拉起手。

  第3、4小節(jié):右腳起,動作同第1、2小節(jié),方向相反。

  第5小節(jié):雙手叉腰,第一拍左腳側跟點地,第二拍收回,第三、四拍右腳做相反動作。

  第6、7小節(jié):動作同第5小節(jié)。

  第8小節(jié):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拍兩下手。

  第二段:

  動作同第一段,只是把拍手改為跺腳。

  第三段:弱起小節(jié)全體向左轉體90度(橫排隊形變成豎排隊形)。

  第1、2小節(jié):左腳起,向前走五步,停兩步,用右手拍前面同學左肩兩下。第八拍全體左后轉體180度。

  第3、4小節(jié):動作同第1、2小節(jié),只是第八拍向左轉體90度,全體又變成橫排隊形。

  第5、6、7小節(jié):做蹱趾跳步。第7小節(jié)動作同第5小節(jié)。

  第8小節(jié):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全體同學向雙側平伸,拍左、右兩邊同學的肩膀(見圖)。

  第四段:弱起小節(jié),橫排單數(shù)同學向左轉體90度,雙數(shù)同學向右轉體90度,二人相對。

  第1、2小節(jié):相對的二人同時挽起對方的.左臂,先出左腳成逆時針方向走五步,站到對方的位置上,停兩步,握兩下手。

  第3、4小節(jié):相對的二人同時挽起對方的右臂,出右腳成順時針方向走五步,回到自身原來的位置,停兩步,握兩下手。

  第5、6、7小節(jié):做蹱趾跳步。

  第8小節(jié):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握兩下手。

  注意:在每一樂句的弱起小節(jié)處停止行走,然后在強拍處準確起步。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編創(chuàng)與活動、扮演《哈里啰》、聆聽《霍拉舞曲》。

  教學過程:

  一、扮演《哈里啰》

  1、完整地聆聽,感受歌曲的情緒、旋律。

  提示:聽著歌曲拍手的方式拍擊節(jié)奏,在實踐中體驗。

  2、按節(jié)奏讀歌詞。

  3、聽著音樂填唱歌詞。

  4、討論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歌曲。

  5、編創(chuàng)動作扮演歌曲,分小組編創(chuàng),分別扮演給大家看。

  6、用鑼鼓和碰鐘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擊樂與歌曲演唱的配合。

  提示:打擊樂的聲音是否應比演唱的聲音大?讓同學自身分辨、控制聲音。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認識la、si唱名

  2、結合本課柯爾文手勢、結合鍵盤彈奏音高,讓同學感受、模唱。

  3、結合歌曲,讓同學模唱歌譜,找出歌中有幾處la和si,使同學將對la和si的認識溶入音樂實踐活動中。

  三、聆聽《霍拉舞曲》

  1、初聽樂曲。

  提示:樂曲給你怎樣的感受?

  2、復聽,要求同學每人用一張白紙用線條為樂曲畫“心電圖”,要能看出音樂的變化、停頓、高低,看哪一個同學找準了樂曲的“脈”,對音樂體會得深刻。

  3、再次復聽,全體同學用手指動作劃動自身對音樂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

【舞蹈教案】相關文章:

《舞蹈》教案02-09

舞蹈的教案01-23

舞蹈的教案02-21

關于舞蹈教案07-26

舞蹈課教案02-08

中班舞蹈教案01-14

幼兒舞蹈教案06-24

舞蹈教案模板02-10

幼兒舞蹈的教案02-17

關于舞蹈的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