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不挖耳朵》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不挖耳朵》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不挖耳朵》教案 1
【活動目標】
1、知道耳朵可以聽見聲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集體討論,掌握一些保護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耳朵的謎語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起幼兒的注意。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見面。
二、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耳朵。
提問:
1、你的耳朵長在哪里呀?
2、摸摸自己的耳朵,說說耳朵是什么樣的?
3、耳朵有什么用?沒有耳朵會怎么樣呢?
三、通過教師的講解,大家的討論,掌握一些保護耳朵的'方法。
教師:耳朵可以聽見聲音,耳朵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耳朵呢?
小結:
1、不能往耳朵里放東西。
2、不能隨便挖耳朵。
3、輕輕的和別人說話,不要對著耳朵喊叫。
4、聽到很響的聲音時,要張大嘴巴或快快的走開。
5、有水進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服,要及時去醫(yī)院。
四、游戲:請你猜猜我是誰?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我不挖耳朵》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耳朵的重要性以及挖耳朵可能帶來的危害。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耳部衛(wèi)生習慣,知道不能隨意挖耳朵。
引導幼兒學會保護自己的耳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讓幼兒認識到挖耳朵的危險性。
幫助幼兒掌握正確保護耳朵的方法。
難點
如何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讓幼兒理解耳部結構和挖耳朵的危害。
三、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展示耳朵的.結構和挖耳朵可能造成的傷害。
故事講述法: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加深他們對不挖耳朵的理解。
游戲教學法:通過角色扮演等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
四、教學準備
耳朵結構的圖片或模型。
有關耳朵衛(wèi)生的動畫視頻。
故事《小熊挖耳朵》的圖片或繪本。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3 分鐘)
展示耳朵結構的圖片或模型,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引導幼兒觀察并簡單描述耳朵的外觀。
。ǘ┕适轮v述(7 分鐘)
展示《小熊挖耳朵》的圖片或繪本,講述故事。
故事梗概:小熊覺得耳朵癢癢,就用手指去挖耳朵,結果把耳朵弄傷了,疼得直哭。媽媽帶它去看醫(yī)生,醫(yī)生告訴它不能隨便挖耳朵。
提問引導幼兒思考:
小熊為什么哭了?
小熊做錯了什么?
(三)知識講解(10 分鐘)
播放有關耳朵衛(wèi)生的動畫視頻,向幼兒介紹耳朵的功能。
提問:“耳朵可以幫助我們做什么?”(聽聲音、保持平衡等)
結合視頻和圖片,講解挖耳朵的危害。
可能會損傷耳道皮膚。
容易把細菌帶入耳朵,引起感染。
。ㄋ模┯懻撆c分享(10 分鐘)
組織幼兒討論:
什么時候會覺得耳朵癢?
耳朵癢了應該怎么辦?
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師進行總結和引導。
(五)游戲環(huán)節(jié)(10 分鐘)
角色扮演游戲“我會保護耳朵”。
請幾位幼兒分別扮演醫(yī)生、小朋友和家長,模擬小朋友耳朵癢了去看醫(yī)生的情景。
其他幼兒進行觀察和評價,強化正確的耳部衛(wèi)生習慣。
。┛偨Y(5 分鐘)
與幼兒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耳朵的重要性、挖耳朵的危害以及如何保護耳朵。
鼓勵幼兒回家后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告訴爸爸媽媽。
六、教學延伸
在家園聯(lián)系欄中張貼有關耳部衛(wèi)生的知識,提醒家長關注幼兒的耳部健康。
定期開展耳部健康檢查活動,及時發(fā)現和處理幼兒的耳部問題。
【《我不挖耳朵》教案】相關文章:
《我不害怕》教案03-02
我不上你的當教案03-25
大班語言《我不生氣了》教案10-06
主題生成活動《我不害怕》教案08-26
不擠不搶好朋友教案范文10-07
小熊不刷牙教案03-19
我不拒絕委托09-28
我不后悔作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