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剪紙教案范文匯總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剪紙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剪紙教案 篇1
課時:
2課時
課程類型:
欣賞與評述 造型與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剪紙,了解剪紙的歷史及發(fā)展,了解剪紙的造型特點及藝術特色。了解抓髻娃娃剪紙,并結合自己喜歡的形象設計制作。感受到剪紙中蘊含的民間文化。
教學重點:
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剪紙,了解剪紙的歷史及發(fā)展,了解剪紙的造型特點及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對抓髻娃娃特點的把握及對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情況,穩(wěn)定學生情緒。
二、引入新課:
1、課件導入:
播放陜北民歌。
你聽到了什么聲音?猜一猜這是哪里?
2、中國民間剪紙藝術資料反饋: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于公元105年前后發(fā)明的。后來陜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xiàn)的時間要提前到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后怎么定,在紙發(fā)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鏤花,卻在有紙之前。讓我們查看一下有關文物和史料記載:
戰(zhàn)國(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戰(zhàn)國遺址的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了用銀箔鏤空刻花的弧形裝飾物。
②湖南長沙黃泥壙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這些用銀箔鏤空而成的裝飾物,雖然不能說就是剪紙,但在刻制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剪紙藝術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紙剪成美麗的圖案花紋,目前最早發(fā)現(xiàn)而且有據(jù)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團花剪紙。
在中國廣大的農村,許多年來,流傳著種種老百姓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欣賞的藝術,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剪紙,顧名思義,就是用剪刀把紙剪出成圖形。作者大都是農村婦女,她們可能從十幾歲一直剪到成為白發(fā)蒼蒼的.婆婆,在她們的剪刀下,產生了一幅幅或稚拙,或精細但無不充滿情趣的剪紙作品。
剪紙包括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燈花、花樣、喜花、春花、喪花等等。剪紙也是一種民俗藝術,它的產生和流傳同農村的節(jié)令風俗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窗花、門箋、燈花,便是在春節(jié)或元宵節(jié)時貼掛的。在北方的農村,過年時,窗上新糊了雪白的窗紙,上面貼上紅紅綠綠的窗花,門頂、窗前,貼上門箋,元宵節(jié)夜晚的燈籠上貼上燈花,把新年的氣氛造得濃濃的。喜花是結婚時作為對新房的布置,張貼在室內,家具和器物上。同樣,壽花和喪花也是在過生日和辦喪事時張貼的。墻花和頂棚花是布置房間時分別貼在墻上和屋頂上的?傊鼈兇蠖际怯米鞑贾铆h(huán)境,增強節(jié)慶氣氛,貼在庭院、居室或器具上的。
花樣的功用與上述的幾類不同。它是用作承傳臨摹的范本、紙樣;影ㄒ路、鞋、帽、兜肚、枕、床帳、門簾等上面繡制圖樣時所依據(jù)的范樣。每剪成一個圖形,把它用線粗粗地縫在另一張紙上,拿到燈燭上用煙薰烤,烤黑,把剪紙圖形取下,然后就留下一個以煙黑為地的空白圖形,原來的剪紙圖樣則可以拿去作為服飾刺繡之用了。農村婦女就是靠了這樣的方法,一代代傳承著上輩珍存下來的圖樣。
剪紙的內容是很有講究的。吉祥圖案寓意吉祥辟邪,娃娃、葫蘆、蓮花等象征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瓜果魚蟲是農民熟悉的對象,也是他們表現(xiàn)的主要內容。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具有很強的地域風格。陜西窗花風格粗樸豪放,單純簡練,河北蔚縣和山西廣靈剪紙加染色彩,濃厚中透著秀美艷麗。其戲曲人物尤具特色。江蘇南京剪紙淳厚,粗中有巧,宜興剪紙華麗工整,南通剪紙秀麗玲瓏。廣東佛山剪紙色彩富麗、手法多變、裝飾性強。山東高密剪紙細膩精巧,一絲不茍。
從一些考古遺存發(fā)現(xiàn),剪紙至遲在北朝(386—581)時候就已經出現(xiàn)了,至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它雖然制作簡便,造形單純,但它包容著豐富的民俗和生活內涵,它是對許多種民間美術表現(xiàn)形式的濃縮和夸張,因而比較集中地體現(xiàn)了民間藝術的造型規(guī)律、創(chuàng)作構思及作品的形式特征。對民間剪紙的了解和研究,是通向欣賞和認識繁雜多樣的民間美術的捷徑。
3、小組研究:
民間藝人為什么喜歡將抓髻娃娃作為剪紙的表現(xiàn)題材?抓髻娃娃是男孩還是女孩?有哪些變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需要注意什么?
三、作業(yè)要求:
藝術嘗試:引導學生進行藝術嘗試。
四、學生作業(yè):
學生作業(yè),老師巡回輔導。
五、課后拓展: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獨特地域風格的古老藝術,也有很多藝術形式與剪紙是姊妹藝術,請同學們回去以后查找相關資料進行學習。
剪紙教案 篇2
一、圖形剪拼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參與剪割、拼擺、粘貼等活動,初步掌握形的分解與組合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審美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和體驗拼擺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形的分解組合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能自由、大膽、巧妙地用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進行排列組合,運用接觸、覆蓋、透疊、分離、等變化方法構成各個不同的基本形。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難點:掌握基本形的構成方式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正形”與“負形”的相互轉化這一平面構成形態(tài)的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的基本手段。
課前準備
學生:蠟筆、水彩筆,畫紙,尺子,各種基本圖形的硬紙片學具(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
教師:課件,平面構成作品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請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學生邊說,老師邊畫出來,或用課件展示。
讓學生在彩色紙上畫出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圖形,并用剪刀剪下。(提示:將各色彩紙疊在一起來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圖形。)
圓形、方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圖形,它們能組成許多不同的形狀。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或個人)把剪下的圖形隨意組合成一幅畫。 學生上臺演示。揭示課題:《圖形拼擺》。
2.引導欣賞,拼擺游戲。
(1)欣賞作品及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畫面圖片。(如:花布、拼花地板、地磚等。)
。2)基本形通過排列可以構成各種圖形,說說在生活中見到過的實例。(提示:各國的國旗、商標、奧運會五環(huán)標志等。)
(3)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把剪好的圖形進行隨意的拼擺游戲。
在拼擺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基本形組成的許多奇妙的圖形。
3.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創(chuàng)意。
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請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在回答時最好能具體說出物體的哪個部分像哪種圖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頂像三角形,房門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圓形和方形組成。)
4.傳授方法,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引導學生拼擺出兩個基本形所能出現(xiàn)的幾種情況。(引導學生了解平面構成中基本形與基本形相遇時出現(xiàn)的接觸、覆蓋、透疊、分離、聯(lián)合、減缺、差疊、重合等情況。)
(2)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圖形構成中的“形”與“地”的關系,提供創(chuàng)作的建議。
。3)鼓勵學生還可以用彩色筆隨意畫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的.畫面,涂上自己喜愛的顏色。
。4)提出作業(yè)要求:
①用基本原形進行有趣的變化,將獲得的基本形畫在作業(yè)紙上,并涂上漂亮的顏色。要求:形象新穎、繪制工整。
②用彩紙剪貼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成生活中的物體,(或者將多個相同的基本形通過組合成不同的圖形,)創(chuàng)作出一幅漂亮的畫面。
、劾眯闻c地的關系構成新穎圖形。
(5)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作品,學習評價。
。1)小組內展示作業(yè),讓大家猜猜看表現(xiàn)的是什么主題;ピu作業(yè)。
。2)選出優(yōu)秀作業(yè),教師小結。
提供評價建議:①作品是否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創(chuàng)意,與眾不同;③作品的點、線、色彩的表現(xiàn)是否統(tǒng)一等。
6.提供課題,研究拓展。
學生課外的研究拓展活動:尋找并收集生活中有關基本形組合構成的商標或圖形實例。
剪紙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培養(yǎng)實際生活中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2、通過參與創(chuàng)作,合作交流,啟迪靈感,感受生活。
3、通過欣賞剪紙作品,感受古今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藝,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學習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創(chuàng)作美麗的
教學過程:
一、作品欣賞。
1、談話:同學們,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張普通的紙。我國勞動人民就是運用他們創(chuàng)造出了民間藝術——剪紙,又叫做窗花。這古老的傳統(tǒng)有1000多年的歷史,風格獨特,深受內外人士的喜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古代與現(xiàn)代藝人之手的部分代表做品。(板書:奇妙的剪紙)
2、利用課件與實物投影儀教師和學生共同準備的剪紙作品。
3、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剪紙?(學生對喜愛的作品進行談話交流)
4、教師對部分作品進行解說(主要針對古老的吉祥圖案)。剪紙藝術是生活化的藝術,尤其體現(xiàn)在古代。剪紙都應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裝、瓷器、皮影居家裝飾等)
二、作品分類。
1、觀察分析。
。1)談話:今天,我們一起看到了這么多的剪紙作品,在民間藝人的`創(chuàng)作中,這些剪紙是分不同種類的。那么你們能進行分類嗎?
。2)小組討論。
學生的分類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比如:分為人物、動物、花草、文字等或以顏色分類。
。3)。
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從創(chuàng)作內容上看可以分為這幾類,我們還可以從創(chuàng)作的方法進行分類。比如有的剪紙圖案是由一組或幾組完全相同的圖案組合而成的,大家來看看有哪些。
(4)學生從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紙圖案。
2、研究方法。
。1)引導觀察:你們再來看現(xiàn)在這些作品,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教師出示以對折形式剪成的楓葉圖案。
提問:這張剪紙是什么圖形?
這樣漂亮的圖案,你們知道是怎樣剪成的嗎?
(3)談話:大家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藝人,用剪刀來創(chuàng)作漂亮的圖案?
三、作品創(chuàng)作。
1、嘗試創(chuàng)作。
學生觀察書上兩種正方形剪紙的步驟,并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具體做法。
指名說說并演示兩種方法如何折紙、剪紙。
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剪法試著剪一剪。
學生獨立完成后互相交流,教師了解學生活動情況,并展示學生的作品,師生共同點評。
2、獨立創(chuàng)作。
談話:想想正方形紙還可以怎樣折?你們還可以折成幾折來剪?
學生獨立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后交流各自的做法。教師對學生新穎的設計給予肯定和夸獎。
3、提高階段。
讓學生自學課本上63頁用長方形紙剪紙的做法,并模仿剪一剪。
提問:用長方形紙你還能剪出什么漂亮的圖案?
學生思考,獨立動手剪一剪,教師巡視學生活動情況,并參與討論交流。
四、全課。
談話:同學們,你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瞧,你們創(chuàng)作出了這么多的精美圖案,真令人佩服!請選擇一件你最為滿意的作品,將它貼在白紙上,并寫上你的名字,然后放到講臺上展示,讓我們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與創(chuàng)作的樂趣吧!
剪紙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和區(qū)別對稱、不對稱(隨意)紋樣;學會對折一次剪紙的方法,剪出角花紋樣;培養(yǎng)學生手腦協(xié)調的能力和簡約、概括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1)對稱(對折后剪)與不對稱(隨意)剪的認識和剪貼方法步驟。
。2)角花的設計制作的步驟、方法
2、難點:紋樣的簡約、概括、變化、虛實得當。
教學準備:角花紋樣剪紙范品,。
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步驟:
一、開頭敘說,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jù)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剪紙常用于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剪紙不是用機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顧名思義,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幾張(一般不超過8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后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shù)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松軟的混和體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藝人一般是豎直握刀,根據(jù)一定的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個優(yōu)勢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
二、插入新知。
教師傳授角花的折紙方法。
。1)指導學生看書自學,教師提問:制作單個、兩個、四個相同的角花分別怎樣折紙?
1、制作一個角花:
2、制作兩個角花:
3、制作四個角花:
。2)學習設計描繪花紋。
。3)剪制紋樣。
請看老師剪。(教師示范剪)
是不是很難?你們自己剪剪看。學生試剪,教師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提請大家注意。針對學生在剪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邊講邊示范分解步驟:
。4)、貼。在考慮好構圖大小布局的基礎上開始粘貼。角花最好貼在有色底紋紙上。鼓勵同學們套色剪貼。
三、補充觀摩。
上教師將收集的圖案給學生看,稍加特色說明,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愿望。
四、課后作業(yè)。布置學生剪出大小形式各異的角花,剪得好而快的同學可讓其粘貼在底紙上,提請注意底紙要盡可能把角花襯托明顯。教師巡行指點,并不斷出示剪得好的角花,加以表揚。
五、學生自評、師生互評作業(yè),課堂總結。
剪紙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
通過欣賞民間剪紙藝術,分辨陰刻和陽刻,學習這兩種方法,并靈活應用到自己的仿制作品中。
隱性目標
感受民間剪紙的質樸、單純,體會其特殊的藝術魅力,培養(yǎng)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態(tài)度,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剪紙陽刻、陰刻、混合刻的方法,剪紙圖案的設計、制作方法。
難點 陰刻的'技法和三種方法的靈活運用。
三、教學準備
課件、彩色紙、剪子、膠水、卡紙……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課前作業(yè): 請你收集一些剪紙。 回家尋找自己喜歡的剪紙資料。
一、組織教學
穩(wěn)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賞回憶。(課件出示)A欣賞團花,回憶紋樣種類。B欣賞吉祥圖案(剪紙),回憶剪紙的寓意。
2、欣賞分析。(課件出示)剪紙的表現(xiàn)手法有許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陽刻和陰刻。請仔細看看、想想,剪紙中的這兩種手法分別是什么樣?你能從中找出來嗎?這兩種表現(xiàn)方法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你認為應該怎樣應用?
3、仿照書上的剪紙做一做吧。 個別回答。觀察分析。小組交流,討論。仿制。
三、交流與互助
說一說你遇到了什么困難?
你怎樣解決的?
誰還有辦法? 學生交流。(演示)
四、課后作業(yè)
下次我們要做一件大的剪紙,請準備好彩色紙(8k)。 記錄,準備下次的工具。
教學過程 第二、三節(jié)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一、組織教學
穩(wěn)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穩(wěn)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二、講授新課
1、 欣賞剪紙作品。(課件出示)
2、 你能說說,你看了這些剪紙后有什么感受嗎?
小結:剪紙的特點是質樸、單純、平面化、遮擋關系少。
3、 你能仿照或自己創(chuàng)造一件剪紙嗎?
A你準備用什么顏色的紙來制作?用什么色的紙作底色?
B想一想要用什么圖案來設計剪紙?
個別回答。小組交流,討論。仿制或創(chuàng)造。構思、設計。
C使用哪些紋樣?主要運用那種技法?
D想一想,剪紙能運用在什么地方?(剪紙有什么作用?)你準備把剪紙運用到哪里?(做成什么形式?)
三、交流與互助
說一說你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怎樣解決的?誰還有辦法?
學生制作,教師指導。 學生交流。(演示)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
四、課后作業(yè)
完成本課作業(yè)。下次交。 記錄,準備下次的工具。
板書設計
剪紙中的陰刻和陽刻
紋樣寓意 陽刻 色彩技法 陰刻 圖案 構思時要考慮 混合刻 用途
剪紙教案 篇6
《姥姥的剪紙》為我們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說她普通,她實在又不普通。她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說她不普通,她實在又很普通,每天洗衣、擇菜、淘米、喂豬,與所有的姥姥一樣,樸實平凡,日夜勞作,與外孫相濡以沫,有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整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抓住這個主線,在教學設計時,我始終圍繞姥姥的“剪紙”開展教學活動。我把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二段為第一部分,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精巧細致,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了解。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辯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我能從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到這一點。
我們知道,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
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我抓住剪紙,讓學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紙圖,想想它們有什么特點,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姥姥的勤勞,作者的貪玩。學生在交流這三幅圖片的含義時,能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當我讀著作者后來寫的對姥姥臨終前的回憶時,我感覺到自己的眼角潤濕了,親情打動了我,也打動了學生。我聽到教室一片靜默。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并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能體會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孫倆之間的濃濃親情,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的。
一、讀題
1、讀題
2、再讀,想像姥姥的剪紙作品
用詞語形容
相機板書:惟妙惟肖、形態(tài)各異、意味深長
3、再讀,想像這樣身心入境地剪著紙的姥姥
用詞語形容
相機板書:心靈手巧、勤勞善良、舐犢情深
過渡:這些都是初步印象,再走進課文,你會覺得這些剪紙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贊嘆;姥姥更加真實熟悉,仿佛就在身邊。
二、學習1——6
自讀,圈畫批注,思考:是個怎樣的姥姥
交流:
1、心靈手巧
。1)第二小節(jié)
普普通通、翻來折去(反襯技藝高超)
神了(夸張,以他人之口襯托技藝高超)
理解“深入人心”(不是一個人這么說,也不是只有現(xiàn)在這么說)
小結:簡直就是藝術作品,姥姥是一個了不起的民間藝術家!
(2)第五至七小節(jié)
摸黑 都能 剪紙
刁難:為難,出難題
無可挑剔:仿佛看到了什么?
(剪得好;我仔細地看,找不出瑕疵)
耍賴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熟能生巧”
小結:技藝真的高超,神乎其神了!
再分角色讀對話,還體會到什么?
點化:這樣的感覺,你是不是很熟悉?這樣的場景,是不是也曾發(fā)生在你的身邊?
2、勤勞善良
(1)左鄰右舍
。2)廣結善緣、有求必應
。3)“撩起藍布圍裙擦擦手:‘說吧,派什么用場?往哪兒貼?’”這個細節(jié)讓你想到了什么?
。ê苊,忙什么?點化:這樣的老人家你是否覺得很熟悉?她是不是就在你的身邊?)
。ㄖ彼,熱情)
。閯e人著想,認真負責)
。ㄋ礁,仿佛有倉庫)
……
再讀讀
三、學習7——11
讀到這里,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都躍然紙上,而字里行間流露著的`噥噥的情誼更讓我們動容。除了喜鵲登枝、除了家家戶戶窗戶上的窗花,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讀7——11,剪了些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剪?
交流
朗讀
談體會:舐犢情深
四、學習12——13
1、引讀12
從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讀懂了什么?
(對兔子的希望和愛)
。ɡ吓6睾翊緲悖拖窭牙岩粯樱
。ǜ┦赘蕿槿孀优#
引讀
反復讀
2、過渡:是啊,從小……姥姥的剪紙已經成為我心中的一個夢境
然而,我上學了,越走越遠,但……
期待些什么?
除了期待,你還讀除了什么?
姥姥把所有的心血和愛全部傾注在了剪紙里。就算你遠離家鄉(xiāng)、遠離姥姥,你忘記得掉嗎?假如你在外地求學,收到了姥姥寄來的剪紙,你會想對姥姥說點什么?寫一兩句在空白處
相機朗讀,小結,讀最后兩句話
五、總結
文中的姥姥和姥姥的剪紙以及祖孫之間濃農的情意我想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
其實,文章學到這里,有沒有令你想到了些什么呢?也許我們的姥姥、奶奶、爺爺并沒有這么一手令人驚嘆不已的絕活,但是,他也有一個和姥姥一樣的永恒的動作,也許只是端著一碗熱躺向你走來,也許只是在燈下縫一顆紐扣,也許是將雞腿小心翼翼地藏起來,夾到你的碗里,這些都值得我們的捕捉、記憶和感恩。
剪紙教案 篇7
一、 活動內容:剪紙創(chuàng)編故事——《我和福娃的故事》
二、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剪紙的形式創(chuàng)編故事,會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
2、 嘗試剪出人物的不同姿態(tài),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三、 準備活動:福娃運動的照片 彩色復印紙 剪刀 膠棒 廢舊紙筐
四、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學會有順序的.觀察福娃的動態(tài)。
五、 活動過程
1、 出示福娃運動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福娃在干什么?它們在做這些運動時心情是什么樣的?
2、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
。1) 你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運動時是什么感覺?
(2) 你和小朋友在一起運動時是什么感覺?
3、 教師引導幼兒想一想:
你如果和福娃在一起做什么運動最快樂?
4、 請幼兒用剪紙的形式編出《我和福娃的故事》。
5、 把幼兒的作品放在展板上供小朋友欣賞。
6、 請2~3個小朋友給全班小朋友講《我和福娃的故事》
7、 小朋友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副作品。
剪紙教案 篇8
二年級上冊《對折剪紙》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折剪紙的方法剪出鑰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鑰匙拼貼在紙上并進行添畫。
2、體驗設計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鑰匙的對折剪法,如何來設計、粘貼。
2、把各種各樣的鑰匙組成一份裝飾畫。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各種各樣的鑰匙,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以談話的形式):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份禮物,你們看:(各種各樣的鑰匙)
二、講授新課
1、引導學生欣賞,感受各種各樣不同鑰匙的.藝術美,引起學生對設計的興趣。
2、學生討論交流設計與制作方法。
師:我這里一把鎖缺了一把鑰匙,老師請你們幫忙,來制造一把鑰匙開這把鎖,你們愿意幫老師這個忙嗎?
3、四人小組討論要運用什么樣方法來制造鑰匙。
4、老師小結:對有道理的方法都給予肯定,引導學生說出把紙對折的方法來剪出各種鑰匙的圖。
5、四人小組商量討論我要設計什么鑰匙(每個人設計要不同)再把鑰匙組合成一份裝飾畫.
三、學生動手剪制作鑰匙
老師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想像,設計出與他人不一樣的鑰匙。老師巡視并幫助能力較差的學生。
四、交流欣賞
1、全班互相欣賞每組的作品。
2、請學生來說說你最欣賞哪一組的作品,為什么?
五、收拾與整理
請同學們制作結束后將廢紙扔進紙簍,將剪刀、膠水、彩色卡紙等不再使用的東西收起來,將桌子上的東西收拾整齊。
六、課后拓展
用對折的方法還可以剪出許多左右對稱的物體,請學生試著剪一剪。
剪紙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剪紙是源于中國的民間藝術,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感知剪紙藝術的豐富。
2.敢于結合自身的經驗大膽創(chuàng)作剪紙作品,制作冊子贈予老師。
3.熱愛剪紙藝術,樂意運用剪紙的表達方式感謝老師。
活動準備:
1.日常裝飾用:福祿喜壽、窗花等裝飾好的場景。
2.剪紙工藝品、自制剪紙禮品盒、自制賀卡若干。
3.剪紙舞蹈視頻一段。
4.教你學剪紙視頻一段。
活動過程:
音樂聲中參觀剪紙作品展覽,談話發(fā)現(xiàn)剪紙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1.幼兒參觀剪紙作品展覽。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新的剪紙作品,請你們一起來看一看。
2.幼兒交流看到的剪紙作品。
教師:誰來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剪紙作品?平時在什么地方見過它?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誰也來繼續(xù)分享一下你看到的?
教師總結:原來剪紙作品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既可以作為平時裝飾,也可以作為禮品贈送,還可以變成好看的舞蹈、動畫片,作為手工游戲還可以讓我們心靈手巧。
通過談話、觀察畫面,了解剪紙源于中國,激發(fā)自豪感。
1.討論剪紙的源起。
教師:你們知道剪紙最早出現(xiàn)在哪個國家嗎?
2.出示照片,激發(fā)幼兒自豪感。
教師:瞧,他們都在干什么?還有誰也在學剪紙呢?小朋友心里感覺怎樣?
幼兒剪紙制作紀念冊。
1.出示冊子,激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制作剪紙作品。
教師:大班小朋友馬上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了,我們能不能用我們特有的本領來給幼兒園和老師留份紀念呢?這是老師準備的冊子,我們把制作的剪紙作品放進來送給老師怎樣?
2.幼兒設計、制作剪紙作品。
舉行贈送儀式,鼓勵幼兒繼續(xù)學習剪紙并將之發(fā)揚光大。
1.音樂聲中舉行贈送儀式。
2.以老師的贈言結束活動。
【剪紙教案】相關文章:
剪紙的教案03-29
大班《剪紙》教案03-25
中班對稱剪紙教案04-01
剪紙教案模板集錦7篇12-30
關于剪紙教案匯編五篇12-30
剪紙教案范文合集5篇12-25
剪紙教案模板匯總10篇12-23
剪紙教案錦集8篇12-22
關于剪紙教案合集6篇01-02
剪紙教案范文(通用24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