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成教育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yǎng)成教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養(yǎng)成教育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在集體中要守秩序,了解守秩序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知道在幼兒園及其他公共場合要如何守秩序。
3、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活動準備】
杯子小玩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的方式進行導入。
1、教師出示裝有玩具的杯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杯子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一個游戲。
2、介紹游戲的規(guī)則和游戲方法。(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取出杯子里的玩具)
二、討論游戲時遇到的問題。
你們遇到什么困難了?為什么沒有來得及把玩具從杯子里拿出來?
3、討論解決辦法:怎樣可以很快的取出玩具?
4、總結取玩具方法:六個人不能同時去拿,要一個接著一個拿。
根據老師的方法再次游戲,體驗守秩序的重要性。
三、聯系生活,感知排隊的重要性。
1、出示圖片小朋友在生活中擁擠地的.圖片和小朋友有秩序排隊的圖片
師:你喜歡哪一張圖片的小朋友?為什么?
小朋友喝水
小朋友洗手
上公共汽車
排隊買票
2、請一組小朋友上來排隊,其他幼兒觀察他們有沒有一個接一個的排隊。
師:他們是怎樣排隊的?為什么要這樣排隊?
3、想一想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時候我們應該需要排隊?
教師小結: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有秩序的一個接著一個的排隊。
4、師:現在我要請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排隊出去了看看是不是大家都會一個接一個的排隊。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排隊觀察是否有秩序,并進行及時的提醒。
四、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并教育幼兒養(yǎng)成遵守行為規(guī)范的習慣。
養(yǎng)成教育教案2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班會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的重要性。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學生上課離開本班教室一定要關好門窗,要將錢和貴重物品帶在身上,不能給小偷有可之機;不要把球帶到教學樓,在教室樓的走廓上踢,這種行為既違反了校規(guī),又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試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飛入哪一位同學的.眼中,哪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2、通過班主任的講解和同學們實例展示壞習慣對于我們成長和進步的巨大障礙,好習慣對于學習和生活的積極影響,從而讓全班同學自覺擯棄壞習慣,發(fā)自內心愿意努力養(yǎng)成好習慣。
3、通過講解、問答等方式來告知學生好習慣具體有哪些?以及我們如何做才能逐漸養(yǎng)成好習慣的具體方法。
二、活動時間:
xxx
三、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什么是習慣?
2、我們應該養(yǎng)成什么好的行為習慣:
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衛(wèi)生習慣
3、好習慣是怎么養(yǎng)成的?
4、總結
防壞人: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隨陌生人離家出走,夜晚不獨自外出、遇到壞人要記住他的外貌特征、不把貴重、稀有物品暴露外邊、平時不帶過多的錢。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在這一團圓之日,在學校的小學生們是怎么舉辦的呢?
養(yǎng)成教育教案3
班會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意識到好習慣對成長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覺性。
2、讓學生能辨識好的學習習慣和不良學習習慣,發(fā)現并改正不良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班會形式:
敘述、談話、討論、問答等形式。
班會過程:
教師:同學們,你們在座的每一位上學的時間都在三年以上,因為你們已經是三年級的孩子了,通過這些年的學習,你們掌握了很多知識,豐富、提高了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學習,對于你們是非常熟悉的一件事了,但學習習慣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個好的、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能使我們學得輕松自在,又有效率,還有利于我們身心健康發(fā)展。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通過四個方面來進行學習。
1、課前,我們應該怎樣做?讓學生討論、發(fā)言。
。1)課前要預習,首先要熟讀課文,學會帶著問題學習;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下面我們看看這些同學做得好不好?(指名學生敘述事例,讓學生辨別正誤。)
。1)上課前,老師正要走進教室,只看見教室內幾名同學追逐打鬧,其他同學加油助威。
。2)上課鈴響了,某同學還在校園里慢悠悠地走,而且經常遲到。
(3)上課前,小紅把學習用品準備好,在認真地預習課文;她的同桌桌面上干干凈凈,還在玩弄電子手表。
同學們想一想,以上同學的表現,你們有沒有?你認為自己在課前學習習慣方面做得怎么樣?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課堂上,我們應該怎樣做?讓學生討論、發(fā)言。
。1)上課認真聽講,不亂說亂動,勇于提問,積極回答,積極思考;回答問題要起立,聲音響亮;要發(fā)言,先舉手。
。2)上課座姿要端正,讀寫姿勢要正確,努力做到“三個一”。讓學生說出哪“三個一”(眼睛離書一尺遠,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遠,身體離桌一拳遠。)?當場示范寫字,看姿勢要點是否掌握。
。3)作業(yè)要字體端正、規(guī)范,書寫格式正確,紙面清潔,不邊做邊玩。
下面我們再看看這些同學做得好不好?(指名學生敘述事例,讓學生辨別正誤。)
。1)課堂上,老師在上面講課,下面的同學有的小聲說話,有的在做小動作,有的在東張西望,有的在偷偷看小人書,有的趴在桌子上睡大覺。
。2)課堂上,老師在提問問題,A同學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聲音響亮;B同學低下頭,老師叫到時,慢騰騰地站起來,回答問題聲音特別小。
(3)課堂上,A同學認真寫字,紙面清潔;B同學邊寫邊玩,用臟乎乎的橡皮擦字,紙面像個大花貓。
同學們想一想,以上同學的表現,你們有沒有?你認為自己在課堂上做得怎么樣?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3、課后,我們又該怎樣做?讓學生討論、發(fā)言。
。1)先復習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然后再做作業(yè)。
。2)按時、獨立、認真地完成作業(yè)。
下面我們再看看這些同學做得好不好?(指名學生敘述事例,讓學生辨別正誤,問同學們有沒有這種情?)
(1)張同學邊走路邊看書,非常認真;李同學在餐廳邊吃飯邊看書;劉同學在黑暗的屋子里看書;孫同學在耀眼的陽光下看書;趙同學躺在床上看書;丁同學邊看電視邊做作業(yè)。
。2)小明認真、獨立完成作業(yè)后,再出去玩;小華讓哥哥幫他把作業(yè)做完;休息日兩天,小剛玩得開心極了。明天就要上學了,今晚急急忙忙把作業(yè)做完;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小玲從來都不完成。
4、考試的時候,我們該怎樣做?讓學生討論發(fā)言。
仔細審題,認真答卷;自己做自己的,不看書,不交頭接耳,不東張西望。
5、: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進一步明確了課前、課中、課后以及考試時該怎么做,能辨別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不良學習習慣,并敢于剖析自己的不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將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6、準備一兒歌:(課下讀熟、背過,讓兒歌中的內容指導自己的學習行為,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愛學習,養(yǎng)成習慣終受益;
早晨起,不懶睡,背著書包上學去;
課堂上,專心聽,基礎打牢成績好;
勤于思,善動腦,積極發(fā)言才聰明;
業(yè),用心記,煉就本領比高低;
課堂外,多讀書,課外知識更豐富;
好習慣,我第一,健康向上有活力。
【養(yǎng)成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養(yǎng)成教育教案03-10
小班養(yǎng)成教育教案01-16
小班教案養(yǎng)成教育03-25
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教案02-22
小班養(yǎng)成教育教案(15篇)01-20
小班養(yǎng)成教育教案15篇01-16
養(yǎng)成教育班會教案10-30
養(yǎng)成教育主題班會教案02-22
習慣養(yǎng)成教育主題班會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