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楚歌漢韻》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楚歌漢韻》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因為對項羽的敬佩,我借了本《楚歌漢韻》。這是一本歷史小書,講述的是楚漢爭霸四年的歷史事件,當然也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看法和獨解。完這本書,我對作者的一些觀點和看法非常認同。一直以來,項羽被眾多歷史相關的資料描寫成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其實,這并不是事實。試想:一個豬腦袋般的莽夫,怎么能夠統(tǒng)領幾十萬大軍,叱咤風云大江南北?怎么能夠令八千江東子弟俯首稱臣?沒有智謀,沒有攻略,怎么會有“破釜沉舟”的經(jīng)典案例流傳至今?難道這也是意氣用事嗎?非也。
非也!項羽的智謀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而他之所以被眾多歷史書籍丑化、愚化,我想這是因為漢朝統(tǒng)治者的緣故吧!漢朝統(tǒng)治者為了彰顯其開國之父劉邦的深明大義與智慧,自然需要找一個人物來反襯,而項羽就是極佳的人選。所以,項羽被丑化是在所難免的。而漢朝以后的歷史學家,因為時隔太久,只能通過漢朝的書籍了解項羽,自然也會被誤導?v使有些見解獨特的歷史學家,想為項羽鳴冤,可畏懼統(tǒng)治者的打擊與他人的排擠,也只好擱筆。也許,大家都對項羽屠城的做法非常不滿,將兇神惡煞的帽子死死地扣在他的頭上。
其實縱觀歷史,屠城屢有發(fā)生。白起坑殺四十多萬,曹操坑殺二十多萬,可是人們卻依然對他們高歌贊揚,唯獨項羽被人們批判,這實在有點難以理解。屠城并不是因為一時之氣,而是長遠的顧慮。大家都知道,行兵打仗路途遙遠,軍隊不可能帶著很多的戰(zhàn)爭物資,因此糧食的問題無不困擾這每一位統(tǒng)帥。攻下一座城,糧食充足尚可,若是糧食少得可憐,那只有屠城,以解軍隊之需。否則,到時候軍隊補給困難,城中民眾無糧而反,饑餓死亡,瘟疫流行,后果是無法想象的。因此,屠城有時是必須的。鴻門宴的場景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吧!大家一定會對項羽的“愚蠢”行為感到生氣吧!可是,就算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司馬遷,也不可能不畏懼漢朝統(tǒng)治者,自然筆下的項羽有些失真。作為一個主人,怎么可以親自下令讓自己的手下對來賓下手呢?這樣傳出去,怎么能令其它割據(jù)勢力臣服呢?正是基于這一點考慮,項羽果斷放棄了這陰險的計謀。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決不偷雞摸狗,這是項羽一貫堅持的思想。這思想沒有錯,項羽的最終失敗的原因也不在于此,而是沒有很好的采納他人的意見,還有也許真的如項羽的自嘆“天要亡我!”。總之,我們讀歷史,應該從多方面去讀。而想要了解一個歷史人物,就得把他放到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條件。當然更不能局限于某一歷史書籍、歷史學家的觀點和看法,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讀完這本書,我了解了很多,也感慨良多。更重要的,它給了我一個縱觀歷史的正確眼光。
【《楚歌漢韻》讀后感】相關文章:
笨漢漢斯讀后感04-29
讀《笨漢漢斯》有感11-19
四面楚歌主人公是誰10-05
春韻的作文05-25
鄉(xiāng)韻的作文05-15
茶韻作文06-06
韻精華作文11-13
《對韻歌》教案09-17
對韻歌教案03-14
韻秋的作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