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生哲思錄》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現(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人生哲思錄》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一本因為書的內(nèi)容而喜歡上的書。一日,偶然間翻開周國平的《人生哲思錄》,被這樣的一段話所吸引:“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義。這愛好完全是出自于他的真性情,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錢、名聲之類。他喜歡做這件事,只是因為他覺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吸引。”
閱讀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它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什么,也不是為了所獲得所謂外在的榮譽、名聲。被真性情所打動,于是走進了這本書。
第一次讀周國平的書,是多年前讀過他寫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被里面的溫情所打動。喜歡讀寫散文之類的作品,是因為這些作品篇幅短,插著空就可以讀完一篇文章。
《人生哲思錄》從“生命感悟”“情感體驗”“人性觀察”以及“精神家園”四編,記述了周國平對人生以及價值觀的思考。每一編又具體分為若干不同的文章。質(zhì)樸的語言中蘊含有哲學家的深邃,慢慢地讀,慢慢地思考,會帶給心靈一片寧靜。
周國平先生在“精神家園”《教育》這篇文章中寫道:“教育即生長,教育的本義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成長,而不是把一個外面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讀到這個,想到了我們校園墻壁上的那句話“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我們的教育不是選拔,不是精英式的教育,職業(yè)沒有貴賤,這個社會需要不同行業(yè)的各類人才。讓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得到健康的發(fā)展,讓每一個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礎(chǔ)上得到成長,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學生是有情感的人,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尊重學生,喚醒學生的自驅(qū)力,才會有教育的首要任務。周國平先生認為:“智育是要發(fā)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guī)范;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蔽覀兊慕逃龖摿⒆阌谌松凶钪档米非蟮臇|西,人性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對我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它多半不緣于它的自身,而緣于它介入我們生活的那個時機。讀書、寫作本就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文章的優(yōu)劣不在于他人的評價,寫自己的感想就好。真性情的生活不用在意別人的目光,自己喜歡就好。人生時常需要自我反思,因為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一個人終身財富。
【讀《人生哲思錄》有感】相關(guān)文章:
周國平人生哲思錄10-07
《人生哲思錄》讀書心得01-01
《人生哲思錄》讀書心得范文09-19
哲思人生10-06
《人生哲思錄》讀后感優(yōu)秀04-30
《人生哲思錄》讀書心得14篇【實用】10-22
人生哲思錄讀后感(精選12篇)10-03
《人生哲思錄》讀書心得(通用6篇)10-10
關(guān)于寫人生哲思錄讀后感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