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一段真實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chǔ)。這本書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shù)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20世紀全球最具影響力作品之一。
為什么小豆豆在她以前的學校會被退學?為什么來到巴學園卻使她變成了好孩子?這不正說明了她以前那個學校教育存在的缺陷嗎?更加說明了巴學園教育的完美嗎?巴學園的教育不正是我們孩子所喜歡所需要的嗎?現(xiàn)在中國的學生哪一個不是為了分數(shù)而睡眠不足,哪一個孩子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過?我們出去偶爾玩一次會感到那么幸福、快樂,就是每個雙休日我們也不能休息,只能上輔導班、特長班……這些都是中國現(xiàn)形教育壓得我們小學生喘不過氣來。這是為什么呢?這不都是中國的應試教育導致的嗎?我似乎都感覺現(xiàn)在的學生是為了應付考試才學習的,F(xiàn)在的家長都是以成績來斷定孩子的好壞,甚至家長動不動就用成績好壞判斷我們一輩子的幸福好與壞。可是我覺得成績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好壞,有句名言:條條大路通羅馬。心靈的好與壞才能斷定一個人的一生,也就是說不成才,一定要成人。我們的淚水又有誰曾看見過,我們的艱辛又有誰曾看見過?如果考試考的不好,換來的卻只有打和罵。我覺得中國教育應該采取巴學園的教學方式。老師和大人們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理,我們學生成長應該是在鼓勵中成長,而不是在批評中成長。現(xiàn)在的大人只顧掙錢,忙于自己的事,從未和我們進行心靈的溝通,從未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老師只會對好學生笑臉相迎,而壞學生每天只能在罰抄中度過……在打罵聲中度過……
通過讀完這本書,讓我更加充分認識到現(xiàn)代教學方式,更能使每個學生到達成功的彼岸。讓我們老師與家長一起共同努力吧!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窗邊的小豆豆》心得02-10
讀窗邊的小豆豆心得感悟03-14
窗邊的小豆豆好句06-22
窗邊的小豆豆作文04-30
讀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03-10
窗邊的小豆豆好詞好句08-22
《窗邊的小豆豆》閱讀心得12-06
《窗邊的小豆豆》的閱讀心得11-03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06-26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