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遲到的間隔年讀書筆記
遲到的間隔年讀書筆記1
好久沒碰文字,感覺不能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在陽朔可以好好的靜下來,靜下來的時間想好好看書,然后慢慢重拾和養(yǎng)成一些好的習慣,用文字記錄一些自己的觀點,游記尚在整理照片,所以先從讀后感開始。
據(jù)說《遲到的間隔年》是中國第一本推動“間隔年”旅行概念的標志性圖書,我卻在我的間隔年旅行中才認識的他。關(guān)于出行,最開始的想法只是出來看看,出來找自己,在定好計劃之后的幾個月偶然看到gapyear的概念,頓覺給出行賦予了更恰當?shù)闹黝}。
當我翻開這本“遲到”的著作,初始覺得有些乏味,簡單的文字,記錄性的敘述,不是我喜歡的文字風格,加上現(xiàn)在已經(jīng)算是踏上了間隔年的“半吊子”,不免感到書中文字蒼白。我想象著,如果是在計劃之前看到這樣的.書籍我該有多么的激動,如果是在大學期間看到,那么畢業(yè)的這三年會有什么樣的變化,會遇到什么樣的人,又會有什么樣的未來。可是,一切都發(fā)生了,沒有如果,我已經(jīng)在路上,過去的一切也都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
主人翁東東的間隔年花費了十三個月,走過了七個國家,一路窮游或是義工,認識了好多朋友,也遇到過壞人,出入境被為難過,也因為是中國人的身份在巴基斯坦受到過優(yōu)待,最收獲的是遇到了可以一起走一輩子的愛人。
閱讀中索然無味之處,便聯(lián)想到自己的一些經(jīng)歷,雖然經(jīng)歷得不多,但是回味起來甚是高興,滿滿的幸福感,正是這種親身經(jīng)歷過的幸福感帶領(lǐng)我一直讀下去,然后漸漸的融入到東東的旅程中去。在垂死之家的義工,才是我真正想要體驗的義工形式,不為了任何的目的,只是想要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但印度,卻是我不太想單獨踏上的國度,所以我只有敬佩和祝福,或許可以從近處,可觸及的地方開始。
對于現(xiàn)在的義工旅行,其實我自己是覺得有些不妥的,這種不妥是在有過一次失敗和一次成功經(jīng)歷之后得出的。在印度遇到的失竊事件,想起在尼泊爾時坑子店長跟我講過這兩個國家共同的官僚腐化和無政府狀態(tài),深感憤憤不平卻也表示無奈,只能慶幸自己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就算是遇到了,我也應(yīng)該不會有他那么堅韌不拔的走上申述之路,雖然,結(jié)果是失敗了。
最后,東東走到了我熟悉的西藏拉薩,之所以說熟悉是因為他走過的這些地兒只有拉薩是我走過的,而且是剛剛過的前一站。熟悉的地名,熟悉的景象,好像把自己帶回到拉薩,剛?cè)サ膸滋旌臀慕茉诖笳阉虑翱纯拈L頭,討論各種洋氣街道名兒;回來的幾天和皓辰在拉薩閑逛拍照;聽樂叔彈吉他,為蝸牛的酒吧折騰,和木頭、馬尾一起瘋鬧,好安靜又好幸福的一段時光。
他的文字寫得那么簡單,我最后才讀懂,是因為再華麗的詞藻也寫不出自己在外面流浪的心情,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那么你只會被文字吸引,如果你經(jīng)歷過,那么一個簡單的字也能引起共鳴。更何況,他的經(jīng)歷,他的故事,他的收獲,他更深刻的記錄在了自己的心里,那是他自己的,獨有的,愿意分享出來的一切只是九牛一毛,我們的故事要我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
他說他不愿意成為一個庸人,他疑問活在高級樓盤里的人幸福嗎,我們承認那是生活,但是我們卻不想要那樣的生活,一路上遇見的朋友過客,都有一顆最純粹的心,不愿意被社會同化,只想要好好的做自己。
我們出發(fā)不是為了逃避,出發(fā),只是為了更好的回去。
遲到的間隔年讀書筆記2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對這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我們的多數(shù)提問,在課堂上一一得到了解答;可有一些提問,卻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題。有的人得不到解答便漸漸把它拋之腦后,還有些人一直難以釋懷,把它變成了對自己、對人生的心靈叩問,始終嘗試解答,等待著一個柳暗花明的徹悟。
在語文老師的推薦下,我翻開了《遲到的間隔年》。這本書的作者東東,就是這樣一個始終懷揣疑問的孩子。在工作了一年多后,他請了3個月的假,就這樣踏上了他的心靈之旅。這個在姐姐眼里從小就愛提問的孩子,在青春的尾巴上,又倔犟了一次。
看著身邊的同學、同事忙忙碌碌地生活,各自圍繞著不同的球心轉(zhuǎn)動,他遲疑、迷茫。香車美人、燈紅酒綠,這些是自己最終的幸福嗎?
“我不是為了摒棄大眾的生活,更不是在崇尚另類,我只是一個簡簡單單地準備出去尋找一些什么的人!遍g隔年,原是一些歐美學生在升學后的一次體驗社會的旅行。而對于東東來說,這個間隔年是遲到了的,也是必須的。
從3個月到10個月,足跡輾轉(zhuǎn)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到尼泊爾、西藏,在路上他以義工的身份幫助當?shù)厝嗣瘢罱K邂逅了自己的真愛——日本女孩沙彌香。在印度,他遇見一個又一個熱情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分文不取地照顧那里的病人。在巴基斯坦,他遇見頹廢的法國青年,卻對心中的上帝有著清楚的印象;在西藏,他遇見善良的邊巴?
只為尋找一個信仰、一個答案,卻收獲了那么多意想不到的財富。在路上學習愛與理解,收獲感動。一路走,一路困惑,卻漸漸地不再執(zhí)迷自己所尋找的純粹的答案。
人生的意義,生命的真諦,這些問題或許太難解答,也太過抽象。但在這一次次抽象的思考背后,卻有一個正日臻成熟的生命之果。隨著百轉(zhuǎn)千回的體驗和一次次洗禮,我們看這個世界的視角也正在慢慢擴展。
“我在間隔年的路上學習了愛,而在我接下來的人生旅程中,我要將這份愛,帶給我的妻子,我的家人,我的身邊朋友!蔽议_始想象作者寫下這段話時,一筆一畫的認真和嘴角淡淡的微笑。
特立獨行的東東與《麥田里的守望者》里那個戴著鴨舌帽的罵罵咧咧的霍爾頓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魻栴D是作家塞林格筆下的叛逆少年,也曾游離于成人世界的大門外。他也是那樣純粹,懷揣著一望無際的麥田夢。他也曾迷茫,逃學的.他過了一段“瘋狂”的間隔期。最終的結(jié)局雖然也是繞了個圈,又回到了日常生活的軌道中,但這期間有過掙扎,有過妥協(xié),更有頓悟,都在為破繭成蝶積蓄著力量。他的青春所承載的重量非同一般。
東東和霍爾頓,不是他們的特立獨行,而是這種直面人生困惑的勇氣,讓我肅然起敬。
也許,現(xiàn)在的我們不可能奢侈到擁有一個間隔年的時光,間隔月、間隔日也難以實現(xiàn)?晌覀冃枰@樣一個時間,可以靜靜地沉淀自我,反觀自身,讓你的靈魂跟上匆忙的腳步。
要怎樣去生活?一疊疊作業(yè)無從解答。唯有思索可以讓心靈明澈。
思索,就像是東東筆下的旅行一樣,它會讓你多了選擇,甚至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
如果旅行是催人在路上思索,那思索則是在心靈上的一次旅行。
遲到的間隔年讀書筆記3
昨天在回家的地鐵上看完了最后一章,合上書,思緒良多。
相比較石田裕輔《不去會死》里在輕松詼諧談笑風生中經(jīng)歷的人生滄桑世事萬千,孫東純在這個書里經(jīng)過13個月經(jīng)歷6個國家體驗到一切卻更讓我沉思和感同身受。東東不是在旅游,不是“游”,而是體驗、感受、親歷以及融入當?shù)氐囊磺校⑶医?jīng)歷了諸多的波折,與當?shù)氐娜舜蚪坏,在?jīng)歷中找尋他自己要在間隔年里找尋的東西。最后他心態(tài)改變了,重回正常人生活后價值觀、世界觀都有所改變,并且他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真愛。結(jié)局是很完滿的。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圓滿不是么?像他遇到的那個Norriko,旅行了13年依舊在行走,而且說在旅行中永遠找不到答案;像家寶,這個皈依了上帝的女孩子也一直在行走,并且繼續(xù)行走;還有他在西藏遇到的幾個人,那個滿口宣揚“儒家思想”,但卻在一次喝酒后失聲痛哭說對不住父母親的男子……每個人都在尋找,都試圖在旅行中尋找讓自己內(nèi)心平靜并可以執(zhí)著追求的東西,只是很多人不像東東這樣幸福,對于他已經(jīng)是完成式,而對于其他很多人這是個“ing”,而且不知道何時何日可以完成,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完滿。
對于大多數(shù)人,每日吃飯上班,下班睡覺,攢錢買車買樓,結(jié)婚生子,平平淡淡直到生老病死,這才是正常人眼中正常的生活軌跡。就像東東遇到的那個一直在巴基斯坦和伊朗做玉石生意的中國中年男人。找到又如何?找不到又如何?不如就隨了大眾,平淡正常的生活一輩子。這種不追求也是一種態(tài)度。怕的就是在兩種之間。就像那眾多旅人,就像我。
當工作穩(wěn)定,婚姻穩(wěn)定,親人朋友都穩(wěn)定了的時候,內(nèi)心反而是最不穩(wěn)定的時候。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么?這就是我想要的愛人么?這就是我這一輩子要追求的東西么?如果不是,那我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我這一生該如何走下去?在哪里繼續(xù)?追求什么?……
迷茫的人更想找尋,于是這世界多了很多旅人,多了很多佛教徒、道教徒、基督徒。藉著行走、找尋或者祈禱來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
這也是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即將開始我的信仰,亦或不久之后也即將踏上我找尋的旅程。
因為我不是那個中國商人,我也是和家寶、亞瞳一樣的人,并且我也希望像東東一樣幸運。
遲到的間隔年讀書筆記4
最近,一個小學同學和我分享了“間隔年”的概念!伴g隔年”的概念是從國外發(fā)展起來的。
間隔年(GapYear)是西方社會通過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變遷總結(jié)出來的概念,是西方國家的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yè)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長期的旅行,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期間,學生在離開自己國家旅行,通常也適當做一些與自己專業(yè)相關(guān)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志愿者工作,他們相信,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生存技能,增進學生的自我了解,從而讓他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以一種“間隔”當前社會生活的.方式,達到更好地融入當前社會的目的。
因為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天涯俠醫(yī)》,突然一股強烈的興趣涌上心頭。然后就使勁去找相關(guān)的資料,后來看到了《遲到的間隔年》一書,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書像是一本游記,但讀著更像是一本哲學書。因為讀的過程中,除了跟著作者體驗?zāi)翘厥獾穆眯猩,更多的會讓你反思自己,反思生活?/p>
羨慕作者放棄美好工作和生活的勇氣,羨慕作者追求理想的堅定信念,羨慕作者一路上的傳奇際遇。讀完最大的感慨就是羨慕。這樣反思自己,羨慕別人就是自己做不到的或者不敢去做的事情。
有時,我們也應(yīng)該會有出去流浪的念頭。但是思來想去,更多的是被現(xiàn)實,不!應(yīng)該說是被自己打敗了。我們總是考慮的太多,意志不夠堅定,借口總是會有的。不敢去冒險,不敢去放棄,所以我的生活始終風平浪靜,感覺不到生命的意義,感覺不到生活的樂趣。
體驗著作者那一幕幕的挫折和艱險,總是在內(nèi)心深處責問自己是否也能做到。做不到就一遍一遍的給自己找理由開脫,感覺自己是個懦夫。
希望能有個多彩的人生,卻又不敢去嘗試;希望自己能有個美好的明天,卻又不愿意去努力。人們的抱怨應(yīng)該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吧。
“遲到的間隔年”,只要勇敢的用心的去做,我相信,我們的間隔年應(yīng)該都不會算晚。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反思;少一點羨慕,多一點行動,相信我們會無怨無悔。
祝福作者,祝福有行動的人。
遲到的間隔年讀書筆記5
看完了作者圖文并茂的著作,文字雖平淡無奇,確久久不能平靜……
我也是個喜歡旅行的人,生活在城市中,人會有一種惰性,一種不想再去追求生活以外的東西的惰性。有時候是為了尋找,有時候是為了逃避。人們都會覺得自已按步就班的'生活很窒息,行走只是在尋求一種慰藉,一種出去見識世界,一種嘗試不一樣的生活和文化,一種新鮮感,一種反叛的心態(tài)。而作者是代表另一種群體,去尋找一個答案,辭去一份不錯的工作,遠離家去,從泰國到印度,去了6個國家,花了13個月,做過義工,經(jīng)歷過生死的考驗……
作者用心走了13個月,書中記錄的不是游山玩水,不是異域趣聞,而是靈魂的洗滌,精神的砥礪。
作者真實的用心地通過旅行思索生命和人生的寫照。有幾名話很值得思考。
作者說:“旅行以及義工等等都不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而是為了更好地面對!
Nirriko說:“旅行是尋找不到答案的,它只會讓你多了選擇,甚至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
遲到的間隔年讀書筆記6
對于印度、泰國、老撾、緬甸、不丹、巴基斯坦我大腦里存有的記憶或知道東西屈指可數(shù),但我知道是西藏讓我更加的迷戀上了《遲到的間隔年》。書中其實講述關(guān)于西藏的并不多,但我卻從那些章節(jié)和文字里得到了我想得到的東西。
我是用了近三個小時將作者用去了將近四百天的經(jīng)歷而寫的記錄全部看完了,我置身在書的世界里但我卻無法真正設(shè)身感受他所經(jīng)受的那一切。
但,我承認我開始向往了。
原來除了西藏,還有那么多值得自己向往的地方。
人生的經(jīng)歷和感受到的感覺并不是隨意的來往就可以得到的,或許這過程我們必須要經(jīng)歷不公或委屈亦或有意外的驚喜等等我們才能最終得到收獲。
我承認,我我很羨慕這群走在路上的人。不需要提前去做功課,當你計劃從一個地方往另外一個地方行進的時候。
突然再次想到行走的容顏這個名字,此時在我的腦海書中出現(xiàn)過的`那些人物的表情歷歷在目。
受到了內(nèi)心的沖擊,這也是我為什么會在這樣的夜晚用去三個小時從頭到尾把它看完的動力了。
“可能一個人習慣了寂寞的時候,反而變的特別的容易敏感”。
如果決定邁開步伐,那么一定要好好的用心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遲到的間隔年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遲到的間隔年》的讀后感10-05
仕途與田園的間隔作文10-06
間隔排列教學反思(精選5篇)10-10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間隔排列》及教學反思05-16
遲到10-03
遲到的祝福10-06
遲到散文10-06
遲到作文10-07
遲到的作文02-22
遲到作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