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1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各個不同,也有著各個不同的俗意,但是在我們的老家那最常見的習俗便是打麻糍。
一到過年,就家家動手,熱熱鬧鬧地打起來。年三十打麻糍成為不成文的鄉(xiāng)規(guī),似乎不打麻糍就不像過年,鄉(xiāng)里人家里有專打麻糍的石卯和粗大的麻糍棒槌。于是,奶奶便帶著我一起去老家參加了打麻糍的隊列。
剛一到那,外婆便把那在水中泡了足足兩天的糯米拿了出來,在給它洗了個冷水澡之后,便又將它放入蒸籠里給它做了個桑拿后,它便已全新的面容出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此時的糯米已經沒有了之前那硬邦邦的樣子了,那軟耷耷的樣子仿佛就是做過桑拿后的人舒服的樣子,一粒粒糯米也因為吸收了水份而變得飽滿,聞起來還有一陣淡淡的米香。之后便到最重要的步驟,也是做麻糍的高潮——打麻糍,先將全部的糯米都倒進石卯中,之后,便由兩位強壯的青年來打麻糍,一個打一個翻,輪流交換,砰,砰,砰堅定有力的打米聲傳入了耳略,人們也隨著打米聲點燃了那顆對新年家人團聚的欣喜和激動。但你別看那青年這么有力氣的樣子就小看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其實單單是那個麻糍棒槌就有好幾十斤的重量呢!更別說糯米黏乎乎的,這無疑又是雪上加霜,難上加難,很快當敲的人累了的時候,便跟翻的人交換,使得不會那么勞累。漸漸的'那一顆顆的糯米在麻糍棒槌的關照下漸漸又變了樣子,很快一個純白色的大面團便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如果不是親眼見,我絕對不會相信,這竟是由眾多顆糯米組合而成的。終于,到了最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了,眾多的婦女一齊圍繞在面團前,輕輕扯出一小塊來,放入自己所喜愛的料漿之后,再將小團對折,輕輕扯下,揉成一個圓球樣而壓成圓瓶形,麻糍的樣子就做好了,而圓圓的樣子就象征了那團團圓圓的俗意,在蒸籠底部撒上一層面粉,防止麻糍黏牢后,再將其蒸好,便分發(fā)給每一個婦女,她們便將其帶回家中,一齊與家人分享新年團圓的喜悅歡樂氣氛。
麻糍不僅香脆美味,使人留連忘返,而更無法讓人忘記的便是與家人一起吃時團圓那溫馨與美好。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2
中國是五十六個民族的泱泱大國,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智慧的勞動人民“發(fā)明了”許許多多的美食。紅紅火火的春節(jié)里有餃子吃,張燈結彩的元宵節(jié)里有湯圓吃,離騷濃情的端午節(jié)里有粽子吃,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里有月餅吃……這么多的美食中我最喜歡吃餃子,因為我們家鄉(xiāng)的餃好吃又好看,還富有特別美好的寓意!
說家鄉(xiāng)的餃子好吃,是因為家鄉(xiāng)人在和面時特別講究!面粉是選用筋道而又營養(yǎng)的餃子粉,和面前先打一兩個雞蛋,把蛋清放到一個碗中。和面時要用20度左右的溫水,用筷子攪面的過程中倒入蛋清,當攪成面疙瘩時,開始用手使勁地搓揉,讓蛋清充分融入面團中。面和好后,通常要醒面20分鐘左右,才可以搟皮用。這樣做出的餃子寶寶乖巧又懂事,不張嘴不粘鍋,爽滑入口,爭先恐后地跑進小朋友的`肚子里!
說家鄉(xiāng)的餃子好看,主要是在和面時加入各色的蔬菜汁就可以做出五顏六色的餃子!鮮艷的胡蘿卜榨汁可以和出紅艷艷的面團,鮮嫩的菠菜榨汁可以和出綠茵茵的面團;營養(yǎng)豐富的紫甘藍榨汁可以和出紫色的面團……各色的蔬菜為春節(jié)的餃子穿上了五彩的外衣,出鍋的餃子更是鮮亮奪目,看著就讓小孩子的口水留下三千尺!
家鄉(xiāng)的餃子不僅好吃好看,還有許多美好的寓意。我們北方人喜歡用豬肉拌上不同的蔬菜做餃子餡,白菜、芹菜、韭菜、香菇等都是豬肉的完美搭檔,它們的寓意更是美好又吉祥!。白菜豬肉餡,寓意財源滾滾百財進;芹菜豬肉餡,寓意勤勤懇懇發(fā)大財;韭菜豬肉餡,寓意長長久久守財富;香菇豬肉餡,寓意錢財鼓鼓如小山……啊,家鄉(xiāng)的餃子餡有這么美好的寓意,是勤勞善良的奶奶講給我的,真心希望家鄉(xiāng)人的日子富富裕裕、幸幸福福!
家鄉(xiāng)人包餃子,總喜歡包出點花兒來!可愛的小老鼠,細長的尾巴,尖尖的耳朵,肉嘟嘟的肚子,有趣極了!漂亮的小金魚,鼓鼓的眼睛,舒展的尾巴,一道道鱗紋,像極了!還有大家都能大顯身手的元寶餃子、太陽餃子……豐富多樣的餃子琳瑯滿目,看的就讓人食欲大開,味蕾倍增!
最讓小朋友們心花怒放的事,就是期盼大人們多包幾個“錢餃子”。顧名思義,就是把洗干凈的一角或五角硬幣包進餃子里。誰吃到了包錢的餃子,誰來年就會大吉大利,最有福氣!
家鄉(xiāng)的餃子就是這樣的好吃又好看,寓意美美噠!歡迎四方的朋友來我們家鄉(xiāng)做客,品嘗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美食——餃子!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3
今天,我們梅縣來了一批游客,我是導游。
我要帶游客們了解我們梅州的特色美食——鹽焗雞。我?guī)е麄儊淼搅藝埼荨W哌M加工場,正好有幾個廚師在做鹽焗雞。我走上前,禮貌地問:“叔叔,我們可以在旁邊觀看你們做鹽焗雞嗎?”“可以呀。”他們很樂意地答應了。我看了一下做鹽焗雞的材料,可不少。一只只肥肥胖胖已經收拾干凈的雞,有很多包粗鹽,有準備好的一薄一厚的黃色的草紙,還有一個大爐子,爐子上是一口大鐵鍋。
廚師們開始做了,只見他們快速地把鹽倒進大鐵鍋里,然后把爐子里的火燒得更旺了,一個叔叔拿了個大鍋鏟翻炒起來。旁邊一個游客問:“炒鹽有什么作用?”那位叔叔邊炒邊回答:“把鹽炒熱了能除掉一些水分,也能讓雞肉變得更香!迸,原來如此。另外兩個叔叔則先用薄一點的草紙把雞一個個包了起來,然后外面又包了一重比較厚的紙。
這時,大半鍋鹽已經被叔叔炒得變成了白色鹽粒,只見他們把包好了的雞依次放進鹽里,然后用鹽把雞完完全全蓋住。我疑惑不解:“叔叔,你們?yōu)槭裁床恢苯影央u放進鹽里而要包上紙,這樣焗出來的雞會有味道嗎?”他們一聽,哈哈大笑:“放心,雞已經先處理過了。把雞包住才不會把雞焗爛,把雞用鹽蓋住,是因為這樣會更香!笨龋颐靼琢?纯从慰蛡兤诖难凵,我問叔叔要多久才能焗好,廚師們告訴我們起碼得等上一個多小時。
在等待的時間里,廚師叔叔們還熱情地向我們講述了一些鹽焗雞的故事,游客們不由得稱贊我們客家人的聰明。漫長的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雞終于焗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叫廚師們把雞拿出來,游客們更是不停地咽口水。廚師們把雞拿出來之后,幫雞“脫”下了衣服。雞肉的香味鉆進了我們的'鼻子里,真讓人垂涎欲滴,我問:“叔叔,刀呢?快拿刀來!”廚師們說:“不要用刀切,如果用刀切會有刀腥味,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手撕吧!甭犃诉@句話,我們開動了,不過眨眼的功夫,兩個鹽焗雞就變成骨頭架了。游客們還不過癮,紛紛購買,都說要帶回給家人嘗嘗。
鹽焗雞不愧為我們客家人的地道美食,我們一定要把這道菜流傳下去。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4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笔堑模煌貐^(qū)都有他們特有的飲食習慣,這些都涵蓋著這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20xx年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就是以此為主題,它通過那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那獨特的味覺審美紅遍了大江南北。
我生長在湖北宜昌的一個小鎮(zhèn)上——育溪鎮(zhèn),那是擁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文化古鎮(zhèn)。因為我從小在這里生長,又因為天性嘴饞,所以我對家鄉(xiāng)的美食也頗有一些了解。
故鄉(xiāng)盛產大米,因此傳統(tǒng)小吃的原料多以米面為主。例如發(fā)糕、大米鍋巴、糍粑等,都是以大米為主要原料的。還記得小時候,我特別愛吃發(fā)糕,卻不像其他孩子整天垂涎于面包房內油膩的奶油蛋糕以及肯德基、麥當勞的漢堡、薯條等一些獨具西方特色的洋快餐。每當我和一群伙伴玩累了的時候,奶奶總會適時的拿來發(fā)糕讓我和同伴一起分享。香噴噴的發(fā)糕入口,松滑甜軟,唇齒間總會彌漫著一股發(fā)糕特有的`酵母的芳香。奶奶和我一樣也愛吃發(fā)糕,所以經常自己做。在她旁邊,我自然也看見過制作發(fā)糕的過程。沒想到,這小小的發(fā)糕制作起來卻不簡單呢。
我看著奶奶先將糯米、大米和玉米放在碾子里一點一點碾成粉狀,然后將三種面粉和在一起加一點白砂糖和酵母粉再加一點點清水打成糊狀,放在一邊待它發(fā)酵,然后再將它攤平以后放在蒸籠里,大概蒸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食用了,有時奶奶還會在發(fā)糕上面放上一些葡萄干、蜜棗等進行點綴。出鍋以后的發(fā)糕晶瑩透亮、散發(fā)出沁人的香味,吃上一口簡直飄飄欲仙,還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奶奶還告訴我,她們那一帶的女人個個做發(fā)糕都是一流,我打心眼里佩服。
發(fā)糕是我們這里比較有特色的飲食,每到逢年過節(jié),奶奶他們還會做出各種美味的食物招待客人,大家吃后總是贊不絕口。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幾千年來,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我們新一代的少年,應當學習、繼承這些傳統(tǒng)的美食文化,讓其更具特色,更加發(fā)揚光大。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5
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的人們都有著獨特的飲食文化。我的家鄉(xiāng)也是如此,我的家鄉(xiāng)是云南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之一的寶豐古鎮(zhèn)。寶豐歷史悠久、地靈人杰,歷史上曾是產鹽的富庶之地,繁榮的歷史文化造就了寶豐獨特的飲食文化。
到寶豐一定不能不品嘗各種美食。豆腐腸、酥肉、油粉、卷粉、驢打滾、餌塊……不勝枚舉,走在小吃一條街上,不但能大飽眼福更能大飽口福。
每年冬季絕對是我等吃貨的狂歡節(jié),因為又到殺年豬的時節(jié)。各家各戶豬圈里的大肥豬早就養(yǎng)得白白胖胖。一大早我家就聚集起許多親朋好友,爸爸早早燒好一大鍋開水等著殺豬呢。大人們把大肥豬從圈里拉到案板上,三下五除二,大肥豬已被切割開來。前腿、后退、內臟、五花、里脊都一一分開放在一處。后腿會拿來腌制火腿,前腿肉會拿來灌制香腸。豬大腸也不會棄之不用,很快就會變成寶豐最有名氣的美食——豆腐腸。
豆腐腸顧名思義就是用豆腐灌制的腸子,其主要原料有豆腐、豬血、肥膘肉等。先把豬大腸清洗干凈,泡在清水中備用。豆腐捏碎,肥膘肉切成細條,倒上豬血,加入草果面、火硝、白酒、鹽等調料用力攪拌,這可絕對是個體力活,幾十斤豆腐加上十多斤肥膘肉這么用力揉啊揉,跟和面似的,阿姨們的額頭都滲出汗珠了,可她們的臉上卻看不到疲倦,想來是憧憬著十多天后美味的誕生吧。
接下來就是灌腸子的浩大工程了,五六個婦女鋪開一張寬大的塑料布,支上灌腸機就開始灌豆腐腸。她們一個負責往機器料口里加拌好的豆腐,一個負責把豬大腸穿在機器的'出料口上,一個大力士負責壓機器的杠桿,其他人有的用針戳腸子放氣、有的用抹布把腸子清理干凈、還有得把細麻繩剪成段……好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很快一根紅潤飽滿的大腸就灌好了,接下來把它綁在椽子上,掛在一個陰涼通風的地方,把美味交給時間,十幾天后才可以享用。
經過十天半月的等待,享用美味的時刻到了。切下一段豆腐腸在鍋里煮上四五十分鐘,切成薄片,外表烏黑的豆腐腸內里竟是粉嫩的紅色,何其誘人。夾一片放入口中,豆腐的鮮嫩、豬油的肥美伴著各種佐料的味道讓人食欲大增。豆腐腸還可以炒著吃、用來燒烤也不錯,切成丁還可以做面條的哨子湯……
我的家鄉(xiāng)的豆腐腸的確不錯吧,有空你一定要來嘗嘗。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
濟南是作者的家鄉(xiāng),在濟南,具有特色的美食就是油旋兒。油旋兒帶給了作者味蕾上的享受,也讓作者品嘗到了家鄉(xiāng)的味道。
我的家鄉(xiāng)在濟南,平常過年過節(jié)都會回一趟老家。我的伯伯便會給我做許多好吃的,我最愛吃的要數(shù)油旋兒了。
第一次吃油旋兒是在六歲時,那是第一次回老家,大伯是個好廚子,就給我做了一些好東西吃,其中就有油旋兒。
第一眼見到它:一個個馬蹄形的東西,穿著金黃色的外衣,斜躺在盤子里。只瞧見一眼就淌了口水,一手抓來便吃,一嚼,能聽到“咔嚓咔嚓”的聲音,酥脆的`響聲,加上外酥里嫩的口感,和著面里麥芽的香味和蔥花的清香,令人猶如在天堂般飛的感覺,我當時便為之傾倒,只覺其香味持久到我現(xiàn)在想來依然陶醉的地步,那種感覺超過了味蕾上的所有感受。
向來癡于美味的我,從此便醉于這油旋兒了,所以濟南各地的油旋兒我通通吃了個遍,其中最令我回味無窮的要數(shù)大觀園那家了。
雖然我家離那里有些遠,但我仍然愿趕到那兒去。做油旋兒的是有著三十多年經驗的張師傅,這兒頗有名氣,因為有季羨林老先生題詞的“油旋兒張”牌匾赫然懸掛在店面的正墻上,聽張老板說,季老曾專門喚人來他這里要油旋兒,他便求了這幾個字,這幾年儼然成了他這兒的金字招牌。我默默地看著,耐心地等著,只見他們緊著忙活,一個和面,一個烤,另有一人負責出鍋:一個把和好的面切成一塊塊的樣子;一個把面皮盤成鉆頭一樣,再在面板上放些油,把它摁扁;負責烤制的,把半成品油旋兒一面面烤好,放上去之前還要放些油,防止油旋兒沾在上面而烤焦,隨時翻面,還要掌握好火候,熟了以后,另外一個人逆著之前盤面皮的方向,兩手拇指往外一翻,再一扣,稍微一使勁兒就是成品了,于是它們就閃閃爍爍、大大方方地站到我們跟前了!
每當有了零花錢,我便會去到那里買個油旋兒,盡管路遠,但一想吃完以后的唇齒留香,還能看到一團面變成一個個金燦燦美味油旋兒的全過程,也就覺得不虛此行了。
我愛濟南的油旋兒,它帶給了我味蕾上的享受,我品嘗到了家鄉(xiāng)的味道,也更愛我的家鄉(xiāng)濟南。時光匆匆流走,而家鄉(xiāng)的味道卻一直烙印在我的腦海里。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7
“名以食為天”,蒙古族的飲食文化有悠久的歷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在長期的勞動發(fā)展過程當中,形成了他特有的飲食文化。
蒙古族的飲食大部分分為奶食、肉食、糧食三種。
奶食色白,象征純潔,蒙古人以白為尊,稱奶食品為白食,它又分為食品和飲料。食品有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飲料有奶茶(又稱蒙古茶)、奶酒等。一日三餐,他們較為注重早餐。通常是奶茶泡炒米,再加一點奶皮、奶豆腐,這絕對是一道可口逸人卻不失典雅的好風景。當然,這是蒙古人們的感受。我曾與它們有過“親密接觸”,早餐是類似于充滿豆渣的豆?jié){,口感粗糙卻又帶著獨特的濃香,加上已經過長期發(fā)酵的奶皮,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只不過,由于我太心急,一口下去,沒等細細品嘗,就已經被奶茶給燙死了。真是應了一句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蒙古人名對奶茶那叫一個愛不釋手,從不分飯前飯后,只要想喝或有客人來,立馬上桌,一天都有。
除了奶食,還有肉食。它以羊肉、牛肉為主。羊肉的吃法可謂是五花八門,有“手把肉”,羊背子,烤全羊等。這些都是蒙古族的傳統(tǒng)佳肴。《樸通事.柳蒸羊》里介紹:元代有柳蒸羊,于地作壚三尺,周圍已火燒,令全通赤,用鐵芭盛羊,上用柳枝覆蓋土卦,以熟為度。沒錯,這就是烤全羊。可你知道該怎樣做出一只外皮酥香,味美肉鮮的烤全羊嗎?方法其實很簡單:把帶白條綿陽頭、蹄用特殊裝置吊好,再將各種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的調味料放入預先切好的切口和腹腔內,然后在表皮涂上一層食用油,再裝入特質烤爐中烤制,大約烘烤三個多小時,便成功了。出爐后再配上醬汁,嗯~絕對是人間美味。
這簡單樸素的烤全羊不知比那些山珍海味好到哪里去了。腦補一下:若在廣闊無垠、綠草如茵的`草原上,喝著新鮮的奶茶,吃著一只令人垂涎三尺的烤全羊,那有多么享受啊!
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包括其飲食特點與習慣,這些特點與習慣又從不同角度反映著這個民族的血統(tǒng)、經濟歷史、生存環(huán)境,成為民族傳統(tǒng)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8
妙不可言的美食,不過是來自記憶深處的某種熟悉的味道……
在我四、五歲時,我最愛吃的美食,便是一種黑黑的美味,它叫作麻糍,只需一些黑芝麻以及糯米,然后又幾道極其簡單的工序制成。但是它是我至今也不能割舍的一份美味與童真……
“賣麻糍嘍!賣麻糍嘍!”那位天天挑著擔,擔里放著發(fā)糕、麻糍的老爺爺來到我們家附近,大聲叫賣著,當時的我高興地活蹦亂跳,對著家里說:“賣麻糍的來了!”也不知道家里有沒有人,不知道有幾個人在聽我說的話。但每一次,不到幾分鐘,母親就會拎著一袋軟綿綿、黑乎乎的美味回到家來。這時,我就會坐在餐桌了,拿來些白砂糖,往麻糍上倒上一堆,然后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讓甜蜜的美味在嘴中翻滾,大口大口咀嚼這美味,此時我想的是:要是這輩子每天都能吃到這美味該多好呀!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轉眼,我馬上就要上初中了,正在上小升初。當時的我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沒有吃過麻糍了,最后一次似乎是在兩年前,但是那是在某次早晨快要遲到時吃的,沒有細細品嘗,但沒有小時候的那種來自美食的快樂與滿足了,沒有那種童真了,舌頭口腔已經被辛辣麻木了,也冷落了麻糍;雖然牛排、燒烤、肯德基等新食品層出不窮,但我總吃不出童年的那份甜蜜和快樂。
在十二歲那年,小升初的種種不順,及對小學的不舍與留念,使我整天沉浸在虛擬的電子世界中,一天天墮落。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自己再這樣不務正業(yè),那遲早會從數(shù)學的優(yōu)秀變得“江郎才盡”,但是我努力的那幾天又十分浮躁與迷茫,最終只見得做了一堆題目與試卷,但成績卻毫無起色,導致食欲不振。
在一個天才蒙蒙亮,在夏日的早晨,我已著裝完結,空洞地望著窗臺,一張清瘦、黝黑的臉,那正是我,我在思索,為什么會浮躁?“賣麻糍啰!”——那熟悉的聲音又在我耳畔響起,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吃麻糍的`情景之中!拔乙月轸!睆奈铱谥斜某鲞@么一句平淡的話。
幾分鐘后,母親來了,拎著一袋黑黑的、扁扁的麻糍,我不慌不忙,接過這記憶中的美味,細細品嘗,解除了長期沒有食欲的困境。當我的舌尖與美味接觸時,我仿佛又回到了六年前,那個對一切都好奇的年紀。
美味依然香甜如初——我要努力了!
指導老師評語:童年的記憶是美好的,一個普通的食物——麻糍竟然讓作者魂牽夢縈,并從“浮躁”中回歸平靜。結尾“我要努力了”意味深長!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9
過年了!過年了!每當過年我都會想起回家鄉(xiāng)浙江天臺的場景,我常常在車后排座位上左看看、右望望,就是不能安靜一分鐘。
由于大年三十晚上才到家,經過長途跋涉,所以我很快就洗洗睡了,第二天我被一串鞭炮聲吵醒。當我打算翻身繼續(xù)睡時,突然我想起了今天大年初一要喝五味粥的。起晚了,豆腐都被哥哥姐姐吃光了。于是我趕緊起床穿衣洗漱。
所謂“五味粥”就是用白米,紅棗,豆腐,紅豆,香芋五種材料合煮的粥。我洗完漱,下樓去廚房,看到大爸在廚房做粥。在家鄉(xiāng)的大年初一,早餐女人不下廚,男人下廚表示新一年蒸蒸日上,生活越來越美滿。我看到粥還沒做好,松了口氣,于是拿著碗站在大爸前等著,粥做好了,大爸知道我愛吃豆腐,于是特意給我多舀了幾個豆腐。從廚房出來以后,邊走邊喝了一小口粥,哇!一個詞:真香!
吃過早飯,大家都要穿上新衣服,寓意:“辭舊迎新”。我叫上哥哥姐姐去找爺爺奶奶拜年,拜完了年,爺爺奶奶各給了我們一個大紅包。然后我們就呼朋喚友的去買鞭炮,在村里面玩耍。
該吃午飯了,天臺人大年初一午飯要吃餃餅筒,可餃餅筒我不愛吃,于是我一邊聽著肚子里的“革命”,一邊流著口水。我心想:我是不是也該嘗嘗這份美味呢?這時爸爸給了我一根餃餅筒,我硬著頭皮一口咬下去,一個字:香。我去了廚房,看見大媽在制作餃餅筒。于是我倆一起把剩下的做完。把面先胡到鏊子上,然后把炒熟的火腿,粉絲,山藥,海帶,魚干,筍干排成一字放入餅中之后把餅卷起來,最后把鍋蓋蓋上小火慢煎。吃的時候拿出來吃。
做完了餃餅筒,大媽還在做另一種美食,我問大媽:“這是在做什么?”大媽說:“這是扁食,是把蘿卜,豬肉,花生,豆腐切成小方塊兒,混到一起在炒熟,用餅皮包起來,煮湯吃或者煎著吃都可以。”吃了大媽做的美食,心里滿滿的幸福感!
吃過晚飯,也是最期待的一刻,我和哥哥拿著煙花,放到院子中間剛點燃了引線,我和哥哥都爭先恐后的'跑開了,看著煙花一飛沖天在空中炸開一朵彩色的花,五顏六色,美不勝收目不暇接。
這次過年不僅品了美食,還享受了家人團聚的愉悅。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10
給你介紹下湖南的美食。
我是一個正宗的湖南人,我爸爸是湖南人,我媽媽也是,湖南人吃飯一定要有辣椒,雖然我們家住在深圳,但是,我們家的口味還是改不了,我們家吃飯,除了湯和青菜,沒有一道菜不是辣菜,說到吃的,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臭豆腐了,你可別小看了這個臭豆腐,它雖然小,可是做工卻非常的復雜要想炸出好的臭豆腐可不容易,先要用優(yōu)質瀏陽豆豉加冬筍、香菇、曲酒等煮制成鹵水,然后再將質地優(yōu)良的豆腐胚浸泡在鹵水中,三五個小時后取出用清水漂凈、瀝干水分,將上等清茶油燒熱,投入臭豆腐胚,用小火炸焦。炸好的臭豆腐擺入盤中,澆上辣椒油、香油、醬油等調料,可別以為做出來的臭豆腐是臭的,可香了。這臭豆腐外酥里嫩,咬上一口就會有“咔嚓”一聲,慢慢咬下,里面的豆腐又白又滑,跟外面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啊,一個臭豆腐吃下,這時辣味已經是覆蓋了全身,身上已是大汗?jié)i漣,這種暢快淋漓是其他臭豆腐不能做到的。吃完一串,嘴里的辣味與香味還在嘴里,久久不去,這時雖然已經辣的噴火,但是嘴里還是忍不住說:“再來一串!
很多人認為臭豆腐是不健康的食品,其實不是這樣的它不僅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有較好的藥用價值。古醫(yī)書記載,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氣,和脾胃,消脹痛,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常食者,能增強體質,健美肌膚。它有增進食欲,促進消化的功效。臭豆腐乳它飽和脂肪含量很低,還不含膽固醇,還含有大豆中特有的保健成分——大豆異黃酮,因此被稱為中國的“素奶酪”,它的營養(yǎng)價值甚至比奶酪還高。但是大家吃臭豆腐還是要適量才行,否則一樣對身體不好。
還有一道我喜歡吃的就是醬板鴨,醬板鴨可是湖南菜里的一朵奇葩,我們去湘菜館一定會點的`就是醬板鴨,是經三十多種名貴中藥浸泡,10余種香料、經過風干、烤制等15道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澤深紅,皮肉酥香,醬香濃郁,滋味悠長,有活血、順氣、健脾、養(yǎng)胃、美容的功效,是風靡大江南北的一道風味美食,是一道佐酒佳肴、送禮佳品。醬板鴨香、辣、甘、麻、咸、酥、綿適中,具有醇香可口,色香俱全,低脂不膩,回味無窮,但是,不能吃辣的人可千萬別吃。醬板鴨,是吃一口就會辣的噴火,但是卻很有味,又香又辣,雖然很辣,可是就是感覺吃不過癮,一了一口還想吃一口,又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飯店吃飯,剛剛走進去就能在混亂的菜香中找到醬板鴨的味道。
下次去湖南一定要把所有的小吃通吃一遍。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11
“四四又方方,入鍋變金黃,縱然臭味揚,吃來滿口香!边@就是我最愛的泰州小吃——臭豆腐。
嘗遍了全城的臭豆腐,還是一號區(qū)西門的老店最讓我流連忘返。那是一個在三輪車上的簡易店鋪,由一對中年夫妻經營著,妻子負責賣臭豆腐,丈夫負責賣湯汁豆干,配合默契,有條不紊。這家店十分受歡迎,每天傍晚時分小小的攤位前光顧的食客們便絡繹不絕,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生意十分紅火。
我通常會買上五元錢的臭豆腐。只見阿姨十分嫻熟地拿起一塊方方的豆腐,用小刀劃成四塊,“嗞啦”一聲放入滾燙的油鍋中。三角形的豆腐在油鍋中上下翻飛著,好像在跳“油鍋華爾茲”,一會兒沉到鍋底,一會兒又浮上來。顏色也是變個不停,瞧,剛下鍋時是乳白色的',過了一會兒漸漸泛起黃色來,最后變成了金燦燦的。漸漸地,豆腐的“肚子”變得越來越鼓,像是吃飽了,可“肚子”里又是空空的,這樣才有嚼勁。怎么還沒好呢?我緊盯著油鍋,像一頭餓狼,唉,口水都快要流光了。
又過了一兩分鐘,終于炸好了,別急,還得放在鐵網(wǎng)上瀝干?粗粔K塊豆腐穿著黃金甲安靜地躺在鐵網(wǎng)上,我更加迫不及待了。我是個“辣妹子”,必定要加上一大勺水辣椒,灑上一丁點兒蔥花,嗯,還沒入口,一股香味就撲鼻而來。我戳起一塊小心翼翼地放入口中,啊,已經不燙了,我“啊嗚”一口吞了下去,美味在我口中劃下一道弧線。這一小口哪滿足得了我肚子里的“饞蟲”呢?這不,肚子里的“空城計“唱得更厲害了。
我又戳了一塊小巧玲瓏的豆腐,這回,我先用舌頭舔了舔辣椒和蔥花組成的湯汁,再用牙齒咬下一小塊豆腐細細品味,頓時,一股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味道彌漫在唇齒之間,那酥脆的外皮與細嫩的豆腐相得益彰,“臭”和“香”兩朵火花碰撞在一起,組成了美味無比的臭豆腐,再加上水辣椒的麻辣快感,這臭豆腐簡直就是天下一絕了。一眨眼的功夫,一盤子的臭豆腐就被我消滅光了。每當這個時候,媽媽總要問我要不要再來一份,還會點著我的鼻子說:“你這個小饞蟲!
“如吃一頓臭豆腐,三日不知肉滋味!碧┲莸男〕噪m然數(shù)不勝數(shù):燙干絲、魚湯面、蟹黃湯包、溱湖八仙……但我覺得臭豆腐臭中有香,香中有臭的獨特味道在諸多美食中鶴立雞群,與眾不同,可謂是真正的泰州特色名小吃!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12
提到柳州,人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非常有名的螺螄粉,這種美味的小吃令很多人都欲罷不能。
有一次我來到柳州,就吃到了最正宗的螺螄粉。
到了螺螄粉店,里面雖然開著空調,但是我感覺還是熱氣騰騰的,原來是里面座位爆滿的客人和一碗碗螺螄粉的熱氣呀!點粉的時候因為怕辣,所以我只點了一個微辣的。
螺螄粉一到,我就忍不住想嘗上一口了,但我還是先觀察了一下?纯茨菧,哇,又紅又亮,中間帶了點橙色,是那令人食欲大增的辣椒油呀,那些腐竹金黃金黃的,有一些鼓起的小泡,好像是螺螄粉里面放了幾片薯片,而那些青菜翠綠的晶瑩剔透,讓我本來垂延欲滴的口水,瞬間就“口水直下三千尺”了!
看著這么好看的螺螄粉,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嘗一口了!我拿起筷子,雙手把粉一夾,放到嘴邊吃了一口,那叫一個鮮!米粉又q又彈,干腐竹又香又脆,青菜又多汁又鮮美,這簡直是玉皇大帝都吃不到的人間美味!
吃了好幾口這個米粉,我還沒嘗到這個湯汁是什么味道的呢?于是我就喝了那么一小口湯,“!又辣又燙!”喝的我就像吃了一個大太陽!我感覺自己已經變成一個火爐了!在這令人燃燒的燙之后,辣味這個大軍團瞬間入侵了我的喉嚨,直至整個身體,它們在我的`身體里不停的搞破壞,就像當年英法聯(lián)軍進入圓明園那樣,又是放火又是殺人,我感覺我的五臟六腑和喉嚨似乎都要被他們戳破了!
我馬上去找水,喝了一大口水之后,這些辣味軍團終于沒那么囂張氣焰了,好像已經有大部分離開了我的身體。我點的可是微辣,照這么說,如果我點辣的,那豈不是變成變態(tài)辣了!不過雖然這個螺螄粉的湯很辣,但是其他的粉啊,青菜呀,還有花生,卻是非常好吃的!
我吃著吃著,突然嚼到了一個很脆的東西,不像其他的調料品,我看了看,原來是那使螺螄粉“臭名遠揚”的酸筍啊!我聽很多人都說,螺螄粉雖然好吃,但是有種濃濃的臭啊,我仔細聞了聞,一點兒也不臭呀,雖然說不上香,但是嚼起來嘎嘣嘎嘣脆的,也挺好吃的呢。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評判這個螺螄粉的。
螺螄粉吃多幾口,就會有點習慣這個味道了,我一口米粉,一口配料,再喝一口濃濃的湯汁,就這樣慢慢一口一口的就把這碗美味“臭臭”的螺螄粉給干掉了。雖然就是這么一碗螺螄粉,但是好吃得我仿佛在吃滿漢全席!
螺螄粉就是這樣一碗普通的美味的著名小吃,它是柳州的特色,更是我們廣西,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13
麥芽糖是用小麥與大米合制而成,先是讓小麥發(fā)芽,磨成糖漿,再將浸泡過的大米磨成粉漿。然后,將兩種漿合在一起煮熟,再過濾,之后,將過濾后的糖水在鍋里煮,邊煮邊攪拌,最后形成有相當粘度的糖漿,冷卻變硬后,用一種特殊的方法拉扯,反復拉扯后,糖漿越來越白,最后就形成了麥芽糖。麥芽糖有很多的用途,一是當時的農村過年時制作糖果、麻糖時必須用到麥芽糖,二是麥芽糖能直接吃。
制作麥芽糖對于農民來說是非常實惠的事,麥芽糖能賣錢或是換大米回來。過濾后余下的糖糟用來喂豬。因為這其中能有一定的利潤,八十年代,我爺爺奶奶在冬天的時候就做麥芽糖。印象中,我們李氏家族在當?shù)靥貏e會制作麥芽糖,我們家族出品的麥芽糖顏色白,味道甜。爺爺經常對別人家的麥芽糖不屑一顧。
因為是手工制作,產量有限,一次只能一鍋。為了做出更多的麥芽糖,爺爺奶奶每天要起很早,晚上收工也很晚。爺爺奶奶每天凌晨的時候就起床開始煮漿,早上一大早,爺爺吃了早飯便挑了前一天制作好的麥芽糖去賣或換大米。因為本鎮(zhèn)人都擅長制作這個,所以大家都是要步行十幾公里去其他鄉(xiāng)鎮(zhèn)賣。那時交通基本是靠走,爺爺早上挑著麥芽糖出去,下午挑著大米回來。作為孩子的我們,上午會幫著爺爺奶奶們去過濾糖漿,下午會幫著家人拉扯冷卻了的糖漿直至成為麥芽糖我與二哥有時會幫忙推一下石磨。印象中,那時的冬天每天都很忙碌。
小時候的我也愛吃這種糖。煮糖漿的時候,有時奶奶會給我一碗已經煮沸的糖漿;在麥芽糖漿冷卻的過程中,我會經常用筷子挑糖吃,有時候甚至會制作糖球玩耍;在拉扯麥芽糖讓它變白的過程中,我就坐在固定麥芽糖的板凳上,邊看大人們拉扯麥芽糖,邊扯上幾條吃。
麥芽糖味美,但制作麥芽糖的過程非常辛苦,用石磨磨漿,過濾,扯糖,都是非常重體力的活,爺爺奶奶在制作麥芽糖的.季節(jié)整天都早起晚睡的。作為去賣麥芽糖的爺爺則是更為辛苦,有一次,他因為太餓累倒在了離家二百米的地方,我們兄弟姐妹們跑出去把他抬了回來,他吃了幾碗飯后,精神就馬上恢復過來了。
后來,農村過年時的年貨越來越豐富,愛吃麥芽糖與炒糯米制作而成糖果的人越來越少,家鄉(xiāng)制作麥芽糖的人越來越少。不知道是從哪一年開始,當?shù)厝艘呀洸辉僦谱鼷溠刻橇。制作麥芽糖,也就成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了。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14
在不回湖北過年的日子,我總會期待那金黃金黃的大碗粉蒸肉。
粉蒸肉是土家族特有的菜肴,只會在人多或重大的場合登上飯桌。就像名字一樣,糯米和小米把肉蒸的軟乎乎,一口一大塊肉,言有盡而意無窮。
粉蒸肉是媽媽家鄉(xiāng)湖北恩施地區(qū)最忠愛的食物。在四季吃不到幾口肉的日子,粉蒸肉就是過年最大的慰籍,所以,肉切得很大很大塊。
見證了貧苦歲月的食物,手藝卻快要失傳。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媽媽這一代,對大塊大塊吃肉,早已改了觀念,并手藝生疏。外婆總是輕聲嘆息:我們從小到大想吃卻吃不上的東西,現(xiàn)如今被各種海鮮、西式快餐、便捷外賣取代了,以后,都不知道還有沒有人會做了呢每每說著,便又起身,去準備下一餐的粉蒸肉。我連忙趕上,外婆瞇瞇笑:干么子呢?跟您學手藝!她也笑,眼角開出一朵花。
別看它主要的食材僅僅三個,過程卻是極其復雜的。提前一天,就要把小米與糯米浸泡一天一夜,小米分量大概是糯米的三分之一左右,再準備土家族自制的風吹臘肉,用刷子仔細清洗。我拿起刷,但肉在我手中滑溜溜的,一下子就掉了。外婆則嫻熟地拿著,臘肉在她手中安靜得像個聽話的寶寶。接著,臘肉切大塊,每一塊快有我的手掌大,切蔥姜蒜備著,準備工作基本上就緒。開始熱鍋下油,放入切好的臘肉片,加入蔥姜蒜一起翻炒,直到沁出細細的肉油,滿屋的香味。外婆就會拿出一只中等大小的木蒸屜,把肉盛進去,再把已經泡好的`米放在上面,加適量的鹽,攪拌均勻。開蒸,40分鐘左右,木桶獨有的淡淡木香也融了進去。
粉蒸肉做好了,開飯時間也到了。外婆總是拿個大勺子,給每個人盛上一整碗,臘肉油而不膩,咸到好處。配上香甜軟糯的小米與糯米,更是可口,味道在口中化開來,就像外婆扯起嘴角的一笑,久了更芬芳。一人頂多吃兩碗,多了會有油膩感,一次可以吃上好幾天。當我們幸福的吃著,外婆才終于露出欣喜的微笑與眼底淡淡的滄桑。
粉蒸肉確實美味,可是,隨著外婆這一代人的老去,又還有多少人會做呢?
我撫住外婆的手:外婆,我要學會做這個菜。因為,我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嘗到這個樸素又淳香的食物,這不止是食物,更是一種傳承與念想。
外婆欣喜地笑了,這一次,她眼中似有星星閃耀,像攪碎了一池月光。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15
說到美食,世界各地都有。中國,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像:北京的烤鴨、天津的包子、陜西的泡饃、四川的火鍋……,個個堪稱人間美食,個個都被世人贊賞?勺盍钗伊骺谒,還是我家鄉(xiāng)的特產——燈影牛肉。
首先,我來解釋一下,什么叫做燈影牛肉。“牛肉”,大家肯定知道,說明這個美食是用牛肉做的。但“燈影”,可就不一般了。因為,燈影牛肉非常薄,厚度還不及一張紙,只要你拿下一片牛肉對準燈光,就會折射出黃色的燈影,所以,“燈影”二字,由此而來。
接下來,就讓我來給你們講述燈影牛肉名字的由來吧:“相傳,燈影牛肉是由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命名的。當年元稹在通州(今四川達州市一帶)任司馬。一天,他到一家酒肆小酌。下酒菜中有一種牛肉片,色澤油潤(鮮)紅燈影牛肉亮(去掉),味道麻辣鮮香,使元稹贊嘆不已。更使他驚奇的是,這牛肉片肉質特薄,呈半透明狀,用筷子挾起來,在燈光下,紅色牛肉片上絲絲紋理會在墻壁上反映出清晰的紅色影像來,極為有趣,元稹當即喚之為‘燈影牛肉’”。于是達州市的這種牛肉片就以“燈影牛肉”之名盛傳開來,成為四川的.一道名菜。
燈影牛肉外形獨特,味道自然誘人。燈影牛肉入口即化,麻辣鮮脆,細嚼之,回味無窮。不少品嘗過這道美食的人,都對它贊不絕口。而且經過這幾年來的革新,燈影牛肉徹底“脫胎換骨”,味道越來越棒,僅以(令)無數(shù)游客盡“折腰”。而且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
燈影牛肉非常美味,但制作過程極其復雜:一頭牛被宰殺后,只能取其腿鍵肉、里脊肉十幾塊,共才十幾公斤。用長片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上注草、丁香草果及其它十多種香料,拌勻后將肉片鋪在竹筲箕上,經曝曬去除水分,放進特制的烤爐中,控制濕度烘烤至熟,裝入用油紙襯里的竹筒或紙罐里,摻滿純香麻油,撒上少許花椒粉,密封而成。
有人說:燈影牛肉繼承了達州人的所有氣質,這話真不假,那牛肉的麻辣,就是達州人的火辣、那精巧的做工,就是達州人的一絲不茍、那比紙薄的厚度,就是達州人的豪爽。這才是一個真正可以代表一個地方人的美食,不,應該是藝術品。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美食作文12-21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06-07
家鄉(xiāng)美食作文10-06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06-12
家鄉(xiāng)美食的作文11-23
【經典】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11-15
家鄉(xiāng)的美食03-08
介紹家鄉(xiāng)美食作文10-07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推薦】03-30
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精】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