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作文3篇【精選】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年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過年的作文 篇1
年,是365天的總括,是一年的結束,也是一年的開始。人們在這一天,共同祈禱,共同消愁,共同解憂。共同迎接新的一年,但在今年特殊的這一年,病魔不能讓我們如愿以償,縱使這樣,縱使原地過年,縱使隔海相望,不能相聚,縱使千里望同月,縱使南風北吹,但熱忱之心,不可泯滅。
那么什么才是年呢?過年,是指過“年節(jié)”,即現在所稱的“春節(jié)”。新春賀歲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tǒng)文化精華。
春節(jié)集中詮釋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孝道文化和尊老愛幼傳統(tǒng)美德,又是文化傳承的絕佳舞臺,春節(jié)文化有多個方面的意義,我認為團圓和諧、辭舊迎新、傳承孝道應該是春節(jié)文化意義中最為重要的三種。
春節(jié)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團圓與和諧。外出遠門的的人無論離家多遠都要回家過年,因此春運每年都是熱點話題,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團圓的節(jié)日,幾千年來已經融入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中。春節(jié)文化內涵中的和諧,首先是每個人都要心情舒暢。我們常說:“新年快樂。”它不僅僅代表著祝福,更是中華民族集體人格的體現,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只有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環(huán)境里,才是快樂的幸福的?梢哉f,春節(jié)就是社會群體和諧團結的黏合劑。
那么過年的'習俗有什么呢?不同地區(qū)的文化習俗是不同的,自然而然,春節(jié)在不同地域,它的習俗就顯然不同。每個地區(qū)都無限蓬發(fā)發(fā)著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這天要祭灶,這天老人們通常會“請”灶王爺,也就是買一副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畫,掛在廚房。
掃塵這一習俗大家肯定不陌生,畢竟已經變成了大家最為頭痛的事了。每到年末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這一習俗沿襲至今,寄托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祈求!
春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也叫門對、春貼、對聯,桃符等,簡潔明了,對仗工整,不論貧富貴賤,貼春聯都是最受喜愛的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與春聯相似的習俗還有剪窗花、貼“!弊趾湍戤。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
小朋友過年最喜歡的節(jié)目應該就是拜年了,因為可以領到數目可觀的壓歲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一歲。
春節(jié)的習俗還有很多,人們會在這期間,一件一件的完成。來表示他們對春節(jié)的重視,
雖然當下,千萬同胞在與病魔斗爭,他們無法再像往常一樣,即使她們不能團聚,但中國人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然原地過年,但是為了戰(zhàn)勝病魔,我們別無選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以許多方式表現出來,風只會讓火愈加猛烈,我們只有萬眾一心,共同抗擊病魔,才能將這份中華文化的蘊含,越傳越遠。
春節(jié),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熏陶的結果,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的熱情,這是中華民族的里程碑上不可磨滅的利刃。
過年的作文 篇2
春節(jié),對我來說是件很高興事,既可以拿得到一份豐厚壓歲錢,又可以玩,還能和家人們聚在一塊兒吃飯。
look!這張照片就是我們全家人在一起春節(jié)情景,照片上每一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共同舉著酒杯慶祝新年到來。桌子上擺滿了各式菜肴,有紅燒公雞、鯉魚過黃河、雞蛋炒木耳、四喜圓子、青菜炒蘑菇、老鴨湯等等,豐盛極了。其中,最引人注目就是鯉魚過黃河了,只見盤中一條鯉魚橫臥黃澄澄雞蛋里,旁邊還配有青草、綠葉,猶如蛟龍入海,散發(fā)著撲鼻香氣,又香又好看,讓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我和弟弟看得直流口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直奔大鯉魚。
席間,爸爸媽媽突然站了起來,對大家舉起酒杯,大聲地說道:“新年到了,我們祝大家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干杯!”我們立即舉起了酒杯,相互碰杯,美好祝福在酒杯中傳遞著,讓我們原本十分快樂心情,變得更加快樂了。叔叔嬸嬸也不甘落后站了起來,異口同聲對大家說:“祝大家馬到成功,馬上發(fā)財,天馬行空,馬上…”大家聽了他們二人成語,紛紛點頭,豎起大拇指,稱他們是才子佳人。然后,家人們紛紛向大家祝福,使得氣氛越來越熱鬧,越來越濃厚。我們都沉浸在歡樂氣氛中,大家有吃有樂,高高興興。
過了一會兒,屋外響起噼里啪啦鞭炮聲,似乎也正在慶祝新年到來。透過窗子上玻璃,便看見屋外下著鵝毛大雪,北風呼呼吹著,玻璃被吹得吱吱響,與屋里溫暖氣氛判若兩樣。
在這個屋中,溫暖無處不在,溫暖著每個人身體,溫暖著每個人心。
過年的作文 篇3
落葉之秋已漸漸隱去,冬天的腳步卻不經意地在枝頭劃下痕跡。佇立窗前,聽絲絲細雨輕聲地彈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濕潤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澀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經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
落葉之秋已漸漸隱去,冬天的腳步卻不經意地在枝頭劃下痕跡。佇立窗前,聽絲絲細雨輕聲地彈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濕潤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澀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經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味道,使我們久久難以釋懷。
記得兒時過年的濃厚氣息總是從父親點燃炮竹的第一個聲響開始的,每一次春節(jié)的到來,我們這些孩子甭提那股兒盼望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了。長輩們樂呵呵地倚在大門的臺階上,東張西望著?捎衷,他們心底兒所隱藏的那點兒喜迎新年的狡猾心情,卻完完全全地被自己暴露出來了,粗糙的雙手合插在衣兜中,偶爾也會從衣褲中拿出一點他們不舍得吃的,如糖果、花生之類的東西,合捧在掌心給我們一大群小孩子吃,可這些早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通常,在過年之前還有一個叫“祭灶”的日子,這個像是新年到來的一個前奏。這一天,老老少少都不許懶床,而年貨也要在這一天之前置備好。小孩子會學著大人們干活的樣子,極其認真地打掃廚房。還記得兒時的“灶”可不像現在這個樣子,是用土坯和石塊砌成的,少了些煤氣的味道,靠燃燒秸稈和稻草取熱,整個灶臺上黑黝黝的一片,在鐵質的鍋底兒上還會殘留下許許多多的灰垢,這時爸要用鏟子一點一點地清除。當煤油燈已漸漸變成記憶中的歷史后,我們似乎還會時常記起他黢黑、滿身垢污的外衣,在這一天爸會把廚房里的燈換成新的,說是對灶神的恭敬,以免引來明年不必要的麻煩。
對于這一天,鄉(xiāng)里還有一個不成俗的說法是:這一天全家人必須趕在子夜之前回家,不管你是身處異地,還是客居他鄉(xiāng),可此時春節(jié)快要到了,一家人團聚的時刻也要到了,倘若誰家的孩子不回來就是對老祖宗不恭敬,會狠狠遭到長輩們無情地指責,說是替老祖宗說話。
在春節(jié)之前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媽會給我們姊們幾個試穿她親手縫納的布鞋。納布鞋也是有講究的,需要用漿糊涂抹在布上先曬干,再剪成鞋模子,而那時我們一家人穿的鞋全是我媽一針一線縫出來的,相比于如今的運動鞋,倒也結實許多。當各種品牌的運動鞋休閑鞋充斥在如今的'大街小巷后,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在看到那些曾經用一針一線納滿親情的布鞋影子了,倒是增加不少你攀我比的名牌熱。
春節(jié)那天,穿上新鞋,吃過小團圓飯后,便到了貼對聯的時候了,記得有幾年春節(jié)的對聯還是我寫的那!按著平仄對仗的關系,一筆一畫我總能寫得很好。
過年這一天,對于我們這些做孩子的最有趣的當數年夜飯之后的拜年了。
素常,會先去長輩家拜,然后放可隨意去拜年。兒時的春節(jié)似乎年年都會下著大雪,在紛紛揚揚的年夜里,天氣盡管是寒冷了點兒,可厚厚的棉衣下,我們的心卻總是暖和的。七八個孩子會組成一群,每人手執(zhí)一個小巧精致的燈籠,說是天黑路滑好照個亮光,可從遠處看還真有點兒過年的氣勢呢!
我的燈籠是爸用竹篾親手扎的,外面糊上彩紙,再擰上半圈兒鐵絲。細心的家長還會請人在上面繪上八仙過海、夸布追日之類的圖面,看起來特別好看。
那小小讓燒著微弱亮光的燈籠,順著兒時的阡陌,不覺又勾起了心底兒太多的故事,像洶涌地洪水般在不停的沖擊著我們心靈的防線:如今的春節(jié)啊,少了些大雪紛飛的影子,像似無情的剝奪了寒冬的說話權一樣,匆忙的人們冷冷清清,在電話里便傳遞了燈籠所帶來的溫馨與親情。年夜的大街小巷上已經很難再看到熙攘的人群里孩子們提著燈籠拜年的背影,被愛情沖昏了頭的你你我我倒是倍感熟悉。
今天,回想著兒時過年的味道,又給了我這份久違的心境,是我頓悟:在擁擠的城市中,我們心靈深處要恪守住一塊小小的心岸,讓他成為你奔波忙碌之后的一個驛站。靜下心來,慢慢的去品味,去感悟,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輕輕地俯下身來,聽聽自己的心跳,放飛你自由的心緒……
去吧,去聆聽、去回憶、去品味……回味這過年的味道。
【過年的作文】相關文章:
過年的作文12-12
過年的作文06-18
過年作文12-21
過年了的作文11-23
過年了作文08-04
過年了作文(經典)07-26
(經典)過年了作文07-23
【經典】過年的作文07-22
[精選]過年的作文07-21
(經典)過年的作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