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常用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
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別有一番特征,從元旦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jié)時期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假如把繁忙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占的比例更多吧。
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別有一番特征,從元旦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jié)時期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假如把繁忙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占的比例更多吧。
元旦是最值得我們慶祝的一個時辰。由于在這個時辰,除了有特殊緣由外,普通大家都會回到家里,與家人們聚會在一同,吃上一頓豐富的年夜飯,說說分手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樂道地品償美味佳 肴,享用著團聚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絢麗綻放,傾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愿。隨著人們生死水平的'不時改善,五花八門的煙花不時涌現(xiàn),我們所看到的 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聽到一陣一陣劇烈的鞭炮聲,原來,這是大家為了迎接新的一年來!
大年終一的晚上,我們總是要吃湯圓,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習氣。從初一開端至初四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 親戚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時普通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異樣,親戚冤家來作 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冤家來作客,小孩子一定賺足了廉價,由于他們能失掉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里別提有多快樂!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是我們春節(jié)時期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會購置湯圓或本人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聚圓、和和美美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多姿多彩,最高興的當然要屬我們小冤家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松自在地游玩。尤其是春節(jié)里,男孩子們可縱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嘹亮的爆炸聲,都預示 著一次高興的喝彩,哪怕是冒著耳朵也能感遭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同玩,但看著我們那快樂的樣子,他們也都心花怒放!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2
年一次的洗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洋溢著新春的喜悅,處處流露歡喜,伴隨著炮竹鳴響,春節(jié)鑼鼓張羅地拉開序幕。
新春大吉,最讓我興奮的自然是行花街了。古人云:“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語喧聲入彩門。疑是層巒采蜜使,幻成百萬賞花人!弊咴诮稚希幪幎几械酱汗(jié)的喜慶,此時看到一盆盆桔樹,簇簇盛花,最令我喜歡的便是蘭花,高尚純潔,大方得體,優(yōu)雅斯文,蕙蘭,鮮艷而花瓣大,給人充實之感;弓蘭,色彩誘人,枝莖彎曲奇特,形態(tài)萬千,如同張滿的弓;蝴蝶蘭,色彩斑斕,在枝莖綠葉中翩翩起舞。
夜色降臨,除夕的夜格外熱鬧,坐在車中,經過的每間飯店都擠滿了人,各各喜笑顏開,見面了便是恭喜恭喜,遞交紅包,我收到了便喜滋滋地收進袋子里,一家人團聚在飯桌前有說有笑,見到人人的臉上都掛著甜美的笑容,此時的感覺格外溫。外面的風是冷的,但里面的心是熱的。一碗熱飯,一桌盛菜,一股溫暖,春節(jié)的前夜格外的舒暢。新春的'鐘聲響起,又迎來嶄新的一年。晚上9:00,媽媽帶著我和表弟一起去放安全煙花。我點燃了一支煙花,再用那支點燃了所有的。我們拿在手上一甩一甩的開心極了。
春節(jié)結束了,又在歲月的長河添上了一筆,12歲,瞬間而來,我們似乎要對自己做一些清點,因為時間過去了,才知道不能回來,讓靈魂在此駐足一下,給自己多一點自信鼓勵,使夢想更接近一點,讓希望事變成實,讓生活更快樂,也要孝順父母,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嶄新的一年,又一個契機,春節(jié),一年之首,我們踩下了新的一行,讓我們多一份珍惜,多一份感激;多一份進取,多一份動力。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3
內蒙古春節(jié)最特別的習俗是“烤旺火”。
有一年的春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回內蒙古老家過年。大年三十一大早,奶奶就跟媽媽去燉手把肉了,而我跟我爸和哥哥則去布置旺火了。爸爸告訴我:“生旺火用的炭很有講究,要把炭削成6個面,五個毛面一個光面!蔽覍W著削了起來,第一個削得特別丑,第二個就削得好了。我們削好需要的所有炭,準備擺旺火,每一塊炭的擺法都有講究,要擺的像金字塔一樣,下寬上窄,慢慢變窄,直到最頂端只有一塊炭。于是我一層壓一層,慢慢往上壘加,小心翼翼,生怕哪處出了問題前功盡棄,可就當馬上要擺好時,弟弟沖了過來,一秒鐘的'時間把快擺好的旺火撞倒了,我和哥哥非常生氣,但是沒辦法,誰讓弟弟是小朋友呢?于是我和哥哥強忍著憤怒,重新擺了起來,經過兩小時的努力,我和哥哥終于擺好了旺火。
到了晚上,吃過一大早就下鍋的手把肉大餐,我們正式開始烤旺火。大家先是圍著旺火排起長隊轉圈圈。這個轉圈特別有講究,左三圈象征平安幸!送胰Υ硇碌囊荒觑L調雨順——家旺。
儀式舉行完,大家又圍著旺火唱歌跳舞,都玩得不亦樂乎。大人們邊喝著馬奶酒邊聊著天,而小孩子們則你追我趕的跑來跑去,玩耍的歡笑聲響徹云霄,一直玩到凌晨才肯去睡覺。到了凌晨每家每戶都安靜了,靜得只能聽見畜羊的叫聲。大家都睡了,睡的是那么香甜,不知道人們在睡夢里會不會回味今天開心的場面呢?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4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來臨了,作文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貼春聯(lián),大街小巷到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我和姐姐去看春聯(lián),每家每戶的字句不同,卻都反映出吉祥的心愿。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戶戶都在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到了零點的時候,院子里的炮聲響成一片,大家共同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我和姐姐跟著父親母親放煙花,父親一放鞭炮,各式各樣的`煙花伴隨著響聲升上天空。能拿的花炮父親讓我們拿著放,而不能拿得就放在地上,各式各樣的煙花十分漂亮,打到天上就像數(shù)不清的星星,一會出現(xiàn)一會消失好像在不停地眨眼睛,多美呀!
今年我和父親、母親、弟弟一起去爺爺奶奶家過年,小學六年級作文《作文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三十晚上放完鞭炮后,奶奶做了一桌豐盛的菜肴,都是平時我喜歡吃的。并且今年還是爺爺?shù)牧髩,我敬爺爺一杯酒,祝爺爺長命百歲!我也敬奶奶一杯酒,也祝她老人家身體健康!爺爺奶奶高興極了,給我和弟弟一人一個大紅包,還祝我健康快樂,學習進步!今年是兔年,我祝福大家兔年大吉!萬事如意!一家人團團圓圓開心極了!
我們都去放焰火,雖然我們已經放過一次了,但是爺爺奶奶還沒放,給他們增添一些情趣。有“出水蓮”、“小蜜蜂”、“黑蜘蛛”、“彩明珠”、“轟天雷”、“報喜鳥”、還有“茶花香”……各種煙火映亮了夜晚的星空,真是五彩繽紛!爺爺和我們一起放,奶奶開玩笑說爺爺還是一個小孩!
我喜歡過年,因為它不僅增添情趣,還代表新一年的到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5
家鄉(xiāng)的年雖然沒有北京那么長的時間,但卻別有一番風味。
過年前的十天半月,家家都開始忙碌起來了,女人們忙著打掃衛(wèi)生,男人們聚在一起殺豬,孩子們跑到松林里摘松針,他們將松針鋪開,將水氣曬散,鋪在家中,可以在上面打滾玩耍。摘來的松針還有一個用處,女人們將它們洗凈,包在用石膏做的豆腐上曬干,到年三十豆腐里就會散發(fā)出一陣清香。
一眨眼便到了除夕,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夜飯,到處都是酒肉飄香,年畫和對聯(lián)是要在除夕才能貼的,表示“除舊迎新”。到了晚上,家家燈火通宵,此時,一家人圍坐在鋪滿松針的.地上,其樂融融。年夜飯里必須有魚,寓意年年有余。吃完飯,大家便到院子里放煙花,放鞭炮,鞭炮聲日夜不絕,這一夜大家都要守歲,除了很小的孩子沒什么人愿意早睡。在凌晨還要到井邊打一桶水,名曰“請水”,希望第二年風調雨順。
大年初一,人人都穿上新衣,街上喜氣洋洋,小孩子們衣兜里揣著壓歲錢,買各種新玩意兒,水槍、風箏、玩偶……大一些的男孩子愛冒險,他們愛買響炮,把響炮放在紙船上,放進水里,點上火,一秒、兩秒、三秒……水像突然開啟的噴泉噴出,隨即又“嘩嘩”落下,跑步慢的小孩子,沒等跑遠,身后便濕了一大片。
拜年在正月初二才開始,這一天家里的女人們比較忙,要在廚房里準備接待客人的食物,男人們聚在一起打牌聊天。
正月初三要打糍粑,打糍粑要提前把糯米泡上一夜,放在蒸鍋里蒸,蒸好后放入容器里,用木錘子將糯米反復砸成糯米團,再做成不同形狀,如小魚兒等等。冷卻后的糍粑放在火上烤著吃是我的最愛,一口咬下,豆沙夾心立即流了出來,香糯可口。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雖然不長,卻十分熱鬧。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6
按照北方的習俗,春節(jié)在臘八過后就開始了,俗話說小孩兒小孩兒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所以像我這樣饞的孩子,臘八是一年中最期盼的時候。
臘八前后,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傳出殺豬時豬撕心裂肺的叫聲,殺年豬是我家鄉(xiāng)傳統(tǒng)的習俗,在那段時間里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豬肉菜的濃香。
臘八不僅要殺年豬還要熬臘八粥,臘七這天晚上人們把粘米、大棗、栗子、蕓豆按比例糧被放入鍋中浸泡,天還沒放亮,大人們就開始熬制了。在長時間的熬煮之下,臘八粥漸漸變得濃稠,獨有香味滿屋飄香,那怕你睡得在沉,都會被這奇香熏醒。
臘八粥、殺豬菜的的香味還在空氣中彌漫,小年兒就悄悄來臨了。小年一到除夕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人們更忙了,開始房前屋后徹底地打掃衛(wèi)生,買鞭炮,購置新衣服,不停地往家里買過年所的`食物,柴米油鹽、煙酒茶糖。當然對聯(lián)、鞭炮是必不可少的了,也是孩子們的最愛了。這時最常聽的一句話就是:年,忙得怎么樣子了?只要除夕夜鞭響了,就算忙完了!
除夕邁著輕盈歡快的步伐走來了,白天大家都忙著貼對聯(lián),貼窗花,夜里除了很小的嬰兒,幾乎所有人都充盈在歡喜中守更待歲。晚上十點一過,全家人都忙忙碌碌地包餃子,忙得都把孩子們最美好的愿望壓歲錢的事忘到了腦后。逼得孩子們開始吟誦: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銷假,添得嬌兒一夜忙。大人們恍然大悟,笑盈盈地把紅包塞在孩子的手中。十二點的鐘聲敲響,香噴噴的餃子端上了桌子,院子里也響起噼噼啪啪的鞭炮聲。
正月初一,人們穿著新衣服,踏著朝陽開始走街串戶拜年了,到處都是過年好,過年好的聲音,到處都是拱手拜年的人。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有時,我在想,如果天天這樣該多呀!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7
今年春節(jié),爺爺奶奶搬了新家,伯伯姑姑們都回到爺爺奶奶家過年,非常熱鬧。我們到飯館吃了年夜飯,大家都祝福爺爺奶奶健康長壽!飯后有的唱歌、有的跳舞,伴隨著一陣陣歡聲笑語,一個個臉上都樂開了花。
可是,我祈盼的是天趕快黑,因為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煙花,媽媽說煙花要在晚上放才好看。盼呀盼,天剛黑就趕忙拉著媽媽的手回到家。媽媽先拿出最安全的煙花棒,一人一只,點燃后只聽見“哧”的一聲,煙花棒閃著亮光,我們揮舞著,一會兒畫圓一會兒畫三角,我轉著圈,把我放在光環(huán)中,我和媽媽歡呼著:“我的.世界,我做主!”等煙花棒放完,我覺得還不過癮,就對媽媽說:“媽媽,把別的也放了吧?”媽媽假裝膽小地說:"等大男人回來再放吧。”我可等不及了,勇敢地對媽媽講:“要不,我這個小男人試試吧?”媽媽驚訝地點點頭,接著仔細地教我要怎么放,要注意那些安全。我認真聽后,就按照媽媽說的和記憶中爸爸放煙花時候的樣子,把煙花插在雪堆上,小心地用打火機點導火線,可怎么也點不著,仔細一看,原來是旁邊的雪在搗亂。我把雪撥開,再試著點了一下,趕快跑到媽媽跟前。隨著”嘭”的一聲,哇!煙花升到空中,仿佛一朵朵盛開的的花,紅的、黃的、綠的、紫的……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彩帶,有的像星星,散落在夜空中,美麗極了。我膽子更大了,像一位紳士勇猛地在戰(zhàn)場上“殺敵”!看著空中變幻的煙花,甭提有多開心了!
回家后,我問媽媽:“煙花為什么這么美呢?”媽媽說:“因為煙花是由火藥和不同的發(fā)色劑制成的,所以在空中燃放后會發(fā)出各種各樣顏色的光。”我還是不明白,媽媽說:“那你好好學習,長大后自己去了解。”我?guī)е蓡栠M入夢鄉(xiāng),夢見我長大了,成了一名科學家,制造出更多光彩眩目的煙花……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ji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8
綺麗的崇武半島,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其民風習俗在閩南文化的大范疇下,獨自較多的特點。這反映出一種濃厚的封建觀念。
談起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從農歷十二中旬開始,大人們就忙著買年貨。大年三十早上,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還掛上了桃符。傳說有一只年獸,他頭生獨角,血紅的嘴巴,非常的可怕。他一年都在沉睡,到了臘月最后一天,它才蘇醒一次,出來掠食吃人。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發(fā)現(xiàn)他有“三怕”--怕聲.怕光.怕紅顏色。為了驅趕他,人們用紅顏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掛在門口,稱為“桃符”。還有人燃燒砍伐來的青竹子。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和光,這就是爆竹的來歷。年獸見了“桃符”,聽到爆竹響,嚇得趕快逃跑,這樣大家就安然無恙了。
晚上,媽媽把買來的稻草點燃,一團很旺的火焰出現(xiàn)了。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除夕夜要點燃稻草呢?”媽媽看著我一副可愛的模樣,耐心的.對我說:“這叫‘跳火盆’”,是我們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跳過去是把今年的晦氣送出去;跳過來,是希望來年平平安安、生意興隆。這一夜,家家戶戶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
大年初一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走出家門,到親朋好友家去拜年。同時也到城里城外廟里去燒香,小孩子喜歡上街買鞭炮和心愛的玩具,他們個個樂開懷。這就是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文化水平提高,不少陋習被摒棄。但是,歷史形成的習俗不少在日常生活中,仍一直被沿用。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9
新年快要到了,每個地方過新年的風俗習慣可能都差不多,但還是會有一點小小的差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我們家鄉(xiāng)過新年的風俗習慣吧!
大年三十到了,新年的氣氛就越來越濃了。那天早上,一家人很早就起來了,七點左右就吃完早餐,緊接著媽媽和奶媽又在廚房里忙了起來。一切都是為了那頓豐富的、非常重要的年飯。在我們那兒呀,年飯是中午吃的,而且吃得越早越好。從早晨9點開始到中午12點以前都有人家放鞭炮吃團圓飯的.。有的人家為了搶得第一個吃年飯,干脆早飯、午飯一起吃。我們那有個風俗:只要你今年的年飯吃得早,來年的日子里做事就會比別人更快,更好,更順。
在媽媽做年飯時,爸爸在忙著貼對聯(lián),他把門上的舊對聯(lián)撕下來,換上一幅幅嶄新的對聯(lián),過年的氣氛被推向了高潮,一切顯得更加喜氣洋洋了!這時,最開心的是我們小孩子,不時跑進廚房去“打游擊”(找媽媽要吃的),媽媽也不生氣,每個菜一起鍋,就會送一點到我們的小嘴巴。很快“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就響了起來,我們知道,吃年飯的時間到了。于是,一家人圍著桌子坐了下來。我數(shù)了數(shù)滿桌的菜,足足有二十多個呢!大家一起吃著這頓豐盛的年飯,喝著可口的飲料,互相說些祝福的話!
吃完年飯,媽媽和奶奶又投入了一場新的“戰(zhàn)斗”,那就是包餃子。我們那里還有一個風俗:大年三十晚上都要包餃子。你可別小看這包餃子喔,它可絲毫不比年飯差。從和面到做餡再到包都是我們自己親手做……
小朋友你們家鄉(xiāng)過新年的風俗習慣和我們家鄉(xiāng)的一樣嗎?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0
雖然好久沒回老家過年了,不過上次在老家過年的景象,我還記憶猶新。
我們村大概從臘月初就變成紅色的了。人們貼紅春聯(lián)、穿紅襖、貼大紅的窗花……到處是紅色的海洋。
我們每天串門,到朋友家聊聊怎么過年,去親戚家談談今年的收成。
到了大年三十兒才更是熱鬧起來。女人們在家做飯,男人和孩子們都到村頭等“大鼓”。八九點鐘的光景,突然聽到了鑼鼓聲響!斑诉绥I……”春節(jié)的`鑼鼓聲由遠及近,緩緩而來。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只見四個人抬著鼓面,后面的都拿著小鼓,擎著銅鑼。人們循著聲音越聚越多,隨著鑼鼓隊走到村廣場的中央。擺好鼓,架好鑼,便再次奏起著春節(jié)的音樂。那些愛表演的人們,也跟著這音樂扭了起來,好不熱鬧!
吃完午飯,大人們就開始包小包子(在我們老家,管餃子叫做小包子),小孩子們就聚成群放爆仗。我玩玩你的,你也玩玩我的,我們再玩玩他的。
晚上,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小包子。包子里放著硬幣,誰吃到了,就代表著來年會發(fā)財。吃過包子,就不能出門了--年獸即將出沒。人們便在自家院子里燃起爆仗,來驅趕年獸。到了夜里,沒有了炮聲,家家燈火通明,誰都不準睡覺,吃著瓜子看著春晚來守歲。到了晚上的23點59分又59秒,忽地炮聲重又響起,大家一起歡呼。有人還到大街上舞蹈,小孩子們提著各色各樣的燈籠,到路上嬉戲。孩子們提的萬千盞燈好像人們的心,連成一片?梢哉f,這才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
除夕在萬籟俱寂中離去,新的一年在歡聲笑語中趕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1
按老規(guī)矩,攸縣人的春節(jié)應當從除夕講起。
除夕這天早上熱熱鬧鬧的,空氣中摻雜著刺鼻的鞭炮味兒,全鎮(zhèn)人忙里忙外:忙著貼鮮紅的春聯(lián),忙著粘五彩的年畫,忙著掛醒目的紅燈籠,沒有一個閑著的人。春聯(lián)紅底黑字,筆力遒勁,字里行間洋溢著喜慶;有的年畫印著威嚴可怖的門神,有的則印著可愛紅色的小錦鯉。每家門口都掛了好幾盞紅燈籠,燈籠一掛起,就預示著喜慶的時刻即將到來。
這天還要一起大掃除,把房子打掃的干干凈凈,不能留一丁點灰塵,這樣寓意掃盡霉氣,招來好運。中午必吃的一樣菜是剁椒魚頭,在魚頭上撒上紅彤彤的剁椒加為點綴,味道鮮香濃郁。剁椒是這道菜的靈魂,它代表著家鄉(xiāng)的味道。但即使魚再好吃,除夕這天的'魚不能吃完,一定要留到大年初一,寓意年年有余。
到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每家每戶都開始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這邊還未停歇,那邊的聲音又起來了。初一早上早上我們一般吃餃子,中午則要吃這四樣菜:魚、鴨、雞、肉。魚要吃除夕那天剩下的;鴨要選麻鴨,個頭大,肉多;雞要選公雞,把公雞整只清燉,然后頭朝上,便可以祭神了;肉要用紅曲米染紅,之后便成了粉蒸肉,寓意紅紅火火。在吃這些菜前,要讓最年長的長輩先嘗。
初二到初七要請親戚吃團圓飯。吃團圓飯也有規(guī)矩,初一是邀請親戚來自己家,初二是媽媽那邊親戚請吃飯,初三是爺爺那邊輩分最高的伯伯請吃飯。吃完這一輪團圓飯,年就慢慢過完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2
在我的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也挺有意思的,從臘八起,人們就開始張羅了,忙著采購各種年貨。如:春聯(lián),鞭炮,燈籠,煙花。但是有一樣是人們無需準備的,那就是海鮮,因為我的老家就是呂四,它面 臨東海,那里海鮮可是特產哦。聽說“呂四”這個地名可是有典故的呢,那可是八仙過海里呂洞賓的故鄉(xiāng)哦,呵呵。
這只是傳說而已啦!所以每年假期我都要跟爸爸,媽媽去鄉(xiāng)下,趕上潮汛的時候還能 吃上好多特新鮮的海鮮呢,特別是夏天還能光著腳丫踩著沙子在海灘邊玩耍,抓抓石頭縫里的小螃蟹,踩踩腳下沙泥里的黃泥螺,能跟大海這樣的親近這種感覺真的好好,我愛家鄉(xiāng)的大海!
老家的春節(jié)有著很濃的中國傳統(tǒng)。除夕的晚上人人都在家守歲,一家人圍坐著一邊磕瓜子,一邊看著春晚的精彩節(jié)目享受著天倫之樂。隨著時間滴答滴答的過去,只聽到噼里啪啦一陣陣的鞭炮聲 ,原來是12點了,只見漆黑的夜晚舜時變得明亮了起來,天空劃過一道道美麗的光,五顏六色的`花朵在星空開放,此時真是美極了!
第二天清晨打開門空氣中依然飄著濃郁的火藥味,農村的過年可傳統(tǒng) 了,就這樣每天放著喜慶的鞭炮一直到年初五迎完財神呢,家家都是如此的。整個過年都是串門跑親戚,大人們聊家常,我們小孩們這時候可是最開心的哦,因為可以收好多的紅包呢,哈哈。我的儲蓄 罐又有營養(yǎng)了!
時間過的真快,初五一過我也該離開外公外婆家要回上海讀書了,真希望下一個假期可以快點到來啊 !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3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節(jié)是辭舊迎新最歡慶的日子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貼春聯(lián)、包餃子、看春晚、放煙花、逛廟會……,多快樂!當然在北京過春節(jié)最有意思的事情還是要數(shù)逛廟會了。
大年初一,我和媽媽就來到了地壇廟會。一進門就看見影壁墻上倒貼著的大“福”字,象征著春天來了,福也到了!往里走,道路兩旁懸掛著串串火紅的燈籠。游園的人們滿面春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前行著,有的年輕人頭上還帶著粉色的兔耳朵兒,有的小孩舉著風車,拎著玩具,還有的小孩子騎在了爸爸的肩膀上。一支舞龍隊走了過來,舞龍人身穿紅色衣服,頭上裹著紅色的頭巾,顯得又帥氣又精神。兩條金龍被舞得不斷地翻騰著,一會兒龍頭高昂,雙眼圓瞪,似乎要飛向廣闊的天空;一會兒又翻身向下,仿佛要潛入大海;一會兒,它們又交織在一起,龍頭忽左忽右,忽高忽低,龍尾也毫不示弱,隨著龍的身體游走、舞動,熱鬧異常。那邊的舞臺上,正在表演獅子舞。一位小伙子手拿繡球作引導,獅子隨著鼓點的快、慢、輕、重,嬉笑追逐著繡球。忽而翹首仰視,忽而回頭低顧,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搖頭擺尾,千姿百態(tài),妙趣橫生。
廟會上還有不少獨具特色的北京年貨。兔爺兒、風車、風箏、剪紙、空竹……,牽住了我的手,希望我?guī)鼈兓丶。剛粘好的冰糖葫蘆兒、甜香的.奶油炸糕、酥脆的灌腸……,勾引得我的肚子咕咕叫,很快兜里的壓歲錢就少了大半兒。一路走來,滿眼的喜氣,耳邊不時傳來風車的歌聲,還有老北京特有的吆喝聲,嘴里吃著酸甜的糖葫蘆兒,欣賞著精彩的民間文化表演,年意盎然,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春節(jié),不僅充滿了歡樂,蘊含著家人團聚的溫馨和新一年的期望,還是一種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已扎根于人們的心中,傳播著古老民族的文化氣息。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4
不知怎么回事兒,所有節(jié)日里好玩的活動,像劃龍舟、賞月、猜燈謎……到我們胡沖這里全消失了,只剩下了“吃”: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冬至吃餃子……但這些“吃”,我覺得都比不上春節(jié)的“吃”。
除夕終于到嘍!我們全家開始守歲了,說是守歲,不如說是“吃夜宵”: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守歲的,反正我們是邊看春晚邊吃飯,滿滿一桌子的菜,雞鴨魚肉,樣樣齊全,不著急,慢慢吃,等主持人熱情激昂地宣布零點到了的時候,爸爸就懶洋洋地走出門放個鞭炮,然后懶洋洋的睡覺去了,當然,我們早就吃飽睡著了。
初一干啥呢?那肯定是拜年啦!但在我們這兒,拜年等于蹭吃蹭喝:先問候幾句,再坐到餐桌上邊吃邊聊,先吃八個涼菜,再上八個熱菜,最后上蒸籠,也叫圓席,才算結束。好好的'“一日三餐”硬是變成了“一天五餐”!我也是醉了——吃菜吃到翻白眼,飯都塞到脖子眼兒里,才熬過了這“地獄”般的一天。
元宵節(jié)到了,我閉著眼睛就知道今天還是吃,不過不是吃飯,改吃湯圓,糯糯的,看上去很可愛的樣子。說句實在話,湯圓吃多了會感覺非常膩,黏黏的,還幫我“拔過牙”,真是太“好”了!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孩子們該去上學,大人們又去照常做事,我們的春節(jié)就在吃吃喝喝中結束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5
照家鄉(xiāng)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從臘月二十四日開始。
這一天是我家鄉(xiāng)過小年的日子。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wèi)生,把房間的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殺羊殺豬用來祭灶。從這天開始,人們就要開始買年貨了。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都在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到了晚上,鞭炮聲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吃年夜晚。
從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家里來了客人,大人們都要拿出好吃的食物來接待來家里拜年的親朋好友。當然,這幾天我們小孩子更高興,因為到我們家來的伯伯、姑姑都會給我們小孩子壓歲錢?腿税菽陙淼轿覀兗視r要放鞭炮,拜完年離開的時候也要放鞭炮。所以這幾天里時不時的就會傳來鞭炮聲。
到了元宵節(jié),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時候。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著紅色的燈籠,有魚燈、有福娃燈、有火箭燈……人們都從自己家里出來,到廣場上看煙花,一時間廣場上圍了很多人,人山人海的`。各種各樣的煙花升上天空,一時間烏黑的天空被照亮了,我也被美麗的煙花所吸引。
到了正月十六,春節(jié)就結束了。春節(jié)過去后,天氣逐漸變暖,孩子們開始上學,我也不例外。大家又開始為新的一年忙碌起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作文10-10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09-23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的作文10-21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05-11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06-12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