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過年作文 推薦度:
- 中國的過年作文 推薦度:
- 中國過年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的過年作文匯編9篇
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的過年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的過年作文 篇1
時光荏苒,眼看又要過新年了,但年味一點兒也不濃。這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過新年的情景來,那真是記憶猶新,年味十足……
那時候,我記得每年的臘八過后,家鄉(xiāng)的年味就漸漸地濃了起來。鄉(xiāng)親們便開始張羅著過年的事情,孩子們更是日日盼望著新年的到來。
大人們會早早地到集市上扯來花布,準(zhǔn)備給孩子們縫制一身新衣服。因為那時候,生活條件艱苦,只有到了新年,孩子們才能擁有一人一身新衣服。并且,這身新衣服,只有到了大年初一才能穿在身上,以圖個吉利。
我的母親是位裁剪能手,我們姐弟三人的新衣服,都是母親親手縫制的。她還會做出許多花樣來,比如,她會設(shè)計出樣式新穎的小兜,還能用其它花布,縫成各樣美觀的圖案,來裝飾新衣服。
我興的事情就是試穿新衣服了,因為,母親縫制的新衣服總是那樣合體。我穿上新衣服后,望著鏡中的自己,心里樂滋滋的,別提有多美啦!
也就是臘月二十左右,村里的鄉(xiāng)親們便開始蒸白饃啦!平時,大家是不全吃白面饃的,只有到了新年,才全部換成白面饃。白面饃要蒸許多,還要蒸一些大饃,走親戚時帶上。另外,還要包一些肉包和素包等。
蒸白饃是很辛苦的`事情,我記得,我們家蒸白饃時,還要請上幾位大娘、嬸子來幫忙,總是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房間里飄散著誘人的香氣,那些雪白的大饃和小饃,滾落在用高粱桿編織成的“箔”上……我吃著熱騰騰的新饃,感到過年真好!
接著是“炸油菜”,也就是炸丸子、炸豆腐、炸魚塊等等,村子里到處飄散著濃濃的香味……那些剛從油鍋里撈出來的“油菜”,金黃燦爛,讓人看了垂涎三尺。這些“油菜”,就是過新年的美味佳肴啦!吃的時候,再配上一些白菜、芹菜、蘿卜、粉條等,在鍋里慢慢地?zé),出鍋后,盛了一大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等家里來了客人,又把這些“油菜”制作成一盤盤不同的菜肴,來招待客人。
到了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就開始煮肉啦!平時,鄉(xiāng)親們是很少吃肉的,也只有到了過年,才能好好地解解饞。
我記得,父親從集市上割了一大塊豬肉,并把豬肉剁成許多的小塊,放進大鍋內(nèi),慢慢地煮,直到把肉煮得又爛又軟……陣陣肉香逸散出來,直撲人的鼻腔……母親會把那些帶著肉的骨頭,分給我們吃。真香呀!我總感覺,如今的豬肉沒有那時的好吃。
蒸饃、炸油菜、煮肉,這些完成后,還要炒花生、煮荸薺、熬紅薯糖等。所以說,過年,大人們是最辛苦的,而最幸福的是孩子們。
到了大年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lián)。中午,還要煮湯圓和餃子。下午,就要包餃子啦!這些餃子,是用來大年初一早晨煮著吃的。
中國的過年作文 篇2
日歷依舊一頁頁翻過,時代的車輪依舊轟轟烈烈地向前輾去,卻碾淡了大年三十的那一模中國紅,換上了圣誕節(jié)的西方白。
從前,外公外婆在大年三十的前幾天就忙開了,搟餃子皮,和湯圓面,做麻花,買香燭……我也和哥哥姐姐忙里忙外的,不亦樂乎——買鞭炮,扎紅頭繩,不時的偷偷回屋,悄悄欣賞一下初一那天要穿的衣服,然后一個勁的兀自幸福。最快樂的便是給長輩拜年后能得到一個個厚實的紅包了。我們總要貼身揣著,時不時拿出來數(shù)一數(shù),再和小伙伴一起去分享這一筆小小的財富。
我們看著煙花串入穹廬,那五光十色的色彩映紅了每個孩子的`臉龐。
然而,這一切是怎么消失的,我也記不清了。只記得最后一次放煙花只有我和外公兩人。哥哥姐姐都沒回來過年,大人們也都忙著搓麻喝酒。我原以為沒有人會來陪我放煙花了,外公卻走了出來。我們放了好多好多,各種各樣的煙花照亮了整個夜空,也照亮了我們的臉。外公臉上似有一種無奈,但那時我沒有深究,只顧享受著漫天的煙花。
那是外公和我度過的最后一個春節(jié),外公走了,以前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春節(jié)也隨他一起走了先,F(xiàn)在過年我們不在那么忙,只是吃一頓飯,大家又匆匆散去。
現(xiàn)在,我開始想念火紅的天,火紅的地,火紅的日子,還有那火紅的煙花。開始懂了,外公臉上曾拂過的一絲無奈。他是在感嘆這就要失去的熱鬧的春節(jié),快要失去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吧?
當(dāng)人們?yōu)樽约何迩甑奈幕院罆r,那些他們曾信誓旦旦要念念不忘的文化卻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被遺忘了。當(dāng)這些傳統(tǒng)快要消失殆盡的時候,我們才突然想起來,我們的中國呢?
當(dāng)今這個國際化時代文化交流是必須的。但原則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并不是一味的接受,然后遺忘,留下一片空白。節(jié)日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糟粕,但是我們至少要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chǎn),切莫張冠李戴的接受,然后改變。正如龍應(yīng)臺所說“國際化不是移植別人的節(jié)慶”。文化土壤不同,越淮為枳的故事我們不是不懂。別人的文化種子在我們的土壤上是不會長成參天大樹的。我們現(xiàn)在所能做的,就是保護自己的文化土壤讓中國大地上的綠茵延伸到整個世界為人類祈福。
再次,傳統(tǒng)的中國節(jié)日于我們就不僅僅是一個星期,而是一筆財富。它聯(lián)系著一脈相承的傳統(tǒng)文化,將炎黃子孫緊緊系在一起,用不分離,這是一種境界。我們?yōu)槭裁床粶卮嬷@份美好讓中國紅點綴我們心中每一個角落,生生不息。
請大家銘記我們的傳統(tǒng)吧,他不是一種懷舊,是生存的必要是民族的信仰,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烙印。于是,當(dāng)我們面對困難,能將整個民族召集起來的,不僅僅有膚色語言,還有——傳統(tǒng)!
請重拾我們的節(jié)日吧,細(xì)細(xì)品嘗大年三十的餃子,中秋節(jié)的月餅,還有端午的粽子……品嘗它們,就是品嘗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呀!
我多想在和以前一樣,和外公一起過火紅的春節(jié)!外公走了不在回來,但我希望,哥哥姐姐能回來,火紅的節(jié)日能回來!
那風(fēng)靡了圣誕的雪白之后,你一定會懷念那片冬日里的火紅。這時候,請跟我來,讓我們留住哪一抹遺失的中國紅,讓它永駐新間。
看天上云卷云舒又一天看庭前花開花落又一年,那逝去的時光不在復(fù)回,請記住那些年大年三十的那一抹中國紅!
中國的過年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是每一個中國人最期待的節(jié)日,也是一家老小團圓最重要的節(jié)日。我在這春節(jié)里也享受著濃濃的年味。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所以一進臘月,家家戶戶都開始忙開了,我們家自然也不例外。于是我一接到放寒假的指令就馬不停蹄地飛奔老家,最開心的就是和爺爺一起上街。爺爺一大早就騎著電動三輪車載著我,上街購置各種各樣的年貨:春聯(lián)、煙花,還有各種口味的糖果和水果等等。直到三輪車的后備箱都放不下,我倆才心滿意足地回家了。雖然這樣的場景每年都在重復(fù)上演著,可我的心里依舊感到滿滿的新鮮和幸福,大概這就是年特有的味道吧!
購置好了年貨,到了臘月廿三,送完了灶王爺,我們家就到了最忙碌的時刻,全家出動開始做過年的包子了,在我們老家,包子稱作饅頭。爺爺奶奶拿出早幾天就準(zhǔn)備好的發(fā)酵引子,搬出一盆盆現(xiàn)做好的餡料,咸味的`有薺菜肉餡、蘿卜絲肉餡、青菜肉餡,甜的有紅豆沙餡、黑芝麻餡,爺爺說這象征著五福臨門,多好的寓意啊!接著鄰居們也來幫忙了,只見他們把面團分割出均勻的小份,然后攤開面皮,包上餡料,把皮子折成均勻的十幾道褶子,聚攏、捏緊,一個圓滾滾、白胖胖的包子就做好了,然后再把它們一個個擺好在蒸籠里,擺滿圍成一個同心圓。這時候大灶上的水也燒開了,蒸籠放在大鍋上,大火燒開幾十分鐘之后,屋子里被一時半會散不開的水汽氤氳的煙霧繚繞,隨著揭開蒸籠,面香夾雜著菜香立刻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蒸好的豆沙包,顧不上燙,一口咬下去,軟軟的面皮裹著豆沙的香甜吃到我的嘴里,滑進我的胃里,把我的饞蟲全部引出來了,三下五除二,香甜的包子就這樣被我“消滅”了,真甜呀!我想,我吃進去的是包子,到達我內(nèi)心深處的卻是家里才有的年味吧!這種味道是期待、是忙碌、是團圓、更是深植在每一個中國人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幸福!
這不,吃著吃著,在外上班的爸爸媽媽回來了;吃著吃著,最熱鬧的大年三十就來了,和家人一起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伴隨著窗外此起彼伏的爆竹聲,新的一年就這樣來了!
中國的過年作文 篇4
春節(jié)傳說之二:萬年創(chuàng)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dāng)時節(jié)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jié)令定準(zhǔn)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fā)了他,他設(shè)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fā)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fā)現(xiàn)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fù)一遍。
當(dāng)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fēng)云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希望能測準(zhǔn)日月規(guī)律,推算出準(zhǔn)確的`晨夕時間,創(chuàng)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dāng)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fù)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chuàng)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xiàn)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fù)始,祈請國君定個節(jié)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jié)吧”。據(jù)說這就是春節(jié)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fù)一年,萬年經(jīng)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zhǔn)確的太陽歷,當(dāng)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jì)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jù)說就是為了紀(jì)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中國的過年作文 篇5
我的家鄉(xiāng)過年,差不多要過上一個月。要從臘八一直到元宵節(jié)。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除夕夜和元宵節(jié)。
提起除夕,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因為家家戶戶都能團圓,并且能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能吃出家的味道。還能放煙花炮竹。傳說,過年時放炮為了趕走一個叫“年”的怪獸。“年”到村莊傷人,所以人們放炮趕它,后來慢慢的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過年。
現(xiàn)在就給大家說說我們家是怎么過年的吧!每到過年,幾個姑姑都回榆林和我們一起過年。八九點鐘時,大家有的.打麻將;有的玩手機;有的看春晚。但是過了十二點鐘以后,春晚基本播完了,餃子也吃完了,只有姑姑們還在打麻將。頓時覺得好無聊!正當(dāng)我要睡時,我的腦袋里浮現(xiàn)了四個字“我要守歲”。為了防止自己睡著,把臉用涼水沖了一下,清醒了好多。我就靜靜的看著她們打麻將,看著看著,我就慢慢的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問媽媽:“我昨天是幾點睡的?!薄傲璩咳c多”媽媽回答道,“真的嗎?”我驚嘆的說。媽媽向我點點頭,我興奮地在媽媽耳旁說了一句話:“這是我第一次守歲成功!”
說完除夕,我們就來說說元宵節(jié)吧!元宵節(jié)那天晚上,我們吃完湯圓后,便到大街去觀燈。到了大街,我們發(fā)現(xiàn)好多小燈籠掛在樹上,像一個個紅彤彤的蘋果一樣,好看極了。到處洋溢著喜慶的味道,年味好濃,這是我長到十歲以來感覺最熱鬧最紅火的春節(jié)了!
經(jīng)過這紅火的春節(jié)后。我發(fā)現(xiàn)最好的節(jié)日,不是歡聲笑語的兒童節(jié),也不是普天同慶的國節(jié),而是那家人都能團聚的春節(jié)。
中國的過年作文 篇6
周末,我們要吃中國傳統(tǒng)美食——餃子?墒墙裉彀职殖霾,媽媽加班,我和弟弟只好背起包餃子這個重任。弟弟一點兒也不安分守己,一會兒把面粉噴到我臉上,像涂了一層面膜;一會兒將鍋碗瓢盆弄得咚咚響,攪得我不得安寧;一會把水龍頭擰開,一會兒赤腳在地上走來走去……起初我還能專心志致地思考怎么包餃子,可是后來在他的帶領(lǐng)下,我們將廚房鬧了個底朝天。等我們玩得力倦神疲之時,才發(fā)現(xiàn)面粉只剩半盆了。
開始包餃子了,我把小面餅搟成薄薄的面片,就往里塞肉餡。我包的餃子千奇百怪,光是面片就有幾百種樣子。瞧,最大有手掌那么大,最小的卻不及大拇指;最尖的似乎能把手心扎破,最圓的仿佛能與珍珠媲美。弟弟做得更是勝我一籌:有的又細(xì)又長,像蛇一樣彎彎曲曲地躺著;有的又粗又胖,跟他的身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沒關(guān)系,因為外觀的丑陋不會對餃子的美味有絲毫改變。況且愛因斯坦說過:如果箱子比里面的肉好,那可真是太糟糕了。
一眨眼的功夫,令人大飽口福的餃子已經(jīng)在沸水中翻滾了,我得意洋洋地說:“看來這包餃子也不難嘛!笨墒俏业脑捯魟偮洌溩臃路鹨易鲗λ频牧⒖搪冻隽宋迮K六腑。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fā)生,我們哥倆自作聰明,決定將破了肚皮的.餃子撈到碗里隨時“干掉”它,沒想到異常滾燙,真是心急吃不了熱餃子呀。
瞧,這就是我和弟弟包餃子的難忘的經(jīng)歷。雖然事情過去了很多年,我早已將餃子的味道忘得一干二凈,可是那美好的體驗,不僅沒有被時間沖淡,反而更加清晰起來。
中國的過年作文 篇7
“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比諝v進入臘月,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人們趕完年集、清理完屋里屋外的蛛絲煙塵,家家戶戶便開始趕制過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鄉(xiāng)地處閩中,山區(qū)盛產(chǎn)稻米,鄉(xiāng)親們每日三餐以米制品豐富胃腸,卻也有滋有味。
我們家每逢廿八就要打糍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過年夜飯,一家人還要圍爐炸豆腐、炸糍丸。灶膛里的火種會留著慢慢燒到“第二年”,于是就有了“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這個童謠。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搗爛,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來韌性十足。然后雙手并用搓粿丸,動作像打太極拳,小時候我們跟著大人們學(xué)得不亦樂乎。
如果在打米粿時,加入蔥花以及被香油爆炒過的`鼠曲草,那便成了咸香的綠粿。摻紅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團塞入錫模,拓出來的形狀如鈴鐺,再疊成寶塔樣子,名曰“蠻頭粿”。
山里起霧了,接著又下了霜,當(dāng)太陽從陰霾里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時,年近了。這時,母親會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漿壓成團,然后在篩子里搓揉,那一顆顆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篩眼,曬滿了院場。
村里過年有互贈米粉的習(xí)俗,《清嘉錄》謂之“送年盤”。蘇軾在《饋歲》里寫過: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給鄰里鄉(xiāng)親賀新年,這個米面就是米粉。米粉制作比米粿和珍珠粉復(fù)雜,米漿擠壓成粉團,而后蒸熟了在石臼里捶打,再把粿團壓出粿條來,需要入鍋反反復(fù)復(fù)煮。
民間“慶賀多尚彩聯(lián),賓宴不離紅蛋”,那酒糟染紅的雞蛋,是年節(jié)飲食的標(biāo)配。年夜飯五花八門,米粉上桌如玉縷金絲,在盤中交織纏綿。長長的細(xì)條,搭上蔥葉和佐料,色彩明快,給喜慶的家宴增添了無限溫暖。
母親在年夜飯后生火熱油,我們兄弟姐妹圍在灶臺前,跟著炸糍丸。炸糍丸要用糯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狀,一段段掰下來放到油鍋里,銅錢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后呈古銅色,寓意大富大貴。糍丸皮脆里酥,香甜可口,起鍋后甕藏,防止霉變。
村人待客如同小說里的梁山好漢,崇尚大塊吃肉與大碗喝酒。家家戶戶自釀紅酒數(shù)缸,然后在過年時每人三碗,敬遍所有賓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紅耳赤。那紅酒綿柔香醇,并且甘甜爽口,許多人飲后拍手叫絕。倘若有朋自遠(yuǎn)方來,性情豪爽的鄉(xiāng)親,就會忙不迭地開壇倒酒,那持久的凝香隨即沖天而起。那白瓷碗中春光瀲滟,火紅的瓊漿如江波映日,滌蕩胸腔。酒未入腸,人便陶醉。
生活的習(xí)慣形成了節(jié)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筑就一個個節(jié)日的內(nèi)涵。時光在流逝,人們的生活方式在變化,但傳統(tǒng)的年味在老百姓們歡樂的笑聲中繼續(xù)拔節(jié)成長!
中國的過年作文 篇8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興了,春節(jié)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xì)g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里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dāng)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jié)的重要習(xí)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么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于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邊看邊聊,仿佛話總也說不完似的?偹惆镜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彩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xí)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xiāng)特有的.一種習(xí)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聲:“給您老拜年了!”“來了來了,新年愉快!”“新年愉快!”這時候,外婆正忙著做早餐,外公則正忙著招呼人。“坐一下吧。俊薄安涣瞬涣!边@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著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里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著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中國的過年作文 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在轟轟烈烈的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春節(jié)。春節(jié)像一條紐帶,連起了回家的路,傳遞著無限的快樂。
這個春節(jié),一個叫《中國詩詞大會》的節(jié)目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坐在一起,感受唐詩宋詞的美好。我也不例外。從初三開始,電視便早早地播出了《詩詞大會》。我們一家三口便端著飯碗,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fā)上“觀戰(zhàn)”。
《詩詞大會》不僅增加了我們的學(xué)問也讓我們認(rèn)識了不少“詩詞達人”,在如云的高手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年僅十六歲名叫“武亦姝”的'女孩。她知書達禮,十分有才華,還贏得了本期的擂主。我想,她一定已經(jīng)“讀書破萬卷”,現(xiàn)在才能“下筆如有神”。其中老師的點評也十分有哲理:“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與朋友為伴,與春天為伴,與詩詞為伴。這句話我尤其喜歡。
在《詩詞大會》的熏陶下,今年的春節(jié)也變得詩情畫意起來——一天晚上,我看著窗外皎潔的月亮,不禁詠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爸爸笑著應(yīng)道:“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不如我們也來一局“飛花令”,就以“月”為關(guān)鍵詞,如何?我連連叫好,隨即應(yīng)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卑职植换挪幻Φ亟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我又搖頭晃腦:“會挽弓雕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卑职中Φ溃骸安诲e嘛,我也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我又忙接過去……
這個春節(jié)之所以不同于往年,是因為我從《詩詞大會》里學(xué)到了不少詩詞。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我收獲了春天的萬紫千紅,詩詞的萬紫千紅,也收獲收了人生的萬紫千紅。
【中國的過年作文】相關(guān)文章:
中國過年的作文9篇09-17
中國的過年作文(精選64篇)02-07
中國人過年作文07-30
【精選】中國的過年作文三篇06-30
【精選】中國的過年作文4篇07-02
中國過年的作文5篇07-22
中國過年的作文3篇08-04
中國過年的作文三篇07-05
中國過年的作文四篇07-05
【精選】中國過年的作文三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