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故事作文 推薦度:
- 成語故事作文 推薦度:
- 成語故事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成語故事作文(精選15篇)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xí)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語故事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故事作文1
大家都知道“亡羊補牢”的成語故事吧,這個故事是講一個人的羊圈破了一個洞,領(lǐng)導(dǎo)提醒他要把洞補上,但他就是不聽勸,結(jié)果他的羊越丟越少,他很后悔沒有聽領(lǐng)導(dǎo)的話早點補上羊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出院差錯,及時補救,為時不晚。
故事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很久以前,有一個人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羊圈破了一個洞,并沒有修理那個破洞。領(lǐng)導(dǎo)告訴他說:“要把羊圈補上,不然狼會進來把羊吃掉的!”他卻回答道“怕什么?羊多的是,明天再修也不遲!苯Y(jié)果,第二天羊少了一只,第三天又少了一只……。當(dāng)他看到差距少了一大半時,才急忙把羊圈補了起來。從此以后,他的`差距再也沒有丟過。
讀完了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一次我的蚊帳上破了一個洞,媽媽說:“趕緊把洞補上,不然蚊子會飛進來咬你的!”可我覺得這么小的一個洞,蚊子應(yīng)該不會飛進來的,所以就沒有及時把洞補上。結(jié)果晚上蚊子真的跑到蚊帳里了,還把我的身上咬了好多的包包,癢得我一夜都沒有休息好。第二天我趕緊把破洞給補上了,從那以后晚上蚊子再也沒有咬過我。
我們要吸取古人的教訓(xùn),出了差錯及時補救,這樣就可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成語故事作文2
暴虎馮河
春秋時期,孔子外出講學(xué),子路佩劍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為徒,子路說自己用劍不用讀書,孔子說讀書可以讓他有勇有謀。子路于是拜孔子為師,他問孔子統(tǒng)率三軍時愿意與誰共事,孔子說不愿與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過河的有勇無謀的人共事。
據(jù)《論語·述而》記載,“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笨鬃訉︻仠Y說:“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隱藏起來。能做到這樣的,只有我和你。”好勝心強的子路連忙問:“老師,您統(tǒng)率三軍將和誰在一起?”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虎,蹚水過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謹(jǐn)慎,善于謀劃而又能辦成事的人在一起。”
暴虎:空手與老虎搏斗;馮:同憑,馮河,過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類),赤腳蹚水。人們用“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從事。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釋讀】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成語故事作文3
齊大非耦[qí dà fēi ǒu]
舊時凡因不是門當(dāng)戶對而辭婚的,就是指戀愛、婚姻里一方的背景和另一方相距甚遠,高攀了的意思。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齊國是春秋時代的大國,有次北方山戎國舉兵侵入齊邊境,情形相當(dāng)危急。因此向各國討救兵,希望合力把敵軍打敗。
不久鄭國接到消息,馬上派忽率大軍援救。忽年輕善戰(zhàn),打的山戎抱頭鼠竄,贏得空前大勝利。
齊國國君對忽感激萬分。原本三年前齊國國君第一次見到他時,有意將自己女兒文姜許配給他,但卻被他拒絕了。
忽認(rèn)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合適的配偶,而齊國是個大國,對于小國的`忽而言實在不適合。
三年后忽幫齊國打退強敵,齊國國君又舊事從提,但太子忽仍然拒絕說:“三年前我們之間沒任何關(guān)系時,都不敢娶齊國公主了。如今,我因替你們打倒山戎國,而娶公主回去,百性豈不是以為我?guī)П饶銈,只為了娶公主?”
根據(jù)《左傳》中的這一段記載,公子忽引用了《詩經(jīng)》中“自求多!钡脑娋,即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會得到更多的福佑。公子忽認(rèn)為為自己將來的統(tǒng)治在于自己,無需通過聯(lián)姻依靠大國。也許說門不當(dāng)戶不對只是一個借口噢!
成語故事作文4
“成語故事大賽現(xiàn)在開始”。主持人嘹亮的聲音在教室上空回蕩著。接著,魯老師說:“下面請第一組選手上臺!蔽沂堑谝唤M的成員,便和大家一起上臺抽簽。
輪到我了,經(jīng)過我的精挑細選,終于抽中一張。媽呀,這竟是我最不會說的一條成語故事?“閉門思過”。我心想:蒼天呀,這也太不公平了吧!沒辦法,我只好翻開成語書,臨時抱佛腳嘍。時間飛快如流,不一會就到了我,看著別人的慘敗,我心想:算了,豁出去了,人必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我還是“死”得“重”一點吧。這時,我的心中如有只小鹿在蹦,老平靜不下來,可一想起他們的.慘敗,我感到責(zé)任更重了,也更緊張了。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上講臺,鞠了一個躬,便說了起來:“話說古時候……”只見我不但不緊張了,反而越來越自信了,還時而擺擺頭,時而皺皺眉,加上了一些動作。故事說完了,一看分?jǐn)?shù),竟是滿分,我笑得合不攏嘴。這時,只見觀眾議論紛紛,有人說“他們真倒霉,只一人加了分。”還有人說“這算不了什么……”
不一會兒,就到了三小組,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他們組任珂男了。只見她扎著個馬尾辮,穿著件白色的短袖衣,胸有成竹地上講臺。看她時而點點頭,時而睜大眼睛,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奇的東西,不一會兒,她講完了,我心想:她講得真好,可真是強勁的對手哇!臺下,有人點點頭,還有人豎起了大姆指……
隨著大家的議論聲,成語大賽結(jié)束了。
成語故事作文5
我家里有很多書,我最喜歡的書是《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里講了很多成語故事,每個故事很簡短,但道理很深,也讓我學(xué)了不少知識。
書中我最喜歡的成語是“聞雞起舞”,講的是,東晉有個叫祖逖的人,他小時候不愛讀書,愛貪玩,長大后覺得自己沒學(xué)問,不能報效自己的祖國,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想為國家做貢獻。他有一個好朋友叫劉琨,他們倆感情深厚,經(jīng)常吃睡在一起,他們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fù)興晉國,都想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有一天半夜里,祖逖在夢中突然聽到公雞的.叫聲,于是用腳把劉琨踢醒,問他:“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弊驽颜f:“我偏不這樣想,要不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吧?”劉琨聽了之后也同意了。于是以后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春去冬來,寒來暑往,一年又一年,從不間斷。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xué)習(xí)和訓(xùn)練,他們終于成為文武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后來他們兩個人都成了將軍,實現(xiàn)了他們報效國家的愿望。
通過這個故事,我深刻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要半途而廢,說到做到,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成語故事作文6
“見賢思齊”這個成語出自一個故事。故事主人公南先生是一位堅守自己原則和本分的人,他是為了堅持“君子”本分而拒絕吃娃娃魚的。成為一個堅守原則的人,這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遵守自己本分,才不會有貪圖錢財?shù)南敕,才不會因釀成大錯而走進監(jiān)獄,誤了終生。從古至今,有多少位榜樣為我們示范去怎樣做一位真正遵守原則的人。祁黃羊,曾是中軍尉的他,為了國家的未來,竟舉薦自己的殺父仇人懈狐接替自己,處處為國著想。他,也是一名“君子”。如果說能夠堅持原則就能被大家稱作“君子”的話 ,那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君子”還可真不少呢。
保安,一個平常不過去又很少引人注目的職業(yè),但是他們不管刮風(fēng)下雨,一直都堅守在崗位上,密切關(guān)注任何一個人的'安危。雖然你可能會說:這是他們的職業(yè),很正常。但你換一個方式想想,堅守崗位是保安叔叔的本分,如果他不想堅守本分,干什么要在炎炎夏日里辛苦的工作呢?所以,保安叔叔是一名“君子”。
醫(yī)生,一個在人們眼中神圣不可侵犯的職業(yè),她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是處變不驚的戰(zhàn)士!他們總是不求回報地救治著危重病人,甚至和死神擦肩而過。日日夜夜的付出,都是為了患者的生命與健康,他們,也是稱職的“君子”。從古至今,“君子”有很多很多呢,小到站崗的保安叔叔,大到晉國的中軍尉,都是見賢思齊的“好君子”!
成語故事作文7
戰(zhàn)國時期,楚頃襄王有一位大臣叫莊辛。
那時,楚國早已失去霸主之風(fēng)。國君頃襄王整日不理財政,終日只顧享樂,把朝廷之事都交給寵臣處理,朝中的良臣看出楚國必亡就都四處逃難。此時,朝廷僅在的良臣大夫莊辛心里十分著急,于是便規(guī)勸頃襄王。頃襄王非但不聽,還把莊辛在朝廷的官職給撤了,莊辛只好隱居起來。
后來·,秦國攻打楚國,楚國敗,此時秦國想講和,頃襄王認(rèn)為可信就同意了。可是頃襄王剛到秦國就被秦王抓了起來,秦國要楚國十二座城池做贖金,頃襄王因為害怕秦國而同意。頃襄王回到楚國后就立即遷都到城陽郡。與此同時楚國衰敗的.勢頭非常猛,頃襄王無能為力。這時,他又想起了莊辛,于是趕快派人去找莊辛。
莊辛回朝后,頃襄王立刻向他請教治國的方法。莊辛給頃襄王講了一個故事:“衡山上有一個牧羊人,有一天晚上,一只狼從牧羊人沒有注意的羊圈的洞里偷了一只羊,牧羊人早上起來才發(fā)現(xiàn),于是立即把洞補好了。”講完后莊辛又總結(jié)說:“大王可以向這個牧民一樣,誰讓吃了虧,但是只要補好這個洞就能避免羊的丟失。”
楚國頃襄王聽了后又振作起來,開始管理朝政,雖然楚國沒有復(fù)興,但是頃襄王在位剩余的幾年,楚國確實好了很多。
成語故事作文8
顧左右而言他
戰(zhàn)國中期,有一個名叫孟子(又稱孟軻)的人。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據(jù)說,有一次,他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為要到楚國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挨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到照顧的責(zé)任。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答道:“和他絕交!”
孟子又說:“有一個執(zhí)行法紀(jì)、掌管刑罰的長官,卻連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說:“撤他的職!”
最后,孟子說:“全國之內(nèi),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yè)。你說這又該怎么辦?”
齊宣王“顧左右而言他”,即望著兩旁站立的隨從,把話故意扯到別處去了。
上面這段對話,在《孟子·梁惠王》有詳細記載。原文是: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nèi)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解釋: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成語故事作文9
今天,我讀了兩個成語故事,它的名字叫《鐵杵磨成針》和《畫蛇添足》。
《鐵杵磨成針》講的是:古時候,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愛學(xué)習(xí),放下書包就出去玩。有一天,他在外面玩耍時,看見一位老婆婆拿著鐵棒在石頭上磨呀磨。李白問她干什么?她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老婆婆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李白,他慚愧地低下了頭。從此,他不再貪玩,認(rèn)真讀書了。終于成了一名偉大的人。這個成語讓我明白了:遇到困難不要退縮,勇敢向前,就一定會成功的!
《畫蛇添足》講的是古代祭祀活動結(jié)束后,主人要把一壺酒獎勵給有功勞的喝。但是參加祭祀的.人很多,這酒每個人都喝一口的話,那就不夠喝了!大家安靜下來,其中有一個人說:“讓大家都畫一條蛇吧,誰先畫好就讓誰喝 ”。大家都同意了,一個人很快就畫好了。他看看了看四周,沒有一個人畫好。于是,他就自作聰明給蛇畫了腳。這時,另一個人也畫好了,他說:“你見過蛇嗎?蛇是沒有腳的”。說完,一口喝了美酒。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做到位就行了,不要弄巧成拙,反而壞這件事。
成語故事作文10
從前有一位貴族,他給仆人們一壺酒,可是仆人們覺得一壺酒太少了,根本不夠幾個人喝,有人提議說:“不如我比賽畫蛇吧,誰先畫完,這壺酒就歸誰喝”。大家認(rèn)為這個主意不錯,于是就蹲在地上畫了起來。不久,有個人先畫好了,于是便一把抓起酒壺,得意洋洋的說:“你們畫的太慢了,瞧,我還能給蛇添上腳呢”。說著他左手拿著酒壺,右手拿著筆給自己畫的蛇添上了四只腳。正在這時,另一個人也畫好了,這個人毫不客氣地奪過酒壺,大聲說:“蛇本來沒有腳,你偏給他畫上去,這樣一來你畫的就不是蛇了”。畫蛇添足的仆人一聽懊悔的連連跺腳,他垂頭喪氣的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問他怎么回事,那個人把事情全說了一遍,他的妻子罵了他一頓,也說他畫的不是蛇,哪有蛇還長著腳的呢,說完就氣呼呼的睡覺去了。
又有一天,那個貴族又給仆人們一壺酒,仆人們還是覺得酒太少了,又想比賽畫蛇,而且他們還想看上次那個仆人的笑話。但是那個仆人想起上次那一件事后就沒有給蛇畫上腳,而是畫完蛇一口氣把酒給喝了。那個仆人得意洋洋地回家了,那些仆人沒有喝上酒也沒有看成笑話,只好氣呼呼的走了。
畫蛇添足的故事比喻做事多此一舉,反而徒勞無功。而這些仆人們第二次比賽畫蛇,豈不也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嗎?
成語故事作文11
戰(zhàn)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yǎng)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里養(yǎng)了許多只猴子。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只猴子四顆橡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之間竟然能交流溝通了。
幾年之后,老人的.經(jīng)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shù)目卻越來越多,又碰上糧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顆改為七顆。
于是,一天,他和猴子們商量說:“現(xiàn)在糧食不夠了,從今天開始,食物必須節(jié)約著吃。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nèi)w橡子,晚上還是照常給四顆橡子,你們認(rèn)為怎么樣呢?”
猴子們聽到老人的這番話,非常生氣,都認(rèn)為早上怎么少了一個?于是,紛紛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竄來跳去,貌似是在用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分配情況的強烈不滿。
老人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這樣吧,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nèi)w,這樣總該可以了吧?”
這群猴子們聽了,覺得早上的橡子數(shù)量已經(jīng)由三個變成四個,比晚上的多,就換了另一番模樣,紛紛高興得在地上翻滾起來,認(rèn)為自己取得了勝利。
成語故事作文12
魚竿與魚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zhuǎn)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xù)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dāng)他已經(jīng)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jīng)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biāo)高遠,但也要面對現(xiàn)實的生活。
【小故事大道理】:只有把理想和現(xiàn)實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成語故事作文13
夏雨雨人
孟簡子相梁、魏,有罪而走齊。齊相管仲迎而問之曰:“吾子相梁、魏時,門下使者如何?”孟簡子曰:“門下使者約三千余人。”管仲曰:“今與幾何人來?”對曰:“臣與三人俱!惫苤僭唬骸笆呛我?”對曰:“其一人父死無以葬,我為葬之;一人母死無以葬,亦為葬之;一人兄有獄,我為出之。是以得三人來!惫苤僭唬骸班岛!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fēng)風(fēng)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譯文]
孟簡子擔(dān)任梁國和衛(wèi)國的丞相,后來犯了事出走齊國。管仲來迎接他,問他:“你當(dāng)丞相時,你家里有多少門客?”孟簡子說:“有三千多人!惫苤僬f: “現(xiàn)在有幾個人跟來了?”回答說:“只有三個人。”管仲問:“為什么這樣呢?”回答說:“其中一個人的父親死了沒錢葬,我給他葬了;一個人的母親死了沒錢葬,我也給葬了;一個人的.哥哥吃了官司,我?guī)土怂醽砣吮环懦鰜砹。所以這三個人跟來了。”管仲上了車說:“唉!我一定會衰敗的,我不能像春天的風(fēng)一樣吹在人身上,我不能像夏天的雨一樣落在人身上(夏雨雨人),我一定會衰敗的!
【釋讀】雨:前一個“雨”,名詞,雨水;后一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
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育。
【出處】漢·劉向《說苑·貴德》:“吾不能春風(fēng)風(fēng)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成語故事作文14
自從上次烏龜贏了之后,它很驕傲,天天在大街上一邊晃悠一邊吆喝:“我贏了長跑冠軍兔子!”唯恐大家不知道它贏了。
一天,烏龜正在吃早飯。這時兔子蹦了出來,大聲叫到:“烏龜,上次我不小心睡著了,讓你得了冠軍。你敢再和我比一次嗎?”“好啊,我才不怕你呢!睘觚旘湴恋恼f到。
第二天,烏龜和兔子來到了上次比賽的地方。比賽開始了,兔子像上次一樣,“嗖”的一下就跑遠了。然而烏龜才爬了幾步。兔子跑著跑著突然看見前面有一只小貓受傷了,它的心里很糾結(jié)。它想:到底該不該救它呢?不管了,貓命關(guān)天,于是兔子立馬抱著小貓向醫(yī)院跑去。當(dāng)烏龜爬到終點線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兔子在后面用盡全力跑著。它高興的'說:“我又贏了!”但大家都說兔子才應(yīng)該是冠軍!盀槭裁?”烏龜大叫到!巴米邮且驗榫刃∝埐泡?shù)摹。這時被兔子救了的小貓走了過來說:“要不是兔子哥哥救我,我早就沒命了!睘觚斅犃诵南耄涸瓉硎沁@樣啊。它大聲叫到:“兔子我應(yīng)該向你學(xué)習(xí),你才配得上冠軍!
這就是新龜兔賽跑的故事。
成語故事作文15
燕雀處堂
秦兵大舉攻伐趙國,趙國處在危機之中,魏國是趙國近鄰,但魏國的大夫們卻并不戒備,反而認(rèn)為形勢對他們有利。
魏國的'國相子順責(zé)問他們有什么根據(jù)?他們說:如果秦國打敗了趙國,我們就同秦國表示和好;如果秦兵被趙國打敗了,我們就乘它危急之時出兵襲擊,可以輕而易舉取得大勝。
子順不同意這種看法,搖著頭,笑道:不見得!秦國從秦孝公上臺以來,從沒有打過敗仗,他們的將軍都是富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優(yōu)秀人才;此次秦兵肯定勝趙,你們必定無機可乘!大夫們又說:就算趙國必定要被打敗吧,那對我們魏國又有什么損失?鄰國倒霉,強不起來,不是正好對我國有利嗎?子順反駁說:強秦是侵略成性的貪暴之國,它滅亡了趙國,決不會就此滿足,必定要繼續(xù)東進,那時魏國就要遭殃了。為了教育開導(dǎo)這些糊涂的大夫們,子順講了一個故事:燕雀處屋堂,子母相哺,聚居一起,快樂逍遙,它們認(rèn)為住在人家屋檐上最太平、最可靠了。不料,有一天,人家灶上的煙囪壞了,火焰突往上直冒,一會兒便燒著了屋梁,一場災(zāi)難已無法避免,而燕雀們卻臉不變色,依然無憂無慮,一點兒也不想到大禍快要臨頭了。
子順講完,嚴(yán)肅地對那些大夫們說:你們沒想到吧?趙國如被攻破,大禍即將降臨到自己上,難道諸位簡直像無知的燕雀一樣嗎?
【成語故事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成語故事作文02-28
成語故事作文02-28
【薦】成語故事作文03-01
成語故事作文【薦】02-27
成語故事作文【推薦】02-27
成語故事作文【熱】02-28
【熱門】成語故事作文02-28
【精】成語故事作文02-22
成語故事作文【精】02-28
考素材成語故事作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