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
我們有一些啟發(fā)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1
電影《楊善洲》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黨員干部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由始至終奉行和履行一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優(yōu)良作風。而恰恰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退休之后還想著為家鄉(xiāng)父老深山造林,真正做到老有所為,為黨旗添彩,為子孫后代留下無形的財富。看完影片后我感觸頗多,以下就我看完影片的個人想法和思想認識;
一、在思想上認清自己,深化自己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看電影發(fā)現(xiàn)楊善洲同志從政時間不算短,但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保持一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優(yōu)良作風,以一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準則時刻鞭策自己。雖然在退休前貴為地方的一把手,卻從不為私某一分私利,哪怕面對子女的不理解也在所不惜。而恰恰是退休之后的那種舍小家而顧大家,為國家和家鄉(xiāng)事業(yè)上不留余力,無私奉獻自己的一切最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雖然我作為一個普通黨員,必須深刻的認識自身的不足,做一次深刻的.檢討,學習楊善洲同志為公為民的那種無私奉獻精神,積極向上,努力營造一種和諧的工作氛圍。在工作崗位上時刻忘以一個帶頭人的作用帶動身邊的同事積極努力的開展各項工作,真正做到想干事,會干事,能共事,干成事還要不出事。
二、珍惜每次工作的機會,把每次的工作當作學習的過程
作為一個供水人容不得我們出錯,每一個錯誤都直接影響我們的產(chǎn)品——自來水,它會對來自千家萬戶健康狀況得不到保障。我們只有時刻嚴格把關,嚴記我們是一名合格有責任心的供水人才能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并把每次工作都作為學習的過程。通過關心和愛護身邊的人,能力所能及為其排憂解難,才能真正形成一條繩,通過大家的不斷努力才能在行業(yè)中處于優(yōu)勢。
三、進一步優(yōu)化安全生產(chǎn)
每個人都知道安全生產(chǎn)的重要性,有了安全生產(chǎn)不一定有了一切,而一旦沒有安全生產(chǎn)就會沒有一切。而在這當中我們就要學習楊善洲同志的那種持之以恒的精神,時刻把安全生產(chǎn)放在第一位,防止各項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嚴格按照各項生產(chǎn)規(guī)范操作,把不安全的事故處理在萌芽狀態(tài)。努力提高自身的執(zhí)行力,明晰自身的價值所在,充分理解自身的使命和責任。在崗位上盡心盡力使自己為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前進道路上一個普通推手。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2
懷著崇敬的心情,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老書記的先進事跡。點點滴滴,深有感觸:感動他一輩子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感動他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感動他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應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我們要在學習楊善洲同志的實際行動中創(chuàng)先爭優(yōu)。
一是要學習楊善洲同志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楊善洲同志一生清正廉潔、生活簡樸,從不以職務之便為家人和身邊人員謀取任何私利。他身居簡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連組織上給予的正常政策照顧也被他婉言拒絕了。他時常對家里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個人的積蓄投入到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上,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人民政府,縣里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款捐獻給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yè)。這正是楊善洲老書記人格魅力的高尚所在。在他身上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什么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名利觀。他身上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的寬廣胸襟。學習楊善洲,就要學習他儉以養(yǎng)德、淡泊名利的革命精神,共產(chǎn)黨員就應該像楊善洲同志一樣,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誘惑,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
二是要學習楊善洲同志勤以自強、恪盡職守的敬業(yè)精神。楊善洲同志曾經(jīng)是地委書記,為官30余載,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熱情都投入在了為群眾辦實事上,受人敬重,退休之后又放棄安度舒適晚年的`機會,用生命的余熱把家鄉(xiāng)的荒山變得山清水秀,多次被授予全國“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等。無論為官還是做事,他從不謀求私利,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學習楊善洲,就要學習他勤以自強、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我們要倡導楊善洲同志那種忘我工作、無私奉獻、顧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和工作作風,自覺抵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永遠艱苦奮斗,永遠嚴格自律,始終堅持把實現(xiàn)遠大目標和做好本職工作統(tǒng)一起來,兢兢業(yè)業(yè)工作,踏踏實實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三是要學習楊善洲同志信以立業(yè)、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楊善洲同志30歲擔任縣級領導,39歲擔任地委副書記,50歲擔任地委書記,在地方黨委部門工作的40多年間,牢記黨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當?shù)厝罕娪H切地稱呼他為“草帽書記”。他60歲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樹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把勞動成果無償移交給當?shù)卣,自己不要任何報酬,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產(chǎn)黨員無私奉獻的精神。他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詮釋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60年如一日,對理想信念、對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家園的堅守。學習楊善洲,就是要學習他信以立業(yè)、矢志不渝的實踐精神,我們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忠誠黨的事業(yè),不斷校正人生目標,不斷清除身心污點,排除干擾和誘惑,腳踏實地,俯下身子,努力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要求的業(yè)績。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睏钌浦尥臼屈h員干部的一面鏡子,以其為鏡可知榮辱、明職責、立言行。當前,正是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更應以楊善洲同志模范事跡為榜樣,在深入推進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把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內(nèi)化于心、外踐于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名利觀,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在科學發(fā)展中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實踐精神推動黨的事業(yè)向前發(fā)展。
(作者單位:杭錦后旗委組織部)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3
"燕子南遷,地旱天干"楊善洲看著滿天成群南飛的燕子擔憂地念叨。楊書記從一個遷徙現(xiàn)象中,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風景,而是保山的萬畝旱地和當?shù)剞r(nóng)民的憂患,這讓我看到了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思慮工作,無時無刻不在關注民生的干部楷模。我正式參加工作已近一年,曾經(jīng)只是信奉并不斷實踐著培訓老師所說的"快速熟悉工作環(huán)境、掌握工作技能"的要求,但真正投入工作才發(fā)現(xiàn),僅僅"能工作"是不夠的,還需要一種工作的"敏感性"。這就要求我們要時刻心系工作、心系責任,不等到問題出現(xiàn)才被動地接受工作,而是能一葉知秋把工作坐在前頭。
工作并不能單憑一腔熱血和一股不管不顧的沖勁,更要講究做事的方法。電影中,兩個縣為了開閘放水的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雙方劍拔弩張。楊善洲到場后,只是看似輕巧地建議雙方縣長"換一下位置",兩位縣長互相考慮了下彼此的處境,最終握手言和,問題迎刃而解。楊善洲退休回到家鄉(xiāng)大亮山,盡管指數(shù)的想法在他腦中早已形成,但并沒有立刻發(fā)動群眾上山植樹,而是以一部當時風靡一時的電影《廬山之戀》,喚起了大家心中要改變山區(qū)面貌的激情。楊善洲正是在工作中秉持著依靠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的理念,不僅在職期間創(chuàng)造了一個"滇西糧倉",而且在退休后創(chuàng)造了一個"綠色大亮山"。
楊善洲帶頭辦起了大亮山林場,但從不從林場領取報酬,只拿幾十元補貼,不僅如此,楊善洲甚至還經(jīng)常要給林場貼錢。樹苗要錢買,他就帶頭下山揀別人吃剩后吐掉的果核。在大亮山上,楊善洲的全部家當寥寥可數(shù),吃食也只是黑乎乎的窩窩頭和紅薯。他在林場二十多年,無償奉獻了二十多年。而在移交林場時,他不沾一點好處,不帶林場一根草。長詩《公仆本色》的題記里寫道:"善洲,善人;善德,善行;善始,善終。摯愛,無限;大愛,無言;博愛,無疆;"是呀,清貧了一輩子,奉獻了一輩子,堅守了一輩子這位老人就是"善"與"愛"的化身。他用質樸的言行詮釋著黨性,用執(zhí)著的追求書寫著對黨的忠誠,用無私忘我的'拼搏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他的善行、他的作風、他的精神,長成了一棵頂天立地的"雪松"!
草帽連紗帽,平凡鑄偉大。楊善洲同志一生為草如蘭,一塵不染香到骨;為木如松,兩袖清風昭汗青。楊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覺實踐共產(chǎn)黨人的人生價值和道德追求,為每一位黨員干部樹立起光輝的楷模。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4
全體組工干部一起觀看了電影《楊善洲》,這是我時隔3年后再次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觀看這部影片,感觸頗多。
首先是感動。雖然楊善洲老地委書記的先進事跡已是耳熟能詳,但再次重溫他的一言一行,內(nèi)心深處仍然充滿了感動和欽佩:"救濟糧再難吃也得吃,老百姓的飯碗比咱們的臉面重要!" 、"不靠天,不靠地,我們要自己當龍王!"、"不行,定的規(guī)矩什么時候都不能破!"、"人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我死了以后,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扔在清平洞,那是我革命的起點;一份扔在大亮山那個雪松下,那是我工作的終點;再一份你們替我保管好,最后把它和你們的媽媽擱在一起,我就可以永遠和她在一起了……"從老書記的一言一行,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是實事求是的作風,什么是戰(zhàn)天斗地的魄力,什么是廉潔自律的.表率,什么是謙虛謹慎的品質,什么是公而忘私的情懷……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對我們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來說,過去沒有過時,現(xiàn)在沒有過時,將來也不會過時。
其次是感觸。電影《楊善洲》以"找水"開篇,以"送水"結局。這里的"水"既是解干旱之水,更有暗喻人民群眾之意。唐太宗李世民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楊善洲作為一名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干部,從任職時千方百計帶領老百姓抗旱救災,到卸任后帶領一幫子人義無反顧上大亮山植樹造林,建造了一座永不干涸的循環(huán)水庫,留給后人的不僅僅是一片片綠水青山,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崇高品質和彌足珍貴的精神激勵!實踐證明,我們黨只有深入群眾才會"魚得水",如果脫離群眾必然"樹斷根",群眾路線就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無論是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還是在各項工作中,我們必須把群眾呼聲當作努力方向,把群眾支持當作力量源泉,把群眾滿意當作最高標準。唯有這樣,黨的事業(yè)才會根深蒂固、枝繁葉茂!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5
5月17日,XX隊深入保山施甸縣,緬懷楊善洲同志并參觀了林場。在楊善洲同志的陵園前敬獻了花圈、重溫入黨誓詞,種植紀念樹,參觀楊善洲同志生前居住過的窩棚、生前用的勞動工具以及那片他22年來的心血,面積5.6萬畝的林場。了解了他的先進事跡以后,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向楊善洲同志學習:
一、學習楊善洲同志艱苦樸素、苦干實干的優(yōu)良作風。楊善洲同志穿著樸素的服裝走上各級領導崗位,仍以普通群眾的心態(tài)往來其間,以赤誠之心對待群眾。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一團火的激情,腳踏實地,撲下身子,努力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要求的業(yè)績。
二、學習楊善洲同志忠以報國、恪守信念的執(zhí)著精神忠誠于黨和人民,是共產(chǎn)黨黨員最基本的政治品質和要求。楊善洲同志退休后放棄省城的舒適條件,帶領家人和群眾扎根荒山、植樹造林,正是懷著對黨的忠誠、對家鄉(xiāng)和人民群眾的無比熱愛,把全部精力傾注山區(qū)的治理和發(fā)展,把整個身心獻給了山區(qū)人民,用言行詮釋了他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給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
三、學習楊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于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里工作,但他婉言謝絕,把“我要回家鄉(xiāng)施甸種樹,為家鄉(xiāng)百姓造一片綠”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四、學習楊善洲同志永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經(jīng)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yè),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優(yōu)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業(yè)務能力,爭創(chuàng)一流工作業(yè)績。三是團結協(xié)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zhí)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于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艱苦奮斗。
五、學習楊善洲同志檢以養(yǎng)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楊善洲甘于清貧,一生清正廉潔、生活簡樸,從不以職務之便為家人和身邊人員謀取任何私利。他身居簡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終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業(yè)無怨無悔地奉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勵著廣大干部群眾,感召和引領著人們?yōu)榻ㄔO美好家園而不懈奮斗,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優(yōu)秀黨員忠于使命的.優(yōu)秀品質。
老書記用他的言和行提醒著我們:無論你處在任何位置,一定要為別人做點什么,才算真正的活著。老書記就是這樣一個平凡卻不平庸的人,如路邊的雛菊,雖然默默無聞卻能用平淡的生命為歲月增添一縷芳香。 “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這便是老書記的人生寫照!“恪守信念,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忘我工作,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這是楊善洲老書記最本質的精神所在,我們要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為人民群眾著想。學習楊善洲同志牢固正確的地位觀、權力觀、利益觀,不計名利得失,不計榮辱進退。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自覺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煉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的有用之才。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及干部,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奮進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為黨的事業(yè)甘于奉獻自己的一切的精神。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卻是永恒不變的。我們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的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楊善洲是黨員干部的一面鏡子,以其為鏡可知榮辱、明職責、立言行,激勵黨員干部真抓實干、創(chuàng)先爭優(yōu)。作為新時期的一名黨員職工,我將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爭先創(chuàng)優(yōu),永遠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6
一、堅守信念綠染大亮山
人們真正體會到楊善洲造林之舉的功德無量是在這場百年一遇的旱災中。2010年春天,已持續(xù)半年的干旱讓云南很多地方群眾的飲水變得異常困難,施甸縣大亮山附近群眾家里的水管卻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們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常近些年,隨著大亮山植被狀況明顯改善,山林的水源涵養(yǎng)功效得以很好發(fā)揮,附近村委會架起水管,將泉水從林場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戶,村民再也不用為吃水犯愁。受曠日持久的干旱影響,水管里的流水較之以往細小了很多,但足以讓附近的村民心滿意足,也讓他們對楊善洲的功勞更加念念不忘:"多虧了老書記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現(xiàn)在會是什么樣子。"
1988年3月,61歲的楊善洲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休,婉拒了時任省委書記普朝柱勸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請,執(zhí)意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施甸縣種樹。20多年過去了,曾經(jīng)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完全變了模樣:森林郁郁蔥蔥,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鳴燕歌……
一位地委書記,為何退休后選擇到異常艱苦的地方去種樹?植樹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zhàn)?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讓夕陽人生散發(fā)出炫目的光彩?
二、給鄉(xiāng)親的承諾總得兌現(xiàn)
擔任地委領導期間,有鄉(xiāng)親不止一次找上門,讓我為家鄉(xiāng)辦點事情。我是保山地區(qū)的書記,哪能光想著自己的家鄉(xiāng),但畢竟心里過意不去呀,是家鄉(xiāng)養(yǎng)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們承諾,等退休后,一定幫家鄉(xiāng)辦點實事。關于種樹,年逾八旬的楊善洲這樣解釋。
為了實現(xiàn)“幫家鄉(xiāng)辦點實事”的承諾,楊善洲把目光鎖定在施甸縣城東南44公里處的大亮山。楊善洲的家鄉(xiāng)就在大亮山腳下的姚關鎮(zhèn)陡坡村,兒時,母親常帶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藥等到集市上賣。原來這里林木參天,當年大煉鋼鐵時大量砍伐樹木,后來當?shù)刎毨мr(nóng)民又大規(guī)模毀林開荒,原本翠綠的大亮山變得山禿水枯,生態(tài)遭到嚴重破壞,周邊十幾個村寨陷入了“一人種一畝,三畝吃不飽”的困難境地。“再這么下去,子孫后代的日子可怎么過?”楊善洲憂心忡忡。
退休前,楊善洲到大亮山實地考察,家鄉(xiāng)的人聽說他要回來種樹就勸他:“你到別處去種吧,這地方連野櫻桃樹和杞木樹都不長。”然而,他還是來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帶著一顆赤子之心回來了。退休當天,楊善洲背起鋪蓋,趕到了離大亮山最近的黃泥溝。翌日,大亮山國社聯(lián)營林場正式掛牌成立,那天,他們?nèi)颂赳R馱把糧食、行李搬到離公路14公里遠的打水桿坪子,臨時搭建了一個簡易棚安營扎寨。深夜,狂風四起,棚子被掀翻,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幾個人只好鉆到馬鞍下,躲過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就這樣,楊善洲帶著縣里抽調的幾個同志開始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
很多年之后,人們都還記得楊善洲初上大亮山時的情景。那時他住在用樹杈搭起的窩棚里,腳上穿著草鞋,儼然是一個放牧的老人。后來,得益于省里的資金支持,林場終于蓋了一排簡易的油毛氈房,楊善洲和工人們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當他們用磚瓦平房取代油毛氈房時,破敗不堪的油毛氈房已被四周的綠蔭所掩蓋。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給樹修枝時,楊善洲不幸踩著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執(zhí)意爬上了大亮山。從此,他再也離不開拐杖了。
2009年4月,楊善洲把自己用20年時間辛苦創(chuàng)辦的大亮山林場的經(jīng)營管理權,正式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林業(yè)局。有人算過一筆賬:大亮山林場共占地7.2萬畝,其中5.8萬畝華山松中有3萬畝已郁閉成林,按1畝地種200棵樹,一棵樹按最低價30元計算,大亮山林場的活立木蓄積量價值已經(jīng)超過3億元。
這就是一位老地委書記幫家鄉(xiāng)辦的實事。
三、沒錢買苗木,只好去街上撿果核
在楊善洲最早種樹的山坡上,我們看到了一些造型優(yōu)美的大樹,很像巨型盆景。盆景要是能長這么大就好了。我和當?shù)匦麄鞑康耐鹃_玩笑說。算你說對了,這些樹還真是盆景移栽過來的。他們應道。啊?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變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樹苗,可沒有資金去哪弄樹苗呢?楊善洲可謂絞盡了腦汁。很長一段時間里,他每天和林工們帶上工具,到處尋找樹苗。樹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時種下的幾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種到大亮山上。這些原來擺放在家里的雪松、白梅、銀杏,從此在山上盡情地汲取雨露和養(yǎng)分,自由自在地生長,如今這些庭院花木都已經(jīng)成為挺拔的大樹,成為裝點大亮山的一抹別致的色彩。
最讓人震撼的還不是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楊善洲從街上撿回來的果核,如今已經(jīng)成長為一大—片繁茂的樹林。
當時沒錢買苗木,怎么辦呢,只好去街上撿果核。拄著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種樹的地方,楊善洲指著一大—片林子說。在資金極其短缺的創(chuàng)業(yè)之初,撿果核育苗栽種成為楊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徑。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馬路上撿別人隨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裝好,積少成多后便用馬馱到山上。
原地委書記到大街上撿別人扔掉的果核,這在當時成為轟動保山地區(qū)的新聞?墒菞钌浦薏辉诤,林場資金緊,省一個是一個。“可你是地委書記啊,在大街上撿別人吃剩的果核,大家會怎么想?”有人開導他。那是他們的事,不花錢就能弄到種子,我覺得沒有什么不好。他說。一次在街上撿果核時,楊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小伙子的自行車上,小伙子大發(fā)雷霆,沖著老人破口大罵。旁邊有人趕緊過來把小伙子拉到一邊,告訴他那位老人就是原來的地委書記。小伙子頓時傻了,他怎么都不會想到這個毫不起眼的在他看來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會當過那么大的官。楊善洲卻絲毫不理會旁邊發(fā)生的一切,依然低著頭自顧自地撿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陽花市是保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節(jié)。每每這個時候,楊善洲就會發(fā)動全場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撿果核。如今一個個小小的果核,都已在歲月輪回中演變成為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果樹。
“正是因為有老書記帶著干,我們才能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一步步挺了過來!绷謭龅墓と苏f。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楊善洲頭發(fā)只是灰黑,如今卻已滿頭飄雪……
四、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大亮山林場帶給當?shù)厝罕姷暮锰庪S著時間推移逐漸顯現(xiàn)和顯著起來。創(chuàng)辦林場之初,省林業(yè)廳、財政廳給大亮山林場撥付了100多萬元,對楊善洲造林之舉給予支持。當時,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慎重考慮后,楊善洲用這筆錢在大亮山修了一條18公里的林區(qū)公路,架起了5公里長的高壓線,蓋了一排簡易的油毛氈房,并擠出7萬元為附近的四平寨通了電。通路、通電為植樹造林奠定了基礎,也大大推動了當?shù)厝罕姲l(fā)展生產(chǎn)、改善生活。
大亮山林場最顯著的社會效益表現(xiàn)在有效解決了當?shù)厝罕姷娜诵箫嬎y題。場長董繼軍告訴我們:"林場現(xiàn)在承擔著3個鄉(xiāng)鎮(zhèn)11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2.5萬人的飲水供給任務和兩個糖廠的蔗區(qū)灌溉任務。"
我們來到了距離大亮山林場20多公里的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楊善洲就出生在這里。"新中國成立前,因為飲水太困難,這里的村民婚喪嫁娶,用水都要納入人情簿子。"老書記說?墒牵呒掖畱艉,我實在難以相信這個地方曾經(jīng)飲水困難到那種程度,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各家各戶都通了自來水管,擰開開關就有清泉汩汩流出。
大亮山林場采取的是"國社合作"營運模式,即由村社集體為單位出林地,由國家進行植樹造林,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利潤按一定比例雙方分成。"這些年,大亮山林場都只是進行撫育型間伐,帶給當?shù)乩习傩盏慕?jīng)濟效益不是很明顯。2006年到2008年,林場共支付給村集體4萬多元的分紅。"董繼軍說。2006年,林場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廠,加工撫育間伐的林材。到2008年3年間,林場共支付給當?shù)卮迕耖g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勞務費超過了36萬元。
不久前,施甸縣政府用大亮山林場做抵押,貸款1.7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其中1億元已經(jīng)支付到位。
發(fā)端于大亮山林場的植樹造林熱情還波及到了更廣的范圍:"這些年,感覺整個施甸縣的植樹造林熱情都在上漲。"穿行在林—海中,縣委宣傳部的同志感慨地說。我們從林業(yè)部門了解到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1988年施甸縣的森林覆蓋率為17.1%,2009年提高到了44.8%。
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接受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96年,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fā)特別貢獻獎,并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
"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群眾辦實事。"楊善洲說,"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著幫老百姓辦,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楊善洲有3個女兒:大女兒至今務農(nóng);二女兒在縣城當小學教師;33歲的小女兒楊惠琴是保山煙草公司的普通員工。楊惠琴對父親的記憶是:小時候總是很晚回家,第二天早早就走了……“但是我們?nèi)叶季磹鄹赣H,知道他全心全意投入了工作”
楊善洲說:“愧對我的妻子和女兒。∵^去長期在區(qū)、縣、地崗位上工作,沒有顧得上家里,沒有盡到做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欠下了永遠還不清的債,F(xiàn)在,我每月的工資,主要都給她們。我也抽出一些時間關心她們!
楊善洲的妻子張玉珍至今還是鄉(xiāng)間農(nóng)婦。15年前我訪問過他們家,常年辛苦的田間勞作使妻子比楊善洲顯老。那時楊善洲就告訴我,妻子“農(nóng)轉非”的報告都被他“壓住了”。因為手下有不少局長、處長的妻子還沒轉,地委書記的妻子就不應該先轉。
在向楊善洲老書記事跡學習中,我認為作為一名干部職工,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首先要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農(nóng)業(yè)工作是立足農(nóng)業(yè)、面對農(nóng)村、服務農(nóng)民,就應該圍繞農(nóng)村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確定自己的定位,搭建黨委政府與農(nóng)民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的橋梁,努力成為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每一位同志要安于平凡,淡泊名利,它的平凡才能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事跡,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認真負責,必須像楊善洲一樣,在一行,愛一行,用平凡的工作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其次要像楊善洲一樣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展示著一個新時期農(nóng)業(yè)工作者崇高的價值取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fā)揚“扁擔精神”,強化為三農(nóng)服務的宗旨意識,真心實意、一心一意地為農(nóng)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才能無愧于人民對我們的殷切希望。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7
近期,市委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連續(xù)三期刊發(fā)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不退志,堅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鄉(xiāng)植樹造林的感人事跡,我仔細讀完了近萬字的先進事跡介紹,每一個故事情節(jié)都令我感受至深,一位無私奉獻、清正廉潔老地委書記的偉大光輝形象毅然樹立在我的面前,另人肅然起敬。
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一個執(zhí)著的人,一個無私的人,一個堅持一輩子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的人;
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一個一身正氣問心無愧的人。
這就是我眼中的楊善洲。
造的是樹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楊善洲1988年退休,之前是保山地委書記,退休后,他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甘當一名普普通通的義務植樹者,帶領地方群眾植樹造林。他努力克服無資金、無種苗等困難,一心撲在造林事業(yè)上,從未間斷過,從未放棄過,一干就是22年。一個人退休后植樹造林也許并不鮮見,但一個地委書記退休后22年不間斷植樹造林,備受感動的是他能夠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貢獻的人。在造林過程中,他不是指揮家,而是除了當好策劃人以外,和普通群眾一樣,一起扛樹苗、種樹苗,搭帳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勞動。楊善洲一心為民、不計報酬、終生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堅定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執(zhí)著信念,留下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卓然風范和浩然正氣,留給后人一種由衷敬佩,更是一種激勇奮進、艱苦奮斗的精神動力和淡泊名利、大公無私的精神榜樣。
靠的是黨性,收獲的是寶貴財富。共產(chǎn)黨人最講黨性、最講認真,楊善洲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fā)揮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正是這樣,他能夠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22年,這其中不知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吃住在山上,用著十分簡陋的生活用品,硬是靠著執(zhí)著、頑強、勤奮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一番事業(yè)。據(jù)統(tǒng)計,他在大亮山已建成林地總面積5.6萬畝,林場經(jīng)濟價值達到3億元。楊善洲將自己辛苦創(chuàng)辦的林場無償上交國家。移交林場時,他不沾林場一點好處,不帶走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觀的綠色存款,留下了寶貴的經(jīng)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楊善洲正是靠著堅定的黨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質,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創(chuàng)造出了寶貴物質財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上攵灰獔远ㄐ拍,講求黨性,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沒有創(chuàng)造不了的奇跡,沒有實現(xiàn)不了的目標。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深入學習楊善洲精神,只有堅定理想信念,發(fā)揚務實執(zhí)著精神,才能把我們的工作任務完成好。
樹的`是榜樣,塑造的是廉政典范。楊善洲是我黨培養(yǎng)的一位地廳級領導干部,其在位時可謂有權有勢,但他沒有以權謀私、以勢欺人,而是視百姓為親人,一心為民辦事;不在其位時他扎根大山植樹造林,了卻為當?shù)厝罕娮鲆稽c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主動發(fā)揮余熱,為地方和國家創(chuàng)造出寶貴財富。楊善洲一生兩袖清風、清正廉潔,他不為妻子轉城鎮(zhèn)戶口,不讓女兒進城工作,退休時幾乎沒有存款,并且把自已所有的積蓄、工資都投入到林場建設中去。林場見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資,還將自己親手建設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上交國家,他至高無尚的品質是全黨全社會的榜樣,一定要廣泛深入開展學習活動。楊善洲的精神,沒有任何渲染,是一種樸素的情懷,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人生追求,他回答了過去參加革命是為什么,現(xiàn)在當干部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留點什么的問題,與當今社會腐敗干部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是對那些貪圖享受、與民爭利,自私自利、貪贓枉法現(xiàn)象的丑化。我們要以楊善洲精神為榜樣,教育引導好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名利觀、權力觀、政績觀,能夠真正用一顆赤誠的心投入到火熱的事業(yè)中去,清正廉潔、無私奉獻,多為人民群眾謀幸福。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8
省發(fā)改委離退休干部在討論中紛紛表示,學習楊善洲同志要緊密結合“爭先創(chuàng)優(yōu)”和“四幫四促”活動,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牢固樹立黨員先進性意識和黨員時代要求,不斷加強黨性修養(yǎng),提高思想覺悟,自覺為黨和人民事業(yè)共獻光和熱。
貴陽市3700余名離退休干部和工作人員集中收看25日晚7時《新聞聯(lián)播》和26日下午2時30分《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實況》,結合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開展學習討論。市遠程教育辦公室刻錄了140張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教育光碟課件,下發(fā)各單位和老同志,確保學習覆蓋每一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和每一名離退休干部。
遵義市250多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和15000多名離退休干部黨員收看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現(xiàn)場報告會。結合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開展學習討論,組織干部職工和老干部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深化學習先進的思想認識,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服務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信心和決心。
安順市委離退局工作人員,決心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大力弘揚無私奉獻精神,自覺抵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腐朽思想侵蝕,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干事,踏踏實實做人,以實際行動當好老同志服務員。
黔南州委離退局干部職工暢議,要學習楊善洲的高尚情操,淡泊名利,廉潔奉公,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立足本職,從小事做起,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扎實的工作作風,努力完成老干部工作任務。
畢節(jié)地區(qū)號召干部職工學習楊善洲同志堅定理想信念、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立足艱苦環(huán)境,爭當黨委、政府放心、老同志滿意的好干部。
楊善洲同志恪守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在銅仁地區(qū)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部門引起了熱烈反響,是各社區(qū)、休閑廣場、活動中心、居民院所、農(nóng)村等地談論最多的話題。結合“三個建設年”暨“四幫四促”活動和爭做“四好老干部”活動,地直部門110名老干部志愿做起了黨委政府的信息員,幫助政府招商引線搭橋。300多名縣(市、特區(qū))老干部,深入工業(yè)園區(qū)、重點工程工地開展監(jiān)督調研。
湄潭縣委離退局下載楊善洲同志錄相資料組織學習。黨員干部職工決心工作中認真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心系群眾,轉變作風,努力為老同志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思南縣委離退局組織身體較好老干部集中觀看學習,電話通知家住外地的老干部按時收看,網(wǎng)上搜集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材料并分別送到老干部家中。組織座談交流觀后感想等,在老同志和工作人員中掀起了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的良好氛圍。
金沙縣老黨員王達金在發(fā)言中感慨地說:“過去一直覺得自己做得很不錯,和楊善洲一比,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差得很遠!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06-24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04-08
學習楊善洲精神心得體會08-05
(集合)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07-24
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10-05
《楊善洲》心得體會10-18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15篇04-20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15篇)05-05
楊善洲精神學習心得08-30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