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個人所得稅法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個人所得稅法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過這次個人所得稅的內訓學習,了解了我們個人所得薪金的形式和組成,知道了我們所得薪金的組成中哪些需要繳稅,哪些不需要繳稅,繳稅具體繳多少。同時也認識了企業(yè)發(fā)放薪資的多樣化與節(jié)省我們員工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聯系。以下是具體的學習內容總結:
一、員工的薪金所得組成:
員工的薪金是由工資收入、獎金、補貼以及其他組成。
二、薪酬與個人所得稅的制約:
薪酬水平低,員工個人所得稅少,但企業(yè)繳納所得稅多;薪酬水平高,員工個人所得稅多,但企業(yè)繳納所得稅少。
薪酬構成多樣化,可以使我們獲得不繳稅、少繳稅的利益。比如,按月均衡發(fā)放工資,給我們繳納充足的社保,增加不繳稅的津貼、補貼和福利待遇等。工資按月均衡發(fā)放,能使我們少交或者不交個人所得稅。
工資收入福利化或轉為企業(yè)經營費用,將我們個人的部分應稅收入轉化為企業(yè)的經營費用,且可以在繳納所得稅前扣除,以各種補貼的方式保證我們的實際工資水平和生活水平,從而避免了很多補貼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三、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和少繳措施:
工資納稅金額計算:(每月收入額-3500元或者48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年終獎納稅金額計算: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1、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年終獎獎金個人所得稅減少方法:低收入者,企業(yè)可事先估計職工一年的全部收入,按月均攤發(fā)放,超過全年免征額的部分年底以年終獎或績效工資的名義發(fā)放。中高收入者,企業(yè)在設計薪酬結構時,估計其全年的總收入,大致一半放到工資里按月均衡發(fā)放、另一半放到年終獎里發(fā)放,其全年的收入就被分解為工資和年終獎兩大部分單獨納稅,而且每部分收入都可以除以12個月,按照月工資或月獎金水平確定適用稅率,這樣分配一定能降低中高收入者的適用稅率。
綜上所述,我們很清楚的知道員工的個人所得中哪些是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哪些是我們可以避開繳納個人所得稅。由于我國的稅收政策的不完善,導致我們上繳的稅收不能有效地服務于人民,所以我們應該盡量合理的避開繳納過多的個人所得稅,盡量減少資金的流失。
【學習個人所得稅法心得】相關文章:
學習個人理財心得10-31
學習個人理財心得01-09
新課標學習個人心得01-14
英語學習個人心得04-10
消防學習個人心得04-24
個人培訓學習心得05-12
聽課學習個人心得07-19
個人聽課學習心得09-29
個人培訓學習心得10-06
個人學習化妝心得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