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3篇【精華】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yōu)秀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1
課題名稱:家
活動過程: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掌握兒歌的結(jié)構(gòu)特點。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勵幼兒根據(jù)兒歌提供的線索,嘗試初步創(chuàng)編兒歌的興趣。
準備:
1、背景圖
2、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每人一個
3、天空、樹林、草地、河水、幼兒園
過程:引入主題
1、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朋友
2、 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3、 對了你們說對了
4、 現(xiàn)在就讓我們這些好朋友起一做個游戲吧。
5、 你們玩完樂也累了
6、 現(xiàn)在聽音樂找到自己的家。教兒歌
7、 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 現(xiàn)在我們幫助他們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嗎?
9、 教師提問?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茂密的樹林是誰的家?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紅紅的花朵是誰的家?美麗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10、 幼兒看圖分組說
11、 幼兒看圖連貫的集體說
讓幼兒充分想象,創(chuàng)編兒歌
1、你們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請你們在動腦筋想一想,藍藍的天空還是誰的家茂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綠綠的草地還是誰的家?清清的河水還是誰的家?紅紅的花朵還是誰的家?美麗的幼兒園還是誰的家?
2、明天我們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說給小朋友聽,我們一起再來做個游戲吧。
教學設計方案2
一、課件聲像導入課堂
1、課前課件展示徐秀娟及其丹頂鶴的圖片,并播放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上課問好后,提問學生是否知道這首歌,是否知道為救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而犧牲在黃海灘涂的姑娘徐秀娟。
2、教師講述:這是一位愛鳥的姑娘,她17歲那年隨父親在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qū)當臨時工,僅用三天時間就識別了所有鶴的生年、編號,把不同年月、不同種類、不同脾性的鶴兒分類圍圈起來。1986年,她剛從東北林業(yè)大學深造結(jié)束,就接到鹽城自然保護區(qū)的聘請,到這里開展越冬地鶴類馴養(yǎng)繁殖與研究工作。僅僅一年之后,這位來自東北的姑娘失蹤了,她為了救護失蹤的丹頂鶴黎明沉入河底,永遠地失蹤了……但是,她對丹頂鶴的關(guān)愛,對鳥類的熱愛以及無私的自我犧牲精神卻永留人們心田,這首《一個真實的故事》就凄婉地訴說著一位化鶴歸來的美麗精靈……
3、導入課文:就是這位徐秀娟,在鹽城工作期間,創(chuàng)作了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灰椋鳥》,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xx。徐秀娟對鳥類的熱愛盡在其間。
二、設疑對話初讀課文
1、解題感知灰椋鳥的樣子: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會說話的鳥兒?八哥,就屬于椋鳥的一種,椋,古書中所講的一種木質(zhì)堅硬的樹,叫椋子木,所以用木字旁。在我們鹽城呢,多的是灰椋鳥,大家知道,為什么叫灰椋鳥呢?你從哪兒知道的?給大家讀一讀,大家集體讀,(課件展示)這就是灰椋鳥的'……(樣子)
2、感受灰椋鳥的愛叫:這種椋鳥會不會說話?但它也有一個跟嘴巴有關(guān)的突出的特點,大家知道不?能不能把它愛叫的句子找出來給大家讀一讀?(課件出示相關(guān)語句)同學們集體讀一讀。
3、設疑提示xx重點:現(xiàn)在老師有一個疑問,想請大家給老師解決一下,既然灰椋鳥灰不溜秋黑乎乎的,有什么寫頭?如果一下還有困難,不妨……(作讀書狀)這時候采用默讀的方式比較好,靜思默想其義自現(xiàn)。(歸林壯觀,入林熱鬧)那些內(nèi)容描寫了壯觀和熱鬧的場面?(課件出示相關(guān)語句和圖片,引導觀察和集體朗讀,注意相機為橢、棲、喧進行正音、辨形)
4、提問:現(xiàn)在,能不能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注意要簡潔。思考一下再回答。
三、理清明暗兩條線索
1、分段:讀到這個份上,大家知道課文可以分為幾段?每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尋找心理線:作者喜愛灰椋鳥嗎?是啊,老師多問了,不喜歡會寫嗎?那么,課文中有沒有明顯的詞語寫出了作者對灰椋鳥感情的變化?(有什么好看的呢?再也忍不住了,果然,情不自禁地歡呼)
四、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1、默寫本課生字詞;
2、熟讀課文;
3、你最喜歡哪些寫鳥的句子?先抄下來,再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教學設計方案3
教材分析:
1、認識古詩生字,指導書寫“蓑”,準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并能背誦。
2、通過注釋,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感知詩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大意。
3、通過對詩歌的感受、體驗詩歌中所表達的童樂、童趣,感悟詩人的心。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生字,指導書寫“蓑”,準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并能背誦。
2、通過注釋,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感知詩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大意。
3、通過對詩歌的感受、體驗詩歌中所表達的童樂、童趣,感悟詩人的心。
重點難點:
能通過讀、想象,體驗詩歌的境界。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詩人導入,整體感知
1、導入: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兩位詩人(板書:呂巖、楊萬里)。呂巖,我們對他很陌生;楊萬里呢?(引導背誦楊萬里的小詩)?磥泶蠹液苁煜に鼈兞。但是老師要說,看似陌生的詩人,其實我們早已耳聞他的大名;看似熟悉的楊萬里,但我們并未真正走進他的內(nèi)心。相信嗎?不信,等我們認真學完它們的古詩,你一定會恍然大悟。
2、你們說,怎么學?(讀準-〉讀懂-〉讀出感受)。請同學們慢慢地,認真、仔細地將這兩首詩讀三遍以上。(老師板書課題)
3、誰有勇氣單獨為大家朗讀這兩首詩。(評價、正音。指導書寫“蓑”字:手和老師一起書空,默記5秒鐘)
4、故事讀正確,讀通了,我們還應該爭取把詩歌--(讀懂)。請大家借助注釋,理解故事的大意。同學們可以單獨思考,也可以前后左右相互提醒學習,還可以詢問老師。
5、學生說故事大意,老師糾正。
6、從剛才同學對故事的理解,你能發(fā)現(xiàn)這兩首詩有很多共同點嗎?
。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
。2)、都是表達一種愉快的心情。
。3)、都表達了詩人向往孩童生活的閑適。
。▽W生如果說不全:老師相信同學們學完他們的兩首古詩,一定還會有更多地發(fā)現(xiàn))
。ǘ男蜗笕胧,教學《牧童》
1、讓我們先來認識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電視動畫片中看過牧童嗎?你印象中的牧童是怎樣的?
2、讓我們認真地讀,沒讀懂,細細體會,你一定會從詩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
3、大家說你從古詩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預設一]: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1)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牧童?
。憧此龘沃《瞧,一路歸來,吃飽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趟,有清風明月為伴)
。2)這樣的生活真是--?(板書:悠閑、自在、無拘無束)
(3)請同學們想象一下,牧童會是怎樣歸來呢?(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
。4)如此悠閑、自在、輕松的牧童,誰能將他讀出來?(指導朗讀,范讀)
[預設二]: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1)你能給我們描述一下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ㄔ谝黄[蘢的廣闊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爾吹出幾聲清脆的笛聲,好不自在)
(2)那是一片怎樣的原野?
(“鋪”:著一“鋪”字,讓我們想起眼前綠草蔥蘢,一片生機。
“六七里”:眼前是無限寬闊的原野。隨身一躺,都似乎躺進了大自然的懷抱。
。3)你能讀出這樣的原野嗎?
(4)眼前綠草茵茵,我們耳畔似乎又聽到什么?
(清脆悅耳歡快牧童的笛聲。你是從哪個字中,聽到了這樣的笛聲。) “弄”:逗弄的意思?鞓返哪镣抵茡P的笛聲。同學們,張開我們想象的翅膀,聽著晚風中傳來的牧笛聲(音樂《牧童短笛》)或許,他剛一吹氣,老牛便張起頭看著牧童;或許,不遠處傳來了更有遠的牧童聲,或許老牛一聽著笛聲,便……或許……
4、眼前綠草茵茵,耳畔牧笛聲聲;白日老牛牧笛為友,晚上清風明月為伴,真如世外桃園的生活。在這樣的懷抱中的牧童,是怎樣的牧童?
(板書:童樂)你能讀出這樣的快樂嗎?
5、你向往這樣的生活嗎?讀出你的向往。
6、呂巖又為何要寫這樣的牧童呢?(展開呂巖小傳)你知道了些什么?
7、總結(jié):生于兵荒馬亂的呂洞賓更渴望能過上這樣安悠、快樂的生活。誰能讀出這種渴望。
。ㄈ、從場景入手,學習《舟過安仁》
1、牧童在清風明月下安然入睡,讓我們目光跟隨楊萬里。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過安仁,看到了什么?
。ㄕn件: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你看到了什么)
2、看到這樣的一幕,假如此時你也和楊萬里立于船上,心中會發(fā)出怎樣的疑問?
3、詩人也和我們一樣百思不解,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大白天撐著一把雨傘,撐篙、船槳葉放在船上。忽然,他明白了,他--(恍然大悟),原來是用傘使風,讓船前進,你是從哪里讀出了詩人的恍然大悟?--怪生(理解“怪生”)來,誰能讀出這樣的恍然大悟?(知道朗讀)
4、請同學們想象:假如是你,假如你便是楊萬里,恍然大悟,你會是怎樣的表情?(體驗詩人情緒--〉引出童趣)
5、小結(jié):一個“怪生”讓我們看出了詩人的恍然大悟,還讓我們看到兩個有趣的孩童,更讓我們看到了詩人對孩童的喜愛之情。
6、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愛的詩人,誰能用你的讀書聲,傳遞給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呢?
7、拓展:詩人楊萬里,還寫過其他描寫孩童的詩篇呢。請同學們讀讀這幾首詩,再看看我們今天學的詩歌(輕音樂起),結(jié)合起來,你能見到詩人一顆怎樣的心?(喜愛兒童,未泯的童心)
8、總結(jié):詩人楊萬里就是這樣一位對孩童充滿喜愛之情,童心未泯的大詩人。楊萬里還寫了許多其他的田園雜詩,每一首詩的背后,我們都能見到詩人深藏的美好的心。
四、詩人結(jié)尾,兩手整合。
1、現(xiàn)在我們在讀這兩首詩(老師范讀),你發(fā)現(xiàn)他們還有什么共同點? 2、陌生的詩人:呂巖,其實我們早已認識,今天更讓我們看到了呂巖對悠閑、安定生活的向往。熟悉的詩人:楊萬里,之前我們并沒真正走進他的內(nèi)心,今天讓我們看到了他那顆未泯的童心。千百年前的詩人,今天依然呈現(xiàn)他們那么美好的心,讓我們懷著對詩人的崇敬,齊讀一遍,老師引讀。你們愿意了解更多的詩人嗎?那就去讀更多的詩,是個給我們指明了一條走進詩人內(nèi)心的路。
第二課時
清平樂村居
課前預熱
1、同學們,你在農(nóng)村生活過嗎?
2、和城里相比,有什么特別的感受?
一、導入
1、時光如水,歲月如流,今天讓我們一起慢慢回頭,走進南宋詞人辛棄疾筆下的田園,去品味那個時代的鄉(xiāng)村生活------一起讀:《清平樂?村居》。
2、自己讀一讀這首詞,看看和我們平時所學的詩有什么不一樣?(讀)
交流:(詞牌名上下片押韻長短句)
二、初讀
1、打開課本,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流利,爭取讀得有感情。
2、誰來讀一讀。(1-2人)
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再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哪些詞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學生自由讀。
(2)交流:我們來交流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A翁媼:根據(jù)字形就能猜測它的意思。
在這首詞里,老爺爺和老奶奶的關(guān)系是?(夫妻)所以,在這首詞里“翁媼”的意思是?(一對年老的夫妻)
相媚好:你認為呢?
吳音:吳的地方話!
醉:知道意思嗎?可能是誰喝醉了?你們認為呢?
無賴:調(diào)皮的樣子。
臥剝:誰知道?(躺、趴)
詞語的意思你們都讀懂了,這首詞你們讀懂了嗎?誰來說一說。
三、品讀。
過渡:剛才有同學提到了“相媚好”,老師還有更深的思考:詞中說到“茅檐低小”,足以看出生活的清貧,可為什么他們還這么“相媚好”呢?
。ㄒ唬┳杂勺x:自己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個問題。
。ǘ┙涣鳎海ǜ形虼髢、中兒的勤勞孝順)
這個問題讀懂了嗎?誰來說一說。
1、學生發(fā)言:我覺得兒子勤勞孝順,他們才相媚好。
2、你是從哪兒讀懂的?
出示: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3、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兒子正在鋤草,他覺得父母年紀大了,想盡孝心,體諒父母。(誰來補充的?你認為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二兒子正在織雞籠雖然沒有哥哥力氣大,能干,但也很盡力。
4、小結(jié):夫妻倆看著勤勞能干的大兒、中兒,心中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年幼的小兒也讓他們喜歡嗎?
(三)感悟小兒調(diào)皮可愛。
1、你是從哪兒讀懂的?點擊“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2、為什么喜歡?(小兒子調(diào)皮可愛)
3、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哪些地方寫出了小兒的調(diào)皮可愛?
無賴:a一般情況下“無賴”是指什么樣的人呢?(蠻不講理游手好閑)
b在課文中是這個意思嗎?
C從“無賴”這個詞你讀懂了什么?(老夫婦對小兒特別喜歡,是對小兒的愛稱)
a“臥”可能是什么姿勢?(躺趴)
b從“臥”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天真可愛調(diào)皮可愛)
C練習說話:看看圖,想象一下小兒頑皮的樣兒,可以自己說一說,好可以同桌討論討論。
4指導朗讀:小兒頑皮的樣兒該怎么讀出來呢?
。1)聽老師讀一讀?
。2)你覺得老師哪些詞讀得好呢?(好在哪兒)
(3)誰能讀出小兒的頑皮?
小結(jié)過渡:大兒、中兒勤勞孝順,小兒調(diào)皮可愛,難怪他們“醉里吳音相媚好”
過渡:還有什么原因讓他們相媚好呢?(再讀讀課文,想一想)
。ㄋ模└形蚓懊
1、生回答: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這兒的景色很美。
2、你從哪兒讀懂的?
3、誰來讀讀這句話:[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4、從青青草你讀懂了什么?(草青草茂盛生機勃勃)
5、他們就生活在這樣優(yōu)美的山村,你能按順序說說這鄉(xiāng)村的美景嗎?(可以由遠到近,也可以由近到遠)
A自由練說
B指名說
6、指導朗讀:這么美的風景,真是如詩如畫呀!你能讀好嗎?
指名讀。(草真青。。
7、小結(jié):瞧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農(nóng)村真是自有一番樂趣呀。
那就讓我們走進畫中,聽他們聊聊吧!
。ㄎ澹└形颍鹤砝飬且粝嗝暮,白發(fā)誰家翁媼。
1、自己讀一讀,想一想,你仿佛聽到老兩口在說什么?
2、自己說一說,然后同桌討論討論
3、交流:(假如你是老爺爺、老奶奶,你會說什么?)
4、小結(jié):鄉(xiāng)村的景色如此優(yōu)美,農(nóng)家的生活如此幸福,真令人陶醉呀!
5、指導朗讀:女生齊讀,男生齊讀。
四、感情朗讀全文。
1、喜歡這首詞嗎?自己練習讀一讀,注意把感情讀出來。
2、老師讀上闋,誰來讀下闋。
3、還有誰愿意讀的?你讀上闋,老師讀下闋。
4、回過頭來,我們來看看作者的生平:
出示: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南宋愛國詞人。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即歸南宋。任地方官期間,表現(xiàn)出非凡的軍事和政治才干,可是卻受到朝廷當權(quán)者忌恨,被罷職,閑居在信州上饒(今江西省上饒市)前后近20年,中間雖短期出任福建安撫使等職,但很快就被罷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勢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辭世。
教案設計
。1)這樣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飽受了打擊,而如今還要面對晚年的凄涼和寂寞。當他看到眼前這一農(nóng)家的生活時,他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2)羨慕有多深,憂愁就有多深,面對如此美景,詩人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讓我們在靜靜地聆聽中走進他的憂愁,讀懂他的向往。
5、配樂吟唱。
五拓展積累
1、像這樣清新的詩,辛棄疾還寫過不少。辛棄疾一生寫過600多首詞。你讀過他的哪些詞?
2、學生推薦
宋詞歷來和唐詩并稱雙絕。每首宋詞都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課后,找來宋詞讀讀,感受中國古代文學的魅力。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guān)文章:
教學的設計方案06-14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07-04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07-05
教學設計方案12-07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8-30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2-11
美術(shù)教學設計方案07-11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7-0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7-07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