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服裝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無論你從事什么樣的技術工作,其最終目的的是服務滿足于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服裝結構設計技術工作更是如此。只有技術是,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這樣的技術工作才能更好的滿足人的生活需要,才能稱得上是有效的技術。服裝結構設計也不例外,因為他與人的身體,生活環(huán)境,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如果脫離了人的服裝,就好比無根的大樹,沒有了生命力或活力。
在我從事服裝工作以來,不斷在學習,來解決一些技術上的問題,起初學面制版,后來發(fā)展學習了CAD制版,隨著人們對造型求新求異的追求。又開始學習了立體裁剪,在我學習這樣和那樣的方法之后,體會到不管你是用什么原型、工具、方法、理念、立裁都離不開人。作為核心的人,具有形態(tài)、運動機構、生理、心理四個因子,這些因子常常是其他要素的橋梁,起到了促進服裝造型的作用,在工作中我們時常會宛如空氣一樣忽略這些因子。
總之服裝設計就是充分考慮上述的條件的各個要素,特別是材料等要素有機的結合,匯總,要設計的服裝。為什么在總結的一開始,我不斷強調人體知識的重要性,是因為我在工作中遇到過很多技術問題,其中有兩個問題困惑了我很長時間。
1、袖子、運動或造型。
2、牛仔褲、運動和合體的關系,最終的根源是因為在操作過程中忽略了人體這一重要的靜態(tài)、動態(tài)因素。
在工作中遇到的
1、袖子問題的活動量的不夠
2、袖型不夠顯瘦偏后。原因是對手臂自然下垂的形狀的誤區(qū)。
1、袖子的活動與服裝的整體關系。
前后袖籠肩1/3是衣服的貼合部份,以下部份是需要考慮活動量的。
2、肘關節(jié)處彎曲產生的活動量,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要先了解下袖子自然下垂的問題
一、上肢與體型的關系。
二、視覺上的問題。
三、與運動關系。
1、上肢與體型的關系,人的體型一般分為反身體型和弓身體型這兩種體型中根本區(qū)別在于手臂根的位置不同,反身體型靠背側,弓身體型靠胸側,確定里袖子下垂狀態(tài),主要是手腕與體干的相對位置,也就是大腿前側和手腕前端的距離,這是最清楚也是最實用的標志。
2、視覺上的問題,如果袖子平行于垂直方向安裝,袖子會看起來會偏后,這是常見的的問題,裸露上肢即同樣下垂狀態(tài),看起來并不如袖子那樣偏后。這是因為上肢有曲勢這一現(xiàn)象有必要把袖子“前裝”(袖子靠向大腿部前側,以避免這種錯覺)
3、與運動功能的關系,從上肢帶和上肢的結構看。
袖子的運動范圍分為兩個部分考慮
1、排除阻礙,上肢向前方活動的因素。
2、增加后袖肘的長度或減短前肘的長度滿足于肘關節(jié)袋運動,從而達到松量均勻,衣身平衡。
調節(jié)具有美,功能又具有運動的袖子必須是由前面解阻,后面袖山弧度鼓起的曲線所構成的,袖子的安裝角度和袖子的修正,正好運用這一原理。(見表:所示)
二、牛仔褲的合體和運動量的解決
1、合體牛仔褲的材料選擇需要微彈面料,才能塑造具有美和舒適的板型。
2、臀圍尺寸比M碼正常臀圍—1—2cm(根據(jù)面料而定)
3、調節(jié)開角度,滿足運動量(牛仔褲的開角度最大,活動量也最大)
4、側縫重心位置的準確性(決定褲子是否具有美的效果,及褲子穿起后是否平穩(wěn))是非常重要的一條線。
5、開角度調整。
一、增加前后困勢
二、挺縫線側移,從而滿足人體活動量達到滿意的活動量。
無論解決服裝的什么問題都不能孤立的看待問題,要用整體觀察的方法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服裝的核心的核心是人,千萬不要脫離人的軌道,會導致技術脫軌,達不到消費者真正滿意的產品,也就沒有完成技術的目的。
【服裝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服裝采購工作總結11-30
服裝月工作總結02-27
服裝導購工作總結03-26
服裝導購的工作總結04-08
服裝工作總結02-16
服裝qc工作總結04-25
服裝營銷工作總結04-23
服裝銷售工作總結(精選)07-27
服裝銷售工作總結06-14
(經(jīng)典)服裝銷售工作總結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