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池塘》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池塘》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池塘》教學反思1
《小池塘》一課,是一篇寫景的散文,描寫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眼睛,映出五彩繽紛的世界,給人以生動形象的美感享受。課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給人一種美的愉悅,賦予靜態(tài)的池塘以動態(tài)和生命。我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具體語言實踐活動中,感受課文意境、積累課文語言、提高思想認識。
(一):我先故意讓一位同學睡覺,先朝他輕輕吹一口氣,然后讓他說一說剛才老師一口氣吹在臉上的感覺,接著請他扮演小池塘,我扮演春風姐姐,演一演。讓學生體會春風姐姐的.愛心。最后幻燈展示: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水動了起來。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水波“一閃一閃”的?(春風吹的結果)。 (二)先讓學生感受小池塘的整體形狀:圓圓的,亮亮的,像一只大眼睛。接著請學生觀察一下周圍同學的眼睛,看看有什么共同點,比如都長著眼睫毛。接著就提問:那么,小池塘的眼睫毛在哪兒呢?(出示幻燈片)“春風姐姐把小池塘周圍的蘆葦也吹醒了,蘆葦也長起來了,同學們看,像不像給小池塘這只大眼睛鑲上了睫毛?小池塘美不美?”在此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三)在學生有了鮮活的感受后,激發(fā)學生探究:“現(xiàn)在,小池塘這只大眼睛要看東西了,它看到些什么呢?”首先請同學們讀課文,把小池塘看到的東西說說。接著幻燈展示: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鮮紅的氣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閃亮的珍珠。老師點撥:“同學們,它們能一起出現(xiàn)在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嗎?”讓學生明白:在不同時間,小池塘倒映的東西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學生誦讀第二自然段之后,就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模仿課文中句式,用“()倒映在池塘里,像()”來練習說話,并用水彩筆也來畫一個小池塘。
(四)指導朗讀最后一段,注意讀出贊美的語氣。(五)提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圖中一條小魚在池塘里游動,嘴巴也在快樂地張合著。它在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積極揣摩小魚的心理,說說小魚的心里話。接著,再觀察想象:“看圖中小池塘邊也有兩個小朋友在拍手、歡呼,他們又在說什么呢?”在學生充分想象,最后進一步引導學生:“小池塘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它們的美是要靠我們明亮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的,而且,還要靠我們像保護自己的眼睛那樣去保護它們。同學們來談談,我們該如何去保護它們呢?”讓學生展開討論,以加深認識,升華感情,受到環(huán)保教育。
課堂上氣氛活躍,同學們的表現(xiàn)我十分滿意。語文教學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的。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化的,教學中我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體驗與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讓學生得到了持續(xù)發(fā)展。
《小池塘》教學反思2
一堂好課需要什么?我覺得它必須有生命,這堂課要為學生的學服務,而不是僅僅為了教。如果課堂上盡是死氣沉沉的教,那么課堂一定是了無生趣,何來生命呢?生命是有肉體和靈魂的。一堂好課的肉體也許就是教師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靈魂就是這堂課學生所領悟到的東西。教師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駕馭如果沒有靈魂的主導,恐怕很難讓整堂課有活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對教材的解讀沒有到位,對教材的目標把握有失偏頗。
《小池塘》是蘇教版一年級下的一篇寫景美文。春天來了,小池塘被美麗的春風姐姐吹醒了,它的樣子可愛極了,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這只大眼睛白天和晚上看到許多美好的事物,從這只大眼睛里我們看到了一個五彩的世界。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你的世界就是美好的。
讓孩子感受到美,我該怎樣做呢?這堂課我首先從美詞美句入手,“一只明亮的大眼睛、一只鮮紅的氣球、一只彎彎的小船、一顆閃亮的珍珠……”讓他們用上書本中的美詞說一句話,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堂語文課,那么這些詞的美好一出示他們就能辨別、體會出來了嗎?如此設計是否達到了最好的語言文字訓練的目的呢?
一只( )大眼睛 一只( )氣球
一只( )小船 一顆( )珍珠
如果先讓學生讀,再讓他們添上形容詞,這種對比體會語言文字的美也許比直接讀更加影響深刻,孩子們也會懂得使用上優(yōu)美的詞句會使語言更加形象生動。這才真正達到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讓孩子感悟美,我又是怎樣做的呢?指導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內化,讓孩子們體會到小池塘的可愛、世界的美麗。你喜歡哪種景色,請自己美美地去讀一讀。孩子們能體會到文中描繪的景象嗎?我為他們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簡筆畫。一年級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缺少充足的生活經驗,老師的簡筆畫是一幅白天的小池塘,晚上滿天星斗的.景象需要學生的想象,而這正是他們生活經驗所缺乏的。學生讀不好,教師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可是最終還是要讓孩子通過語言文字能體會大自然的美呀?指導學生想象美,借助語言文字像過電影一樣在腦海中想象可愛的小池塘的夜景,在通過音樂的催化作用讓學生美讀效果會更好。
感悟美,還要發(fā)現(xiàn)美!這是本課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
小燕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把黑黑的剪刀。
柳條倒映在池塘里,像......
圓月倒映在池塘里,像 ......
倒映在池塘里,像....
我把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小心丟了,這一拓展環(huán)節(jié)就像生命體重要的臂膀,它要訓練孩子們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是他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少了這一環(huán)節(jié),“五彩的世界”缺少了鮮艷、繽紛的色彩,失去了課堂中生成的精彩,“語文味”淡了。
這個“不小心”讓我的課堂失去了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個“不小心”讓我的學生失去了創(chuàng)造美的機會,“逝者如斯夫”。
《小池塘》教學反思3
《小池塘》描寫了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景象,全文語句優(yōu)美,富有詩意。課文第二自然段描寫了“白云、太陽、月牙、星星”倒影在池塘里的美景,我隨機展示了制作精美的課件,直觀形象,小朋友不僅美美地朗讀了,而且還能當堂背誦了。
接著,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
小朋友,請展開你們豐富的想象,還有其他什么景物倒映在小池塘里,是怎樣一幅美景呢?請小朋友先畫一畫,再模仿文中的句式說說:
( )倒映在池塘里,像( )。
小朋友們頓時來了勁,紛紛舉起了小手,舉手的人太多了,無法一一請到,于是我請他們同時到黑板上來畫一畫,哈哈,黑板上頓時熱鬧起來:有碧綠的`柳枝,有青青的小樹苗,天上有白色的飛機、七色的彩虹……
再來聽聽小朋友們精彩的回答:
小樹苗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個個可愛的小蘑菇。
柳枝倒映在池塘里,像春姑娘長長的辮子。
樹葉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條條小舟。
彩虹倒映在池塘里,像架起了一座七彩橋。
飛機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條銀白色的小魚游過。
……
小朋友的想像力可真豐富!這樣一來,學生對第三段中“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這句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小池塘》教學反思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感受春天來到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感受小池塘不同狀態(tài)帶給人的美感享受。教學準備:錄音機、實物投影儀、掛圖;學生準備畫筆、白紙。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掛圖(小池塘,旁邊長著許多蘆葦)。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板書:小池塘
師:小朋友,剛才你們看到了小池塘,你覺得小池塘怎么樣?
生:我覺得小池塘的水很清。
生:我覺得小池塘很美。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說的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寫小池塘的?
二、精讀課文,感悟文本
1、精讀第一自然段
。1)師:請小朋友們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可以默讀,也可以同桌對讀,說說你們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讀不懂,也可以提出來。
(2)老師巡視指導,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
。3)指名說。
生:從“池塘里的水一閃一閃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可以看出池水是很清很清的。
生:從“池塘里的水一閃一閃的,活像人的大眼睛一動一動的”。
生:課文中說,池塘邊的蘆葦像我們眼睛上的睫毛,我覺得也很像。
生:老師,我有一個地方沒讀懂,“春風姐姐吹了一口氣,池塘就醒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有幾位同學舉起了手要求回答,為了讓小朋友能說的更好,我安排他們先分小組討論交流。)師:小朋友們說的都很有道理,這句話說的就是春天來了,春風吹過之后,天氣回暖了,池塘里的冰也融化了,水動起來了,就好象人睡醒了似的。
(4)輕聲讀第一自然段,畫出你喜歡的句子,然后再大聲朗讀。
。5)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注意聽,能不能感受到小池塘的美?
2、精度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將自己讀懂的地方在小組里討論交流。
。3)分小組進行反饋(比一比,哪一小組讀懂的問題多)
生:我發(fā)現(xiàn)這一段有四決話,每句話中都有倒映在池塘里像……
生:每句話的上半句分別講的是“白云”、“太陽”、“月牙”、“星星”,這些都是天上的東西,每句話的下半句分別說了“白鵝”、“氣球”、“小船”,這些都是地面上的東西。
生:“白云”、“太陽”都是白天能看到的,“月牙”、“星星”是晚上才能看到的。
師:小朋友讀懂的問題真不少,說的也非常好,真不簡單,(幻燈出示第二節(jié)課文)這四句話排列很整齊,每句話都是說“什么”像“什么”,這就是在打比方,這樣寫能使我們對描寫的景色留下非常具體的印象,下面我們聽錄音讀這一節(jié),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課文中的畫面。
。4)師:你的腦子里想象出課文中的情景了嗎(想到了)?想不想用筆把它畫下來(想)?想畫白天的那幅就畫白天的,想畫晚上那幅就畫晚上的。
(5)學生動畫筆。
師:(在黑板上貼出白天、夜里的圖畫各一張)。作者從白天寫到夜里,從天空中的'實物寫到地上池塘里我們所能看到的景象。小朋友覺得這個小池塘美嗎(美)?你能把這種美通過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嗎?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來試試。讓學生互相挑戰(zhàn)讀。(師生共同評價,鼓勵讀的好的和大有進步的小朋友)
3、精讀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節(jié)師:“五彩”說的是顏色非常多。很美,為什么說這個小池塘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呢?
。2)同桌之間相互討論。
。3)指名說,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見解。
。4)指名感情朗讀。
(5)閉上眼睛,聽錄音,感受小池塘的美麗。
。6)全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遷移練習。
課文我們已經讀懂了,你們注意觀察過嗎?還有什么會倒映在池塘里像什么呢?
出示:()倒映在池塘里像()
生:圓圓的月亮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個圓盤。
生:飛機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小鳥。
三、實踐活動
讓學生到郊外去觀察池塘或小河,說說感受,并把自己看到的美景畫下來。
教學反思:《語文課程標準》的閱讀部分第一條就指出低年級孩子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梢,語文教學的成功關鍵在于是否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在本課的教學中采用了直觀的掛圖、生動的課件演示來調動孩子的視覺器官,老師精彩的范讀配以優(yōu)美的音樂作用于孩子的聽覺器官。讓每個孩子都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孩子在朗讀課文時能領悟到小池塘那充滿生命力的美。 此外,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的學習資源和時間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課文中的小池塘,就是我們身邊的小水塘、小河流的翻版。學習語文就要結合課文,“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語文課程標準》)帶孩子出去走一走,他們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小池塘》教學反思5
老師:看看誰最勇敢,自告奮勇把你找的句子給大家讀一讀。
老師:你讀得很好,能說說你喜歡的原因嗎?
學生:我覺得池塘里的水波一閃一閃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很美。
老師:你可真會發(fā)現(xiàn)美。還有小朋友喜歡這句嗎?也給大家讀一讀。你又為什么喜歡呢?
學生:人的眼睛能眨,小池塘的水波一閃一閃就像人眨眼睛。
老師:你可真有想像力。
。ㄆ聊怀鍪荆喊自频褂吃诔靥晾铮褚蝗喊座Z。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鮮紅的氣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閃亮的珍珠。)
老師:請小朋友讀一讀,看看該怎么讀,爭取把它讀好,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能讀好嗎?(學生自由讀)
老師:(指一生讀)你們覺得他讀得怎么樣?從哪里聽出來?
學生:我覺得他讀得很好,聽了他的朗讀,我覺得好像看到了小池塘。老師:你是個出色的評委。他今天發(fā)揮了最佳水平。誰挑戰(zhàn)這位同學?
又請一位學生讀。
老師:誰來發(fā)表一下你的'意見?
學生:她把小船彎彎的樣子讀出來了。還有她讀的“許多”很好讓我們聽出是很多珍珠。
老師:為點評小專家送上掌聲。請同學們學著她的樣自己讀一讀。
老師: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也想讀,你們想讓老師讀哪一部分?(師生合作讀。)
老師:池塘里還會倒映出什么呢?想你想象一下,并把想到的畫下來。
反思:
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允許并鼓勵學生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去解讀課文。只有這樣,學生才是一個真正的閱讀主體,他在閱讀中才能真正體驗到自己的精神勞動所帶來的快樂,他才可能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思想。如“看看該怎么讀,爭取把它讀好。”另外,朗讀也是一種極具個性的融理解和表達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不同的人對一篇文章的體會即便一樣,朗讀的方式也肯定是有差異的。因此,在朗讀指導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
老師不斷地鼓勵,引逗,使底下的同學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竟相朗讀和評議朗讀,獲得了陣陣掌聲。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fā)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受到有效激勵后的學習與工作的效能是激勵前的三到四倍。
在閱讀中,當人的身心處于激活狀態(tài)時,大腦會把意識的、潛意識的一切與文字內容相關的儲備充分提取起來,勾連貫通,進行意想融會,意會整合。在這種狀態(tài)下最容易產生頓悟和靈感,言語的、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浪花常常會不斷飛濺,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在以上教學活動中,老師還讓學生充分想象,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繪畫能力,把想到的內容畫下來,使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得到發(fā)展。
《小池塘》教學反思6
《小池塘》一課,描寫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大眼睛,映出五彩繽紛的世界,給人以生動形象的美感享受。課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給人一種美的愉悅,賦予靜態(tài)的池塘以動態(tài)和生命。
在教學時
。ㄒ唬何蚁裙室庾屢晃煌瑢W睡覺,先朝他輕輕吹一口氣,然后讓他說一說剛才老師一口氣吹在臉上的感覺,接著請他扮演小池塘,我扮演春風姐姐,演一演。讓學生體會春風姐姐的愛心。最后幻燈展示: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水動了起來。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水波“一閃一閃”的?(春風吹的結果)。
(二)讓學生感受小池塘的整體形狀:圓圓的,亮亮的,像一只大眼睛。接著請學生觀察一下周圍同學的`眼睛,看看有什么共同點,比如都長著眼睫毛。接著就提問:小池塘的眼睫毛在哪兒呢?(出示幻燈片) “春風姐姐把小池塘周圍的蘆葦也吹醒了,蘆葦也長起來了,同學們看,像不像給小池塘這只大眼睛鑲上了睫毛?小池塘美不美?”在此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ㄈ┰趯W生有了鮮活的感受后,激發(fā)學生探究:“現(xiàn)在,小池塘這只大眼睛要看東西了,它看到些什么呢?”首先請同學們讀課文,把小池塘看到的東西說說。接著幻燈展示: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鮮紅的氣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閃亮的珍珠。點撥:“同學們,它們能一起出現(xiàn)在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嗎?”讓學生明白:在不同時間,小池塘倒映的東西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學生誦讀第二自然段之后,就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模仿課文中句式,用“( )倒映在池塘里,像( )”來練習說話,并用水彩筆也來畫一個小池塘。
。ㄋ模┲笇Ю首x最后一段,注意讀出贊美的語氣。接著,再觀察想象:“看圖中小池塘邊也有兩個小朋友在拍手、歡呼,他們又在說什么呢?”
在學生充分想象,最后進一步引導學生:“小池塘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它們的美是要靠我們明亮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的,而且,還要靠我們像保護自己的眼睛那樣去保護它們。同學們來談談,我們該如何去保護它們呢?”讓學生展開討論,以加深認識,升華感情,受到環(huán)保教育。
《小池塘》教學反思7
上完《小池塘》公開課后,細細體會這節(jié)課的得失,課堂預設和生成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小池塘》一課,是一篇寫景的散文,課文通過對池塘里水波、蘆葦、白云、太陽、月牙、星星在水中的倒影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給人一種美得愉悅,賦予靜態(tài)的池塘以動感和生命。教學《小池塘》這篇課文的時候,我設定的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是在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盡情的發(fā)揮想象,去理解和感受作者所描繪的“五彩的世界”。孩子們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喜歡把他們知道的,別人還沒發(fā)現(xiàn)的說出來,頭腦很活躍。
但是這節(jié)課,因為課前準備和學科專業(yè)知識的欠缺,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沒有注意到,導致這節(jié)課有一些遺憾。第一:對課標把握不準去,我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默讀,語文新課標對第一學段的默讀要求是: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但一年級的學生基本不會默讀,一般從二年級才可以訓練,學生需要在訓練中逐步做到,這點我需要注意。第二:關于比喻句,在教學中,我有一個解釋比喻句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比喻句,這是很不妥當?shù),讓孩子們自己造比喻句的`時候前面的鋪墊不夠,導致學生不太容易理解。除此之外,PPT的頁數(shù)過多,應該刪除一些重復的內容,上課朗讀指導的方法太單一,效果不好。這堂課中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我繼續(xù)去反思,作為老師,我也需要不斷學習和借鑒好的教學經驗,使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孩子們更樂于學~
《小池塘》教學反思8
《小池塘》是一篇形象生動,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它和《雨點》,《春筍》是一組描寫春天而且有一定內在聯(lián)系的課文,全文以比喻的方法贊美春天到來時明麗的小池塘美景。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學生第一次接觸倒映這個詞,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距離很遠,生活在城市中的學生很難見到小池塘,更難說他們能在池塘邊觀察自己或花,草,太陽等東西倒映在池塘里。因此,倒映在他們腦中是沒有表象的。即使有學生知道人站在水邊,人倒映在水中,我們口頭經常說的是水里有我的影子。(其實是人在水里的倒影)但沒有人會說是倒影或人倒映在水里。倒映是書面語。
因此,有學生將倒映在水里的'影子理解成太陽或路燈照在東西上的影子也就不足為怪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的生活經驗或閱讀積累。于是在學生充分敘說他們理解的倒映后看課文動畫,目的就是給學生形象,直觀地感知,通過感知加深或修正對教材的理解。課堂上,我的學生收獲著,快樂著,成長著。課后,我隨他們成長著,快樂著,收獲著。
《小池塘》教學反思9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形象生動、內容新穎、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寫的是春天到來是小池塘的名利景象。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醒來的小池塘像明亮的大眼睛。第二自然段是寫白云、太陽、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里的景象。第三自然段概括寫小池塘的美。課文運用擬人化的寫法,展開了豐富的餓想象,賦予靜態(tài)的池塘以動感和生命,給人一種美的餓愉悅。
學情分析:
課文《小池塘》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向大家展示了春天小池塘美麗多姿的一面。教學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在誦讀中浮現(xiàn)小池塘優(yōu)美的`畫面,感受到小池塘的景色美,感悟到課文的語言美. 他們喜歡小池塘,喜歡朗讀,渴望讀好課文. 通過兩個問題:小池塘像什么?小池塘的睫毛是什么做的?不僅使學生從整體上抓住了小池塘的形美和神美,同時也深入體會到了課文語言組織的精妙之處,體驗文章的語言美。“一閃一閃”、“明亮”、“長長的睫毛”這些詞語寫出了小池塘美麗的特點。抓住這些詞語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就能使學生讀出小池塘的美麗,讀出對小池塘的喜愛。由于學生已經進入了課文優(yōu)美的意境,對小池塘產生了喜愛之情,因此在朗讀這一段時,學生很容易就能讀好這些詞語,讀好課文。教學中沒有老師過多的講解,有的只是老師激勵性的評價和學生自己情感的流露。學生在一遍一遍朗讀的過程中,一次一次地加深了對畫面的透析,對文章語言的理解,并最終跳出畫面完全融入課文的語言美之中。在指導朗讀時,我鼓勵學生邊讀邊想像,通過老師的范讀,為學生提供了邊讀邊想的范例,使學生在自己嘗試的時候有法可循,情感自然流露。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師: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筍娃娃從地底下鉆出來迎接春姑娘,春姑娘又派春風姐姐去喚醒沉睡一個冬天的小池塘。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今天我們來學習《小池塘》。
1、小池塘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樣子的?(輕輕的,靜靜的)你覺得它怎么樣?(美)
2、 面我們就來看看課文是怎么樣寫小池塘的美?
二、 讀課文,認識生字。
1、師:不過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必須把字音讀準確,課文讀通順,下面同學們先把課文讀一次,課文比較長,生字也比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看你讀幾遍能把這個文章讀下來。
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師:誰愿意站起來讓大家檢查一下,看你把這些字音讀準確了嗎?
。◣煶鍪旧衷~)
姐姐 吹氣 水波 一只 鮮紅 蘆葦 睫毛 倒映 白鵝 珍珠
指名讀,生正音,小老師指讀。
師:這些字詞大家都讀準確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的識字方法,我們一起來認一認,看看哪個小組認的最快?(開火車檢查)
師:同學們這么快就認會了生字詞,真厲害,誰愿意把你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
師:課文能讀得這么好,看來識字對讀通課文有著很大的幫助,同學們以后一定要努力去認識更多的字。
三、 品讀課文
1、師:現(xiàn)在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課文哪些地方最能體現(xiàn)小池塘的美?
。ǔ靥晾锏酿I水波一閃一閃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邊的蘆葦長起來了,像長長的睫毛)
2、師:為什么說小池塘像一只大眼睛呢?
請生表演一眨一眨的,你覺得這是一只怎么的眼睛?
師:是呀,這是一只水汪汪,亮閃閃的大眼睛,誰能讀好這段話?(指名讀,齊讀)
3、這只大眼睛看到了什么?自由讀讀第二自然段,用筆劃出有哪些景物?
師:明亮的小池塘就像一面鏡子,白云、太陽、月牙、星星都倒影在這面鏡子里,你最喜歡哪一種景物倒影在池塘里的樣子,在文中劃出這句話讀一讀,和同桌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生:我最喜歡白云的倒映,就像一群白鵝,很可愛。
師:白云倒映在池塘里還像什么?
生:我最喜歡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鮮紅的氣球。
生:我最喜歡月牙倒映早池塘里,像彎彎的小船。
師:還像什么呢?
生:我喜歡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珍珠一樣漂亮。
。ㄉx,師指導,范讀,引讀,讓學生真正感覺到小池塘的美)
師:從大家剛才的讀,老師已經感覺到同學們非常喜歡小池塘,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好嗎?(師范讀)作者為什么會把小池塘寫這么美呢?
師:小池塘多美呀,就像文中說的那樣“明亮的小池塘……世界”,你們知道“五彩”是什么意思嗎?(五顏六色、五彩斑斕、很多種顏色)
師:就是因為許多景物倒映在池塘里,小池塘才會這么漂亮,想想看,還會有什么景物倒映在池塘里,它們又會是什么樣子的?
師:同學們的想像力真豐富,讓我們一起把整篇文章讀一讀(全體起來)
板書:
3、小池塘
白云……白鵝
小池塘 太陽……氣球 美(五彩的世界)
。ù笱劬 ) 月牙……小船
星星……珍珠
《小池塘》教學反思10
在學習第四自然段:天上的白云,遠處的青山,也把自己的影子映在池塘里?吹皆S多同一課時的教學處理比較簡單直接,多是通過直觀的畫面展示這樣的景象。可我覺得好像并沒有讓學生感觸到白云、青山對小池塘的喜愛之情。反復的讀過這段話,它其實就是描寫的小池塘很清亮,倒映出了天上的白云、遠處的青山。讀著、讀著使我一下子聯(lián)想到了照鏡子時人們的那種喜愛自己、欣賞自己心理。在引導孩子們學習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白云和青山為什么喜歡小池塘?你們照過鏡子嗎?照鏡子時的心理是怎樣的呢?學生很快的聯(lián)系到了自己平時照鏡子的生活經驗,進而把這種經驗帶到文中的白云和青山的身上。孩子很快的感觸到因為白云、青山也和我們愛美的小姑娘一樣喜歡照鏡子,他們把清清亮亮的小池塘當作了鏡子呢!把自己美麗的身影也投到了小池塘里,這樣小池塘也更美了!再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段話時,很自然的讀出了白云、青山對小池塘的喜愛之情,學生也在感觸了小池塘像鏡子一樣清亮的美麗后不由得喜愛這個小池塘。
在解決課文重點段:今年夏天,池塘里又長出了睡蓮,水面上鋪滿了圓圓的綠葉子,葉子間盛開著美麗的花。這段話的學習中扣住什么是“盛開”?這個詞的體會是讓學生結合句子做出花兒盛開時的姿態(tài),感受花開的正旺,非常繁茂。讓學生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說說:你從這段話中感受到什么?學生一般會很快抓住“鋪滿”這個詞來說自己知道了池塘里的睡蓮很多,都快把池塘占滿了。從”鋪滿 “這個詞我們還能感受到什么呢?這個問題對于以年級的學生就稍有難度了,我引導孩子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自己平時會鋪什么?學生很快就想到了鋪床、鋪桌布把這些東西鋪平展。再回到上面的問題上時,學生在聯(lián)系了生活后頓悟鋪字寫出了睡蓮的葉子在小池塘的水面上舒展的生長的樣子。在小結時,我說這個“鋪滿”用得多好啊,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小池塘里的蓮葉多,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蓮葉在水面上舒展的生長的樣子。這一節(jié)課上下來,孩子們的情緒都很高漲,特別是要孩子們說出對小池塘感情的話時,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夠說的不錯,也很完整。
《小池塘》教學反思11
《小池塘》語句優(yōu)美,非常適合朗讀,文中描繪的意境讓人神往。
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試著把句子讀好。交流時有學生說:“我喜歡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因為月牙的樣子很好看,我真想坐一坐那只小船!薄拔蚁矚g最后一句,因為我特別喜歡一閃一閃的星星”也有學生說“我喜歡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那多有趣啊”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穿插朗讀指導學生特別容易投入,尤其是自己喜歡的那一句。當然,在讀好了每一句之后,我又讓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句子為什么這么排列呢?也許是有了前面朗讀的鋪墊,有幾個學生一下就想到了,前面兩句是寫白天的,后面兩句是寫夜晚的。如此再分男女生讀,學生不僅讀好了課文,更重要的是初步感受了課文這樣安排順序的道理,相信此時學生頭腦中的圖像應該更為豐滿了。
接著我問:你覺得還有什么也會倒映在池塘里呢?請你說一說,同時我出示了句式:倒映在池塘里,像。有的孩子說:“蘆葦?shù)褂吃诔靥晾铮耖L長的睫毛。”有的說:“粉紅色的桃花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边有的說:“一片片樹葉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條條小魚!薄鏇]想到,這樣的設計,學生如此喜歡,既讓學生感受了小池塘的美,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我想:在閱讀教學中,只要我們想辦法去點燃學生的興趣火花,我們的課堂就會煥發(fā)出活力。
《小池塘》教學反思12
作者筆下的小池塘美,美得令人心旌搖曳,美得令人陶醉,美得令人心馳神往!這篇散文形象生動、內容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合理、意境優(yōu)美。品讀這篇文章實是一種享受。
在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邊讀邊在腦海中過電影,想象畫面。學生美美地朗讀著課文,教室里讀書聲此起彼伏。讀完課文后,我就讓學生說說小池塘美在哪里?一個孩子一臉陶醉地說:“池塘邊的柳樹姑娘很美,春風姐姐輕輕地吹,柳樹姑娘的辮子甩來甩去!焙⒆酉胂笾械牧鴺湔娴暮苊溃谝蛔匀欢螞]有講到柳樹啊,我想要的答案是“水波美”、“蘆葦美”。于是,我笑著問他:“第一自然段中有寫到柳樹姑娘了嗎?”孩子搖了搖頭,紅著臉坐了下來。其他的小朋友似乎心領神會了,紛紛回答:“小池塘美在岸邊的蘆葦長長的,綠綠的!薄靶〕靥恋乃ㄒ婚W一閃,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很美!蔽液茼樌爻鍪玖藘删涿鑼懗靥撩赖木渥樱床烤桶嗪蛯W生一起品味、朗讀。
就這樣,似乎非常圓滿地結束了這一自然段的教學。
課后,我在想,孩子之所以能想象到課文描寫以外的'池塘邊的景物,正是因為他全身心地投入讀書,仿佛身臨其境。這理應值得肯定表揚,可我卻斷然否定了他,這無疑給了這孩子一個深深的打擊!造成錯誤的根源是:我的心中只裝著自己預設的教案,把學生完完全全地丟掉了。
如果每一堂課上,老師的心中始終都裝著學生,那么理想課堂離我們不遠了。
《小池塘》教學反思13
春天的小池塘景色明麗,課文運用了許多打比方的手法將小池塘寫得優(yōu)美動人,學生讀起來很享受。教學中,我讓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盡情發(fā)揮想象,用“內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繪的“五彩的世界”,我仿照課文的句式設計了一個這樣的說話訓練:倒映在池塘里,像。小朋友們暢所欲言: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大蘋果;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棉花糖;小鳥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只小風箏;蜻蜓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架小飛機;大樹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個巨人;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閃閃的螢火蟲……孩子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同時,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漢字,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為了讓孩子理解漢字間架結構之間的美,我則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吹”的口字旁比做是人的嘴巴,不能寫得太大;把下邊的“人”比做是一個人的'腿,要又細又長些。
另外,我在教學時注意了引導孩子們進行拓展,如:“小池塘里還可以倒映出什么呀?用“( )倒映在池塘里,像( )!蓖卣咕毩曊f話。下面是我們班小朋友的“杰作”:柳樹倒映在池塘里,像一位美麗的少女;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棉花糖;小鳥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疾弛而過的飛機;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閃閃的螢火蟲;飛機倒映在池塘里,像潛水艇;燕子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把把鋒利的剪刀……
當然,我的課堂預設和生成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在后面的教學中多多努力!
《小池塘》教學反思14
上完了,不知是一種內心的空洞,還是裝的太多被一下子“宣泄”完的感覺,總不是個味。
回憶課堂上,腦海里除了死命地“搬”教案,幾乎不知道該用什么語言來組織。只記得我不停地講,不停地導,跟著是不停地緊張……
靜下心來,細細地體會這節(jié)課的得失,體會著沈榮老師的話,要說的確實很多。
一、語文教學最主要的不是教學方式,而是教學內容。
這陣子學校正在為各科教學征集游戲活動,腦海里幾乎溢滿了游戲,溢滿了活躍。也是,印象中,低年級的課堂要是沒有幾個游戲,幾個活動來組織教學,孩子怎會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搜集、整理、實用,然后就是等著收獲“喜悅”。為此,樂次不彼。然而,這正如沈老師所說“無謂的、與教學內容無關緊要的,與教學目標脫節(jié)的游戲、活動能有多大的實用?能給小朋友帶來多大的促進作用?反而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確實,反復體會其實效除了增添一點“躁動”,所剩無幾了。記得在上課前,對于《小池塘》的這課教學設計,我作了很多的工作。我曾構想著為任何一個詞語,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閃亮”尋找可能的機會,然而,目標中所說的實實在在地理解詞語,認讀課文,我又作了怎樣一番努力呢?似乎可以用“沒”來回答?磥砣魏翁摰亩际羌俚!關鍵的'不是教學方式的五花八門,而是心有內容,心有學生。
二、學習的過程是學生需要付出努力的過程。
孩子原本都是些聽話的小精靈。老師讓他說,他就說;讓他做,他就做。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講,簡直不是簡單地順從,而是盲從了。但是有時他們也失去了“聽話“這一本領,那時就會讓你――教師心情煩躁。今天的課堂就是這樣。此時在煩躁之余,靜下心來追尋他們“失控”的原因,“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原理總在我耳邊回響。我的設計出了問題,原本要講的,課前他們通過多渠道的讀全明白了,或者都有了淺層或深入的了解,那這課對于他們來講還有什么吸引力呢?孩子善于發(fā)現(xiàn),喜歡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家。他們樂于把他們熟知的,他人未發(fā)現(xiàn)的講出來。他們喜歡漫無邊際地“瞎”扯。這是孩子用來吸引他人的方法。然而課堂上一旦這成為了主題,那還要課文干什么呢?文本的深入體會就很難落實。而在此學生的認知就很難得以提高,他的想法還是從前的。學習這一需要付出努力的過程就成為了“空中樓閣”。總之,為了孩子正確的發(fā)展,我們在設計教案上必須落到實處,以孩子原有認知為基礎,好好地考慮該教些什么。讓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都成為有效的好課。
惟有懂得思考的老師才能教出善于思考的學生!時刻牢記著!
我想此刻的感覺應該等著我去落實行動了……
《小池塘》教學反思15
《小池塘》一篇課文,文字優(yōu)美、形象生動、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它描寫了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美麗景象。課文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靜態(tài)的池塘以生命的動態(tài)方式呈現(xiàn)。學完課文,我播放了一段課文配套錄象,加深學生美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看完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學生交流自己情感的`積極性很高。
生:小池塘太美啦。
生:大自然真美呀!我想到各地去看看。
生:老師,小池塘太美了!可是在我們村子里有個池塘,水黑黑的,上面都是些垃圾,到了夏天滿是蒼蠅、蚊子,一陣陣臭味。一點都不美。
師:同學們,那該怎么呀?
生:我們要保護這些池塘,不亂扔垃圾。
生:看到那些亂扔垃圾的人,我們要去批評他。
……
這一點在教學設計中顯然我沒有預設到,沒有想到與環(huán)境保護聯(lián)系起來。于是在上完課后這樣寫到:多么聰明的孩子,想法這樣獨特。他能夠跳出我的思維圈,想到了我們沒有想到的,他的感受是新穎的,帶領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認識世界,感悟到美麗的大自然需要我們大家努力,大家伸手來保護;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
課堂的不可測因素很多,預設實施中總會遇到意外,就需要我們教師對預設進行調整,使預設貼近文本,貼近課堂,貼近學生,促進預設與生成的融合。
【《小池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池塘》教學反思(通用6篇)10-07
《小池塘》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1篇)07-21
小螺號教學反思10-07
《小駱駝》教學反思10-07
《小蝸!方虒W反思10-06
小麻雀的教學反思01-25
小麻雀教學反思02-22
《小麻雀》教學反思02-19
小露珠教學反思03-28
《小蝸牛》教學反思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