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通用3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亞落日教學反思(通用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1
《三亞落日》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短文。作者運用活潑、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象,抒發(fā)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下面我就將自己在這一課教學中的得與失與大家交流:
首先,在朗讀中感受落日的美。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對課文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中,我有層次地訓練了學生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出畫面,讀出意境,讀出情感,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文中的每一句語言都很精妙,因此積累這樣的.句子、語段,對于學生今后的習作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其次,在重點詞語中領略落日美。文中有好多詞語既形象又生動,抓住了這些詞語,就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理解語句的內(nèi)涵。如“紅撲撲、赤朱丹彤、金紅一片”等繪色的詞語,能讓人感受到落日那最后的絢爛、熱烈。又如“快樂、抖落、懸在、頑皮地蹦跳”等描摹形態(tài)的詞語,能讓人感受到落日的頑皮、可愛。從而油然而生一種喜愛、贊美的情感。
第三,在畫面中欣賞落日的美。文中在描寫落日的經(jīng)過時,向我膠展現(xiàn)了幾個畫面,并且運用了大量比喻和擬人,使落日富有了情趣和感情。在教學中我通過圖文結合,引導學生欣賞了落日的整個過程:落日像孩童時的頑皮;像大紅燈籠時的柔和;像跳水員時的優(yōu)美。在教學最后一個畫面“入水”時,我還引導學生給落日這位跳水員打分,學生在讀文后,都給它打了滿分,并且緊扣文中詞句列出能說服人的理由,從而感受到了落日入水時的美妙。
讓學生欣賞和感受美好的事物,也是對學生情感的一種熏陶,同時也為他們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這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都是很有益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備課時對學生課堂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預設不充分,導致課堂上不必要的浪費了很多時間。例如:在處理“第一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這一問題時,本想學生很順利就會完成,但事實上事與愿違。又如:處理“漲溢”這個詞語時,由于自己課前沒有去關注這個詞語,所以在引導學生理解時,花費了很長時間。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切地感受到備課備學生的重要性。
另外,不斷引導學生感受三亞濃濃的熱帶風情,出示圖片,抓住“三亞落日美在何處”貫穿教學抓住落日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態(tài)也隨之變化“像孩童——像紅燈籠——像跳水員入水”來感受日落的整個畫面,并抓住“紅撲撲”、“赤朱丹彤”、“金紅一色”等繪色的詞;又抓住“快樂”、“抖落”、“懸在”、“頑皮地蹦跳”等描摹形態(tài)的詞語來指導朗讀,體會到三亞的自然風光之美。
最后,抓好對落日三個比喻的理解。作者把太陽比作是“一個快樂的孩童”、“紅燈籠”、“跳水員入水”,讓讀者整體感知日落的動態(tài)過程。從“下沉→停住→蹦跳→彈跳→入水”這一過程來體悟落日似孩童般的“頑皮”、“任性,體會作者對三亞落日景象的留戀和贊嘆。整節(jié)課,我引導學生賞讀語言文字,想象文章意境,感悟了“三亞落日”那份詩意的美。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2
《三亞落日》一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象,全篇洋溢著濃濃的愛意及深情的贊美。那么,如何讓學生真正感受這份海南獨特風光呢?我從以下這三個方面去做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美三亞對于學生來說,一切顯得陌生而遙遠,它的天空藍得如何獨特,海鷗如何的白,沙灘又是怎樣的細軟,學生都沒有真切的感受。光憑語言描述,學生是感受不到的。因此,課前我利用在網(wǎng)上搜集的三亞風光圖片,充分地向?qū)W生展示三亞獨特的風光,把學生引領進遼闊、純凈、如仙境般的天地。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二、品詞讀句體驗美語文學習離不開語言文字的訓練,離不開對詞句的品味、推敲特別對遣詞造句的精深微妙之處,需要老師的引導和點撥。有了課前對三亞風光的初步認識,學生對課文詞句的品味、推敲就容易多了。這篇課文中,多處的比喻句和擬人句把三亞落日勾勒得生動、形象,如何讓學生體驗到這份美?首先,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考慮日落的過程由哪幾幅畫面組成;其次,組織學生品讀相關的語句,讀到什么聯(lián)系圖片和課文插圖想象什么,把這些文字變成圖象在頭腦中過一過;再次,組織學生描述在頭腦閃現(xiàn)的.畫面并說說對這些畫面的感受(感覺);最后,讀出這些感覺!這樣落日那份鮮明而生動的美便深深地留在了學生的腦海了!
三、拓展延伸創(chuàng)造美課中,在品讀分析了落日的美,以及天、海的變化后,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導學生大膽想象。
“夕陽下,那挺拔俊秀的椰子樹、低翔的白鷗,還有那金燦燦的沙灘,又是怎樣變化?”這樣,把學生的經(jīng)驗也納入到課程資源的范疇之內(nèi),引導學生與教材進行深度的對話,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披文入境,運用經(jīng)驗世界的種種表象,填充與豐滿教材的空白處,形成學生個性化的解讀。整節(jié)課,我引導學生賞讀語言文字,想象文章意境,感悟了“三亞落日”那份詩意的美。不足的是:不少學生沒能真正體悟三亞風光的美,感情朗讀也不到位,我想:如果能有三亞風光的錄象,效果一定更好些!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3
多年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我深深地體會到:理解語言運用之妙,還是讓學生自己讀懂,充分利用課文語言的陌生化,發(fā)揮學生品味語言過程中的能動性,由語義的理解到具體語言產(chǎn)生意象,探求語言背后的神秘色彩,做到學生融入語言之中,發(fā)文本語言之聲,思文本思想所想,已自己的情感情潤文本的語言,給予文本已生命。
我在教學《三亞落日》中描寫落日的美景時,首先讓學生讀課文的第一段,找到作者對三亞落日的印象,從整體上感知三亞落日的美。學生通過朗讀思考,找出“詩意”與”滑落”。在理解“詩意”時,我并沒有已詞解詞而是讓學生讀課文中描寫三亞落日的段落,談自己的對詩意的理解。學生通過讀書,理解了“詩意”的意思是在作者的眼中三亞的落日就像一首優(yōu)美的詩,具有詩的性格詩的韻致詩的意蘊優(yōu)美。
這時我引導學生在讀課文的3、4、5節(jié),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問題,概括出三亞落日詩意的滑落過程。下面是一段實錄:
師:三亞落日的滑落的過程是充滿詩意的,讀一讀課文3、4、5節(jié),把落日滑落的過程講給同學們聽一聽?
。▽W生讀課文)
生:三亞落日先是像孩童,接著像一個大紅燈籠,最后像一個跳水員入水。
生:三亞落日滑落的'過程是緩慢的,就像一首一樣富有節(jié)奏。師:是啊三亞落日滑落的景象是富有詩意的,就像作者開頭講的美妙絕倫。同學們細細讀慢慢的品,在作者描寫的三亞落日的語句中,哪些落日語句的描寫最富有詩意。(學生讀課文,邊讀邊在書上寫寫化化,用自己的獨特視角去發(fā)現(xiàn)語句的精妙。)
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和感受,體驗著文本語言的詩意,在朗讀中顯現(xiàn)出被三亞落日陶醉的美好情感。學生把對語言的理解和對語言的運用之妙的感悟體驗結合起來,文本細讀落到了實處。這時的閱讀教學,才算到位了。閱讀教學重回語言,重回對語言運用的體悟,才是實實在在的,對學生發(fā)展負責的,母語教學的使命才能得到真正落實。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05-19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10-06
三亞落日教學設計06-27
《三亞落日》教學設計04-26
《三亞落日》教學設計優(yōu)秀10-22
《三亞落日》教學設計(薦)08-29
《三亞落日》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大全09-11
三亞落日教學設計13篇06-27
三亞落日教學設計(13篇)06-27
《三亞落日》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