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場景歌》教學反思優(yōu)秀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場景歌》教學反思優(yōu)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場景歌》教學反思優(yōu)秀1
《場景歌》編排在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的一個識字單元中,是一篇數(shù)量詞歸類識字課。本課把數(shù)量詞分類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圖畫之中,讓學生在感受美麗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時,認識事物,認識表示事物的漢字,感知不同事物數(shù)量詞的不同表達方式。而且作為本單元第一篇課文出現(xiàn),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是一種方向的引領,方法的傳授。
二年級的孩子,在大量接觸漢字之后,總會出現(xiàn)混淆,易忘的現(xiàn)象,這無形中成為孩子們閱讀的一大障礙。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努力挖掘學生生活場景,通過一系列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活動使得他們學字、析文。
一、教學效果
本課教學設計中,為了將發(fā)散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為學生構建一個整體的概念。我特此在開課將孩子們喜歡的哆啦A夢引入課堂,隨著哆啦A夢的中國之行,從而走過不同場景。而出示哆啦A夢時的小謎語中,也引用到了一些數(shù)量詞,為本課數(shù)量詞的學習作以鋪墊。
本課識字學習,我努力創(chuàng)設孩子們喜歡的多種學習形式,直觀與抽象相結合,自理研究與自己創(chuàng)編相結合,使得孩子們感受到中國漢字博大精深,識字方法更是多種多樣。
字理探究,從中發(fā)現(xiàn):在學習“領”字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三個含有“頁”的古代漢字,孩子們在其中對比識記時,明白了含有“頁”的字多與頭部有關,并一字拓多字,認識其他兩個字。詞語拓展,從中總結:在學習“隊”字時,采用了與本課有關的多個詞語,在拓詞積累中,學生了解字義,認識字形。歸類識記,從中發(fā)散:歸類識記也是本課想要傳授給學生的一種識字方法,在學習“船、艘、艦”幾個字時,學生自己談發(fā)現(xiàn),認識“舟”字旁,通過自己想象畫畫甲骨文,與祖先的甲骨文進行對比,明白了含有它的字與船相關。之后出示的一艘含有“舟”的形聲字輪船,便是結合孩子們興趣點,拓展的一個識字趣味活動。與此同時后面的“國字框”開花,也是類似的'歸類識記法。兒歌創(chuàng)編,從中鞏固:學習“園”字的書寫時,為了幫助學生明晰其筆順的注意點,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小兒歌,并讓學生自己來創(chuàng)編,以此來加深對筆順的認識。本課還有許多有趣的識字方法,努力在主線問題之下,總結提升。學生在一個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識字方法與能力逐漸提升,思維越發(fā)活躍,學習氛圍越來越熱烈,
本課出現(xiàn)了很多美麗場景與事物,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他們明晰每個名字背后代表的含義,我采用了直觀感受,鏈接生活的方法。與教材相對應,我挑選了大量的精美圖片,學生以直觀的方式感受到了事物的美麗。之后讓學生回憶生活中類似的場景與事物,將課本學習拉向生活,建立通道,加以鞏固。學生看到一幅幅美麗圖片時,都激動地睜大了眼,張大了嘴,驚嘆聲此起彼伏。
數(shù)量詞是本課一難點,我為學生提供了一段和數(shù)量詞相關的相聲。孩子們笑得合不攏嘴,課堂學習氛圍十分活躍,孩子們樂著、學著,原本生硬的知識點,一下子活了起來。
二、不足之處
學生本課學習氛圍較為濃厚,能夠緊緊跟隨老師的節(jié)奏,但與此同時,伙伴之間的交流碰撞仍有些欠缺。發(fā)言的學生較為固定,應該多關注到教室每個角落學生的表現(xiàn)與發(fā)展。本課升華的知識點不夠,如果可以在最后讓學生將填補的短語進行串聯(lián),自編《場景歌》就更好了。
三、改進措施
1.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更加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方式,如:同桌、小組等。
2、利用多種渠道調動起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可使用開火車等形式使每個人都有展示的機會。
3、結尾環(huán)節(jié)增設創(chuàng)編《場景歌》,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展示。
整節(jié)課,我期望為學生營造一種氛圍,愛上文字背后的世界,期望為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敢于翱翔天際,跨越古今,更想要傳遞給每一個孩子一個信號——語文學習,有法可依。我將帶著本節(jié)課的思考不斷改進,從而在之后的教學生涯中摸索總結出最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真正服務與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場景歌》教學反思優(yōu)秀2
第二周的周三第三節(jié)課,是語文組的聽評課時間,這也是本學期第一次聽評課。陳國珍老師以她的智慧,從學生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環(huán)環(huán)相扣,把學生引入課文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良好。
《場景歌》是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單元的第一課,這是一組數(shù)量詞歸類識字,把數(shù)量詞分類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圖畫之中,《場景歌》的詞串為我們展現(xiàn)了四幅美麗的場景圖,讓學生在感受美麗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時,認識事物,認識表示事物的漢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數(shù)量詞的表達方式。下面就來談談我的聽課體會。
一、情境貫穿全文,激發(fā)興趣
學習課文時,陳老師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把最后一小節(jié):少先隊員歡笑的場面作為引入內容,“讓我們跟著一群少先隊員去春游”的提議一下子拉近了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學生變成了文本中的角色,把課堂學習變?yōu)榱艘粓龊⒆觽冏類鄣穆糜,通過闖關學習,一下子點燃了他們的學習情感,快速地引領學生進入了文本學習。“旅游”的情景貫穿整堂課,讓課堂充滿童趣,緊緊吸引了二年級小朋友的注意力。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真實、高效又靈動。
二、識字方法多樣,扎實有效
《小學語文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這節(jié)課,陳老師采用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用字卡進行識字,指名讀、齊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在識字的基礎上,進行組詞,擴充了學生的詞匯量。在識記字形環(huán)節(jié),運用加一加、換一換、偏旁歸類等方式引導學生高效的識字。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男生在識記生字時,想象每個字的每一部分像實物的部件進行識記,不管用什么方法識記生字,記住就是最好的方法。有些詞語比較難理解比如:“軍艦”、“帆船”、“銅號”、“隊旗”等詞語,為了幫助他們理解,陳老師從直觀的畫面、實物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生活等方式,讓學生認識、感悟,再來體會詞語意思就水到渠成。
整堂課,可以說亮點紛呈,許多地方值得我學習。有一點和陳老師商榷,要求學生描述每一個場景的畫面,這一點沒有落實到位,可能是忘記了,不過讓學生說的話,他們說的一定很棒。
《場景歌》教學反思優(yōu)秀3
優(yōu)點:
1、采用多種形式認讀,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2、教學重難點通過自主閱讀、出示圖片、展開想象、聯(lián)系表達、趣味誦讀等方式,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量詞的表達效果。
不足:
1、教學評價語需要改進,過多得使用“很好,真不錯”等俗套的評語。
2、在教學生講授的內容多了一些,尤其是量詞的`學習方面,側重在理論上多一些,缺少實踐練習。
改進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好地設計教學評價,使評語更有針對性、靈活性。
2、在下一節(jié)課上課之前,或者利用課下時間對孩子進行拓展練習,以恰當?shù)貙W會使用量詞。
《場景歌》教學反思優(yōu)秀4
《場景歌》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場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詞的用法,激發(fā)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并嘗試用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教學本課時,我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想像畫面、觀察畫面來領悟文中所體現(xiàn)的美麗景色。但文中的四處景物都是南方的景色,離學生的生活較遠,使得學生的想像具有局限性,說得不夠到位,在這一點上我還缺乏指導。如能“以講促說”可能比看畫面效果要好些。
課間游戲我設計了一項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不僅達到了休息的目的,而且也是對數(shù)量詞的'鞏固,在鞏固生字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選擇了學生最喜歡的“寵物小精靈”卡通圖片,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最后,我出示一些圖片,讓孩子們做小詩人,自行創(chuàng)作詩歌。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認為我對學生的組織還不夠,不能收放自如,在關注學生方面還需大大加強,真正走近學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師生平等關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場景歌》教學反思優(yōu)秀】相關文章:
場景歌教學設計01-29
《場景歌》教案04-03
水鄉(xiāng)歌教學反思08-24
賣報歌教學反思04-02
數(shù)字歌教學反思04-05
紅星歌教學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