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三年級上冊教學隨筆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想要找更多優(yōu)秀經(jīng)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上冊教學隨筆1
《花鐘》,最終上完了,心里的大石頭最終能夠放下了,最終能夠忙其他的事情了,手上的事情很多、很多,再加上心境煩躁,所以前陣子根本沒有什么心思認真?zhèn)湔n。剛聽到要上花鐘,我的心頭一蹬,因為我不大喜歡上說明文,可也沒有辦法,校要求上同課異構(gòu),其實我早就該克服自我的心理,上什么課文都要有信心上好,不能去挑課文?戳私滩挠X得課文的第二、三很難把握,所以決定上第一課時,所以選擇了第一段,選擇這一段進行教學,第一段作者介紹了9種不一樣的花開花的時間,這段文字作者寫得形象、生動,運用了擬人的寫法寫出了各種花開放的樣貌,而這部分的教學資料既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我們教學的重點,而這個教學點如果教師教好了,就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寫好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樣貌的語句。
準備這節(jié)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1)無論是上第幾課時,教師要有發(fā)現(xiàn)教材、捕捉教材的慧眼,在熟讀文本的基礎(chǔ)上,找準教學點的基本點,挖掘教材該講的資料,舍棄不該講的資料,(包含很多學生已懂的和不重要的資料)并根據(jù)學生的學情設(shè)計教學資料,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不要過多,一節(jié)課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抓,可是卻什么都抓不好,不要奢望學生什么都掌握。相反,如果你設(shè)計的資料少了,省下的時間把文本挖深了、學深了,學生那才是真正的讀懂課文。最好的課堂設(shè)計是環(huán)節(jié)簡單,但資料充滿,課要貼合文本,挖掘文本的內(nèi)涵,僅有在課堂上充滿濃濃的語文味,才能一步步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由于新接班,第一次上公開課,我對學生的上課的情景根本沒底,今日的課堂當學生無法回答正確的答案時,我反復地引導孩子從而導致了自我的語言的繁瑣、啰嗦,而這點我卻沒注意,看來修煉課堂語言是當務之急。
3)往后的課堂要繼續(xù)反思,努力做到每上完一節(jié)課都要讓自我有一課一得,一課一思的思考。
三年級上冊教學隨筆2
“我”的爸爸用受了傷的雪兒與“我”作伴,其用意真的獨特,孤獨的“我”許久不再孤獨,與雪兒同時好起來,飛向藍天。...
讀《雪兒》真的愛雪兒,也愛“我”的爸爸。“我”的爸爸用受了傷的雪兒與“我”作伴,其用意真的獨特,孤獨的“我”許久不再孤獨,與雪兒同時好起來,飛向藍天。這也許就是人與大自然的一種融合吧。
看得出,“我”的爸爸、媽媽多么的忙碌;看得出“我”的爸爸、媽媽用心良苦。“我”的爸爸沒有直接告訴“我”應該怎樣面對跌傷,而是用那只“信鴿”來傳達父親那種特別的叮嚀。爸爸給“我”帶回一只受傷的白鴿,爸爸和“我”給它洗澡、敷藥,爸爸對“我”說信鴿不怕任何艱難險阻,能飛越千山萬水。文中寫“爸爸”有五個動詞——給、帶、撿、洗、說,這五個詞改變了“我”,讓“我”的注意力從此轉(zhuǎn)移了,讓“我”懂得了“關(guān)注”,讓“我”有著美麗的期盼,終于有一天“我”為雪兒歡呼了,這種歡呼其實就是“我”的自我歡呼,這種歡呼,“我”的爸爸、媽媽都能看見,這種歡呼屬于這個忙碌而極具愛心的家庭……
也許我們無法讓我們的學生理解這一切,我想在引導學生閱讀中,也會自然滲透這種特殊的'“愛”,特別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閱讀,學生如果邊讀邊想,也會在無形之中,把這種“愛”轉(zhuǎn)移至自己的心中。
“理解”文中爸爸的行為,其實就是引導三年級學生初步學會思考,通過“我”對雪兒的所為,思考如何自主面對生活。這一課,“我”的行動,其實是讓自己健康成長的最好的藥。
三年級上冊教學隨筆3
今天上午第三節(jié)課,在我們?nèi)嗟慕淌依镏v了一節(jié)組內(nèi)研討課——秋天的雨。這是一篇語言優(yōu)美,情深意濃的散文,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的串聯(lián)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了一個美麗,歡樂,豐收的秋天。(我之所以選這課,是因為他讀起來瑯瑯上口,很美很美,仿佛那些豐收、歡樂的景象就在你眼前。)
課前,我為這課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如:熟讀課文,了解教材,了解整個單元的教學理念,在網(wǎng)上看閱有關(guān)這課的教學案例,教學設(shè)計,課堂實錄,然后結(jié)合自己,結(jié)合當?shù)貙嶋H情況去備課;讓學生收集有關(guān)秋天的資料,觀察秋天的景物,以便于增加對秋天感性的認識。由于是研討課,雖然在教室里講,但是有組內(nèi)的老師及領(lǐng)導,所以我在一個班進行了試講,試講很成功。就在我試講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比以前更放的開,思路更清晰,語言表達更流暢,課堂氣氛非;钴S,這是我的優(yōu)點,也是年輕人的優(yōu)勢。課中,我按部就班按我準備好的教案進行講解,(由于我們班的孩子比較膽小,課上我鼓勵他們一番,結(jié)果他們卻給我一個驚人的表現(xiàn),孩子們一個個聲音洪亮,回答問題都很到位,結(jié)果我一激動獎勵他們第四節(jié)課玩。)
首先是復習字詞,孩子們爭強好勝,都想為自己的小組爭光,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表現(xiàn)出色。
其次是講解課文,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是以讀為主)為讓學生入情入境的體會秋天的美好,我在課件上下了功夫,依次把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列景象都一一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此來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火花,結(jié)果圖片一出示,學生發(fā)出“啊,啊,”的贊嘆聲,眼睛直鉤鉤的盯著大屏幕,目的達到,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學習情境,也為孩子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奠定了基礎(chǔ)。孩子們也被這畫面感染,大部分學生能有感情的朗讀,把自己的體會,感受讀出來,其中一個孩子的朗讀被我陶醉了。
最后,配樂分角色朗讀全文,進一步體會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課后反思: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自我感覺講的很成功。
一、最大的成功在于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師生能夠很好的互動起來,教師富有激情的去講這課,我認為在小學的課堂里激情必不可少。
二、我運用各種形式的讀,如:指名讀,齊讀,小組賽讀,挑戰(zhàn)讀,其中挑戰(zhàn)讀孩子們的積極性最高,符合孩子們那種不服輸?shù)男睦铮糜谔魬?zhàn)的心里。不足也有很多:
1、老師問的問題有問題,如:為什么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呢?孩子們回答的不是很好,沒有達到我想要的答案。
2、文中第2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但是我教學的形式比較單一,盡管圍繞一句話來問,他把金黃色給了誰呢?他把紅色給了誰呢?他把紅色給了誰呢?其實,可以抓住兩個重點句子學習,其他的完全可以放開自學或是小組合作學習。
3、三、四自然段和一二自然段形式一樣,我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自學,這是我備課的時候沒有的,是課堂是生出來的,由于時間很短,僅僅十分鐘學習兩個自然段有點倉促,過于形式了。
4、在第2自然段應該設(shè)計一個說話訓練,讓他們插上想像的翅膀。以上這些都是課堂后的一點教學反思。作為一名年輕老師還存在許多的不足,比如,還是不能很好的駕馭課堂,老師說話過于著急,不過老練。今后應經(jīng)?偨Y(jié)和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錘煉自己對課堂進行狀態(tài)的敏銳感知能力,讓師生的生命在課堂中得到盡情地釋放。
三年級上冊教學隨筆4
從園地內(nèi)容看,有“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等這幾個內(nèi)容。我把“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放在一節(jié)課上一起講。積累課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積累《所見》一詩。積累帶身體部位的四字詞語。學會用合適的方式朗讀句子,表達句子意思。在班里組織幾個興趣小組,然后小組內(nèi)為小組取名字,小組內(nèi)成員策劃活動方案。成員間交流方案是否有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一、教學效果:
在《語文園地一》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我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展開教學。如,學生學習詞句段運用中“我的發(fā)現(xiàn)”時,我首先放手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然后引導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同時,同時讓學生再說一說這些帶點的字還可以組成那些詞語,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漢字中多音字的現(xiàn)象,并讀準和理解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不同的讀音和不同的意思。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多采用這種形式,相信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開闊思路,大膽去說,去練,既能達到訓練的目的,也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學教材。再有在本次口語交際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說。例如,讓學生說說發(fā)生在課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說等,注意了拓寬思路,盡量做到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交際的方式采取了多種多樣,我讓學生進行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還讓興趣相同的同學一起交流,交流的時候可以互相詢問,互相評價;教師也參與其中,作必要的引導。最后,就這次口語交際的活動,教師和學生一起做了總結(jié),并為習作做好了準備。
二、成功之處:
培養(yǎng)同學的合作能力:新課標指出要培養(yǎng)同學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不光包括與伙伴之間的'合作,也包括與家長之間的合作。我們要經(jīng)常給同學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讓同學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學會合作。協(xié)助同學形成良好的合作行為:培養(yǎng)同學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表達”的習慣、“支持”與“擴充”的習慣、“求助”與“協(xié)助”的習慣、“建議”與“接納”的習慣。同學良好合作行為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既需要教師從點滴抓起,更要求教師以身示范。
三、不足之處:
通過拓展延伸,補充材料,使課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增大了學生的負擔。
四、改進措施:
由于大部分都是本單元的重點詞句,所以教學時鼓勵學生自己先讀讀這些詞句,再互相交流對詞句的理解,然后有感情朗讀,并抄寫下來,能夠很好地達到積累的目的。學習古詩時,本著“以學定教”“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借助拼音,結(jié)合插圖,自讀古詩,小組合作交流詩意,教師在關(guān)鍵的時候提示一下,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這種方式很重要。
三年級上冊教學隨筆5
這次的教研課是在一次試教過后,聽取老師們的意見后,我重新思考,對教案、小黑板出示的內(nèi)容再思考。這次的教研課,我較之自信足些,較之流程順些,較之教態(tài)自然些,較之……但是,這堂課還有諸多不美之處。
從導入說起,就顯露出我的不少缺點,比如我的板書書寫較快,不適合中段學生認知,識記字形;出示的課題的時間,順序還需考量,有位老師給我出了建議:邊問邊板書:矛、盾,聽后,甚是同意,這就學生的學習還有我的教學幫助更大;整個導入太過匆忙,不夠深入。
在詞語教學時,出示的詞語較多,或者可以分分類再出示,還有這里花得時間太長,在有些字形方面可以提醒下,以上都是我必須好好思考的。讓學生說主要內(nèi)容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有難度,不是很能講下來,需要給學生再多些時間,或者再讓幾個中下學生來說。
說到感悟課文上,我的`提問還需要整合,太過瑣碎,小問題過多,重點問題很難凸顯,這也是我在設(shè)計時較困惑的地方,也有老師指出我的問題之處。也很感謝老師們給我提的建議,讓我茅塞頓開,有了新的想法。
我的課堂,還有很多細節(jié)問題,比如朗讀過少;沒有給予學生充分閱讀、思考時間;板書還要斟酌;等等。
怎樣才能讓我的課堂再美些?這是我今后一定、必須要思量的,同時我也很感謝這次的教研課,還有給我提建議的校長、老師們,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三年級上冊教學隨筆】相關(guān)文章:
三年級上冊教學設(shè)計01-04
三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2-05
小班的教學反思隨筆10-29
中班反思教學隨筆10-22
中班的教學反思隨筆10-22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總結(jié)05-08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總結(jié)03-28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1-02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