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聲音教學反思
《聽聽聲音》一課是四年級科學第三單元的起始課。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反映出了不少問題,現就這些問題反思如下:
1、課前準備不充分,致使一些環(huán)節(jié)處理不到位。
首先在實驗材料的選擇上不夠堅定。課前我準備了兩種實驗材料,一種是用卡紙剪出的釘架,一種是用細繩掛起三枚鐵釘的鞋盒,另外還有一些諸如鈴鐺之類的東西。但教材安排用蛋架架起鐵釘,于是我迷信教材,總感覺教材說的就是最好的,于是在上課前臨時改用姚老師準備的蛋架,致使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發(fā)生了改變,而學生自主探究的主動性也受到約束。其次,備學生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到位。四年級的學生還只是10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畢竟對一些現象理解不充分,上來直接就讓孩子們形容聲音的高、低、強、弱,這個能力他們是沒有的;但課堂上老師太過依賴他們,總希望他們對問題的回答能如老師所想,放的過寬,老師的主導地位沒能體現出來。教師應深入學生中間指導,給孩子們消化緩沖的空間,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情感投入不夠,語言單一。
其實無論是課堂的哪個時間段落,再好的設計也需要老師情感的投入,用微笑期待的表情,用親和熱情的語言,用積極恰當的評價,向前邁一步、點點頭、握握手都可以最大化的拉近師生的距離,增加彼此的信任和支持,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會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機。在這節(jié)課的課堂上,老師的評價語言較少,而且比較單一,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這方面,應當多下功夫,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課堂是我們大家的,熱情、愉快、輕松的心態(tài),才可以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欲望。
3、對課堂突發(fā)事件處理不到位,經驗不足,應變能力欠缺。
在上這節(jié)課時,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插播一段錄像。此時多媒體出現問題,不能顯示圖像,只能聽聲音。當時只考慮到時間的安排,總怕耽誤時間過長會影響整節(jié)課的教學,講不完,于是這一環(huán)節(jié)就一帶而過,沒能把這一精彩的片段利用起來。
4、細節(jié)處理草率,不扎實
在授課過程中,有一學生說,小音叉發(fā)出的音是!曇舾撸猓┐笠舨姘l(fā)出的音是咚—————(聲音更低沉),這時教師為了引出“高低”兩個字,一直繞來繞去,可學生只體會到了音的高低,就是沒有想到用這兩個字來描述。這里老師可以直接說出像!@種的聲音更高,咚—————這種的聲音更低。因為只是表述上學生一時沒有想到這兩個字,所以教師一再追問,浪費時間。當有追問價值或探索價值時,可以不惜花時間去追問,但像這種表述上的不當就可以由教師用總結性的語言加以修正。
我覺得教學的實施,千萬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每個環(huán)節(jié)不要輕率草率,老師用眼、用耳、用心及時把握、反饋學生的學情,才能達到師生共鳴的效果。
【聽聽聲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聽聽聲音》教學反思08-21
《聽聽聲音》教學反思10-06
《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反思03-30
聽聽聲音教學反思04-11
《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反思04-20
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反思04-05
《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反思04-08
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反思15篇04-15
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反思(15篇)04-20
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反思(通用10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