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類的老師》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關于仿生學的課文,重點介紹了人類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等方面向動物學習的幾個例子,具體說明了人類以生物為師,向自然學習的收獲。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以科學家從魚兒能在水中自由升降獲得啟示,發(fā)明潛水艇為例,指出魚類是人類的老師。二至六自然段例舉自然界的種種生物,表現了人類以它們?yōu)槔蠋煵庞邪l(fā)現、發(fā)明、模仿,創(chuàng)造出新事物。第七自然段呼應開頭,點題作結。本文詞語比較豐富,要引導學生領會、積累。
第一次教學本文第一課時,我采用先整體認知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類的“老師”,然后指導學生學習第一、二自然和最后一自然段,點明本課的一個寫作特點——前后呼應。第二課時,我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把3、4、5、6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用表格的方式列出來,再一一講解。在教完以后,發(fā)現用這種方式學生對內容是吃透了,但對課文中精彩詞語的領會和積累,還有課文的朗讀時間就不足夠了。于是,在二班試教時,我對第一課時作了調整,我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分段,然后先講開頭和結尾,讓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的認知。第二課時,我不再采用表格的方式來理解,而是把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后再作匯報。二班的同學比較活躍,對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非常喜歡,學習的氣氛高漲。但由于是自主學習,有些段落就沒有人喜歡,特別是看到老師拿出雞蛋后,大家都對這個內容非常感興趣,其他的內容興趣就減低了。所以第三次在我自己班試教時,我就安排一個組學習一個內容的方式,這樣學生的學習就顯得有序多了。
本課教學還有一個重點是“說說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四年級學生平時訓練并不多,往往是優(yōu)秀學生“唱”一下,所以真正要讓學生都能說還真是不容易。不過,由于這篇課文結構簡單,所以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方法,我讓學生運用“科學家從____得到啟示,發(fā)明(解決、造出)了____!薄叭藗兡7耞___,造出(改進)了____!边@樣的句式來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問題就顯得簡單了。
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覺得,我們就是要讓這個例子成為學生的老師。其實,不僅僅是自然界的種種生物是人類的“老師”,我們身邊的一切皆可為師。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課后,我還讓學生把收集到的資料與同學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