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面積》教后反思
《認識面積》一課是學生正式學習平面幾何的開始,是學生接下去學習面積單位和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因此本課的學習對學生的后繼學習有著很大影響。本節(jié)課屬于面積概念教學。面積的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等活動了解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面積的大;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shù)學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為了使學生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積”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我從生活入手,讓學生通過比一比,摸一摸等活動,感知物體的面有大有小。
我先從和班上小朋友比手掌的大小,比較數(shù)學書和自備本封面的大小入手,讓他們初步感知了物體的面是有大有小的,也讓他們體會到可以通過重合和觀察直觀的比較出誰的面大,誰的面小。有了這樣的感性認識,我再過渡到對平面圖形的面的大小比較上,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原來平面圖形的面同樣是有大有小,從而自己總結出關于面積的定義,這種通過活動來認識概念的方法,就把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例聯(lián)系起來,加深對面積的理解。這樣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面積的含義。
在比較之初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觀察法直接看出誰的面積大,當我出示兩個看起來面積差不多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比較的方法。有的同學用直尺量,利用了長、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去比較;有的同學通過重疊的方法去發(fā)現(xiàn);預設時還想讓學生通過畫小方格或者印小方格的方法去得出結論。全班同學在交流時,同學們是各抒己見,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學生對于面積的比較形成了自己的方法。最后在練習中,同時通過擇優(yōu),也看到小方格在面積比較中的作用,為下幾節(jié)課利用小方格來認識面積作好了鋪墊,比生硬的灌輸更讓學生容易接受。學生對面積的本質(zhì)特征又有了更好的鞏固。這樣既把感受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較好,學習氛圍比較融洽。
但反思整節(jié)課,還存在許多遺憾和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學認識物體的某個面時,沒有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去多說說各種各樣的物體的面并說說什么是它們的面積。雖然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課本封面的面積、黑板表面的面積等,但沒有延伸到課堂以外,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去。這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很好的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教學過程中某些細節(jié)的設計還是不夠嚴謹、規(guī)范。對課堂中學生生成性資源的關注把握還不夠到位。比如讓同桌比較手掌面積的大小時,有些學生的比較并不規(guī)范,但我并沒有關注到。還有畫正方形的方法也不規(guī)范,給了學生不嚴密的示范。這些在以后的教學中都是值得我注意到地方。
3、學生的小組合作活動組織的還是不夠到位。雖然已經(jīng)特意明確了活動要求,但由于平時的課堂中缺少訓練,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仍顯亂糟糟。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前提下,指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4.本節(jié)課,由于準備時間倉促,沒有準備多媒體教學,所以在學生比較兩個面積大小的時候組織不是很好,不能給學生直觀的認識,有的學生還不能真正;理解面積比較的四種方法,這是本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之處,以后在教學中能使用多媒體就使用多媒體,這樣能給學生直觀認知,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定會更加努力的鉆研教材,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服務。
【《認識面積》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教后反思10-06
《克千克的認識》的教后反思(精選14篇)10-27
《山谷中的謎底》教后反思08-04
《荔枝》教后反思(精選10篇)03-08
《梯形面積計算》課文教后反思10-06
《烏鴉喝水》的教后反思(精選21篇)12-14
《有趣的半圓形》教后反思03-10
《畫垂線》的教后反思(精選11篇)11-10
關于《連除簡便計算》的教后反思03-31
《蘇珊的帽子》教后反思(通用5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