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jīng)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fā)現(xiàn)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總結1
一、啟蒙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構成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對學習產生的直接興趣。初三化學是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能掌握教學規(guī)律,因材施教,從開發(fā)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chuàng)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xiàn)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在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學生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才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實際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很注意每一節(jié)課的引入,從復習舊課導入新課,使學生有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感覺,使新舊知識銜接好,讓新知識能自然過度,為學生接受新知識作了鋪墊。同時,在教學中,我們堅持面向差生,緊靠課本講課。講課時,力求學生聽懂聽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在基礎知識。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盡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二、充分發(fā)揮化學實驗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知識和實驗技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與學生的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初三學生對化學實驗非常感興趣,只要課堂上一做實驗,興趣驟升,如何利用學生這種心理,引導他們去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優(yōu)越性,認真組織好實驗教學。在演示實驗中,我除按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示范操作外,還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能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化學變化的規(guī)律。我還結合教材內容,對實驗進行增補,增強實驗的效果,加強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進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性,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借助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綜合歸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總結2
學校工作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暗掠秊槭住币髮W校開設的全部課程都有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務;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是目前化學教學的主要任務。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初中化學教師,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雙基,又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是全面深化課程改革,有效落實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德育是教育的靈魂,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所以我們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必須要滲透德育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學教學之中,才能達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學的目的。在教學中,我根據(jù)化學學科特點,結合實際,在加強雙基教學的同時,不失時機的滲透德育教育,既教書又育人,從而讓新課改的預期目標得以完美實現(xiàn)。
一、通過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的動力,它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樂于學習的情緒體驗。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目標正確確立的前提條件。在教學中,我通常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利用化學知識的實用性,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運用教材插圖,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設計趣味實驗,保持學習興趣;利用趣味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興趣;發(fā)揮情感教育作用,發(fā)展學習興趣;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分組合作學習鞏固學生學習興趣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比如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可以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有利于發(fā)揮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習更為有效。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時,應該力求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于啟迪性。如在教序言引入時,為學生表演神奇的“魔棒點燈”、“清水變牛奶”、“空瓶生煙”等魔術,同時欣賞北大校長周其鳳的《化學之歌》,一下就點燃了孩子們學習化學的熱情,使他們產生了想要學習、學好化學的強烈的愿望。
二、利用化學發(fā)展史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的教育
德育并不僅局限于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科學的思維方法、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勇于探索、勤于鉆研等品質教育也應是德育的一部分。以化學史為載體,德育教育便不再空洞乏味、蒼白無力。在“緒言”課上,我給學生指出,我國人民很早就有了探索化學的活動。古代中國人的煉金、煉丹,雖帶有些唯心主義的神秘色彩,但他們的研究傳入西方后,大大地推動了化學的.形成與發(fā)展。近、現(xiàn)代,在化學上我國也做出了突出成績,有自己的杰出學術代表。在講解空氣的組成時,學生們會認識到,空氣這種與人們朝夕相伴的物質,它的存在與成分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歷了一個多么復雜的過程。舍勒和普利斯特里發(fā)現(xiàn)、制取了氧氣,這比起以前人們認為空氣是一種單一物質已是一種進步;拉瓦錫進一步得出空氣是由氧氣、氮氣組成的;到后來,有了更先進的儀器與實手段,人們才認識到空氣里還有其它物質存在。通過這些引導性的分析,激發(fā)了孩子們探索研究的欲望。
同時,在化學課堂上,化學教師也可以向學生講解國外的化學史實:原子論的創(chuàng)始人、英國著名化學家道爾頓和阿伏加德羅通過辛勤的努力,創(chuàng)立了原子論和分子學說,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具有頑強的學習精神,反復實驗總結,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編制了元素周期表,讓化學的學習和研究變得有規(guī)律可循。通過對化學史的介紹,讓孩子們明白了科學是沒有國界的,科學是相連的。希望他們明白自己肩負的重任和使命,為自己的將來,也為了自己能在未來的化學發(fā)展史上多作貢獻。同時也教育孩子們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勇于探索、不畏困難、尊重知識、團結協(xié)作、大膽質疑、實事求是、堅持追求真理。
三、利用化學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曾對人類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在初中化學課本上,介紹了許多令人驕傲的成就:古代四大發(fā)明;商代制造的精美青銅器;春秋戰(zhàn)國的冶鐵煉鋼,西漢的濕法冶金;我國還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氣的國家等等。通過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優(yōu)秀的化學工藝的介紹,孩子們從中體會到中華民族是真正古老文明而偉大的民族,是勤奮、勇敢、智慧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不畏艱難,勇于創(chuàng)造,在科學技術方面有許多杰出的發(fā)明,愛國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前后我國鋼鐵、化肥等方面產量的對比,使孩子們切實感受到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國家的正確選擇,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救中國,才能夠發(fā)展中國。改革開放后的新成就——納米碳管,高分子材料等等,更激發(fā)了他們對祖國的強烈的愛慕和崇敬之情。
在化學學習中,學生們也發(fā)現(xiàn)我國現(xiàn)代化學技術與世界先進技術間的差距,認識到我國現(xiàn)階段化學水平還比較低。而未來的世界強國,就是科技強國。中華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發(fā)展科學技術。教育他們明白這一歷史重任是自己應義不容辭地承擔的,祖國的未來就在我們身上,激勵他們?yōu)橹腥A之振興而發(fā)憤讀書,立志獻身祖國的科技事業(yè)。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命運是和祖國的興衰榮辱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克服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錯誤思想,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確立遠大的理想,明確崇高的目標,努力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四、通過環(huán)境教學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類對地球的索取也在不斷增加,同時,對地球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也在不斷加劇。由于人類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引發(fā)了一系列嚴重后果:大氣污染、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森林被過量砍伐,土地沙漠化等人為和自然的災害不斷,地球環(huán)球問題日趨嚴峻。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是每個化學教師必需擔負的職責。教學中可從規(guī)范試驗操作、改進實驗、從學生身邊的學習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等方面著手:
比如在講到硫的燃燒時,就可以滲透環(huán)保知識,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告訴學生二氧化硫是一種主要的大氣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它能導致水質酸化,毀壞樹木、莊稼。微型實驗,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讓學生觀察和記憶,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嶒瀾B(tài)度,同時會節(jié)省藥品,減少污染,也能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如磷的燃燒我們可以讓他在密閉的容器中用電或激光點燃,避免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
五、結合分組合作的探究性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在化學教學中注重讓學生懂得科技在進步。專業(yè)分工日趨細化的今天,合作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學會與他人共處與合作,是21世紀最重要的素質之一。當代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的嬌慣,家庭的溺愛,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因此很容易滋長以自我為中心的嬌縱習慣,缺乏合作精神。所以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精神。教學中,我們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班上采用分組合作的探究學習模式。在教室里把學生的課桌分成幾個大組,每個組的同學坐在一起,在組長的帶領下,大家互相幫助學習,組內做到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相互比,組外學習組外比。讓他們在互相幫助的前提下,形成你追我趕公平競爭的局面。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表演的陣地,而老師只是導演。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就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其學習的潛力也會被充分地挖掘出來。學生在課堂上是快樂的,就會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xiàn)“要我學”為“我要學”。同時,使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群體交往中,克服自私和妒忌,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既能夠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賞他人,同時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賞。
六、結合試驗過程對學生進行自然科學方法論的教育
指導化學試驗時引導學生注意,化學試驗不是想當然,而要有一定的研究程序,即科學的研究方法:設計、實驗、觀察、記錄、處理數(shù)據(jù)、結論、評價反思,用得到的結論指導進一步的實驗。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使他們覺得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翁,增強學習的興趣性和主動性。通過潛移默化,他們不自覺地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化學作為實驗科學,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很重要。在學習酸、堿、鹽的時候,講到酸堿指示劑時,閱讀資料卡片中玻義耳因為濃鹽酸濺到紫羅蘭花瓣上后變紅而發(fā)現(xiàn)了酸堿指示劑的故事。然后提示學生,看起來玻義耳是無意中注意到這一現(xiàn)象的,但這并非偶然,正是一貫認真觀察實驗的好習慣所帶來的結果。從而教育學生認識到,實驗是化學學習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必須細致觀察,尊重事實,認真思考,善于總結反思。
七、平常教學中,結合已有定律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辯證唯物主義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最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結合化學的具體內容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有利于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和素質的提高,形成了科學的世界觀,能使學生在學習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探索研究,掌握科學知識。
在平常教學中,我很重視對學生實事求是的教育,從筆記的整理,作業(yè)的格式規(guī)范,實驗的記錄,乃至于考試的卷面書寫,我都嚴格要求學生。我任課班級的很多學生的筆記本作業(yè)本都被其他班級或其他學科拿去展覽,拿去作范本。學習就好比做人,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我的以身作則和一絲不茍,讓孩子們感受到了老師的嚴謹,親其師信其道,從而仿效老師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科學精神。讓孩子們形成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觀,掌握科學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形成了科學的世界觀,能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科學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學生們知道了化學反應生成的新物質,只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組合,并沒有生成新的元素;任何一個化學反應都是客觀存在,而不是憑空臆想、臆造。通過學習,孩子們清醒地使學生認識到:小說中仙人們的點石成金,水變燃料等都是是違反客觀事實的,是根本不可能的。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揭露偽科學的現(xiàn)象,自覺地將所學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總之,德育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教育的方式也是靈活多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總結3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總結新課改倡導著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提高課堂生命力,激發(fā)學生主動、生動地學習。一年來,我;瘜W學科組對照我校《打造高效課堂實施方案》及《化學學科高效課堂實施方案》,認真學習、精心實施。在教學中采用導學案,學生用時既有課前的自主預習又有課中的實施和限時達標。我認為無論是何種課堂都必須是以高效課堂為標準。如何構成高效課堂,是化學教學改革中的重中之重。現(xiàn)將我一年實施高效課堂總結如下:
一、預習學案的設計
1、預習學案的設計要求(1)容量要求:根據(jù)學情、教學內容、學科特點來設計容量,每一課時最多不得超過8K紙正反面,一般16K正反面。(2)課型要求:應根據(jù)不同的課型編制不同的學案,如新授課中的預習性學案、復習課中的檢測性學案、專題教學與復習中的整合性學案等。
2、預習學案的設計步驟:個人初備備課組集體研討個人二次備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興趣
在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上來。興趣是學習的源泉,有興趣就有動力、潛力、主動性和積極性?梢娬{動并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勝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保證。我在教學實踐中,圍繞激發(fā)學生興趣展開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喜歡化學老師
只有學生喜歡老師,才會自主地聽老師講課,有了自主學習,他們的思維才能激活,學習才高效!坝H其師,信其道!苯處熍c所教的學科知識有一定的連帶關系。如果學生熱愛上某位老師,該老師教的那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就會明顯提高,如果學生不喜歡某位老師,學生就與那位老師不配合,教學效果自然會降下來。葉圣陶說:“如果能給兒童布置個極其適當?shù)沫h(huán)境,自己忘記了自己是教師,只覺得我是他們環(huán)境中的唯一同情、互助的伴侶,這才是今后所需要的教育者”。因此,當學生有困難的時候老師主動去幫助他,對學習興趣低的學生,老師找他的優(yōu)點,只要有一點閃光點,就表揚他,夸獎他。好學生是夸出來的,教師親近學生,學生才會熱愛老師,在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不僅僅體現(xiàn)在知識淵博方面,還體現(xiàn)在個人的涵養(yǎng)上。
學生最喜歡的老師,首先要有淵博的知識,課堂教學有深度、有廣度。這就要求教師認真?zhèn)浜妹刻谜n。其次教師要轉變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宰著課堂,占據(jù)課堂、滿堂灌,學生不敢對所學的知識“插嘴”、“多話”。這種課堂貌似師道尊嚴,但學生內心不敬佩老師。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合作、平等,學生自主學習,構建和諧、民主的教學課堂。
2、激發(fā)興趣,使學生喜歡化學化學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正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學實驗中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獲得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各種實驗讓學生喜歡化學。比如“滴水生煙”(把2-3克研得很細的干燥碘粉,加上0.2-0.3克鋁粉,一塊兒放在石棉網(wǎng)上,又用一根玻璃棒把混和物搟細、混勻,而后堆成一座小山的樣子。把預先在玻璃管里的水滴在小山頂上,那小山馬上象是火山一樣劇烈地“爆發(fā)”了,夾著紫色的濃煙坐在空中升起。)又如教鹽酸性質一課時,讓學生演示“碟面生煙”(在一小瓷碟里倒5毫升濃鹽酸,又在另一個瓷碟里倒5毫升濃氨水,將兩小碟靠擾,用手在小碟附近,馬上產生了濃厚的白煙)。教學氫氧化鈉等堿的性質時,讓學生表演“握手成血”。生活中處處都在化學實驗:如用洗滌精洗衣服,洗餐性質實驗引出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學習目標是為了完成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而設的,實施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可操作性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學生心中有底,收效高,產生學習信心,對化學需求感增強、學化學快樂。
3、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動
高爾基說:“要像蜂房里的蜜蜂和在土里的黃蜂那樣,聰明人應該團結在一起!币酝险n教師滿堂灌,教師講得累、學生聽得累。聽不懂就不聽,于是放棄化學,有的死記硬背,不會靈活運用,沒有融會貫通。新課程要求我們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突破口,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不僅能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與原理,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交往能力,人與人之間和諧互助關系。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時,要選擇適合的課堂,尤其要注意學生思維能力的煅煉。比如教學原子、分子時,學生精讀“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弊プ≡邮恰盎瘜W變化”、“最小”兩個關鍵詞!盎瘜W變化”指明條件,也就是說離開“化學變化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最小”是相對化學變化而言的,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又可以分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結合成新物質的分子。因此可以說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事實上脫離了“化學變化”并不存在最小粒子。與分子相比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不存在分子這種粒子,原子理所當然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如鐵粉是由鐵原子直接構成的,則保持鐵化學性質的粒子就是鐵原子。當物質是由分子構成時,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而構成該物質的原子不能保持該物質的化學性質,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保持水化學性質粒子是水分子,而水分子中的氫原子不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同學們熱烈討論:生活中的物質哪些是由分子構成?哪些是由原子構成?由分子或原子的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實質是什么?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氧原子和氫氣、氧氣中的氫原子、氧原子有啥不同?針對這些問題同學們展開了討論。葉圣陶在《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中說:“我想教任何課最終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也進入這一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能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能力,這不是就不需要教嗎?而學生所以要練,就為要進入這樣的境界。給指點、給講說,卻隨時準備少指點、少講說,最后做到不指點、不講說。這好比牽著孩子的手教他走路,卻隨時準備放手。我想,在這上頭,教師可以下好多功夫!苯虒W的目的是最終達到不教。
師生互動,教師點撥升華。莎士比亞說:“自信是向成功之路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敗的主要原因!闭n堂開放,學生即興發(fā)言,想說就說,培養(yǎng)學生“金口才”。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對教學難點重點檢查,學生自問自答,自導自演,或同學問相互抽答,教師點撥。特別是在學生難理解的地方重點點撥引導,不讓學生留疑惑。教師要重視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發(fā)展,新課標要求我們重視每個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問題切入的起點,在要求上有所區(qū)別,難易適度,有利于每個學生參與,有利于每個學生有所收獲,而多層次有利于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怎樣做到分層次教學呢?如鑒別三瓶無色透明液體,它們是酒精、氨水、食鹽水溶液。有哪幾種方法把它們鑒別出來。最簡單的是聞氣味,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答對,若用化學試劑鑒別難度增加了,部分同學容易答錯,學習好的同學能提高。
三、自主檢測,自我評價
教師拉斯金:“自助是成功最好的方法”。以往學生做作業(yè)不喜歡檢查,只寄托老師要批改,于是草率從事;聽了課,也不去回味一下,聽之任之。自主學習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同學間互助幫助,學習問題互相討論,想說就說,越說越會說?朔诉^去不敢發(fā)言,說錯了怕同學笑話。自主檢測,用讀課文、說課文、做作業(yè),檢測、評價等方式獲得信息反饋。發(fā)現(xiàn)了問題加以矯正,起到復習強化學習目標,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達到全面掌握知識、靈活應用知識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好路、搭好橋,老師把握好過關題目設計,學生限期獨立完成、檢查、評價。老師針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個別輔導,如教學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學生復習實驗室制制氧氣、氫氣,找出相同點,不同點。然后自主設計、操作制二氧化碳的實驗,培養(yǎng)了學生獨力學習的能力。
四、研究學生,學會反思
總會忽然間產生一種靈感,這些聰明的閃光點,及時利用教學筆記去捕捉,稍縱即逝,會再也想不起來。教學筆記;記錄學生困惑問題;記錄教師上課的疏漏和探索,記錄教學亮點。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是為學生掌握學習技能、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培養(yǎng)學生科學價值觀、形成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化學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真正地參與教學活動,為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中和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做一個有知識有責任感的人。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反思10-26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反思03-08
初中化學總結03-08
初中化學考試總結10-12
初中化學月考總結12-20
初中化學個人總結01-05
初中化學實驗總結07-16
初中化學教學總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