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5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tǒng)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么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wǎng)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xiàn)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2
1.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樹脂的制。6)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水浴加熱,其優(yōu)點:溫度變化平穩(wěn),不會大起大落,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2.需用溫度計的實驗有:
。1)、實驗室制乙烯(170℃)(2)、蒸餾(3)、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熱的測定
。6)制硝基苯(50-60℃)
〔說明〕:(1)凡需要準確控制溫度者均需用溫度計。(2)注意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
3.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4.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3)含醛基物質(氧化)
(4)堿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于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烴、大多數(shù)酯、一氯烷烴。
9.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
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10.不溶于水的有機物有:
烴、鹵代烴、酯、淀粉、纖維素
11.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shù)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fā)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質有:
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的不飽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數(shù)有機物都可以燃燒,燃燒都是被氧氣氧化。
14.顯酸性的有機物有:含有酚羥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有: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甲醛、苯酚、強氧化劑、濃的酒精、雙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有機物:具有酸、堿雙官能團的有機物(氨基酸、蛋白質等)
17.能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
。2)羧酸:
。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
。5)蛋白質(水解)
18、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
1.苯酚與三氯化鐵溶液反應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單質變藍色。
5.蛋白質遇濃硝酸呈黃色(顏色反應)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3
1、SO2能作漂白劑。SO2雖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機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劑如石蕊試液。SO2使品紅褪色是因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錳酸鉀褪色是因為還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為溶于不生成酸。
2、SO2與Cl2通入水中雖然都有漂白性,但將二者以等物質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則會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出現(xiàn)渾濁的物質:
第一種可能為與Cl-生成難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種可能為與H+反應生成難溶物。包括:
①可溶性硅酸鹽(SiO32-),離子方程式為:SiO32-+2H+=H2SiO3↓
②苯酚鈉溶液加鹽酸生成苯酚渾濁液。
③S2O32-離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芤恍┠z體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膠粒帶負電荷與加入的H+發(fā)生電荷中和使膠體凝聚,當然,若繼續(xù)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若加HI溶液,最終會氧化得到I2。
、軦lO2-離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當然,若繼續(xù)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
4、濃硫酸的作用:
①濃硫酸與Cu反應——強氧化性、酸性②實驗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脫水性
、蹖嶒炇抑迫∠趸健呋瘎、吸水劑④酯化反應——催化劑、吸水劑
、菡崽侵械谷霛饬蛩帷撍浴娧趸、吸水性
⑥膽礬中加濃硫酸——吸水性
5、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鹽;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麥芽糖(均在堿性環(huán)境下進行)
6、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
、亠@兩性的物質:Al、Al2O3、Al(OH)3
、谌跛岬匿@鹽:(NH4)2CO3、(NH4)2SO3、(NH4)2S等。
、廴跛岬乃崾禁}:NaHS、NaHCO3、NaHSO3等。
④氨基酸。
、萑纛}目不指定強堿是NaOH,則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
7、有毒的氣體: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8、常溫下不能共存的'氣體: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氣體: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10、可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有漂白作用的氣體:Cl2(有水時)和SO2,但兩者同時使用時漂白效果減弱。檢驗Cl2常用淀粉碘化鉀試紙,Cl2能使?jié)駶櫟淖仙镌嚰埾茸兗t后褪色。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4
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xiàn)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chǎn)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為了使雜質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后續(xù)操作中便于除去。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N/NA
5.摩爾質量(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2)單位:g/mol或g..mol-1(3)數(shù)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準狀況下,Vm=22.4L/mol
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CB=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jù)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guī)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
A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5
1、狀態(tài):
固態(tài):飽和高級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維生素、
醋酸(16.6℃以下);
氣態(tài):C4以下的烷、烯、炔烴、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態(tài):油狀: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狀: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氣味:
無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帶有臭味);
稍有氣味:乙烯;特殊氣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級酯;
3、顏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輕:苯、液態(tài)烴、一氯代烴、乙醇、乙醛、低級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CHCl3).
5、揮發(fā)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級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與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甘油).
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
1、CH: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烴和環(huán)烷烴;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于其碳原子數(shù)的飽和一元羧酸或酯;
如乙醛(C2H4O)與丁酸及異構體(C4H8O2)5、炔烴(或二烯烴)與三倍于其碳
原子數(shù)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與丙苯(C9H12)
能與溴水發(fā)生化學反應而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
有機物:
、挪伙柡蜔N(烯烴、炔烴、二烯烴等)
、撇伙柡蜔N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鞘彤a(chǎn)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群┗幕衔(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等)、酚類.
、商烊幌鹉z(聚異戊二烯)
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質
上層變無色的(ρ>1):鹵代烴(CCl4、氯仿、溴苯等);
下層變無色的(ρ0,m/4>1,m>4.分子式中H原子數(shù)大于4的氣態(tài)烴都符合.
②△V=0,m/4=1,m=4.、CH4,C2H4,C3H4,C4H4.
、邸鱒<0,m/4<1,m<4.只有C2H2符合.
(4)根據(jù)含氧烴的衍生物完全燃燒消耗O2的物質的量與生成CO2的`物質的量之比,可推導
有機物的可能結構
、偃艉难趿颗c生成的CO2的物質的量相等時,有機物可表示為
②若耗氧量大于生成的CO2的物質的量時,有機物可表示為
、廴艉难趿啃∮谏傻腃O2的物質的量時,有機物可表示為
(以上x、y、m、n均為正整數(shù))
其他
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
(1)CH:C2H2、C4H4(乙烯基乙炔)、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
苯乙烯)
2)CH2:烯烴和環(huán)烯烴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于其碳原子數(shù)的飽和一元羧酸
或酯.如:乙醛(C2H4O)與丁酸及異構體(C4H8O2)
(5)炔烴(或二烯烴)與三倍于其碳原子數(shù)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與丙苯(C9H12)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6
1.有機物的溶解性
(1)難溶于水的有:各類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酯、絕大多數(shù)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它們都能與水形成氫鍵)。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種很好的溶劑,既能溶解許多無機物,又能溶解許多有機物,所以常用乙醇來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藥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為反應的溶劑,使參加反應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應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讓它們在均相(同一溶劑的溶液)中充分接觸,加快反應速率,提高反應限度。
②苯酚:室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屬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當溫度高于65℃時,能與水混溶,冷卻后分層,上層為苯酚的水溶液,下層為水的苯酚溶液,振蕩后形成乳濁液。苯酚易溶于堿溶液和純堿溶液,這是因為生成了易溶性的鈉鹽。
2.有機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與水(溶液)分層的有:各類烴、一氯代烴、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與水(溶液)分層的有:多氯代烴、溴代烴(溴苯等)、碘代烴、硝基苯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7
鹽類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鹽才水解)
1、鹽類水解:在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跟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
2、水解的實質: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跟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破壞水的電離,是平衡向右移動,促進水的電離。
3、鹽類水解規(guī)律:
①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誰強顯誰性,兩弱都水解,同強顯中性。
②多元弱酸根,濃度相同時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堿性更強。(如:Na2CO3>NaHCO3)
4、鹽類水解的特點:
(1)可逆(與中和反應互逆)
(2)程度小
(3)吸熱
5、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
、贉囟龋簻囟仍礁咚獬潭仍酱(水解吸熱,越熱越水解)
②濃度: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
③酸堿: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H+促進陰離子水解而抑制陽離子水解;OH-促進陽離子水解而抑制陰離子水解)
6、酸式鹽溶液的酸堿性:
①只電離不水解:如HSO4-顯酸性
、陔婋x程度>水解程度,顯酸性(如:HSO3-、H2PO4-)
、鬯獬潭>電離程度,顯堿性(如:HCO3-、HS-、HPO42-)
7、雙水解反應:
(1)構成鹽的陰陽離子均能發(fā)生水解的反應。雙水解反應相互促進,水解程度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使得平衡向右移。
(2)常見的雙水解反應完全的為:Fe3+、Al3+與AlO2-、CO32-(HCO3-)、S2-(HS-)、SO32-(HSO3-);S2-與NH4+;CO32-(HCO3-)與NH4+其特點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氣體。雙水解完全的離子方程式配平依據(jù)是兩邊電荷平衡,如:2Al3++3S2-+6H2O==2Al(OH)3↓+3H2S↑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8
1、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水無水CuSO4,變藍
2、能使溴水褪色的烯、炔(苯、烷不能)
3、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烯、炔(苯、烷不能)
4、能發(fā)生加聚反應的含C=C雙鍵的(如烯)
5、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的是乙醇(濃硫酸,170℃)
6、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的是醇和酸
7、燃燒產(chǎn)生大量黑煙的是C2H2、C6H6
8、屬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纖維素、蛋白質、天然橡膠(油脂、麥芽糖、蔗糖不是)
9、屬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9
1、各類有機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學性質
烷烴CnH2n+2僅含C—C鍵與鹵素等發(fā)生取代反應、熱分解、不與高錳酸鉀、溴水、強酸強堿反應
烯烴CnH2n含C==C鍵與鹵素等發(fā)生加成反應、與高錳酸鉀發(fā)生氧化反應、聚合反應、加聚反應
炔烴CnH2n-2含C≡C鍵與鹵素等發(fā)生加成反應、與高錳酸鉀發(fā)生氧化反應、聚合反應
苯(芳香烴)CnH2n-6與鹵素等發(fā)生取代反應、與氫氣等發(fā)生加成反應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與高錳酸鉀發(fā)生氧化反應)
鹵代烴: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有機化合物的性質,主要抓官能團的特性,比如,醇類中,醇羥基的性質:1.可以與金屬鈉等反應產(chǎn)生氫氣,2.可以發(fā)生消去反應,注意,羥基鄰位碳原子上必須要有氫原子,3.可以被氧氣催化氧化,連有羥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氫原子。4.與羧酸發(fā)生酯化反應。5.可以與氫鹵素酸發(fā)生取代反應。6.醇分子之間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醚。
苯酚:遇到FeCl3溶液顯紫色醛:CnH2nO羧酸:CnH2nO2酯:CnH2nO2
2、取代反應包括:鹵代、硝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
3、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總質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變的。恒等于單一成分該質量時產(chǎn)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
烯、炔等不飽和烴(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醛(發(fā)生氧化褪色)、有機溶劑[CCl4、氯仿、溴苯(密度大于水),烴、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發(fā)生了萃取而褪色。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還原反應)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
6.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7、能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2)羧酸:(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5)蛋白質(水解)
8.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9、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麥芽糖(也可同Cu(OH)2反應)。
計算時的關系式一般為:—CHO——2Ag
注意:當銀氨溶液足量時,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應式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11.
10、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shù)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H2O
11.濃H2SO4、加熱條件下發(fā)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2、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水浴加熱。
13、解推斷題的特點是:抓住問題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條件(即特殊性質或特征反應),如苯酚與濃溴水的反應和顯色反應,醛基的氧化反應等。但有機物的特征條件不多,因此還應抓住題給的關系條件和類別條件。關系條件能告訴有機物間的聯(lián)系,如A氧化為B,B氧化為C,則A、B、C必為醇、醛,羧酸類;又如烯、醇、醛、酸、酯的有機物的衍變關系,能給你一個整體概念。
14、烯烴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團。
去氫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氫叫還原。
醇類氧化變-醛,醛類氧化變羧酸。
光照鹵代在側鏈,催化鹵代在苯環(huán)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0
1、中和熱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H2O,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2、強酸與強堿的中和反應其實質是H+和OH—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堿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它們參加中和反應時的中和熱小于57、3kJ/mol。
4、蓋斯定律內容: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tài)(各反應物)和終態(tài)(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具體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的反應熱是相同的。
5、燃燒熱概念:25℃,101kPa時,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燃燒熱的單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幾點:
、傺芯織l件:101kPa
②反應程度:完全燃燒,產(chǎn)物是穩(wěn)定的`氧化物。
③燃燒物的物質的量:1mol
、苎芯績热荩悍懦龅臒崃俊#é<0,單位kJ/mol)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1
1、沉淀溶解平衡與溶度積
(1)概念
當固體溶于水時,固體溶于水的速率和離子結合為固體的速率相等時,固體的溶解與沉淀的生成達到平衡狀態(tài),稱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數(shù)叫做溶度積常數(shù),簡稱溶度積,用Ksp表示。
(2)溶度積Ksp的特點
Ksp只與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與沉淀的'量無關,且溶液中離子濃度的變化能引起平衡移動,但并不改變溶度積。
Ksp反映了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
(1)沉淀的溶解與生成
根據(jù)濃度商Qc與溶度積Ksp的大小比較,規(guī)則如下:
Qc=Ksp時,處于沉淀溶解平衡狀態(tài)。
Qc>Ksp時,溶液中的離子結合為沉淀至平衡。
(2)沉淀的轉化
根據(jù)溶度積的大小,可以將溶度積大的沉淀可轉化為溶度積更小的沉淀,這叫做沉淀的轉化。沉淀轉化實質為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2
【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認識化學反應的速率
2、通過實驗認識化學反應的限度
3、了解控制反應條件在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基礎知識】
一、化學反應速率
1、定義
化學反應速率是表示反應進行 的物理量,通常用_ 表示。
計算公式 ;常用單位: 。
各物質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該反應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系數(shù)比。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內因:反應物的性質(主要)
。2)外因:其他條件不變時
、贉囟龋簻囟壬撸磻俾蔩 _
、趬簭姡簩τ谟袣怏w參加的反應,增加壓強,反應速率_ _
、蹪舛龋涸龃蠓磻锏臐舛龋磻俾蔩 _
、艽呋瘎菏褂茫ㄕ┐呋瘎, 反應速率_ _
其他:反應接觸面積的大小、固體反應物的顆粒大小、光照、超聲波、電磁波、溶劑等對反應速率也有影響。
二、化學反應的限度
1.可逆反應:在 下,既可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可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
可逆反應有一定限度,反應物不可能完全轉化為生成物。
2.化學平衡狀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當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稱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
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逆:可逆反應
動:動態(tài)平衡 V正≠0, V逆≠0
等:V正=V逆
定: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不是相等,也不能某種比例)
變:條件改變,平衡狀態(tài)將被破壞
3.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達平衡狀態(tài)即達到該反應的限度。
【典型例題】
1.(20xx年水平測試)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反應速率的是( )
A.升高溫度 B.降低溫度
C.提高反應物濃度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2.(20xx年測試)對于反應2H2O2 ===2H2O + O2↑,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
A.減小H2O2溶液的濃度 B.升高H2O2溶液的溫度
C.向H2O2溶液中加人少量MnO2粉末 D.向H2O2溶液中加人一定濃度的FeCl3溶液
3.(20xx年水平測試)實驗室用鋅粒與2l/L硫酸溶液制取氫氣,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
A.用鋅粉代替鋅粒 B.改用3l/L硫酸溶液
C.改用熱的2l/L硫酸溶液 D.向該硫酸溶液中加入等體積的水
4.(20xx年水平測試)對工業(yè)合成氨反應:N2+3H2 2NH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加大反應速率
B.升高溫度可以增大反應速率
C.增大N2濃度可以使H2轉化率達到100℅
D.增大N2濃度可以增大反應速率
5.(20xx年水平測試)用下列方法制取氫氣,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
A.冬天,塊狀鋅與2 lL一1硫酸溶液反應
B.冬天,粉末狀鋅與2 lL一1硫酸溶液反應
C.夏天,塊狀鋅與2 lL一1硫酸溶液反應
D.夏天,粉末狀鋅與2lL一1硫酸溶液反應
6.在一條件下,反應N2+3H2 2NH3在10L密閉容器中進行,測得2in內,N2的物質的量由20l減少到8l,則2in內N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
A.1.2l(Lin)-1B.1.0 l(Lin)-1
C.0.6 l(Lin)-1 D.0.4 l(Lin)-1
7.下列措施是為了降低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食品放在冰箱中貯藏 B.用鐵粉代替鐵釘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C.合成氨工業(yè)中使用催化劑 D.在試管中進行鋁和鹽酸反應時,稍微加熱
8.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溫度 B.濃度 C.催化劑 D.反應物的性質
9.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X(g)+3(g) 2Z(g)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賈生成的速率與Z分解的速率相等,②單位時間生成a l X,同時生成3a l ,③X、、Z的濃度不再變化,④X、、Z的分子數(shù)比為1:3:2,⑤X、、Z的濃度相等,⑥X、、Z的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3
1、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既有傳統(tǒng)高分子材料的機械性能,又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2、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問題
、鸥叻肿咏Y構與功能之間有什么關系?
⑵高分子應具有什么樣的主鏈?應該帶有哪種功能基?
、鞘菐Чδ芑膯误w合成?還是先合成高分子鏈,后引入功能基?
如高吸水性材料的合成研究啟示:人們從棉花、紙張等纖維素產(chǎn)品具有吸水性中得到啟示:它是一類分子鏈上帶有許多親水原子團——羥基的高聚物。
合成方法:
、盘烊晃牧系矸邸⒗w維素進行改性,在它們的高分子鏈上再接上含強吸水性原子團的支鏈,提高它們的吸水能力。如將淀粉與丙烯酸鈉一定條件下共聚并與交聯(lián)劑反應,生成具有網(wǎng)狀結構的淀粉——聚丙烯酸鈉接枝共聚物高吸水性樹脂。
、茙в袕娢栽訄F的化合物為單體進行合成。如丙烯酸鈉加少量交聯(lián)劑聚合,得到具有網(wǎng)狀結構的聚丙烯酸鈉高吸水性樹脂。
3、問題:學與問中的問題匯報:橡膠工業(yè)硫化交聯(lián)是為增加橡膠的.強度;高吸水性樹脂交聯(lián)是為了使它既吸水又不溶于水。小結:高吸水性樹脂可以在干旱地區(qū)用于農業(yè)、林業(yè)、植樹造林時抗
旱保水,改良土壤,改造沙漠。又如,嬰兒用的“尿不濕”可吸入其自身重量幾百倍的尿液而不滴不漏,可使嬰兒經(jīng)常保持干爽。可與學生共同做科學探究實驗。
3、應用廣泛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鸥叻肿臃蛛x膜:①組成:具有特殊分離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②特點:能夠讓某些物質有選擇地通過,而把另外一些物質分離掉。③應用:物質分離
、漆t(yī)用高分子材料:①性能:優(yōu)異的生物相溶性、親和性;很高的機械性能。②應用:
人造心臟硅橡膠、聚氨酯橡膠人造血管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人造氣管聚乙烯、有機硅橡膠人造腎醋酸纖維、聚酯纖維人造鼻聚乙烯有機硅橡膠人造骨、關節(ji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造肌肉硅橡膠和絳綸織物人造皮膚硅橡膠、聚多肽人造角膜、肝臟,人工紅血球、人工血漿、食道、尿道、腹膜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4
1,有機物的分類(主要是特殊的官能團,如雙鍵,三鍵,羥基(與烷基直接連的為醇羥基,與苯環(huán)直接連的是芬羥基),醛基,羧基,脂基);
2同分異構體的書寫(不包括鏡像異構),一般指碳鏈異構,官能團異構;
3特殊反應,指的是特殊官能團的.特殊反應(烷烴,烯烴,醇的轉化;以及純的逐級氧化(條件),酯化反應,以及脂的在酸性堿性條件下的水解產(chǎn)物等);
4特征反應,用于物質的分離鑒別(如使溴水褪色的物質,銀鏡反應,醛與氯化銅的反應等,還有就是無機試劑的一些);
5掌握乙烯,1,3--丁二烯,2-氯-1,3-丁二烯的聚合方程式的書寫;
6會使用質譜儀,核磁共振氫譜的相關數(shù)據(jù)確定物質的化學式;
7會根據(jù)反應條件確定反應物的大致組成,會逆合成分析法分析有機題;
8了解脂類,糖類,蛋白質的相關物理化學性質;
9,物質的分離與鑒定,一般知道溴水,高錳酸鉀,碳酸鈉,四氯化碳等;
10,有機實驗制取,收集裝置。甲烷,乙烯,乙酸乙酯,乙醇的制取以及注意事項。排水法,向下排空氣法,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適用的情況,分液法制取液體。還有就是分液,蒸餾,過濾的裝置及注意事項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5
1.烯醛中碳碳雙鍵的檢驗
(1)若是純凈的液態(tài)樣品,則可向所取試樣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2)若樣品為水溶液,則先向樣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煮沸,充分反應后冷卻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稀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若直接向樣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則會有反應:—CHO+Br2+H2O→—COOH+2HBr而使溴水褪色。
2.二糖或多糖水解產(chǎn)物的檢驗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則先向冷卻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水浴)加熱,觀察現(xiàn)象,作出判斷。
3.如何檢驗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樣,向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振蕩后靜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再滴入幾滴FeCl3溶液(或過量飽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有苯酚。
若向樣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則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進入水溶液中與Fe3+進行離子反應;若向樣品中直接加入飽和溴水,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會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則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對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過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4.如何檢驗實驗室制得的乙烯氣體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將氣體依次通過無水硫酸銅、品紅溶液、飽和Fe2(SO4)3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檢驗水)(檢驗SO2)(除去SO2)(確認SO2已除盡)(檢驗CO2)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CH2=CH2)。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二化學知識點梳理總結06-11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精選15篇07-12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精選15篇)07-29
高二必背化學知識點總結06-11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15篇)06-11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通用15篇07-20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合集15篇)07-20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集合15篇)07-12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通用15篇)07-12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集錦15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