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講文明演講稿三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現實社會中,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講文明演講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講文明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柔和的春風中,我們迎來了毛主席提出“向雷鋒同志學習”47周年的日子。
四十多年來,雷鋒的名字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深深地熔鑄在人們的心靈深處;四十多年來,雷鋒的精神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神州大地上始終熠熠生輝。雷鋒精神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因為雷鋒的感召,今天,我們歡聚一堂,以演講比賽的方式紀念心中英雄,弘揚雷鋒精神!
“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八年級組)演講比賽現在開始!
一、回覓上世紀60年代,在中華大地上掀起的.轟轟烈烈的學習雷鋒熱潮,雷鋒事跡在大江南北撥動著炎黃子孫的心弦,每一個公民都從中深深體會到榜樣的力量。而在今天,榜樣的力量也絲毫沒有減弱。雷鋒精神就像一切屬于時代,屬于民族的東西,一直珍藏在人們心中。下面有請八(2)班鐘小玉同學帶來《時代需要英雄,人民呼喚英雄》。請八(15)班劉玉婷做好準備。
二、1962年,一場意外帶走了雷鋒,將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2歲的青春年華里。但雷鋒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時刻鞭策著華夏兒女。接下來有請八(15)班劉玉婷帶來《雷鋒精神永存我心》。
三、雷鋒,是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滋生出一片片綠洲;雷鋒,是一棵漸漸變黃的小草,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大地;雷鋒,是一面光輝燦爛的旗幟,永遠飄揚在人們的心中!下面有請八(1)班朱弘同學帶來《高舉雷鋒旗幟》。
四、從1949年到20xx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了60個春秋,在這60年里,始終有一種精神被我們銘刻,那就是——雷鋒精神,它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一顆閃亮的明珠。接下來有請八(16)班劉鐘玨同學帶來《永遠的雷鋒精神》。
五、雷鋒曾說過:“我愿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黨把我擰在那兒,我就在那兒發(fā)揮作用。”事實上,他也真正做到了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甘當革命的“螺絲釘”。下面有請八(10)班潘存軍同學帶來《螺絲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六、雷鋒的精神是一句堅韌的話語,激起融入社會、服務他人的時代旋律。正像他生前所說:“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苯酉聛碛姓埌耍13)班黃聰同學帶來《心無塵,為人們服務——學習雷鋒》。
七、從1961年開始,雷鋒經常出差。對他來說,出差的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就多了,也就留下了“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美名。很快,雷鋒精神就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一部分。接下來有請八(18)班盧玫山同學帶來《學雷鋒精神,傳中華美德》。
八、接下來有請八(14)班黎怡同學演講。
九、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雷鋒有限的生命雖然停息了,但他那“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卻永遠激勵著人們。雷鋒沒有死,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接下來有請八(11)班黃婷同學帶來《雷鋒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講文明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近段,走在大街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標語”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創(chuàng)文明城“、”爭做文明市民、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眾所周知,許昌正在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那么做為一名小學生,怎樣才能做一名有文講明禮儀的小學生呢。
在我的身邊,有一部分同學還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美麗的校園內經常會看到有的同學丟棄的紙屑、飲料瓶,有的同學在樓梯上、走廊上追逐打鬧,推推搡搡,還有部分低年級的.小同學,在剛剛打掃過的花壇上、墻壁上亂踩亂畫等等,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為。
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小學生,我要按照《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的要求,熱愛祖國,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禮貌待人,著裝干凈整潔,上課坐姿端正,不聲喧嘩,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注重自己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言談舉止,自覺遵守文明禮儀,平時遇到老師、長輩主動問好,自覺將垃圾扔進垃圾箱,愛護公共財物,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闖紅燈,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做一名有文明講禮儀的小學生。
文明禮貌是很容易的做到的事情,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只要同學們從自己平時的一言一行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良好的行為習慣做起,做一個有文明講禮儀的小學生,讓文明之花、禮儀之花,開滿校園。
講文明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聯系到前些日子法國時尚大牌店由于部分中國游客大聲喧嘩影響其他顧客購物而不歡迎中國游客,十一期間天安門廣場日清理垃圾量達2噸,廣州地鐵為搶坐血戰(zhàn),武漢航班旅客為拿行李群毆……這些都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而在我們同學身上也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有時會見到廢紙屑、食品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粗話等。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wèi)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huán)境。相反,如果我們養(yǎng)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huán)境就會是良好而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出優(yōu)良的學習氛圍。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
中華民族是世界公認的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是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崩^承傳統、倡導文明、講究禮儀、樹立新風,是美麗和諧寧靜校園建設的需要,也是一個人有氣質、有素養(yǎng)、有道德、守規(guī)范、成為高尚的人的需要。做人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尊重能寬容,講平等,善體諒的.人,更崇尚講文明,懂禮儀之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fā)揚這種優(yōu)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傲佳匀攵,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請讓我們每一個人管住自己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清潔環(huán)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杭十四中處處盛開。
【講文明演講稿】相關文章:
講文明的故事10-08
講文明作文02-24
講文明標語01-20
關于講文明作文02-28
講文明樹新風散文10-06
講文明,懂禮貌作文07-30
講文明樹新風的標語12-14
講文明樹新風總結01-15
講文明標語15篇01-20
講文明,樹新風作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