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演講稿模板錦集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tài)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教師演講稿模板錦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教師演講稿模板錦集1
童年時代,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師,記得最牢的一句話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是人民教師崇高的勞動!就是這份激情,這份執(zhí)著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堅定。于是,在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我毅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
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國教師;
我自豪,我是一名青年教師;
我自豪,我是一名小學教師;
當我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踏進小學時,我的心情是多少激動,多么地自豪。然而,俗話說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濃,為師方知為師難。為了上好一節(jié)課,我常常日思夜想,認真閱讀各種有關(guān)的參考資料,積極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有時已是夜深人靜,勞累了一天后,躺在床上,但滿腦子仍是問題、答案,靈感一來便忘記了疲勞,一骨碌爬起來寫,直至滿意為止。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因為我是一名教師。
氣候無常的春天已經(jīng)過去,教育改革的春天悄然來臨,我知道,在這次課程改革實驗里,會造就一批年青老師成為教學骨干,成為名老師。雖然我今年沒有擔任課改第一線的課程,但是我始終覺得,課改不是面向個別年級個別老師個別學校個別地區(qū)的,只要你努力學習,積極探索,也許課程改革的碩果你先品償,是的,課改給我們所有在職的老師提供了一個新的機遇,如果你能在課改中與時俱進、碩果累累,你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名教師的頭銜;如果你不能在課改中取得成績,甚至還在那兒混日子,那么你將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崗位。所以我們要努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雖然感到壓力大,時間不夠用,工作忙、任務(wù)重,但是我不會有一點怨言,反而我會感到自豪,因為我是新世紀的一名人民教師。
雖然我早已知道,那間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但是!對于當初的選擇,今生我無怨無悔。我將趁著年輕,不斷學習,不斷進取,用今朝的熱血去譜寫明朝的輝煌。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中國教育明天的太陽!
小學教師演講稿模板錦集2
春花遍地,甘做園丁勤澆灌,雪嶺摩手,領(lǐng)馬志士苦登攀——這是我人生的坐標。
xx年,我從學校走進學校,由學生踏上三尺講臺,開始了向往已久的教學生涯。轉(zhuǎn)眼,七年過去了,這三尺講臺和我接下了不解之緣。它,給了我尊嚴。她,成了我的依靠。它,也是我的支撐點。誰想到,久而久之,我在講臺上,學生在講臺下,一道橫線不知不覺把我和學生隔開。是教改的春風,是新課程的理念讓我深思,我想,我得放棄心愛的講臺了。
然而,談何容易,失去了講臺,很是不舒服。再也沒有那高高在上的感覺了。失去了講臺,更無法翻看抄寫的教案!我不得不挺直腰板,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在學生面前,一切的一切,我得從頭練起。
慢慢地,我習慣了上課沒有講臺的環(huán)境,為了避免課堂上的慌亂,上課前,我不得不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shè)計教案。
以后,走進教室,我成竹在胸了,不看教材,不望教案,也能瀟灑地上課了。此時此刻,我看到學生敬佩的眼神,心里高興極了。
失去了講臺的依靠,讓我自由地漫步在學生中,愉快地活動在學生中。我聽到了他們在說什么,看到了他們在寫什么,也知道了他們在想什么。這時候,我發(fā)現(xiàn),那張張稚氣的臉是那么的可愛。學生也常和我講心里話了,此刻,我們的情更濃了,愛更深了。
放棄了講臺,走到了臺下,給我?guī)砹嗽S多驚喜和收獲。我恍然大悟,講臺,其實是一座山,我在山的這邊,學生在山的那邊,放棄了講臺,就如同搬走了一座阻擋師生情感交流的大山。我慶幸,我終于走到了山的那邊!現(xiàn)在,我時常告誡自己,追求不可漫無邊際,理想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確,有攀不盡的科研高峰,有覽不完的歷史長河。作為新世紀的`一名教師,回首工余飯后,雛鳳新飛,跋山涉水酬壯志。追憶月下燈前,應(yīng)做潛龍奮起,嘔心瀝血步蟾宮!
還是用我喜歡的一首歌的歌詞來表達我對教師的熱愛吧:林中有兩條小路都望不到頭,我來到岔路口,佇立了好久。一個人沒法同時踏上兩條征途,我選擇了這一條,無悔無憂。
也許另一條小路一點也不差,也埋在沒有那腳印的落葉下,那就留給別的人們?nèi)プ甙,屬于我的這一條,我要一直走到天涯。
小學教師演講稿模板錦集3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的夢,質(zhì)樸而美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和偉大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奠定堅實的階段基礎(chǔ)。我的夢,是厚重的歷史的夢。自16世紀以來,我們開始與世界逐漸生疏,尤其是1840年以來,我們的民族飽受磨難和困苦,歷經(jīng)恥辱而不斷抗爭、求索強國富民之路;厥捉詠,列強侵華前后都格外重視本區(qū)文化的輸出,它們的崛起也得意于本區(qū)教育提供的后勁。我中華仁人志士——容閎、梁啟超、陳獨秀、梁漱溟、晏陽初、陶行知——也在努力尋求著各種教育強國之路,一百多年來,從未間斷、從未放棄!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雖然在教育的培養(yǎng)和投入上出現(xiàn)了一些曲折和失誤,但是教育的本心依然紅亮!歷史的車輪是向前的.,今天,我已經(jīng)接過了這接力棒!
深心溫故,猶可知新。
我的夢,又是嶄新的夢。生長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尤其是新千年以來,我們的教育事業(yè)伴隨著祖國的發(fā)展,蒸蒸日上。教育4%這個數(shù)字,離我們的期待和發(fā)達國家的教育投入相比還有些差距,可是它的實現(xiàn)使得我們有信心相信“美麗中國”就在明天,因為我們一直在努力,我們的腳步從未停滯!而且我們正在凝聚力量,共克時艱,日新榮昌!我的夢,也是遠方的夢。我常常仰望頭頂那片璀璨的星空——我也深知教育是百年大計,樹人實非易事。種樹種的是希望,育人更是育得未來。我的夢,教育夢,中國夢,任重而道遠。我告訴自己,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教育信心,面對日新月異的今天,加強學習,弘毅傳道。
教育理想比天高,落地方有百花園!我的夢,更是當下的夢。只有腳踏實地向著夢想堅持不懈地奮斗,夢想才會成真;歲月從來不曾居息——我告訴自己:立足教育根本,勇探教育新路,落實工作點滴,教育一代新人。鐵肩擔道義,夢想指日待。初心護性靈,朝夕越山海。親愛的同志們,我們的夢想不是空中樓閣,也并非遙不可及,我們的精彩就在我們身邊,就在這平凡的教育舞臺。美麗的中國夢,也絕不虛幻縹緲,就深深扎根在我們腳下這方熱土。夏花已是繽紛絢爛,他年金秋能否碩果累累,就看我們教育工作者是否忠誠履職、勤勉盡責。
親愛的小學同仁,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偉大的祖國也向我們發(fā)出了青春的力量的召喚——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看我少年“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來吧,讓我們一道擔起中華的脊梁,不辱使命,不負重托;
來吧,讓我們一同融入這偉大的洪流中,沐風歷雨共成長;
來吧,向著自己和偉大民族的美麗夢想,讓我們一往無前!
小學教師演講稿模板錦集4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甜蜜的,果的事業(yè)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边x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葉的事業(yè),教師的一生,與花相伴。與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詩意而美好。
讓愛在教育事業(yè)中閃光吧。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苯處煈(yīng)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yǎng)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于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wěn)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局限于個別的對象,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wù)。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這才是合格的.教師。
我來自一所再普通不過的鄉(xiāng)鎮(zhèn)學!偷曛袑W,但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綠樹成蔭,一塵不染,鴿子在操場上散步,燕子在天空飛翔。我們學校老師形成的教風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愛校如家,愛生如子”。
學校劉老師一天在下課聊天時說:“我們家大人都是班主任,孩子上學都是自己去的,早飯是一包牛奶一個面包,邊走邊吃,可能有時上學臉也沒洗吧,老師都叫我們管管孩子的生活了!蔽覀冃睦锒际且魂囆了幔苍S客店中學的孩子都是這樣長大的。這就是貧困中恪守信念的鄉(xiāng)村教師,清寒中奮而思進的鄉(xiāng)村教師!也許有人會笑我們傻,呵呵,也許我們是很傻,可我們問心無愧了!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在這群優(yōu)秀老師的熏陶下,我由一個懵懂的青澀的校園學生逐漸變成了一個合格的青年教師。我微笑著走到學生中間,傳道授業(yè)解惑,成為了學生最為知心的大朋友。教師節(jié),我收到了學生寄來的賀卡,看到上面寫道:“感謝您,我們最最溫柔,最最美麗,最最文雅,最最高貴的大姐姐!眲x那間,我覺得自己成了世上最漂亮的人。孩子們純潔的心、圣潔的情、深厚的意,凈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yè)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我感到自己是一個生活在花叢中的人。
教師是綠葉,因為愛,才能一生與花相伴。師愛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蘇醒;師愛像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
小學教師演講稿模板錦集5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我來自惠州市河南岸中心小學,很榮幸今天能在這里代表跟崗的學員發(fā)言。省教育廳組織農(nóng)村學校的教師到實踐基地跟崗學習,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在此,我代表全體學員對省教育廳的關(guān)心和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培訓處給我們提供的平臺和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跟崗學習,我們都肩負著本地教育的重托,希望通過高校學科專家和基地指導教師的引導,充分利用本次跟崗學習倡導的“專家引領(lǐng)”、“師徒結(jié)對”、“親身體驗”、“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素養(yǎng),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成為當?shù)亟逃虒W的骨干力量。正因為這樣,我們一定會:
1、珍惜好機會,制定科學可行的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的目標,多學習、多參與、多實踐、多思考,多積累管理和教學上的寶貴經(jīng)驗。
2、積極參加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案例分析和專題研討等教研學習活動,促進教學研究水平的提升,通過分學科研討和教學實踐,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尤其是深入課堂,通過聽課、評課、經(jīng)驗交流、案例學習等途徑,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wù)能力。
3、充分利用基地學校的互動交流平臺,及時交流,解決自己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難,學習名教師的先進經(jīng)驗和學員之間的先進經(jīng)驗。
4、跟崗學習期間,我們嚴格要求自己,遵紀守法,為人師表,自覺遵守基地學校的學習要求和所在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積極配合基地學校的各項工作。
這15天的跟崗學習時間,對于我們來說,時間短,任務(wù)重,無疑是充滿挑戰(zhàn)的,但意義又是極其重大的'。通過學習,在以后的班級
管理和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等方面,我們會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和班級管理方法,把學到的經(jīng)驗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反復(fù)地實踐,反復(fù)地思考,反復(fù)地總結(jié),然后通過論文、教學反思、公開課等形式,和學校老師交流,再一次提高自己,把自己認為成功的教學、班級管理的方法、經(jīng)驗帶給學校的老師,引領(lǐng)學校的老師也在不斷地學習、總結(jié)中提高自己。
最后,祝我們跟崗學習順利圓滿完成,祝各位學員學有所得、滿載而歸,祝在座的各位領(lǐng)導和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小學教師演講稿模板錦集6
明天與起點有人說明天是童話,有人說明天是夢幻,有人說明天是神秘的,是今天的海市蜃樓……
不,年青的朋友,明天是火,明天是光,明天是振興中華意志中的展現(xiàn)……茫茫黑夜里,明天是乳白色的晨曦;冰天雪地里,明麗的杏花、春雨是朦朧的山水畫。明天布滿著光明,但明天的歷程同樣艱辛,工地上,姑娘小伙那流淌汗珠的紅黝的臉上,積蓄了明天的純樸的信念;燈光下老師那倦怠的客顏蘊含對明天的希翼和追求,勝利歡呼的歲末不正是明天新的征途和起點嗎?起點,在人生的道路上會產(chǎn)生無數(shù)新的起點,要害是你能否把握住這人生的重要時刻。共青團中心評選出的十佳青年,在廣闊的天地里耕耘他們找來了起點;在茫?坪V袚P帆他們找到了起點;在紅領(lǐng)巾飄揚的`隊伍里,在孩子們閃光瞳仁里他們找到了起點……正是我們的老師和輔導員精心培育和引導,使千千萬萬名少先隊員象"十佳少年"一樣,從尚不穩(wěn)健中尋找了屬于他們的起點。親愛的朋友,不要以為起點不重要,"于里之行始于足下","萬事從一開始"。不要因為"起點"構(gòu)不成畫面而忽略它的位置,正是因為那些起初構(gòu)不成畫面的起點組合成豐富多采的人生。
人生的起點假如經(jīng)常是模糊不清,人生將會留下一路遺憾。人生的輝煌始于起點;祖國的明天從今天開始。教師,多么明亮,光輝的名字。
我們老師辛勤的耕耘將托起明天的太陽,給景秀河山添輝加彩。我為我們的老師而驕傲,我為祖國的明天而希望滿懷。讓我們從起點開始,展現(xiàn)一個漂亮的明天。
【小學教師演講稿】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教師演講稿06-23
小學教師競聘演講稿08-14
小學教師讀書演講稿11-04
小學教師師德的演講稿11-17
2022小學教師演講稿01-21
小學教師師德演講稿06-16
小學教師即興演講稿03-26
小學教師演講稿范文04-24
小學教師演講稿模板05-24
小學教師師德演講稿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