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化學學習資料
在生活中,說起學習資料,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學習資料能夠幫助我們系統(tǒng)全面的學習。很多人都在找真正有幫助的學習資料。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學學習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化學學習資料1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 + C高溫2Cu + 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 + O2 △ Na2O2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鈉與水反應:2Na + 2H2O = 2NaOH + 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 + 4H2O(g)= F3O4 + 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氫氧化亞鐵被氧化成氫氧化鐵: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氫氧化鐵加熱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鋁: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氫氧化鋁加熱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鐵溶液與鐵粉反應: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亞鐵中通入氯氣: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 + 4HF = SiF4 + 2H2O
28、二氧化硅與氧化鈣高溫反應:SiO2 + CaO高溫CaSiO3
29、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高一化學學習資料2
一、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
2.基本程序:
3.用比較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結論。
二、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定義:①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②性質:能否導電;③物質類別:化合物。
2.強電解質:強酸、強堿、大多數(shù)鹽;弱電解質:弱酸、弱堿、水等。
3.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賹懀簩懗龌瘜W方程式
②拆:將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形式,其它以化學式形式出現(xiàn)。
下列情況不拆:難溶物質、難電離物質(弱酸、弱堿、水等)、氧化物、HCO3-等。
、蹌h:將反應前后沒有變化的離子符號刪去。
、懿椋簷z查元素是否守恒、電荷是否守恒。
4.離子反應、離子共存問題:下列離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偕呻y溶物質的離子:如Ba2+與SO42-;Ag+與Cl-等
、谏蓺怏w或易揮發(fā)物質:如H+與CO32-、HCO3-、SO32-、S2-等;OH-與NH4+等。
、凵呻y電離的物質(弱電解質)
④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MnO4-與I-;H+、NO3-與Fe2+等
三、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現(xiàn)象:①鈉浮在水面上;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處游動;④伴有嗞嗞響聲;⑤滴有酚酞的水變紅色。
4.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5.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氫鈉受熱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放肆吧www.fun48.com
四、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物理量關系
1.物質的量n(mol)= N/N(A)
2.物質的量n(mol)= m/M
3.標準狀況下氣體物質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n(mol)=cV
五、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制取漂(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Ca(ClO)2+CO2+H2O=CaCO3↓+2HClO
六、膠體:
1.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介于1~100nm之間的分散系。
2.膠體性質:
、俣∵_爾現(xiàn)象
②聚沉
、垭娪
、懿祭蔬\動
3.膠體提純:滲析
七、氧化還原反應
1. (某元素)降價——得到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產(chǎn)物為還原產(chǎn)物
2. (某元素)升價——失去電子——被氧化——作還原劑——產(chǎn)物為氧化產(chǎn)物
3.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chǎn)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
八、鐵及其化合物性質
1. 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 F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繼而變灰綠色,最后變紅褐色。
b)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 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勹F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②鐵與硫酸銅反應(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
、墼诼然瘉嗚F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3FeCl2+Cl2=2FeCl3
④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質:4Fe(OH)2+O2+2H2O=4Fe(OH)3
、菰诼然F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捭~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呱倭夸\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嘧懔夸\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九、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雷雨發(fā)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① N2+O2放電===2NO
、 2NO+O2=2NO2
、 3NO2+H2O=2HNO3+NO
2.氨的工業(yè)制法:N2+3H2 2NH3
3.氨的實驗室制法:
、僭恚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谘b置:與制O2相同
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軝z驗方法:
a)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chǎn)生。NH3+HCl=NH4Cl
、莞稍锓椒ǎ嚎捎脡A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 H2O NH3 H2O NH4++OH-
5.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碳酸氫銨受熱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碳與濃硝酸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NH3↑+HCl↑
十、 Cl-、Br-、I-離子鑒別:
1.分別滴加AgNO3和稀硝酸,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為Cl-;產(chǎn)生淺黃色沉淀的'為Br-;產(chǎn)生黃色沉淀的為I-
2.分別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蕩,下層溶液為無色的是Cl-;下層溶液為橙紅色的為Br-;下層溶液為紫紅色的為I-。
十一、常見物質俗名
、偬K打、純堿:Na2CO3;②小蘇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綠礬:FeSO4 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膽礬:
CuSO4 5H2O;⑨石膏:CaSO4 2H2O;⑩明礬:KAl(SO4)2 12H2O
十二、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鋁與鹽酸的反應:2Al+6HCl=2AlCl3+3H2↑
2.鋁與強堿的反應: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鋁在空氣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鋁與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鋁與強堿反應: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氫氧化鋁與強酸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7.氫氧化鋁與強堿反應:Al(OH)3+NaOH=Na[Al(OH)4]
8.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鋁沉淀:Al3++3NH3 H2O=Al(OH)3↓+3NH4+
十三、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十四、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質
1.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2NaOH+H2O=Na2SiO3+2H2↑
2.硅與氫氟酸反應:Si+4HF=SiF4+H2↑
3.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
4.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2H2O
5.制造玻璃主要反應:SiO2+CaCO3高溫===CaSiO3+CO2↑ SiO2+Na2CO3高溫===Na2SiO3+CO2↑
十五、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在空氣中點燃鎂條:2Mg+O2點燃===2MgO
2.在氮氣中點燃鎂條:3Mg+N2點燃===Mg3N2
3.在二氧化碳中點燃鎂條:2Mg+CO2點燃===2MgO+C
4.在氯氣中點燃鎂條:Mg+Cl2點燃===MgCl2
5.海水中提取鎂涉及反應:
①貝殼煅燒制取熟石灰:CaCO3高溫===CaO+CO2↑ CaO+H2O=Ca(OH)2
、诋a(chǎn)生氫氧化鎂沉淀:Mg2++2OH-=Mg(OH)2↓
、蹥溲趸V轉化為氯化鎂:Mg(OH)2+2HCl=MgCl2+2H2O
、茈娊馊廴诼然V:MgCl2通電===Mg+Cl2↑
高一化學學習資料3
1、硅與氟氣反應:Si + 2F2 = SiF4
2、硅與氫氟酸反應:Si+4HF = SiF4+2H2
3、硅與氫氧化鈉溶液: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
4、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 + 4HF = SiF4 + 2H2O
5、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6、二氧化硅與氧化鈣高溫反應:SiO2 + CaO高溫CaSiO3
7、硅酸鈉與鹽酸反應: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8、往硅酸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9、往硅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Na2SiO3 + 2CO2 + 2H2O = 2NaHCO3 + H2SiO3 10、二氧化硅與碳酸鈉固體:SiO2+Na2CO3高溫Na2SiO3+CO2
11、粗硅的制取:SiO2 + 2C高溫電爐Si + 2CO
12、粗硅轉變?yōu)榧児瑁篠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高溫Si(純)+ 4HCl
高一化學學習資料4
如何背誦化學方程式1、實驗聯(lián)想法
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實驗的忠實和本質的描述,是實驗的概括和總結。因此,依據(jù)化學實驗來記憶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熱和使用催化劑(MnO2)的條件下,利用KClO3分解來制取氧氣。只要我們重視實驗之情景,聯(lián)想白色晶體與黑色粉末混和加熱生成氧氣這個實驗事實,就會促進對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理解和記憶。
2、組成結構分析法
對于某些反應物組成、結構比較復雜的反應,特別是某些有機反應,為了在理解上深刻記憶,宜對反應過程進行分析。
3、綜合法
由于化學反應的`多樣性及人腦思維的復雜性,在整個認識過程,要經(jīng)歷觀察、探究、聯(lián)想、識記、分析、綜合、判斷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維過程,因此記憶方程式有法而無定法,往往使用綜合記憶法。
4、索引法
索引法是從總體上把學過的方程式按章節(jié)或按反應特點,分門別類地編號、排隊,并填寫在特制的卡片上,這樣就組成一個方程式系統(tǒng)。利用零碎時間重現(xiàn)這些卡片,在大腦皮層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5、口訣法
為了使化學方程式在使用時脫口而出,有時還可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特點編成某種形式的便于記憶的語句,這就叫口訣法。
6、關聯(lián)法
對比法是橫向比較,而關聯(lián)法是縱向聯(lián)結。如,有些反應或因本身的相互關聯(lián),或因工業(yè)生產(chǎn)上的安排彼此間不無內在聯(lián)系。
【高一化學學習資料】相關文章:
《春》學習資料02-07
《詠雪》學習資料10-10
《濟南的冬天》學習資料02-04
《秋天的懷念》學習資料02-05
寒衣節(jié)的學習資料10-17
有關學習資料的介紹06-28
《秋天的懷念》學習資料10-11
學習工程資料管理的心得12-02
英語學習資料(8篇)06-30
重陽節(jié)學習資料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