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試題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有考試,接觸到試題,借助試題可以為主辦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的信息。一份好的試題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試題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試題答案 1
14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注】李煜,公元961年繼位,史稱南唐后主,他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金陵城陷,李煜肉袒出降,被封為“違命侯”。從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樓。
(1)在詞的上片,作者是如何寫出被幽禁之人的孤獨與寂寞的.?
(2) 這首詞特別是后世詞家稱道的是它對“愁”的描寫,在詞人的另一首詞《虞美人》中也寫到了“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痹嚪治鲎髡咴谶@兩首詞中描寫“愁”的異同點。
試題答案:
14.(8分)(1)①通過人物的行為情態(tài)來寫!盁o言”寫詞人內心的痛苦無人訴說;“獨上西樓”,寫詞人無人相伴,登高懷遠,憶往昔歲月,倍感孤獨。(2分)
、谕ㄟ^景物來寫,融情于景。月如鉤,在傷心人眼中,缺月象征著人事的缺憾;梧桐深院冷落凄清,籠罩著寂寞;一個“鎖”字,暗點囚禁的境況。(2分)
。2)① 相同點:在這兩首詞中,作者都運用比喻,把愁這種抽象的情感具體化、形象化為“物”,讓人可見可感可摸。(答出比喻、具體化2分)
、诓煌c:《虞》詞中,作者把愁喻為一江東逝的春水,寫出愁“多、源源不斷”的特點。(1分)《相》詞中,作者把愁喻為“剪不斷,理還亂”的絲,寫出愁“紛繁盤繞、糾纏不清、難以排解”的特點。(1分)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試題答案 2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題目。
相見歡
【南唐】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7.詞的上闕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請結合上闕的內容進行分析。
答:上闕寫盡了作者的凄惋之情!盁o言”者,并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故國舊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凹拍嗤┥钤烘i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
28.詞的下闕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結合下闕內容分析運用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
答:下闕運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手法。“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一句,作者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皠e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此句運用味覺來寫愁: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種根植于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深的.感覺;舌品不得,心感方知。作者不是將“愁”訴諸人們的味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后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試題答案】相關文章:
相見歡教學設計03-06
相見歡賞析作文(精選27篇)06-21
格離不忘相見甚歡作文(通用24篇)09-04
夢見月滿西樓03-13
李煜作文04-16
相見的作文03-08
母愛無言04-09
父愛無言03-21
夢里相見傷感句子08-01
相見作文300字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