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年少輕狂心情隨筆
在網(wǎng)上不難看到這樣的新聞:某大學某學生因所謂的“生不如死”,自愿去見了上帝。這生不如死,有些是令人同情憐憫的,有些是令人可悲可笑的。走投無路便拋棄一切,撒手而去,可是那些惦念你,甚至以你的喜怒哀樂作為生活根本的人,可曾想過嗎?或親友,或夫妻,因你的離去而導致生不如死,這樣做,終是太不理智了。可稱為“大學”,所知必然相比其他人略勝一籌,可是所思呢?都知道子曰詩云,有些甚至還能爛熟于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得呢?只是搖頭晃腦的“古人有云”?所行呢?真正按照“道”的指引去做了嗎?我想未必。因為,所知與所思不能一致,而所思與所行也不能一致,如此,是事實的驗證,更是歲月的磨練。
大部分人于知識幾乎無不了解,無論哪個方面,輕者侃侃而談,重者如數(shù)家珍。所知有了,還不很少,但在思想方面能做到統(tǒng)一嗎?問題很復雜,分幾部分說:一,看其知是否符合自己口味。二,是否與當今社會狀態(tài)相矛盾。三,是否有真正價值。此三點選擇到位的話,再加上堅定的信念,所知所思達到統(tǒng)一是不太困難的。拿自身舉例,幾年來,書本知識陸陸續(xù)續(xù)漲了不少,雖難稱有研究,也略知一二。知道應該溫柔敦厚,可有些話到舌尖,還是忍不住想說幾句,導致令人多數(shù)人難看的褒貶話語。寫文章亦同。明知有些炫的成分,或說幼稚的想法與文風,但由于年少輕狂,還是照涂不誤。反反復復告誡自己:等老了就不這樣了……可是,有什么用呢,年少總是要經(jīng)歷的,這之間的所思,注定了難與所行相配合。
話說回來,年少輕狂,也可以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為何不怕,一是有年輕的傻勁兒,二是不知道老虎的威力。可很多人明明知道其所以然,還橫沖直撞地向前突進,何也?借用網(wǎng)上一句話:“再不瘋我們就都老了”,而此瘋非彼瘋,有價值的瘋,有意趣的瘋,如此可乎!
【年少輕狂心情隨筆】相關文章:
年少輕狂作文10-07
年少輕狂作文(精選28篇)08-26
靜守時光,年少輕狂美文10-06
生如夏花之絢爛的年少輕狂美文10-06
不再輕狂經(jīng)典美文10-07
年少的歡喜作文10-07
那年 我還年少10-31
年少的我作文10-06
別為你的輕狂埋單的成敗故事07-07
忽夢年少散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