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隨筆-感恩是教出來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fā)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tài)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隨筆-感恩是教出來,歡迎大家分享。
有些孩子得到愈多,卻要更多,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態(tài)度。如何教孩子表達謝意,甚而對別人付出?“我為什么要說‘謝謝’!”“媽,我同學都穿Nike的球鞋,為什么你不買給我?”“爸媽對我不好,我要離家出走!”
這些桀驁不馴、理不直卻氣很盛的話語,常出自現(xiàn)代孩子的口中。當孩子說出這些話,父母先別生氣,可能需先自省:我教過孩子感謝別人嗎?信誼基金會知識長譚合令說,“感恩的心”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父母長時間培養(yǎng)、教育,如果小時候沒有人教孩子學習感恩,他們會很自然地認為“別人對我好是應該的!碑斎灰膊恢栏兄x別人的善意和幫助。其實人長大后多半在重復、強化童年期的行為,很多父母“突然”發(fā)現(xiàn)小孩長大后變得行為乖張、態(tài)度惡劣,其實多半在兒童期就已種下了種籽,當時若沒有適當糾正,孩子愈大愈難教難改。“品德要從小培養(yǎng),大一點再學才藝也不遲。”
感恩的孩子人緣好:孩子不知感恩惜福,往往也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孩子認為父母的付出理所當然,父母卻覺得豈有此理。孩子愈大,沖突也愈大。教孩子感恩,也能幫助他擁有快樂的人生,一生受益。研究發(fā)現(xiàn),最快樂的孩子不是擁有最好物質(zhì)生活的孩子,而是心存感謝的孩子,他們不會嫉妒、自私、粗魯無禮,容易和別的小朋友相處,人際關系也比較好。長遠來說,感恩的孩子未來會是知道回饋社會、造福人群的公民,整個社會都受益。
幫你培養(yǎng)孩子感謝的態(tài)度:
以身作則:在生活中常讓孩子看到他人互相表示謝意,是最自然、有效的教育方式。一句「謝謝」就是為孩子撒下感恩的種籽。例如:去親友家做客時,離開時向主人致謝、買東西時向店員致謝、夫妻間互相說「謝謝」,孩子幫了忙,也向他表示感謝,例如「謝謝你幫媽媽拿東西!
不要給予孩子太好的物質(zhì)生活:給孩子基本的物質(zhì)享受就好,適時向他們說「不」,別當孩子的提款機、印鈔機。父母適度讓孩子參與家庭危機。例如現(xiàn)在經(jīng)濟不景氣,父母收入減少,可以告訴孩子「爸媽賺的錢少,我們能不能少買玩具?零用錢能不能節(jié)省一點?」這樣做并不是要剝奪孩子的幸福童年,而是幫助他發(fā)現(xiàn):自己享受的生活不是憑空得來的,要靠努力才能維持。無形中也培養(yǎng)孩子面對、解決困難的能力。
鼓勵該子表達謝意:當孩子收到禮物,提醒孩子說「謝謝」也可以寫張謝卡,或有機會買禮物回送。提醒孩子在父母、祖父母生日時表達情意。你可以說:「再過幾天就是媽媽的生日,我們一起寫一張卡片,給她一個驚喜,好不好?
幫助孩子想象他人的感受:我曾在班上教小朋友「學習感謝」。對學齡前幼兒來說,「感恩」這兩個字是很抽象的觀念和詞匯,不如問他們:「你想跟誰說謝謝?」小朋友多半會說:「爸媽、老師」再提示他們生活里的經(jīng)驗,由近及遠地想,他們會想到「謝謝老板開店賣東西、謝謝司機載我、謝謝消防隊滅火、謝謝警察抓壞人」等等。此外,陪孩子看書、說故事,也可以讓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當孩子收到爺爺送的禮物,你可以提醒他寫張謝卡,并問他:「如果你是爺爺,你看到這張卡片時有什么感覺?」這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感謝」能帶給別人愉悅的感覺。
有機會帶孩子一起去當義工、探訪生病或獨居的親友、把不需要的書或玩具送給別人。這些親身接觸不幸的經(jīng)驗,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感激擁有的事物,并體會感謝的力量。
【教育隨筆-感恩是教出來】相關文章:
關于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隨筆10-28
教育心得:我教白楊禮贊08-26
小班教育心得隨筆04-29
幼兒園教師早教心得隨筆10-22
幼兒園保教心得教育11-23
小學教育隨筆(精選29篇)08-24
大班教育隨筆(精選38篇)02-18
中班教育教學反思隨筆10-22
小班教育隨筆心得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