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弟子規(guī)》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弟子規(guī)》讀后感1
我讀起了《弟子規(guī)》,讀著讀著,心情越來越沉重,讀到了"入則孝"這部分中的"親愛我,孝何難。"時,突然想起了媽媽為我做的所有的事。
小時侯的我嬌生慣養(yǎ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道關心別人,體諒別人,不理解父母,不知道父母吃了多少的苦。
時間飛逝,眨眼間,我已經(jīng)上了中學,首次接觸了《弟子規(guī)》,并認真完成老師的作業(yè),基本改掉了"小皇帝"的風格。
在平安夜那天,教《弟子規(guī)》的于老師講的是關于孝敬父母的事情,講了很多類似于"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話,并且留了一個作業(yè)——為父母洗腳。這對于在家中頗有"小皇帝"的風格的我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一般,雖然在學習《弟子規(guī)》的期間很努力的做家務,可洗腳這個作業(yè)還是無法讓我接受,因為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字"臟".雖然明知應該孝敬父母,但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個現(xiàn)實,只是想在心里偷偷地把這個作業(yè)深深地埋藏起來。
第二天,于老師果然問了大家有沒有為自己的媽媽洗腳,磨不開面子的我不知所措,只好隨著大家舉了手,老師好象猜透了我的心思,說的什么我也記不清了,只記住了一句話:"父母為我們做了這么多,我們連為父母洗個腳都不肯嗎?"當我正回味這句話時,老師說:"大家也可以讀一讀《弟子規(guī)》,讓心平靜下來。"
放學了,寫完作業(yè)后,我讀起了《弟子規(guī)》,讀著讀著,心情越來越沉重,讀到了"入則孝"這部分中的"親愛我,孝何難。"時,突然想起了媽媽為我做的所有的事,我便想努力地把作業(yè)再從心底挖出來。這時,媽媽回來了,我便拉著媽媽去洗腳。當脫掉媽媽的鞋和襪子是那一刻,我驚呆了,媽媽的腳被磨出了一塊塊的'繭子,不知所措的我問了一句傻話:"媽媽,疼嗎?""傻孩子,繭子怎么會疼呢?"媽媽邊說邊撫摩著我的頭。
"小皇帝"終于知道了淚水的滋味,是咸的,它包涵了所有的自責和歉意,我認認真真地為媽媽輕輕地洗腳……
我要感謝《弟子規(guī)》,是《弟子規(guī)》找回了我的孝敬心,是《弟子規(guī)》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弟子規(guī)》改變了我,《弟子規(guī)》一定會讓我更完美!
《弟子規(guī)》讀后感2
寒假生活結束了,我覺得我的假期過的很有意義,因為老留的作業(yè)是背誦并理解《弟子規(guī)》。這跟我們平時的家庭作業(yè)不同,因為不僅鍛煉了我們背誦課文,理解課文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讓我們懂得了如何尊敬師長和父母,怎樣和兄弟姐妹融洽相處,怎樣學習,怎樣做事,怎樣做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一句,主要告訴我們對于父母的召喚,回答不能遲緩,對于父母的命令不能遲遲不去行動?晌乙郧安皇沁@樣父母叫我做事時,我總是假裝聽不見,學了《弟子規(guī)》后,我意識到我錯了。
《弟子規(guī)》中還有"置冠服,有定位。"這一句,是告訴我們自己的物品擺放要有明確的位置,不要太隨意,而一直以來,我的物品經(jīng)常隨處擺放,需要用時,經(jīng)常找不到,所以在這個假期里,我養(yǎng)成了很多好習慣,其中就有打掃屋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擺放位置,現(xiàn)在我的房間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媽媽眼里的"小豬窩"了,我自《弟子規(guī)》中還有很多很多的收獲,比如說,在學習上,不要拖拉,愛護書籍上要做到,尊敬師長上等等,很多很多。
《弟子規(guī)》對我的幫助很大很大,今后我一定把他背的熟熟的,作為我以后行為的量尺,相信在這個好朋友的監(jiān)督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小學生!
成功要不斷積累——讀"孟母斷機"有感沈陽市南京十校 二年一班 郭萬達 指導教師 姜崇艷
今天,我背了《弟子規(guī)》中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具體意思是:父母的教誨,一定要恭恭敬敬地聽;如果父母責備你,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虛心接受。"孟母斷機"是關于這四句話出處的故事:孟子小的時候讀了一些很深奧的書。有一天,他讀書厭倦了,就跑回家里。這時孟母看見了他,立刻把織布的梭子折斷,扔在了地上。母親說:"織布要一寸寸地織,才能織成……"孟子恍然大悟……
在實際生活中也有一些類似的事情,如:爸爸怕我累,不同意讓我補習英語,但是我還是堅持學了。因為我想:成功源于不斷積累。只有學習的外語知識多,接觸外語知識的面廣,我才會比別人積累更多的東西,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還有很多例子,在這里就不一一道來了。
通過讀這個典故,我悟出了一條道理:成功=1+1……+1!
《弟子規(guī)》讀后感3
李毓秀的《弟子規(guī)》是仿《三字經(jīng)》體例,三言成語,名句疊韻的形式為古代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敬師規(guī)范,由《論語》《孟子》《禮記》《孝經(jīng)》和朱熹語錄編纂而成,今天讀來仍然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
當今發(fā)達的商品經(jīng)濟社會和古代的社會環(huán)境不能同日而語,我想在現(xiàn)實和傳統(tǒng)之間有沒有一個承繼關系?中國有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講得最多是一個“育人”的問題,所謂至樂莫如育人,怎樣教育人,怎樣增加修養(yǎng),做一個完善的人?這是我們應從傳統(tǒng)中繼承和發(fā)揚的。
在物質(zhì)豐富、科技發(fā)展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很多人在精神上已沒有依托,往往在紛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指導原則,而在《弟子規(guī)》中所提到的做人的總綱“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教誨,以此成為做人的原則,那么我們在工作和學習時,就能加深自己的修養(yǎng),在物質(zhì)社會的.時代不迷失,不動搖,時時保持清醒,和諧和同事之間、領導之間、親人之間、朋友之間以及陌生人之間的關系,進而和諧整個社會成員的關系,那么共建和諧社會就不會是一句空話。
《弟子規(guī)》中講到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外出求學等方方面面的行為標準和作人準則,提倡正人先正心。我從中深刻領悟,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從而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嚴以對已,寬以待人,積極融入到團隊當中,要尊重領導,認真完成領導所交待的各項任務,忠于職守,互相幫助,協(xié)作共事,作為服務窗口工作,要樹立良好的服務形象,禮貌待人,微笑服務,做到百問不厭,應保持坦誠、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對人對事,并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業(yè)務水平,積極參加培訓和學習,提高工作效率。
《弟子規(guī)》對和諧家庭也是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每個細胞的健康才能保證社會機體的健康,其中“二十四孝親圖”在感化人的同時,也教會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怎樣對待親人,也讓我們思考在當今社會怎樣去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試想,如果一個連父母長輩都不尊重、孝敬的人,一個喪失了做人最基本的倫理道德的人,如何能對別人以禮相待?這樣的人能否讓人信服與尊重?
《弟子規(guī)》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我們要從中領悟其精華,發(fā)揚中華美德,做一個完善的知禮儀、知廉恥、知謙虛、知恭敬、知忠厚的人。這樣,在我們繼承傳統(tǒng),發(fā)揚傳統(tǒng)中,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
《弟子規(guī)》讀后感4
我好奇地手捧著老師剛剛發(fā)下來的《弟子規(guī)》讀了起來,“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讀著讀著,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不禁陷入沉思:
前幾天,是我和雙胞胎妹妹的生日,媽媽為我們準備了一大桌好吃的飯菜,還買了一個大大的蛋糕,又送給我倆每人一個芭比娃娃,我感覺今天自己是最幸福的。這時候,爸爸的一句話把我問住了:“你媽媽哪天生日,知道嗎?”我和妹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搖搖頭,看著爸爸媽媽。
“自從有了你們倆,你媽就再也沒過過生日……”
“你看你,挺高興的,跟孩子說著干啥?”媽媽打斷爸爸的話,又轉(zhuǎn)臉對我倆說:“快吃飯,別聽你爸的!
吃完晚飯,我回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腦海里全是媽媽忙碌的身影:我和雙胞胎妹妹的出生忙壞了媽媽,因為爸爸要照常上班,所有的家務都要媽媽一人來做,還要照顧我們姐妹倆。好不容易熬到我們長大了一些,我已走得穩(wěn)穩(wěn)的了,可妹妹連站都站不起來,媽媽著急了,帶她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告訴她,妹妹患有腦癱,不能走路,智力也會很遲鈍?蓩寢尵褪遣桓市,帶著妹妹去了十幾家醫(yī)院,結果都一樣。但媽媽并沒有放棄,只要聽說能治好妹妹的`病,就是再遠媽媽也會帶妹妹去,幾年下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但是媽媽沒有低頭,永遠把微笑掛在臉上。對于我和妹妹,媽媽也總是盡量滿足我們的要求,每年過生日都會送我們禮物,做好多好吃的,F(xiàn)在我在讀小學,無論刮風下雨,媽媽每天按時接送我,其余時間,除了做家務,就是照顧妹妹,由于妹妹的身體狀況不能上學,媽媽就在家做起了她的老師,用我的舊書教她識字,學數(shù)學。媽媽每天這么累,為了妹妹,為了我,媽媽付出了多少呀,可我又曾為媽媽做過什么?黃香年僅九歲,炎炎夏日時,就給父母的蚊帳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蟲和蚊子扇開,讓父母好安心睡;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體溫使父母的被子暖和,讓父母睡得舒服,可我呢,我都十三歲了。
媽媽呀,女兒真想快快長大,能幫幫你。媽媽,放心吧,我一定不辜負你的期望,考上大學,找個好工作。我一定會照顧好妹妹,照顧好你和爸爸。
《弟子規(guī)》讀后感5
《弟子規(guī)》是我國的經(jīng)典讀物之一,弟子規(guī)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文章通俗易懂,其中包含了做人的道理,是我國廣泛流傳的讀物!兜茏右(guī)》通過"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幾個方面寫出一個人要有的品質(zhì)。
如果在青少年時期看看《弟子規(guī)》便能疏導你的心理,讓你的品行得到進步,啟迪你。《弟子規(guī)》在“入則孝”中教會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在“出則弟”中告訴我們要尊敬長輩,不要在長輩面前驕傲、突顯自己的才能,要懂禮儀。在“謹而信”中告訴我們要講禮貌,要誠信,不要飲酒,要講衛(wèi)生,衣服要穿得整潔,不要挑食,暴飲暴食等,在生活中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在“泛愛眾”中寫道:我們要平等待人,不要驕傲自大,不要自私,不要喜新厭故,不要揭人短,不要把他人的惡行公布,要報恩,不報仇,要慈善待人,以理服人。在親仁中教會我們不要與小人處得太近,要多與仁者在一起,這是一個人必須具有的品質(zhì)!兜茏右(guī)》告訴我們一個的`品行應該如何的,不要輕視自己的品行,這里有小故事告訴我們品行的重要性:某一天一個大公司招聘員工,很多大學生和研究生都去了,招員工面試的地方十分干凈,可是地上卻有幾張廢紙,沒有誰注意到,那里有許多人都在等待面試,然而老板卻遲遲沒有露面,就在這時,一位高中生撿起了地上的廢紙,正巧老板這時進來,剛巧看見了高中生撿廢紙的一幕,于是,老板二話不說,直接走到那位高中生面前,說道:“恭喜你,你被公司錄取了!
后來其它人一個都沒有面試成功。這個故事中,去面試的人有大學生和研究生,學歷都比高中生高,然而高中生被錄取了,他們卻沒錄取,這說明了什么呢?高中生隨手撿起垃圾的這樣一個行為,就可以看出此人雖學歷不高,而品行之高尚,非一般人所能及,此行為君子之行為,而不做此行乃一般人也。
因此,高中生才會被錄取。讀《弟子規(guī)》,讓自己的品行如同一個君子,乃至圣賢之士。
《弟子規(guī)》讀后感6
題記:道德的光輝就像太陽的光芒,而一個人要想播撒陽光到別人心中,首先自己心中要充滿陽光啊!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很早就知道《弟子規(guī)》是好東西,所以,幾年前兒子上幼兒園時,我就教他背誦,后來,也推薦給學生,領著他們?nèi)ケ痴b《弟子規(guī)》。然而,自從我接觸傳統(tǒng)文化以后,我再讀《弟子規(guī)》才深刻地體會到:《弟子規(guī)》看似平淡無奇,而其中所真正的內(nèi)涵只有用心體味!兜茏右(guī)》不是用來背的,它是用來做的,而知道和做到之間還有很遠很遠的路,慢慢地,在踐行《弟子規(guī)》的日子里,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弟子規(guī)》是一本薄薄的厚書,淺淺的深書,小小的圣書,它幫助我從陰霾走向光明,甚至讓我重新做人!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此文脫胎于孔子的“論語”學而篇,分為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和余力學文八個部分,這八個部分獨立成章卻又密不可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做人、處事等行為規(guī)范。后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并改名《弟子規(guī)》,是啟蒙養(yǎng)正,教育子弟行為敦厚、人倫盡份、防邪存誠,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對今天的我們?nèi)匀挥薪逃饬x。它清晰明了的向我們傳遞著做人的基本準則。
《弟子規(guī)》的宗旨是“孝”,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一個把孝心裝在心中的人,一定是一個善良、平和、又幸福的人,因為厚德載物嘛!所以我自己要以身作則,并帶動我的.孩子和學生們“孝敬”!
通過閱讀《弟子規(guī)》,我感覺到了孝敬、誠信、仁愛、尊重……的重要,小小的《弟子規(guī)》,其中富含的哲理足夠我終生受用。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自己的狀態(tài)。為我指明了追求的方向。督促我將圣人的教誨貫徹于實踐、落實于言語、行動中,并帶動我的學生們一起學習和踐行《弟子規(guī)》。但愿小小的我也能融入到社會進步的洪流中,“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我萬世開太平!”做一個真正播撒陽光的人!
《弟子規(guī)》讀后感7
《弟子規(guī)》那本金色的小書,短小而精悍。傳承著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tǒng)文化,凝聚著一輩輩人。
那一個笑聲與淚水交織的夏天,別了母校,剛摘下紅領巾,滿帶稚氣的我考上了華泰。剛開學,學校就發(fā)了一本小小的書——《弟子規(guī)》,還要全文背誦。剛開始,我只是應付著讀著。一天早上,家中停了電,出于無聊,我隨手拿起那本小書看了起來。漸漸才發(fā)現(xiàn)它——《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如此精彩。
我讀它、品它,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規(guī)》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弟子規(guī)中的的《入則孝》后,讓我感到十分慚愧。原以為為父母做幾件家務事就是“孝”了,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什么是“孝”我一點都不懂。反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想方設法的滿足我,還反倒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甚至有時候他們對自己過于擔心還覺得他們很煩,討厭他們。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記得有一次,吃飯的時間到了,媽媽喊我吃飯,而不聽話的我卻始終沉迷于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中不肯離去,媽媽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應付,等到爸爸媽媽都吃完了,我也沒有去。等到節(jié)目結束了,我有感覺肚子餓了,走出房間一看,桌上已沒有飯菜了。我氣憤極了大喊:“媽媽,我要吃飯,怎么沒有了呢?”媽媽急急忙忙的從房間走出來:“沒有了!你要吃飯?我給你去做!庇谑菋寢尲贝掖业臑槲胰プ鲲垺6疫在埋怨著…,F(xiàn)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太不應該了
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當我們蹣跚學步時,是他們用他們溫暖的大手緊握你的小手;當我們生病時,是他們將我們擁入他們暖和的懷抱;當我們學習遇到困難時,是他們?yōu)槲覀兡托牡闹v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對我們無私的付出。你們發(fā)現(xiàn)過嗎?他們頭上已悄悄爬上歲月的痕跡——因我們而生——那一絲絲銀發(fā)……
感恩父母,他們只需要你以后過得好就好,他們只需要你在他們工作勞累時在他們耳邊輕輕說的那一聲:我愛你們。
品讀《弟子規(guī)》,品讀《入則孝》,實踐《弟子規(guī)》實踐《入則孝》。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做人基本準則——《弟子規(guī)》吧!
《弟子規(guī)》讀后感8
今天爸爸又叫我讀《弟子規(guī)》。我可是讀了N遍了,曾經(jīng)背都背得滾瓜爛熟,現(xiàn)在還讀,豈不是浪費時間?如果用來玩悠悠球該多好!因此我老大的不愿意,可是又沒辦法,誰叫他是我老爸呢!
于是我無奈地拿著書,有氣無力地哼著:"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哼著哼著,幾年前第一次學《弟子規(guī)》的情景又浮現(xiàn)出來:和藹可親的蔡禮旭老師笑瞇瞇地問我們,《弟子規(guī)》是用來干什么的呀?有同學回答是用來讀的',也有同學回答是用來背的……蔡老師伸出一個手指頭堅定地說《弟子規(guī)》是用來"做"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對照《弟子規(guī)》我發(fā)現(xiàn)我有不少地方還沒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有時只顧自己玩,對父母、老師的話當作耳邊風,父母、老師沒有打我是對我的愛護,我應該體諒他們的良苦用心,從現(xiàn)在起要認真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我趕緊坐好,認真的讀起來。"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爸媽叫我早點起床,要么鍛煉身體,要么誦讀經(jīng)典,因為一日之計在于晨,一生之計在于勤!最近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我有點懶散,有點拖拉,這其實是浪費時間,看來,這又得改了。爸爸教我"坐如鐘,站如松,臥如弓,走如風!"又說"靜如處子,動如脫兔"良好的學習習慣無疑會提高學習效率,爸爸說這也是珍惜生命的表現(xiàn)。
而"勿畏難,勿輕略。"則是鼓勵我在學習中要知難而上,不要輕易言放棄,要刻苦鉆研,在鉆研中獲得樂趣。當讀到"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時,自我感覺良好,因為我讀的就是圣賢的書,有些同學看一些不適合的書,讀這些書,不但蔽聰明,壞心志,而且浪費了讀好書的時間,損失可大了。
感謝爸爸又讓我讀《弟子規(guī)》,從中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我要把《弟子規(guī)》當作我的良師益友,讓它作為我生活學習的指南。
《弟子規(guī)》讀后感9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人們的生活規(guī)范,依據(jù)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guī)范,《弟子規(guī)》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仔細閱讀《弟子規(guī)》就會發(fā)現(xiàn)從中得到的東西會使我們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yǎng)!兜茏右(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它還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yǎng)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yǎng)育之恩吧?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币馑际牵盒值芘笥岩ハ嘧鹁,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整潔,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信”即誠信待人,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另外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fā)表意見?匆娝说膬(yōu)點,要立刻想到學習,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最后是“余力學文”,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它值得我們?nèi)娜θパ凶x,讀書的時候還要不恥下問,要溫故知新,如此才能讀好書并從中取得最大收益。
讀完《弟子規(guī)》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單在孝方面就覺得做的遠遠不夠,雖然沒有做過對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有時,父母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guī)》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yǎng)自己的父母。
墾利縣董集鎮(zhèn)官莊聯(lián)小四年級秦夢璐
《弟子規(guī)》讀后感10
最近讀了老師發(fā)的《弟子規(guī)》,使我漸漸感悟了它的意思,《 弟子規(guī) 》 讀后感。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guī)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guī)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后的感受吧!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yǎng)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yǎng)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guī)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币馑际牵盒值芘笥岩ハ嘧鹁,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讀后感《《 弟子規(guī) 》 讀后感》。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粗敗担覀兩钪凶鍪裁词,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xiàn)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我已經(jīng)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guī)》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的!
《弟子規(guī)》讀后感11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guī)范。它教導我們: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與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讓我受益匪淺,它不知不覺地影響了我的.一言一行。
<弟子規(guī)>?信?里面有這樣一句:?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話只要說得有理有據(jù),不在于多;不切實際的花言巧語,反而令人討厭。尖刻挖苦和下流骯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都要堅決戒除。
我曾經(jīng)也有過這樣的事情,話說的很多,一點依據(jù)也沒有,讓我的同學很討厭,當別的同學和我吵架時,我也曾經(jīng)說過很多臟話,不但沒解決我們之間的矛盾,還在其他同學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學完弟子規(guī)后,我嚴格按照弟子規(guī)的規(guī)范做事,不再像以前那樣遇事不冷靜,而是盡量想辦法和同學溝通交流,及時解決矛盾,同學們之間更加團結互助和睦相處了,也真正做到了?兄道友,弟道恭事諸兄,如事兄?。
使我感受深刻的還有學習篇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告訴我們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讀書要專注,專注才能夠深入領會文章的意思,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嘴讀啊讀,背啊背,就是背不過,就是因為我都沒用心去讀。學習<弟子規(guī)>后,我終于明白了自己是不懂得讀書的要領,所以考出來的成績不理想。從此,我學習時都是提前做好預習,做到心眼口合一,真正的用心去感受,去體會,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習的勁頭也更足了,成績明顯提高了,我變得比以前更自信了!
記得我原來讀書時,經(jīng)常是囫圇吞棗,讀一篇文章,眼睛在那看著,讀了好幾遍不知道文章說的什么,要不就是老師讓背誦的東西我在那弟子規(guī),就像浩瀚海洋中一盞指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路,它移默化的影響著我,改變著我,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會一直踐行弟子規(guī),讓文明時刻伴隨我成長!
《弟子規(guī)》讀后感1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國家也有夢想,“中國夢”就代表了一個國家美好的未來。隨著年代的發(fā)展,夢想或許會成為現(xiàn)實,或許會永遠是個泡影。我覺得“中國夢”不應該只是空洞的豪言壯語,它需要我們億萬人民群眾腳踏實地的努力,也需要規(guī)矩方圓!兜茏右(guī)》雖然只有區(qū)區(qū)一千字,但卻概括出了我們在待人接物、自我管理、求學交友、理想情操等各方面應有的禮儀規(guī)范和道德要求,F(xiàn)在,大家都在提倡“遵循弟子規(guī),共圓中國夢”,任何好的習慣都要從小做起,我們學生也不例外。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想有大的作為,先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比如一些行為舉止――“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初讀這里,我十分不屑。人的洗漱更衣、坐立躺臥如此簡單的事竟然會出現(xiàn)在一本經(jīng)典著作中。但合上書思索片刻,當年中國人在外國店搖搖晃晃地坐著,遭到外國人頗有微詞地評論之事從我腦里劃過。同時,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我一回到家總是一屁股歪在沙發(fā)上半靠半倚,只想著舒服了,從來沒有想過這是不合禮儀規(guī)范的。去春游時,我和小伙伴把展覽館的門檻當體育場的跳高墊不斷跳躍,“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雖是簡單的道理,可哪一樣我又做到了呢!如果人人都沒有這樣一點規(guī)矩的話,我們這個國家還怎么稱得上是禮儀之邦呢!
沒有一個人能遺世而獨立的,交友處事也是人生的要事――“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這教導我們不為一時的'名譽而樂,是要擔心能夠稱得上,積極地完善自己向這個榮譽靠攏。聽到自己的過錯,要帶著樂觀的心態(tài)去改正,才能有益友親近。而我平時最怕、最憎恨的是別人發(fā)現(xiàn)我的短處,又常常為一個榮譽樂個不停,這樣,怎么能交到良友呢!
再看看我們的社會,新聞中總是曝光一些公民的不文明,驕傲自大的行為:公交車上占三個座位睡覺的人,炫耀自己官位、家產(chǎn)的人百出!肮袼刭|(zhì)”大合唱已經(jīng)開展了許多年,都快唱得人心煩意亂,但問題依然嚴重。“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如果人人都能講誠信,又哪來那么多的“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呢?究其根源,我們的“規(guī)”基本上還停留在紙上,在一遍一遍的背誦中,F(xiàn)在,為了我們的“中國夢”,我們要讓“規(guī)”種植進人們的心里,播撒在日常生活中,直至讓它成為一盞指引我們共筑中國夢的明燈。
《弟子規(guī)》讀后感13
《弟子規(guī)》是清朝康熙年秀才李毓秀所著,它仿《三字經(jīng)》體例,三言成語,名句疊韻的形式為古代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敬師規(guī)范,由《論語》《孟子》《禮記》《孝經(jīng)》和朱熹語錄編纂而成,今天讀來仍然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
當今發(fā)達的商品經(jīng)濟社會和古代的社會環(huán)境不能同日而語,讀《弟子規(guī)》我想在現(xiàn)實和傳統(tǒng)之間有沒有一個承繼關系?中國有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講得最多是一個“育人”的問題,所謂至樂莫如育人,怎樣教育人,怎樣增加修養(yǎng),做一個完善的人?
這是我們應從傳統(tǒng)中繼承和發(fā)揚的。在物質(zhì)豐富、科技發(fā)展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很多人在精神上已沒有依托,往往在紛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指導原則,而在《弟子規(guī)》中所提到的做人的總綱“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教誨,以此成為做人的原則,那么我們在工作和學習時,就能加深自己的修養(yǎng),在物質(zhì)社會的時代不迷失,不動搖,時時保持清醒,和諧和同事之間、領導之間、親人之間、朋友之間以及陌生人之間的關系,進而和諧整個社會成員的關系,那么共建和諧社會就不會是一句空話。
《弟子規(guī)》中講到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外出求學等方方面面的行為標準和作人準則,提倡正人先正心。我從中深刻領悟,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從而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嚴以對已,寬以待人,積極融入到團隊當中,要尊重領導,認真完成領導所交待的各項任務,忠于職守,互相幫助,協(xié)作共事,作為服務窗口工作,要樹立良好的服務形象,禮貌待人,微笑服務,做到百問不厭,應保持坦誠、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對人對事,并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業(yè)務水平,積極參加培訓和學習,提高工作效率。
《弟子規(guī)》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我們要從中領悟其精華,發(fā)揚中華美德,做一個完善的知禮儀、知廉恥、知謙虛、知恭敬、知忠厚的人。這樣,在我們繼承傳統(tǒng),發(fā)揚傳統(tǒng)中,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
《弟子規(guī)》讀后感14
《弟子規(guī)》包含了《孝經(jīng)》《禮》等傳統(tǒng)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guī)范。所謂弟子規(guī)的規(guī),也就是規(guī)范的意思。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jīng)》的效用差不多。我們正是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xiàn)在學習這本經(jīng)典也是恰當?shù)。特別是現(xiàn)在,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jīng)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yǎng)!兜茏右(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暗茏右(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是《弟子規(guī)》的總敘,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們達到的準則,告訴我們?nèi)绾稳プ鋈耍绾稳W習,如何講究文明和禮貌。
“入則孝”告訴我們在家中要聽從父母,愛親人。親人有病,要耐心細致地照顧他們,不與父母爭吵。這讓我們在家中與父母之間更加和睦、溫馨!俺鰟t悌”告訴我們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樣,為人謙虛,見長輩要讓道,這使我們在外出時有“風度”、“彬彬有禮”!爸敗备嬖V我們在生活中要處處留心,小事上也可以體現(xiàn)你的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使別人眼中的我們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謙謙君子!靶拧备嬖V我們要時時講誠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要直言不諱,不要喜怒無常!胺簮郾姟备嬖V我們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喜新厭舊,要愛每一個人,要心胸寬廣。“親仁”告訴我們?nèi)伺c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不要勾心斗角,這就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親密無間!坝嗔W文”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它告訴我們聽講時要認真,學習時要努力,寫作時心態(tài)要端正,要心無旁物。但這一章中說的“非圣書,屏勿視”我不能認同,如果光看儒家的著作,難免使人知識面過于狹窄,失去讀書的`樂趣。
弟子規(guī)用平實的語言講了很多大道理,讓今天的我們深受啟發(fā)。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能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guī)》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后,我還會深入內(nèi)心地反復讀誦《弟子規(guī)》,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何樂而不為?
《弟子規(guī)》讀后感15
我們的祖國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許多經(jīng)典諸如《論語》、《弟子規(guī)》、《史記》等文章傳誦久遠,寓意深刻。在這些經(jīng)典文章中我最喜歡《弟子規(guī)》的“信”篇。
在“信”這一章,古人這樣說:“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边@教育我們開口說話時,誠信為先。我們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當我們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我們更不能用來騙人!兜茏右(guī)》的“信”篇還教我們怎么說話:“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切戒之。”說話多不如說話少和好。說話要恰到好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們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就決對不能說。在我們跟他人交談時,談話的內(nèi)容要實事求是、口齒清晰。不要聽信花言巧語,因為這些話雖然好聽卻靠不住。奸詐取巧、下流骯臟以及無賴粗俗的語言,都盡量不要沾染。
有一天是星期五,而明天就是星期六了,我經(jīng)過爸爸同意,邀請一位跟我關系比較好的同學來我家做客。他同意了,并且跟我說好,在我家早上8:00不見不散。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打開電視機,一邊看著節(jié)目,一邊吃著我準備好的零食,一邊等待客人的到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怎么還不來?”我嘟囔了一句“也許因為路上堵車吧,應該馬上就會到了!蔽易晕野参康。光陰似箭,轉(zhuǎn)眼間又過去一段時間,我打了一個哈氣,抬起頭漫不經(jīng)心的掃了一眼鐘:已經(jīng)是9:30了!這是怎么回事?他不會不來了吧?不可能!最后我忐忑不安的撥通了他家的電話,在電話里我得知令我大吃一驚的.消息:他去別的同學家玩了!令我忍無可忍的是,星期一,當我怒氣沖沖的找他算賬,他不僅不承認,還反咬我一口,只見他“彬彬有禮”的說道:“你并沒有邀請我去你家玩,你這屬于誹謗行為……”“什么?”我火冒三丈,結果他把我氣的一個星期都沒理他。
在《論語》中有一句話:“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義,言可復也!北硎救艘袷嘏c別人的約定,不能失去信義。如果人人都像這位同學那樣不守信譽,那么世界豈不是亂了套?
誠信并不難做到:我心想。只要人人認真去做,那么誠信的世界離我們還會遠嗎?
【《弟子規(guī)》讀后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guī)教案01-09
弟子規(guī)心得04-10
《弟子規(guī)》教案10-01
弟子規(guī)讀后感09-29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02-04
《弟子規(guī)》讀后感06-17
弟子規(guī)經(jīng)典讀后感02-06
弟子規(guī)讀后感范文06-08
《弟子規(guī)》讀后感范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