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孟子》讀書心得范文(精選3篇)
《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經(jīng)典之一,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名軻,戰(zhàn)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后世將他和孔子并成為“孔孟”,有“亞圣”之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子》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鑒參考。
《孟子》讀書心得1
當初見到這本書時,我只是隨意地翻看了幾頁,就認定是一本枯燥無味的書,就再也沒有動過它。后來,我在書柜里找書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本《孟子旁通》。當時并不是很在意,但看到了是南懷瑾寫的時候,我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也許我得認真看看這本書才能下定結論。那時我是這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本書的確讓我明白了很多。
這本書講的是孟子的故事。在這本書里,南懷瑾用了許多的人來做對比,更能看出當時孟子的凄涼待遇。
《孟子》是儒家的經(jīng)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跡及其學說的最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歷代注釋亞圣思想的著作不計其數(shù),但是適合當代人讀的'幾乎沒有。經(jīng)過文革批林批孔、儒法斗爭各種理論的影響,當代人幾乎對孟子的思想毫無所知。而《孟子旁通》這本書不像傳統(tǒng)學者的傳注那樣過于重視訓詁,而只是對廣征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權能問題》這一篇。齊宣王問:你所說的不為和不能這兩種情況,又有什么樣的差異呢?什么樣具體的情形是不為?什么樣的具體事實是不能呢?看了齊宣王的這個問題,我暗暗發(fā)笑,這個國君還真是幼稚,連不為和不能都分辨不出來。沒想到下面的一句話駁回了我剛才的想法我們不可以用這樣的觀念去讀這句話,否則的話,差勁、幼稚的就該是我們了。我臉刷地就紅了,急急忙忙接著看下去,孟子啊孟子你該怎么回答呢?孟子如此回答道:假如叫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腋下,跳過北海,這人說,這種事情我辦不到。正如現(xiàn)在我們叫世界拳王阿里,夾起日本的富士山來,跳過太平洋,落到美國西海岸去,阿里說,我辦不到。這是不能,是能力不夠,不是不愿意去做。假如叫一個人去為一位老年人,折一根樹枝,而這個人說,我沒有辦法,折不下來。那么,這個人是不肯做,而不是他沒有能力。
乍看之下,孟子像在講一個童話故事,但其實不然,這里面的內(nèi)涵很深,這正是孟子暗示齊宣王,你有此權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問題,只是你肯做不肯做而已。
讀了《孟子旁通》這本書后,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哲理,讓我的生活也變得有意義起來。
《孟子》讀書心得2
最近幾周,我完成了《孟子》這本書。
其書共分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離婁章句上,離婁章句下,萬章章句下,萬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盡心章句上,盡心章句下。
其實,我對那些古文是一竅不通。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家里實在是沒有什么書了,只能讀它了。它里面有原文、譯文和注釋,這也帶個我了不少便利。一開始,我是按照原文、注釋和譯文來讀的。原本就不懂古文的我按照這個順序讀書,自然更是“一頭霧水”了。我是讀著讀著就不想讀了。因此,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直到幾天后,我無意中先看了譯文,又看了注釋,最后才看了原文,這樣我一下子就可以讀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終于成功了。
于是,在后面的閱讀中,我是嚴格按照先譯文,后原文,再注釋的`順序。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無窮。
《孟子》讀書心得3
開始翻閱《孟子》,要從練書法之日起。練書法講究心靜,放下一切雜念,放空自己,靜心練字,閑暇時日,拜讀書籍,從而養(yǎng)心,凝神。孟子的思想,如今與自己的生活、工作相結合,也讓我另有一番感悟。
生活本應秉持“專心有恒”的態(tài)度,現(xiàn)實中又有幾許人堅持到底,我們總在羨慕成功者的勝利,往往忽略了他們堅持到底的決心,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態(tài)度,“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也就是說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暴曬它一天,寒凍它十天,也不能生長起來。孟子是雄辯家,他善于用譬喻,語言簡潔利落,卻能引人深思,其實,我們不論做什么,學什么,都應該專心致志,持之以恒,而一曝十寒,三心二意是永遠成不了大事的!吧綇街栝g,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學習如此,生活亦然,如果我們選擇開始,就應該堅持,堅持走下去,必然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有時,我們離成功只差一步,選擇開始,固然堅持!
在教學工作中,應用多種教學方法,適合的就是最好的'!熬又越陶呶澹河腥鐣r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能千篇一律的教育,對學生,有的應及時指點,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fā)展其才能,尊重學生的個性。師生間彼此的尊重,只有尊重學生的想法,教師才能得到學生及家長的理解和尊重,孟子勸齊宣王以“三有禮”對待大臣,“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換位思考,在班級管理中,是否也能更多的尊重學生的想法和建議。教育就是愛。教師的作用在與引導啟發(fā)學生,所謂解其困惑之處,而不是高高在上,與學生保持距離,只有走近學生,傾聽學生的想法,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及班級管理工作。
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國的影響是達數(shù)千年之長遠,即使我領悟淺薄,局限視野,亦能感受其影響。
【《孟子》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學習《孟子》心得04-15
孟子讀書心得07-06
孟子讀書心得11-24
《孟子》讀書心得01-03
《孟子》讀后感10-07
孟子的語錄09-21
孟子的名言01-18
孟子經(jīng)典名言01-23
《孟子》教案06-02
孟子讀后感作文10-07